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其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潇湘碧影
要说陈凤宁有多忠于朝廷,那是骗外人的话。只陈家在在山东势大,自觉便是天下大乱,他有法子组织族人抵抗了。他不招惹旁人,旁人也不敢随意招惹他。自古以来谋反的,对着当地大豪强都是又拉又打。故陈凤宁比圣上还想做那隔岸观火的事,哪里就想自己下场点火了。
哪知此时庭芳就道:“南昌城内一穷二白,人手尽够,又哪里调的出那么多米粮来?依我说不如引了盐商来,许他们在此地贩盐,又许他们买卖房子地,咱们一分钱不用出,反倒能挣许多粮食。诸位以为何?”
众人都有些不惯同女人商议正事,便是有夫人厉害的,至多在正屋内夫妻两个说一回,哪里见过如此大方跟着男人混做一堆的?又想象东湖郡主的经历,众人嘴上不敢说,眼色却打个不住。站得高看的远,徐景昌历经人事,眼光一扫就知道一伙子人心里存了什么猥琐心思,鄙夷的看着一群抓不住要害的废物,又把目光投向了陈凤宁。
陈凤宁知道是躲不过了,提及盐商,可不就是冲着他来的?灾后重建千头万绪,随口指出几十桩事来把众人都打发了,只留下右参政颜飞白同他自己的幕僚吴俊朗。
庭芳记性极好,二十几个人里头六品以上的过一遍就记着了。此前还查过南昌的资料,知道颜飞白与陈凤宁颇有私交,只怕就是嫡系。颜飞白看着五十几岁的模样,身材瘦削,眼睛有神。能中举的都是人中龙凤,何况四十几岁中的进士,更是气质卓绝了。见周围的人散的干净,朝徐景昌又拜了一拜:“多谢仪宾救命之恩。”
徐景昌客气几句,不耐烦那些虚礼,直直问陈凤宁:“姥爷有什么法子引的盐商来么?”
陈凤宁道:“利诱即可。”心里到底存着气,不咸不淡的道,“郡主擅此道,臣不敢班门弄斧。”
庭芳也不着恼,笑嘻嘻的道:“我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事关百姓生计,不敢马虎,还请姥爷费神。”
屋内都是心腹,陈凤宁也不卖关子,直直问道:“郡主打算在南昌住多久?”
庭芳微微一笑:“住到姥爷封国公那日如何?”
颜飞白的冷汗唰的就下来了,国公!皇后的娘家自是可以封国公的。虽然姓叶,贫贱夫妻,问夫君再讨上一个又如何?
陈凤宁放下茶盏,与庭芳对视:“郡主何以能打如此包票?”
庭芳敛了笑,扫了陈凤宁一眼道:“姥爷愿尽心,我自是要为谦哥哥挣个世袭罔替。姥爷不愿尽心,便是幼年再厚的情谊,也是不能够说服殿下的。”
陈凤宁面色凝重:“当真就是为了殿下?”
庭芳登时气鼓鼓的指着徐景昌道:“你要想混个皇亲当当,就去说服了他!”
徐景昌笑骂一句:“谈正经事呢,你又胡闹。”嘴上如此说,却知道就福王的那副模样,就是周毅都疑着他。心里还暗赞陈凤宁忠心,到这会儿了还替李家着想,不去打那皇后亲外祖的主意,怪道能养出陈氏那样重情义的闺女。决心写信跟福王提上一提,任何时候,忠臣难得。
颜飞白脑子转的飞快,朝廷是指望不上的,打太子那样死了,众人都凉了心。明白人都知道太子为了什么而死的决绝,回想起来就更心疼了。往下数的皇子,一个比一个靠不住。他不同陈家家大业大,何不赌上一把?正想试探两句,那祖孙两个的对答竟是要帮着殿下。徐景昌的出身不瞒人,他们还能为了哪个殿下?帮着皇子夺嫡篡位,在这年头竟是最守规矩的做法了。但福王名声着实不好。还不是女色上头的名声,那都是细枝末节。要紧是听闻那位连诗书都不曾读得,一味只知道玩闹。他倒是可以利索站队,就怕他们稳稳当当的,福王在京里头叫太子摁死了。心里竟还信徐景昌多些,好不好手里有粮,即刻就有兵。帮着福王还隔了几千里,凑不进跟前去,不若帮着徐景昌,那才是真能混个公爵当当呢!
心思一活动,面上就带出笑意来,问的话却很不客气:“恕臣直言,敢问福王殿下可肖太.祖,救苍生于水火之间?”就不信了,一天挑唆个百八十回,就说不动你!
不计其庶 第353章 汪汪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颜飞白的想法不足为奇,天下到如今的地步,众人心里不生幺蛾子的反倒奇怪。陈凤宁若非豪强,族里修建的高墙邬堡,只怕心思比颜飞白还要活络些。颜飞白与徐景昌夫妻都不熟悉,不大摸的准徐景昌的心思,此前都忙乱着补种,只觉得他条理清白,于年轻人里算难得,再多便不知道了。暂按下心思,同众人商议起如何勾的盐商来建屋之事。一切的前提都是露头,混成心腹之前,不管是忠于福王还是徐景昌,都是没意义的。
天下人心浮动,圣上心里明镜似的。徐景昌夫妻跑去江西生孩子,其目的瞎子都看的出来。太子心中明了,同圣上一样打着坐收渔利的主意。福王却是在庭瑶与庭芳的指点下想的更透彻。从来没有掉馅饼的美事儿,想要的东西不去争抢,守在一边看着是再得不着的。后院的姨娘想得夫主青眼,且要使出浑身解数。家国天下,道理都是一样。就譬如徐景昌入江西,太子等着徐景昌倒霉,可要是徐景昌一气儿吞下了江南呢?福王看着太子仅学了个圣上的皮毛就自以为懂的了制衡,心里不由学着庭芳的口吻,暗骂了一句:妈的智障!
圣上观察着两个儿子的反应,此刻倒没什么好犹豫的了。他如今就同那周天子一样,也就是个明面上的天下共主。此刻加强太子的实力,福王是必要反的;立赵贵妃为后废太子则是损失了太子一方的力量。面对天下即将分崩离析,圣上不想冒险。朝廷缓慢的转动着,动了花花肠子的,除了那过不下去的流民两手一挥就要杀进皇城,余者都按捺着不动。昔年明□□广积粮缓称王可不止庭芳听过,很有几个心思深沉的人拿去当了金科玉律。几个相邻的还彼此观望,看对方是什么形态。远交近攻读过书的人也都是知道的,天下的读书人心思也跟着活泛,暗戳戳的乱窜找雇主,做着那鸡犬升天的美梦。
福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压抑比斗争更难熬。光武帝刘秀的事迹都叫他翻烂了,也想不出如何才能补好这艘要沉的大船。严春文立在一旁,替福王空着的茶杯续上一杯水,心中有些惴惴,不知许久不见的福王唤她来作甚。福王瞥了一眼沉不住气的严春文,懒的说话。又看过一遍南宋如何起家,外头来报:“禀殿下,严掌院到了。”
福王抬了抬眼皮:“请进来吧。”
不多时严鸿信进得门来,先朝福王夫妻见过礼。福王指了指边上的座位:“岳父坐吧,虚礼日后再讲。”又对严春文道,“你也坐下,今日我有事要说。”
严掌院便问:“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福王淡淡的道:“我们的事,王妃还不曾知道。今日细说说,好叫她心里有个数。”
严春文疑惑的看着福王。
福王没耐心引着,直直道:“我要篡位!”
严春文惊的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严鸿信不满的看了女儿一眼,对福王道:“殿下如何打算?”
福王道:“王妃告病吧。家里没有女主人,少不得请侄儿媳妇掌掌家,不然像什么样子?”
严春文脸色发白,一个字都吐不出。福王府的内政早就是庭瑶管着,她至多弹压一下姬妾。如今竟是连面上功夫都不做,直叫她养病。内宅手段她便是不懂,听的也不少。所谓告病,不过是软禁。倘或真病了,立时就叫人拔了爪牙,便是好了也难拿回管家大权。眼里即刻蓄了泪,喏喏道:“殿下……”
严鸿信自是疼女儿的,统共三个孩子,还不到顾不上的地步。再不喜欢,终究是自家骨肉。可如今看了女儿的模样,叹息一声:“殿下所言甚是。”
严春文见父亲都不帮她,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严鸿信又叹了口气:“殿下,臣想同王妃说说话儿。”
福王对严春文是没什么指望的,要紧时刻关了她,省的她裹乱。叫了严鸿信来,为的是严鸿信的面子。索性起身出门,把书房让给了他们父女两个。
严春文见了福王出门,更是哭的难过。严鸿信拿着个不醒事的女儿也是无奈。当初他被庭芳当面嘲讽没仔细教导,可她出嫁的时候才十几岁,历经波折,到如今还没甚长进,这辈子实指望不上她开窍了。好赖占了个元配的名分,又于八月间生了个儿子,算是站稳了脚跟。只要别裹乱,好不好将来严家的公爵跑不掉。等着严春文哭够了,严鸿信才缓缓开口:“今日不论君臣,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一个做爹的,难道还盼着你过的不好?”
严春文哀戚道:“殿下原先就想废了我。”
严鸿信道:“废了么?”
严春文噎住。
严鸿信正色道:“论管家理事,你比不上秦王妃一个指甲盖儿,是也不是?”
严春文低头不语,福王府被庭瑶管的铁桶一般,漫说外人,连她都插不进手去。孤身一人来此,连个丫头也无,愣是让长史服服帖帖。心里虽不高兴,总是服气的。
严鸿信又道:“殿下对秦王妃姐妹多有依仗,你昔日做过什么,你忘了旁人可没忘。”顿了顿,严鸿信又道,“殿下与太子有一争之力,最要紧的便是驻守边疆的赵总兵。朝廷无钱,他便圈了周遭的地,自己养活自己。非殿下舅父,我都不知该何去何从。那一位,亲自教养了徐仪宾与东湖郡主。若说殿下与徐仪宾之间,舅舅自是更疼外甥的。但你与东湖郡主之间,舅舅更看重哪个?”
严鸿信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道:“殿下……便是将来,头十年都是没法子真君临天下的。”
严春文思绪纷乱,茫然的看着父亲。要篡位她隐约知道些,担忧归担忧,期盼也是期盼。母仪天下,几个女人不想。乍听福王亲口说出,少不得惊吓一番,却易平静,可此刻父亲所言,又是为何?
严鸿信却不好说的太过,毕竟是在福王府,隔墙有耳是一桩,怕女儿嘴上不牢靠又是一桩。只含糊道:“天下乱纷纷的,平叛就得十数年,你老老实实的呆着。殿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看在大郡主与五爷的份上,殿下总归会让你有些脸面。”
严春文的长女是福王头一个孩子,爱若珍宝,早早请封了郡主。余下几个儿子倒不急,四个庶子一个嫡子,如今只按排行叫着。朝廷无钱,此时请封就是讨人嫌。福王心中有大志向,这点子蝇头小利更不放在心上了。严春文心里想过一回,便道:“秦王妃要理家不得闲儿,初晖还是抱回来养吧。”
严鸿信早被笨女儿折腾的没了脾气,平静的道:“秦王妃带着,日日能见殿下,殿下就想的起你来。不说朝廷事,家里争宠的法子你也不能了?别只想着女儿亲近你,再亲近你不得宠也是无用。殿下喜欢的女孩儿是什么模样,秦王妃比你清楚的多的多。”
严春文又低头不语。
严鸿信不过是安抚一下女儿,省的自家将来的公爵跟着鸡飞蛋打。久病床前无孝子,严鸿信心里疼女儿是真,可他还有儿子孙子,不能什么事都压在女儿的裙带子上,何况也压不住。还得他在外头挣一家子的体面。不是不知道大郡主叫秦王妃带着,将来必不把生母放在眼里,可那又有什么办法?非要抢回来容易,就怕连带大郡主也叫福王抛到脑后头。几年夺储生涯,福王早不似往年的天真。福王自家半点实力也无,不能御下则接不了太子的人脉。他所依仗的,全是幼年情谊。可情谊在权势面前,又算的了什么?
秦王妃倒在一旁,福王上位也好,徐景昌上位也罢,她总归是权贵,皇后的姐姐细论起来远不如王妃体面。再是张扬得宠,见了宗室都得下拜,反不如做着秦王妃受人磕头潇洒了。可道理都是一样的,徐景昌将来再权势滔天,又如何呢?终究是外臣。自家做了皇帝不是更自在?徐景昌不论,那赵总兵呢?有财源有兵权,是福王压过太子的关键,但同时也是悬在福王头上的利剑。此时此刻,反映到后院,便是谁的孩子让秦王妃养,谁将来就是太子。滑不溜手的秦王妃偏养的是郡主,好处除了给郡主的亲弟,还能外了别个不成?
东汉的豪强拥立了光武帝,东汉一朝豪强势力达到了顶峰。为君王出生入死之人,自是要从君王手里分一杯羹。这些人将来哪一个都比个无足轻重的后宫皇后来的嚣张。想起严春文害的庭芳的那一跪,严鸿信就觉得把严春文关死在后院最好。不冒头,那样做大事的人也想不起她来。对权臣而言废立皇帝都不是没干过,何况皇后。福王给他做脸,他就得替福王按住女儿,否则严家定然遭清算。风口浪尖上,添堵都是将来的死罪。
收拾了严春文,就代表肃清内部,预备正儿八经与太子叫板。福王不能再等着圣上的犹豫,他得抢过中枢的权力,得为现在还是幼苗的江西保驾护航。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治后院,不过是踏出去的第一步而已。
不计其庶 第354章 汪汪汪
君子墨从捕兽夹上解下一只兔子,拿草绳绑了爪子塞进了随身携带的布口袋里。寻常猎人的夹子都有记号,少有动别人的。然而一场大水过后,所有的规矩全乱了套。往日守着规矩,是打架所耗与收益不相衬,还不如彼此划了线,大伙儿进水不犯河水。到了没有吃的时节,就看谁的拳头大了。捕兽夹锈迹斑斑,就这模样还能夹着猎物,算意外之喜。进山就有好彩头,君子墨心情很是不错。
灵巧的身子在森林里穿梭,水灾以来,她就是靠着城西的这一片丘陵生存。双拳难敌四手,此前她执意招婿早惹恼了族中众人,族里救灾不单不给她米面,反趁着她顾头不顾尾的时候把她家存粮偷了。几次偷抢,有自家的还有外头的,把那两进的院落折腾的连把椅子都无。先前预备攒下过冬的皮子也叫偷了。族里是铁了心想发那一注绝户财——大灾之后分绝户田都给流民,君家大族是捞不着的。反倒不如她好算计。尤其是她堂叔家里,不出五服,只要她没了,顺顺当当就把几百亩田并城里一亩盖房子的地基纳入怀中。再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生意了。
君子墨轻吁一口气,族里心善的都说她命苦,本来外家就是单户在此,长辈还一个个都没了。一个女人,祠堂都进不去,说话更是不响。若非她自小随着外祖学的好武艺,只怕就在那烟花柳巷里哀哀欲绝了。看尽了族中嘴脸,君子墨偏不肯如了他们的意。赈灾的淡米汤她还不稀罕的喝了,索性一头扎进山里逮兔子抓鸟雀。运气好的时候拿一半兔子换些粮食吃几日饱饭,运气不好也能烧上几只麻雀不至于饿死。江西自古虎患猖獗,这片林子里不是没有,先前打猎的人多,老虎也知避着人,水患过后人不行了,畜生们就开始猖獗,还有跑到城里叼孩子的。林中打猎命悬一线,君子墨却是宁可叫老虎吃了,也不愿落入族人手中。起码老虎不想着拿她淘换点银子,打骨头里榨出油来。
三两下窜上树,连掏了好几个鸟窝都无甚收获。秋日里到了,连鸡都不想下蛋,何况野生也长的鸟儿。好容易才弄出了三五个,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往日里得了鸟蛋,自是磕了直接倒进嘴里果腹。今儿却是想带回去,又怕蛋壳脆弱,不待到城里就碎了。想了好一会儿,再看看布口袋里的兔子,干脆跳下树往回折去。
路上草木泛黄,一具具摊在路边的尸体都只剩了骨架。一场大水,南昌死了一多半的人,城里的尸首布政使还叫人捡去烧化以防瘟疫,郊外的只能等着野兽来清理。春夏之交正是老虎养崽儿的时候,那多食物,母老虎的崽儿们尽数能活。待明年的小老虎们长大,又是一桩祸事。君子墨扶着额角,要不她怎么就半奴半雇的蹭上了郡主家呢?明年景况,这片护她周全的山林也进不得了。
走进城中,就有人盯着她鼓鼓囊囊的口袋,看形状都猜出来不是兔子便是竹老鼠。兔子常见,味儿还寻常,倒是竹老鼠更值钱些。路边的灾民看着布口袋直咽口水,就有几个蠢蠢欲动。君子墨目不斜视,只把手中的火.枪转的同金箍棒一般,以镇宵小。君子墨凶名远波,现又瞧见她竟鸟枪换炮,耍起了火.枪,更不敢惹。都悄悄退开,盯别的猎物去了。
拐了几道弯,进了个小巷。两侧断壁残垣,透过塌方之处,看的见满地狼藉的院落中,随意用木板破布草席搭的窝棚。能动的人早出去觅食,山里河里,哪里有吃的,就往哪里寻去。只可惜西郊的山林深处老虎豺狼野猪,什么都不好惹,没有金刚钻自是不敢去,只在外头寻摸些野菜野草,混着朝廷发下来的淡米汤,吊着一口生机。
终于走到了目的,窝棚里半个人也无。君子墨想了想,又去了井边,果然见着了一个带着孩子的瘦弱妇人。
君子墨轻唤一声:“伯娘!”
那妇人抬起头,见是君子墨,勉强扯出个笑脸,手上的活计不停不歇。边上一个看着胖乎乎的小女孩帮着用手揉搓着小件的衣裳。灾年并没有真胖的孩子,那小女孩纯粹是饿的浮肿。君子墨对着小女孩笑道:“张嘴!”
小女孩依言长开嘴,一颗生鸟蛋滑进喉咙。没有尝着味儿,只好吧唧着嘴。君子墨统共只得了五个,一气儿就喂她吃了三个,又递给了妇人两个:“歇口气儿。”
那妇人笑道:“你自己吃吧,我洗完了这些,大伯母家能给吃的。”
君子墨笑笑:“我吃饱了。”
妇人是君子墨远房的伯母邹氏,而邹氏所说的伯母则是现君家宗妇傅氏。族长家底丰厚,几个月已经缓过来了,丫头仆妇淹死了许多,总不能叫老爷太太自家洗衣裳,就分出来些给族里的孤寡做活,顺道叫他们挣口吃食。族里分活计,便是照顾孤寡,那也是有儿子的优先。邹氏只得一个女儿,君家大族,先前她要守便叫她守了,横竖不差她那一口吃的,顺道儿挣个好名声。可到遭了灾时,活少人多,她就混不上什么了。还是她素日老实勤奋,做活兢兢业业又不多话,宗妇才松了口儿,叫她帮着洗衣。
君子墨虽父母双亡,勉强算个小姐,叫她读书习武是能的,叫她洗衣做饭做衣裳鞋袜,那是万万不能的。往日里家中琐事都是邹氏打理,邹氏的女儿小朵儿跟着打下手,再带上两个丫头并一个看门的老苍头,就是君子墨家的人手了。遭灾后君子墨自生难保挣扎求生,也只能偶尔照看一二。就譬如今日,有口多的就送了来,算是报了邹氏多年照看的情谊。
邹氏就着君子墨的手把剩下的两个鸟蛋吃了,继续洗衣。君子墨就静静等在一旁,待她洗完了衣裳,把火.枪扔给邹氏,自己一手一个木桶,轻轻巧巧的拎回了邹氏住的窝棚。这一代住的都是贫苦的君氏族人,治安还算不错。帮着邹氏把衣裳晾在竹竿上,又在窝棚边的临时灶台上捡了两根柴禾生火。
邹氏吓了一跳:“你要作甚?”
君子墨低头架着火堆道:“烤兔子。”
小朵儿立刻就口水泛滥。
邹氏苦笑道:“你在这儿一烧,香味招的一条街的人都来。拿锅炖了吧。”
君子墨听闻,只得把火扑灭:“罢了,我去指挥使衙门烧去,回头拿食盒装了给你们送来。”
邹氏还不知君子墨抱上了庭芳的大腿,城里众人都在挣扎求生,再没空闲话嚼舌,什么消息都慢,邹氏对外间一无所知。忍不住拍了侄女儿一下:“今时不同往日,你少惹祸!”
君子墨想了半日,也不知道怎么跟个目不识丁又老实巴交的伯娘解释,只好道:“我算是混去了郡主身边当丫头了吧。”日日跟丫头们混在一起,好像也没差。
哪知邹氏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哽咽着道:“那起子杀千刀的,怎生迫的你去当丫头?你爹是秀才啊!!你怎么能去当丫头?”
君子墨忙摆手:“没签契,不过去帮把手。”说着都有些违心,庭芳身边无需她做什么,整就一个吃闲饭的。又打着哈哈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嘛!不过陪着郡主说说话儿,原也是本分。何况他们家还给吃的,日后你别忧心我的吃食。我也不想给你留多少东西,有一口剩的给你们送来,立等吃了。存在家里白便宜了旁人。”
邹氏轻轻松了口气:“你有口吃的就罢了。”又问,“那郡主我也听人说了几耳朵,仪宾又封了指挥使,手底下来了好多兵丁,你可得仔细瞧着,有合适的自家不好张口,就来同我说,我替你说媒去。你单一个人,没有男人护着,他们就想活剥了你。你竟能攀上郡主家,再寻个有武艺的,才保得住那一注家财。”
君子墨正说话,小朵儿的肚子咕的叫了好几声。邹氏眼睛一酸,起身牵了女儿的手:“走吧,去伯祖母家讨碗粥去。”
君子墨忙拦住:“要甚粥,跟我吃兔子肉。”
邹氏叹息一声:“你做丫头的,跑出去外头打猎,好意思把兔肉自家吃了?还不快去奉与主家。好好当差,万事熬过今年再说。”这孩子还真是小姐当惯了,半点世事都不懂。
君子墨与邹氏,从来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偏偏幼年常受她照顾,衣裳鞋袜也是她做。新官上任三把火,徐景昌才做都指挥使,就把城内剩下的兵丁都编制了。再加上他们自己带了的人,有枪有弓,林子里的兔子早就遭了秧。翠荣还拿竹笼子养了一对儿小的做耍呢。可邹氏最是主意正,无论如何都不肯吃的。君子墨只好拎着兔子回到都指挥使衙门,跟厨房换了几个肉包子,用纸包了给堂妹吃去。
正在此时,就有人来道:“君姑娘,郡主有请。”
不计其庶 第355章 汪汪汪
君子墨踏进正房,就见庭芳一脸疲倦的在喂奶。见她来了,用下巴对着个座位道:“坐。”
君子墨到底行了礼才坐下,还未开口,庭芳就道:“你也是个熊孩子,眼错不见就上山打猎了。往日是为了口吃的,现在又不是那景况。你读书识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用我多说?山上尽是老虎豹子,你有几条命去填?便是要去,家里那多人要去,你偏还落了单。别说你还能对着男人们扭捏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