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谢凯说起来轻描淡写。

    在座的人却能从她轻描淡写的语气中体会到这中间的复杂操作。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功夫都白费了。

    所以,他们不好再继续问什么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使用的钢材?美国人不是购买了?”刘司令有些好奇。

    他并不知道美国人跟挪威人联手,忽悠着乌克兰拆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之后,并没有给高价购买航母废钢。

    “他们给不起钱呗。我这出的价格更高不是……”谢凯一脸笑容。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相视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皱起了眉头。

    谢凯又用自己的钱来补贴,公私不分明,这事情说了很多次了。

    “那钢材,买回来干什么?现在军方没钱造航母,也没资金养航母啊。要装备航母,可不是造出来就行……”龙耀华看着谢凯,“红旗集团现在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了……”

    航母使用的特种钢,买回来,不是为了建造航母,还有什么用?

    难道回炉熔炼,然后再生产别的钢材?

    肯定不是。

    那就只有一个用途——造航母。

    海军确实需要航母。

    可护航舰队哪里来?

    航母的经费哪里来?

    404一旦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影响到全**工系统。

    这些年,404跟国内很多大型军工单位都有合作,主要承担资金。

    “现在咱们不造,仅仅是这些技术资料,消化起来,都得四五年。而且,要设计建造出符合我们海军使用的航母,不能照搬苏联的……”刘司令的话,直接打消了龙耀华的顾虑,“现在重要的是积累,把设计拿出来,到时候,有钱了,技术也没问题了,直接开工建造就行了……”

    海军自己知道自己的钱袋子。

    没钱,只能积累技术跟经验。

    “其实,那些材料,由于我的建议,都是很大的整块,不造航母,用来建造其他军舰也没问题……”谢凯没有在这事情上浪费太多精力。

    “乌克兰那边,很多技术资料,并不能轻易搞到,这次的事情,也只能做这样一次。何况,不出意外,瓦良格号的壳子我们能买到,到时候可以直接从这上面练手。”

    谢凯再一次让大佬们意外。

    他们以为谢凯会直接促成瓦良格这样的航母直接进入正式研制阶段。

    全国范围内,只有沪东造船厂一家拥有航母建造能力。

    而沪东船厂,404同样投入了超过二十亿的资金来改造船坞,升级技术。

    “先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航母的配套工程,还是护航舰队的相关舰艇所需技术,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了。”谢凯见大佬们不吭声,平静地说道。

    这事情,倒也没有人反对。

    “先说说具体搞了些什么吧。”龙耀华现在稍微放心了。

    这么多,要是同时大力投入,404支撑不起,国防科工委同样支撑不起。

    经济发展上来了,可基础建设需要投入的更多。

    这就导致部队依然需要忍耐很多年。

    没钱,为了提升国防实力,还必须把资金向重点装备项目上倾斜。

    “运输机,战机,咱们先不说,只是先抽调人员进行测绘,航母则是消化资料。不过,过段时间,会有一批s-300v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回来。我希望诸位领导能支持我们跟二院合作,综合s-300v跟二院已经进入测试阶段的红旗-9两者的性能……”

    谢凯的话,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所有人心中此刻的想法,都是认为谢凯是为了从航天二院挖人。

    二院在红旗-9防空导弹上的付出的精力,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

    这是中国第一种自研的区域防空导弹,哪怕是之前大量尖端军工项目下马,红旗-9也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甚至,得益于大量军工科研项目下马节约出来的经费,让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加快了进度。

    这是跟空军十号工程一样的国防剪短领域重点工程。

    谢凯居然把注意打到了二院。

    “谢凯,红旗集团涉足的领域已经很多了……”龙耀华眉头完全皱在了一起。

    这小子依然还是原来那样,什么东西都想掌握在红旗集团。

    总不能把二院划给404基地吧。

    “首长,并不是我们想要挖二院的墙角,而是我们的055万吨大驱以及导弹护卫舰需要!”谢凯一脸无辜,“红旗-9改成海红旗,很容易,但是性能有些不太符合我们对这些给航母护航的战舰的防空需求……”




1926 投入上百亿的蓝军,你还要投入
    “你知道这个项目二院的同志花了多少精力跟时间?”

    李明山黑着脸看着谢凯。

    不管用了多少理由,同样都是为了挖人。

    红旗集团同样在搞中远程防空导弹项目,以反击系列导弹所获得的成果为基础。

    “红旗-9,在80年开始研制,到现在,已经开始试射前的样弹生产组装,二院负责总体设计,其他各厂负责弹体设计、发动机、雷达导引系统等,这几乎是整个国家航天系统所有精华单位的大公关……”

    谢凯一脸平静地看着李明山。

    他自然知道红旗-9在国内是什么地位。

    国内军工技术体系中,航天的技术是最强的。

    可即使最强,跟国际上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在国内没有强力战机来捍卫共和国领空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防空导弹了。

    而这一块,则是短板。

    反击系列反导导弹,最终下马,红旗-9却在那时候开始研制。

    本来国内一直都是大炮兵思想,老将军们自然希望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装备给陆军。

    现代战争,制空权尤其重要。

    没有制空权,再强大的陆军,都只能成为敌人空军轰炸的靶子。

    解放军空军,恰好又没有能充足保障制空权的先进战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军方对红旗-9这样的防空导弹寄予的希望,可想而知。

    “你可明白,这是国内第一种三代防空导弹,不仅能满足国内防空需求,增加国土防空能力,也是为研制更先进的地空导弹积累经验跟基础的项目。其他事情,我们可以支持,这事情没得商量。”

    李明山的语气,极其严厉。

    他始终认为,红旗集团的扩张太快。

    现在都把手伸入这些顶级的重点工程,要不得。

    “谢凯,你不是说搞了几套么,究竟几套?如果多,咱们可以先拆开一套用来研究,另外的提供给蓝军防空部队用于作战试验……”

    郑宇成见李明山等人在担心谢凯是借着机会挖二院跟其他单位那些搞红旗-9防空导弹技术人才,为了转移话题,直接问谢凯搞了几套s-300v。

    红旗-9到现在尚未生产出样弹进行试验,而s-300v却已经到手好几套。

    如果数量不少,可以装备部队,他们的话语权要高很多。

    至少,郑宇成理解的是谢凯准备借着这个机会从航天系统里面搞更多的人。

    404基地什么都不差,唯独差人。

    “摩尔多瓦那边总共只有一个s-300v防空导弹营在进行作战试验,一共有四个作战单元,16套发射系统,目前我们可以搞到2套作战系统,8套发射单元,能装备半个营。”谢凯叹了一口气。

    数量,终究有些少了。

    哪怕可以从摩尔多瓦的14集团军手中采购到全部的s-300v的16套发射单元,连同备用弹,一共192枚,数量依然少。

    中国领土面积太大,需要先进防空导弹防御的地方太多。

    一个营都不够,更不要说半个营。

    “这数量,确实太少了。一个营都不够装备,作战试验都无法进行,只能装备给蓝军部队了。”

    龙耀华明显松了一口气。

    以404的情况,他们至少会拆卸一个发射单元进行研究。

    目前404的中远程防空导弹,技术条件差距不小。

    要是数量多,很可能就会影响到红旗-9这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三代区域防空导弹的前景。

    很多人不希望投入太多。

    从80年开始正式研制,红旗-9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那不比十号工程少多少。

    眼看要看到成果了,404这种强势的单位又引进了s-300v这种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远程防空导弹,肯定不可能不再研发上面投入。

    数量少,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大。

    至少,不会先装备再仿制。

    “给蓝军部队?”一直都没吭声,甚至在没说话之前都没什么存在感的司徒雷,不满地看着龙耀华,“这种世界一流的远程防空导弹,应该给防空部队,而不是到目前都没有多大作用的蓝军……”

    作为总参来的大佬,自然觉得仅仅是给蓝军部队,没有什么意思。

    蓝军,是作为进攻而存在的部队。

    用来检验红军的战斗力。

    蓝军部队完成建设后,只要机会合适,会让蓝军跟每个军区的精锐部队进行演习,以此来检验国内部队建设欠缺的方面。

    到现在,蓝军每年花费大量的经费,却依然没有完成建设。

    这支部队,已经是国内最顶级的装备了。

    军方的大佬对这支部队每年消耗太多经费,已经非常不满了。

    一个旅,一年消耗的经费,几乎跟三个满员甲种师相当。

    对于军方的大佬们来说,宁愿养三个满编甲种师,而不愿意养一个蓝军旅。

    尤其是,随着建设的推进,这个蓝军旅对经费的需求,远比三个甲种师更高。

    卫星系统,各种防空导弹,最先进的f-14、苏-27、超-7甲、超-7乙,甚至是当初从美国引进的黑鹰直升机……

    地面炮兵部队,装备的都是自走火炮跟各种射程的火箭炮。

    装甲部队,更是装备目前国内最先进的359-3型坦克,配合坦克部队作战的装甲步兵,都是搭载性能同样不差,已经跟原型的63式装甲运兵车这种原型看不到什么相同点的363-2型装甲车。

    这种装甲车,完全是模块化生产。

    武器模块,可以根据任务来进行选择。

    尤其是主战武器,从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一直到63毫米口径的自动炮,都在选择序列……

    实力,非常强劲。

    甚至,连普通步兵都是特种作战部队。

    这样一支部队,国防科工委居然依然建议把最先进的防空导弹装备给他们。

    这甚至让总参的大佬都无法忍受了。

    如此装备,国内那支部队是对手?

    “确实,从一开始采购,就是为了装备蓝军的防空部队。虽然蓝军装备了飞盾-359,在装甲步兵中甚至以每个战斗班为单位,装备了前卫-2型单兵防空导弹,在中远程防空能力上,一直都因为没有合适的装备,无法完成系统的建设……”

    谢凯显然看出了司徒雷的不满。

    蓝军,必须强到让人绝望,这样才能让红军部队知道他们在具有技术代差优势的敌人面前,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谢凯,你不觉得,这支部队的装备,已经超越国内现役太多,根本没有参考借鉴的意义吗?以目前我军的经费,每年也就能建设一个旅……”司徒雷一脸肉痛地看着谢凯。

    这小子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蓝军旅这样的部队,建设一支,就已经让总参的大佬们肉痛得无以复加。

    平时只要提起这支部队,都是咬牙切齿。

    各大军区的主官,对这支部队非常不满,谁让这支部队每年挤占了太多经费?

    军费本来就少,蓝军的子弹管够,炮弹管够,甚至导弹,都得一年打几十发。

    一个军区,一年都没有经费来打几十发各种导弹用于试验。

    谢凯自然知道目前军方高层对蓝军旅的态度。

    仅仅是建设经费,从最开始以一个团为基础,扩大到一个混编旅,到目前,建设都没完全完成。

    可这支部队,已经消耗了超过二十亿美元的装备。

    甚至目前404跟航天合作的卫星系统,都只有蓝军旅一家使用。

    未来还需要多少经费,根本为未可知。

    “首长,蓝军旅,并不是一定要作为国内部队建设的标准,既然是模拟蓝军部队,既然是以进攻为主,那就必须模拟最强大的敌人,只有这样,才能检验国内部队建设欠缺在什么地方。只要卫星系统建设完成,就可以开始跟各大军区的精锐部队比武,我敢保证,没有任何一支部队会是蓝军部队的对手……”
1...12501251125212531254...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