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从安东诺夫试飞机场到边境,由于要避开俄罗斯南部重要城市伏尔加格勒,航线就只能往东南方向,横穿俄罗斯南部狭窄空域,进入里海,再从里海上空进入哈萨克斯坦,横穿整个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

    航线并不长,整个行程只有五千多公里。

    对于安-225这种在商载100吨,航程都可以达到9600公里的空中巨无霸来说,实在太轻松了。

    可现在,乌克兰人的战机在前面捣乱。

    起飞已经40分钟。

    以安-225最低80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已经快要到边境了。

    “现在即将到达亚速海上空,两架战机一直挤压我们的航线,离预定航线已经偏离了上百公里……”程空脸上,带着对拦路的该死乌克兰飞行员极大的不满。

    航线偏离,意味着他们需要飞行更远的路程。

    同时,也意味着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这些混蛋,估计是准备用这样的方式来让我们无法回国!”

    机械师廖大强爆出了粗口。

    乌克兰人的用心,跟司马昭之心没区别。

    可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燃油够飞回去么?”杨晓东也没有办法。

    答案是肯定的。

    安-225的油箱里面,装满燃油,哪怕是世界上最大、由波音-747改造而来的空中加油机kc-25那200吨的燃油携带量,都没法跟安-225的油箱比。

    虽然之前在机场消耗了不少。

    发动机待机的消耗,对于这样庞大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就往亚速海上空飞,看看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

    杨晓东也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只能期待着莉莉娅口中所说的空中护航服务。

    那花费了一千万美元啊。

    显然,这两架飞机,不是提供护航服务的。

    地面指挥中心说没有别的飞机,绝对是故意的。

    这样的飞机在雷达上显示出来,没有太阳那么耀眼,也能有月亮那样明显。

    克里米亚半岛。

    萨基空军基地。

    这里,有着强大到让世界颤抖的苏联最大舰载机陆上模拟训练系统——尼特卡系统。

    t-1型地面滑撬甲板、舰载机着陆拦阻装置、光学助降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设施,跟一艘现代化的大型航母,没有任何区别,根本不是苏联海军在新罗西斯科和巴库建造的小规模航母甲板模拟系统所能比的。

    在苏联即将解体的最后时刻,开走了苏联唯一一艘现代化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俄罗斯海军,却没有陆上航母模拟系统,这套系统在乌克兰领土中。

    昔日,繁忙而又繁华的萨基空军基地,从苏联解体后,几乎就已经荒废。

    尤其是俄罗斯把参与试验跟训练的绝大部分舰载试验机转移到莫斯科后,庞大的空军基地更是看不到战机起降。

    鉴于俄乌双方尚未就苏联遗产分配谈妥,乌克兰也没有航母使用,这里,自然也就荒废了。

    可今天凌晨,沉寂了几年的空军基地,再次变得灯火通明。

    这次,不是舰载机起降训练。

    一架没有任何空军涂装,甚至外壳上有着斑斑锈迹的苏-27k,折叠的机翼,在塔台指挥下,机翼完全展开,发动机点火,缓缓地从跑道上划入了夜空。

    在苏-27k起飞后,一架跟苏-27外形差不多,却是双座型号,驾驶舱内坐着两名带着飞行头盔,外部涂装却斑驳不堪,机身一侧飞行员座舱下方涂着蓝色505的战机,同样快速跃入了空中。

    两架外形有着细微区别的重型战机,在萨基空军东北方向上万米高空编队完成后,就向着亚速海飞去。

    安-225被前面的两架战机搞得好几次都差点失控。

    无论如何联系,里面指挥中心除了提醒偏离航线外,表示那一空域附近只有这一架飞机。

    一直到了亚速海上空,眼见两架战机动作越来越频繁,宋镜园都快无力的时候,通讯频道突然有了动静。

    “哎,那个大个子,需要护航服务吗?”

    听到这话,安-225驾驶舱内所有人,都蒙了。

    汉语!

    解放军空军的战机,能飞这么远?




1918 苏-27教练机?这特么是苏-30!
    解放军空军?

    这想法刚出现,所有人都甩到了天边。

    这里,距离自己国家西边的边境线,有着超过五千公里的距离,哪怕是国内拥有苏-27,也不可能到达这里。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听错了。

    在俄语作为主要通用语的区域上空,尤其是他们回国遇到麻烦的时候,听到汉语问是否需要护航,没有谁会认为是真的。

    “哎,那个大个子,看样子你们情况很不美妙啊。前面两架苏-27不断在挤压你们的航线……究竟要不要护航服务,吭个声啊,不吭声我们就调头离去了。航空燃油老贵了,涡轮风扇发动机使用成本也高啊,一小时好几千美元呢……”

    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杨晓东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可那个人,根本就没听说过会开飞机啊。

    刚怀疑,就把想法抛到一边了。

    不可能。

    谢凯坐飞机都害怕,更加不要说开飞机。

    曾经的谢凯,坐运-10样机,那都是要背上没有什么作用的降落伞,怎么可能跑到乌克兰独自驾驶重型战机?

    “凯哥?”

    杨晓东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语气中,甚至一丝希望都没有。

    他知道,谢凯是不可能在战机上面的。

    “大个子,我们是你们花费一千万美元购买护航服务的供应商。就在你们左面,看到了吗?”

    通讯频道里面,汉语没有动静了,而是变成了俄语。

    这会儿,东方已经变成了鱼肚白。

    天空中的朵朵白云,都被即将出来的太阳放出的光芒渲染成了红色。

    两个黑点越来越明显。

    驾驶舱的人向着左边的天空看去,看到了已经放大到拳头的双垂尾战机。

    “伙计们,你们的任务结束了,该我们了。感谢你们……”

    公共频道里,再次出现了之前说提供护航服务的声音,不过这次不是对安-225说的,而是对两架一直挤压安-225航线的苏-27说的。

    原本的两架苏-27飞行员见到这两架战机到达,也没有太多的废话。

    “该死的,你们终于来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废了太大的劲儿,好几次都差点撞上了,以后这样的任务,不要找我们……”

    终于,安-225机舱内的成员,听到了一直在他们前面的战机飞行员的声音。

    天色已经亮了起来。

    安-225一直都在万米高空巡航飞行,这时候,已经可以清楚看到周围的四架都是双发,双垂尾的重型战机。

    随着两架新的战机到达,原本的战机左右晃动翅膀,直接拉升高度,随后向着左右两侧转弯,没有丝毫停留。

    “这两架飞机,难道是为了让我们到达这里?”程空不确定地问了出来。

    他问谁,没有人知道。

    宋镜园终于放松了下来,之前为了躲避两架挤压他们航线的战机,加上对安-225的操作并不是特别熟悉,也不是特别了解飞行性能,神情一直都是高度紧张。

    见到两架苏-27离开,而后面来的两架战机,其中一架直接机头向下,以俯冲姿态降低高度,随后出现在安-225航线左前方,保持一致的高度飞行。

    整个飞行过程中,两架战机几乎都是采用护航的飞行姿态,跟安-225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让开了航线,没有丝毫捣乱的样子。

    这时候,安-225内部的人,才终于稍稍放松下来。

    “按照他们的意图跟刚才的对话,有可能是这样。不过,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也许这两架战机会胁迫我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宋镜园可不相信乌克兰人有这么好心。

    “没有必要担心,谢凯应该在其中一架战机里面。”杨晓东的嘴角,抽动了几下。

    对于谢凯,他真的不知道说什么。

    谁能想到,谢凯会在这战机里面?

    宋镜园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任何飞机的飞行员,都需要经过不短时间的训练。即使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要想改装其他型号的战机,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谢凯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任何飞机驾驶的相关培训。

    这点,宋镜园还是了解的。

    要说谢凯设计一款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出来,他可能相信;可要是说谢凯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能开战斗机,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谁会信?

    至少,设计战机,属于学习了理论,经过实践,然后就可以搞出来的。

    但是开战机,没有那么容易。

    会设计战机的人,没有几个会开他们设计出来的战机。

    毕竟,这需要经验。

    要不然,各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也没有这么困难。

    飞行员的经验,那都是需要用航空燃油喂出来的,一次上天,几吨燃油就没了。

    “又不一定他自己开,可以是别人开啊,他蹭飞机坐啊。”杨晓东希望谢凯就在两架战机上面。

    从这里,以苏-27的航程,应该是可以飞到哈萨克斯坦的。

    到那里,谢凯要安全很多。

    哈萨克斯坦深处内陆复地,本来也没有多少科技跟工业,军事力量即使在苏联时期,布置的也不多,西方情报部门投入的精力少。

    “苏-27只有教练机是双座的。这些教练机,乌克兰,这边的飞行员改装训练,都是到俄罗斯境内,完成训练后,再驾驶苏-27回来……这附近只有萨基空军基地,那里面训练的都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苏联人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因为没有专门的教练机,直接使用的苏-25 教练机……”

    程空回答着杨晓东的话。

    不是他想跟杨晓东抬杠。

    苏-27从最开始设计出来,因为性能远超过原本装备的各种机型,自然需要专门的教练机。

    为了节省成本跟时间,苏霍伊设计局直接在苏-27的基础上,改造了串联双座的教练机,这款教练机跟苏-27各种参数相差不大,只有高度增加了不少。

    所以,直接被命名为苏-27ub,1985年3月才首飞,而次年,直接就开始批量装备部队。

    虽然是教练机,却拥有苏-27一样的武器系统跟作战能力。

    这是拥有教练功能的战斗机。

    乌克兰却没有这样的教练机。

    连萨基空军基地里面,上航母的苏-27k,飞行员也都是先用苏-25舰载型号训练,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改装苏-27k,从而在陆地上的航母甲板模拟系统上起降。

    他们不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在乌克兰的时间够长,也能了解一些。

    “你们看,那不是双座是什么?”杨晓东指着安-225左前方两三百米距离的一架战机,惊喜地说道。

    他本来已经觉得不可能。

    外面天色已经完全亮开了,虽然迎着太阳飞行,视线受到影响很大,可也能清楚看到那架机身侧面喷涂着蓝色505代号的战机,驾驶舱里面,有两个人的影子!

    “见鬼了!”

    看着那架战机,程空差点掉了下巴。

    “乌克兰什么时候有这教练机了?侧面的那架,应该是苏-27k,舰载机,大毛不是把大部分能飞的舰载机在苏联解体时候都转移到了莫斯科么?”连宋镜园都有些吃惊。

    右前侧的那架单座战机,明显是苏-27k。

    舰载机。

    “也亏得那玩意儿能飞起来,外面都锈成那个样子了。”看着右前方的战机,外表斑驳不已,完全是颠覆了杨晓东对战机的认知,“这两飞机,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啊,除了外表涂装……”

    杨晓东对战机不是很熟悉。

    除了基地里面停的那些。

    毕竟,基地内的,都是超-7,是大三角翼带鸭翼,跟其他飞机比,一眼就认出来了,机头还跟米格-29有些相似,略微下垂。

    “这么明显呢。右前方那架单座的,前面不是带鸭翼么?那是为了提升升力,缩短起降所需要的跑道而专门改进的设计。苏-27其他型号都没有这个……”宋镜园向杨晓东解释。

    他一个开运输机的,对各型战机却非常熟悉。

    谁说开运输机的不能有一颗深爱战斗机的心?

    杨晓东仔细一看,好像确实是这样。
1...12441245124612471248...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