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晏萩听到这名,没多想,回去跟傅知行一说。傅知行微蹙眉,“哪个字?”
“绝泽谓之铣的那个铣字。”晏萩答道。
傅知行提笔在纸上写了个“玺”,“这个字,读什么?”
“玺。”晏萩读出来后,就意识到了,“真有野心。”
傅知行淡定的把纸给撕碎了。
吾家娇女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戏园看戏
四月初夏,天气爽朗宜人。晏萩受赵王妃所邀,去为赵王的新戏捧场,赵王写戏写得不过瘾,建了个戏园子,养了一班戏子,专门唱他写的戏本子,如今都成了京城一景了。
赵王妃夫唱妇随,就差登台唱戏。晏萩虽不爱看戏,但赵王妃有请,这个面子,她得给,恰好这天,老国公给三个小娃放假,而赵王妃又特意叮嘱,让她把三个小家伙一起带去看戏。于是,母子四人从马车去戏园子。
三个小娃除了过年时,跟着父母走亲访友,平时不怎么出门,今天能出来,就连一向小大人似的君儿,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丫丫要撩开窗帘往外看,婢女握住她的小手,“小姐,不可以哟。”
“没关系,让她看。”晏萩淡笑道。三岁的小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怎么能阻挡呢?
婢女撩开些许,让丫丫往外看。越儿立刻凑了过去,君儿犹豫了一下,也坐到了丫丫身边。天气晴朗,长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路边的小摊贩高声叫卖,“卖果子喽,卖果子喽,不甜不要钱。”
“一碗豆腐花,只要三文钱。”
“糖油粑粑,好好吃,走过路过莫错过。”
“卖糖粥,卖糖粥,一碗糖粥,五文钱。”
“娘,糖、糖画。”丫丫回头看着晏萩。
“丫丫想吃糖画,行,娘让人去买。”晏萩吩咐将车靠边。
丫丫拍巴掌,“丫丫要兔子。”
晏萩笑,“好,越儿、君儿,你们要什么?”
“大马,越儿要大马。”越儿答道。
君儿板着小脸,慢悠悠地吐出二字:“狐狸。”
“我要荷花。”晏萩从不觉得自己当了娘,就要一本正经的端着,她常和孩子们吃一样的东西。
等婢女依照他们所言,买来了糖画,母子四人一人拿着一根吃。
“咔嚓”越儿心急,一咬,大马成三截,一截在他嘴上叼着,一小截在棍上,还有一大截掉在马车上。
越儿傻眼了,瞪着那糖画儿,伸手要去捡。君儿拦住他,“二哥,娘说过,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吃。”
“这不是地上。”越儿辩解道。
“可是也很脏,你的脚就踩在上面。”君儿拧着眉头。
“好吧,那不要了。”越儿不舍地收回目光,一脸委屈地舔着剩下的那点糖画儿。
婢女把糖画捡起来,用草纸包着,准备等会下马车再丢掉。
不多时就到了戏园子,马车直接从侧门进去,直接从后楼梯上二楼。晏萩领着三个孩子去见赵王妃,“给王妃请安。”
三个小娃儿有样学样,行礼道:“给王妃请安。”
“乖,真乖。”赵王妃满脸笑容地走上前,将三个小娃儿一起搂入怀里,挨个亲了一口;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娃儿,她就会想,要是当年,她注意些,是不是就不会流产?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闲话几句,又有人来,赵王妃让宫女领晏萩去位置上。小半个时辰后,戏开锣,这是一出武戏,舞台上,装扮成各色神话人物的武生,热热闹闹地打在一起,刀来剑往,枪扫棍挡。
看戏的人喝彩声不断,三个孩子亦看得十分开心,不停地拍手叫好,越儿甚至干脆连座位也不坐,趴在扶栏边朝下看,小脸因高兴和激动而变得通红。
“娘,他们脸上为什么画着不同的颜色?”君儿问道。
“他们脸上画的那叫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红色脸谱,一般是忠勇侠义、有血性的正面角色,就是好人。黑色脸谱,一般是猛将,他们孔武有力、粗鲁豪放。白色脸谱,一般是狡诈阴险的反面人物,就是坏人。银色脸谱,一般就是妖怪……大家目视外表,就能窥其心胸。”晏萩简单地道。
看了一会,君儿又有问题了,“娘,为什么有的人头上戴着长长的尾巴,有的人没有?”
“那叫雉鸡翎,一般是武将才戴。”晏萩答道。
君儿点点头,继续看戏。
“娘,丫丫要嘘嘘。”丫丫从椅子上滑下。
晏萩留下几个人看着越儿和君儿,她带着丫丫去净房,等丫丫小解完,让麦雀先带她出去,晏萩也顺便解决一下内急问题。
等她从净房出来,发现离净房不远的地方,围着一堆人,“怎么回事?”
一个尖利的女声,从人群里传来,“小丫头片子,我儿乃是王爷之子,看上你,是你的福气。”
“王爷之子又怎么了?难道就能够不讲道理,光天化日就能强行掳人吗?”
这声音是麦雀,那女人说的小丫头片子是指丫丫?晏萩有些好奇是那家王府的人敢强掳她的女儿。
“不必跟她多说,动手把那小丫头片子抓过来,带回王府去,陪大公子玩。”
“沈侧妃好大的口气啊!”晏萩挤进去了,定睛一看发话的人,冷笑,“归善王府这是权柄滔天,能凌驾于律法之上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天下是归善王在作主呢。”
这话大逆不道,要是传扬出去,御史们的折子怕是要压塌龙案。沈美莲脸色微变,觅声看去,就看到了一张面笼寒霜的俏脸,有点眼熟,但更多的是陌生,“你……你是谁?”两人只有数面之交,几年不见,沈美莲已不认识晏萩。
“我乃安国公世子夫人,那个小丫头片子是我的女儿。”晏萩觉得沈美莲还真能给归善王惹祸。这戏园子是赵王的产业,今天又是赵王妃请客,来得都是权贵,一个小小的郡王侧妃,不夹着尾巴做人,居然这么的嚣张,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吗?
“原来是安国公府的大小姐,难怪长得这么招人喜欢。”沈美莲陪笑道。
“我女儿招人喜欢,侧妃就能强行掳人吗?”晏萩质问道。
“那能呢,说笑而已。”沈美莲赶忙否认。
她是很想将前事掩饰过去,让晏萩不要追究,可惜她儿子唐炳不给力,拖她后腿,“母亲,我就要她,我就要她,把她抓回去陪我玩,做我的小媳妇。”
沈美莲伸手捂住儿子唐炳的嘴,“世子夫人,小孩子不懂事,胡说八道,世子夫人大人大量,就不要和小孩子计较了。”
“唔唔,放开我。”唐炳边含糊不清地喊,边伸手去打她。
一看就是个没有教育好的熊孩子。
吾家娇女 第三百六十四章 给点教训 (二更)
“他是小孩子,我不与他计较,但你总是大人吧。”晏萩冷冷地道。
“夫人有必要得理不饶人吗?”沈美莲脸色难看,她本以为有归善王撑腰,即便有什么事,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没想到偏偏遇到的与她有旧怨的晏萩,晏萩有安国公府撑腰,丝毫不给归善王面子,咄咄逼人。
晏萩嗤笑一声,“我有理,为什么要饶人?”若今日面对此事的不是她,而是无权无势的人,那就会落得母女分离的下场。对沈美莲母子的恶行,不能姑息。
“夫人这是要与归善王府为敌吗?”沈美莲质问道。
晏萩勾唇讥笑,“你,还代表不了归善王府。”说得好听是侧妃,实际还不是一个妾。
丫丫跑了过来,晏萩弯腰将她抱起,发现她的小身子在发抖,心里越发的恼了。
沈美莲咬了咬牙,抬手给了自己一耳光,“这样可够了吧?”咬牙切齿,眼中带恨。
“母亲,你做什么打自己?”唐炳不解地看着沈美莲。
晏萩冷声道:“不够。”
“啪啪”沈美莲也是个狠人,她又给了自己两耳光。
“你这个坏女人,不许你欺负我母亲,我要告诉我父王,把你拖出去砍了。”唐炳指着晏萩骂道。
丫丫搂着晏萩的脖子,头靠在她的肩上,“娘,丫丫怕。”
晏萩轻轻拍拍她的背,“今日之事,我会让我家世子爷去和王爷好好说道说道的。”言罢,晏萩抱着丫丫走了,安慰女儿要紧,就不跟这对蠢母愚子继续纠缠下去。
回到那间包厢,戏已唱至尾声,越儿看得入迷,没注意到娘和妹妹回来了,君儿看到丫丫神情有点蔫蔫的,“娘,丫丫怎么了?”
“受了点惊吓。”晏萩坐下,端起杯子,喂丫丫喝了几口,“麦雀,先前是怎么回事?”
“奴婢带小姐在那儿等少夫人,那位炳公子跑过来,看到了小姐,说小姐长得漂亮,要小姐做他的小媳妇,那个沈侧妃就来了,就说要抓小姐走。”麦雀答道。
“小小年纪,就色迷迷的。”晏萩嫌恶地撇嘴。
过了会,戏唱完了,晏萩见许多人围着赵王妃在说话,也就不去凑热闹了,跟内侍打了声招呼,带着三个小家伙往惜花阁去,既然出门了,那就在外面吃一顿吧。
惜花阁的生意红火,好在傅知行专门为家里人留了一个包间,掌柜的一见是东家太太和公子小姐来了,满脸笑容地迎上来请安,就要将人带上二楼。
“慢着。”一个人喊道。
晏萩就见一个身穿锦袍的男子拦住了她们,男子生气地道:“掌柜的,你这么做,太过份了,我们先来的没有包间,这小妇人后来的,反到有包间,这是什么道理?莫非惜花阁是要店大欺客?”
掌柜的笑了笑,“客人,请别误会,这是本店的东家太太。”
那男子一愕,“抱歉。”退到一旁,把路让出来。
这点小事,晏萩没在意,跟着掌柜的去了二楼包间。母子四人吃过午饭,就回了府;韩氏已歇午觉,就没有打扰她,直接回了蒲磐院。越儿和君儿去了东跨院,晏萩带着丫丫歇午觉。
酉时初刻,傅知行回来了,越儿和君儿喊:“爹。”
丫丫则是娇滴滴地喊:“爹爹。”
傅知行抱起女儿,亲了亲她的小脸蛋,“你娘呢?”
“娘在房里。”丫丫指着东居室。
傅知行放下女儿,摸摸她的头,“跟哥哥弟弟玩去吧。”
傅知行进了东居室,就见小娇妻左手支着下巴,右手在翻着一本册子,走过去,从身后搂住妻子纤细婀娜的身子,“潇潇,在看什么?”
“你回来了,正好有一件事要跟你说。”晏萩扭身对她道。
傅知行在她唇上轻琢一口,“有什么为难事,告诉为夫,为夫为你解决。”
晏萩把戏园子发生的事说了出来,“那臭小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知道丫丫漂亮。”
傅知行笑,“我们的女儿当然漂亮,但不是他可以觊觎的。”
“归善王府很目中无人呢,要给他一点教训。”晏萩握握拳头道。
“我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傅知行认真地道。
傅知行会如何对付归善王,晏萩没有过问。
这天,君儿翻看《天文训》,看到上面写立夏这天要吃立夏蛋,跑去问晏萩,“娘,为什么立夏要吃立夏蛋?”
晏萩答道:“立夏吃蛋,有许多种说法,第一种是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在立夏日这天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第二种是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吃蛋可以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第三种是立夏吃东西最补,能缓解疲乏。”
“我去年立夏时,有吃蛋吗?”君儿问道。
晏萩笑,“当然吃了,还吃了两个呢。”
“立夏为什么要吃七家粥喝七家茶?”君儿接着问道。
“吃七家粥喝七家茶,不是京里的风俗,是南边的风俗,主要是村子里的人,把大米、豆子、糖汇聚在一起,熬成一锅粥,大家一起分食。七家茶和七家粥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各人拿各家的茶叶出来熬煮,这么做的用意,就是为了巩固邻里之间的感情。”晏萩笑道。
君儿问了许多有关立夏的习俗,问到后来,晏萩答不出来了,“儿子啊,你爹懂得比娘多,这些问题,你去问你爹。”总算将儿子给应付了过去。
四月十五,立夏,傅知行要随圣上去京郊迎夏。清晨,晏萩剥了一个立夏蛋,塞进他嘴里,强迫他吃下去。吃得傅知行直皱眉,“我不爱吃这个。”
“就吃一个应应景。”晏萩踮起脚,在他唇上亲了一口,以做安抚。
傅知行搂住她的腰,亲了下去,弄得晏萩一嘴的鸡蛋。晏萩捏着拳头,不轻不重地捶了他几下。
正难分难解之时,就听外面婢女道:“二少爷早、大小姐早、三少爷早。”
显然三个小家伙今天早起,这就要进屋来了。夫妻俩赶紧分开,晏萩抓过帕子,给自己擦了嘴,又帮傅知行擦嘴,催促他道:“你赶紧出门吧。”
吾家娇女 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庄查账
送傅知行出门,晏萩回头问三个小娃,“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早睡早起,身体好。”君儿朗声道。
越儿则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晏萩笑,故意问道:“那早起的虫,怎么办?”
“丫丫知道,丫丫知道。”丫丫挥动双手,“被鸟吃。”
“那你们是鸟还是虫啊?”晏萩狡黠地笑问道。
越儿和丫丫的回答:“我们是鸟,不是虫虫。”
“娘,我们是小人儿。”君儿没上他娘的当。
晏萩屈指刮刮他的鼻梁,“君儿答对了,下午可以多吃一块小点心。”
“娘。”越儿和丫丫扑过去抱住晏萩,“我们也是小人儿。”
“你们已答过一次,第二次再答,不算。”晏萩摇摇手指。
越儿回头,“小弟,你好狡猾。”
“是聪明。”君儿纠正他。
晏萩正逗三个小家伙玩,卓儿来了,穿着一袭桔色锦衣的小少年,气宇轩昂,已有了他父亲当年的一些风范。卓儿恭敬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母亲昨晚睡得可好?”
“娘昨晚睡得很好,卓儿呢,睡得可好?”晏萩笑问道。
卓儿答道:“谢母亲关心,儿子昨晚也睡得很好。”
“坐下来吃早膳吧。”晏萩等他坐下,拿了个立夏蛋,放在他面前。
“谢谢娘。”卓儿拿起鸡蛋剥壳。
今天立夏,卓儿可休息一天,越儿他们也一样,吃过早膳后,晏萩领着他们去给老国公、澄阳大长公主和韩氏请安。闲话了几句,婢女来禀,“大秤已经悬挂好了。”
“母亲,挂大秤做什么?”韩氏不解。
“称人啊,那天君儿看《风土人情》,我看到南边那儿有这习俗,挺好玩的,那就玩一玩啰。”澄阳大长公主颇有兴致地道。
澄阳大长公主带着小辈们去称秤了,老国公不凑这热闹,去书房写大字。澄阳大长公主还特意找了个南方来的老婆子来打秤花,澄阳大长公主在婢女的搀扶下,坐在了秤盘里。
那老婆子边打秤花,边说吉祥话,“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等澄阳大长公主下来,韩氏也上秤称了,接着是晏萩、卓儿、越儿、丫丫和君儿,秤卓儿时,那老婆子笑道:“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称到丫丫时,那老婆子笑道:“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韩氏却道:“状元可配不上我家丫丫。”
立夏称人不过是为了节日添些欢乐罢了,主子们称完就离开了,婢女们一个一个轮流上去称着玩。
过了立夏,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晏萩的生活一如既往,傅知行却有些忙碌,圣上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来,查各大皇庄的账目。傅知行和晏同烛负责此事,晏同烛被圣上调任大理寺左寺丞。
“皇庄出了什么纰漏?”晏萩问道。
“红河皇庄共有一万亩良田,三千亩山田,可去年仅上交白银三百余两,丝绢各十匹,猪牛马羊等物仅十只,各种果子不足五篓。”傅知行举例说明。
晏萩瞠目结舌,府中的小田庄,一年的收入也不只这么点,“这些庄头、把头什么的,未免也太猖獗了吧。”水至清而无鱼,贪污一事难免,但是这贪得过头了。
“所以圣上才会要求彻查各大皇庄历年的账册。”傅知行沉声道。
晏萩笑,“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
接下来,傅知行忙着查账,每日早出晚归。
有人忙,就有人闲,本就不得圣上欢心的归善王,闲得每日抠手指头玩。鲁王比他稍好些,被圣上任命为总纂官,编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之名,是晏萩恶趣味的产物,晏萩进宫给沈皇后请安,得知圣上要编修丛书,如是就提议道:“既然依经、史、子、集四部编修,不如就叫《四库全书》。”
沈皇后觉此名甚好,就跟圣上提及,圣上欣然接受提议,这套丛书就以《四库全书》为名。得知圣上采用了,晏萩得意的乐呵呵了好几天。
这天,晏萩带着丫丫午睡起来,后脖子处一层细汗,小姑娘嚷嚷道:“娘,痒,痒。”
“娘瞧瞧那里痒。”晏萩仔细一看,小丫头的背上全是痱子,“难怪会痒,洗个澡,凉爽凉爽就不痒了。”
丫丫皱着眉头,双手挠头,“热热热,好热,丫丫要变烤羊羊了啦。”
晏萩帮她把头发挽在头顶,丫丫咧嘴笑,“娘,就这样,就这样。”她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披散下来,真的很捂汗。
“好,就这样。”晏萩笑应道。
母女俩洗了澡,晏萩换上轻薄的夏裳,丫丫则穿着绣花肚兜和小绸裤,晏萩帮她扎了个哪吒头,还在她的眉间点了颗朱砂。她本就生了张白皙精致小脸,点上朱砂,越发的俏皮可爱。
“丫丫好漂亮。”丫丫拿着把镜,看着里面的小人儿,自夸道。
晏萩笑,“好了,漂亮的丫丫,你该去东跨院读书了。”
“娘,你记得让荸荠姨送小点心过来哟。”丫丫放下把镜,仰面道。
“放心吧,娘不会忘记的。”晏萩把女儿打发走,坐在榻上翻看账册。皇庄的事,让晏萩觉得也该仔细查查田庄的账目。
田庄的账册送进府来,晏萩一查,发现有七个庄子的账目不对,离京城稍远的一个黑崖山的庄子,最为离谱,居然连续三年没有进项,不仅如此,还要府中倒贴米粮养活。
晏萩把那七本账册放到一旁,唤婢女进来,“去告诉外院的管家,让他把上罗山、榆河庄、小田庄……黑崖山庄,这七个庄子的庄头叫进府来,我有话要问他们。”
婢女重复了一遍,“少夫人,是这七个庄子的庄头吗?”
“是的。”晏萩颔首。
婢女出去找外院管家,把晏萩交待的事吩咐了下去,外院管家立刻让人把这七个庄头找来,“跟我进府,少夫人要见你们。”
七个庄头之一,笑问道:“傅管家,少夫人为什么见我们?”
“你们做了什么,心里没点数?”傅管家冷笑道。
七个庄头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可转念想,这少夫人又没去过庄子,对庄子上的事不怎么熟悉,就是想找把柄也找不出来。他们又坦然了,跟着傅管家去见晏萩。
吾家娇女 第三百六十六章 恩威并施 (二更)
晏萩是在正德堂的后厅见这些庄头的,“你们管庄子也有些年头了,账目却记得如此混乱,让人看不懂,我有理由怀疑你们根本不适合管理庄子,那就退位让贤吧。”
七个庄头都惊呆了,哪有这样简单粗暴处理的?怎么也应该询问一下,听听他们的说法吧?
“少夫人,您不能这样。”有个庄头脱口道。
“笑话,我为什么不能这样?三只脚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脚的人满街是,你们都是安国公府的家奴,不好好为主子办事,主子难道还得养着你们不成?通通发卖出去,还能得几块碎银子。”晏萩冷笑道。
“少夫人饶命。”有四个庄头跪了下去,主子的宽厚,让他们渐渐忘记了他们的本分。
另外三个庄头却觉得晏萩是在吓唬人,责不罚众,他们有七个人,一下换七个庄头,那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有两个庄头是韩氏的陪房,认定晏萩这个做儿媳的,不敢动婆母的人,他们有恃无恐。
晏萩从三个站着的庄头身上扫过,落在跪在地上的四人身上,这四人也贪,但贪的不多,属于可以留用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给你们四人一个机会,把这账册重新整理一遍,后天呈上来。”
“谢谢少夫人。”那四个庄头道。
站着的三个庄头,嘴角上扬,就知道是这样。
晏萩拍了几下巴掌,从门口一下进来了十几个护院,“少夫人。”
“你们六个人一队,分别押送他们回庄子,好好盘查,把他们中饱私囊的财物搜剿出来。”晏萩并不介意这些庄头贪污,但是要有底线,不能贪得无厌。
“是,少夫人。”护院们答道。
“少夫人,您不能这么冤枉我等,我们尽心尽力当差,不过是账册出了点小问题,少夫人就这么大动干戈,就不怕我们心寒吗?”庄头之一大义凛然地道。
“你们糊弄主子,还有理了是吧?”晏萩冷笑,“一亩良田,秋收只收了五斗粮,榆河庄有榆河灌溉,这几年也没有遭大灾,每亩应收一钟,一钟是六石四斗,其他的粮去哪了?榆河庄共有良田二千亩,沙田一千五百亩,山田六百亩,三个池塘,总产多少粮多少蔬果多少水产,你要是不会算,我就让人来给你好好算一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