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46章 郑芝龙服法
刘文秀向朱由崧奏报了全歼郑芝龙人马的详细经过,朱由崧当然非常高兴。
当郑芝龙和郑鸿逵跪在朱由崧面前的时候,朱由崧把郑鸿逵拉了起来亲解其绑。
朱由崧知道郑鸿逵是用这种方式为他兄长乞罪,郑鸿逵和郑成功功劳那么大,朱由崧刚穿越过来清洗厂卫的时候,郑鸿逵就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后跟着自己亲征,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战功赫赫。这一次,他和郑成功平定南疆,大义灭亲。
对于这样的肱骨之臣,族诛连坐的罪行当然不能在他们身上使。郑芝龙是郑芝龙,郑鸿逵是郑鸿逵,郑成功是郑成功。要因为郑芝龙而牵连了郑鸿逵和郑成功,自己岂不成了昏君了吗?
非但不能因郑芝龙之事而诛连郑鸿逵和郑成功,就连郑芝龙也不能杀,虽然他聚众谋反,对抗朝廷,犯下不赦之罪,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看郑鸿逵和郑成功的面子上,至少要留着他一命,否则肯定会冷了郑家叔侄的心。
但是这件事又不能轻描淡写的就这么算了,大明朝的功臣多了,以后这些功臣的家眷子女要都仗着有祖上有功,胡作非为,甚至从事反朝廷的活动,当之奈何?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理。
幸亏朱由崧对这些早有考虑,看到郑鸿逵请罪,赶紧劝道:“爱卿功高盖世,何罪之有?今天缚住了郑芝龙,立下大功一件。”
“陛下圣明,臣谢恩。”郑鸿逵嘴上说谢恩,但是心里并不怎么高兴。因为他知道,陛下饶了自己,能饶得了罪大恶极的郑芝龙吗?就他的所作所为,恐怕掉脑袋是最便宜的。但是他又不敢向陛下求情,因为郑芝龙的罪过太大了,陛下能不治他和郑成功的罪,就已经法外施恩了。
按照大明例律,对抗朝廷聚众造反,主犯应该处以极刑,什么凌迟,车裂等,然后家灭满门,诛连九族,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今后自己恐怕要失去兄长,成功要失去生父了,虽然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是郑鸿逵心里非常沉重。
这个时候,朱由崧来到了绑着的郑芝龙近前,“郑芝龙,你想死想活?”
郑芝龙想到了自己肯定活不了,但是郑鸿逵和郑成功肯定也救不了自己,朱由崧能不诛连他们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自古以来的帝王全都是狠角色,卸磨杀驴的事屡见不鲜,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自己活不了,郑鸿逵和郑成功日后肯定也不会有好结果。
但是这个昏君竟然这么问,难道他还会饶自己不死不成?管他呢,到任何时候,我郑芝龙也不能落个贪生怕死之辈。
因此郑芝龙把眼一瞪,脖子一梗,怒道:“昏君少说废话,要杀开刀吃肉张口,我郑芝龙要是皱皱眉头,不算好汉。”
都认为朱由崧要发火了,罪大恶极的郑芝龙到现在,还不认罪求饶,反而指着皇上的鼻子骂昏君,看来这是找死的节奏啊。
然而朱由崧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心平气和道:“你说朕是昏君,朕昏在哪里,只要你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朕可以饶过你的死罪,说吧?”
这一下有点出乎郑芝龙的意料。他之所以这样骂,是只求一死。要说朱由崧是昏君,还得找出证据来证明,这可真难为了郑芝龙了。
因为朱由崧这几年的叱咤风云,有目共睹,他励精图治,清洗东厂和锦衣卫,整肃朝堂,消除党争,对外收拾不听话的军阀,驱逐鞑子,光复大明,平定流贼,现在又平定了南疆,还要拿荷兰殖民者开刀,干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到处都是一片赞颂之声,先帝崇祯只能望其项背。
要想从朱由崧身上找出昏聩的实例,还真难住了郑芝龙。
最后他很牵强的,把朱由崧的老毛病说出来了,说朱由崧嗜酒好色。然而这是那个小福王的毛病!
不过郑芝龙说出这话,一旁郑鸿逵心中早就凉了,不仅暗中埋怨大哥,当着陛下的面,就不能说些好听的?如果服个软求饶,跪倒请罪,陛下如此圣明,看在我和成功的面子上,肯定会从轻发落的,能保住这条命不就完了?可是你如此执迷不悟,当着皇上和诸文武将士的面儿逆龙鳞,辱骂皇上,这还了得?难道真的活的不耐烦了,要自己找死不成?要是这样谁也救不了你。
“哈哈哈,”朱由崧突然大笑起来,这一笑把在场的人都笑愣了。被人当面骂昏君,被骂嗜酒好色,就这还能笑得出来?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朱由崧道:“朕这一生就这么点儿癖好,还让你抓住了把柄,好吧,这也算。朕说话算数,饶过你的死罪。没收个人一切财产,下狱三年。”
把郑芝龙的家产给没收充公,然后让他蹲三年监狱就没事了,相对于凌迟处死或五马分尸等极刑,这真是便宜到天上了。
郑芝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现在真的是作死,只求一死,免得活受罪,可是尽管他这样欺君犯上,朱由崧也没杀他……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金口玉言的皇上不会开他玩笑之后,郑芝龙竟然幡然悔悟,看来郑鸿逵和郑成功说的没错,当今陛下真乃旷世圣主,自己如此罪孽深重,还能饶过自己死罪,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太混蛋了,竟然不及兄弟和儿子的万分之一,实在是惭愧……
郑芝龙想到这里,痛哭流涕的跪倒向朱由崧谢恩了。
朱由崧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这个牛头犟筋的郑芝龙,终于转过这个弯来了。嗜酒好色这一条,自己没有白往自己身上拦。
不过这一条自己不用过多解释,天下臣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要说以前那个小福王嗜酒好色倒是名副其实,而自己一穿越过来就解散了他从各地选来的宫女美人,到目前为止,自己这九五之尊,身边有几个女人呢?一把手都数的过来,帝王讲究的是后宫佳丽三千,这也能算嗜酒好色吗?
不过这个郑芝龙既然谢恩了,朕却不能就这么算了,至少得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47章 进攻台湾(上)
“你不必谢朕,朕今天之所以饶了你的死罪,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确指出了朕的瑕疵,朕不敢说从谏如流吧,但也是善于采纳谏言之人,朕话复前言。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你曾经打败了红毛子的舰队,扬了我大明国威。朕念你是一个对我大明有过不朽功勋的大英雄,这才不忍心要你的命,希望你好自为之。”
朱由松说着,看着眼前的荷兰军舰。
这几句话深深的打动了郑芝龙的心,他在金门岛附近的海域打败红毛子的无敌舰队,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是崇祯时代,没想到陛下朱由崧还记忆犹新,这可以说是郑芝龙一生之中最引以为豪的壮举了。
崇祯皇帝已经成为历史,他认为到自己的这场壮举,也将成为历史被尘封起来,没想到陛下还记挂着他的功德。而且,朱由崧说的明白,自己没有掉脑袋主要是因为这事。
这一下深深的触动了郑芝龙的神经,他二次跪倒在地,感激涕零:“陛下,罪臣罪该万死,都是罪臣糊涂犯下不赦之罪,陛下乃是叱咤风云的旷世圣主,是不近酒色的千古圣君,刚才罪臣纯粹是无稽之谈,求陛下责罚……”
“好啦,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朱由崧是昏君还是圣主,不是郑芝龙一个人能定性的,万千子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身为帝王的朱由松能有这样的态度,很多人自叹弗如,还令很多人自惭形愧,当人就包括郑芝龙在内。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帝王对待逆龙鳞的臣之有如此宽广的胸怀,何况这个臣子还是个罪大恶极之人。
然后有人把郑芝龙送入京师的监牢,郑芝龙从此以后真心悔过,再也没有了叛逆之心。
这一下在场的所有文武和众将士也明白了,朱由崧不对郑芝龙按律治罪,不是因为看在郑鸿逵和郑成功的功勋和面子上,而是因为他曾经战败过,荷兰殖民强盗的无敌舰队,又敢于逆龙鳞进谏。
因此这件事日后传为佳话,朱由崧一个仁德之君,从谏如流的圣主形象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台湾的澎湖列岛附近,大明的两万水师依然紧追着荷兰舰队不放,司令范佩西,带着2000人的舰队,两面受敌,被追得已经无还手之力了,最后一口气败回台湾赤嵌城。
范佩西见到荷兰驻总理事韦麻郎,现在这位总理是的脸色惊愕之余变得异常难看,在他看来,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大荷兰王国的舰队堪称世界一流,谁人能比?可是却败在了这个古老的落后的甚至有些破烂不堪的东方大国手里,而且还败得这样惨,八千水师一千多舰船,差点全军覆没,还死了两位舰长。
“怎么搞的?”韦麻郎甚至咆哮了。
范佩西满脸沮丧,如丧考妣,他说明军水师人多,还有很多会水的,诡计多端,他不小心上了敌人的当,他承认都是这次自己太轻敌了,才会如此惨败,他向韦麻郎乞罪,并争取将功补过,让韦麻郎再给他一次机会。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明军大批的水师已经杀过来了。
范佩西咬牙切齿道:“总理事阁下,我这就去,让他们有来无回!”
“慢着,”韦麻郎揽住了他,他那看似暗淡的小眼睛转了几圈之后,突然发出亮光来,“能阻止他们登岛最好,如果阻止不了,保存实力,退入城堡。他们不是人多吗,会水吗,诡计多端吗,这次让他们尝尝厉害。”
“属下明白。”范佩西点头哈腰。
连水师带陆军,现在岛上还有荷兰红毛子一万三四千人。除了海边的防御工事之外,他们在岛的连连端修建了两座城堡,一个是北部大元的台湾城,另一个就是西南部的赤嵌城。
韦麻郎现在不打算再与明军打水仗了,重点放在了这两座城堡上。城堡修建得非常坚固,主要是为了防止当地的居民暴动,里面囤住了大量的粮草器械,每座城堡供上万人在里面吃住一年。现在他打算用来对付,远道而来的明军。
韦麻郎分兵派将,把海上的防御工作仍然交给了司令范佩西。不过他抽掉了一部分水师,与陆上的兵将一共1万人,用这1万人来守两座城堡。
余下的4000人马交给范佩西,范佩西抽出1500人躲在岛边的防御工事里,另2500人登上了上300艘荷兰战舰,他决定从海上和陆上阻止明军登岛。
一切布置好之后,范佩西亲自带着2500人的300艘海上舰队,主动出击。
上次他输得不服气,这次他要在海面上,跟明朝水师在较高下。
他率领舰队出来30海里的时候,就跟了明军的水师遭遇了。
这次明军来得更多,冲在最前面的,是郑成功和施琅的2万水师。与他们相距十海里左右,是铁臂苍龙和赵雄的日人马,5000水师不仅带来了足够的粮草,给养,弹药,还用大型运兵船200艘运来的5万陆军,陆军为首的大将当然是兵部尚书刘肇基。
朱由崧这次兵分三路,猛攻台湾,驱赶红毛贼,收复宝岛,志在必得。
现在2万水师在前面打头阵,荷兰战舰火力相对非常猛烈,而明军的水师火力相对来说要弱一些,但是明军人多,600多条大小战船成扇子面形向荷兰战舰包围过来。
范佩西这次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一点也不敢大意。命令三百艘大舰摆成守势,集中火力,猛轰明军舰船,一时间明军水师难以靠近,双方相距五六里地用火炮对轰起来。
郑成公,施琅,姚启圣,刘国轩等几个将一商议,硬闯不是办法,伤亡太大,根本冲不过去。组建敢死队潜水也不成,红毛子吃了一次亏,绝不会再上第二次当。渔网阵,也因距离太远不好使。
很快,他们根据此时的风向拿定了一个主意,决定用火攻。
很快,他们准备了几十艘小船船上装满了引火之物,把船点燃之后,向荷兰战舰冲去……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48章 进攻台湾(下)
今天的风也特别给力,四级海风正好是从海上吹向台湾的方向,一时间,几百条小船装满了用鱼油浸过的柴草,被点着之后成了火船。
小船,柴草,鱼油,这些当然全都来源于后援补给。郑成功和施琅战船上起初并没有带这些东西,他们船上的都是大炮和作战的水师兵将。
但是朱由崧知道,出海几百里攻击台湾,这对大明水师来说绝对是远洋作战,远洋作战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问题。而且朱由崧也知道,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打得非常艰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跟不上,朱由崧也算是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专门派出第三路人马贺兆雄率领的5000水师,专门负责第一路第二路人马的补给问题。再就抓住时机,用大船投送5万陆军登陆作战。这是朱由崧交给贺兆雄此次作战的两大任务。
所谓的补给就是前线需要什么,他们就得供给什么。这5000水师几百条战船就专门负责这事。
因此在海上追击荷兰红毛子的,郑成功和施琅两支水师,在海上漂流了几天,他们的粮草弹药及时能够得到供应。现在需要小船,贺兆雄很快也给他们弄到了。
一时间这些火船,星星点点,布满了海面,风助火势,劈荆斩浪,向荷兰舰队冲了过去。
荷兰战舰炮火虽然猛烈,但是无法把这些星星点点排满海面的火船给全部击沉。小小的火船,烈焰飞腾,撞上荷兰大军舰就烧了起来。
这下红毛真害怕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打法,在扑救战舰大火的慌乱中,海军司令范佩西下令赶紧撤退。
“冲过去!”
郑成功和施琅两员主将一看,这一招真是管用,荷兰战舰狼狈而逃,果断下令冲锋,前面是火船开路,后面是数百条明军战船压海冲来。
一边冲,明军船上的炮火一面射击。红衣大炮和千斤佛郎机怒吼着,把那些仓皇撤退的荷兰军舰击沉击毁。
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后,范佩西再次败回了岛上,300艘荷兰战舰十不存一,他崭新的军装也被烧了几个洞,满脸烟熏火燎的他十分狼狈,看到一艘又一艘的荷兰战舰,被烧毁击沉,这位范司令不得不承认自己真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如果说上次的失利是因他骄傲轻敌所致,这一次他可是十分认真谨慎的,但却仍有如此惨败,看来不服气不行啊。
郑成功和施琅率领的明军水师舰队只一个冲锋,便突破了荷兰战舰的炮火防线,这些红毛贼现在只能靠岸上的防御工事阻止明军登岛了。
但是岸上的炮火火力有限,另外,荷兰军舰狼狈败回时,也影响了岸上炮火的发挥,他们忌惮向自己的舰船开炮,但是几百艘明军的大炮舰除了向敌舰开火之外,还瞄准岛上的防御工事猛轰。
当时的荷兰军队论炮火,跟明军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他们用的都是红衣大炮和千金佛郎机,射程都在十里以内,威力相差不大。
现在明军舰船又多,此时的火力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很快岛上的防御工事也被炸了个稀巴烂。
范佩西一看这道防线也守不住了,明军登岛只是个时间问题。幸好他的上司韦麻郎有话,能战则战,不能战,赶紧退回城堡之内,要保存实力,因为他们人太有限了,损失些战船大炮都不算什么,只要有兵将在,就有一切。
红毛子的这一理念也不算不高明,拿到现在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绝对是正确的。
郑成功和施琅的船队相继靠岸,这二将指挥着刘国轩,姚启圣,李全,柳春红,贺金武等等武将在水中和岸上追歼残敌。
很快他们控制了台湾岛的海岸,从海上狼狈逃回来的30艘荷兰战舰也被他们缴获了。船上的红毛贼早就望风而遁,他们得到的是30艘空船,但是尽管如此,价值也很大。
第三路水军的总指挥贺兆雄得到报告后,对施琅和郑成功竖起了大指,暗叹这两个小伙子真能干,陛下没有看错人。
接下来该他的第三路水师出马了,200艘大型运兵船早就整装待发,刘肇基带领的5万人马早就在船上等着了。
贺兆雄一声令下,200艘大船,运送着5万陆军扯起风帆,向台湾岛冲来,四级海风,为他们助势,这些大船挂满了大明的军旗,将旗,披波斩浪,浩浩荡荡,布满了海面,那场面绝对震撼人的视觉。
第三路水师离第一路第二路,水师距离并不是很远,因此几个小时之后,第三路水师的战船也顺利靠岸了。
5万陆军弃船登岸,加上水师一共7万多人。
往岛上再深入几十里便是荷兰人修建的赤嵌城和台湾城,这两座城堡都在台湾岛今天的台南市,赤嵌城在东南,荷兰人称它为普兰民遮城。台湾城即荷兰人所称的热兰遮城在西北,把这两座城堡拿下来,岛上的红毛子才算彻底完蛋了。
但是现在他们知道,这两座城堡非常坚固,还有近万名荷兰红毛子,负隅顽抗,坚守城堡。他们有大炮,有火枪,火力之强大可想而知。
另外,他们在台湾盘踞了好几年,肯定有汉奸,这不可不防。
兵部尚书刘肇基,水师指挥使贺兆雄,第一路水师的总指挥郑成功,第二路水师的总指挥施琅,等几员主将在一起商议攻取荷兰城堡的问题。姚启圣,刘国轩,李全,柳春红等几员副将参将也参加了。
这几位军中大员一致认为荷兰红毛子败局已定,现在躲在城堡里,不敢出来了,兵不过万,论兵力,明军是他的七倍,因此他们决定兵分两路,对两座城堡同时发动猛攻。
商议的结果,他们决定兵分两路同时对两座城堡发动攻击。第一路由兵部尚书刘肇基负责,带着第一路水师总指挥郑成功,副将刘国轩,他们率水陆人马3万进攻西南部赤嵌城。
第二路人马由国丈大人现任的水师指挥使贺兆雄负责,带着第二路水是总指挥施琅,副将姚启圣,率水陆人马3万进攻北部的台湾城。
剩下1万人马由李全,柳春红,贺金武三将负责岛岸的防守工作,主要是看护战船,粮草给养,弹药,以及所得的战利品等战略物资,免得红毛子派人趁虚而入来捣乱。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七万万将士的吃饭和补给问题,也关系到整个攻台之战的全局。
分派已定,两路大军,向红毛子的城堡扑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749章 文艺复兴堡(上)
海军司令范佩西带着残兵败将撤入赤嵌城内,来见韦麻郎请罪,短短的几天,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向顶头上司请罪了。
韦麻郎看着自己的海军司令,狼狈尽显的范佩西,满脸的沮丧,这一次没有怪他。连这位驻台总理事现在也认识到了明朝水师的强大,他绝对不认为自己的水师司令个饭桶,能让他们的舰队一败再败,说明大明的水师绝不是侥幸得胜,而他这位范司令也绝对不会是侥幸失败。
这只能说明大名的水师已经强大到,能与他们这个海上霸主一较高下的程度了,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成。
不过现在他们对大批登岛的明军仍然没有放在眼里,海战取胜又算得了什么?胜败兵家常事,他们在台湾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已以这座岛的主人自居,两座城堡修建得坚固而豪华,每座城堡都能容纳几万人,这些年侵略者搜尽了民脂民膏,在城堡中颇有积蓄,粮草弹药等支撑一年绝对没问题。
而且他已经向荷兰政府行文,三五个月内,援兵必到,只要能守住这两座城堡,再多的明军拿他们也没有办法,援兵来了,他们里应外合,将这些擅自登岛的明军赶下海喂鱼,他们还是最后的胜利者。
因此韦麻郎胸有成竹,非但没有怪罪这位海军司令再吃败仗,反而给他鼓气:“将军不必沮丧,别看明军在海上打了胜仗,他休想进我们的城堡,有本事让他们来攻好了。”
范佩西是海军司令,他对陆上的防御不是太熟悉,接连吃败仗,以前的狂妄自大,嚣张不可一世,现在收敛的太多太多。
因此他现在与明朝的军队作战没有了底气,这也有情可原,荷兰是海上霸主,拥有世界上一流的海军舰队,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也就是说,他们最强盛的就是海军,至于陆上作战,攻杀战守当然不是他的强项。
因此范佩西怯生生的问:“总领事阁下,这些东夷太不好对付了,他们比那个郑芝龙还难缠,我军现在连吃败仗,士气不高,城堡如何守法?”
“哈哈哈哈,”韦麻郎大笑了几声,没言语。
赤嵌城的防务总长巴滕斯道:“阁下尽管放心,别看他们海战连连胜利,但是想攻进我们的城堡,除非他们有三头六臂!”
听着巴腾斯的狂妄之言,这位海军司令脸上觉得有些发烧,这话说的好像是在揭他的短一样,因此他不太爱听,也有一些质疑,暗道,我们大荷兰王国最强大的是海军,海战都不行,凭你们能成?凭什么这么胸有成竹?本司令以前比你还狂妄,可结果呢?
巴腾斯可能看出了这位海军司令的疑虑,不屑的冷笑道:“不是阁下妄言,我们的城堡跟大明朝的城池不同,谈不上城高池深,根本就没有护城河,也没有什么阁楼箭楼辅城,千斤闸门吊桥,这些通通没有,然而我们的城堡是棱堡,”
说着他拿出一个模型,对范佩西不无得意地比划道:“阁下请看,这里,这里,这里全是我们的炮台,而这一带全是我们的火枪密集区,这样远近火力交叉全覆盖,明军不是人多吗,这次看他们能来多少?”
冷堡又叫文艺复兴堡。范佩西心这才放下了。虽然他对陆战不熟悉,但是对打仗这种攻杀战守他可不外行,一看赤嵌城这种棱堡设计,如果真如范佩西所说,这样的防守再多的明军也休想攻进来。
1...212213214215216...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