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其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潇湘碧影
君子墨愕然,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这是郡主在絮叨她?
庭芳看君子墨,真就是个看孩子的态度。十几岁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孩子么。把吃饱的徐清交到乳母韩巧儿手里,拿出一张纸来随意画着圈。自从生了孩子后,庭芳就越发能理解女人的地位。任何时代,都是看贡献值的。这个贡献值不是对社会,那太虚了,而是对当下的集体。她正谈事儿,涨奶了,只得退出来奶孩子。不能与会,就不能左右政策法规,直接就丧失了话语权。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也只能带孩子了。没有避孕套的时代,要么死了男人要么天然失去生育能力,否则就要被孩子拖死。是可以把孩子全权交给乳母,偏偏医疗水平又太差,生都生了,哪能心大的任由其生死呢?
默默画了好一阵儿,庭芳对君子墨招手:“过来,你替我瞧瞧,这是你们君家的地盘么?”
君子墨探头一看,才发现是南昌舆图。平日里看不分明,在舆图上就有些惊心了。城内君家占了大半好地界,城郊的田地十亩里就有九亩姓君。其余几个著族的庄子都快出南昌县了。杀肥羊是传统,君子墨心中猜着庭芳八成想动君家。不过那跟她有什么关系?她早被逼的没法子在南昌混,家里的地也就只能荒着,拼着大家都别打主意,谁都落不着好。看着君家要倒霉,她还有些幸灾乐祸。君家宗族到了连族人都肆意欺辱的份上,是该完了。
庭芳却是问:“你们族里许多人家的房子都塌了吧?衙门的意思是,既然都塌了,不若统一修建。君家是大族,旁的不论,出点子力气是应当的。我不知你们组长的脾性,想问你打听打听。”
君子墨撇嘴:“他能有什么脾性,只一个字,贪。谁给他点子小利,公道均匀都抛在脑后头。族学也不曾好好管过,也是阁老之后,四五十年了连个举人也没有。这二十年里更是连秀才都不见。祭田里的出息原是该大头给族学的,叫他私自截下。族学里没了嚼用,贫苦点的族人就上不起学,都跑去学手艺了。我爹是最后头一个秀才,活着的时候见天儿在家里骂,也是无用。”
君子墨一堆抱怨,庭芳立时就懂了。君氏族人只怕早有各种不满,倒是个极好钻空子的机会。若是那等规矩森严的大族,处事不偏不倚,只论家规,凝聚力可不是说笑的。贫富差距大好啊,贫富差距大就好发动群众斗群众嘛!庭芳登时乐了,琢磨着怎么把君家的土地收归国有。看君子墨的模样儿就知道,那帮人违法犯纪的事儿定然不少干,不是铁板一块,互相攀咬一二,就能团灭了他们。要不怎么窜江西来呢,这事儿归布政使管。朝中有人好办事呐!
庭芳又看了看君子墨的一身狼狈,道:“你也别只记得出去野。家里开了个小学堂,读书识字骑马射箭样样都要学起来。你会打猎是好,但兔子比人蠢多了,什么时候能打人才是本事。你一个姑娘家,不扎实学些安生立命的本事,怎么死都不知道。”
君子墨瞠目结舌,听到“你一个姑娘家”的时候,脑子里跟着就接了一句“贞静娴雅”,这是她的长辈们常念叨的话,万没想到庭芳的教导是文武双全。郡主,你怎地不按套路出牌啊!
正说话,翠荣心急火燎的提着裙子进来:“郡主,于大夫呢?”于大夫就是跟着庭芳来南昌的那位,庭芳养着他,他便在指挥使衙门门口支了个摊子,免费给人看病。翠荣寻不着他,还只当他来给庭芳请平安脉,哪知道正屋里也不见。
庭芳忙问:“什么事?”
翠荣嗔了君子墨一眼:“才君姑娘托厨房的人替她送包子,哪知送到地头,那位小君姑娘正晕着,她娘抱着哭。厨房的人慌了,给带了回来,偏又寻不着于大夫。”
哪知豆芽又匆匆跑进来道:“没事了没事了,小姑娘饿的。已经醒了,正吃粥,不用找大夫了。”
君子墨脸上焦急,对庭芳道:“我去瞧瞧。”
庭芳却叫住她:“且住,那是你什么人?”
君子墨道:“是我一个伯娘,寡妇失业的,带了个十岁的女儿。小时候带过我。”
庭芳叹道:“我是救不得那许多人,既然撞上了,你顺道儿问问,愿不愿来我家做工?旁的没有,吃的总够。”
君子墨确认了一下:“做工?只是雇工么?”
庭芳笑道:“不然呢?外头一层层的灾民,我买奴婢也买不到良民头上。”
君子墨无比感激的行了个礼,大步流星的冲出去了。翠荣给庭芳端了杯茶埋怨道:“郡主你又烂好心。”
庭芳道:“横竖要请人,不差那点子了。灶上的人还是姥姥给的,粗使婆子都没。只带了个女儿还肯守寡的人,必是心性坚定之人,何苦折辱了她。”
翠华不解:“郡主你不是最讨厌守寡那一套了么?”
庭芳懒洋洋的道:“我是讨厌贞节牌坊,讨厌逼着人守。自家愿守的那是她自家的事。咱们这样的人家死了男人是不敢嫁的。可礼不下庶人,平头百姓愿意守的,真就是自己愿意。或舍不得孩子,或与先夫有情谊。外头百姓可不比咱们。谁家有个寡妇,那是供着,连月钱都要给个双份,有什么事都得问上一声,生怕慢待了。外头百姓,年轻的寡妇不定受多少委屈。能绷着不改嫁,是叫人佩服的。要不我怎么恨不得你们几个一挑三呢?世事无常,自家拳头硬了,想做什么都容易。那君姑娘被族里逼成那样,也没饿死她。你们都学着点吧。”
豆芽讨好的道:“怪道儿郡主待她不同,比对咱们客气多了。”豆芽与豆青都是庭芳未册封郡主时跟在身边的,又是乡下野丫头出身,比翠荣几个放的开的多。庭芳看她是个孩子,纵的厉害。三两句话就赖在庭芳身边说笑,嘴里有什么说什么,一点奴婢的自觉都没有。
翠荣瞪了豆芽一眼,又问庭芳:“那君姑娘是个什么章程?咱们安顿好了,家里的规矩也该立起来。她父亲有功名,我们几个可不能当姐妹处着。要拿什么态度,还请郡主示下。”
庭芳轻笑:“你们跟来了江西,学问都放了羊。既是秀才的女儿,便请了她做你们的先生。文也来得,武也来得。你们往常怎么待那酸秀才的,便怎么待她就是。她是女孩儿,还能同你们一块儿做耍。再给她空上半天专管习武,当我的护卫也不错。只府衙都有规格,窄的转不开身,从倒座里给她腾出一间屋吧。至于她那伯娘,若愿意来做工,扔后头罩房里去。虽都是姓君的,本事大的体面大,本事小的没体面。任人唯贤,就是我们家的头一条规矩。”
翠荣心中一凛,应了声是。
庭芳又道:“你们同她不好论姐妹,是为着她是先生。针头线脑的记得奉上,尊师重道便是咱们家的第二条规矩了。私底下一起耍倒无妨,横竖你们几个我都要放了良的,平辈论教也没什么。”没说出口的是,何止她的丫头要放良,有机会她非得直接废了贱籍不可!都是人,分了三六九等还不算,竟还有个逆天的贱籍。贱你妹啊!
翠荣稍等了一会儿,见庭芳没别的吩咐,就退下去安排了。不多时,接了君子墨进来,对庭芳郑重一礼:“多谢郡主收留。”
庭芳抬头笑道:“可是听翠荣说了?”
君子墨点头。此前一直胡乱混着,说是做小公子的教习,小公子却还是个奶娃。闲饭吃不长远,叫她做个女夫子便是正经找着了活计,比白住着安心。再有中间还夹着个邹氏。这年头上门求着做奴婢都未必有人肯买,许她们做雇工,那便是救命之恩了。
庭芳又道:“你那妹妹多大了?”
君子墨回道:“十一岁了。”
庭芳笑了起来:“比豆芽豆青小不了多少,叫她歇两日跟着一块儿上学吧。可是会扎花儿?”
君子墨摇头:“会裁衣裳,但不会扎花。她家贫苦,会绣花无用。倒是能打些络子去街上换钱。粗糙的很,若郡主开恩,叫她能跟姐姐们学上一二就更好了。”
庭芳点头:“我知道了,她那点大的孩子,正是该上学的时候。字儿认起来,算盘织布都要学。将来出去了也是个营生。”
君子墨算了算时间,就发现很不够用,不由问道:“那她什么时候做活?”
庭芳笑道:“她不是会裁衣裳么?家里上上下下谁的衣裳不用裁?叫她先替你裁,好不好看是你家妹子,祸害了你再说。旁的就不用干了,还是个孩子呢。”
君子墨沉默了很久,才问:“郡主,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不计其庶 第356章 汪汪汪
从来对人好都讲究度,庭芳对君子墨确实宽容的有些过分,以下犯上袭击皇族,本就是死罪,庭芳放了她不说还好好养在身边,只要君子墨没有脑子进水,都会怀疑。庭芳也不是全无目的,君家她是必要拆的,有个知道里头根底的事半功倍。可这样的人好找,犯不着非得找君子墨。
庭芳放下笔笑道:“那位跟我说善假于物的君子墨跑哪儿去了?怎地这几日畏缩起来?”
君子墨沉着道:“郡主与我非亲非故。”
“亲朋故旧未必好,天涯陌路未必不好。”庭芳道,“我身边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凑上前,你家是什么样子,我心里有数。”
“所以我看不明白。”君子墨道,“我也就是那点子田土,招了些小肚鸡肠的人惦记罢了。”
庭芳笑出声来:“我不图你什么,便是因着喜欢你呀。才刚见面的时候那样爽利,我忙几天顾不上你,倒开始别扭了。”
君子墨没那么好骗,一见如故的八成是诈骗。可想了半日,也想不出她有什么好图的。虽是安排了活计,可又不是非她不可。她所受的优待太过,甚至可以惠及家人,总觉得情况不对!
庭芳自是不会告诉她太多,现还不到时候。虽然挺喜欢自立自强的姑娘,不代表就没有防人之心。人总是从互相防备到慢慢交心。似君子墨这般走投无路又无牵无挂的,最好笼络。且处上一阵子,再谈其它。之前见她独来独往还有些不放心,再是族中逼迫,总有一二交好之人。一个都没有,人品就指望不上了。见她愿照应孤儿寡母,便不是个吃独食的。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能担的起大任,培养一个下属代价太高,她如今的地位带个小组长,那是浪费生命。
拍了拍榻边的空地,庭芳对君子墨道:“过来坐。”
君子墨没有犹豫,径直坐下。
庭芳又笑:“我就喜欢你这股利索劲儿。你安心来我们家做先生,缺什么短什么,不拘同哪个学生说。我能办的定替你整整齐齐的置办上。不用想太多,更不用拘束。我比你还小呢,不许我淘气不成?”
庭芳脸盘犹带稚气,但言谈举止皆老成,处上几日,难拿她当孩子待。君子墨有些茫然,她知道权贵喜好各有不同。她要卖身为奴,重用自不必说。似她这样连雇工的契都没签上一张,还能在郡主屋内进进出出,只怕算古今一桩奇事。君子墨把遇见庭芳后的桩桩件件在心中细细过了一遍,全都透着古怪。君子墨放弃思考了,横竖她光棍一条,炖了都嫌肉酸,怕甚?
庭芳却是掉头问她当地风土,尤其是几个家族的姻亲背景。此时的南昌挺怂的,竟是没几户有人在外为官。严鸿信是江西人,老家不在首府,暂不用打交道了。庭芳满心想的都是打土豪的事,偏偏此刻动弹不得,很不畅快。万事开头难,头一年的每一步都迈的无比艰辛。庭芳只得安慰自己将来就好了。
这厢庭芳在闲聊,那厢陈凤宁请了君家族长君和豫商议如何重建南昌城。水灾重建可以很快,若朝廷得力,两个月足以建的七七八八。偏偏朝廷无用,城内到如今连个馄饨摊子都无。依旧满目狼藉,惨不忍睹。自来强盛的宗族与地方官的矛盾就无休止,陈凤宁初来江西时,还得拜了君家的码头,否则虽不至于坐不稳布政使,到底行事不便。心高气傲的官员,怎愿受这般气?君家如今的景况,倒有一半是陈凤宁做的手脚。专引的人带坏族长的儿子,又使人散步族长家的谣言,把那一分不好的事说成十分。似君子墨那样的独生女儿,招婿也是常事,偏族里想啃肥肉。陈凤宁故意偏着“礼法”,君家式微的哪个不唇亡齿寒?人心散了,族长的号召族人时阳奉阴违,族长不满,族人更不满,矛盾越发深沉,现如今早就分成几拨儿了。
族长是昔日君阁老的直系,现居住的屋子历经几代,亭台楼阁花团锦簇。君阁老致仕后就在此间养老,能做阁老之人,思虑自是周全,高高低低的修了不知多少个库。大水过后这一家子最先能吃上热饭热菜,还往各处官衙送了不少。房子早就修缮完毕,那份富丽堂皇,衬的族人的窝棚分外刺眼。
君和豫懒的管族人死活,家族大了,少不得时时有吃大户的情况。贫民过不下去了要卖地,首先也是卖给同宗同族。君氏族长率先兼并的反而是族人土地。原也寻常,只天灾*不断时,难免有人眼红。几次冲突下来,君和豫更想甩脱那帮穷亲戚。听闻陈凤宁要替百姓盖房子,他先就唱起穷来:“陈大人有吩咐,小人莫敢不从。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撑不起一大家子的开支。”
君和豫得罪人的本事全是陈凤宁惯的,听他如此嚣张,陈凤宁也不恼。春风和煦一般道:“朝廷赈灾,与你有什么相干?此番请你前来,是有桩好事。重修南昌不是小事,你是君家族老,威望甚高,我想请你做个管事,统揽全局。朝廷管米粮,你只管分派,如何?”
君和豫登时喜不自胜,工程油水丰厚,随便哪里抠上一点子,就是块大肥肉。忙不迭的谢陈凤宁:“多谢大人抬举,小人必当竭尽全力。”
陈凤宁哪能让他好过?故意道:“工程繁杂,只怕你忙不过来。不若请了张家、钱家、王家一同来督办。”
有独食吃,谁想分给别个?君和豫忙陪笑道:“说句托大的话,他们族里的男丁,加起来还不如我们家一半多。不敢劳烦几位员外,我一并担了吧。”
陈凤宁摇头道:“不妥,不妥,总不好累着你一个,这不公道。”
君和豫便知陈凤宁是要好处了,只不知他想要什么。陈凤宁同君和豫从来就不绕多少弯子,不学无术的人,绕了他也不懂。顿了许久,一股脑推到徐景昌头上:“如今兵丁没有嚼用,工程我插不进手,你想接,还得拜对庙门去。寻我是无用的,只咱们相交十来年,透个口风给你罢了。”
君和豫方才想起指挥使换了人,紧张的道:“没打过交道,不知好不好相处?”
陈凤宁道:“性儿倒是好,就是着急上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丁马匹,哪里不要粮?”按说这样的明示,幕僚做做就到头了,犯不着堂堂布政使亲自上。不过陈凤宁坑君家坑的顺手,打一开始就如此“平易近人”,装作同君和豫十分相投的模样,就似知心之言了。稍停一会儿叫君和豫消化方才的消息,陈凤宁又道,“咱们说句贴心话,我那外孙女不是亲生的。嘴上叫的亲甜,嫁了人更向着夫家。外孙女婿未必就肯听我的,你自己想法子通关系吧。到底是仪宾,我也不好十分摆长辈的谱。”
君和豫一听十分有道理,千恩万谢的走了。徐景昌在帘子后头听的无语,还说跟庭芳不是亲生祖孙,他看就很像。陈凤宁掀开帘子,笑道:“好外孙女婿儿,可去唱黑脸刮他几层了。可叫那周千户万万绷住,别见钱眼开,你们头几个月能否吃饱饭,就看你们层层刮油呢。”
徐景昌木着一张脸:“他现在肯吐出来,回头必克扣的更狠。”
陈凤宁老神在在:“此乃连环计,他克扣的狠了,底下就不满。咱们挑唆一二,叫他们内讧起来,对君家便不战而胜。收拾了君家,又做好了工程,你还得了好处,一举三得。过后把君和豫砍了,没准儿还能捞上句青天。做官就是那么回事儿,再不稀奇的。我原不想直钩钓鱼,这不是郡主看上了他家连绵的土地么?”
同在帘子后头的颜飞白忍不住笑道:“陈大人你太极打的好,一推一转,全不是你的事了。”借花献佛的本事也太好了些。
徐景昌道:“计不难,都是叫贪字迷了眼。”
陈凤宁道:“故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徐景昌心中一跳,暗自警醒,世间处处是陷阱,凡是动了贪欲,便是防不慎防。当真是直钩钓鱼,君和豫竟就傻傻的咬着鱼钩不放。也不知陈凤宁是谋划已久还是临时起意。总归是杀人不见血,可见官员之谋算。徐景昌暂顾不得官场上的技法,事办完了,先与陈凤宁告辞,回到了都指挥使衙门。
庭芳正同君子墨扯闲篇,徐景昌进门时撞见,心道又是个姓君的,小狐狸打什么坏主意呢?待君子墨避了出去,徐景昌才问出来:“才姥爷三言两语把君家族长哄了,君姑娘你哄完了不曾?”
庭芳扑哧笑道:“我好容易得闲,哪里就哄人了。不过看着喜欢说说话。”
徐景昌半分不信:“你没闲工夫。”
庭芳笑道:“我还没想好怎么使,总归有本事的人先拢着。趁人落魄时,一碗米都是死心塌地的恩德,再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生意了。”
徐景昌顿时没了兴趣,把方才在布政使衙门的事儿复述了一遍,省的庭芳不知前情误了事。末了点评了一句:“怪道过去的丞相都要从地方做起,跟宗族打交道非得长满身心眼子才成。”
庭芳笑问:“看不惯?”
徐景昌不由笑道:“我又不是读傻了书的腐儒,有什么看不惯的?只是觉得姥爷算无遗策,到头来皆大欢喜,唯有做了工又没吃的百姓无人管他死活。待把恶人砍了后,连带一起苦过的街坊都不记得那份苦了。多少事背地里龌龊,反显的霁月风光。便是我真看不惯,吃了他的好处,也只好看的惯了。玩弄人心不过如是。”
不计其庶 第357章 汪汪汪
这些招数,徐景昌便是幼年不知道,走南闯北许多年也都知道了。不过感叹一句就丢开手,前路漫漫,想着做那君子是不能够的。再则君子的老祖宗孔子他老人家为了生源手起刀落灭了少正卯,可见人都是一样的,为了利益什么做不得?只终究有些违心,徐景昌兴致不高,与人打交道总不如与物打交道来的爽快。
庭芳初来古代时也有此惑,技术员的思维简单直白,机器没有弯弯绕绕,你敲进什么东西,它回馈什么东西。可到了这个时代,有些事就必须认。至少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先顺从,待到强大之后再想着改变。道理都懂,心里过不得。庭芳也不劝,放徐景昌一个人呆着,点了几根蜡烛算着重建的开支。
君和豫得了“暗示”,上蹿下跳的送礼,都指挥使衙门早得了吩咐。指挥使衙门的属官比布政使的少一半儿,才换了上峰,地位又高,摸不准脾性,全都装着鹌鹑。指挥同知与佥事官阶甚高,反寻着周毅个四品千户拍马屁。几位夫人亦是接连下了帖子,只庭芳没空,不曾应允。此时君和豫前来送粮,属官都从周毅口中知道了徐景昌淘换粮食是为着兵丁口粮,一个个装模作样,一层层的刮——都是熟练活,倒叫周毅长了见识。君和豫还没拜着徐景昌,就撒出去几千斤的粮草。灾年粮价比黄金,心痛的君和豫直抽抽。但想着之后大工程能赚,才又把心情平复了。
徐景昌不好见,消息一撒出去,南昌望族纷纷送礼。钱良功半真半假的透露出徐景昌有大船队,众人心中即刻了然。怪道儿要粮食,可不再没有比粮食更赚的生意么?几家大族绵延百年,什么天灾*没见过?屯粮自有一套法则,只比不得君家。要说当年君家一样寻常,出了个阁老,几辈子压的周遭喘不过气来。好几家子心里憋着气,可劲儿送礼,就想抢了君家的差事。
天气渐冷,正是秋收时节。几个省大水,也不至于处处都遭灾。总有灾情轻的地方还能收上些粮。实在收不上稻米的,旱地里种的高粱玉米红薯土豆也行。府库渐渐充盈,盐商那头还没有消息。陈凤宁当机立断,将南昌城分成好几块,规规矩矩的按着送粮的数额分派。几个家族的族老都说布政使大人公道,徐景昌听在耳里简直哭笑不得。陈凤宁反倒趁机教导徐景昌:“管事最要紧是划条线,管事的人按着线走,底下的人也按着线走。话说在前头,大家便都服气。你倘或含含糊糊,不明码标价,才最易引埋怨。”
徐景昌点头称是,陈凤宁咬着夺嫡的事不肯松口,旁的却是尽心尽力。到底是外孙女婿,算自己人,教起来格外仔细。有些道理徐景昌明白,也有些不懂,一律听着。夺嫡那事不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同样读书人的立场也不重要。不拖后腿便是万幸。真有风吹草动,福王还得靠着他手里的兵。庭芳可惜的也是陈凤宁丢了的从龙之功,跑到外祖跟前,为的就是无人使绊子。势单力薄的时候,麻烦少一个是一个。
君家送的最多,人口亦最多,就占了大头。人工是不要钱的,只要有口吃的,恨不能连老弱妇孺都上前来帮手。一些本地没有的材料,庭芳早写信去东湖,叫任邵英调度。金银不怕水泡,府库里的钱财尽有,倒不愁买不着材料。顺道自家的船队赚上一笔,江西明面上还不是他们的地盘,自是懒的替圣上省钱。也算是拿着国库中饱私囊了。
重修南昌城,首要的便是把城内清理干净。说好的一顿干两顿稀的口粮,过了几个族老的手,都克扣了不少。自家侄子还好些,那些散户流民,能捞着三顿稀的就不错。陈凤宁也不去管,那头在清理场地,他就带着人调整庭芳的所绘的图纸。他久居地方,重建的事儿也经过几遭,比钱良功老练的多。钱良功并庭芳没考虑到的,他带着幕僚一一描补上。一时间文武两个衙门忙的人仰马翻,各家想与庭芳交际的夫人又都歇了心思,照管自家丈夫去了。
大约是上半年雨下的太猛,下半年倒是少雨。整个南昌城变成了个巨大的工地,每日里灰尘漫天,庭芳都不敢开窗透风,即便如此,那桌椅板凳日日擦着都能积下薄灰。床铺幔帐的颜色跟着发沉,偏外头那样灰大,洗了也没处晾晒,只得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