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深宫嫡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长安
秦氏道:“你今天再去看看,若他们还没地方安顿,不如暂且搬去咱家池水胡同的院子,那里总好过这晋王的宅子。”
“母亲就别管这个了,刘家怎会没有别院产业。”
如瑾的料想果然不错,她收拾妥当再去刘府的时候,刘家下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往大太太李氏的陪嫁宅院里搬了。二三房的人已经住了过去,等着这边整理差不多,刘衡海一房带着老太太也过去。
如瑾进屋的时候,凌慎之正在给蓝老太太诊脉。因为前夜的事,刘家男女避嫌都省了,此时李氏和刘雯刘景枫都在屋中。
“凌先生怎么起来了,该好好养伤才是。”如瑾一眼便看见凌慎之脸色透着苍白,头发虽束得齐整,平日干净整洁的青衫却被一件不大合体的粗布蓝衣替代,下巴上亦有青青胡茬,整个人都显得憔悴。
凌慎之修长的手搭在蓝老太太手腕处,凝神诊完了脉方才转头微笑:“我没事,血早已止住了,总躺着于养伤无益,不如多活动活动。”
他站起身来,朝刘老太太道:“蓝老夫人这是惊吓过度,旧疾未愈,又添新疾,需要吃药静养,好生休息才能慢慢好转,暂且无碍性命。”
刘老太太叹口气:“可怜的,回一趟娘家弄成这样。”
如瑾见祖母只是躺在床上昏睡,脸色很差,知道此番想痊愈恐怕更难。凌慎之要去外头开方子,如瑾道:“先生手臂受伤不便书写,我替先生代笔吧。”
“有劳。”凌慎之没有推辞,微微一礼,当先出去。
如瑾朝刘家众人微微福身,跟了出去。到了外间,如瑾不由关切问道:“先生伤势如何?”
她眉宇间全是痛惜愧疚,清澈眼眸中笼着雾气,让人不忍直视。凌慎之只看了一眼就转开了脸,低头在桌上铺纸,说道:“没事,皮肉之伤,慢慢养着就好。”
“总是我欠先生太多。”因外间屋门口伺候着两个丫鬟,如瑾的声音放得很轻,让凌慎之想起春日早晨吹散雾气的软风。
他拿笔的手顿了一顿,才递给如瑾,含笑道:“那么就替我写方子报恩吧。”
如瑾接了笔,无奈苦笑:“若是写方子能偿还得清,莫说一张,千张万张也可以。”
那管湖笔笔杆上雕刻着寒梅枝条,带着含蕊的花苞,她纤巧的指尖握上去,晶莹圆润的指甲像是开在枝上的花。凌慎之看着她的手微有一瞬的恍神,差点接口说出失礼的话来。
“先生请说。”如瑾已经持笔等待。
凌慎之定了定神,开始缓慢说出药材的名字和用量。他一边说,如瑾一边写,端端正正的小楷落在白纸上,散出淡淡墨香。凌慎之念完了方子,拿过纸来从头核对了一遍,颔首道:“一个不错,多谢。”
“先生说反了,是我该多谢你,带着伤还给我家祖母看病。”如瑾赧然一笑。
凌慎之捏着药方,又道:“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这字出自女子之手,锋锐之处甚多,倒有些像男子的笔迹了。就算是男子,寻常也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是么。我已经尽力收敛锋芒,原来还是不够圆润柔和么?”如瑾不由也仔细端详起自己的字迹。横平竖直,她已经尽量往端正了写,将从前那些锋利处都改了。字由心生,前世的孤傲冷冽她希望能够尽数抛弃,包括这字也一样。她曾经为了写花笺临摹过凌慎之的字,那种平和的洒脱飘逸才是她向往的。
凌慎之却道:“你的锋芒正是与众不同的过人处,何必要委屈自己改过。”
“是为了好过一些,锋芒太过总是不能为人所容,自己处境好坏暂且不说,连累亲人总是不好。”
如瑾含笑说着,凌慎之心有触动,想起她那夜持刀和父亲对峙的事来,不由朝她的脖子上看了一眼。那里已经没有伤痕,光润如初,就像她此时的笑容一样,不知情的,看不出内里的辛苦。
总盯着闺阁小姐的脖子看很是失礼,凌慎之移开了目光,将药方拿了,说道:“我去找人抓药,你若有事虽是来找我。”
如瑾郑重谢过他,又叮嘱他好好养伤莫要累着,这才目送他出屋远去。
京都里还没有恢复日常秩序,刘府的下人们抓药抓了许久,下午才凑齐方子,将药熬好了送进来。除了蓝老太太,刘家女眷们也都多少受了惊吓,都让凌慎之开了不同的安神方子来用。一时屋子里药香弥漫,大半人都喝了浓浓一碗药汤。
蓝老太太喝药后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刘家这两日就要全搬到李氏陪嫁院子中去,如瑾就准备带着祖母回自己家。然而早早用过了晚饭之后,将要离开的时候,街上突然开始来回跑骑兵,传令让所有人家都关门闭户,不许再出门,违令者无论官宦平民皆按乱党治罪,就地斩首。
此时距离新定的宵禁时辰还有许久,太阳还没有落山,如瑾一行被困在破败的刘府里出不去门,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难免惴惴。
大燕自开国以来,京城并没有兴过大的刀兵之事,偶尔有过两三次血腥都很快被镇压了下去,而自从本朝皇帝登基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京城都是太平祥和,夜夜笙歌,这突如其来的混乱让所有人都惊慌不安。
崔吉依旧带了二十余人随行于如瑾,此时就守在女眷们所在的小院周围,还算给了刘家人一点安慰。此时刘府大门已破,宅院被火烧了十之**,若是再经一场前夜的事,恐怕是谁也撑不住了。
入夜之后,街面上远远传来马蹄铿锵,来回不知过了几拨,又有一队队的兵卒持着雪亮长枪军威严整的走过,似乎是在调兵。刘衡海带伤在大门附近暗中躲藏,观察了外头许久,终于确定是城外的京畿戍卫军队开进来了。
出动左右两大京营平乱已经是不寻常的事情,乱民镇压下去不久,眼看着快要恢复太平了,京外的军队却又进城,到底发生了什么?刘衡海虽然不在朝中掌权,但到底是军伍出身的,对于军队调动有着相当高的敏感,预感到朝堂怕是要变天。
他不由暗自庆幸那夜听了如瑾的话,将郑运之事压下去没有声张,不然刘家一旦牵扯到此次天帝教徒的事情中,恐怕是不能善终的。要知道,任何牵扯朝堂势力更迭的事情,都预示着腥风血雨。
刘衡海让人紧紧关了已经破烂不堪的大门,严令家中任何人都不准出去,只道朝廷解禁为止。回到内院里,太太李氏找到他单独说话。
“潘家姑娘只在咱们家中不肯离开,她母亲的尸首都送回她家里了,她总在咱们这里该如何是好?又不能强行将她赶出去,这兵荒马乱的,她一个姑娘家在外头若是出了什么事,咱们那里担得起。”
潘夫人不管是因为什么而死,总归是在刘府亡故的,刘家对潘芩也不好用强,她不愿意走,强行派人送她回家也不妥当,未免太不近情理。
刘衡海皱眉:“她想怎样?”
“她……”李氏叹口气,“看她那一丝,恐怕是想嫁给枫儿。”





重生之深宫嫡女 京华烟云 164 目击证人
李氏并不是刻薄寡情的为人,京里出了这样大的乱子,谁家不是在刀头上过日子,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偶尔路过门前的陌生人,都有责任将人家救进府里来避难,何况潘家原本和刘家还有走动来往。
他见过潘芩几次,对这个姑娘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觉得对方温柔知礼,此时听了李氏的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氏和丈夫不同,和潘家母女接触得多,早就看出了对方不妥贴的地方,便说:“她年纪小,也许是吓傻了吧。不过京里这么乱,我们家这两日又是内宅外宅混在一起照应,她在我家这么住着,日后传出去……恐怕枫儿怎么样也得将她娶进门了。”
闺阁女儿的名声是大事,一个没定亲的姑娘和年轻男孩子没内没外的同处一院,相互又不是亲戚,即便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即便是特殊时期迫不得已,但只要事情传出去,这姑娘的闺誉就基本是毁了,哪还会有好亲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潘家夫人亡故在这里,潘芩的事情也包不住,总会被人知道,到时刘府出于道义,岂能不对潘芩负责?
刘衡海寻死半晌,最终叹口气,“我们去看看潘家姑娘再说。”
他原本对这门亲事还在考量思虑阶段,此时听了潘芩不肯回家的事,顿时对她好感全无,已经从心底彻底否决了结亲的可能。然而李氏的担心不无道理,若潘家打定主意要结亲,有了前夜的事情,刘家总不能弃潘芩于不顾,捏着鼻子也得认下。此时他要去当面看看潘芩的状态,看她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潘芩被安置在小院的后罩房里,李氏领着刘衡海过去,到了屋里却不见人。门口的小丫鬟说潘姑娘去前头有些时候了,两人便又去刘老太太所住的前院。
一进院子,就见老太太贴身的几个丫鬟婆子都在屋外站着,还有蓝家如瑾带来的仆婢,一众人都距离门窗远远的。大姑娘刘雯从耳房走出来,指了指祖母的屋子,朝着父母轻轻摇了摇头。只听屋里头隐约传来嘤嘤的女子哭声,李氏侧耳听了听,朝夫君道:“是潘姑娘。”
刘衡海见此情便放慢了步子,他虽然算是长辈,但刘潘两家并无实际的亲戚关系,人家女孩子在屋里哭,他总不好在此时撞进去。李氏到底惦记着潘芩的心思,放心不下,拉着丈夫站在了老太太屋外的窗棂下,凝神细听里头动静。只听刘老太太正在屋里说话:
“……你小孩子家突遭大变,一时惊惶失神说错话也是有的,我不怪你,反而疼惜可怜你。你母亲被乱民假扮官兵射杀,虽然乱民可恨,但到底是在我们家里遇难,刘家照看你是应该的。你放心,日后不管你遇到了什么难事,只要我们有能力帮忙,一定帮你。至于方才的话,不是闺阁女儿该出口的,以后可别再说了,对你清誉有损。”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休息,刘老太太已经稍微恢复了平日的态度,这一番话温和有理,又不失长辈的威严。李氏在窗外听着,已经大致忖度出了事情梗概,想必是潘芩见她不肯做主,又将心思拐弯透露给了老太太听,而老太太正在回复她。
只听潘芩的哭声响了几分,抽抽噎噎十分悲戚,“谢谢老太太教导,芩儿知道了。只是这些话芩儿只说给最亲近的人听,不会到外头乱说,您老人家别担心会损了刘家的名声。芩儿骤然失去母亲,六神无主,感觉天都要塌了,幸亏您和伯父伯母肯庇佑怜惜,芩儿才有了栖身之所。母亲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着芩儿侍奉老太太和伯父伯母,如今她走了,芩儿……芩儿厚着脸面来和您说这些,实是不忍心让母亲含恨,而且……而且那一晚枫哥哥……”
李氏听到屋里“咚”的一声闷响,然后就是潘芩哭喊:“我也是清清白白好人家的女儿,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实在舍不下这个脸来亲口说这些。老太太您明鉴,若是我不能进刘府,这辈子是没脸再出门见人了!”
潘芩的哭声很大,小院子里又静,说不定已经被院中侍立的下人们听到了。李氏心头一沉,不顾刘衡海的阻拦,快步进了屋子走进内室。只见潘芩正跪在老太太床边哭喊,方才那一声闷响,想必就是她跪倒在地时的动静,李氏不由扫了一眼她的膝盖,直想那里是不是已经肿了。
抬眼却看见屋中还有第三人,是如瑾在角落里站着,神情淡淡的低头捧着茶盅,似乎屋中之事于她无关。
“瑾儿你怎么在这里?”李氏狐疑地问着,又道,“你雯姐姐在耳房那边呢,正想要你去陪她。”她虽然对如瑾印象不错,但自家出了这样的尴尬事,总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
如瑾起身朝李氏行礼,看了一眼潘芩,有些无奈的说:“雯姐姐避出去的时候我本来就要相陪,伯母家中有事我不好在跟前干扰,只是这位潘小姐以死相逼,不肯让我离开。”
说起来也好笑,如瑾自己做过以死要挟别人的事情,现下却被别人威胁了。当时潘芩拿着一把不知从何处摸来的三寸多长的短剑对准喉咙,只说如果如瑾离开,她就只能一死。
李氏闻言吃了一惊,留心之下果然看见潘芩撑在地上的手中握了半截利刃,另半截蒙在袖子里。
“潘姑娘这是干什么,快将这危险东西给伯母,有话好好说,别动刀动枪的。而且蓝家侄女和此事也无关,她原是来这里接祖母的,你别吓着她。”
李氏上前就要去夺潘芩手中的利刃,潘芩却一挺身子,又将短剑架在了脖子上,口中哭道:“伯母,蓝家小姐是唯一的证人了,我不是故意要为难她,只是事关女孩家的名誉生死,她要是不帮我作证,我实在是……”
李氏愕然地看向如瑾,不明白怎么潘芩的事就牵扯上了她。如瑾很平静的解释道:“潘姑娘说前夜在石屋里她曾经在混乱中划破了衣衫,露了内衣肌肤,当时众人推搡间她不小心撞进了大哥哥怀里,所以她们两人已经有了……”
如瑾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没好意思将潘芩的原话“肌肤之亲”说出口,莫说她一个女儿家非礼不能言,就是她敢说,也不认为肌肤之亲是这么解释的。心里将潘芩的大胆佩服了一下,接着道,“潘姑娘说那时候我正在旁边,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所以要我留下来给她作证。”
李氏只听得目瞪口呆,万没想到潘芩竟能做出这样的事。之前她去探听潘芩的口风,潘芩还只是左躲右闪的不肯将真正心思透露,没想到她一转身,这丫头竟跑到老太太跟前来口无遮拦了。
“这……这事可是当真?枫儿他……”
如瑾只露出了一个颇为无奈的苦笑:“我不知道。”
“蓝小姐你……你怎么能如此……”李氏还没说话,潘芩率先哭了出来,“你这是要逼我一死吗?当时你就在我和枫哥哥身边,将事情看得一清二楚,现在怎么不承认了……”
刘老太太端坐在罗汉床上默不作声,静静看着屋中几人对答,面上也没有激动的神色,十分平静。如瑾一瞬间想到了自己的祖母,在青州的时候,蓝老太太身体还好,家里出了什么事,她也是这样八风不动的样子,是高门大户最高掌权者该有的威仪。一切从蓝泽获得功勋开始,家里的模样就变了,人也变了,如今的蓝老太太只是屏风后那个昏睡不醒的垂垂老者,而蓝家也是七零八落,千疮百孔。
感慨之余如瑾回答潘芩的语气就多了一分漫不经心,“潘姑娘,当时石屋里混乱得很,你说的是也许有,也许没有,我是听了你的话才知道有这件事的。虽然你指认我是唯一的见证者,可我当真没有见到,你可以以死逼我留在屋里,却不能以死逼我蒙了眼睛给你作证。”
两世为人,如瑾是怎样玲珑的心思,又是在宫里待过的人,对女人之间的事情最是敏感。潘芩的意思她也能猜出几分,适才她被官府的封街令阻在刘府,无事可做,正陪着刘老太太说话,大家彼此安慰。潘芩一进屋的眼神就不对劲,如瑾瞬间捕捉到了这姑娘对她重新燃起的敌意。
略一思忖她也就明白过来,那日潘芩见到刘蓝两位老太太之间有嫌隙,大约认定她是不可能和刘景枫有结果的,因此消退了防备。可这两日蓝老太太养在刘府,刘蓝两家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并不是疏远冷漠,甚至有了共患难的亲厚,加之刘家人普遍对自己印象很好,潘芩看在眼中怎会不起心思。
潘芩要来表明非刘景枫不嫁,还拉了她当见证人,她若被这姑娘以死逼得作证便罢,若她不肯就范,有了这一层尴尬芥蒂,不管潘芩所谋之事能不能成,她蓝如瑾都不可能成为刘家媳妇了。幸亏她从来没有生过要嫁进刘家的心思,否则被潘芩这么一搅合,还真是着了道。
潘芩打得好算盘呢,如瑾也佩服她的谋算本事。但可惜她施展本事的时机不对,母亲新亡,尸骨未寒,她就借此打算起自己的婚事来,这等不孝无义之人如瑾十分唾弃,因此连一句模棱两可的话都没说,彻底否认了潘芩的话,还暗指她是借着混乱胡编事实。
李氏并不傻,一听两人对答也明白了大概,不由暗恨潘芩,对她仅剩的一点怜悯也彻底消散了。如瑾话一说完,李氏立刻接着道:“潘姑娘快起来,将那东西也从脖子上拿开,出了什么事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你母亲刚刚故去,若是知道你这个样子岂不是伤心。那夜里混乱之极,谁碰了谁都是难免,你兴许是看错了也未可知,枫儿那时都在门口附近御敌,你在屋子里透,他怎会和你碰撞呢。”
潘芩对李氏的话置若罔闻,只死死盯了如瑾,含泪道:“你……蓝小姐你真得不肯说实话么?难道你思慕枫哥哥是真……所以才不肯怜惜我的清白……”
如瑾顿时一阵头大,没想到她会说出这么不知廉耻的话来。自己才认识刘景枫几天,竟被扣了这么一顶帽子,这要和谁说理去。
------题外话------
先发这些,出门办事,回来再写,太晚大家就不要等了,早睡早起身体好。对我愤怒的姑娘请淡定,其实我比谁都着急,但生活里总有些力不从心的事,所以最近除了抱歉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承诺不敢下,借口不会找,只能挤时间写字。觉得不爽的姑娘可以养文或者好聚好散,或者留个账号,我把你以前订阅的钱返还都可以的。还是那句话,写书看书都随缘,咱们别为一本书影响心情。




重生之深宫嫡女 京华烟云 165 亲事蹉跎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老太太霍然冷了神色,朝儿媳李氏道:“潘家姑娘受了惊吓胡言乱语,将她带下去歇息吧,等外头封街令一除,快些叫她家人来接她回去,我们这里乱糟糟的,莫耽误了她医治,且潘夫人白事在即,我们怜惜潘姑娘留她在这里,虽是好心,却耽误她尽孝了txt下载。”
一番话正话反说,将潘芩的赖着不走说成是刘家的怜惜,全的是双方颜面,实际的赶人之意却是不客气的。有长辈出头,如瑾不必为自己辩解什么,且潘芩这等伎俩实在是恶心了一些,她做辩白反而自降身份。
李氏向婆婆应诺,转身出去叫了下人进来,口中道:“潘姑娘吓着了,你们好好伺候她下去歇着,莫要让她一时神志不清伤了自己。”
进来的两个婆子都是李氏用惯了的,知道轻重,纷纷应了,伸手去搀扶潘芩起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老太太和李氏表态如此,两家结亲已是没有可能了,潘芩哪里肯就此服软,举着短剑架在脖子上哭道:“我一生清白尽丧于此,你们如此对我,就不怕遭天谴么?九泉之下化为厉鬼,我也要去阎罗殿上哭一哭!”
李氏微有慌神,想上前夺去潘芩手中的利器,奈何她护得太紧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刘老太太紧皱眉头,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朝着那两个有点畏首畏尾的婆子喝道:“还不带她下去!”
老太太平日很少对下人这么疾言厉色,两个婆子未免一惊,寻思了一下,觉得反正有上头主子担着她们不过是奉命行事,于是横下心来,上前就朝潘芩扑了过去,一人按手,一人夺剑,三两下制住了她,然后一左一右拖了,不顾潘芩哭喊不已,快步将她带了下去。后罩房附近很少有人过去,潘芩就算哭哑了嗓子也不会有人搭理她的。
她这里一走,哭声渐渐远去了,李氏朝着如瑾有些尴尬的笑道:“让你受惊了,伯母也没料到那丫头是这样的性子,真是对不住你。”
她是在为潘芩方才污蔑如瑾的话道歉,又不好明说,如瑾便微笑着扶了她坐到椅上,只道:“那夜刀光血光的,她一个深闺小姐怎会不被吓着,又亲眼见着生母惨死,是以才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我都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自然不会往心里去。这两天家祖母给府上添麻烦了,我还没给舅祖母和伯母道歉呢。”
李氏叹口气,拍拍如瑾的手:“好孩子,委屈你了。”
刘老太太看着如瑾的目光充满赞赏:“你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听你伯父说,那夜你提点了他好几回,舅祖母还没感谢你,你可别说这些见外的话。”
“您老人家这样说,真让我无地自容了。是大伯父自己想得明白,哪里是因为我的浅薄言语呢。”如瑾赧然一笑,知道潘芩一走老太太婆媳两个定要商量善后的事,于是便欠身告辞,“伯母,雯姐姐找我不知有什么事?我去那边看看她,一会再过来陪舅祖母和您。我家祖母睡在里头,劳烦府上的姐姐和妈妈们看顾片刻。”
刘老太太和李氏便点头:“去吧,你祖母现下睡得安稳,你且放心。”
如瑾告辞出去,自去寻刘雯相处。出得门口看见刘衡海正在外头,如瑾上前行了礼,低声道:“侄女不自量力胡乱说一句,看今日外头肃街调兵的情形,不知京城会起什么变化,我家堂姐进了永安王府,虽不受人待见,总归是在那里。潘家小姐目睹官兵杀人之事,恐怕还要想个法子遮掩过去。”
刘衡海点头,郑重道:“伯父晓得。”
如瑾欠身离去,朝刘雯那边去了。刘衡海看着她的背影目露赞赏,在原地默了一会,转身进屋。
刘雯将如瑾接进耳房里坐着说话,说起方才的事情,如瑾将潘芩的言语简略说了一说,刘雯惊愕之后便是恼怒,“她竟然是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平日我便看她不着调,惯会做表面样子,却也没料到她敢如此。真是让我长了见识。”
如瑾摇头笑笑,想起自己家中那几个姐妹,哪个又是好相与的,说起心性,和潘芩也不相上下了。刘家府中一团和气,妯娌姐妹之间十分亲厚,刘雯在这种家庭里长大,自是会对潘芩的言行感到惊讶。
和刘雯随意聊些家常,如瑾想着自己方才对刘衡海说的那些话,看刘衡海的神色想必是听进去了,应该会妥当安排。蓝如璇的关系摆在那里,刘家也拐弯抹角和永安王府沾了关系,若是此时刘衡海站出来指责太子妃,那可就值得人玩味了。如今潘夫人和带来的两个婢女都在混乱中身亡,封住潘芩一个人口,大抵不是难事。
1...6061626364...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