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爆炸的冲击力,令附近的几名工程兵和两名爆破手,也飞出去多远,摔倒在地。
另一组也被城头上飞来的炮弹炸中,爆破手飞出多远满脸是血不动了,另一名爆破手冲上来,从死亡的勇士身上取下炸药继续前进。
“分散!停下!”
四个组,每组都有一名叫旗长或者总旗之类的小头目负责,一声令下四个组,分散开来,趴在地上,暂停冲锋。
“开炮——”
这时炮营阵地上,李柱石大喊着,大手从空中往下一落。
“咚,咚咚,叨叨叨,轰隆……”
明军众炮齐发,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准确的落在了城头上,打得硝烟弥漫,砖石乱飞。
不少鞑子在炮火轰鸣中,被炸得粉碎,有的飞上了天,有的栽下城头。
城头上的炮火被压制。
“冲!”
四个组的工程兵和爆破手,爬起来,冒着炮火继续往前跑。
在炮火的掩护下,他们泅过护城河,很快来到了城墙下面,开始作业。
工程兵用锹镐在城墙根部打眼,四个组分工,相隔二十米左右,要打四个洞。
城上的清军当然不会让他们轻易得成,弓箭,石块,滚木雨点般倾泻而下。
四组作业的工程兵和爆破手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并没有停止作业。
李柱石又将几发炮弹送上城头,城上才算消停了一阵。
就这样,半个小时之后,四个洞全打好了,炸药也放进去了,四组的工程兵和爆破手撤回。
“王强,张栋,你们那一组的十门大炮调低,对准城墙那四处目标,开炮!”
很快十发炮弹呼啸着破空飞出,准确的落在城墙根处炸响。这些炮弹的炮爆炸又引燃了城墙根四处洞中的炸药。
“轰隆轰隆轰轰……”
天崩地裂,数里之外的朱由崧感觉脚下的大地抖动了几下,保定府的一段城墙飞上了天,浓烟和火光散去之后,那里的城墙被打出一个几十米宽的大豁口。
朱由崧大喜。紧接着十万明军在震天动地的呐喊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护城河,冲进了保定府。
接下来是城中的一场拼杀,一个多时辰之后,明军以压倒性优势,把鞑子赶出城外,索尼带着残兵败将再次逃之夭夭。
拿下保定府之后,朱由崧马不蹄,亲自督率十万大军,直奔清廷的京师杀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25章 宁完我与范文程(上)
自大名府一战以来,多尔衮节节败退,朱由崧的人马抢关夺寨,势如破竹,没出一个月便剑指大清京师北京城。
大清国朝野震动。京师附近的村庄镇店,北京城以内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悄悄私语的人群。
都在议论弘光朝廷如何神勇无敌,明军如何锐不可当,攻城陷地,势如破竹,清军连吃败仗,损兵折将,多尔衮亲自出马,也不过如此,等等。
一些地主乡绅士大夫等街面上的头脸人物,又在悄悄地奔走,串联沟通,私秘窃议以何种姿态迎接大明的弘光大帝之事。
当初李自成的人马打进北京,这些人也是奔走呼号,以新姿态迎接农民军。鞑子来了,他们换上另一种姿态迎接鞑子。现在,朱由崧的人马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又忙活上了。
这两年像弹簧一样光变换嘴脸,也够他们忙活的,真是不辞辛劳!
但现在最辛劳的应当属多尔衮,代善,济尔哈郎,索尼等这些鞑子的头头脑脑们,他们感到了无比的压力。
大清国入主中原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自跟弘光朝廷开战以来,他们的梦魇就来了,大仗小仗,逢战必败,节节失利。尼堪,博罗,阿济格,多铎,鳌拜,满达海,三顺王,吴三桂,豪格,祖大寿,马国柱,等等等等。这些大清国的支柱人物,相继败亡。
现在大清朝国大空虚,既缺少精兵,又缺乏良将。
自去年九月份到现在,他们的顺治皇帝迁都北京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朱由崧就打到北京了,号称天下无敌的八旗铁骑,在伪帝的军队面前真的就无能为力了吗?难道天要亡我大清吗?
摄政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仰天长叹面面相觑,聚集满朝文武,商议对策,终究是无策。
“也许有范先生在就好啦!”索尼语出惊人,想到了范文程。
此时的多尔衮早就在怀念他的这位范先生了,不光是怀念,更多的是后悔和深深的自责。
范文程,三朝老臣,从努尔哈赤开始到皇太极,再到现在的顺治帝或者说多尔衮,这位议政大臣弘文馆大学士为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上阵能杀敌,提笔能成文,也许大冶岭之战的失利不该归咎于他,更不应该答应伪帝朱由崧的条件,拿他的老婆换取肃清王豪格,结果逼反了范文程,也没救得了肃亲王,这才叫鸡飞蛋打狗跳墙,竹篮打水终是空。
现在大清国四面楚歌,岌岌可危,要是有范先生在,肯定会有办法的!
“可是宁先生呢?”多尔衮心中后悔和自责,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另一个大谋士宁完我。
如果说范文程在清廷之中为汉臣第一,那么宁完我无疑就是汉臣第二,或者说他们俩齐名,半斤对八量更为合适。
二人都是三朝老臣,议政大臣,殿阁大学士,论二人的才智慧,别说是汉臣第一第二,连满清鞑子都算上,整个大清国文武百官之中,他们也是数一数二的,无人能出其右者。
只是相比之下,这位宁先生很有个性,敢犯颜直谏,见解独到,不媚权势,坚持己见,这既是他的优点,但有时候也是他的缺点,因此曾经几起几落。
入关以后,宁先生变得圆滑了,不愿再做狂吠之犬,相比范文程略显平庸,然而,如今的满朝文武,谁又能比得过他的宁先生呢?
多尔衮当然不会忘记,当初,对弘光政权用兵的时候,宁完我就语出惊人,与范文程看法不一致。眼前如果有宁先生在就好了,他奉命出使贼酋李自成,不管有没有结果也该回来了吧?
……
视线暂时转会到陕西西安,这里是大顺朝廷的京师。
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四大登基称帝的政权并存,除了大清和大明之外,就是陕西的大顺和四川的大西了。
宁完我奉了多尔衮之命,来西安游说李自成,共同抗击他们共同的敌人,南明的残余势力朱由崧。
按照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原则,这位李闯王还真给了宁完我几分薄面,以使臣之礼待之。
但是当李自成得知宁完我的来意之后,断然拒绝了令完我,并把他赶出了西安。
宁完我不死心,好事多磨,又硬着头皮,第二次拜见了李自成,陈说利害。然而李自成仍然把门封的很死,把满清鞑子视为他的死敌。
两次碰壁,宁完我仍不死心,在西安城外徘徊了几日,然后第三次又来见李自成。
不过这几日期间,李自成迎来了一位贵客,此人就是无良文人范文程。
不过刚开始时,范文程是被五花大绑地押到李自成面前的。
范文程跪倒在地,说明来意。李自成驾前的文武百官,包括李自成本人也不敢相信,这是大清国的支柱人物,鞑子的智囊首领,跟鞑子闹翻了,要来投降他?真的假的?
大将刘宗敏,李过,郝摇旗,袁宗第,高一功,刘芳亮,等等武将皆主张杀了范文程,说这肯定是多尔衮让他来使苦肉计,让他们的皇帝陛下千万别上当。
李自成的大谋士宋献策和牛金星,虽然没有表态,但两双眼睛也警惕十足的审视着这位来自大清的不速之客。
然而李自成毕竟是李自成,这位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文武全才,当然不是鲁莽之辈,错杀了谋士李岩,已经令他后悔不迭,这件事虽然没治牛金星之罪,但李自成已经吃一堑长一智了,现在他也是帝王了,眼睛里当然不揉沙子。
让范文程述说原委,他静静的听着。等范文程说到痛心之处,涕泪横流,多尔衮和朱由崧这两个名字都让他咬牙切齿。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李自成察言观色,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
等范文成说完之后,李自成立马起身,下了龙椅,来到近前,亲解其绑,并让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团委以重任,地位仅次于牛金星和宋献策。
范文程感激涕零,纳首再拜,口称陛下知遇之恩,必将肝脑涂地,纵今生今世报答不完,来世做牛做马,结草衔环也要继续报答。
李自成问计范文程天下大事,范文程给他运筹了一番,可简单概括为重人才,减赋税,内强国本,外兴兵甲,南合大西,东驱鞑虏,诛灭朽明,一统天下。
李自成如获至宝,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两天后,宁完我再来拜见李自成。范文程得知后向李自成道喜:“陛下,我们的机会来啦!”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26章 宁完我与范文程(下)
“先生不妨详细道来,朕愿闻其详。”李自成现在对范文程简直要言听计从了。
范文程踌躇满志道:“陛下,大清朝自皇太极之后再无豪杰,大明朝气数将尽,张献忠匹夫耳,弘光伪帝朱由崧乃酒色之徒,天下英雄非陛下莫属,要统一天下,眼下可分三步走,先灭大清,再联合大西诛灭残明,热然后一统天下水到渠成,现在多尔衮一败再败,损兵折将,满清鞑子如去了爪牙的野兽,正是灭清图城的最好时机。”
一番话说得李自成心悦诚服,说到宁完我之事,范文程让李自成假意答应完我,与他联合抗击朱由崧,兵不厌诈,在潼关屯兵但不出兵。
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向北兵出榆林,取朔州和大同,拿下大同北取居庸关,则多尔衮必成翁中之鳖。这样既能杀鞑子,又能得地盘,不是为两全之计,更重要的是范文程还能借机找多尔衮报两次辱妻之仇。
“先生之才不亚于诸葛孔明,一番话如拨云见日,就依先生。”李自成立即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并让他代替自己出面与宁完我和谈。
李自成则着手准备,表面上向东南屯兵潼关,实际上是剑指东北要兵出榆林。
李自成自去年年底潼关大战逆天而胜,又经过近半年的苟延残喘,休养生息,大顺政权重现活力,可谓是兵强马壮。
李自成正式定都西安,招兵买马集草屯粮,凡是大顺军的治下,仍然延续李岩的均田免粮政策,深入人心。
现在整个陕西,都属于大顺军的天下。这个陕西与今天的陕西省不同,范围要大得多,包括现在的陕西省和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这是明时的陕西行省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本是蒙元的势力范围。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赶走了蒙古鞑子。这只是统一了中原,并没有灭了蒙古。蒙古撤到北方势力相当强大,称为蒙元,仍然是明朝的悍敌。
历史上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之变,就是大明与蒙元的再次较量,结果大明惨败,英宗被俘。
现在蒙古这只草原上的雄鹰,沦为满洲鞑子的奴隶,连年的征战,蒙古实力大损,特别是这次也出了几万兵马,成为清军入关南下的马前卒,使得蒙古内部四分五裂。
李自成潼关之战,缓过气来以后,在西安定都,北驱蒙元,占领了宁夏卫。
现在李自成的地盘实力已经超过了满清鞑子实际控制下的北京一带,论地盘,仅次于整个大清国。
现在如果要把华夏这片土地上四个鼎立的政权实力地盘综合排一下顺序的话,朱由崧的弘光政权排名第一,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升为第二,占据了整个四川的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跻身第三,实力尚存的大清政权只能沦为第四了。
西安府大顺皇宫勤政殿西台。两个明清时期举足轻重的大谋士在这里会面了。
范文程是有备而来,而宁完我见到范文程则是惊诧不已,他任凭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在这里能见到他的老搭档范文程。
来此和谈的,这次不是李自成而是范文程,宁完我当时惊愕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开始他还认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刚到知天命之年的他,眼睛并不花。眼前范文程一点也没有水分,他太认识了!可是……
范文程为了打破尴尬,也不想让他提起往日之事,先入为主道:“以前我们同殿称臣,现在是各为其主,不知阁下此次来有何公干呢?”
范文程明知故问,但是宁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范文程能背叛大清投靠大顺,爱妻被鞑子霸占,仍能够为鞑子效犬马之劳,这是怎样一个能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的人物啊!
在宁完我的印象中,即便他宁完我能够背叛大清,他范文程也不可能,这里面一定有隐情,或许是范公和多尔衮之计呢。
范公一生尽用计了,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要不然宁完我就没有信心再谈下去了。
宁完我稳定住情绪,把来意再次陈说,他试图说服范文程,但却发现,能言善辩的他第一次在范文程面前口痴啦,口若悬河,满腹经纶的他脑子一片空白,甚至有些言不及物,词不达意。
但是没等宁完我说完,范文程就痛快的接受了和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共同对付共同的敌人南明伪帝朱由崧。
拒绝不宣而战,拒绝一切阴谋诡计,大顺政权不日将出兵潼关,或者吕梁,东进收复失地。
然后宁完我拿出事先盖有清廷御印的纸,双方在一系列条款上签字,最后李自成盖上大印。
这次宁完我一天也没在西安多呆,带了几个亲随出了西安府,直奔大清的京师北京而来……
多尔衮正在念叨宁完我的时候,这位使臣不辱使命,带着协议和满腹的狐疑,满载而归。
宁完我进京之后,立即来见多尔衮,现在两个人都是迫不及待的要见到对方。
看到风尘仆仆的宁完我要磕头,多尔衮扶住他兵并让他座下,又亲自为他倒了一碗茶。
宁完我受宠若惊,这是从未有过之礼遇。
为了让多尔衮高兴,他首先把这次和谈之约拿出来了。多尔衮看完之后,果然面色舒展。
本认为宁完我这次出使李自成必然无功而返,没想到真的达成协议了。这份协约当然是他的救星,现在的李自成如果能够出兵潼关,或者吕梁,伪帝朱由崧,必然两面受敌,京师的压力就解了。
想想这些,多尔衮喜出望外,重赏了宁完我,大排宴筵,并亲自作陪为他这位大功臣接风洗尘。
席间,宁完我仗着胆子谈及范文程之事,多尔衮喜形顿无,面沉似水,继而哎声长叹,说出了实情,当然这种实情是经过他的加工改造,把罪责推给了朱由崧,范文程和豪格,失去这样一个大智大贤,他多尔衮当然没有责任。
宁完我得知范文程真的背叛了大清,而投靠了大顺,怅然若失之后大骂范文程不义。
几日后传来了大顺军在潼关屯兵的消息,多尔衮和宁完我相视而笑。
然而很快大同府来了加急战报,一支大顺军北出榆林,已经取下朔州,直奔大同府而来。
多尔衮和宁完我惊得差点从座位上掉下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27章 宁完我之计
宁完我前脚刚走,李自成的军队就出发了,所谓的屯兵潼关,只是让刘芳亮部的五万人马虚张声势。
李自成派出的是权将军刘宗敏,这是大顺集团的二号人物,论权势和影响,仅次于李自成,十几年了,跟着李自成转战南北,屡立战功,人称刘总少,李自成登基以后,被封为权将军,后加封汝侯,节制文官。
但要据此简单地认为李自成是老大,他刘宗敏是老二,那就错了。别看李自成是老大,现在又是帝王,但刘宗敏有时不听他的,这位李闯王也瞪眼没辙。
说到这上面就有必要说一下,李自成的军队纪律了,从根源上说,历史上的李自成应该是倒霉倒他的军队纪律上了,这是他的农民军胎带的硬伤。
李自成几起几落,都没有大刀阔斧的整治军纪,这就注定了他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众所周知,李自成是位杰出的农民领袖,称他为政治家军事家不为过,武艺高强,冲锋陷阵,勇冠三军,闯王刀、花马剑都称为一绝,战场上无有对手,对下属宽仁有加,对老百姓也称得上爱民如子,治军甚严。
但是他这个闯字大旗,不是自发的,而是从高闯王(高迎祥)手里接过来的,也就是说,他指挥的军队并非完全自创,不像是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另有种乎!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他这个闯王是继承的。
手下的将领鱼龙混杂,有很多人的所作所为称他们为贼一点都不为过,烧杀抢掠,**妇女,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甚至给首领戴绿帽之事时有发生,高杰,刑氏,李成栋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还有些将领,明知道他不守军纪,但因其作战勇敢,战功显赫,李自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以重刑惩罚,这是他为了维护军队的团结,暂时不得不苟且。
例如刘宗敏和郝摇旗就是典型代表,他们不听李闯王的命令,有时甚至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例如农民军得下北京之后,开始的几天,因李自成有令,严肃军纪,一切秩序井然,京城稳定,老百姓各安生业,门店照样开张,但刘宗敏很快带头作奸犯科,先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接着大肆拷掠索饷,闹得人心惶惶,失去了民心。
如果刘宗敏带头严守军纪,不霸占陈圆圆,惹恼吴三桂,明末的历史肯定得改写。
吴三桂拒绝投降大顺军,李自成派刘宗敏讨伐他,刘宗敏就公然顶撞他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只得御驾亲征。
历史上能这样顶撞帝王的,恐怕也只有他刘宗敏了!
还有郝摇旗,这也是个不好守军纪的典型人物,偷鸡摸狗,嗜酒如命,抢夺百姓的事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中间,他曾经拉着自己的队伍,离开了李自成,另立山头。
这样的帝王即便是在北京坐稳了江山,有这样的将领和大臣,以后也长久不了。
因此说李自成最终倒霉到自己的军纪上切中了要害。
说到这里扯的有些远了,书归正文。
在一片石之战中,刘宗敏受了箭伤,现在早已经痊愈,率十万大军,奉李自成之命,出榆林杀奔朔州而来。
尽管刘宗敏有致命的弱点,但铁匠出身的他孔武有力,粗暴胆大,冲锋陷阵,勇不畏死,独有他敢顶撞李自成,但他又最拥护李自成,也许这是他最大的优点,李自成最困难的时候仅率十八骑突围,刘宗敏就是其中之一,李自成东山再起,他杀了两个妻子追随,为李自成铸造兵器,破洛阳,攻开封,取京师,刘宗敏功劳无疑最大。
在跟随李自成十几年身经百战的厉练中,一对日月双刀已经使得出神入化,在万马军中取敌人的首级易如反掌,被后世评为李自成集团最骁勇的将领之一。
因此,朔州的清军守将听说刘宗敏来了,吓得不战而逃。
刘宗敏兵不血刃取下槊州以后,直奔大同府杀来。
告急的文书飞进清廷的京师,摄政王多尔衮,和刚刚从西安和谈回来的宁完我惊得差点摔倒。
这可太要命了!
南有朱由崧的十万大兵压境,西面又来了刘宗敏的十万贼兵要攻击他的大同府,京师尚无人解围,他哪有兵将派往大同府支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多尔衮拂袖而去,是心里话,你这是和的什么谈?墨迹未干,对方便毁约了,不和谈,说不定闯贼还不敢发兵,此去和谈无疑暴露了自己的虚弱,让贼人有机可乘!
若非有范文程的教训和大清当前的危急形势,多尔衮肯定要迁怒宁完我并治他的罪了。
宁完我傻了!
他诅咒李自成和范文程,和谈墨迹未干,你们便撕毁协议,要是这样你们不同意、不在合约上签字好不好?你们这样玩我老宁,还不如把我杀了的痛快!
然而宁完我毕竟是宁完我,很快他接受了这一事实,冷静下来下来,仔细一想,便有了主意,又来见多尔衮。
多尔衮面沉似水,让宁完我跪了半天,再没有那种又是阻止他施礼,又是为他端茶捧水的热情。
宁完我知道自己终究是个奴才,因此毫无怨言的跪着,等候主子的叱责。
“下跪何人?”好半天,多尔衮冷冷道,明知故问,这叫摆谱装逼。
“卑职宁完我。”宁完我跪着小心作答。
“见本王所为何事?”
“卑职给王爷道喜来了……”
宁完我话音未落多尔衮一掌击案,啪的一声震得桌案上杯碗儿乱蹦,“宁完我,你可知罪!”
“卑职罪该万死,但这在卑职看来,李自成撕毁协议,出兵大同府未必是坏事……”宁完我略微停顿了一下,见多尔衮脸色稍微缓和,继续仗着胆子道,“现在,前有伪帝朱由崧的人马,这边又来了李自成的人马,这两家虎视眈眈。
看来京师是守不住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弃了它,退回关内,北京就是一块带肉的骨头,让他们两家争去,让他们两家打起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代价尽管大了一点,那也是值过的。我们把都城暂时迁回去,这叫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此之为大丈夫也。更重要的是,我们隔岸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消耗他们两家的实力,同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朝一日,我大清必有重返中原的一天,这天下迟早还是我们大清国的,请王爷三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