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简子
这女人就是齐侯的正妻,齐夫人鲁姬?
“姑娘,现在来不及,奴待会儿再同你细说。”胖寺人被齐夫人打断后没时间回答我,直接飞奔到了地下暗渠的入口。他跪在地上,从与兽面左眼齐平的那片陶片数起,往右数了九下,然后用力把第九片陶片拔了出来。那陶片一移开,其它的陶片顺势往右一倒,入口处随即露出了一圈空隙。那只兽脸青铜盖顶的两只小耳也露了出来。
“你们两个,快把盖子抬起来!”胖寺人往后退了一步。两个剑士对看一眼,立马俯身去拉两只青铜耳环。
“无恤在哪里?朝会还没有散吗?右相阚止领兵出宫了吗?”我心里着急,见胖寺人空下来,忙拉着他又问。
“朝会还没有散,赵先生也还在朝堂上护着君上。右相已经领命,调兵去左相府,但这会儿可能还没出宫门。”
“除了陈恒和陈瓘,陈氏其他几个在朝的大夫呢?他们也没来?”
胖寺人摇了摇头:“都没来,而且奴在朝堂上听说,今天陈氏不朝的事儿,连平日里和左相最要好的子雅大夫和曹大夫也都不知道。”
陈恒一共有三个兄弟,他自己任了齐国的左相,长兄陈瓘任了左司马,剩下的两个兄弟也都在朝中身居要位。今天,他们全体不上朝,定是要有大动作了!
“姑娘,打开了!”两个剑士拉着青铜盖的双耳,把洞口掀开了一半。
“君夫人,我们先下去吧!”胖寺人搀起了身边的君夫人。
齐夫人看了一眼黑乎乎的洞口,往后瑟缩了一步,用她涂满丹蔻的手指着我说:“让她先下去!”
“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等无恤。你们先走!寺人貂,你知道待会儿要和齐侯在哪里会合吗?”
“属下知道。”两个剑士异口同声。
“很好,那你们留下一人陪我,另一个人护送君夫人去会合的地方先等着。”
“姑娘,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赵先生说,左相可能在暗地里屯了兵要谋反,如果待会儿他们的人先杀进宫来,我们就走不了了。”胖寺人搀扶着一脸苍白的齐夫人,焦急地看着我。
“我知道情况紧急,但越是危险,我就越不能把他一个人留下。”
“姑娘,你留下来也无济于事啊!”
“我知道。”之前在晋阳城的时候,他就叮嘱过我,若是在齐国遇到危险,就一个人先逃。那时,我说不要。现在,他即便再问一次,我还会说不要!
“她不走,就不要管她了,我们赶紧走吧!”齐夫人放开寺人貂,撩起自己大红展衣的下摆。她心里急着逃命,看着黑不见底的暗道又不敢进,犹豫了半晌指着两个剑士中个头高的那个说:“你!你背我下去!”
“姑娘,保重!”胖寺人跪地重重地叩了一个头,而后跑到齐夫人面前,把那娇滴滴的妇人背了起来。
我冲高个子的剑士一点头,他看了身边的伙伴一眼,“嗖”的一下滑进了洞口。
矮个剑士等三人走后,复又放下了铜盖。
我看着他,歉笑道:“对不起,你只能冒险在这儿陪我等着了。”
“主人有令,拼死护送姑娘到安全的地方,但一切听从姑娘的安排。”他一挺胸,按剑回道。
“你叫什么名字?”
“鄙名,夷。”
“那和你一起来的那个……”
“是鄙人的兄长,名唤顿。”
“夷,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再见到你兄长的!”我看着剑士夷,郑重地许下承诺。
他闻言,微一皱眉,而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齐宫里的鸟儿们从睡梦中苏醒,拍打着翅膀在点将台上空捕食着来不及躲避的飞虫。新一日的朝阳,带着万丈光芒越过百尺城墙,眼前三丈多宽的青石板路顷刻间被铺上了一层金红色的霞光。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里,是凝了一夜的露水。此时,漫天红霞投映其中,远远看着竟似有千万缕闪着暗色红光的鲜血沿着石缝蜿蜒流淌。
我拾阶而上,登上高台,远眺那被红霞染上血色的林立殿宇,心中惴惴难安。
剑士夷安慰我,他说陈恒今日不朝,也许是因为昨夜陈逆刺杀失败,他怕事情败露,所以躲起来了。
面对这个善意的安慰,我只能苦笑着点头。我其实很希望他说的就是事实,可我心里明白,狠辣如陈恒,他不会退缩,不会躲避,他只会用更强硬的手段来铲除挡在他前行道路上的敌人。眼前这条铺满红霞的道路,也许很快就会洒上真正的鲜血。
我攥着衣袖在点将台上凭栏远眺,青石板路的尽头是齐宫最高大巍峨的一座城楼。两百多年前,各国诸侯就是从那里高呼着“尊王攘夷”的口号驶入齐宫,霸主齐桓公就是站在我脚下的高台上,誓师群雄,最终赶走了侵犯中原的夷狄。
如今的齐国,荣光不再。如今的齐侯求的,竟只是在自己的臣子手中留下一条性命。若桓公之灵地下有知,又会做何感想?
“姑娘,要不我们还是先下暗道等着吧?那样安全些。”剑士夷走近我身边。
“夷,你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吗?”我望着城楼上一面迎风招展的旌旗,小声问道。
“没有啊,姑娘别太担心了,主人很快就会来了。”
“是嘛,也许是我听错了。”是我太紧张了吗?刚才我好像听到了城墙外有马车奔驰的声音。
“姑娘你没事吧?”
“没事。”我揉了揉眉心,睁开了眼睛。
旌旗呢?刚刚插在城楼顶上那面黑底红字的旌旗呢?
我心中一惊,踮起脚往栏杆外探了探。就在这时,城楼东面的箭楼上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鼓声。城外,有数点火光破空而来。
我与剑士夷四目交视,大惊失色。
“姑娘,快!快下暗道!”剑士夷扯着我的手急忙往点将台下跑去。
我们的脚才堪堪点到第二级台阶,耳边的鼓声戛然而止,抬头一看,城楼左侧的箭楼上已插了数支火箭,一个火人猛地从木楼上窜出坠下了百尺城墙。
“夷,快去听贤殿通知无恤,陈氏的人马进攻东门了!”
竹书谣 第197章 陈氏乱齐(二)
“夷,快去听贤殿通知无恤,陈氏的人马进攻东门了!”
“守门的人肯定已经去了,鄙的任务是保护姑娘的安全。”剑士夷顾不上礼仪一下把我扛了起来,“这里离东门近,陈氏的人马会先经过这里,姑娘得先下暗渠躲起来!”
如雨的飞箭不断袭来,箭楼上警示的鼓声蓦然再起,须臾又停,再起,又停。
我在剑士夷肩上撑起身子,只见城内有一支队伍从侧面飞快地冲上了城楼。
随即,城楼之上传来了一片凄厉的惨叫声。
“夷,快去开盖顶!陈恒在东门有内应!”
剑士夷放下我,几个纵身直接从台阶上跳了下去。我抓起裙摆三步并作两步,极力跟上。
东门,为什么偏偏是东门……
是啊,为什么不是东门呢?陈逆入宫这些日子时常以守夜之名宿在东门,他名为守夜,实则是为今日陈氏进攻东门铺平道路吧!陈恒在送我们入宫前,也许早就做好了起兵逼宫的第二手准备。只有我这个笨蛋,居然还以为陈逆是陈恒派来杀我灭口的。开城门,杀齐侯,他要做的事,远比杀我要重要的多!
我救走陈逆,设计栽赃陈世子陈盘谋反。岂知,陈氏是真心要谋反,只是阴差阳错被我事先戳破了。
暗渠入口,剑士夷用两脚的脚尖死死地顶着路基上的一处突起,整个人憋足了力气往后仰。铜盖的一侧缓缓开启了一个三尺高的口子。剑士夷大汗淋漓,青筋暴现,他涨红了脸对我吼道:“姑娘——快——”
我抓起裙摆,弯腰飞快地钻进了洞口。
“踩到地了吗?”头顶传来剑士夷的喊声。
“到底了,你快下来!”我站在暗道的泥水坑里冲上面高喊了一声。
“姑娘,你保重!”剑士夷的声音伴随着一声巨响在我头顶炸开。
青铜盖再一次被合上了。
“夷!你,你下来!”我把裙角往腰里一塞,扒着暗道墙壁上突出的石条飞快地爬了上去,“喂——你听得见我说话吗?你留在外面做什么?我替你撑着盖子,你快下来!”我用拳头用力地敲打着锈迹斑斑的青铜盖顶。
“来不及了!姑娘,主人会在系水的柳州渡和你会合,你自己先走吧!我帮你把入口藏起来。”剑士夷凑到铜盖镂空的云纹处对我道。
“那你怎么办?你要去哪里?”
“姑娘别担心,我去东门先替主人扛着!”剑士夷顿了顿,朗声道。
“别去东门!你阿兄还在柳州渡等你!”
我话音未落只听到“喀”的一声响,被拔出的陶片又被人塞了回去。
“夷,别去东门,别去送死!躲起来!”我贴着一朵镂空的卷云,大声喊道。但外面已无人应答。五个人,总有一个人是要留下来从外面隐藏洞口的。刚刚他们兄弟互看的那一眼,分明就是告别的眼神,生离死别的眼神。
我含着未说出口的话,死死地扒着浸满锈水的石条,喉咙紧得一阵阵发堵。
东门上的鼓声早已经停了,愿意拼死为齐侯鸣鼓示警的人都被陈恒的人杀光了。
滴在我头顶的锈水落得越来越快时,地面上传来了隆隆的车马声。
“快点!再快点!谁能抓住乱臣阚止,相爷赏百金!”有人大吼着驾驶着马车从我头顶经过,紧随其后的是一连串沉重纷乱的脚步声。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修得再厚的城墙,建得再高的城楼,都挡不住从城内捅出来的那一刀。陈恒为了这一天筹谋已久,他不可能让阚止有机会调动临淄城的三千虎贲。如果齐侯寄希望所在的临淄守军早已经被陈恒控制,那么今天这一仗,齐侯和阚止便是猛虎爪下的幼兔,再无半分胜算了。
无恤早就知道陈恒暗中屯兵之事,也早料到他有逼宫之心,可他为什么不告诫齐侯要在城楼之上增派兵卒?为什么没有提醒阚止要事先将三千虎贲调入宫中?
我听着头顶车马兵卒的喧嚣声,突然想起昨晚齐侯用“绮姜翅”刁难我时说的话。他说只要他一声令下,三千虎贲之士就会攻进陈府,剿杀陈恒。赵氏的人帮与不帮,于他而言没什么差别。
是啊,无恤要的,是让赵氏成为齐侯的恩人,而不是弯下腰来恳求他赐予一个盟约。
今日的逼宫之举可以坐实陈恒谋反之罪,阚止护主不利应当辞去右相之职。齐侯走投无路于绝境之中,获赵、高、国三氏相助,将来他若能以讨贼之名反攻陈氏重坐朝堂,那赵、高、国三氏才是真正的平叛功臣。
到那时,齐晋两国可再定下不战盟约。没了忠君的阚止,高、国两氏就会成为齐侯身边另外两个野心勃勃的“陈恒”。无恤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齐侯顺利拿下陈恒,也没打算让阚止剿灭陈氏建立功勋。他要的不是这君臣二人齐心协力,重振朝纲。一个强大的齐国,对晋国有害无利。
所以,今天这一场惊天宫变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你们四个人上台子!大牙,二木头,你们跟着我!”这时,一个我最不想要听到的声音遽然在我头顶响起。
“陈爷,我们为什么不去听贤殿?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相爷为什么要让我们守在这里?”
“是啊,陈爷,抓住了阚止可得百金呢!”
“点将台附近原有守卫四十人,但昨晚不知为何突然都被撤走了。相爷怕此间有变,才让我们守在这里。听贤殿那头的人够多了,你们去了也捞不着什么好处,安心陪我在这里守着吧!”
我这会儿正屏住呼吸,歪着脑袋,把眼睛凑在兽面镂空的瞳仁里往外打量,陈逆突然解剑一放,剑身“哐当”一声恰好砸在我眼睛上方,惊得我险些叫出声来。
“陈爷,你说咱相爷人那么好,宫里宫外大事小事也都是他在操心,君上他每天喝喝酒抱抱美人,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非要对相爷下手?还有那个右相,自己说的好,做的好,可底下人全娘的没礼法,什么缺德事都做。按我说,相爷也别接那个什么公子骜来了,杀了右相,自己坐朝堂多好!”
“大牙,这话以后不许乱说!在相爷面前也不能说!”陈逆压低了嗓音,呵斥道。
那个叫大牙的男子似是拍了大腿,粗声粗气地嚷道:“我们好几个兄弟都是这么说的,相爷做了国君,陈爷就该当司马!二木头,你说是不是?”
“对,陈爷就该做咱们齐国的司马!到时候,陈爷领上十万精兵到吴国把夫差的姑苏城一把火全烧了!”叫二木头的士兵接了话头,应和道。
“呃,我怎么听说姑苏城已经被越王烧了?”大牙小声道。
“那,那就再烧它一遍,把它烧成渣!”
“对,再把那个叫什么西施的女人抓来给咱陈爷生娃娃!”
“好,说得好!”这两个小兵见陈逆不出声,就越发肆无忌惮,没完没了地讲起来。
我听着他们不着边际的胡侃瞎聊,一时心急如焚。陈逆坐在这里不走,待会儿无恤和齐侯来了可怎么办?昨天晚上休明殿上的形势对陈逆不利,可现在的局面却恰好相反,无恤若是在这里和陈逆交上手,后果不堪设想。
不,一定要想办法把陈逆引走!
我这头绞尽脑汁,顶上的两个小兵却已经从火烧姑苏城聊到了吴国的宝剑,越国的铸剑师。说到高兴处,他们就拿剑柄猛敲我头顶的铜盖。咚咚咚,这青铜兽面盖瞬间化身一面巨大的铜鼓,震耳欲聋。
我憋着气小心翼翼地抬起右腿往下挪了两步。突然,顶上有人惊叫了一声:“陈爷,快看!台子上有个女人!”
青铜盖顶上的长剑瞬间被人拿走,黑影一闪,似是陈逆飞身奔了出去。
“陈爷——等等我们!”两个小兵大喊着也跟了上去。
他们走了?!
我心中大喜,忙又攀回原来的地方把眼睛凑在镂空处使劲地往外瞄。“喀”的一声,头顶的青铜盖顶忽的一动。
完了!被发现了!
我扒着墙壁,踏着石阶赶忙往下退。可还没退到渠底,顶上的铜盖就被人整个掀开了,明亮的光线刺得我一下闭上了眼睛。
“阿拾?”
我眯着眼睛一仰头,无恤的笑脸正好落在我眼里。
“红云儿!”
顶上的人一个纵身跃入渠底,笑着朝我张开了双臂:“就知道你这丫头不听话!”
我鼻头一酸,松开扶着石壁的手朝他跳了下去。
无恤双手一揽,带着我转了半圈,把我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来晚了,路上遇到点麻烦。”
“你在这里,鲁姬呢?”穿着寺人衣服的齐侯这时也从石梯上爬了下来。
无恤仰头朝上吹了一计口哨,入口立马又被合上了。
“君夫人已经先走了。”我回头对齐侯道。
“我不是让你们一起走吗?你怎么不走?”无恤对我道。
“我担心你啊!而且我在晋阳时早同你说过,我绝不会扔下你一个人先走的。”
一旁的齐侯听到我这句话,脸一下就僵了。我想起刚才齐夫人急着逃命的样子,忙闭上了嘴巴。
“陈恒的兵马已经入宫了,在他们开始搜宫前,我们必须赶紧逃出去!”无恤在暗渠里找到自己事先放好的火把,点燃后,朝我伸出一手,“走吧!”
“嗯。”我点了点头,把手放进了他温暖的手心。
竹书谣 第198章 密道逃生(一)
齐宫的地下暗道是用一块块一尺长宽的方形岩石垒成的拱形隧道,在通道的顶上依稀可见当年用麦秆和泥土填抹岩石缝隙留下的痕迹。但是在离地面一尺高的地方,因为常年受雨水的冲刷,石缝里的黄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蔓延生长的墨绿色的苔藓。两百年来,那些高坐明堂战战兢兢的君主们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被他们踩在脚下的,这不见天日的青苔却生得茂盛-,活得肆意。
齐侯一声不吭地走在我们身后。无恤带着我踩着干燥的岩石一步步往前挪动。之后,走了大约半刻钟,眼前突然出现了许多堆放得错落有致的长条巨石。这些巨石像一棵棵生长在地底的大树,脚踏着大地,头顶着拱形天顶,用自己巨大的身躯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在巨石与巨石之间有无数条手掌宽的缝隙,手可以伸进去,但脑袋是决计挤不过去的。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把通道打开。”无恤捏了一下我的手,拿着火把朝石林的右侧走去。在那里,有一条专为齐庄公私通臣妻而挖掘的密道。当初行走在这条密道里的庄公,早已经成了情人夫君剑下的亡魂。七十几年后,这条害死一位君主的死亡密道,却变成了另一位君主的逃生之路。世事变化实在让人难以预料。
我和齐侯站在黑暗里,视线偶尔交错却没有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鲁姬走了有多久了?”齐侯突然开口问。
“嗯,三刻钟吧!这暗道不到一里地,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平安出城了。”
“这里是寡人的家,你们却比寡人还熟啊!嗬,难怪陈恒那厮背地里总叫寡人‘半混’,他叫得可真是没错。”齐侯苦笑一声,讪讪道。
齐人管傻子叫“半混”,一个国君被自己的臣子叫成了傻子,这会儿又跟着两个晋国人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暗道里逃命,可想而知他此刻心中的滋味。
因齐侯这话说得又苦又涩,叫人不好接话,我只能转口问:“外臣听说右相出宫调兵了,兴许他很快就能带着临淄守军回援内宫了。”
“阿拾——”另一头,无恤已经搬开了堵在密道入口处的大石,他举起火把冲我们挥了挥。
“走吧!”齐侯看了我一眼,转身往右边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与大城相接的齐化门被陈恒的人从外面堵上了,右相还来不及出宫,陈氏的人就已经攻进来了。”
“那右相现在人在哪里?他怎么不和我们一起走?”我快步跟上齐侯,惊问道。
“他拿自己做饵,又找人扮作寡人,现在已经带人从北门突围,引开陈恒的兵马去了。”
“右相带了多少人马?”
“寡人宫中尽是与陈恒同流合污的侍卫,哪还有什么人马?不过是四十个还愿意为寡人一抛头颅的剑士罢了!”齐侯说到最后声音一黯,吞咽了两下再说不出话了。
“尊上,你们先进去,我在后头把门堵上。”无恤把火把交给齐侯,齐侯猫着腰钻进了密道。
以己为饵,领兵突围。想不到这右相阚止居然还有这份血性?阚止这人我虽不喜欢,他死了对晋国也有利,但带着四十个人就敢突围北门引走陈恒,却着实让我佩服,也的确当得起“君子”二字。
“你发什么呆啊?快走吧!”无恤拍了我一下,我连忙俯下身子跟了上去。
这是一条逼仄、低矮的通道,因为出入的两头都有大石遮挡,所以在封闭了七十几年后,里面的空气早已浑浊不堪。这种味道很奇怪,不是草木尸体腐烂后的恶臭,而是一种苍老朽败带来的死气沉沉的霉味。这味道让我想起了盘踞在头顶上方的这座宫殿,想起了这个盘踞在东方大地上的国家,内里的侵蚀已使得它无法抗拒腐朽,而后衰败的命运。
在无恤手中的火把熄灭前,我们三人终于来到了暗渠与临淄城外系水相通的出口。在这里,几束天青色的亮光穿过厚重的藤叶从外面透了进来,我听着耳边哗哗的流水声,悬在心头的巨石轰然落地。
我们逃出来了,我们终于顺利地带着齐侯逃出来了!
掀开那片郁郁青青的藤萝,奔流不息的系水就在我们脚下几寸的地方欢唱着流过。我看着脚下的河水突然有了一种压抑许久后突然被释放的感觉,那感觉在我胸膛中奔涌着,让我想要不管不顾地大喊几声。
无恤见我喜出望外,反而沉下了脸:“现在先别太高兴,我们到了这里,只算是逃出了陈恒的爪子,要想真正逃出他的眼睛,必须先到柳州渡和我们的人会合。”
“嗯,我知道。”
“寡人……不会游水。”齐侯掀开藤蔓看了一眼底下十丈多宽,波浪翻滚的河面,紧紧地抓住了洞口的藤条。
“尊上,莫急。”无恤走到齐侯身旁,低头从怀中掏出一面比巴掌心还小的素纹铜镜。他扒开藤蔓,借着阳光的反射轻轻地晃动铜镜。
亮光忽闪之后,从系水对岸的一棵大树上跳下来一个头戴竹笠,身穿麻衣短裳的船夫。他动作敏捷地从大树背后拖出一叶小舟,然后蹭着河堤上的青草把船直直推进了河里。
“你安排好的人?”我看着无恤惊喜道。
“嗯,国氏和高氏的采邑多在西北。我们现在要逆流而上先去柳州渡,然后再派人护送尊上去北面的高宛城。”无恤把铜镜塞回怀中,低头扯出我别在腰间的裙摆轻拍了两下,“你且再忍忍,一切都会好的。”
“主人——”青藤外有人唤了一声。
“船到了,我们走吧!”无恤扯开藤蔓,拎着我的一只手臂把我从洞口放了下去。
我的脚刚踩到船板,齐侯和无恤也随后跳上了船。
撑船的船夫见我们上了船,连忙一插竹篙迎着水流的方向往西撑去。
“尊上,先把宫里穿的袍子脱下来吧!换上庶人的衣服,这样不易被人发觉。”无恤从船尾拎出一只包袱,里面装了几套缟色、蓝色的粗麻布衣。
齐侯锦食华服惯了,哪里穿过这样粗糙简陋的衣物?他用手在一件靛蓝色的长袍上摸了一把,立马又缩了回来,下意识地摊掌看了一眼,好似刚刚那粗糙的麻布割伤了他的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