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潇潇,你得替我跟岳父说说好话。”傅知行一颗心就跟掉黄连水里似得,再等五年,他担心他会被憋坏的。
晏萩见他皱眉,再看到他因忙碌消瘦的脸,心就软了,帮着出主意,“等我大嫂生了小侄儿或者小侄女,你趁我爹高兴,让人上门订日子吧。”
傅知行转愁为喜,唇角上扬,他的小姑娘还是向着他的。两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在耳草等人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打开了门,晏萩再次道:“不用送,我自个能回去,你去忙你的,早些忙完早些休息。”人都累瘦了,她好心疼,圣上好过份,往死的压榨傅知行,四座王府一起修,这是想要累死人吗?
在晏萩一再的坚持下,傅知行只能顺了她的意,没有送她回侍郎府,只是把她送上了马车。
次日,晏萩收到了德王府送来的一篓甜橘,以林二奶奶卢琇群的名义送来的,但晏萩不相信是卢琇群所为,不过她也懒得深究。一篓甜橘分成四份,自留一份,另个三份,送给父母兄嫂。
二十日,南平郡主照旧带着女儿和儿媳前往老宅,下雨路滑,马车走得挺慢,到老宅时,二房、三房、五房的人都已到齐了。
“……十七岁,是嫡三子,和芮儿的年纪也相当。”晏三太太正在和晏老夫人说晏芮、晏苔的亲事,虽说分了家,各房婚嫁不再牵扯,但晏芮和晏苔都比晏萩大,总不能堂妹嫁人了,堂姐还待字闺中吧。
因涉及到堂姐的亲事,晏萩不方面旁听,给晏老夫人请了安,就去了暖阁,“十姐姐、十一姐姐、十三妹妹、小十四、小十五。”
“十二妹妹来了,快上炕上坐,暖一暖,这一路上,没冷到吧?”晏苔往里挪了挪,她可记得这个堂妹身子骨一向弱。
晏萩解下斗篷,笑了笑,“我揣着暖手炉呢。”脱鞋上炕。
晏荭倒了杯茶递给她,“十二姐姐是红枣茶。”
姐妹们随意找话题闲聊,到了十月底,晏芮和晏苔的亲事就尘埃落定了,动作真的很迅速。晏芮说的人家与荣王世子妃有点关系,是她远房表姐的儿子,书香门第。
晏苔因是庶出,许的人家自然没有晏芮的好,是工部一个正六品主事的儿子,好在这家人口简单,就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来,婆婆也是个和善人。适合晏苔这个老实本分人,晏三太太还是很用心的为两个继女挑选婆家的。
十一月十六,郭家为郭宝婵办笄礼,晏萩随母去观礼;因沈皇后不方便出宫,正宾是效恩公夫人,赞者是宋娟,有司是郭宝婵的一个族妹。
吾家娇女 第二百零四章 晏家添丁(二更)
郭宝婵的笄礼过后,似乎眨眼功夫就到了大年三十,因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圣上免了初一早上的朝贺。
虽然不用进宫朝贺,但正月初一,晏萩也没有睡成懒觉,鞭炮声太吵,一大早,她就迷迷糊糊的醒了,伸手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大红包,捏了捏,发现厚度惊人。
晏萩在被褥里翻了个身,拆开红包一看,里面是十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往年,父母给她的红包是一张百两,这次为何一下增加数倍?然后晏萩就意识到,这应该是她在娘家过的最后一年除夕了。
“唉”晏萩叹气,突然不想嫁了。
晏萩在床上打了几个滚,就开始做柔体术,这是曾姑姑教她的,练了这几年,身体越来越好,已经很少生病。
艾叶和白果走了进来,挽上帐幔,“小姐,新年好,吉祥如意。”
“新年好,新年好。”晏萩坐起来。
艾叶和白果伺候晏萩梳洗,晏萩净面后,在妆奁前坐下,艾叶拿桃木梳帮她把头发梳顺,“小姐今儿想梳什么发髻?”
晏萩及笄后,可梳的发髻就多了,晏萩本就是个爱美的,每日都换着法儿打扮自己,看着镜子里的美人儿,唇角上扬,“梳百合髻吧。”
大年初一,得打扮得喜庆些,百合百合,百年好合,寓意好呀。晏萩戴了一整套的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脖子戴的仍是她从小就戴的吉祥金项圈。戴得年数久了,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光亮。因是在佛前供奉过的,不能翻新,好在晏萩年岁大了,也就过年时戴戴。
晏萩去到正厅,吃了一小碗饺子,就随父母兄长去老宅。曾玉致就快要生了,稳婆也说就是这几天的事,南平郡主让她留在家中。
到了老宅,晏萩从晏老夫人手中也拿到了一个分量不轻的红包,不仅她有,晏芮和晏苔也有。三个伯母、一个婶母还有嫂嫂们也都给了红包。
初二,晏萩从荣王妃、荣王世子妃、东宁郡王妃手中各得了一个大红包,表嫂也给了红包。下午晏萩盆满钵满的回了清馥院,把红包堆在面前,坐在临窗大炕上一个一个的拆,花椒带着葛根在旁边记账。
南平郡主过来时,见到的就是这副场景;百忙之中的晏萩抬头对她笑道:“娘,我发财了。”刚数了一下,她总共收到了一万两银票,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
“你个财迷丫头。”南平郡主伸出手指轻轻地戳了下她脑门。
“娘,你过来是有什么事要跟我说?”晏萩把银票全收进钱匣里。
南平郡主摇摇头,“娘就是想着,你快要出嫁了,娘舍不得。”坐在房里闷了一会,想起女儿来了,就过来了。
“娘舍不得,就留着我,再过个三五年出嫁也成。”晏萩靠过去,钻进南平郡主怀里。
南平郡主摸着女儿细滑的脸,“若是旁人,你爹和我自然想多留你几年。”傅知行实在是太高龄了,而女儿终归是要嫁给他的,没必要拖下去,让傅家人心中生怨。
晏同烛的长子是初四凌晨出生的,重七斤六两;曾玉致生他时,吃了点苦头,还好最后还是顺产了下来。南平郡主立刻打发人去老宅、去曾家报喜。
洗三这天,小胖团子有了自己的大名,晏四爷这个做祖父取的,找人算了一下八字,小胖团子五行缺水,要在名字上补齐,取名晏洢。
“爹,你也太省事了吧,长孙叫晏一,那次孙是不是叫晏二?”晏萩对小侄儿的名字不是太满意。
晏四爷敲了下她的脑袋,“不学无术,不是一二三四的一,是洢水的洢。”
洢水是什么水?
晏萩还是很茫然,不过没再多言。
虽然腊月二十六就立春了,但今年很明显是寒春,正月十二下了一整天的雪,到次日天明方停,屋檐下挂了一排冰溜子,晶莹剔透,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
晏萩从暖阁里出来,眯着眼默默地数了一遍,她不是田四傻,对吃这个没兴趣。晏萩一路小跑的去了敦厚院,丫鬟给她行礼后,一边打帘子,一边向内通报,“大奶奶,小姐过来了。”
坐在炕上,头上包着头巾的曾玉致抬头一看,“小妹。”自打她生了孩子,晏萩每天都会过来。
晏萩解下斗篷,去熏笼边把寒气烤走,这才走过去看摇篮里的小侄儿,“洢哥儿睡着了?”
“嗯,刚睡着。”曾玉致笑道。
晏萩不舍得吵醒小侄儿,在摇篮旁的圆墩上坐下,见摇篮里的小家伙双手握着小拳头,以投降的姿势在睡觉。小肉脸胖嘟嘟的,眉宇间和曾玉致极相似,是一个俊秀的小子。
晏萩抓着他的小拳头,想放进小被子里去。曾玉致笑道:“没用的,一会又出来了。”
晏萩想起现代在朋友圈里看到不少宝宝奇葩的睡姿,如是也不纠正小侄儿了,点了点他的小鼻子,“是个顽皮小子,连睡觉都安生。”
曾玉致这个新晋母亲又一次说起儿子的趣事来了,小家伙出生才几天,睡得时间多,清醒的时间少,不过晏萩是善解人意的小姑子,即便曾玉致重复又重复,她仍愿做聆听者。
“小妹,你一会要出门吗?”曾玉致见晏萩的装扮比较正式。
“嗯,青青有喜了,我要去看她。”晏萩笑道。余青青嫁给包荣家快一年了。
曾玉致笑道:“这可真是大喜事,要不要带几件洢哥儿穿过的衣裳去?”
“可以吗?”晏萩问道。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曾玉致让婢女找了几件小胖团子穿过的,才洗了一水的衣裳出来交给晏萩,“大雪天路滑,你让车夫别把车赶的太快,尽量慢些、稳些。”
“嗯,我知道了。”晏萩提起小包袱,“大嫂,那我出门了。”
“路上小心,早点回来。”曾玉致笑道。
屋内地龙烧的暖,温暖如春,出门,寒风扑面而来,晏萩冷得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主仆三人出了敦厚院,半路上遇到了南平郡主,“娘。”
“刚去看你侄儿了?”南平郡主笑问道。
“洢哥儿刚睡,还没醒。”晏萩笑道。
南平郡主帮晏萩整了整斗篷,“路上小心。”
“知道。”晏萩答应着,带着耳草和麦雀往二门去,马车早就备好,上了马车,往包家去。
------题外话------
眼药水用光了,可是不能出门去河东买,单眼码字好难呀!
吾家娇女 第二百零五章 婚事前奏
晏萩在包家陪余青青吃过午饭后,就告辞回家,路上顺道去了一趟书铺。选了几本游记,又挑了几本话本子,捧着书下楼,结账出门,见唐祉站在马车旁,“小坛子!”
“潇潇,真的是你。”唐祉惊喜不已,他在对面的酒楼吃完饭出来,就看到晏家的马车,他希望是晏萩,没想到真是晏萩。
“我去看望青青,顺便来书铺买几本书。”晏萩指了下麦雀手中的书,笑道。
“去茶楼喝茶聊会天好不好?”唐祉期盼地问道。
“不了,我答应我娘要早点回去的。”晏萩拒绝,她和唐祉是血脉较远的表兄妹,唐祉对她有爱慕之意;不管是为他好,还是为了自己,她不能和他走得太近。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男闺密、蓝颜知己的说法。
唐祉神情一黯,“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天又阴沉了下来,只怕一会又要下雪,你还是赶紧回宫吧,别让皇后娘娘担心。”晏萩再次拒绝。
“潇潇,你是不是以后都不想理我?”唐祉忧伤地问道。
“我们是表兄妹,我怎么会不理你?要饮茶,我们改天好不好?今天的天气真的不好,你也不想我冻病吧?”晏萩语气轻松地哄着他。
唐祉当然舍不得把晏萩冻病,如是只能目送晏萩上马车离开,然后在内侍的催促下,上马车回宫。
元宵节后,晏家三房为晏芮和晏苔出嫁而忙碌,两个姑娘出嫁的时间挨得近,一个是二月初九,一个是三月初十。晏萩拿着准备好的首饰,去三房给两个堂姐添妆。
晏萩到了地方,先去见晏三太太,虽然晏三太太在笑,可晏萩感觉她在强颜欢笑,“三伯母,是不是我来得不巧?”她刚下马车时,看三房的马车在那儿等着,这意味着三房有人要出去。
“没有,没有,我是要去老宅,有些事情要和老夫人说。”晏三太太赶忙道。
“那三伯母请自便,我去找十姐姐。”晏萩没有多嘴问是什么事,大人的事,小孩子不参合,不过等她回家就知道了。
“晏芗死了。”南平郡主平静地告诉她。
许久不曾听到的名字,晏萩险些忘记这个人了,呆怔片刻,“什么时候的事?”
“年前,她偷溜出寺,想从后山下山,却不小心掉落山崖,等寺中的人找到她的时,她的尸体都已经僵硬了。”南平郡主简单地道。
“那十姐姐和十一姐姐的婚事岂不是要推迟?”晏萩蹙眉问道。
“不用,晏芗已被家族除名,不是晏家人,你们姐妹不用为她守孝。”南平郡主淡笑道。
“太好了。”晏萩也不想为晏芗守孝。
晏芗的死,就跟一阵春风似的吹过,了无痕迹,为她落泪的只有她两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同日的酉时三刻,江南一个大宅子里,郁芳菲生下了她的长子。
二月初四,四房长孙晏洢满月,没有大宴宾客,只请了家中一些近亲过来,安国公夫人韩氏过来喝满月酒,找了个机会跟南平郡主说两个孩子的亲事,“四月初夏,不冷不热,最适合办喜事了。”
南平郡主端杯抿了一口,“季秋九月,也不冷不热。”
“南平啊,你看看京里,和我年纪一般大小的,谁不是含饴弄孙了,你比我小几岁,都抱孙子了,我呢,儿子还没成亲,孙子还是天上的浮云。”韩氏捏着帕子按眼角。
“好了好了,别在我这装可怜,你择个吉日,让人来拿庚帖吧。”南平郡主笑道。
韩氏大喜,“谢谢亲家母。”
“你改口也改得太快了。”南平郡主嗔怪地道。
“反正早晚要改口的。”韩氏笑道。
次日,安国公府请的人就上门了,南平郡主万没想到安国公府如此着急,更没想到他们请的人是德王妃,“王婶,请坐。”
德王妃坐下,饮了茶,笑眯眯地道:“今日过府叼扰,是依约来送安国公世子傅无咎的庚帖。”说着就递过一个大红柬帖,上面是傅知行生辰八字。
好在南平郡主在晏萩笄礼后,就把庚帖备好了,谦虚的说了几句话,就把晏萩的庚帖给了她。德王妃略坐了会,就拿着庚帖走了。全程晏四爷都板着脸,一句话都没说。
等德王妃走了,晏四爷才闷声道:“潇潇还小。”
南平郡主理都不想理他,这男人完全是想把女儿养成老姑娘。
安国公府拿到了晏萩的庚帖,请官媒问卜,放在神位前供奉。这个要供奉九天,九天后卜得吉兆,上门下文定礼。晏萩觉得这就是走过场,她和傅知行是赐婚,懿旨上都说了是天作之合,怎么可能卜不到吉兆。
九天后,德王、德王妃一起上门,德王拱手祝贺,“八字合过了,钦天监说是大吉大利,恭喜恭喜!”
德王妃亦笑道:“在神前供奉了九天呢,吉兆!贵府小姐和安国公府世子是天作之合。”
文定俗称小定,是纳采问名后,男方遣媒人致薄礼相告女方,接下来是大定,大定才是正式下聘。
很快就到了下聘的日子,晏大太太和荣王世子妃陪着晏萩在屏风后面坐着,晏四爷和南平郡主端坐在厅堂上,看着一箱箱搬进来的聘礼,南平郡主满意地颔首。晏家不贪安国公府的东西,安国公府多少银子下聘,晏家就还多少嫁妆。
十二个箱子整齐地摆在厅里,随后官媒领着四个打扮齐整的中年妇人进来了,“老爷,郡主,这四位是安国公府请的四位全福太太。”
安国公府请的这四位全福太太,都是傅氏一族中父母公婆健在,膝下有儿有女,夫妻和睦的。
四位妇人一向晏四爷和南平郡主行礼,南平郡主欠身还礼,笑道:“有劳四位。”
官媒把印着金囍字的帖子,双手递给晏家的婆子,晏家婆子转手呈给南平郡主;南平郡主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特别去钱庄印制的一万零一两银票。
这代表安国公府觉得晏萩是万里挑一的好姑娘,晏四爷唇角上扬,“有眼光。”突然觉得傅无咎那小子还挺上道的。
吾家娇女 第二百零六章 纳征请期 (二更)
聘金代表着安国公府对这门亲事的肯定,以及感谢晏家对女儿的养育之恩。有的人家会将所有聘金以嫁妆形式,返还给男方;有的人家会返一半,也有的人家全部收下,这些全看女方家对女儿是否疼爱。
官媒呈上礼单后,站到了第一个箱子边,抬箱子进来的小厮之一打开箱子,官媒扬声道:“喜饼一担。”
跟在她身后的嬷嬷上前看了看,点头,执笔的丫鬟记下来。
“海味八式:发菜发财好彩头。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海参、鱼翅、鱼肚各两包。”官媒报的是第二箱里面装的东西
箱子一个个打开,官媒大声唱报,说吉利话,第十个箱子则放着安国公府为晏萩准备的凤冠霞帔,“点翠如意云片,双龙双凤含珠流苏镶金宝凤冠。”
一直淡定的晏四爷和南平郡主的脸色微变,虽然新嫁娘头上戴的都叫凤冠,但上面不一定有凤,更别提龙了。晏萩虽然自身有品级,可也仅是个县主,依礼法,只能戴五翅凤首簪,即便加上世子夫人这个身份,也仅能戴七翅凤首簪。
“这凤冠似乎僭越了。”南平郡主开口道。
官媒笑道:“此是大长公主,特意请太上皇赏赐的,仅此一次,不为过。”
南平郡主眉宇间仍有淡淡的忧色,现在安国公府、晏家都得圣宠,僭越一点无所谓,就怕秋后算账。晏四爷则笑道:“姑母有心了。”他知道妻子在担忧什么,但是澄阳大长公主不是没分寸的人,她敢这么做,必然是有所依仗的。
接着是第十一箱,“十匹云锦、十匹霞缎,给县主做衣裳。”云锦、霞缎皆是上好的衣料,一匹难求,安国公府一送就各送了十匹,可见底蕴。
最后一箱是圆形木箱,里面放的是:“十二斤糯米、三斤二两糖。”这是给女家做汤圆的,以取其圆满,甜蜜美满之意,出嫁的前一晚会做出来给新嫁娘吃。
十二箱聘礼全部展示完,那四个全福太太,就绕过屏风来给晏萩插如意赤金钗。晏萩梳的是圆髻,方便插钗。只是那四支金钗份量都不轻,插上后,晏萩觉得自己头重脚轻,双手扶着脖子。
插完了钗,这大定之礼算是圆满结束了,晏萩从侧门离开,回了她的清馥院。
三日后,女方这边回礼,依照礼数,是还一半,留一半,还添了长裤、玉带、银包以及鞋一对。南平郡主解释给晏萩听,“长裤是长命富贵,鞋与偕同音,喻意同偕到老。”
纳征之后是请期,十日后,官媒送来了三个吉日,四月初二、四月初十、四月二十六。
晏四爷一看这三个吉日,就不高兴了,“为什么全是四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难道就没好日子?让傅家另外择日。”现在就快三月了,四月成亲的话,女儿留在家里的日子,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他舍不得,他不同意。
南平郡主横了他一眼,笑道:“四月二十六就挺好的。”
“郡主,时间太赶了,没必要弄得如些仓促。”晏四爷皱眉道。
“不仓促,都准备好几年了,怎么会仓促?就四月二十六吧。”南平郡主笑着合上期帖,太后的身子愈发的不好了,还是早点让女儿嫁过去比较好。
晏四爷虽不好跟妻子唱反调,但心情很不好。南平郡主只能安抚他,“女儿又不是远嫁,就嫁到京城里,你想见她还不容易吗?”
“到底是嫁到别人家去了,想见哪有那么容易?”晏四爷闷闷不乐地道。
南平郡主又劝了几句,然而不管用,最后是在床上任他折腾了两次,他才把这事给揭过。南平郡主揉着酸痛的腰,深深地怀疑,晏四爷根本不是舍不得女儿出嫁,根本就是想要这样。
这天,晏萩正在敦厚院逗小侄儿,清馥院的小丫鬟过来道:“小姐,包二太太过来了。”
“小洢洢,姑姑明天再来看你啊。”晏萩把小家伙放回摇篮里。
一进清馥院的会客厅,晏萩吓了一跳,厅里摆着两大两小四个箱子,“青青,你这是做什么?”
“你就要出嫁了,我来添妆,还能做什么?”余青青放下茶杯道。
“可这也添得太多了吧?”晏萩都怀疑余青青把包家给搬空了。
“多少都是我的心意,难不成你还能不收?”余青青目光微闪,四箱里,其实只有一箱是她的,另外三箱是余智林从边关送来的,收到东西,她方知道自己的堂兄对晏萩用情之深。可惜已晚矣,晏萩和傅知行是一对,晏萩还心无旁骛。
“没说不收,你就是再搬四箱来,我都收。”晏萩挑眉,“我嫌少不怕多。”
“多的没有,就这四箱,你让丫鬟们拆开来看看吧。”余青青努力笑道,潇潇和堂兄今生无缘,只盼来生。
那两个大箱子装的是皮毛,小毛细皮的有紫貂皮、水貂皮、银鼠皮、灰鼠皮,大毛细皮的有狐皮、貉子皮、猞猁皮,最让晏萩没想到的,居然还有一张白老虎布,“青青,你上哪里弄来这么多皮草?”
“我请我家五哥帮我在边关弄来的。”余青青到底还是透露了一点出来。
“你真是的,做甚要麻烦余五表哥?”晏萩嗔怪地道。
“边关又不打仗,他清闲着呢,让他上山打打猎,松松筋骨挺好的。”余青青笑道。
“这些皮草,我很喜欢,谢谢啦。”晏萩笑道。
余青青笑,“你喜欢就好。”
晏萩又看了另外两箱,一箱是玉原石、大块没有分割的宝石,最小的那箱里面是六套首饰,其实这才是余青青给她的添妆。
就在晏萩看这些添妆时,傅知行收到了余智林从边关送来的信函,信不长,中心意思就一个,要是傅知行对晏萩不好,他会回来把晏萩抢走。
傅知行眯起了眼,把信放下,拿过纸笔,在上面就写了五个字,“你没有机会。”把写着这五个字的纸叠好,放入信封,让人送去驿站,送往边关。
吾家娇女 第二百零七章 亲迎之前
余青青添妆之后,晏蓉等堂姐、姜珍等好友也陆续过来添妆,有厚有薄,各凭心意;只是有一点令晏萩诧异,一向礼数周全的晏芝没有亲自来,而是打发身边的婢女过来送的添妆。
晏萩隐隐觉得晏芝出了事,“三姑奶奶为何不亲自来?不许撒谎,我要听实话。”
那婢女垂首道:“二奶奶病了。”
“什么病?请大夫看过没有?”晏萩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