红楼之林家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凤凰泪羽
理国公府柳家,齐国公府陈家,治国公府马家,缮国公府石家,平原侯府蒋家、襄阳侯府戚家,神武将军府冯家,以及东平郡王府、西宁郡王府这两家异性王府。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中,赫赫扬扬近百年的“四王八公”,倒下了一半,若是算上之前倒台的宁荣二府,开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四王八公”,仅剩下四家。
实话实话,这八家豪门被抄家问罪,一点也不冤枉,承瑞帝虽然有些心理扭曲,处理这些豪门确实有“打击报复”的心理,但是,令这八家豪门被抄家灭族的罪行,全都是真的,并且一点水分都没有。
这样说来,承瑞帝确实是在清理国之蛀虫,他确实想做一个好皇帝……
和被承瑞帝弄垮的两王四公相比,荣国府无疑是非常幸运的,荣国府倒台之时,太上皇还把握着朝政大权,因为太上皇怜念贾代善,再加上荣国府有一门非常显赫兴旺的姻亲,林家,内阁首辅林如海所在的林家,荣国府虽然也被抄家问罪了,判决却相对而言,轻了不少,就算是坏事做尽的荣国府当家人贾赦,也只被判处“发配充军”而已。
得知这两王四公的凄惨下场之后,贾家还活着的男丁女眷皆心有余悸,其中尤以王熙凤为最。
这王熙凤平日里嚣张跋扈,无法无天,也做下了许多恶事,并且还想做更恶毒,来钱更快的事情,万幸的是,因为张金哥那件事,林如海、贾敏认清了王熙凤的本质,严厉地警告王熙凤,让凤姐“改邪归正”。
那时,林如海已经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了,位高权重,因畏惧林家的权势,王熙凤收敛了自己的本性,少做了许多恶事,也少得了许多银钱。
因为这事,王熙凤面上不显,心中却恨透了林家,直到贾家被抄家,正是因为林家,王熙凤才侥幸地没有被牵连进去。
听闻那些同样出身豪门大族的“世家贵女”,或是自尽身亡,或是被当街发卖,成为旁人的奴婢,或是成为娼妓,以卖笑为生,人尽可夫,王熙凤肝胆俱裂,心有余悸。
自此之后,王熙凤不仅不再憎恨林家,反而在心中十分感激林家的所作所为,否则,王熙凤怕是要和王夫人落得同一个下场。
现在,王熙凤苟延残喘,却比贾琏幸运许多了,凤姐的身边还有平儿和巧姐。
因为尤二姐的死,贾琏恨透了王熙凤,在王家倒台之后,百般凌|辱凤姐,这两人的夫妻情分早就没了,贾琏被发配充军,凤姐的日子反倒过得更舒服了。
如今,凤姐死心了,也看开了,凤姐对平儿说:“平儿,现在想想,当年的我真是幼稚,那样的无法无天,若非有姑妈的警告,我如今怕是也……我现在也想开了,虽说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但我还有巧姐,我现在只想给巧姐寻一个好夫婿,我就算是死,也都能闭上眼睛了……”
看着凤姐憔悴惨白的容颜,平儿心中一痛,忙说道:“二奶奶,您不能这样,您还有我!”
凤姐苦笑道:“我是荣国府的宗妇,又没有儿子,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反倒是你,你虽然是他的人,却没有生育过,又还年轻、漂亮,你的品貌,就算和小门小户的小姐相比,也不差,我想着,过些日子,等风头过去了,我就给你寻一户人家,给你嫁出去,也算全了你我的一场缘分。”
经过了这么些磨难,凤姐是真的看开了,凤姐说得是真的,她确实想让平儿有一个好结果,平儿是最了解凤姐的人了,比凤姐的夫君贾琏都要了解,自然知道凤姐说得是真的。
但是,平儿并没有欢喜,反而心中空落落的,回想这些年所见所闻的男子,几乎全都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平儿心中涌出了一股厌恶,再想起这些年来凤姐对自己的好,平儿心中有了决断。
平儿跪在了凤姐面前,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平儿哽咽道:“我知道这是二奶奶疼我,想给我恩典,可是,奴才自幼就在二奶奶身边伺候,二奶奶在这里,平儿哪里都不去,平儿愿意一直陪着二奶奶!”
听了平儿的肺腑之言,凤姐十分感动,眼圈也红了,伸手将平儿拉了起来,给平儿拭泪,叹道:“你这丫头,那段日子,我一直在心中疑你,现在想来,全都是我的不是,你莫要怪我。”
平儿忙指天为誓:“平儿不敢!平儿求二奶奶不要赶我走……”忽然,平儿不知为何,换了称呼,说道:“平儿生是姑娘的人,死是姑娘的鬼,姑娘,平儿求你,不要赶我走!”
平儿是凤姐的陪嫁丫头,从小就在凤姐的身边伺候,跟着凤姐从王家到了贾家,走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
凤姐未出阁时,自然不是贾家的“二奶奶”,而是王家的“姑娘”,那时候,平儿一直管凤姐叫“姑娘”,直到凤姐出嫁,在贾家过得十分滋润,平儿才改了口。
听了平儿的话,凤姐的神情有些恍惚,不知想到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凤姐对平儿说道:“既然如此,你就陪在我的身边吧,我也好有一个伴……”
平儿听了,十分欢喜,说道:“二奶奶,姑娘……”
凤姐打断了平儿,想了想,说道:“咱们家都这样了,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管我叫‘姐姐’吧,自此以后,咱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
平儿迟疑了一下,然后在凤姐期待的眼神中,缓缓开口,叫了一声“姐姐”……
凤姐笑道:“好,从今以后,我们两个好好过日子,就算没有了男人,咱们也能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这话,凤姐只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
凤姐和平儿是贾琏的妻妾,贾琏是个贪花好色之人,在那方面的能力很强,凤姐和平儿都是享受过男人的女子,也都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这没有了男人的日子实在是难熬。
这凤姐和平儿自那日之后,以“姐妹”相称,同吃同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凤姐和平儿睡在了同一床被子中,抱在了一起,磨了一回镜子,让两人都很满足。
自此之后,凤姐和平儿的关系,便有了微妙的变化……
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
作者有话要说:很不喜欢王熙凤,但是邓婕演得太好了,让我狠不下心去虐凤姐,所以,想给凤姐一个归宿,可是,贾琏实在是配不上凤姐(也配不上平儿),又不能让凤姐改嫁,然后,我就想到了平儿……
以凤姐、平儿现在的身份,很难嫁一个好郎君,不如让这两人配对,反正是搭伙过日子……
ps:写着写着就将凤姐和平儿写到了一起,我在这里给不喜欢百合的妹子道歉了,希望你们原谅。
pps:其实我很好奇,若是凤姐和平儿在一起了,这两人到底是谁在上面?
红楼之林家女婿 第116章 前夕
承瑞帝掌权之后,林家面临“抄家灭族”的危机,为了化解这个危机,林家计划着鼓动忠顺亲王谋反,让承瑞帝和忠顺亲王同归于尽,然后扶太子登上皇位。
应该说,对于林家来说,这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计划。
然后,就在林家“万事俱备,只差东风”的时候,林家新结交的盟友,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给林家送来了一条消息——太子喜欢林如海的幼女,林黛玉,并且不是一般的喜欢。
林如海极为疼爱幼女,为了幼女的幸福,林如海不敢将赌注放在太子的人品上。
从古至今,凡是做皇帝的人,少有正人君子……大家都懂得!
可是,如果放弃太子,改为扶持其他人——诸如忠顺亲王、恭顺亲王等,化解危机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这是一个近乎于无解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仍然扶持太子上位,弃车保帅,放弃林黛玉,让林黛玉在太子继位前就暴毙……
林家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族,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完全无解。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正当林家诸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对策的时候,皇宫中传出了一个消息,太子妃怀孕了。
对于林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忠顺亲王曾经是极得民心的“贤王”,是呼声最高的皇位继承人,承瑞帝虽然在“夺嫡之争”中,借助太上皇之势,击败了忠顺亲王,成功地登上了皇位,可承瑞帝却依然视忠顺亲王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承瑞帝终于执掌了大权,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承瑞帝自然不会继续容忍忠顺亲王,只不过,太上皇还健在,太上皇的老臣还都立在朝堂上,承瑞帝的皇位还未坐稳。
虽然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承瑞帝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生怕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承瑞帝先将放在忠顺亲王脖子上的屠刀放了下来,然后放到了显贵豪门的脖子上。
承瑞帝想得是,是从“四王八公”等顶级豪门中挑出几只“肥鸡”来杀,杀鸡儆猴,让文武群臣无论心中向着何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在将屠刀举起,处理忠顺亲王。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计划,也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几乎每一位初掌朝政大权的皇帝都会用到的计划,成功率极高。
然而,承瑞帝还是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漏洞,最终酿成了大祸。
这个小小的漏洞就是,承瑞帝已经做了十余年的皇帝了,早在十余年前,林如海通过“京察”打击承瑞帝的羽翼之时,就知道若是承瑞帝笑到了最后,自己觉得没有好下场。
为了迷惑承瑞帝,林如海从十余年之后,便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在处理公事上面,完全不徇私情。
承瑞帝能够忍常人不能忍,在诸皇子中笑到了最后,自然不是一般人,虽然林如海伪装的很好,可承瑞帝却依然怀疑林如海的本心,直到林如海“大义灭亲”,灭掉了宁国府、荣国府。
从明面上看,是宁国府、荣国府坏事做尽,犯了众怒,太上皇、承瑞帝迫于文武群臣的压力,不得不处理了宁荣二府。
林如海的手段虽然高明,却瞒不了太上皇、承瑞帝,这两人都知道林如海才是这件案子背后的主使者。
太上皇默认了林如海的做法,是因为他很清楚林如海的良苦用心,加上太上皇确实厌恶宁荣二府、贾代善诸子侄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们玷污了贾代善的名声,所以,太上皇顺水推舟,就坡下驴,抄了宁荣二府的家私,问了贾赦、贾政、贾珍等人的罪。
承瑞帝不了解太上皇和林如海之年的默契,还以为荣国府之所以倒台,是因为林如海“大义灭亲”,冒着得罪太上皇的可能,逼迫太上皇抄了荣国府的家。
就此,在承瑞帝的心中,“林如海”这三个字变成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代名词。
如今,太上皇得了“中风之症”,卧床静养,承瑞帝执掌朝政大权,林如海非但没有阳奉阴违,和承瑞帝较劲,反而十分配合承瑞帝的所作所为。
在承瑞帝的心中,林如海的身影愈发的高大了,处理林如海的心思也更为坚定了。
若是林如海是“权臣”,承瑞帝可能会犹豫,害怕林如海存了和自己“鱼死网破”的心思,承瑞帝虽然有信心彻底铲除掉“林党”在朝堂上的势力,却担心林如海临死的反扑给国家到来不利影响。
可是如今,林如海在承瑞帝的心中,俨然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完人”、“圣人”,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自己的臣子是“完人”,可以为了国家,百姓,束手就擒,任凭子孙被问斩,妻女被卖为娼妓,人尽可夫。
承瑞帝执掌大权之后,雷厉风行地处理了十余家豪门,包括“四王八公”中的两王四公,虽然有林如海的配合,却依然需要善后十年。
这一来二去,一年的十年就过去了。
在这期间,承瑞帝并没有流露出“废立太子”的想法,依然十分重视太子,原因很简单,因为太子妃怀孕了。
太子虽然不得承瑞帝的喜爱,却是承瑞帝唯一的嫡子,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若是男孩的话,就是承瑞帝的第一个嫡孙。
太子是承瑞帝的幼子,承瑞帝已经有了近十个孙子了,但若论身份,这些孙子加在一起也没有太子妃肚子里的那个贵重。
承瑞帝虽然是庶子,却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者,这与感情无关,而是从古至今数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承瑞帝对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充满了期待,若是男孩,承瑞帝准备像太上皇对太子那样,亲自教养,太子的地位,也会因此而重新变得巩固。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就到了承瑞十七年春。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太子妃临盆了,很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长得十分讨喜,承瑞帝龙颜大悦,竟是按照太孙的品级,赐下了各种赏赐。
见此情景,太子党的成员都和吃了定心丸一般,大千岁党——属于大皇子、恭顺亲王的势力——都失魂落魄的。
这个消息传到林家之后,林如海拍案而起,喜道:“好,好,正子嫡孙,国之大幸!”
看着林如海脸上的笑容,林谦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地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习,若是不知道林如海心中正盘算着“废立皇帝”,林谦也会认为他爹是个大忠臣。
林谦陪着林如海说了一些类似于“国之大幸”的话,做戏做全套的,然后父子两人摒弃了书童侍女,开始商议正事。
林谦说道:“父亲,太子妃生得是男孩,对咱们来说,当真是大幸!”
林如海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看来这是上天都在眷顾咱们家。”
林谦定了定心神,说道:“爹,杨大人那里传来消息,说皇上已经准备对忠顺亲王动手了,时间大概在‘太孙’满月之后。”
林如海咬了咬牙,说道:“一个月后……太仓促了!有没有办法,能够向后拖延一些时日?”
林谦苦笑道:“能拖到如今,已是上天眷顾了……”
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说道:“谦儿,此事关系到咱们家的安危兴亡,可马虎不得。”
林如海说得,林谦自然明白,谋算“废立皇帝”,可是大逆不道之事,林谦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听了林如海的话,林谦觉得有理,正想顺着说下去……
忽然,林谦想起了数年前林如海曾经说过的话来,“谋算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最怕的就是犹豫不决,这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凡事都有风险,更何况这种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林谦心中一动,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是父亲说过的话,难道你忘了吗?”
然后,林谦又说道:“父亲,咱们家的安危全系于您的一念之间,您不能在犹豫了!”
林如海浑身一颤,然后,林如海猛地站起身来,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十分用力。
林如海眼中的犹豫尽数消失了,他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只好铤而走险了。”
接下来,林如海、林谦父子就那件大逆不道之事,进行最后的商议。
林如海沉声说道:“就算咱们的计划成功了,却也不是万无一失,为了增加成功的几率,咱们需要太子妃娘家的支持,所以,必须保住太子妃!”
林谦说道:“虽然有父亲的暗中帮衬,忠顺亲王能动用的人也不会有很多,东宫是储君的居所,绝对是重兵把守,护卫太子夫妇的安危。”
林如海摇了摇头,说道:“忠顺亲王绝非善类,我虽不知他的计划,却能猜得到七八分,第一,除去皇上,第二,除去太子,第三,除去太孙,太子、太孙都在东宫,忠顺亲王派往东宫的人手,绝对是精锐,到了那个时候,东宫的护卫大多会聚集在太子的身边,刀剑无眼,若是出了什么意外……”
林谦皱眉道:“那……给太子提一个醒?”
林如海还未说话,林谦就将这个主意否定了,说道:“父亲,是儿子想得不周到,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更何况,太子……”
林谦停顿了一下,而后说道:“锦衣卫!要不然让杨大人安排人手保护太子妃?”
林如海还是摇头,说道:“杨家和咱们大致目标是一致的,却只是合作关系,不能完全相信……”
然后,林如海叹了一口气,说道:“让你妹妹寻个理由,去找太子妃说话,让你妹妹保护太子妃。”
林谦大惊失色,急声说道:“妹妹年纪小,不懂事,这种事情怎么能让他参与呢!”
作为林家的嫡长子,继承人,林谦是知道黛玉习武这件事的,林谦很宠爱幼妹,却不想让幼妹参与到这种事情中,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林谦没有和黛玉比试过,并不信任黛玉的武力。
听了林谦的话,林如海不以为意,说道:“玉儿是练武的奇才,前不久更是武艺大进,就算是数十名壮汉,也进不了玉儿的身……”
想到自家闺女不久之前徒手碎大石的“壮举”,林如海的嘴角急速地抽动了数下,脸色十分精彩。
林谦知道父亲不会在这等紧要关头胡说的,显而易见,林如海对黛玉的武力很有信心,但是,林谦依然不想将妹妹牵扯进来。
林谦咬了咬牙,说道:“妹妹的武力很高,这很好,可是……父亲,虽然太子喜欢妹妹这件事,给咱们添了不少的麻烦,可这和妹妹没有关系,妹妹是无辜的,还是不要让妹妹牵扯进来为好。”
其实,林如海和林谦一样,并不想让幼女参与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让爱女的手上沾上鲜血,只是,林如海回想了一下自己和长乐大长公主的交易,狠下心来,对林谦说道:“此时不必再说,我心意已决,你放心,我是不会拿你妹妹的性命开玩笑的!”
林如海在心中叹道:“长乐大长公主,我本以为对她已经很高看了,却没想到,她竟然会如此冷血无情……只是,为了细枝末节的一点小事,竟付出了如此之多,我不明白,她到底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我真的是林妹妹的亲爹,给林妹妹开了玛丽苏光环,让林妹妹文武双全,不仅是才女,还是练武的天才,能够将大刀耍得虎虎生风,还能够徒手碎大石的林妹妹,你们可曾见过?
ps:猜猜看,林家的计划到底是怎样的?林如海和长乐大长公主的交易到底是什么?林妹妹真的能够保护太子妃吗?
pps:精彩即将开始,敬请期待!
红楼之林家女婿 第117章 谋反
承瑞帝很重视这个嫡孙,太子嫡子的满月宴办得十分隆重,让太子党成员都安心了不少。
因为嫡孙的出世,承瑞帝看太子觉得顺眼了不少,暂时没有“废立太子”的想法。
当然,这和承瑞帝十分想处理掉忠顺亲王也有关系,嫡孙的出生,不仅让太子的地位更为稳固了,也让承瑞帝的皇位坐的更稳了。
承瑞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举起了屠刀,准备向忠顺亲王下狠手……
然后,承瑞帝没有料到,忠顺亲王并非是没了牙齿的老虎,而是一条恶狼,一条孤注一掷的红眼恶狼!
忠顺亲王选择的“清君侧”的时间,并不是深夜,而是白昼,不是忠顺亲王胆大包天,想要在朗朗乾坤之下举旗谋反,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林如海、杨冀等人的帮助下,承瑞帝并没有发现忠顺亲王暗中的谋算,却依然每时每刻都小心谨慎,夜色下的紫禁城,步步设防,跟铁桶一般。
不得已之下,忠顺亲王将“政变”的时间定在了白昼……
这一日,是很普通的一日,上至皇帝皇后,下至贫民百姓,都和平日里一样,做着各种事情,除了少数人之外,谁都不会想到,位于大明帝国的首都中心的紫禁城,即将血流成河。
大朝会结束之后,承瑞帝回到东宫,处理国家大事,近段时间灾祸泛滥,承瑞帝确实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为此数夜都没有休息好。
就在承瑞帝为受灾百姓发愁的同时,驻扎在京郊的京营某部突然有了异动,全军轻装上阵,向着神京的方向疾驰。
为了确保神京的安全,京营驻扎地距离神京很近,不到一个时辰,该部就到达了神京的城门外。
面对城外惊慌失措的老百姓,这支军队没有丝毫迟疑,就举起了屠刀,骑兵冲锋,踏着百姓的血肉之躯,冲入了城门。
城门内外,血流成河,城门上的军士,却冷眼旁观,原因很简单,城上军士的统领之所以“没能及时关上城门”,是因为,他也是这场政变的参与者,只是不知道,他是忠顺亲王的人,还是内阁首辅林如海的人……
这支军队是忠顺亲王发动政变的底牌之一,进城之后,这支军队没有丝毫停顿,便杀向了位于神京中心的紫禁城。
在城门通往皇宫的街道上,血流成河,无数躲避不及时的百姓,被疾驰的军马踏成了肉泥,上一刻还十分繁华的街道,下一刻便变成了人间地狱,红色的鲜血,白色的脑浆,铺满了大地……
这支军队虽然是有精锐军士组成的队伍,却是轻装简从,没有携带攻城器械,而皇城之坚,不逊色于任何军事堡垒。
按理说,这支军队应该在皇城之下束手无策才对,然后被“勤王之师”杀得片甲不留。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支军队到达皇城之下,一座宫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了,将这支军队迎进了皇城。
守在宫门口的人,是忠顺亲王在皇宫中的内应,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的心腹。
作为太上皇的心腹太监,承瑞帝掌权之后,戴权虽然依然是大明宫掌宫内相,手中的权势却大不如从前了。
戴权怀恨在心,暗中投靠了忠顺亲王,戴权的权势虽然大不如从前了,却毕竟是在宫中经营了数十年的老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