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是,小姐。”荸荠屈膝道。





吾家娇女 第七十七章 喜事连连 (一更)
各房都收到晏萩打发婢女送来的鲜花样的糕点,就晏芗没收到;气愤之余晏芗让婢女去打听了一下,得知这糕点是晏萩身边一个叫槐花,现被晏萩赐名荸荠的婢女做的。晏芗眉头微皱,前世晏萩身边并没有擅长做糕点的婢女,到是有一个擅医的婢女素问。
对于晏萩独独不送晏芗糕点,南平郡主觉得不太好,等傍晚时分,晏萩过来时,就说了她几句,“你这孩子,上回樱桃你没给晏芗也就罢,这次怎么连糕点也不送给她呢?些许小事,太计较了不好。”
“谁让我记心好呢。”晏萩傲矫地道。
南平郡主伸指点了下她的鼻子,道:“晏芗再怎么样也是你六姐姐,你这么单独撇开她,旁人该说你不懂事了。那些个吃食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送给她几块,也没什么嘛。”
“她抢我的婢女在前,事后也没有任何悔改和道歉的意思。她比我年长,却不懂礼让,欺负隔房的堂妹,因而旁人是不会说我不懂事,只会说她。”晏萩认真地道。
“潇潇说得对。”
“小妹说得没错。”
晏四爷和晏同烛正好进门,听到了晏萩的话,都出声赞同。不仅父子俩对晏萩所作所为支持,就是晏老夫人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姐妹在娘家不和,出嫁后老死不相往来的又不是没有,更何况晏萩和晏芗还是隔房的堂姐妹,完全可以不亲近。
家中其他姐妹劝和无果,不知不觉中就分成了两派。长房的和四房是嫡出,血缘上天然就亲近一些;五房的晏荭和晏芗的年龄相差大,本就和晏萩亲近一些,因而都不需要晏五太太特意嘱咐,晏红就是晏萩的小跟屁虫。三房的碍于血缘,没办法只能抱团,至于二房,远在江宁,暂时不用参合到晏萩和晏芗争斗中去。
晏家姐妹不和这是小事,晏大太太管家颇严,在外头没有一丝风声,再者各府都忙着婚嫁之事,就是状元家也险些和晏家攀扯上关系,这所以是险些,是因为韦晏氏想把韦丽娘许配给状元的小儿子,来询问晏老夫人的意见,被晏老夫人给否决了,“状元是新贵,他的夫人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好不好相处,万一是个性子不好、爱蹉磨儿媳的,丽娘嫁过去岂不是要吃苦?再说了,丽娘的性子,也不适合嫁到这样的人家去。”
韦晏氏一想也是,笑道:“光听说那孩子也是个读书求上进的,到忘了婆媳之间的事了。”
“当年韦宗昌虽有一个寡母,但她是依附儿子生活,你嫁过去,她不会拿捏你,你进门就能当家作主,日子过得轻快。”晏老夫人帮庶女挑选亲事,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韦晏氏想起这些年,她的日子和楚王妃比起来,过得可就要舒心多了,感激地笑道:“母亲待女儿的好,女儿一辈子都忘不了。”
“你喊我母亲,我那能不为你着想。”晏老夫人笑道,韦晏氏的孝顺,没有辜负她多年的教养和付出。
韦晏氏又陪着晏老夫人说了一会子话,就回家了,等韦宗昌从衙门回来,把晏老夫人的意思告诉了他;韦宗昌感慨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是岳母大人考虑的更周全一些。这门亲事就罢了,你另外为丽娘选一户人家。向铭的亲事,你可有人家了?”
“我相中了临江伯府二爷的长女,你觉得可行?”韦晏氏问道。
“你要是喜欢,就把那女孩儿聘回当儿媳好了。”韦宗昌和周二爷同朝为官,对周二爷还是比较了解的,是个务实的人,对这门亲事是认可的。
见他同意,韦晏氏第二天又去了晏府,跟晏老夫人和晏大太太说起了这件事。事关大儿媳的娘家,晏老夫人没有急着发表意见。晏大太太笑道:“这是门好亲事,我明儿就回去问问我那二嫂的意思。”
“多谢大嫂,辛苦大嫂了。”韦晏氏欠身道。
“等事成了,你记得给我谢媒钱就是了。”晏大太太开玩笑地笑道。
“那肯定少不了的。”韦晏氏笑道。
周二爷是庶出,周二太太自然不会嫌弃亲家母是庶出,又有自家的嫡妹保媒,周二太太爽快的应允了这门亲事。韦周两家联姻,开始走成亲的流程,那边英国公府和宁国公府商定了亲迎的日子,张维德将于九月二十六日和姜琪成亲。
隔日清晨,晏萩照旧先去四房正院给父母问安,然后随南平郡主去春晖堂;吃过早饭,晏老夫人就道:“今儿有客人来,就歇一天,不去上学了。”
女孩们都躬声应了,晏萩钻进晏老夫人怀里,“祖母,是哪来的客人呀?”
“就是你乔姐姐的祖母。”晏老夫人笑道,她们老姐妹也有八九年没见面了,也不知道她身体是否康健?
巳时初刻,乔老夫人在儿媳路氏的陪伴,领着长孙乔岸芷、大孙女乔汀兰、次孙乔握瑜、小孙女乔怀慬来晏家作客。
“老姐姐,多年不见,你瞧着还是跟当年一样呀。”乔老夫人出身将门,又嫁了一个武将,说话爽爽朗朗的。
“脸上皱纹添了不知道多少了,这头发都快要全白,那里还能跟当年比呀。”晏老夫人笑,“到是你,这脸色红润的就跟十八岁的姑娘似的。”
乔老夫人笑道:“老姐姐,你快别取笑我了,我这大孙子眼瞧着就要十八岁了,我要还跟十八岁的姑娘似的,那不成老妖怪了。”
说笑着进了春晖堂,分主宾坐下,乔家的四个孩子给晏家的太太们见礼问安,晏家的小辈们给乔老夫人请安问好。乔老夫人看着吊着胳膊的晏同亮,嘴角微微抽了抽,她那活泼的像猴子似的小孙女,原以为亲事艰难,以后怕是要砸在手上了,没想到。呵呵,这晏家老六模样长得俊,要是这门亲事能成,那真是乔家祖上积德了。
“好孩子,快不要多礼,这胳膊上的伤可好些了?”乔老夫人关心地问道。
“这伤已经大好,过几天就能拆夹板了。”晏同亮恭敬地答道。
“都是怀慬这丫头的错,让你受苦了。”乔老夫人愧疚地道。
“怀慬也不是故意的。”晏同亮笑道。
“祖母,小亮都不怪我了,您就别再念叨了。”乔怀慬噘嘴道。
怀慬!
小亮!
两位老祖母非常有默契地对视一眼,看来联姻一事是要成了。好好好,简直是太好了,她们乐见其成呀。
不过晏同亮和乔怀慬年纪还小,即便两位老太太再怎么想,也得要再等几年才行,到是方三郎谋到个国子监丞的缺,方家请媒人来晏家提亲了。几经商谈后,晏芪出嫁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十,也就是三个月后。
晏大太太特意去找晏芪,“你就专心把嫁衣和盖头绣好,给方家人的见面礼,让丫鬟们做,打赏下人的荷包,我让针线娘子们做了一百个,应该是够了。”
晏大太太把事情考虑的如此周全,晏芪自然感激,“谢谢母亲。”
“到方家好好过日子,就不枉费家里养了你这十来年。”晏大太太虽有两个亲生女儿,但从来没有苛待过庶子庶女。当然这也跟晏大爷没有宠妾灭妻、重庶轻嫡有关,但凡晏大爷有个宠妾什么的,晏大太太的心态也就不可能这么平和,“那方三郎是读书人,想来和你父亲差不多,你嫁过去是正妻,你自己立住了,他会给你应有的尊重的。你姨娘跟你说的那些,你听着就是了,不必太过理会,知道吗?”
晏大太太愿意跟晏芪说这些,可见她是真心为了晏芪好,晏芪愈发的感动,道:“女儿以后不能在母亲膝下承欢,还望母亲多多保重身体。”
“我会的,你也要好好的。”晏大太太眼眶微红,就是阿猫阿狗养了这十来年,也有感情了,更何况是个人。
晏芪嫁得好不好,风不风光。晏三太太不会去管,也管不着,她在意的是她的亲生女儿晏芝,“芝芝可是嫡女,这嫁妆怎么得也要比二丫头丰厚些才说得过去。”
晏三爷看也没看她,就道:“家里有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嫡女出嫁五千两银子,庶女出嫁三千两,你想让芝芝的嫁妆丰厚些,就自己贴补。”
“我哪有银子贴补?”晏三太太尖声道,蒋家门第不高,晏三太太的父亲是守成之人,在他手上蒋家没有败落,但也没有兴旺发达,蒋三太太又不是家中独女,她的嫁妆也就比五太太汪氏稍多一点。
“五千银子也不少了,你就别总想着跟大丫头比。”晏三爷劝道。
“怎么就不能比?都是一样的晏家小姐,她十里红妆,芝芝就几抬妆奁,你就不觉得丢人吗?”晏三太太气呼呼地诘问道。
晏三爷皱了皱眉,反问她道:“大丫头嫁的是侯府世子,是去做宗妇的,侯府给的聘礼也多,你家能给多少?”
晏三太太无言以对,她虽不知道靖边侯府送来的聘礼具体数目,但从大嫂隐约透露出来,不少于三万两银子。
晏三爷又补充道:“再者了大丫头的外祖家临江伯府也送来了丰厚的添妆,你家能送多少添妆?”他也想厚嫁女儿,可是他拿什么厚嫁?是,他手上是有三个产业,可其中两个是嫡母给他的,另一个小产业是他这么些年来挣回来的。他违逆嫡母之意娶了蒋氏,已然不孝,要再把嫡母给他傍身的产业拿去当女儿的陪嫁,那他死了,阎王爷都不会收他。
好吧,即便他再次不孝,愿意拿这些产业给长女做陪嫁,那其他的孩子要怎么办?他虽没有嫡子,但有个庶子,他也得为庶子考虑。
晏三太太的嘴彻底被堵住了,聘礼不及靖边侯府,添妆也没有临江伯府多,她拿什么给长女置办丰厚的嫁妆?晏三太太很犯愁,要到哪里弄些银子来呢?




吾家娇女 第七十八章 娶媳嫁女(二更)
数日时光匆匆过,五月初四这天,上午闵家四兄弟和傅知行一起来给晏老夫人请安问好。闵自常给晏老夫人行了礼后,就凑到晏萩身边,“潇潇。”
“叫表姐。”晏萩纠正他。
“潇潇,明天端午节你去不去看划龙舟的?”闵自常问道。
晏萩摇头,“不去。”
“为什么不去?很好玩的,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闵自常舔着嘴唇道。
“我不舒服。”晏萩怏怏地道。
傅知行瞧见她的脸色是不太好,抱起她,关心地问道:“怎么了,可是生病了?”
“吃多了粽子,肚肚痛。”晏萩已上净房五趟了,他们来之前,大夫才走。
“吃了几个粽子?”傅知行问道。
晏萩把头低下了,小声说道:“三、三个。”又怕傅知行误会她是个憨吃货,赶紧抬头解释,“小小的,不是大个的。”
傅知行看着她清亮的双眼,笑道:“虽是小个的粽子,但你脾胃虚,一次还是不要吃太多,你喜欢吃粽子,就让厨娘隔几日就包一回给你吃,又不费什么事。”
“知道了。”晏萩乖巧的应道。
闵家四兄弟和傅知行在晏家逗留了一刻钟,傅知行看着晏萩喝了药,才放心离开。正午,晏萩喝了一碗清粥,就去歇午觉了。郁芳菲也回了自己的院子,不过她没有午睡,而是精心梳妆打扮,换了身粉色百蝶穿花缎锦交领襦裙,这是她出孝后,晏大太太让针线房里给她做的。
梳了个堕马髻,戴上那套镶红宝的头面,当真是明眸皓齿,娇艳若滴。申时末,郁芳菲说是要摘花做香囊,带着两个小丫鬟去花园了,去的正是从府外去春晖院需要经过的那个花园。
郁芳菲的身边的晏芗的眼线,她的动静,很快就被婢女传到了晏芗的耳朵里,晏芗略想了一下,就冷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郁芳菲的确不是为摘花,她来这里是为了遇上唐衸。老天爷没有辜负她的安排,没让她等多久,唐衸就出现在她的眼前。唐衸穿着蓝色的锦袍,系同色的腰带,腰间悬挂着一块羊脂玉佩。
“世子是来给老太太请安的吧?”郁芳菲明知故问,借以搭话,
“是的,郁小姐这是在做什么?”唐衸淡笑问道。
郁芳菲眼中一亮,他记得她,脸颊微红地道:“我来摘花做香囊。”
“那我就不打扰郁小姐了。”唐衸风度翩翩,从郁芳菲身边走过,唇边闪过一抹讥诮。像这种借故在路上与他碰面的少女,他已经遇到很多次了。唐衸不介意收郁芳菲这样一个美貌的孤女做暖床丫鬟,他是不可能娶一个没有丝毫根基的女子当正妻的。
“世子,我也要去春晖院给老太太请安了。”郁芳菲追上来道。
唐衸回首一笑,“那就一起走。”
“好。”郁芳菲欢喜地道。
不过两人并肩没走几步,晏老夫人已经闻讯领着儿媳和孙女出来接人了;看到郁芳菲和唐衸走在一起,晏老夫人微皱了下眉头。
“姨祖母,我在园子里摘花,碰巧遇到了世子。”郁芳菲心里有点紧张,她知道晏老夫人不喜欢楚王府的人,而她现在还得依附着晏老夫人。
晏芗哂笑两声,插嘴道:“那还真是巧呀。”
把唐衸迎进春晖堂,落了座,说着跟去年差不多的客套话,到傍晚留唐衸吃了晚饭。等唐衸离开后,晏老夫人让婢女把教导郁芳菲的陈姑姑给叫了来,嘱咐了她几句。
过了端午节,初六的下午,陈姑姑在教郁芳菲规矩时,状是随意地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好女孩儿都是要男子的家中主动上门来求,那才是气派,才是体统,上赶着送上门去,只会让人看低。”
郁芳菲是个聪明女孩,她知道这是晏老夫人借陈姑姑的口在点她。可是虽然听懂了,但郁芳菲暗中不屑地撇了撇嘴,若是她有个伯府出身的娘,或者王府出身娘,她也能像晏蓉、晏萩一样坐等人来求娶。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若是不自己谋算,日后只怕只能嫁给一个寒门考出来的学子;她是外姓女,晏家能给她的嫁妆,肯定不会太丰厚,到时候要省吃俭用,她才不要跟着那样的人过苦日子。
不过郁芳菲也不想得罪晏老夫人,晚上给晏老夫人请安时,就委婉地解释了一下,“前儿摘花时,没注意到楚王世子就走到面前来了。”
“以后注意一点就是了。”晏老夫人在心里还是希望郁芳菲能听得进劝,不要自误。唐衸不是良人,尤其不是郁芳菲这种孤女的良人。
这日傍晚,晏大爷喜气洋洋地进春晖堂,“母亲,儿子给您道喜了,同安的亲事有着落了。”
晏老夫人也正惦记着这二房的大孙子的亲事,听长子这么说,笑问道:“是谁家的姑娘?”
“忠德伯府的姑娘。”晏大爷笑道。
“他家怎么看上同安了?”晏老夫人有几分诧异,晏家和忠德伯府马家来往不是太多,虽知道忠德伯府的姑娘年纪和晏同安相当,但完全没想过结亲这回事。
“这个……”晏大爷回答不出这个问题。
晏老夫人慎重地道:“你去好好打听打听,也问问同安的意思。”
晏大爷出去寻侄儿谈这件事,晏老夫人也向晏大太太和南平郡主询问忠德伯夫人和那位大小姐的情况。晏大太太回想了一下,道:“忠德伯夫人挺和善的。”
南平郡主则道:“是个举止大方的姑娘,长相也十分的秀美。”
听两个儿媳这么说,晏老夫人对这门亲事有些认可了,只是晏同安是孙子,不好越过晏二爷和方氏就作主。晚间就让晏太傅写了封信去江宁,跟晏二爷和方氏说这事。
仲夏五月,天气虽好,可因是恶月,诸事不吉;六月青黄不接,亦不宜嫁娶办喜事。不过并妨碍男女相看,比如韦晏氏就以上香为由,带韦丽娘去寺庙相看去了。
次日韦丽娘就跑来找小表妹晏萩吐槽了,“你知道我娘让我去见得是什么人吗?”
晏萩摇头,亲娘给亲女找的亲事,再怎么样也不会太离谱。
“那男的瘦不啦几的,小鸡子样,我一只手就能捏死他。”韦丽娘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韦晏氏给韦丽娘肯定也是官宦子弟,穷也穷不到哪儿去,晏萩无法想像谁家会把大小伙子养成小鸡子样,好奇地问道:“是哪家的小子?”
韦丽娘想了想,道:“好像是大理寺左寺丞的小儿子。”
晏萩对朝中的官职不是太清楚,不知道这大理寺左寺丞是几品官,不过以韦晏氏的个性,找得应该是门户相当的人家。晏萩没见过大理寺左寺丞的小儿子,也不知道他长得啥样,不予评价,问道:“丽表姐,你喜欢啥样的?跟我说,我去告诉大姑母,让她找那样的。”
韦丽娘也不扭捏,直接就道:“我要找戏本子里那个黑旋风。”
晏萩嘴角抽抽,虽然这个时代的黑旋风跟晏萩在现代那黑旋风不是同一个,但形象还是差不多的。大姑父是白面书生,大姑母亦是肤色白净,京中的姑娘们也大多喜欢风度翩翩的书生公子,自家的表姐这审美到底是如何扭曲的?
百思不得其解的晏萩,还是把韦丽娘的要求转告给了韦晏氏;韦晏氏听完,差点没厥过去,女儿喜欢的也太另类了!可是为了女儿将来夫妻和睦,她决定还是依从女儿的意思去找,虽然日后瞧着女婿会有点堵心。
想嫁女儿的可不止韦晏氏,还有楚王,仪嘉郡主已及笄,可以出嫁了,他想着要是嫡长女能为他联一门有助力的亲家,那对他夺位是绝对有好处的,楚王心头火热。
楚王把京中各府少年郎拨拉了一遍后,盯上了威远侯世子纪少霆,其实他最想拉拢的是姑母澄阳大长公主,不过他也知道澄阳大长公主不待见他,也就不去触这个霉头了。
这天退朝后,楚王笑嘻嘻拦住了威远侯,“纪兄纪兄。”
威远侯看楚王这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拱手道:“王爷有何指教?”
“是这样的,令郎就快十八岁了,小女十五,年龄相当,我想与你做亲家。”楚王到也直接。
“谢王爷抬爱,小儿一介武夫,粗鲁不堪,高攀不起王爷爱女。”威远侯是保皇党,绝不愿与野心勃勃的楚王有什么关联。言罢,拔脚就走,生怕走慢了,就给儿子娶个祸头子回家。
回头威远侯就把儿子打发去边关他义弟那儿去了,左右这小子都说了不想这么早娶妻,人留在京里,万一楚王使阴招,害得纪少霆不得不娶仪嘉郡主,那就麻烦了,所以把人送得远远的最安全,楚王总不能把仪嘉郡主也送过去吧。
威远侯摆明不愿联姻,楚王强逼不了他,只得另外选人,可还没等他选定,仪嘉郡主听到风声了,过来找他,直接放话道:“父王,我想要嫁给无咎哥哥。”
楚王看着她,女儿跟他的眼光一样好,可是那天在寿宴上,他也看出来了,傅知行是绝对不会愿意娶自己女儿的,“仪嘉,不是父王不让你嫁给无咎,而是无咎他不会娶你,你还是换个人。”
“不换,除了他,我谁也不嫁,父王你要是敢把我许配给别人,我就进宫告诉皇祖父。”仪嘉郡主撂下这句话,转身走人了,才不管楚王有多发愁。
好在仪嘉郡主虽倾心傅知行,但她不是承和郡君,没有那么奔放,敢追着傅知行满街跑。承和郡君守孝一年,困在府里出不了门,于是傅知行一天下来少说了不少的“滚”字。
------题外话------
晏老夫人即将养出第二个白眼狼!




吾家娇女 第七十九章 东宫添丁 (一更)
日常生活平静而按部就班,很快就到了晏萩和黄建忠约定的一月之期,但是南平郡主不让晏萩出门,于是晏萩打发忍冬去,“甘草给忍冬拿五两银子。”
“小姐,你先前已经给过十两银子了。”忍冬提醒她道。
“救穷不救急,左右已经帮过一回了,就再帮一次吧。”晏萩顿了顿,“还是瞧瞧那东西做得怎么样吧,做的好,就把银子给她,要是做的不好,那就算了。”
忍冬揣着五两银子出门去品雅书铺了,黄建忠是个守信之人,他领着他那个秀气的未婚妻拿着绣品一起来了。铺子里的小伙计见只有忍冬来,装着收拾书籍,靠近他们,偷听他们对话。
“把缎子展开,我细瞧瞧。”忍冬虽年纪不大,针线活做的也一般,但好歹跟着一个娇养长大的千金小姐,见识过不少好东西,鉴赏绣活的眼力还是有的。
黄建忠和梨花将缎子展开,这缎子花了四两银子买的,是上好的缎子,上面绣着大红的牡丹花、绿色的忘忧草、蓝色的蝴蝶,一对白猫蹲在寿字花瓶下。
三四种颜色,配在一起十分热闹好看。牡丹和忘忧草是静,猫在逗蝶,蝶展翅欲飞是动,构图生动有越,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相得益彰。这富贵耄耋取得是富贵吉祥、健康长寿之意,送给老人家是最好的礼物。
忍冬瞧着这绣得精细活泼,如是掏出五两银子,道:“这是小姐赏你的,以后还有活计还会找你。”
梨花大喜,连连道谢,有了这五两银子,可以买一根老参须,给母亲补身子了。忍冬拿着绣品就回府了,小伙计见他们并没说啥重要的话,如是也懒得将这事告诉他姨母,因而晏芗也就不知道这事。
当然即便晏芗不知道,也不妨碍她记恨晏萩,只是晏萩渐大,身边跟着的人也更多了,在府里她已不方便下手,府外……
“小姐。”她的大丫鬟春鹃走了进来。
晏芗抬头看着她,春鹃禀报道:“秋燕的祖母过世了。”
“赏她三两银子,让她回家去发送她祖母。”晏芗道。
春鹃迟疑片刻,道:“小姐,钱匣里就十一二两银子了。”
晏芗眉头微皱,“赏。”
春鹃只得行礼退了出去。
晏芗叹了口气,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手中没银钱,就养不起太多人供她驱使。要是她也如晏萩一样,有个会揽财的父亲,有个嫁妆丰厚的母亲就好了。
1...2223242526...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