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这一下可喜坏了牛金星,三角眼眯成了一道缝,脸上尽现得意之色,暗道,昏君还想先整死牛某,今日看谁整死谁?
慧梅慧英等四人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真担心李自成会狗急跳墙点火,就给朱由崧递眼色,那意思是门现在大开着,不如来个出其不意,我们四个保着您杀出去,凭我们几个的勇武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朱由崧像没看到一样,一仰脸把身子往椅子上一靠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
朱由崧此时还能笑得出来,四个保镖全都懵了,李自成恨得咬牙,高桂英急得焚急,牛金星得意到颤抖。
“看你能笑到几时,来人,点火!”李自成怒不可遏。
朱由崧看到太阳已经落山,坦然道:“好,李自成,你们点火,尽管点,大不了咱们玉石俱焚,想凭这小小的勤政殿和一把火困住朕,逼朕就范,简直是错翻了眼皮,朕既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也非是委曲求全之辈!”
此时军兵已经把火把掷向了柴堆,千钧一发之际,高桂英忍无可忍了,仗着胆子一个飞纵便在空把中折着跟头的火把抢了回来,“陛下,臣妾冒死进谏,不能点火!陛下纵然不为自己打算,也要为城中的十几万生灵着想啊。”说着,高桂英含泪跪下了。
高桂英话音刚落,一个军将飞马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紧急军情,让开!”
众兵将往旁边一闪,这名军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到了李自成近前,跟头骨碌地趴下施礼,“陛下,明军全部出动,要大举攻城了,李过和田见秀两位将军已经做好了与京师共存亡的准备,命小人特来相告。另外让陛下……”说着他顿了一下,看了看这个场面,又瞅了瞅了里面的朱由崧君臣五人。
“往下说!”李自成怒道,“让朕干什么?”
“让陛下赶紧准备突围之事。”这名军将只得如实说了出来,说白了就是让李自成准备逃跑。
没等李自成说什么,朱由崧冷笑道:“哼,朕实话告诉你们吧,朕临进城之前就料到尔等可能会玩鬼八卦,故朕已经做充分的准备。天黑之前,朕要是不回连营的话,一百门红衣大炮就会怒吼起来,十五万明军就会全力攻城。朕取洛阳前后没用三天,朕取你们固若金汤的潼关也没超过五天,朕如果真要全力攻城,你这孤城西京恐怕撑不过今晚三更吧,到那时就是城破将亡,你们非但烧不了朕,不说个个凌迟,但至少得掉脑袋!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朕有好生之德,即便尔等出尔反尔,对朕用奸计害朕,朕念在尔等无知和城中无辜军将及众百姓的份儿上,仍然可以对尔等既往不咎,只要你李自成现在答应朕的这三个条件还为时不晚,朕仍然可以话复前言,对你李自成及手下众将士一律既往不咎,还会委以重用。如若执迷不悟,定让尔等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现在离天黑恐怕只有一顿饭的时间了吧,何去何从,你可要想清楚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51章 牛金星之死
这次进城和谈,朱由崧创下了奇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大兵压境,西京被困为孤城,然而身为帝王的他,仅带四名护驾者亲自到城中与流贼头子谈判,这是一个千古未有的奇迹。就这份胆识,这份豪气比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单刀赴会也不差。
再者这次谈判,需要的不只是胆识和豪气,更需要机警和智慧。被困勤政殿,对方不用千军万马,要用火攻,如果真点了火,朱由崧君臣五人,无疑是死路一条,牛金星说的不假,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然而朱由崧略加分析,便看出了对方的破绽。然后打心理战,口水战,玩文字游戏,通篇贯穿一个拖字,从临近午时就开始拖,一直拖到夕阳落山,现在又变被动为主动了。
短短的几个时辰,无疑是一场大战役,虽然没有千军万马的混战厮杀,甚至没动一刀一枪,却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无处不彰显着朱由崧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现在李自成开始犯难了,因为现在朱由崧不单不会答应他的条件,反而给他提出了最后的通牒。这不是危言耸听,明军已经开始行动了,马上就是万炮齐发,一百多门红衣大炮,如果一齐开火,西京肯定会被炸的稀巴烂,然后十几万明军将士从四面八方杀进城中,估计应该到不了三更天。洛阳之战,潼关之战,他都是亲自的指挥者和经历者。
城中只有5万大军,5万人马按说已经不算少了,但这个数连烧火做饭铡草喂马的兵都算上了。更为对他们不利的是,现在大顺军连吃败仗,士气已经跌落到地平线以下了。而朱由崧的人马连战皆捷,士气正旺,恐怕没有打就已经先失败了。
负责守城的两员主将田见秀和李过让这名军将给自己来报信,并让自己准备突围,这已经很说明了问题。
可是说起突围,李自成现在都感到头疼,这十几年来他经历的突围之战不在少数,但最惨的要数他不久前在洛阳的突围。
他巧施妙计,声东击西,本来已经突围成功了,却被朱由崧带大军截住,一场厮杀李自成和朱由崧又交手了,被一连刺了九剑,若非朱由崧看在慧英,慧梅,张耐等人的面子上手下留情,那次他李自成就挂了,最后连他自己算上又是只剩下十八骑,但那次比当年潼关突围败得更惨。李来亨,袁宗第,刘芳亮被抓了俘虏,双喜和宋献策又投降了朝廷。
现在再突围既缺少兵,又缺少将。何况兵无斗志,士气低落。面对重兵围攻能突围的出去吗?
退一步说,就算能够突围成功,老窝儿都被人端了,现在的大顺只剩下孤城一座,其余的底盘全都被大明占了,将士们死走逃亡,哪里才是他们的落脚之处?
这些现实的残酷,李自成不得不考虑。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还在犹豫不决,赶紧过来跪倒,也是冒死进谏,“陛下,您不能再犹豫了。昏君就是在和我们耍肉头阵,别听他在糊弄人,我们用弓箭封住大门,一把大火就能送他们君臣上天,到时候明军群龙无首,陛下就能够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呀,陛下!”
高桂英怒不可遏,到了现在也豁出去了,道:“陛下您不能再听信谗言了。牛金星就是罪魁祸首,到了现在他还在害人,李岩被他害死了,公主被他坑了,宋先生也被他挤兑跑了,好端端的大顺就是葬送在他手了,陛下就应该杀了牛金星归顺大明皇帝才是正道啊。”
高桂英当着牛金星和众将士的面如此直言不讳,可把牛金星给吓坏了,进而也恨坏了,这是真要对自己出手了,还这么露骨,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还认为她是个巾帼英雄,没想到皇后竟然是贪生怕死投降卖国的软骨头,好歹毒的女人!
想到这里,牛金星也豁出去了,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须誓死力争,顺便再给高桂英扣上一些帽子,以开脱自己,否则这李自成嘴角一歪,他脑袋可就搬家了。
因此牛金星仗着胆子往前跪爬了几步,开动的智慧的脑子,对李自成边磕头边道:“陛下,老臣冤枉啊,陛下明鉴,微臣这些年追随陛下,殚精竭虑,忠心耿耿,纵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微臣没有半点私心,一心为陛下为大顺着想,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那李岩对微臣有功,但是他为人奸诈,对陛下怀有二心,微臣对陛下忠诚,才不顾一切的弹劾李岩,这能算微臣害人吗?公主与大西王张献忠结为秦晋之好,共同对付昏君,全靠陛下圣裁,微臣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至于宋献策双喜慧英慧梅张耐投敌变节之事,其中一定另有原因。这些年背叛陛下的人还少吗?不乏有陛下最心腹之人,如邢氏高杰之流,难道皆是微臣之过?
微臣斗胆,一定是有李岩的死党在皇后面前枉告微臣,一定有陛下您的反对者在幕后纵容唆使,这些人才会明目张胆的背叛了您,投靠了昏君,求陛下和皇后明察秋毫辨别忠奸,还微臣的清白。”
牛金星这番话明显的是暗中指向高桂英。
“好,你个牛金星,伶牙俐齿,你这是含沙射影,在诋毁本后?”
“微臣不敢,微臣冤枉。”……
高桂英和牛金星争论不休。
“好啦!朕需要静一静……”李自成现在焦头烂额了,哪顾得这些?呵斥了二人之后拨马离去。
“陛下?”高桂英追李自成去了。
朱由崧本来也打算他们只要点火,就冒死冲出去,现在看来他们耗子动刀窝里反了,因此朱由崧心中高兴了,得看他们内斗。
看到机会来了,牛金星把牙一咬喝令一声:“点火!”
“没有陛下旨意,不得点火!”
牛金星话音未落,高一功打断了他,负责点火的兵将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高将军你这是干什么?现在只有烧死了昏君,才能断去陛下的念想,我们大顺才有救,投降就等于自毁前途,切莫上了昏君的当!”
牛金星说着,从兵将手里抢过火把对着柴堆掷了出去。可就在这时,剑光一闪,牛金星的脑袋随着火把飞出去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52章 李自成投降
高一功是武将,而且还是文武双全的武将。如果简单的划分现在大顺军的派别,高一功也是主战派。
但是当兄弟的自然得向着姐姐,高桂英跟牛金星在李自成面前起了争执,高桂英一心想促成李自成献城投降的局面,而如牛金星处处阻挠,恼怒之余要置牛金星于死地。
但是牛金星不愿坐以待毙,誓死力争,他为了保全自己自作聪明的几句话,惹怒了高一功。
因为牛金星含沙射影的说起慧英,慧梅,张耐,双喜背叛李自成投降朱由崧是暗中有人唆使,这明显暗指高桂英。
这是当着他的陛下的面进谗言,想陷害她姐姐高桂英,高一功当时急眼了,姐妹二人当然听得出来,恨不得立即杀了牛金星。
但是当着李自成的面,高桂英和高一功,谁也不敢动手。
李自成和高桂英这一走,牛金星要点火,高一功一看机会来了,拔剑斩向牛金星。
牛金星做梦也没想到,高一功竟然对他下杀手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是李自成手下数一数二的人物,小名也是大学士,相当于内阁首辅。
刚才他虽然得罪了高桂英姐弟,高一功固然贵为国舅,但现在他还是自己的下属,这里李自成让他全权负责,高一功顶多是他的副将。
因此牛金星丝毫没有防备,就算他有防备,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也防不住这突然一剑。
就见剑光一闪,噗的一声轻响,牛金星的脑袋随着火把飞了出去。说来也巧了,一腔热血,像喷泉一样喷浆而出,将那只还没有飞到柴堆上的火把一下子给喷熄了。
冒着烟的火把落到了柴堆上,其实严格来说这已经不能成为火把了,最多是一根一头被烧焦还冒着烟但已经没有明火的木棍。
尽管这柴堆已经被浸过油料,等那个年代绝对不是汽油,因此没有明火的火把尽管温度还很高,但根本引燃不了柴堆。
牛金星的脑袋滚落在地,无头尸摇摇晃晃的倒了下去。
高一功把宝剑上的血在尸体上擦干净以后,将宝剑还匣。
这一幕把在场的大顺军将士都看傻了,太出乎意料了,高一功竟然杀了牛金星!
朱由崧和那四个护驾的男女也大感意外,他们君臣已经做好了拼杀的准备,只要他们敢点火,五个人就会往外拼杀,可是现在火没起,牛金星反而倒下了,还是死在他们自己人之手。
朱由崧君臣心中自然是高兴,杀的好,这个混蛋早就该死!
“牛金星假传圣旨,擅自点火,犯下不赦之罪,本将军已经将他就地正法。”
如果说杀人得有理由,这便是高一功杀牛金星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一下,在场的兵将全都鸦雀无声了,何况在场的这些兵将全都是高一功的部下,自然听高一功的。
犹豫不决的李自成,得到牛金星的死讯以后,先是吃惊,接着便下定了投降的决心。
李自成和夫人,高桂英带着高一功,和众军将扔了枪械跪在勤政殿门口,表示愿意归顺朱由崧,无条件献城投降,并把牛金星的人头献了上去。
当李自成夫妇真的跪在了自己的面前,朱由崧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自成夫妇真的投降归顺自己啦?
这可是鼎鼎大名的李自成啊!要知道崇祯帝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剿灭这股流贼,最后反而被他逼的活活吊死在了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了?现在他们夫妇率5万之众,愿意献城投降,无条件归顺自己,难道这是真的?
可眼前的一切都表明,这显然是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
认为这还可能会有一场冲杀,朱由崧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这场谈判总而言之,也算是有惊无险,完美收官啦。
朱由崧心中高兴,带着二男二女四名护驾出了勤政殿,亲自把李自成夫妇和高一功扶了起来,不无激动道:“自成,夫人,各位将军快快请起,你们能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乃是我大明之福。朕说话算数,赦免尔等的全部罪过,明军进城之后,尔等按现在的军衔全部进行改编,粮饷照发,自成则不视为王侯之位。”
朱由崧言出必行,为了打消李自成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当场表示一切都既往不咎了,不管以前犯了多大的错,从现在开始全都一笔勾销了,还当众对他们封官许愿。
朱由崧能当场这么做,李自成这些人也没想到,他们曾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抢关夺寨,杀人如麻,别的暂且不说,就李自成在洛阳杀死老福王朱常洵,与众将士大败福禄宴之事,这种杀父之仇谁能指挥得了?
然而朱松一句话就全都一笔勾销了。就这种胸怀,亘古未有。
“谢陛下恩典。”一时间,李自成,高桂英,高一功等人全都二次跪下了,感念朱由崧的恩德,谢主隆恩。
李自成和高桂英立即传令城头上的兵将,全都挑白旗,打开城门,迎接明军入城。
在城楼上指挥兵将负责守城的李过和田见秀,二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接到李自成的命令哪敢不听。
当得知李自成带着他们全都献城投降归顺的朱由崧,惊愕之余全都按令而行,这些主战派的将领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表示有异议的。
倒是城外的明军将士有些蒙圈了……
本来上百门红衣大炮早已经做好了点火准备,十几万明军将士分好几个攻城梯队,跃跃欲试,只等将令他们就开始冲锋了。
明营的将士早就等急了,朱由崧进城已经大半天了,眼看天就要黑了,仍然不见圣驾回来,他们还以为他们的陛下在城中遭遇了什么不测,但是城中没有任何动静。
宋献策和马金花,马万年和贺宣娇,李全,柳春红,等等,这些将领立马在城外,望眼欲穿,但是大半天了城门一直紧闭着,一直到日落西山,仍然没有动静。
他们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就盼望着天快黑下来,好攻进城中勤王救驾。
可这时城门开了,城头的兵将全都挑了白旗,做出投降归顺的样子。
可是这时谁也没敢轻易进城,怕是李自成他们的奸计,直到朱由崧和李自成等人出现在城头……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53章 改西京为西安
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西京城外明军如兵山将海一般,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仿佛要将西京城外的地皮压塌一般,弓箭手,敢死队,云梯、攻城车全都做好了准备,但听一声令下开始强攻西京。
一百门红衣大炮早就瞄准了城头,炮营指挥使李柱石和炮营的几千弟兄拿着火把准备点炮,卸营铁骑、白杆兵、工程兵也全都准备大显身手。
宋献策和马金花和贺宣娇等早就骑马来到了城下,两位贵妃娘娘几次要求宋献策提前下令攻城,他们以为天到了这般时候,陛下仍然杳无音讯,看来和谈失败了,陛下他们肯定是凶多吉少了,不是被抓了俘虏就是遭到到了毒手。
但宋献策比较沉稳,坚持要按陛下旨意行事,二妃心如火烧得也不敢僭越。
二美现在后悔极了,为什么不冒死劝谏阻止陛下进城和谈,五个人如何能应对李自成的五万大军,进城无异于入了龙潭虎穴,李自成多年的悍匪,跟他有什么可谈的,就是用大炮说话了就成了?
马金花和贺宣娇心如火焚,急得都要哭了。马万年、张环、李全、柳春红、赵甫、方东旭等将领也是惴惴不安,都盼望着能够及早攻进城中,救出陛下。
但是宋献策不下令,他们不敢造次,因为朱由崧临走的时候把全军的总指挥权临时交给了宋献策。
眼看天就要黑了,宋献策心里也没底了,陛下难道真的遭了不测?陛下智能神武,慧英慧梅张耐双喜皆骁勇之辈,君臣五人中计也不应该没有任何动静啊?还是再等等看。
因此宋献策强忍着自己七上八下的心,坚持要等到天黑再全力攻城,这是也朱由崧进城之前给他的旨意。
这时城上的大顺军将全都弃了枪械挑白旗投降,城门也开了,明军懵了,谁也不擅入,认为这是李自成的诱敌之计。
这时朱由崧突然出现在城头,安然无恙。
宋献策和马金花贺宣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自己看差了,李自成等人找了替身?他们揉揉眼睛瞪大再看,那能不认得吗?果然是自己陛下!
看再朱由崧身边左右,慧梅慧英张耐和双喜,四个护驾俊男靓女一个不少,李自成和高桂英、高一功、李过、田见秀环于左右,如众星捧月一般。
宋献策、马金花等人面面相觑,全都不解了。城下数不清的明军将士看到这和谐的一幕也都懵逼了。
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朱由崧说话了:“各位爱卿,朕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和谈成功了,李将军夫妇率众无条件归顺我大明了,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和谈成功了?”
“李自成无条件投降了?”……
一时间都不敢相信。接着明军沸腾了。
“万岁洪福齐天!万岁神勇无敌,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由崧话音刚落,下面宋献策马金花和贺宣娇等人带头就喊上了,十几万人马欢声雷动,西京城外成了一片欢呼的海洋。
无条件归顺,率众献城投降,兵不血刃,不费一刀一枪,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无异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否则战端一开,不管谁胜谁负,免不了血流成河,尸体如山,和谈成功,避免了万千兵将的流血牺牲,城中的百姓也免了战火之苦,挽救了多少生命,救人一命都胜造七极浮屠,何况挽救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功德大如天!
定更时分,明军开进了西安,城中的五万大顺军将全都原地待命,接受整编。
朱由崧传旨,严肃军纪,不得扰民,违令者格杀勿论。在宋献策等人的运筹下,各营将士进城之后秩序井然。老百姓早就吓得关门闭户了,但是不管是投降的大顺军还是入城的明军,没有一兵一卒擅自闯民宅的。
第二天,朱由崧升座金銮殿,包括李自成夫妇等降将在内,文武众将参王拜驾已毕,朱由崧让众卿免礼平身。
朱由崧当场加封宋献策为龙图阁大学士,加封李自成为西安侯,高桂英为一品侯爷夫人,李过、田见秀、高一功均为三品武将,跟双喜一样,地位列于李全、马万年、张环、李柱石、赵甫、方东旭等将之后。
众将再次跑倒,谢主隆恩。
然而朱由崧传旨,对五万大顺军进行梳理整编,同往常的俘虏一样,凡是愿意继续吃粮当兵者,留下来打乱秩序编入明军各营,粮饷待遇照旧。不愿意留在军者,登记在册之后,一律不勉强,可以回乡务农经商,按照有原籍回原籍,无法回原籍的原则就地遣散,移交地方官后该抚恤抚恤,该救济救济。
整编军队的事交给马万年和张环,遣散不愿留军者交给了双喜和李全负具体负责。然后传喜诏,给京师的内阁首辅高弘图等文武百官,李自成投降归顺了,大顺政权不存了,这对明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改西京为西安,明军出榜安民,告示大街小巷贴得到处都是。
一夜之间大顺政权不存在了,西安城改旗易帜换了主人,仍然还是大明的天下,二三百年了,他们当然还是愿意当大明的子民,比鞑子和流贼统治胜强百倍,老百姓开始不敢相信,后来大胆者悄悄开了门,走上街头,一切井然,当兵的贴告示之余为他们讲解,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奔走相告,西安城一片欢腾。
几天之后,西安城又恢复了往常的繁华。
这一天,朱由崧宣诏李自成夫妇二人为朱由崧见礼之后,朱由崧道:“二位爱卿,朕现在有一事须请二卿相助。”
现在的李自成夫妇对朱由崧非常满意,朱由崧言出法随,果然是全都既往不咎了,反而对他们全都重用,朱由崧对他们能做到这一步,无疑是胸怀如天的千古明君。
李自成觉得自己明智了一回,也感念夫人的识时务。慧英慧梅和张耐双喜来见李自成夫妇跪倒乞罪,李自成没言语把脸背过去了,二男二女知道爸爸内心里对他们仍然心存芥蒂,高桂英则不然,仍然以母亲的慈祥善待他们,令四位感觉欣慰。
四人走后,高桂英屏退左右问李自成:“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同保大明,难道还不能原谅他们四个吗?”
“哎……”李自成叹了口气,“非也,夫人有所不知,看到他们就想起了纳儿……”李自成眼睛湿润了,高桂英已经泪流满面,不敢多言,只有把这件事深埋在心中,但连日来这件事刺得他们以泪洗面,有时候彻夜不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