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英杰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服部正成
至于步兵要么手执刀盾或者剑盾组合,就算是用长枪的枪兵,长度也不过在一丈到一丈五之间,通常不会超过一丈三,为的就是在保证长枪优势的同时避免了过长的长度造成的行动笨拙的特点,让长枪兵可以适应更多的战场地形同时也具有更为灵活的行动能力。
也只有在骑兵并不发达,战争主要是由步兵和车兵决定胜败的时代才会有如此长度的长枪被广泛应用——更长的长度有着更好的正面防御能力,对于强于正面冲击但灵活度并不优秀的战车和远程的弓弩都有着那个时代可以达到的比较好的防护效果。
而在车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这样手执超长长枪的长枪步兵也同样逐渐走向消亡。
可是就是这种几乎快要被淘汰的古老兵种,却在指挥者完美的指挥下给予李蒙所部以巨大的打击,那如同一面墙壁一般的枪阵在广阔的空间内或许无法与骑兵对抗,但是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又是守卫冲出营寨的要道,威力却变得空前巨大。
可以说李蒙所部每前进一步,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那如林一般的长枪上,已经挂上了数十具勇猛的士兵奋勇向前的尸首。
如果李蒙只有所部这区区五百人的话,今天他绝对是难以幸免,可他毕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在李蒙所部艰难向前的时候,阻拦他们的敌军枪阵后部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
大部分的敌军士兵并没有受这种骚动的影响,只有后方的一小部分士兵准备调转枪头,对付来自于身后的“麻烦”。
可是,来自后方的混乱不但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反而看起来越来越向着李蒙所在的方向蔓延,就算隔着如密林一般的枪阵。也能够感受到来自面前敌人身后的嘶吼和呐喊。
“是援军,一定是援军!”
李蒙兴奋的叫喊令剩余的战士齐齐精神一振,原本因为遭遇包围而降低了不少的士气不但恢复正常水平。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战士的士气直接爆表。
所以说看到这种情况,李蒙觉得就算援军没有到来其实这么喊上一嗓子也不要紧。虽说未来可能会因为事实不符而让士气大幅降低,可是若使用的时机合适,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
只要那些士兵不会二逼在脱困后还找他要青梅吃就好。
当然,至少这一次他的叫喊绝对不是望梅止渴,而是的确有援军到来。
“李蒙,没问题吧!”
“将军无需担心,李蒙还能再战!”
“好!那就随我再杀一通!”
来的人是张辽。
张辽会出现在这里算不得什么太稀奇的事情,毕竟李蒙的任务是诈败而归。将敌人引诱出自己的营垒,可是明明远处已经传来了喊杀声,可却半天没有见到李蒙所部的身影,张辽自然便怀疑计划出现问题,领兵来援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时的张辽就好似天神下凡一般,狰狞的面孔就好像怒目金刚,那挥舞兵刃的身姿就好像战神附体,在他的引领下,就算是那些硬的好像顽石,难缠仿佛冤魂一样的土偶士兵根本无法阻挡他向前的身姿。就算偶尔在土偶的攻击下出现让人捏把汗的短暂停顿,但是在亲卫的保护下依然能够畅通无阻的前行着。
于是,被包围的李蒙所部除了求生的**所带来的斗志之外。又多了几分战胜敌人的自信。
不愧是让人崇拜的张辽将军的身姿啊。
也正是因为这样令人感慨的英勇身姿,才会让那么多的士兵都愿意追随他,哪怕明明知道是要奔赴死地也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到死都相信着,引领他们的那个男人不会抛弃他们。
虽然战场搏杀必然有生有死,但张辽却似乎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不要恋战,走!”
眼看着能够救出的士兵都已经救出,而敌人原本很稳固的合围阵型也因为刚才的一番突如其来的冲杀而出现破绽,张辽再不迟疑。立刻命令部队撤离,丝毫没有一点留恋的**。
而也恰在张辽带着部队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原本稍稍有些混乱的敌军部队便重新恢复正常,他们依旧如之前那般迈着沉重。甚至可以说略显笨重的脚步,并不迅速却稳健地远远坠在张辽所部身后。而在他们身后,两队手持劲弩的轻骑兵冲了出来,向着张辽所部追了过去。
虽然说是轻骑兵,但也仅仅只是从他们身上的装备判断出来的,如果你听到他们奔驰的声音,你绝对会认为这是只有重骑兵集团冲锋才能够产生的效果。
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便会发现,那些战马的身体两侧,并没有马镫的存在。
“李蒙,什么感觉。”
高速奔逃的过程中,眼看着敌人似乎出在可以接受的安全范围,张辽立刻策马靠近李蒙,询问起敌军的情报来。虽说交手的时间与一般的战役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相比可以说不过一瞬,但是却留给张辽相当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更加好奇李蒙对那支部队会有着怎样的评价。
“兵种看起来有些古老,使用的武器看起来似乎也很古老,这年代很难看到那么古老的东西。但是虽然东西古老,可是指挥部队的将领却似乎很熟悉那些兵器和战阵方式,因为他的指挥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几近完美,士兵的执行力也非常出色。可以说若不是将军你的突然出现,或许蒙今天就要将这身家性命都交代在那里了。
另外小心敌人的弩兵,很强!”
“很古老的感觉,很优秀的指挥者么……这应该是很重要的信息,或许会很有用处。李蒙,这一战不管结果如何,你都一定要记上一功。若是能够取得胜利,你当记首功!”
“能够与将军并肩作战李蒙已经觉得非常开心,功劳什么的再说也不迟。”
当然。如果李蒙的那张被黑的红的涂满的脸孔已经笑开了花的话,他这句话的说服力或许会更高出不少,不过张辽也不会在乎这种事情。不管李蒙现在表现如何,至少他在刚才绝对是拼死奋战。而且还将亲身感受到的敌军第一手情报带了回来,那么他就值得这份嘉奖。
下面,就要看他与华雄的表现。
背水列阵。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列阵方式,固然求生的意志会让士兵们爆发出更大的战斗**,但一旦在短时间内解决掉敌人,那些通过求生产生的意志很容易便因为对生的渴望而转化为对强敌的恐惧,使得原本积累的战斗意志瓦解并发生意志崩溃。
所以说背水一战取得的胜利要么险之又险,要么需要另有奇谋进行配合。最重要的是只要应对得当,背水结阵依然无法改变其属于在最为不利的地形上进行最为危险举动的名头。
张辽显然是熟读兵法之人,他又为何摆下这背水之阵呢?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连续干旱的缘故,河滩附近的土地还比较坚硬,对于骑兵而言他们不用担心马蹄陷入泥沼之中变得比步兵还要缓慢,最终成为步兵和远处弓弩兵的靶子。
这或许是从开战到现在并州军得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当然不好的消息也还有,那就是敌军的轻骑部队距离他们并不遥远,虽然速度略逊一筹但也已经远远在望,这也意味着张辽这边所具有的优势对方也全基本具有。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张辽没有命令自己的部下立刻渡河的缘故吧。
毕竟从刚才张辽就注意到。敌人的轻骑兵可以说是标准的弩骑兵,人手一把手弩,从最初的交锋情况看。敌方的弩骑兵部队绝对都是老兵,哪怕在颠簸的战马上也能让射出的弩箭保持极高的命中率,虽然因为距离的缘故无法对并州军造成多大的杀伤,但也绝对能引起张辽的注意——如果己方变成靶子而敌方又有一大群神射手,那估计不会比世界末日好到哪里。
想到敌人的弩兵,张辽忍不住皱了皱眉。
他想起了李蒙对敌人的评价——“敌人的弩兵很强,要格外小心”。
以当时李蒙所部与敌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短兵相接的情况看,李蒙口中敌军的弩兵很强恐怖不仅仅指的是敌人的弩兵都是一群神射手,只怕那些弩机本身也绝对是劲弩。虽然无法得知对方的弩机有几石的拉力。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追逐战,张辽很快便得出一个大概的数据。
只是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他大吃一惊。倒吸一口凉气。
若自己的估算没有错的话……
“好了,我们已经没有继续休息的时间。如果大家还打算活着回去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击溃那些前来阻截我们的骑兵!从刚才交手的境况看,他们或许人人都是神射手,所以我们唯一可能战胜他们的方法,便是冲过去,利用我们的速度冲上去,与他们近身搏斗,让他们无法发挥出神射手的优势。否则,就算我们逃跑,也只会被他们在远处优哉游哉地点杀。
那么,现在,你们还愿意相信我张文远么!”
“愿意,愿意,愿意!!!”
“好,那么大家跟着我,冲锋!”
先是战马齐齐缓步而行,而后开始小跑,在热身中逐渐加快速度,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整齐划一,显示出这群士兵的确有着相当出色的素质,同时也有着相当默契的配合。
竟然被反冲锋了。
虽然张辽他们的举动的确是有点出乎敌军这支轻骑兵部队的意料之外,可是却并不会让他和他的士兵感到恐惧和担忧,这样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显然不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字典当中。
或许他们在那支庞大的军团中并不是什么主力兵种,可是他们也同样有着自己的荣耀,他们也曾凭借一己之力斩断了数十万人生的希望,最终将曾经是他们最强对手的国度争霸天下的野心活生生浇灭。而那个时候冲击他们的敌军总量,远超现在。
他们,没有任何恐惧的理由。
双方很快便进入到对方的射程之内,只是面对举起手中劲弩的敌人,张辽与麾下骑兵却并没有如惯常那样换上他们手中的骑弓——这一来通过估算,张辽觉得射程上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吃亏,更为重要的是,张辽打算赶在敌人后续部队到来前解决眼前的这些敌军骑兵,所以自然不愿意和对方周旋,更别说张辽已经发现敌方一个致命的弱点!
所以哪怕敌军不断试图与张辽所部兜圈子,进而有更多空间施展他们出色的射术,可是张辽这边却只是追赶,并且借助战马速度上的优势成功逼迫对方不得不进入到短兵相接之中。
“哈!”
一名张辽所部的校尉举起手中的长枪狠狠扫中敌军骑兵的身体,逼迫敌军骑兵不得不用自己的手臂来格挡——大概是为了保护自己武器,又或者比起脆弱的弩机,他们如同土偶一般坚硬的手臂显然更加值得信赖。
而事实也同样如此,被长枪扫中的士兵看起来并未受到太严重的伤害,那长枪仿佛扫中的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一块坚硬的巨石,发出的也是一阵清脆的撞击声。
这是什么鬼!
可是被扫中的敌军骑兵并没有能够趁机发动反击,因为……
纵然是极为出色的骑兵,但是各种方面都显得十分古老的他们自然是没有配备“双边马镫”这种新式利器,所以面对侧向力的攻击,哪怕他们的身体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是毕竟人是人,马是马,就算再人马合一却也终究不是传说中的物种,结果自然在巨大力量的冲击下坠落下马。
就算是土偶这一下子也绝对不会好受。
也正是因为在瞬间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才让张辽最终决定哪怕要冒着对方远程打击,也一定要与对方贴到一起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己方优势,同时还能削弱敌方优势。
看着纷纷落马的敌人,张辽不由得多了几分自信的笑容。(未完待续)
小人物的英杰传 43.唯一的弱点
渭河虽然在北方也算得上是相当重要的河流,作为滋养关中平原的黄河第一支流,她的地位其实并不比干流黄河差上多少,可若论实际宽度和深度,南方有太多的河流可以轻松击败她。
如今进入到枯水期,自然更是河道狭窄,水位低浅。
可就是这一条窄窄的河流,却在两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边地狱,而另外的一边,虽然不能说是天堂,但与对面比起来,却绝对是无比美好。
两支军队隔河相望。
一支完全由骑兵构成,浑身上下都是黑褐色的血污,这是刚刚结束一场大战的标志。
另一方则是由步兵组成——包括长枪兵和弓弩兵的混合步兵团。他们人人身着黑衣黑甲,脸上毫无表情,就好像一堆活着的泥塑,带着战意和杀意,令人有种面对的不是军队,而是一面铜墙铁壁的错觉,而且那铜墙铁壁上,还布满了如蒺藜一样的尖刺,极具杀伤力。
只不过这样的气势对河对面的那支骑军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到,那支步兵兵团的身后,是没有完全打扫的战场。战场上遍布着亡者的尸骸和孤零零游荡的战马——这其中并没有生者的尸骸,虽说时间紧迫,但张辽依然挤出了点时间简单地打扫了一下战场。
当然,既然是简单的,那么自然不可能太过仔细,也不可能将战利品全都搜刮一空。
“将军,看起来他们好像在顾及着什么,都这么久了竟然还没有开始涉水渡河。”
“嗯,的确有些奇怪。虽然说半渡而击对于敌人并不是非常有利,但一来敌方的兵力远胜我方。弓弩兵的实力也很强,可以在后方给予足够的支援……那么对方为什么就是不渡河呢?”
双方隔着渭河在两岸已经对峙了好一阵子,经过之前的战斗。张辽事实上已经对敌军的战斗力和战斗风格有了一个初步且大致的了解,也算是基本上完成了事先预定的目标。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接应华雄所部,张辽已经有了撤回郑县的心思。
话说张辽可不是那种只知道猛打猛冲而不知道适当的时候应该后撤甚至撤退的将领,毕竟若他张文远仅仅只是一个莽夫的话,当初年少时早就已经死在草原围杀他的那些胡人手中,而不是成为令雁门北部和北方草原都闻风丧胆的“饿狼”。
不过当他注意到敌军竟然也是这种进又不进,退又不退的情况时,身为将领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或许还会是不小的一个问题。
毕竟敌军守在这里晒太阳可能的原因无外乎两种——等待上级命令又或者顾忌什么情况而不敢渡河,至于等待援军什么的,以敌军的战斗力,这样的数量已经足以令敌军有较大把握与张辽所部进行一场战斗,纵然因为步兵对骑兵天然的劣势,在这种开阔地形里无法取得全歼之类的大胜,可是击溃张辽所部,挽回被张辽所部击溃其轻骑兵部队的颜面还是足够的。
甚至就算再加上华雄的部队,面前这支如同硬骨头一样难啃的部队也依然有超过五成的获胜可能——这多少有点涨敌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可是从李蒙提到的对方竟然还会采取计谋。哪怕是简单的计谋,至少也证明了敌军那是当真没有多少短板的事实。在这种硬碰硬的正面对决中,敌军主帅又没有脑蚕的情况下。硬实力足够强的敌军的确更占优势。
更何况仅仅不过半日时间,张辽所部便已经折损将近一千骑,接近三分之一的数量,这其中的近半数固然是当初围攻李蒙偏师的战果,可是之前结束的那场骑兵对决同样惨烈。
就算张辽所部在那场战斗中的战损不过五百余骑,可是剩下的士兵基本上人人带伤,而且体力上都经历了不小的消耗,与对面比起来无疑同样处于下风。
而且这还是按照敌方仅仅只是一般的体力较好的部队,若是以非人去看待。张辽可实在是不知道敌军体力的上限是多少,万一又是一群体力无限的非人。那己方的劣势将会更加巨大。
一想到刚刚才结束的那场战斗,即使明知道对方是非人的存在。张辽也不得不对其所具有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竖起两根大拇指。
纵然张辽找到了敌方可以加以利用的弱点,纵然那些原本骑在战马上的士兵不断被打落下马,可是那些士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恐慌,那些依然没有被打下马的轻骑兵依旧端起他们手上的弩机,看不出有丝毫情绪波动,就好像那些被打落下马的士兵并不是他们的袍泽一般稳定而又快速地射出一支又一支弩箭,而且因为几乎是在极短的距离,不论是命中率还是杀伤都远远超过远距离的对射。
颇有几分某战斗种族在战争中最喜欢做的用坦克拼刺刀的感觉。
当然,这还不是最令张辽和并州军的士兵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事实上即使那些看起来并不会近身战斗的敌军轻骑兵哪怕刀枪加身也能面不改色射出箭矢的淡定足以令所有人感到敬佩,但并州军的士兵们觉得自己如果杀红了眼同样能够做到。
可是如果他们被打摔下马,那么他们第一时间的选择绝对是先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一点,同时注意四周的环境让自己不要被不知道从何而来的马蹄剁成肉泥。又或者在第一时间先向没有震动的地方滚几圈,争取远离那比起刀剑来更加可怕的马蹄。
反正不会像敌军那些绝对是非人的家伙那样哪怕摔下马也丝丝握住弩机并趁机向并州军的士兵射击,一副“就算我死也绝对可以拉你垫背”的惨烈态度。
战斗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其实还不多,或许那些轻骑兵本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能够在马上使用近战兵器的军队——事实上若非双边马镫的普及,李书实的骑兵部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表现或许还不如这些不依靠马镫就能自由驰骋的敌军轻骑兵。
当然这世界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实现的“如果”。
所以敌人的士兵也并未纠结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之类的问题,而是很快便适应了这样的不利局面,之后那些士兵的举动便越来越疯狂。甚至不乏放弃武器,放弃胯下战马,跳起来保住并州军士兵打算来一个彻彻底底的同归于尽的家伙。
如果敌军的士兵人人都有这样疯狂的战斗意志。张辽根本不觉得己方还有什么获胜的可能。
除非己方有着几倍于对方的人数优势,才有可能弥补这种战斗意志上的差距。
可如今。对方偏偏在一条浅浅的河水面前犹豫了,这不能不令人感到相当的好奇。
河对面的那些家伙,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如果仅仅只是站在那里晒太阳的话,还真的很像是一群排列整齐的士兵俑啊。
总算,对面的敌人终于没有令张辽等太长时间,从远处飞奔而来的看起来像是传令一样的人物很快便进入到敌军中军,接着又飞快离开,而后。那支部队便再一次从死寂中“复活”。
“是在等上面的命令么?不对,应该不会那么简单。”
虽然那看起来好像是传令兵的轻骑兵解决了张辽心中的一部分疑惑,但看对方士兵那即将涉水时小心翼翼的模样,与之前疯狂的战斗姿态完全不相符,他依然觉得谜团没有完全解开。
不过,对方总算是有所行动,就算有什么谜团也马上就能揭晓。
对方的行动真的是极为的小心谨慎。
为了防止并州军对过河部队的骚扰,敌军的弓弩兵好似不要钱一样向着河对岸倾泻着他们的弹药,一轮又一轮的弓弩发射令河滩对岸几乎快变成了“箭林”的世界,而那些过河的士兵虽然刚接触河水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但一旦身体进入到河水之中,便立刻快步向前,好像身后有人拿着武器逼迫他们一般。显得很是急切。
这样的表现更是让人心生疑惑。
如果仅仅只是小心翼翼的话,张辽这边其实也不见得会有多么大的疑惑,毕竟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哪怕己方有着相当的优势也不能轻视大意,那只会让自己陷入险地。
可是下河前一切都表现得正常无比的敌人却在下河后表现的不那么正常,这就实在是令人不能不感到怀疑,就算这里也是张辽所部选择渡河的地方,可是一边骑着马,一边却完全是步卒,所要面对的情况肯定会有细微的差别。进而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说就算不派人探查一番,至少下水之后也要表现出如同刚才一样的小心翼翼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方早就已经对这里的水道有着足够的认知,可以放心大胆进行泅渡。但还是刚才的那个问题,前后反差太大,让人实在是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
事出反常必为妖嘛。
“李蒙,发信号!”
“是,将军!”
敌军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士兵渡过渭河,正在岸边集结列阵,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不过张辽依旧还是决定立刻投入进攻,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这倒不是因为想要来一次兵法上所说的“半渡而击”,当然也很符合兵法所言就是了,但最主要的原因却并非敌军尚未完全列阵,毕竟以敌人之前表现出的超强个人战斗力和更强的战斗意志,就算各自为战也同样很难被击溃。
真正令张辽下定决心的,是对方压在后方的弓弩兵此时大半已经进入到河水之中,而且从之前对方渡河时的表现看,敌军的弓弩兵显然不会在水中使用他们手中的弓弩,而是会闷着头快速向岸边移动。
这就造就了地方远程覆盖打击火力上的暂时空白,而没有了最令张辽顾忌的弓弩兵的覆盖打击,至少张辽所部可以趁势发起一波冲击,就算不会取得太大的战果,也可以凭借骑兵的速度优势在敌方弓弩兵反应过来之前撤回到比较安全的距离上。
顺便。也能试探出敌方身上是否真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验证一下张辽那武者的直觉是否出了问题——至少在之前很多的战斗中,这样的直觉一直是张辽很重要的帮手。
张辽所部再一次行动起来。而且这一次跟随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埋伏在并不太遥远区域内的华雄。以骑兵的移动速度,赶到这里甚至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