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锦绣前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楚秋
孟昭也跟着笑着道:“昨天老师骂我时还说呢,别看我这么大个子,读书还没有展家弟弟一半天份。”
如此一说,展飞有点坐不住了,笑着起身道:“两位哥哥再夸下去,我就要无地自容了。”
叶景怡笑着道:“老师确实如此说,展家弟弟确实会读书,可造之才。”
展飞本来只是二房远房亲戚,他也不太意,但进府没多久先生就夸了好几次,也便留心看顾了。科举读书虽然要苦读,但也要天份。叶家六个兄弟没一个读书苗子,就连孟昭也是武功学,念书就不行了。要是展飞会读书,花点钱供养出来也是不错。
众人目光都瞬间看向孟昭,只是叶景伍和孟昭说还没人以为意,现家里靠谱叶景怡都如此说了,那就表示展飞有值得夸地方。叶景祀这才仔细打量展飞,实是难得叶景怡夸人。年龄虽小却是落落大方,行动举止中带着一股书生意气,却又不显得过与迂腐。
要真是十分会读书,能读书考上功名,前程应该会不错。不过这种书生型单薄男子,是叶景怡欣赏类型,叶景祀本人则比较欣赏孟昭那种弓马娴熟,聪明机变武将型。
叶茜也跟着众人目光一起看过去,就以她个人审美来说,比较喜欢展飞这一款。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比较强势,对孟飞那种同样强势,看着比她还要强男人不太感冒,倒是展飞这种眉目清秀,说话温温柔柔,还会读书贵公子型很中意。
当然这种喜欢像是阿姨看到乖孩子心情,不然八岁小男娃,比她现年龄还小,产生爱慕心意,那她也变成恋童癖了。
正说着展飞,就有管事媳妇进来回话道:“杨老爷,杨太太来了,要给太太祝寿。”
“先让丁喜家外头厅里陪着。”叶二太太说着。
媳妇答应着去了,叶芙正因为母亲不能回来气不顺,忍不住道:“太太就是现不能亲见,何不请到这里花厅。”
西路两节大院都有花厅,所谓外头厅里就是前头叶二老爷和姨娘们住那节院子小花厅,虽然前院后院布置相同,但后头才是叶二太太正院。又因前头厢房里住都是姨娘,倒是常用来见姨娘娘家亲戚,把杨家放到前头厅里也就显得太看不起人了。
叶二太太微笑如故,章雨柔却是低声对叶芙道:“杨老爷也,如何能请到这里厅上,妹妹别说这种笑话。”
要是按照正常亲家见面原则,该是叶二老爷外书房接见杨老爷,叶二太太里头见杨太太。一起见也可以,但必须叶二老爷也。叶二老爷如何能指望住,只说今天要去衙门,早跑没人了。杨老爷是亲家,但也是标准外男,如何能请到叶二老太太院子里来,这不是要闹笑话吗。
叶芙顿时涨红了脸,把头低了下来,她以为叶二老爷家,叶二太太生辰,做为丈夫怎么说都应该家,不然她再糊涂也不会这么说,
叶景怡起身道:“我去招呼。”
叶二太太点点头,叶景怡这才起身去了。
“不会不说话就不要开口。”叶景祀看向叶芙直接教训起来,道:“长辈安排事务,哪里有你插嘴余地,这种基本道理嬷嬷都不教你吗。”
章雨柔虽觉得叶景祀说不错,但想到叶芙脾气,实怕她叶二太太这里闹起来,惹得叶二太太不愉。便笑着看向叶景祀道:“好了,四弟,我刚才说过她了。”
“她要不是姓叶,外头丢了脸连累全家,我管她是死不活。”叶景祀说着,又扫一眼旁边坐着叶薇道:“姑娘娘家时,错了挨骂别觉得家人对你们不好。娘家被骂,总好过到婆家被折腾,那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呢。”
“你呀,没一点忌讳,今天伯娘生辰,你说什么呢。”叶景霰忍不住发话了,话虽然是好话,但今天叶二太太生辰,死都挂到嘴上了,实不太合适。
叶景祀也意识到说过了,马上起身对着叶二太太作了个揖,恭敬道:“侄儿说话没分寸,还请伯娘见谅。”
叶茜看着多少有几分惊讶,是进国公府这么久,头一次见叶景祀如此认真标准致歉。果然是出身大家公子哥,长辈跟前行事不会错。
“哥哥指点妹妹,是你好意,我怎么会见怪。”叶二太太笑着说,叶景祀说很对,他骂叶芙也确实是为她好,现被兄长骂总好过以后婆婆指着鼻子骂。又挥手道:“好了,你们兄弟别我屋里闹腾了,今天酒席摆老太太屋里,你们先过去,或者各自玩去,免得拘了你们野马。”
屋子爷们们便站起身来,唯独展飞不知道是留下还是跟着他们一起去,看叶二太太没有额外安排,便坐了下来。
爷们一走,屋子顿时空了一半。叶二太太看向章雨柔笑着道:“老太太说我今日,让我好好享福,凡事不让我操心。你就过去照看着些吧,我也享享福。”
“看看太太说了,太太教了我那么多,只怕不能为您心呢。”章雨柔笑着说,看看旁边叶芙,道:“要准备事情许多,妹妹也过来帮帮我吧。”像叶芙这样性格,不开口就算了,开口估计也不会是好话,还是把她顺手捎走,免得这里惹叶二太太不痛。
展太太也有些坐不住了,想先回去歇着。落胎之后各种补品虽然都送来了,但身体没那么容易补回来。尤其她己经三十岁,一直以来是保养很,但这回落胎实伤了元气,脸色一直很苍白,眼圈底下都是铁青,每每对镜时,她都能感觉到自己容貌一天天老去。
“去吧,飞哥儿就先留我这里。”叶二太太说着,又道:“走时我会派丫头去叫你,你身上也不好,回屋歇会吧。”
“是。”展太太丫头,摇摇晃晃站起身,扶着丫头走了。
人走七七八八,屋里顿时只剩下叶二太太,叶薇,叶茜,叶荞以及展飞。叶二太太进里间衣,小丫头们上了第二轮茶,跟叶薇实找不到多少话题。叶茜便开始笑着向展飞搭话,不提丧父之后苦逼生活,也不提广恩侯府惨剧,只说以前直隶生活,也顺道问问直隶风土人情。
展飞口才清晰,说起话来是头头是道,叶茜细听才晓得,原来她小看展家了。展家祖上出过高官,全族男女皆读书,一直都是乡坤地主这个档次,重要是己经富了四代。虽然比国公府生活差些,却一直生活中上层。
说视金视如粪土有些夸张,但少爷姑娘们确实是不直接接触钱。那就怪不得展飞能这么适应国公府生活,居养气,移养体,四代诗书大家养出来儿孙,谈吐见识确实不同。
等叶二太太换了衣服出来,看他们讲热闹,尤其是见展飞口才不错,便不让停止,绕着直隶话题继续说了下去。叶茜听得津津有味,也觉得展飞确实很懂得生活,所有大型活动都不错过,四季赏花,至少不是个读死书。
“现天气太热了,入秋之后我会先派小厮到直隶看看。”叶二太太说着,她答应要帮展太太取回他们应得财产,肯定会去做。但直隶到底是什么情况,她还不清楚,总是要先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说如何处置。
展飞马上站起身来,给叶二太太跪了下来,道:“磕谢太太大恩。”
“你这孩子,哪里用行这么大礼。”叶二太太笑着说,让丫头把展飞扶起来,道:“高家也是名门望族,如何能任由家里姑娘被欺负。”
直隶话题说不下去,叶茜正想着话题,只见丁喜家低头进来,脸色却有几分尴尬,看到姑娘们还屋里,神情就显得有些犹豫。
叶二太太看她进来便道:“既然大爷去招呼了杨老爷,现屋里也没旁人,就请杨太太屋里说话吧。”
丁喜家犹豫了一下才道:“大爷己经命人送杨老爷和杨太太出门去,屋里侍侯丫头说,大爷和杨老爷吵了起来,这才命人送走。”
“吵了起来?怎么回事?”叶二太太问着,神情却是很不以为然。
丁喜家道:“听丫头们说,好像是钱事,杨老爷问大爷借钱来着,数目好像不小,说要做生意云云。大爷就说没有,杨老爷就说了大爷一些不好话,然后又说要见太太您,大爷就说今天是太太寿辰,不宜谈这些,便让婆子们送客……”
虽然是舅舅,但叶景怡亲娘跟杨老爷并非一母所出,感情非常平常。平常四节八礼,叶景怡也只是打发人过去,从来没有上过杨家门。杨老爷也真敢开口,未来国公爷那可不是包子,能随便拿捏。
神奇还敢问亲家借钱,几个婆子上前来送客时,杨太太还想大声嚷来着,被婆子直接往嘴里塞了胡桃,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然后男仆和婆子们一起上阵,直接丢出了角门外。
“那今天过来说是给我拜寿,竟然是来借钱?”叶二太太叹口气说着,有几分自言自语道:“我是真喜欢杨姑娘才想结这门亲事,只是这亲家……算了,以后杨家再有人来,你只管招呼打发,也不用特意来回我,我也懒得见了。”
“是。”丁喜家答应着退下了。
叶薇素来与叶芙不和,现见她亲舅家如此,便道:“杨家人也太过份了,这才订下亲事,聘礼都没下,就敢上门来借钱,这如何使得。”等两天此事府里传开,看叶芙还拿什么脸见人。还有叶大太太想从庙里回来,有这样娘家兄弟,她还有得住呢。
叶二太太挥挥手,有几分后悔自言自语道:“也是我失算了,挑了如此麻烦亲家,反正离成婚之期还早,小二还小呢。”
叶荞虽然没有接口,心中也觉得这门婚事只怕是叶二太太失算。叶茜心中却是泛起了疑惑,这杨家得多二缺啊,亲家母过生辰时来借钱。至于失算亲家不好之类,杨家早就是国公府亲家,叶二太太看了这么多年,要是还能再走眼,那根本就是瞎眼了。
想娶杨婉真是真,不然没必要折腾,但杨家这样亲家,只怕也是觉得挺烦。说不上厌恶或者怎么样,就好像一个苍蝇,耳朵嗡嗡叫着。要么一下拍死,要么就是赶远远。
骑驴看帐本走着瞧吧,下头还不知道有什么呢——
八月中秋秋高气爽时,正该全家大团圆之即,万启皇帝仍然没有从热河回来,只是下了一道旨让宋皇后过去拌驾。万启皇帝就是再讨厌宋皇后,宋皇后仍然是他发妻,没道理中秋节万启皇帝抱着小老婆过,把发妻丢一边。
不曾想宋皇后到热河第二天,马上给京中王公大臣写了懿旨,万启皇帝身体不好了,速来热河。王公大臣打点行装,前脚踏进热河行宫大门,后脚万启皇帝咽气。
皇帝驾崩丧事自是不必说,大问题是皇帝生前没有立太子,王公大臣正寻遗召之时。宋皇后奉安展召见大臣,传万启皇帝临终口谕,传位三皇子。
大臣们虽然己经料到,但宋皇后亲口说出来,也就有了名正言顺旨意。就大臣们开始商议着先皇大丧和皇登基事宜时,姜贤妃突然拉着六皇子直闯奉安殿,大骂宋皇后矫旨,万启皇帝临终口谕,是传位六皇子,她和六皇子亲耳所闻。





重生之锦绣前程 51VIP
奉安殿是热河行宫正殿,皇帝办理公事接见大臣之处。大楚后宫不得干政,要不是传先皇口谕,宋皇后也没有资格这里召见王公大臣。如此商议大事之际,姜贤妃拉着六皇子进来指着宋皇后骂起来,场所有王公大臣都惊呆了,除了说话内容外还有姜贤妃以及六皇子态度。
姜贤妃是宠妃,虽然比不上前头被追封为皇后大姜氏,后宫里也是横着走。众所周知万启皇帝曾以宋皇后身体不好为由让姜贤妃打理后宫,宋皇后啥都没说交了后宫凤印。结果万启皇帝就成了救火队,不是这里出事,就是那里出事。如此大半年之后,万启皇帝也承受不起,一个皇帝没时间管朝务,天天后宫断官司,只得把后宫权限又给了宋皇后。
自那之后姜贤妃就与宋皇后不和,这是王公大臣们都知道,但后宫里她们到底如何相处,就不太清楚,没事打听后宫内闱这不是吃撑了嘛。直到现姜贤妃和六皇子如此指着宋皇后鼻子骂起来了,王公大臣才知道姜贤妃到底有多嚣张。
面对姜贤妃侮骂似指控,宋皇后并没有还口,只问了一句,可有遗旨?六皇子便说是他和母妃一起听到,当时宋皇后也是场,都听得清清楚楚,现竟然翻口说是三皇子,实是有谋逆之心。
“谋逆?三皇子也好,六皇子也好,都非我所出,不管谁登基我都是名正言顺皇太后。三皇子已经二十五岁,六皇子今年不过十二岁,若是两人年龄倒转一番,还可以说我拥立幼主有所图谋。”宋皇后端庄肃穆脸上有几分嘲讽笑意。
姜贤妃却是喊着道:“当时我与皇儿也场,为什么我们两个听得一样,唯独你听到不同,明明就是你矫旨!!”
六皇子也跟着道:“但是父王说就是传位给我,并不是给三哥。”
王公大臣们听到这里就有些听不下去了,因前头死了两位太子,万启皇帝虽然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但此之前却是把三皇子亲姐晋位了,常把三皇子带身边学习朝务,现来热河避暑又让三皇子监国,这明显就是要立三皇子。
姜贤妃恃宠生娇,早有流言说姜贤妃撺掇着万启皇帝立六皇子为帝。现万启皇帝走急还没有找到遗诏之时,姜贤妃拉着儿子如此说,谁有谋逆之心一目了然。
礼亲王便上前道:“国赖长君,先皇英明如何会让一个小娃娃登基为帝。就是真有此打算,也该指定辅佐大臣,为何事先一句不提,倒是把三皇子带身边。”
“哟,礼亲王不好好家里闭门思过怎么跑到热河来,先皇有旨,不准礼亲王出府门一步,此时违旨要怎么算!”姜贤妃尖刻说着。
“承先太后太后懿旨,皇兄早就准我出门,现国之大事,我如何来不得。”礼亲王正言疾色说着,又道:“倒是贤妃娘娘您,口口声声说皇后娘娘矫旨,只怕矫旨正是你自己。拥立幼主登基,你意何为!!”
礼亲王乃是文宗皇帝贵妃所出,与万启皇帝本是异母兄弟。万启皇帝三岁之时母后去世,文宗皇帝思念爱妻便没再立后,考虑到万启皇帝年幼便把他交给贵妃抚养。兄弟俩是一起长大,感情非常不错。
万启皇帝登基之后对弟弟和养母贵妃很不错,弟弟封礼亲王,养母封贵太妃,住慈宁宫,又把贵太妃娘家兄长封为同安伯,世袭三世。皇宫里享受是皇太后待遇,对其娘家虽然没封侯,封了伯也超出一般太妃待遇。
本来一切也都挺美好,礼亲王突然之间犯二了,他给万启皇帝上了一道折子,说前朝就有先例,尊养母为太后,万启皇帝应该封贵太妃为圣母皇太后。万启皇帝那样脾气,看到折子顿时就怒了,所谓圣母也就是谐音生母之意,圣母皇太后意思也就是从子贵,因子封太后。
前朝是有这样先例,但那个皇帝本身也是庶出,只因生母亡故有其他妃嫔抚养,才尊养母为圣母皇太后。万启皇帝是名正言顺嫡子继位,吃撑了才会封一个妃子为圣母皇太后,那岂不是自认为庶出,让自己名不正言不顺。
天子之威不可冒犯,万启皇帝念及贵太妃抚养之恩,并没有把养母以及养母娘家怎么样,也没有削礼亲王爵位,却直接关了礼亲王禁闭,全家老小不准出府门一步。然后初一十五还要写道歉信,万启皇帝哪天想起此事心情不爽了,还会叫太监过去骂。
没几年贵太妃去世,万启皇帝仍然没解礼亲王门禁,直到高太皇太后去世,临死之前拉着万启皇帝手说,礼亲王总是你亲弟弟,这都二十年了,也该放出来了。万启皇帝这才解了礼亲王门禁,享亲王爵位却没有一点差事,闲散亲王一个。
“就因为国之大事才不能由你插嘴,你对先皇不敬之心,天地可鉴。”姜贤妃指着礼亲王说着,又道:“你此时说拥立三皇子,又是意谋何为!!”
礼亲王听得大怒,道:“三皇子早就成年,论排行论年龄都是君人选,六皇子年幼依附生母,姜贤妃难道也想垂帘听政不成!”
争吵之中宋皇后突然道:“皇帝病危,为何一直不往京城送信?”
姜贤妃脸色僵了一下,刚想说别。礼亲王就马上道:“传御医。”
太监们去传御医功夫,宋皇后把万启皇帝身边贴身大太监叫过来问话。大太监说得明白,万启皇帝连着身体不好,一直都是卧病床,中午饭后便传话召宋皇后晋见。等到宋皇后进去了,便命下人退下,只让他外头守着,里头说了什么他并不晓得。
没一会姜贤妃就带着六皇子要求晋见,本来他是要通传,结果姜贤妃不让,拉着六皇子直闯进去。因姜贤妃是宠妃,他也不敢拦。门关上之后,没一会里头就有哭声传出来,万启皇帝驾崩。
大太监如此一说,大臣们顿时议论起来,姜贤妃还不知道因何而议论,就听礼亲王冷笑着对姜贤妃道:“皇兄根本就没有召您和六皇子晋见,若是真有传位之心此时肯定会留身边。而且当时行宫只有皇后和贤妃,六皇子三位主子,却只诏见皇后娘娘,并不见诏见您,只怕皇兄早就察觉到你们不轨之心,才会此时把你们排除外。”
姜贤妃顿时无言以对,她会那时过去确实不是诏见,是有眼线报信,道:“不管是不是诏见,我和六皇子走到跟前说,先皇确实拉住了六皇子手,说要传大位与他。”
争吵之中御医们过来,哆哆嗦嗦只差大呼冤枉了。大楚皇帝对丹药都有点爱好,但万启皇帝则是格外痴迷一些,尤其是这两三年以丹药为食,根本就没让御医诊过脉,御医总不能硬按住皇帝诊脉,召见是没有过,气色也看不到,完全成了摆设,根本就不知道万启皇帝生活状况。
顿时众大臣看姜贤妃脸色都不同了,谁都知道万启皇帝身边两个国师是姜家zlngnet推荐,姜贤妃一直力捧,现搞把皇帝御医不用,病情都耽搁了,这个罪名又大一层。
首辅大臣当时就带着群臣给三皇子跪下来了,请帝主持事务。姜贤妃还欲再说别,宋皇后就道:“大位己定,我也算不负先皇所托。姜贤妃和六皇子暂时收押,等以后皇开落吧。”——
理国公府早就远离朝堂之外,热河大戏虽然没有赶上现场版,但这么大事肯定是瞬间传遍京城。等到三皇子披麻带孝抚灵回京时,国公府与公主府上下强忍心中欢喜,极力表达自己悲伤之情,痛哭哀号之声可谓是感天动地。
万启皇帝停灵乾清宫,钦天监推算下葬日期,一百零八天后适下葬。国公府有官位有诰封男女皆要入朝随祭,还没有来得及去当官孙子也要跟着同路侍候,又因人手不够,又直系、旁支们选了可靠人随行,叶宗山也其中。
二十七日孝满之后三皇子登基,改国号永昌,册发妻为皇后,嫡长子为太子,尊宋太后为母后皇太后,生母淑妃为圣母皇太后。第一道旨意就是把姜贤妃和六皇子交与宗人府审讯,刑部和大理寺协理,一定要审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此郑重其事交代,没有哪个敢怠慢。但说到审,其实真没啥好审。大楚朝都是平民后妃,姜氏家虽然因为外戚得了长兴侯爵位,万启皇帝也十分偏宠,但才十来年爵位,真没什么根基。勾结朝臣意图武力谋反真没有,但是向万启皇帝zlngnet推荐炼丹道士却是铁打事实,万启皇帝身体又因不肯就医而亡。
只是如此还不算是大罪,联系到姜贤妃和姜贤妃和六皇子矫旨篡位,这回热河之行又只有姜贤妃和六皇子身边。要不是因为八月中秋皇后要过去,万启皇帝病逝热河,只有姜贤妃和六皇子身边,矫旨咬定是六皇子继位,又没找到遗诏,就真不好说了。
宗人府审讯六皇子和姜贤妃并没有得到有用讯息,就是咬死口说是万启皇帝亲口说传位六皇子。大理寺审讯姜氏一族,那各色证据都有了,大理寺各色酷刑摆开,真是叫说啥就说啥。
三方会审完毕,把所有口供汇集,长兴侯府谋反罪名成立,按大楚律长兴侯府是灭九族,长兴侯本人是凌迟,八岁以上男丁全部斩首,八岁以下男童以及女眷全部入官奴籍,没入教坊等待发卖。至于六皇子和姜贤妃大臣不敢妄议,就要由永昌皇帝来判决。
永昌皇帝念及骨肉血亲,免六皇子为庶子,幽禁养蜂夹道,终身不得离开。姜贤妃剥寻封号,降为庶人,念及先帝身边侍奉多年,白绫赐死,留全尸。
六皇子和姜贤妃处置很,至于长兴侯府上下早回京之初永昌皇帝就下令严加看管,现一声令下,直接抄家拿人。几天不到事情全部办完,本来该是秋后问斩,此时不等秋后了,直接菜市口斩首。
本以为如此处置了也就完了,不曾想又有大臣上书,当时大姜氏以皇贵妃附葬为由葬入地宫,本来就不合祖制家法。现姜氏一族已经伏法,谋逆之家女儿就是附葬也是没资格,而且大姜氏皇后之位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应该去除封号,迁出地宫,连牌位都该从偏殿扔出来。
这倒不是因为长兴侯嚣张得罪人太多了,而是因为一个大姜氏,大臣与天启皇帝死磕了两年,其中不知道廷仗了多少大臣,贬了多少官员,甚至像章老太爷那样被秋后算账也不少数。现姜家倒霉了,文臣们也想问皇帝讨个说法了,以此维护正统。
永昌皇帝没有马上答复,毕竟事情是万启皇帝生前做,当儿子还没登基就把老子给否定了,也不太好。回后宫与两宫太后商议,当时其他太妃们也,顿时成了诉苦大会。
大姜氏死早就算了,小姜氏这些年宫中也是跋扈异常,都能指着宋皇后都能骂起来,对待其他妃嫔是可想而知。连前头太子生母贵太妃都受了许多气,向来小透明圣母皇太后就不用说了,都是血泪史。听完后妃哭诉皇也不再犹豫,准了奏请,大姜氏去封号,迁出地宫,葬入妃陵。
大姜氏灵柩牵出地宫,万启皇帝停灵满期之后,发丧送灵,地宫来回一趟也要十几天,折腾下来只怕要一个多月功夫,皇子公主自是不必说,高门大户里也是不得清闲。理国公府和公主府几乎所有长辈都要去送灵,像叶景怡等则要随长辈同行侍候,只留叶景伍和叶景陆两个小家。
又因腊月将至,年将近,事务要比较平常繁些。公主府还好,亲王府邸自有一套运行系统。国公府则要麻烦一些,幸好国丧是大家都忙,也没什么亲友行走,叶老太爷一向看孟昭妥当,便让孟昭帮着料理些。
1...2223242526...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