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不计其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潇湘碧影
邱蔚然菊.花一紧,忙讨好的道:“就不给我点子零花钱?”
徐景昌笑道:“你嫂子管账,我没钱,问我何用?”
邱蔚然哭丧着脸道:“她现在就扣我的!你也不振振夫纲,当真就兜里不放钱!”
“那是为了你好。”徐景昌拍拍邱蔚然,“有什么想带进京的,自己去买。无须带银钱,叫铺子里挂账,到嫂子那里去报便是。”
邱蔚然赌气道:“那我去买一沓美人儿。”
徐景昌嗤笑:“我买个伶俐点的使唤丫头都费老大的劲儿还买不着,你三年才收集了五个能看的,现你出门转转,看有能入眼的么?有的话你便买了。”
邱蔚然:“……”
徐景昌同邱蔚然说完话回房,就见院子里堆了五六个箱子,忙问:“做什么呢?”
庭芳道:“给京中兄弟姐妹的东西,叫邱表弟替我捎回去。还有寄秋的衣裳,并些避暑的药物,京中夏天那个热法,没有冰的人家太容易中暑了。一群不中用的长辈,我不操心那群孩子跟野地里长的似的。真是年纪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
徐景昌尴尬了一下,庭芳巨烦他爹,还得照管他妹妹。呃,还有表弟……
庭芳见徐景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忙问:“怎么了?”
徐景昌干咳一声:“我家的事挺烦的。”
庭芳笑道:“顺道儿解决了,不值什么。寻常人家的吃穿用度才几个钱?”前定国公两口子再傻x,徐寄秋与徐景林都是无辜的。随便给几套衣裳又不费事儿,横竖她自家姐妹也要照管。当然,断了宗的同嫡亲的姐妹自是不同。给庭琇庭芜庭苗的,就比徐寄秋的华丽百倍。无辜是无辜了,但做孩子的,能享父母之余荫,必受父母之苦果。她可没圣母到单把徐寄秋姐弟拎出来的地步。
徐景昌摸.摸庭芳的肚子,千言万语都化在春风里。许多话无需重复,默默记在心里便好。
庭芳做事从来雷厉风行,头一天做了决定,第二日就把邱蔚然撵上了回京的船只。此时风俗,好女不侍二夫的,只要夫家能有条件,便是死了男人也没关系,照样乖乖守寡。故邱蔚然的一群美人都表示要跟着夫主回京,无人愿留江南。徐景昌想着公府里还有一群邱蔚然睡过的,顿时觉得牙疼。那可得掐成什么样啊?死活想不明白为什么能有好好的日子不过,尽折腾的主儿。幸好不是他儿子,否则非气死不可。
邱蔚然舒舒服服的坐大船回京,袁家的信使却是慢吞吞的走着陆路,抵达京城时已到五月。袁阁老拆开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上述海运之暴利,徐景昌之奢华。袁阁老反复研读,有些难以置信。真有如此好赚,那福王何必简朴至此呢?





不计其庶 第321章 汪汪汪
不怪袁阁老见识少,海运都多少年没开了?宋朝海运繁盛,那是因为朝廷也跟着掺和。徐景昌带着个废物邱世子,小打小闹的,能有几个钱?海上风浪大,又常受台风所扰,为了省钱才走海运。内河则安全的多,避开冬季结冰,怎么看都比海运强。大商户不怕花那几个银子,故有钱的还走运河。加之天下都知道盐商才是豪富,一个跑运输的能有几个钱?他就不知道徐景昌玩不是运输,而是走私。没有海运,便没有海关。徐景昌连税都不交,赚来的全是自己的。岂有不富之理?
袁阁老还在思量,他与刘永年算得上一表三千里了。此时来信献计,是什么意思?诚然朝廷没钱,然他的折子递上去,直接就断了福王的财路。仗着圣上固然不怕,只是有必要得罪福王么?可不从私心来看,朝廷开通海运确实是个好计。靠着刮地皮,鼎盛时期才不到三千万两,而南宋随便就上亿。想想岁入翻五倍还不勒掯百姓,还是很诱人的。徐景昌玩不起大的,朝廷能玩。刘永年坐拥无数山林,可养蚕桑,他是想跟洋人贩丝绸么?
作为豪强家族的一员,袁阁老自是知道所谓重农抑商,重的不是农,而是土地。官员哪里有闲工夫去打理那么多生意,更懒的管理复杂的商业。那么就把商业卡死,让土地附加值不停的往上翻。不用干什么,坐等发个水灾旱灾,甚至朝廷执政偏差,就可以轻轻巧巧的变成大庄园主。但作为首辅,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行。前三年的风调雨顺是白捞着的,偌大的国家,年年都有灾荒。土地兼并到今天,不是节流就能解决,必须开源。
袁阁老不想得罪福王,于是他没有上折子,而是利用单独议事的机会,将打好腹稿的海运规划,以拿不定主意为理由,口述给了圣上。
圣上眯了眯眼:“阁老觉得可行?”
袁阁老沉稳的道:“从史书上来看,番邦对我们丝绸茶叶与瓷器,趋之若鹜。臣曾见过倭缎,远不如我们的锦缎。朝廷出资的作坊,或可收拢流民,使之有安生立命之所。再则灾荒太多,民间溺毙女婴成风,长此以往阴阳失调,不利于国运。纺织是女子本业,她们能赚口粮,百姓便不会轻易舍弃。再则且看南宋,孱弱的偏居一隅依旧富饶。虽不敢北伐,但抵挡了蒙古十几年。当年的蒙古横扫一切,也就南宋抵御的最久。若非蒙古用计,理宗又实在无能,未必就能灭国。”宋史,是很尴尬的存在。华夏的规矩是后面的朝代修前面的历史,多少有些贬低,但宋朝与蒙古仇恨太深,宫廷里的资料又被金国毁于一旦。但即便如此,宋之繁华都让人无法忽视。元朝不拘束贵族经商,至少中枢是富有的,他们只是不会统治而已。断绝科举,就断绝了希望。元朝要开科取士,还不定是什么模样。
圣上真的穷太久了,早些年逼急了还能抄个家什么都。这些年都不富裕,便是有钱的也很低调,再则朝廷要用人,不能做的太过。好容易攒了些银子,一个灾荒全给抛了出去。他堂堂天子,竟远不如江南豪族奢华。他是真想夺盐商之财,却是盐商族人多在朝为官,盘根错节,不好动弹。圣上此刻看哪个有钱人都不顺眼,恨不能效仿朱元璋,杀他个血流成河。
可海运是徐景昌的,换言之,那是福王的。饶是从古至今的皇帝都是厚脸皮,圣上也觉得有些过了。一个乖巧的亲王,除了有些小任性,挑不出任何错来。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坑他。明知道他在意什么,偏偏为了局势,数次牺牲。圣上深深叹了口气,挥退了袁阁老,又使人唤了太子来。
太子听完圣上对海运的分析,当然高兴。他跟福王又没感情,抢就抢了。稍微犹豫了一下,就道:“不好太委屈了十一弟,我让个庄子与他。”太子原先是亲王,分府的时候自是有田庄。被削成了郡王,也无人打田庄的主意。与先太子生来是太子不同,他立为太子后,谁也不会无聊的要他把庄子上缴,故他的手头比先太子还宽裕些。皇子不止一处庄子,通常京郊有一个,外省还有几个。圣上想夺福王的财路,福王不会记恨圣上,难道就不会记恨他?将来天下都是他的,这个时候也就显的格外大方,预备把自己京中的庄子赏与福王。省的被那家伙惦记上,给他在圣上跟前下黑话。一个田庄而已,作为太子,赏的起。
圣上有些头痛,真的没法子跟小儿子交代。想了半日,才道:“罢了,加封徐景昌之妻为东湖郡主吧。”
李兴怀怔了下,之前圣上教导他,有机会废了叶庭芳。现如今因对福王的愧疚,反悔了?垂下眼,是了,那是福王的人。封了又废,真是太打福王的脸。如今为了海运,只得再次让步,可见世事无常。幸而此事还不曾同父亲说,便只当做不知道吧。
太子沉吟:“这样的话,东湖会成为叶氏的封地。”
圣上疲倦的道:“做事留一线,逼急了,你十一弟非闹腾死不可。郡主的年俸才五千两,他们两口子名下一寸田土都无。五千两裁衣裳都不够,好歹是郡主,亦是朝廷脸面。”定国公府只剩祭田没查抄不说,徐景昌还出族了。无官无职,回京更是只能依福王而居。圣上不想封赏太过,可也不能叫人家没饭吃。再夺了他们的港口,还不知那起子人怎么编排。异姓郡主不是宗女,在江南的地界上没人招惹是真,但想如正经宗室子弟一样肆意夺人家产却是不能。圣上再烦叶家,对着福王的人,还是不大能下太狠的手。
太子心胸狭窄,福王闹腾太过,等他死了,福王危矣。不若事先处理好,以免兄弟阋墙。想到此处,对太子越发不满。福王其实很好哄,竟是连一个傻孩子都哄不住。光赏女人有个什么用?女人跟了他,便是他的人,还会向着你不成?收买人心的勾当也干的太没水准了!你就不能出城看看他么?你是哥哥,多跑两次说说话儿,谁好意思扭着。
再头痛,事儿还要做。福王的委屈,跟家国天下比起来,屁都算不上。圣上所考虑的,只有怎么安抚罢了,把海运留给福王这种选择,真是从来没出现在过脑海里。
圣上想要海运,甚至不用跟徐景昌打招呼。只需一封圣旨,轻飘飘的成立一个海运衙门,该懂的人自然就懂了。为安抚福王,圣上传了口谕:“钟表专营还归你。”
福王登时就炸毛!即刻下令彻查,到底是谁透的口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叶家、严家、越家的门生故旧加起来,六部皆有人。愤怒的福王要翻个告密的,自是寻的出来。海运衙门成立第三日,左都御史就上折子参袁阁老纵容族人横行乡里,哄抬米价。
左都御史是严鸿信之父做学政是录的举人,与严鸿信正经的师兄弟。这样明面上的关系,都是不瞒人的。如今混朝堂的就没有干净的,便是自己干净,族人也难干净。只看想不想参,敢不敢参罢了。御史么,不过是几方势力的狗。朝堂众人立刻明白是福王发飙了。
本来么,一个顶安分的亲王。做点子生意还不占运河,委委屈屈的走海运。手底下没人,就一个伴读在蹦哒。从来不欺男霸女侵占民田,后院女人是多了点儿,那还是圣上跟太子可劲儿赏的。对了,他还养着秦王妃。到今年初,秦王妃才有俸禄,之前一直是福王开支。同情他的人不在少数。人家过的本来就紧巴巴的,你袁阁老拿着个小皇子卖什么好啊?再不好,那是先太子的遗物,有点香火情会死啊?
被朝野侧目的袁阁老气的半死,朝廷已是入不敷出了,再不想法子,难道看着灾民们饿死?饿死也就罢了,饿的半死,那不是给朝廷添乱么?一个个尸位素餐,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化身为道德标杆,指点起江山来。福王有什么好同情的?难道维护的不是他家的天下?
袁阁老混朝堂,自然不是单打独斗。他亦有门生,朝堂上掐成了一锅粥。圣上烦的不行,他暂时不想换首辅,再说堂堂首辅,也不能抛出去给福王出气;可又不知如何给小儿子顺毛。海运落入朝廷,东湖那个港口收益便有限。圣上管理国家多年,哪里能不知道投入产出比。东湖的本钱是否赚回来了都不知道,福王是必定要怒的。若非自己下手,谁这么欺负他的儿子,他至少得夷个三族。
就在此时,太子漂亮的把自己的在京中的大庄园赐给了福王。庭瑶暗道不好,太子下了先手!储君风范尽显,倒衬的福王不懂事儿。
福王一拍桌子:“靠!他竟学聪明了!”抬眼望向庭瑶,“我们该怎么办”




不计其庶 第322章 汪汪汪
庭瑶当机立断的道:“先问太子为何赏你庄园!”
福王愣了下:“不是明摆着的么?”
庭瑶正色道:“明摆着的是圣上夺你商路,太子出来卖好儿。虽说父为子纲,可这事儿到底上不得台面。你可是已经分家的皇子了。天家,父子为君臣,不可以民间父子论。此事往大了说算圣上谋夺臣下之家产。面上总归不大好看,故想赔你个庄园,大伙儿一床被子盖了。此事对咱们的影响还在其次,太子应对不错,我们不能让他得人心。他想拿那点子钱财收买人心,咱们就不能如他的意。直接扔回去。”
庭瑶心中冷笑,以为装仁善是这么好装的么?福王“不识好歹”,且看太子反应。发怒了更好,不发怒就再说。福王可以不懂事儿,但太子不能。先太子数次容忍福王,处置妥当,若非赶上老皇帝,是十拿九稳的胜算。有个任性的弟弟比着,极容易展现储君风范。可要是这个太子没有风范呢?那就呵呵。
福王想了想,大致明白了庭瑶的意思。圣上的状况越来越差,庭瑶很多话逐渐就开始含混。他知道,庭瑶是女眷,不能带上朝堂。所以庭瑶得慢慢放手,让他自己去思考。将来的路,只能自己走。心中一万个遗憾庭瑶的性别,甚至遗憾庭芳的性别。你们若是男孩儿该多好!帝王,会用人即可。垂拱而治乃赞誉,而非耻笑。只要叶家姐妹是男人,他大可以放开手脚,甚至连折子都能光明正大的要其代笔。但他们不是。
遗憾的拿起笔,在庭瑶的注视下,提笔就写信入京,一副熊孩子模样质问太子:“莫名其妙赏什么庄园?无功不受禄,臣不敢要。”
太子才出了张好牌,还没得意两天,就被福王给掀桌了。连圣上也跟着卡壳。他是君王,当然可成立海运衙门。可底下再龌龊,面上得霁月风光。拿走海运,赏个庄子并东湖港口,这个交易就算完成了。哪知道福王竟大大咧咧的问出来,圣上和太子完全不知道福王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福王的信件,照例经过通政使,朝臣比圣上知道的还早,齐齐望向太子,看他作何反应。
太子能做什么反应?虚头巴脑的说看弟弟日子艰难,赏个庄子。太子弟弟九个,怎么就单赏福王?桌面下的理由,桌面下的交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摆上台面,得四方信服,便没那么容易。太子若有应对之能,早不被圣上与朝臣两边嫌弃了。福王质问一出,太子登时就没了招儿。幸而知道隐忍怒火,不曾发作。
庭瑶万没想到太子接触国事三年,还没多少长进。赏庄园只怕都是依样画葫芦,不曾理解背后的含义。嘲讽一笑:废物!骂完,心中大恚。先太子的果子,竟叫这种货色给摘了!老天你眼瞎。
圣上看太子傻了,气的半死。福王抽风,是小孩子闹脾气。天下任何事都不可能按照帝王心思走,想要达到目的,所需手段何止百千?此事不难解决。太子,国之储贰,他与普通皇子截然不同。大方点儿,先提出太子不该有庄园,几个庄子都分给弟弟们,展现友爱;小气点儿便直接拿海运说事,只道福王能发现海运,为朝廷牟利,理应该赏。其余的皇子宗室还有什么好说的吗?有本事你也发现条商路献给朝廷啊!为朝廷干了活儿,朝廷自有回报。当背地里的交易曝光时,翻手做的光明磊落,才能接着往下走。海运,可才起了个头儿!
庭瑶比太子老练的多,见太子没有反应,紧接着就指使福王再出大招,直接真身冲上前,亲笔写信与圣上,依旧是大白话:“父皇,袁阁老就是个大奸臣。海运是可盈利,此乃儿臣之产业,众所周知。然儿臣驽钝,所赚仅够日常开支。首辅既察觉海运之利,为何偷摸行.事?于国于家的大好事儿,偏不走康庄大道。直接问儿臣一声儿不好吗?儿臣到底管过海运,总有些经验可供分享,偏避开儿臣,是什么目的?谁家皇子那样目光短浅,只顾王府之利,不管天下苍生?首辅对儿臣之防备,是防儿臣之任性,还是防儿臣之精于海运?请父皇严加彻查!”
此言无比诛心。因福王从来贪玩不贪财,几年前括隐,财务上他就是一朵遗世独立的白莲花。当年把众皇子宗室都羞的半死,还叫圣上单拎出来狠狠表扬过。休说宗室,便是朝臣,在此点上都是不得不服的。现说他会因朝廷夺其财路闹事,几个人会信?便是先前信的,此刻都只能闭嘴。前科太好啊!所以你袁阁老鬼鬼祟祟作甚?
众人明知袁阁老是不想得罪福王,可对文臣而言,这个理由太丢脸,便是袁阁老也打死不能说出口。何况福王最过分的一次,也仅是他被谣言缠身时,将造谣的人家里砸了个稀烂,连个丫头都没踩死。污蔑亲王,难道不该处罚么?堂堂首辅,就怕成那样了?这话能听?在恣意妄为上,福王信誉比财富还好!把他扒拉透了,就是个贪玩的毛病,至多还有个不大懂事儿,对藩王而言,无伤大雅。
叶家的门人随即补刀,阴测测的说:“贪玩怎么了?圣上与娘娘都不操心,旁人操心个什么劲儿。”言下之意,你们要一个藩王不贪玩,难道要他贪钱贪权?你什么意思啊?
圣上:“……”
太子:“……”
袁阁老:“……”
中枢被福王不按理出牌挤兑的吐血。福王的确是个小心眼,然而此事圣上不想承认,福王更不可能认。其余的人都跟着不能说。哪里知道福王竟就把事儿揭开来。是啊!朝廷钱不够花了,需要开源了,有什么法子不能跟福王好好谈吗?福王就住在京郊,又不是很远。袁阁老你可以去拜见的呀!圣上更是可以问询的。明明一桩好事,干嘛像做坏事一般,好似见不得人?
福王不熊还好,熊起来可真是一般人招架不住。严鸿信立刻率领清流不住的放嘲讽,袁阁老百口莫辩。他的确是怕得罪福王才低调行.事,圣上与太子常规利益交换手段,谁也没想到福王不按套路出牌!他还说的光明磊落,倒衬的自己小人之心。一朝首辅,被熊孩子奚落的哑口无言。幸而朝堂都知道,福王就是发个脾气,给阁老与亲爹添个堵,没人当真,袁阁老更是知道,福王手下留情了,没从离间天家父子做切入点,不然他再无辜,也该滚了。袁阁老惊出一身冷汗,福王真不好惹!
然而事情还没完,福王大骂袁阁老后,再次上书。这一次就正式了许多。文盲福王写不来骈四俪六的折子,但表述清楚还是可以的。比书还厚的一叠纸,因偷懒用的是铜管笔,横七竖八的字讲述了港口建立的全部细节。譬如如何选址、何处可做港口、为何能做港口,历史上有哪些大港口。接驳的河流状况如何调查?港口建设的注意事项等等等等。末了还道:“儿臣仅搭建过东湖,其余地方情况未知,请朝廷细致勘察,不可一概而论。所涉大量工程与计算,若有能用儿臣之处,儿臣莫敢不从。港口非儿臣亲营,已着人送信与徐景昌,叫他写更为详细的条陈以呈圣上。臣惟愿万国归心、四海升平!”
好个光明磊落!朝臣拍案叫绝!发脾气是因为袁阁老拿他当小人,污蔑其人品,皇子傲气,自是要炸的。但炸过之后,该做的事一件没落。那么厚一叠纸,没有挑灯夜战五六日的功夫,决计出不来。轻重缓急掌握的恰到好处,让人刮目相看。
圣上看的更远,目光一凝,攥着条陈的手不住的收紧。福王有治世之才!不是港口建设,而是眼光。他竟胡搅蛮缠中下了先手,他竟看出了自己的目的。东湖封给了庭芳,但还是那句话,朝廷能封,便能夺。纵观史料,海运之利,若设关卡,港口比运输本身还要赚。朝廷规模一起,庭芳坐在东湖就可日进万金。规模越大,她赚的越多。最先建设的港口,最大的港口,便是最盈利之所。逐渐的,那对夫妻能富可敌国。现在未必有人看的出来,但将来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
故,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说他是否能容,太子首先就不能容。最好的方式便是稀释。沿海一排港口,东湖就不起眼了。皇家有那么多港口,还好意思夺东湖郡主的么?郡主之子所承袭的爵位,远比不上郡王。到时候轻巧招回京中,皆大欢喜。朝廷利益有了,自己利益有了;朝廷面子有了,自己的面子亦有了!顺道还把看不顺眼的人收拾的干净利落,一石三鸟!从头捋了一遍,圣上不得不承认,漂亮!
圣上混浊的眼里,充满了犹豫。福王是长大了么?蜕去了稚气的福王,皇后亲手养大的福王,会像先太子么?他的伴读徐景昌,在建设港口上有十足的经验,叶庭芳在工程上的能力更不容置疑。他的小朋友们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而太子呢?连幕僚都没有的福王,单打独斗就能轻而易举的逼的太子无棋可下。圣上的余光扫过李兴怀,这个孩子,还可以。他与福王哪个更好?而福王,会有野心吗?




不计其庶 第323章 汪汪汪
京城风云瞬息万变。庭芳接到信时,为时已晚。东湖召开紧急会议,以应对朝廷之举。
任邵英皱眉道:“朝廷掺和进来,咱们的军火米粮就不好动了。”按说朝廷想夺海运,也不能一家吃尽了。地大物博的华夏,残羹冷饭足以养肥一个亲王一个郡主。但他们尴尬的恰恰不是想赚钱。
钱良功道:“圣上初接触海运,会用咱们的人。故暂时还可做手脚,但此计不能长远。随着朝廷渗入,察觉了军火米粮的蛛丝马迹,哪怕信咱们的忠心,也要夺了去。国本不可轻忽。”
任邵英道:“运河在门阀手中,我们丢了海运,军营里的所产就只够他们自己吃。咱们还要招兵买马,岂能坐吃山空?”
杨志初道:“不若去华北圈地?蝗灾过后,圈地是极容易的。京中权贵多,咱们也不怕。不要顶好的,偏远些的,圣上还真能计较不成?”
庭芳道:“圈地不可,殿下才上书禁绝土地买卖,我们不能落殿下的脸面。别忘了,殿下的目的。他不能犯错。再则,华北邪.教横行,咱们去了还得先打一架,动静太大。我们要做的,是广积粮缓称王。白娘子教那样嚣张,证明朝廷连华北都控制不住。南边儿再来一次大灾,立刻失去华南。所以圣上才不顾脸面的抢海运。没有足够多的钱,就没办法收买人心。东湖的驻军咱们能控制,别处的驻军别人亦能控制。”
庭芳深吸一口气,“白娘子教威胁京畿,便要调兵镇压。从来镇压是把双刃剑,与邪.教厮杀后,该将领的名望与实力大涨。若白娘子教更厉害点儿,打个十年八年,天下必成割据之势。这点,圣上不可能想不到。”庭芳坚决支持土地国有,所以她不能去圈地。因为只要她动了,下头的人就会认定圈地是对的,将来再想改,就是撬自己的基石。哪怕是权宜之计,也要把圈地的选项放到最后,潜移默化,让他们认识到打一开始,咱们就不能按旧方法来。土地,只可承包,不可买卖。
1...133134135136137...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