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婚宠军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黯奴
秦家人最后还是同意老人明年去京都观礼了,不过也要求老人不能再像之前那般任性,总发脾气。只要能去京都,别说是不发脾气,就是整天对着所有人笑,老人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那春晓又多了一个任务,陪秦老晨练。
开始晨练是两人一狗,随着厉盛维的逐渐恢复以及邻里之间的影响,厉盛维以及佟忠国夫妻也加入了晨练的队伍。
佟忠国的妻子下身瘫痪,说是晨练,其实就是佟忠国推着她在操场上转悠。
忙碌又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新一年的一月,期末考试在即,而考完之后就是寒假了。
关于这个寒假该怎么度过,那春晓和厉盛维之间出现了分歧。
“这次机会很难得,我不想放弃”,那春晓板着脸,严肃地说道。
两个人对坐在昏暗斑驳的客厅里,都是正襟危坐,不像是未婚夫妻讨论事情,倒好像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进行政治协商!
“有什么难得?你去了就能把人治好?”厉盛维反驳道。
这次那春晓是被佟忠国推荐,跟随一个医疗队去本省的一个艾滋病村。
早些年村里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门路,开始去地下血站卖血,开始是赚了些钱,可紧接着问题也出现了。村里有人检查出艾滋病病毒,大家都慌了,全村卖过血的都去查,结果十个里面有九个都被感染。
就是一些没去卖血的,因为性行为或者是母婴传播,也染上了病毒。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小,当地政府都惊动了,没感染的人陆续搬离村子,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艾滋病村。
“就因为知道治不好所以就不管他们了!”那春晓有些生气,她真的觉得这次机会很难得,因为往年这样的医疗队是决计不会让她一个没有毕业的学生参与的。
厉盛维抬了抬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放缓语气劝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你。”
他软和了,那春晓也硬不起来。
她的眼睛晶亮亮的,眼底还有一抔泪水在聚集。
“x国不仅艾滋病的感染率高,还有很多高发传染病,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时有发生武装冲突,厉盛维,那时候我也很担心你!”那春晓哽咽着说道。
厉盛维沉默了,走过去把那春晓揽在怀里。
沉默就是妥协,在期末考试之后,那春晓就准备出发了。
这次的医疗救助除了去一个艾滋病村,还要去附近的几个村子,前后加起来只有半个月,回来之后他们还能回京都过年,饶是这样,临走之前那春晓还是絮絮叨叨交代了很多,就跟厉盛维还是个没断奶的娃娃似的。
终于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到达集合地点,看到夹在一群绿军装当中的那个同样一身军装,却高大无比的男人,以及男人腿边那条乖顺的大狗的时候,那春晓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盛维哥,你怎么来了?”那春晓疑惑地问道。
还没等厉盛维回答,医疗队的带队领导开始催促大家上车,要出发了。
厉盛维直接拎着她钻上车,两人一狗坐在最后面的长椅上,他露出有些得意又不想表现出来,偏偏还掩藏不住的纠结表情,凑到她耳边悄声说道:“我在家也没事,跟你出来长长见识。”(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你们。情节需要,所以写了艾滋病,阿奴没有歧视的意思哦~
重生婚宠军妻 第221章 绝望
(月票80加更)
他还用长见识?他的见识已经够多了。这么明显的敷衍的回答那春晓怎么会听不出来,她耷拉着脸,不赞同道:“我要去什么地方你是知道的,你去了会让我分心。”
“你放心,别的不敢说,单就这病,我知道的不一定比你少。”厉盛维知道她是在担心他,可这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他在x国时经常和病毒携带者甚至是患者打交道,该知道的常识都知道。
那春晓说服不了他,兀自在一边生闷气。只这闷气没生多大一会儿,被厉盛维折腾了大半宿睡眠严重不足的那春晓在摇篮一样的车子里开始打起盹来,很快,她就靠在厉盛维身上沉沉的睡着了。
厉盛维看着靠在自己肩上睡得香甜的小姑娘,轻轻叹息一声。以前她坐颠簸的车会晕车,现在已经完全没有问题,由此可见,这几年她没少坐这样的车啊。
车子行驶了将近四个小时,终于抵达村子所在的镇,时间不早,他们要在镇上休整一晚,明天再进村。
医疗队的带队领导和镇上专管医疗卫生的领导会面,镇政府和镇中心医院又提供了不少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药品。第二天,一辆拉人的大客外加四辆拉器材、药品和物资运输车浩浩荡荡的驶进村子。
若不是看到有的人家的烟囱上飘着烟,那春晓都要以为这是一座无人居住的废弃的村落了。
泥土路中间都是枯草,显然道路鲜少有人走。路两边的房子破败不堪,围墙或者是木头杖子都已经倾倒,透过颓圮的围墙,可以看到院子里同样荒草丛生。有的人家甚至连门窗都坏了。就用一块已经露出焦黄棉花的破被子挡着门窗。
开车的司机是医疗队的老司机,以前就来过这里,对村里的情况很了解,直接把车子开到村支书家门口。
村支书家也就是村委会所在的位置,算是村里最有人气儿的房子了,石头围墙松松散散的垒在一起,院子也收拾的挺齐整。大门口拴着一条土狗。屋檐下还搭着鸡笼。
听到车子轰隆隆的声音,别家都没有人出来看,只就村支书家打开了大门。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村支书笑盈盈地迎出来。
“我媳妇的药昨天刚吃完,我就猜着你们该来了,今天你们果然就到了。”村支书对带队领导热情地说道。
带队领导和他也很熟的样子,吩咐其他人把器械、物资都搬到村支书家的院子里。就拉着村支书到一边聊了起来。
进村看到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那春晓,她以前也跟着医疗队下过乡。村里的贫困户什么样她见过,可是那些远没有今天所见到的一切要震撼心灵。还没有见到这里的村民,只就见这一草一木都透着绝望的村子,她就能猜想到这里的村民有多绝望。
肩头被一直粗粝的大手轻轻拍了拍。她转过头,就听厉盛维沉声说道:“那那,你已经进入战场。现在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
那春晓恍然,郑重点了点头。和其他人一起搬运东西。
村支书家里的空房子很多,家里却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剩下的那几间空屋子就被大家收拾出来,准备一会儿看诊、发药的时候用。
该收拾的都收拾好,该布置的也布置完,大家也都准备就绪,村支书开始挨家挨户地去叫人过来。
“村支书家里不是有喇叭吗,怎么还挨家挨户地去叫啊?”和那春晓一样第一次来这里的一位年轻军医问道。
“挨家挨户去叫,也不一定一次就把人全叫来,老朱这两天有的忙了。”一名老军医回道。
老朱,就是村支书。
过了足有半个多小时,院子里才迎来第一位患者。是个孩子,看上去才六七岁的样子,浑身脏兮兮,又瘦又小,也看不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问了孩子的姓名,有经验的老军医很快就从一摞资料里翻出孩子的病历。老军医帮孩子取样回去检查,那春晓给他打下手,看到了孩子的资料。
这是个九岁的小女孩儿,从出生就携带了病毒,父母前几年都去了,现在她一个人跟着邻居混饭吃。
检查完领了药和生活物资,小女孩儿并没有离开,她就站在院子的一角,眼睛总是往一个方向看。那春晓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原来她在看医疗队员来的路上打发时间看的书。
征得同事的同意,那春晓拿着书走过去,蹲在小姑娘身前,“你想看书吗?”
小女孩儿羞涩的笑笑,先是点点头,又快速地摇了摇头,“我想看,可是我不识字。”
那春晓差一点没忍住,当着小姑娘的面就哭出来。
村里没有学校,小姑娘没上过学,自然不可能看懂那春晓手里拿的医学类巨著。
“姐姐把这本书送给你,等你以后上学了,就能看懂了。”那春晓把书塞到小女孩儿怀里。
小女孩笑的很灿烂,眼睛晶亮亮的,连说了好几句“谢谢”,还给那春晓鞠了个躬,这才用满是泥污的手小心翼翼地抱着书欢欢喜喜的离开。
那春晓和小姑娘的互动全院子的人都看在眼里,老大夫见的东西多了,这会儿也只无奈的叹息一声,年轻大夫已经有人开始偷偷的抹眼泪了。
小女孩转过身,眼泪就从那春晓的眼睛里流了出来。她想,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和这个小姑娘的对话。
“都别哭了,你们这点承受能力,一会儿人来的多了,还不得哭死!”老大夫叹息着说道。
果然,之后来的好几拨村民,情况都很糟糕,不管年纪大小,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故事,只这故事并不美好。
一直忙碌到傍晚,老大夫清点了一下名单,无奈道:“还是有人没来,怎么办?是先走明天再来还是今晚住这儿?”
后一句,他是在问带队的领导。
“走啥走,我媳妇的饭都快做好了,吃完了你们就歇在村里。你们都来这么多回了,还从没在村里留宿过哩!”还不等带队领导回答,老朱便抢先说道。
大家窃窃私语,年轻大夫觉得老朱的提议挺好,现在折腾回镇上,明天还要折腾回来,就不如在这里先歇一晚。
老大夫摇摇头,“住这,你们恐怕一晚上也别想睡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这里的艾村借鉴的是*十年代的村子,那时候人们对这种病了解的不多,且可用的药品比较少,所有人们才会如此恐惧和绝望。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药物跟进治疗,就算不能痊愈,也能延长生命。
重生婚宠军妻 第222章 悲怆
年轻大夫对老大夫的话不以为意,最后不知道谁提议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那春晓是赞同留下的那波人,而厉盛维却投了反对票。最后一统计,同意留下的正好比要走的多一个人,除了那春晓和司机,其他都是真正的军人,最是守纪律,就算有人不愿意留下,最后还是做出妥协。
晚上吃饭的时候,那春晓挨着厉盛维坐着,疑惑地问他,“你干嘛不想留下?”
厉盛维看着眼神里还犹带天真的小姑娘,突然有些后悔了,当初他就不该心软让那春晓来西北军医大,这么心软、善良的小姑娘,不该看到这么多悲苦和绝望。
“晚上不要乱跑,最远不能离开我三步远,听到没有?”厉盛维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肃然地提醒她。
那春晓不安又疑惑地点点头,正要继续问下去,不是在厨房忙活就是在里屋待着的老朱的妻子撩开门帘进来了。
她很瘦,脸色也很不好,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似的。
老朱赶紧扶着她坐下,给她盛饭,把她要吃的菜全都加进碗里,不多一会儿,她的碗就堆得跟小山一样高了。
“好了好了,我吃不了这些,不要再夹了”,女人制止老朱。
老朱对着她笑笑,柔声说道:“你这几天吃的都太少了,该多吃一点,吃饱肚子,病才能好。”
看女人的样子那春晓就知道,她的病情已经很严重。
他们先吃完,老朱还在妻子身边喋喋不休地叮嘱她多吃一些,大家也不打扰他们,都裹着军大衣在院子里聊天。
“明天也给老朱采血样。他天天接触病人,应该多注意一下。”带队领导闲聊似的交代老大夫。
“村支书没事儿?”一个年轻大夫问出了那春晓心中的疑惑。
带队领导叹息一声,低低沉沉地说起了老朱的事情来。
老朱原本不是村支书,当村支书的是他大哥,村里卖血换钱也是他大哥搭的路子,后来村里有人感染了艾滋病毒,他大哥被绝望又气愤的村民生生的打死了。
村里又发生了不少事儿。没病的都走了。老朱家里只有妻子感染了病毒。孩子和他都好好的,妻子让他带着孩子离开,他死活不愿意。最后把孩子托付给了别人,自己陪着妻子留了下来。
作为村里唯一一个健康的人,他理所当然地成了村支书,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他张罗。当然,一般情况下。除了丧葬和医疗队进村,村里也绝少发生什么大事。
带队领导的叙述很平淡,那春晓却很动容。在这样充斥着恐惧和绝望的村落里,老朱该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情陪伴着结发妻子呢?
她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和厉盛维。如果,如果他们当中的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另外一个人该怎么选择?
像是猜到了她的心思。厉盛维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别瞎想。我们都会好好的。”
夜色越来越深沉,老朱的妻子终于吃完了饭,大家伙帮着收拾好残局,就开始搭行军床准备睡觉了。
已经一月中旬,夜晚的气温很低,大家把能御寒的东西全都盖在身上,可在只燃了一个火盆的房间里,还是冷的很难入睡。
厉盛维和那春晓挤在一张狭小的床上,因着有他的体温,累了一天的她倒是很快睡着了。
可是没睡多一会儿,她就被外面幽幽传来的怪异的声音惊醒了。
睁开眼睛,发现睡同一个屋子里的几个人都起了身,挤在一起听外面的动静。
“是人发出的声音吗?”一个年轻大夫瑟缩着身子恐惧地问道。
那声音丝丝缕缕的,很有穿透力,但是在他们听来却并不好听。
没有人回答他,因为屋子里的几个人都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
正这时候,门被敲响,老朱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你们几个小同志别害怕啊,是村头的老吴头在唱戏,他就好这口,唱个个把小时就歇了。”
之前老大夫说的留下来就别想睡了,指的就是这个吧。虽然不知道老吴头具体在唱什么,不过他的声音实在是太绝望了,在这样空寂的夜里,即便是没有什么烦恼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也会被感染,生出些许绝望的感觉来。
反正都睡不着了,就有人去另一间屋子请来一个老大夫,让他讲讲这村里的事儿。
老大夫就先说起了这个老吴头,以前老吴家是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为啥,因为他家人口多,儿子儿媳妇闺女女婿加起来十几口子,每回卖血回来就数老吴头手里的票子最厚。孩子们都孝顺,又没分家,孩子们都把钱给他管着。
后来,老吴头家也成了村里最惨的人家,家里真正病死的还真没有,全都是想不开自杀或者是被毒死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把自己屋子烧了,火灭了之后两个人都成了碳人;二儿子是上吊,紧接着二儿媳妇就投井了;四儿媳妇管着家里的伙食,做饭的时候往菜里下了药,除了那天没什么食欲的老吴头,其他人当场就完了。
听完老大夫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静静地聆听老吴头的声音,好像,不全是绝望,应该说是悲怆!
第二天,带队领导亲自带着几个有经验的老大夫去那些死活不来领药和检查的人家里去做工作,那春晓他们则开始收拾东西,这里的任务完成了,他们要先回一趟镇上,然后去下一个地方。
刚把医疗器材搬上车,村里便传来一阵喧哗声,间或还能听到有人痛苦的哀嚎声。
大家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匆匆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腿脚好利索的厉盛维和栗子跑的最快,等那春晓他们赶到的时候,厉盛维已经把一个举着镰刀四处乱砍的枯瘦男人制伏了。
“我活不了,你们也别想好过,哈哈,我要拉垫背的,你们都是给我垫背的……”这男人好像疯魔了,虽然手脚不能动,眼睛里却迸射出嗜血的寒光。
那春晓就站在距离这男人不远的地方,把男人狠厉的目光都看在眼里,她浑身都不自禁颤抖起来。那目光实在太骇人,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如果现在这个男人有能力毁灭全人类,那春晓觉得他会毫不迟疑地这样做!
刚才的哀嚎声是医疗队的一个老大夫发出来的,他被镰刀砍伤了,胳膊上汩汩地往外冒着血,很吓人。
更让人恐惧的是,没有人知道那镰刀上之前有没有沾过感染者的血,如果有,后果不堪设想啊。(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热恋^^、玥曦和yuhui的月票,感谢热恋^^的打赏,爱你们~
重生婚宠军妻 第223章 动摇
大家赶紧给老大夫做紧急处理,一行人着急忙慌地上车,准备回镇上。
在老朱的要求下,厉盛维把伤人的人交给了老朱,和其他人一起上车离开。
车子渐渐驶离破败的村庄,老朱长久地伫立在村口,直到成了视线里的一个小黑点儿,他也没有离开。
车上的气氛要比来时沉重很多,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年轻大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对待疾病和生死,每个人也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那春晓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个男人狠厉而绝决的眼神总是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有那么一刻,她害怕了,真的害怕了。
以受伤的老大夫的情况,要等三个月之后去做艾滋病血液检测才能查出hiv呈现的是阴性还是阳性,所以他只在镇上包扎了伤口,做了一些处理就和医疗队一起继续继续接下来的行程了。老大夫的神情比其他人要轻松不少,还反过来安慰别人,说他这种情况若是被感染了,那他回去就该买彩票。
大家都被老大夫感染,心情放松了不少。还好,接下来要去的几个村子都是普通的村子,看的也都是一些普通的疾病,这让医疗队里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月,身心俱疲地回到宿舍,厉盛维提议歇两天再回家,而那春晓却想尽快地离开这里,她已经燥乱的心,需要慢慢的平复下来。
脚下踏着京都的熟悉的土地,那春晓才真真切切地松了口气。
去一次艾滋病村,她的心很受触动。同时,她也开始怀疑自己。
受伤的老大夫在还不确定有没有感染的时候都没有休息,直接归队,重新投入到接下来的任务里,那春晓扪心自问,换做是她,她可能连老大夫的万分之一都做不到。
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几乎是在一瞬间便倒塌了。她的颓败都写在脸上。厉盛维怎么会看不出来,可是这样的事儿,别人说再多都没有用。还要她自己想明白才行。
回到京都休息了几天,就是各种聚会,同学聚会,好友聚会。还有和徐朝阳他们的聚会,吃吃喝喝中。他们迎来了春节,国人最重视,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那春晓在厉家热热闹闹的过完春节,又去张家陪张家外公待了整整一天。在得知已经毕业的张清漪不打算回国,打算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后,那春晓的心再一次受到了撞击。
张家外公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当初同意送张清漪出国读书也是为了让她长长见识,他是真的没想让张清漪留在国外的。
可以说。张家外公从来都是教导自家孩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就连那春晓也受了这样的思想的影响,大的理想就是报效祖国。而从小就受这样思想熏陶的张清漪,不过在国外待了几年,就彻底改变了想法。连那春晓都受到了撞击,更不好说看着张清漪长大的张家外公了。
老人家更显苍老了,这两年本就孱弱的身体更加病弱,那春晓陪伴他的时候他精神一些,一个劲儿的给她上思想政治课。
天快黑了,厉盛维催促她离开,老人看着穿着军装的外孙和准外孙媳妇,长长地叹了口气,“当初不想让你们穿军装,现在看来,穿军装是对的,这人要是没有个束缚啊,就容易跑偏!”
那春晓知道老人心里不痛快,虽然心里不大赞同老人这话却也没打算反驳,厉盛维却不管这些,直接回道:“军装不是束缚,是热爱,是责任,是担当。”
老人愣了一下,忽而就笑了起来,最后摆摆手,叹息着道:“你们快走吧,我还没你们想的明白。”
回家的路上,那春晓一直琢磨着刚才厉盛维说的那句话--军装不是束缚,是热爱,是责任,是担当。
她垂头看着自己身上的军装,虽然还没有正式入军籍,但是以她在校期间的表现,实习之后直接入籍,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
她热爱部队,可是,这身军装赋予她的责任和担当,她能承担的起来吗?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在做出选择之前,她必须慎之又慎地想好才行。
就在她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最好的朋友--张雪梅,却遇到了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什么?抱着孩子来认爹?”那春晓顾不得安慰哭的伤心的张雪梅,惊讶地问道。
张雪梅抽出几张纸巾,一边擦眼泪鼻涕一边呜呜咽咽地道:“是啊,vivian说当初她并没有把孩子打掉,现在孩子逐渐长大,需要父亲,所以她就把孩子带回来了。”
这也太狗血了!
张雪梅和徐朝阳的事情进展的特别顺利,徐朝阳的父母并没有张雪梅早前想的那么不通人情。他们知道自己儿子什么德性,都三十了,还是个二婚,想在家世好的人家里找个大姑娘是不可能了,他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且除了家世各个方面都还不错的姑娘,他们做老人的还有什么可挑拣的。
他们的婚期都定下来了,就在今年国庆之后,那时候张雪梅也毕业了,夫妻两个一起经营公司,多好的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