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一刻钟后,这场动乱结束。
吾家娇女 第四百六十四章 动乱结束
京城这边已尘埃落定,地宫那边却还在厮杀,鲁王带去地宫的是高手,余智林率领的亦是精锐,棋逢对手,杀得难分高下。混战之中,刀剑无眼,有不少官员、女眷惨遭毒手。
“啊啊啊,我流了好多血,我会不会死?”
“我的手受伤了。”
“救命啊!”
“别杀我。”
养尊处优的贵妇们几时经历过这种凶险,被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给吓得鬼哭狼嚎,在地上滚,在地上爬,丝毫没了平日的优雅端庄。她们想逃走,可是还没到宫门外,就被抽冷来了一刀,非死即伤。
太子虽料到了一切,也安排了人手,却没想到鲁王的身手了得,骁勇善战的肃王居然不是他的对手。太子微眯起眼,“这个唐廉隐藏的可够深的。”鲁王装鲁莽也好,装愚蠢也罢,太子从来没有对他掉以轻心,一直让人盯着他,可是没想到还走眼了。
傅知行刚杀掉一个杠夫,退到太子身边,听到这话,淡然道:“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鲁王今天注定失败。
地宫内外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浓浓的血腥气,令人作呕,晏萩不知道这场杀戮还要持续多久,她蹲在供桌下,已然喘不过气来。而且不只她受不了,晏莺她们也一样气喘如牛。
“二弟小心。”太子失声喊。
傅知行挥剑上前,想要救下肃王,却被斜出来一把刀给架住了。肃王到底是上过战场的人,应对得当,向后一仰,险险地避开鲁王的剑。
鲁王箭步上前,还想再刺肃王一剑,“当”被另一把宝剑给拦住了,看清对手,鲁王恨得咬牙,“余智林!”这人为什么就不好好在家守孝?为什么要帮着太子对付他?
余智林勾唇冷笑,“嗖嗖嗖”几剑过去,逼得鲁王连退三步,有余智林帮忙,肃王也缓过来了;表兄弟联手,一个攻上,一个攻下,鲁王应付不了,“卑鄙。”
“又不是江湖人士比武,还讲究一对一。”余智林好笑地道,出剑出得更快了,一剑刺中鲁王的右大腿,剑往下一拉,从大腿根拉到膝盖,这剑伤不只长,还深,深可见骨。
“啊!”鲁王惨叫,痛得右腿一软,单膝跪地。
“二弟,别杀他。”太子喊得及时,肃王的剑没有割破鲁王的咽喉,仅划伤了他的肌肤,血流了出来,染红了他身上的麻布孝服。
鲁王不甘地看着用剑抵着他的肃王,一败涂地,他翻不了身了。
“鲁王已俯首!尔等放下兵器,可饶尔等不死!”余智林一连喊了三遍,他中气足,这话清晰地传至每一个人耳中。
地宫内的杠夫已经不多了,外面的僧人到还有不少,但听到这话,心神大乱。王爷都已俯首,他们还死扛什么?缴械投降。当第一个人丢下手中的武器,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余智林让人找来麻绳,将人绑了起来。
傅知行正要去供桌下把自家的小娇妻给弄出来,就听晏莺等人在那喊:“潇潇,潇潇,你怎么了?”
一向淡定从容的傅知行变了脸色,着急地问道:“九姐,潇潇怎么了?”
吾家娇女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昏厥回京(二更)
晏萩被晏莺、杨柳半拖半抱的从供桌下弄了出来,昏厥过去的晏萩脸色苍白,晏莺几个亦面无人色;平原王世子妃脚软手软地爬了出来,瘫坐在地上哇哇的干呕。
“潇潇,潇潇。”傅知行将晏萩抱在怀里。
在外帮着绑人的余智林听到呼喊声,心咯噔了一下,转身又进了地宫,看到傅知行怀里人事不知的晏萩,眼中闪过一抹忧色,“潇……”双手握拳定了定神,“傅世子赶紧送尊夫人回城。”
除了善后的人,其他人都上马车回京,包括鲁王一家,以及鲁王的余党。鲁王神情淡定,谋逆,是诛九族的重罪。但他是唐家子孙,不会被诛九族,不过他这一支是保不住了。
不成功,便成仁,鲁王做好会死的准备。可是他的三个儿子没做好这个准备,小儿子不是太懂事,懵懂的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父王,长子已知道这事的严重性了,满脸凝重。
“鲁王妃不用绑了吧。”太子妃同情地道。
太子颔首,鲁王妃扯了扯唇角,“谢谢。”
死的暂时不管,受伤得马上医治,不能拖延。看着那么多伤者,晏莺目光微闪,对扶着她的赵岩卿道:“国公爷,你快先行赶回城去,把太医请去安国公府。”
赵岩卿愣了一下,就明白她之意,“你一人可行?”
“把九妹交给我。”晏蓉插嘴道。身为武将之妻,跟着夫君习武,她身体素质要比两位妹妹都好。靖边侯世子要留下来善后,晏蓉亦是一人,姐妹俩坐一辆马车,可以互相照顾。
“大姐拜托了。”赵岩卿诚恳地道。
晏蓉扶着晏莺上马车,赵岩卿骑马赶上安国公府的马车,“无咎,你别急,车不要赶得太快,免得颠着潇潇,我先赶回城去,让太医去安国公府等着。”
“多谢。”傅知行感激地道。
赵岩卿拍马绝尘而去。
傅知行带着晏萩心急如焚的赶回城时,赵岩卿已把乔太医请进了安国公府;受伤的人太多,一会太医肯定不够用。晏萩又没外伤,看着不如其他人那么危急,势必不能和别人抢人,不如先下手为强。
乔太医给她诊了脉,“世子夫人没什么大碍,稍后就会醒。”
晏萩会昏厥,是供桌底下空间有限,保持一个站不能站,坐不能坐的姿势,本来就很难受,然后空气浑浊,血腥味越来越大;晏萩这些年虽然调养的不错,但外强中干,时间一长,就撑不住了。
这时别的府的人寻了过来,晏萩既无大碍,安国公府也不好强留他不放;乔太医奔赴礼国公,为礼国公世子夫人看伤;礼国公世子夫人的左小臂被砍断了,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若不是姜氏发现她还有一口气,只怕会被当成死者,遗留在地宫之中。
奄奄一息不只礼国公世子夫人,还有德王世子妃、临江伯世子夫人、工部尚书夫人、刑部尚书夫人、太仆寺卿夫人、太常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
受伤的就人更多了,太医真得是不够用,有的府最后只能找民间的大夫,治伤要紧。
吾家娇女 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反余波
太阳西沉,夜幕降临,这兵荒马乱的一天总算过去了,晏萩坐在床上,若有所思;傅知行撩开帐幔上床,见状,问道:“还在害怕?”
晏萩摇摇头,“我在钻牛角尖。”
知道自己钻牛角尖,还钻。
傅知行哑然失笑,“说来听听,看我能不能帮你钻出来。”
“已经知道鲁王要逆谋造反了,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将鲁王抓起来呢?为什么要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晏萩都要怀疑圣上是不是想夺爵却找不到好理由,故意这么做的,“是因为他是亲王,要有实质的证据吗?可不是已经有实质的证据了吗?”
“为得是一网打尽。”傅知行简单地道。抓鲁王容易,可他暗中豢养死士就难抓了,即便有线索,可也不容易,只能引蛇出洞。
这样是没错,只是可惜了那些无辜伤亡的人。晏萩躺下,“睡觉吧。”
傅知行跟着躺下,伸手将人搂入怀里,“本来就不聪明,还总琢磨这些费脑子的事。”
又说她不聪明!
晏萩恼火地在他胸口上咬一口。
“潇潇!”傅知行声音暗哑。
“我累了,睡觉。”晏萩翻身,用背对着他。
傅知行是在吓唬晏萩,今天他累了,而晏萩又昏厥过去那么长时间,这才缓过来,他怎么可能会闹她?他不是那种不体贴的人。
夜深人静了,可天牢还很热闹,鲁王的长子唐辰在胡乱地喊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是唐家子孙,我是尊贵的天家血脉。”父王造反的事,他又没参与,凭什么把他也关进天牢里来?
唐辰在闹,他的两个弟弟坐在地上哭,最小的那个喊:“奶娘,我要奶娘。”
排行老三的那个则喊:“我饿,我要吃饭,我要吃肉。”
奶娘没有,饭没有,肉更没有,两兄弟哭得那叫一个凄惨。隔壁牢房里,鲁王躺在铺着稻草的石床上,一动不动,连眼珠子都不动,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
对面牢房里关得是九江王世子,身上带着一根箭的九江王世子,包荣家难得促狭了一回,他不让人帮九江王世子拔箭,九江王世子怕疼,不敢自己拔,如是就这样了。
箭扎了这么久,到是不流血了,可是刚才九江王世子一个翻身,从石床翻下来了,箭断了,箭刃又扎进去了些,流血了,痛得九江王世子哇哇乱叫,“来人,快来人,请太医,快给我请太医。”
喊了许久,终于来了一个打着呵欠的衙役,“不必喊了,太子殿下已下令,不危及性命的伤不用管,你死不的。”
九江王世子无比绝望地躺在地上。
女牢那边,鲁王妃已安然入睡,康侧妃、王庶妃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娘娘梦碎了也就算了,性命只怕也保不住了。
鲁王妃和鲁王不是一条心,侯家虽和鲁王府是姻亲,但鲁王府谋逆一事没参与,不用受牵连。反而是九江王府、承恩公府和康家,被太子以鲁王同党的罪名,上禀了陛下。
首先是九江王,九江王世子关在天牢里,九江王虽然狡辩,“孽子一向绔纨,不干正事,耳根子又软,他定是被鲁王怂恿,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九江王世子已招供。”太子让内侍把供词拿给九江王看。
九江王无话可说了。
接着是承恩公,太子查了,承恩公的确是没参与,可是瑞宁郡主参与了,王庶妃娘家那一支参与了。圣上看着跪在那儿的妹夫,摇头叹气,“你也是个糊涂的,枕边人做了什么事,你是一点不知,家族里出了祸害,你也不知道,你这官就别做了,好好整顿一下承恩公府。”
“臣谢主隆恩。”承恩公长舒了口气,他还以为圣上会夺爵,还好,还好没有,只是免了他的官,反正那是闲职,不做就不做吧。
承恩公是脱难了,瑞宁郡主先跟着楚王造一次反,现在又跟着鲁王造一次反,一副不把圣上拉下来,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把圣上给恶心坏了,“责令瑞宁与承恩公和离,贬为庶人,流放三千里,永不赦免。”
最后是康太傅,太子上奏,“父皇,康太傅身为朝中重臣,不思为朝廷尽忠,却与鲁王私下勾结,意图谋逆,其罪当诛。”说起来,康太傅还是圣上提上来的,可惜康太傅为了自己那个老来女,到底是辜负了圣恩。
康太傅混迹在官场多年,不可能就这么认罪,“陛下……”
太子不等他把话说完,直接扔出几封信,“康太傅,你行事小心,与鲁王私下来往,到是没留下片纸只字,只可惜,你的儿孙没有你这般谨慎,这些信,就是证据,康太傅,你要不要翻看翻看?”
信丢在康太傅面前,康太傅低头一看,饶是他有些老花了,也能认出那是他次子的笔迹。
这个孽子!怎么如此不小心?
康太傅一开始是没有投靠鲁王的,是康侧妃连生两子,又颇得鲁王的宠爱,他的野心被激发出来,做起了当皇帝岳父的美梦。
康太傅不愧是朝中老臣,这主意转念就有了,“陛下,犬子与小女感情极好,关心他妹妹,与鲁王私下有书信来往也是难免的。老臣没想到这孽子如此胆大包天,这都是老臣教子不严,致使他犯下如此重罪,但老臣私下绝没有与鲁王勾结意图谋逆,恳求陛下明鉴!”
康太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做出舍弃次子,保全家的决定。可康太傅想要断尾求生,那也得太子答应呀,“康太傅,这是物证,还有人证,今日务必让你心服口服。父皇,人证就在殿外,还请您宣召。”
“宣。”圣上吐出一个字。
侍卫押着几个人进殿,康太傅回头一看,顿时变了脸色,那几个人里,有他的心腹幕僚、有帮他和鲁王互相传信的暗卫、有负责培养死士的头目……
人证物证俱全,康太傅已然没法狡辩了。
“来人,将康家一干人等押进天牢,着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堂会审。”圣上到是没有直接将康家人问斩。
鲁王身边的高官还真得不多,除了九江王、康太傅之外,基本上都是四五品、甚至六七品的官员,这些品级低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进宫被当面问罪的,直接捉拿下狱。
吾家娇女 第四百六十七章 唐廉之死
数日后,三堂会审结束,圣上没有留情,褫夺鲁王、九江王的封号,将他们贬为庶人,再判他们斩首,妇孺流放三千里。至于做为棋子嫁给鲁王的鲁王妃,让她与鲁王和离归宗。
“贱人,该死的贱人。”唐廉似乎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坏我好事的贱人,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唐廉吼叫的再厉害也没用,他见不着侯氏。而且圣上不仅让侯氏与他和离,还格外施恩,让她带走了她的嫁妆,以及她嫁进王府时,他和沈皇后给她的赏赐。
咒骂了一通侯氏后,唐廉冷静下来,“我要见陛下。”
来宣读旨意的内侍把他带进宫去了,圣上早料到他会提这个要求。兄弟见面,唐廉眼含怨恨地看着圣上,“你是故意的,你纵容我,任我坐大,是为了让我给太子当磨刀石。”
“没错,你说的对。”圣上坦然承认。
“为什么?”唐廉不明白,他是有野心,但圣上不纵容,他也不敢让野心暴露的。
“你心中有魔鬼,朕得让你把它放出来,朕不想等朕不在了,你暗中对付太子,朕要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圣上直白地道。
唐廉沉默了片刻,道:“先帝若是知道你对我,会死不瞑目的。”
“先帝知道。”圣上淡然地道。
唐廉惊愕,下意识地否定,“不可能。”
“朕没必要骗你,朕还答应过先帝,只要淑太妃在世,朕不会动你。”圣上微微一笑,“可你丧心病狂,害死了淑太妃,还在送她入葬时,发动叛乱,害得她没办法入土为安。你不忠不孝,死有余辜。”
“母妃不是我害死的,我没有害死……”唐廉向后退了一步,痛苦地闭上眼睛,“母妃是为我而死,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你还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圣上问道,这只怕是兄弟最后一次见面了。
唐廉摇摇头,“送我回天牢。”他没什么好说的了,异母兄长算计他,亲生父亲还赞同;他死后,到阴间一定要找父王问问,为什么要这么对他?究竟有没有当他是儿子?
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圣上判得是立即推出午门斩首,也就不用等立秋之后了,虽然还有七八天就立秋,但唐廉等人在第二天,就被绑赴刑场。监斩人是秦王、太子、肃王、荣王。
唐廉等人的尸体是由刑部派人收殓的,因是罪人,不能入土为安,送到义庄,一把火烧成了灰烬,风一吹,散落在泥土里,了无痕迹。
鲁王谋反,让一批的官员受到牵连,这对那些没多少野心,老老实实等空缺的人而言,是一个机会,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他们总算可以真正的入仕为官了。
安国公府和其他府一样,也收到了这些人送进来的拜帖,安国公和傅知行择选了几个人见了见。这事与晏萩没多大关系,她进宫去了,沈皇后知道她在地宫昏厥过去后,就派女官过来看她,现在她身体好了,她得进宫去给沈皇后看看,免得沈皇后为她担心。
吾家娇女 第四百六十八章 远航船队
没有了兴风作浪的人,京城的空气仿佛都变好了,等各府把红白喜事办妥,就到了腊月,晏四爷和南平郡主在腊八节前一天回到了京城,随后晏四爷就被圣上任命为太子太傅。
腊月二十日,出去游荡了几年的恭王唐祉回京了,身边还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洋人,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唐祉这几年没在景国境内,他跑海外去了。
唐祉进宫陪了沈皇后一天,次日就带着一车从海外搜刮来的宝贝,来安国公府作客;晏萩看唐祉身材保持的还不错,“聂大人辛苦了。”
聂长征笑道:“职责所在,不辛苦。”
“潇潇,你快来看,这个小人儿,扭动这个,她就会跳舞。”唐祉显摆他从海外带回来的发条娃娃。
“小坛子,你怎么会出海?”晏萩不是小孩子了,对小孩子的玩具兴趣不大。
唐祉笑道:“是你说的,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星辰我没翅膀飞不上去,大海还是可以征服的。正好那天我在海边吃海鲜,有一艘大船要出海,我就跟船老板说,要搭船。船老板问我贩卖什么货物?我说我不贩卖货物,我就想出海玩。船老板居然不答应,非让我捎带货物。我就买了些碗、碟之类的带上了船,潇潇,你猜怎么着?”
晏萩想以前世,华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都是china,一词双意,“你捎带上的碗和碟子大受欢迎,卖了一个好价钱,大赚了一笔。”
“潇潇,你是最聪明的。”唐祉赞道。
“那当然。”晏萩骄傲地道。
唐祉跟晏萩说起海外的见闻,以及和景国完全不一样的西洋菜,听着他的叙说,莫名让晏萩想起了某个七下西洋的人,如是她道:“小坛子,你可以组建一支远航船队,带着景国特有的珠宝、玉器、瓷器、丝绸、茶叶什么的,去沿海的小国,进行贸易活动,跟他们换象牙、香料等特产,还可以顺便传播景国文明。对了,你还可以装载一些礼品,赠送给那些小国的国王,加深友谊,也能促使他们年年来朝,岁岁进贡。”
“潇潇,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就没想到?”唐祉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也不想当皇帝,但他是皇子,就怕有的人利用这一点。
唐祉不愿留在京城,远离权利中心就是表明他没有夺位的野心,可他又不是烂泥,他也不想浑浑沌沌过一辈子。但是他该做什么,他也搞不清,十分迷茫。
晏萩的话,等于给了唐祉一条出路,“潇潇,你再具体说说这远航船队。”
“我得想一想。”晏萩对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了解有限。
“你想,你想,不着急。”唐祉吭哧吭哧啃苹果。
等唐祉把苹果啃完,晏萩想起来一些,“既然是船队,船只就不能少,至少也得二三十艘吧,还得是大船,能容纳上千人。”
唐祉正要再拿一颗苹果,听这话,顿了一下,“潇潇,这也太大手笔了。”
“几艘小船怎么彰显天朝大国风范?再说了,大海上风浪大,小船不稳,颠簸的厉害,得大船,懂吗?”晏萩横了他一眼。
“懂了。”唐祉老实点点头,继续啃苹果。
晏萩接着说道:“船队里的船,不能是一种,还得分类型、大小和用途,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
唐祉听了连连点头,看晏萩的眼神里都透着崇拜,潇潇好厉害!
晏萩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唐祉,唐祉去了东宫,把晏萩说的告诉了太子,太子反对,“行船走马三分险,不可以。”
“大哥,这是我想做的事,你必须支持,你要不支持……”唐祉眼珠子转了转,“我就绝食。”
在唐祉的胡纠蛮缠下,太子松了口,召来幕僚和傅知行他们商量后,由唐祉写奏折上呈。
这天早朝,唐祉出列道:“父皇,儿臣随船出海,不仅见识了异国风光,还发现那些小国的人非常喜欢我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儿臣在奏折上都已写明,还请父皇看过后,准许儿臣建立船队,儿臣愿带船队下西洋,彰显国威。”
圣上笑,“朕会看的。”
“谢父皇。”唐祉退回到肃王身边。
临近岁末,朝中无大事,圣上退朝后,认真地看过唐祉奏折,又跟太子商量了一下,便同意唐祉组建船队,并由工部召集造船工匠打造远航的海船。
为了确保唐祉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海船制作足足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共打造了六十二艘船,其中最大的那艘船是四层船,九桅十二帆,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可容纳千人。
除了这艘主船,还有护航的战船二十艘,战船又分成两种,八艘小型的,三桅三帆,长二十六丈,阔十丈,可容纳三百名士兵。十二艘中型的,五桅九帆,长三十二丈,阔十五丈,可容纳五百名士兵。
马船十艘、粮船十艘,其余的全是货船。圣上任命恭王唐祉为正使、中书参议为左副使、兵部郎中为右副使,聂长征则为侍卫统领,带领一万名士兵和六百名随从一起下西洋。随从中有五名太医、三个厨子。
唐祉离京之前,沈皇后叮嘱他,“你要出海,母后不反对,但有一点你要记住,绝对不可以娶蛮夷女子为妻。”沈皇后一点都不想要一个外族儿媳。除天朝以外,四海蛮夷。
“母后请放心,儿子不会随便娶妻的。”唐祉认真地答道。
沈皇后暗叹了口气,不是不会随便娶妻,而是根本就不会娶妻吧。唐家少有痴情人,可偏偏她的儿子是难得的痴情人。
沈皇后沉默片刻道:“海上风浪大,你要好好保重身体。”
“儿子会的,母后也请多保重。”唐祉跪下,给沈皇后叩头。
从宫里出来,唐祉去安国公府,向晏萩道别,“海外风景真的很好,可惜你不能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