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庭小狱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零九二五

    如今他成了中宇旅游的员工,而刘浪是老板,自然不能直呼其名。

    没事过来看看,在这上班习惯吗?刘浪笑着问道。

    习惯,虽说是上班,实际上还是种地,和原来没多大区别。裴壮连忙说道。

    刘浪是他们整个裴家的大恩人,当初如果不是刘浪,妹妹裴萌肯定嫁得田德旺的傻儿子了,而现在,在刘浪的帮助下,裴萌重新回到学校上学,他自己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按照中宇旅游的薪酬制度,作为温室大棚的负责人,裴壮每个月可以领到四千多的工资,表现好的话,还有一部分奖金,对于山村出来的他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那就好,我刚才看你愁眉苦脸的,有什么困难吗?刘浪问道。

    是大棚里的事,十多天前,我们种植了一部分蔬菜,现在长势不太好,有的种子甚至都没有发芽。裴壮实话实说道。

    他从小就种菜,虽然没有温室大棚的经验,但是想来和平地里种菜也没什么区别,播种之前,地也浇了,土也翻了,肥也施了,按理说不该出什么问题,可偏偏就出了问题,裴壮一开始怀疑是种子问题,但是后来发现,种植的各种瓜果蔬菜都有秧苗发黄或者种子不发芽的问题。

    这样啊!刘浪从小在城市长大,唯一的经验就是之前种植药材和那些树木,对于种菜,他还真没什么发言权。

    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请了农大的邓教授,他很快就会过来帮忙找出原因。裴壮信心满满地说道。

    正说着,中宇旅游的一辆商务车开进了现场。

    车门打开,外联部的经理孙世勋陪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从车上下来。

    作为一家旅游公司,中宇公司对外事务特别多,外联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联系接待一些合作单位或个人。

    刘浪打量着那老者,老者头发已经花白,皮肤黝黑,两只手看起来异常粗糙,一看就是长期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

    一看刘浪也在,孙世勋赶忙跑过来打招呼,刘总!

    嗯。刘浪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那位老者:这位是?

    哦,这位南山农业大学的邓武宝教授,邓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农业专家,这次过来帮我们解决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问题。孙世勋帮忙介绍道。

    随后,他对邓武宝说道:邓教授,这是我们中宇旅游的老板,刘浪,刘先生。

    刘浪,我知道你!邓武宝板着脸点点头,你是南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吧,网上有很多你的新闻,没想到你还开了公司,南大允许老师经商吗?

    刘浪顿时郁闷了,自己一句话都没说,怎么就拉到仇恨了?这邓武宝说起话来,怎么跟找茬一样。

    邓教授,我在南山大学的只是兼职,人事关系都不在南大,所以,开公司应该不违反什么原则吧!毕竟是自己公司请来的,刘浪对邓武宝还是比较客气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邓武宝一看就是那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听完刘浪的解释,点了点头,态度立马没那么冷了。

    刘浪叹了口气,很多搞科研的,都是这副鸟样,根本不通人情世故,这邓武宝的性格和沐氏集团的副总张新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好了,带我看看大棚的情况。邓武宝是实干型的,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裴壮赶忙带着邓武宝走进温室大棚,孙世勋自然要跟上,刘浪想了想,也跟了进去想听听情况。

    这些蔬菜种了多长时间了?邓武宝扫了一眼问道。

    大概十三天吧!裴壮想了想答道。

    邓武宝点点头,然后蹲下身子开始检查起那些出来的秧苗,偶尔还会用手抠一下下面的泥土,看看根茎的情况。

    播种前施肥了吗?用的什么肥料?邓武宝一边查看,一边询问情况。

    都是有机肥。我们准备种的是天然有机蔬菜,不能用化学肥料。以前我在家种菜也是只上有机肥,也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裴壮如实答道。

    这样上肥料应该没问题。邓武宝思考了一下说道。

    随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把小铲子,挖出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放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了一番。

    接着他又查看了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情况。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就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样,把各方面的情况都仔细调查了一边。

    我怀疑是这里的土壤有问题,得取一些样品回去分析。最终,邓武宝有了结论。

    土壤有问题?一直跟在后面的刘浪预感到情况不妙,生态农庄的业务都是以种植为基础的,如果土壤有问题,种不出东西来,那可就悲剧了。

    样品怎么取,我帮您!刘浪顿时有些不淡定了,直接插话道。

    我自己来吧,外行取的土样,没什么代表性。邓武宝说话,似乎是从来不会给人留面子。

    刘浪只好默默地等在一边,看邓武宝取样。

    不怪邓武宝看不上刘浪,这老头取土样确实很有讲究,首先是位置,整个大棚中按照坐标选点,再有就是所取土样在土层中的深度等,都有严格标准。

    而且,邓武宝不但取了大棚里的土样,连农庄内其他地方的土壤也取了个遍。最后邓武宝带着一大兜子土样离开。

    三天后,土样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生态农庄范围内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缺少瓜果蔬菜生长所必须的几种营养成分,光靠施肥根本不管用,必须要进行土壤改良,而这个改良时间需要三到五年




第189章 土壤改良液
    三到五年?看着手中的那份报告书,刘浪很是无语,有这时间,他完全可以另寻一片地方了。

    必须改良土壤?刘浪问送报告过来的外联部经理孙世勋。

    孙世勋点点头,说道:邓教授说,以现有的土壤状况,根本就长不出蔬菜来,而且三到五年的改良期,是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如果考虑成本的话,时间会更长。

    行了,你先出去吧!刘浪叹了口气,如今林听风那边前途一片光明,自己这边却出了问题。

    难道要放弃生态农庄?三五年的时间,刘浪根本等不起。可是现在连购买荒山再前期的施工,已经投入了四千多万,如果项目的暂停话,中宇旅游很可能跟着就倒下了。

    怎么办?刘浪忍不住挠起头来。

    哎?突然,刘浪灵光一现,他想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哮天犬的便便,那绝对是凡间的顶级肥料。

    虽然没有试验过,但是如果用上哮天犬的便便,即便没有土壤,只用清水,植物也可以疯狂生长。

    只不过,哮天犬便便的效果太为逆天,真要拿出去,大棚里的蔬菜一天就开花结果成熟收获,还不得吓死一票人。

    如果稀释一下,哮天犬便便的威力会不会减弱?

    毫无疑问,这需要实验来验证。

    刘浪找了一间温室大棚,严令任何人不准进来,然后在地里挖了一个坑,将提前按照一比一百的比例稀释了的哮天犬便便,浇到了坑里。

    随后刘浪在坑里种了上一颗黄瓜的种子。

    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十分钟之后,刘浪吃上了顶花带刺的鲜黄瓜。

    呃刘浪一脑门黑线,哮天犬的便便虽然有效,但是威力也太猛了,还要继续稀释。

    他直接把带来的肥水又稀释了十倍。

    同样又种了一棵黄瓜,这一次,黄瓜果然长的慢多了,一个小时零四十分钟之后,黄瓜又成熟了。

    作为一名学霸,刘浪立刻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他果断又稀释了五倍,这一次,用了八小时二十分钟,黄瓜成熟。

    换算了一下后,刘浪发现哮天犬便便的稀释倍数是和生长时间是成正比的,越稀生长速度就越慢。

    黄瓜的正常成熟期是三个月左右,一百倍的时候,只用了十分钟,一千倍的时候,用了一百分钟,五千倍的时候,用了五百分钟,如果还想三个月成熟的话,那哮天犬的便便就要稀释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倍。

    而刘浪现在有好几桶哮天犬的便便,就按一百公斤算,稀释一百多万倍的话,就是十多万吨。

    十多万吨的肥水,足够生态农庄用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一刻,刘浪被自己的智商深深折服。

    他把那三颗成熟的黄瓜秧苗都拔下来,直接装进袋子里,毁灭痕迹,毕竟,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大棚里就就长出了成熟的蔬菜,根本无法解释。

    而后,刘浪回到仙狱里,按照计算好的比例,配制了一桶稀释了一百多万倍的肥水。之后,他又拉着这桶肥水,来到了生态农庄。这个稀释倍数是他计算出来的,必须要经过试验验证,才能大规模推广。

    刘总,这是什么?裴壮看刘浪从车上拎下来一个水桶,怀疑问道。

    好东西!刘浪哈哈一笑,将桶盖打开。

    怎么这么臭!一股臭臭的气味直接钻进了裴壮的鼻孔。

    刘浪也是一阵恶寒,没想到哮天犬的便便稀释了百万倍,竟然仍然保留着原来那逆天的臭味。

    这是土壤改良液,只要将他浇到咱们的地里,就可以长出瓜果蔬菜了!刘浪扯谎道。

    土壤改良液?真有那么神奇?裴壮看着那一桶臭水,眼中满是怀疑。他可是知道邓教授对土样的检验报告。

    报告明白地说了,土壤改良最少要三到五年时间。

    邓教授可是全国知名的农业专家,不可能说谎,堂堂教授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桶臭水就能解决?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神不神奇,试过才知道,这可是我花大价钱弄到的。刘浪对于这稀释百万倍的哮天犬便便虽然极有信心,但也不敢把话说死。

    虽然认为刘总病急乱投医,肯定是被人骗了,这土壤改良液没什么作用,但是裴壮还是将那一桶臭水拎到了大棚里。

    然后,在刘浪的指导下,在大棚的一角做起了实验。

    一桶水,也就能浇几平米,将所谓的土壤改良液洒入地里后,裴壮在这块地上种了西红柿,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各种蔬菜。

    行了,好好观察这些菜的长势,有效果的话,立即通知我。刘浪还有许多事要做,不可能一直呆在大棚里,所以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裴壮。

    第四天,裴壮直接给刘浪打开电话,兴奋的告诉刘浪,所有的种子都发芽长出了秧苗,而且都是绿油油的,一看就非常健康。

    对于这样的结果,刘浪早有预料。

    既然证明有效,那事不宜迟就是大规模的推广了。

    不过如果按照百万倍配制生态农庄所需的肥水的话,刘浪一个人根本就做不来,毕竟生态农庄的菜地面积太大了,所需的改良液要以百吨计算,因此刘浪弄了一些稀释百倍的浓缩液,拿到了生态农庄,让裴壮他们再稀释一万倍之后使用。

    裴壮马上带着几个人稀释改良液,之后将稀释后的改良液浇到菜地里,刚浇完,一辆汽车就开进了生态农庄。

    车门一开,邓武宝带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了下来。

    邓教授,你怎么来了?刘浪诧异道。据他所知,上一次完成了检验报告后,中宇公司就和邓武宝没有业务联系了。

    这片地方对于研究土壤改良技术,很有价值,我准备带着几个学生进行攻关,争取找到一种更为快捷有效的土壤改良方法,一旦改良技术研究成功,我们会第一时间在你们的生态农庄里免费推广!邓武宝意气风发地说道



第190章 怕你笑话(第一更)
    免费推广?刘浪上下了打量着邓武宝,忍不住给这位专家泼了盆冷水,我们生态农庄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土壤改良!

    开什么玩笑!邓武宝哼了一声说道:根据我之前带回的土样,这里的土壤缺少好几种蔬菜生长的必须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单纯靠施肥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特殊方法逐步补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可能在几天内完成?

    你不信,那我也没办法,反正我们已经准备播种各种蔬菜了。刘浪耸耸肩说道。

    邓武宝还想说什么,这时候裴壮跑了过来,邓教授,我们刘总说的都是真的,现在农庄的土地没有任何问题,之前我们做过实验,改良后的土壤,再也有没有种子不发芽或者秧苗发黄的现象了。

    真的?邓武宝做的是农业技术,基本上天天长在地里,所以对于农民出身的裴壮天生有一种信任感。

    我带您去看看!

    裴壮在前引路,邓武宝带着那几个学生跟在后边,来到前几天他和刘浪做实验的那个大棚,然后一指长势正旺的几颗秧苗,说道:邓教授,你看,这就是我们新种的菜。

    邓武宝马上蹲下身子,查看起那些蔬菜秧苗,这一次查看比上次还要仔细。

    放大镜!邓武宝向后一伸手,立刻有一个学生从包里拿出个放大镜,递到了邓武宝的手上。

    邓武宝不顾泥土,直接趴到了地上,然后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每一颗幼苗都没有放过。

    十分钟之后,邓武宝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你根本想象不到一个六十多岁老头儿能完成这样的动作。

    你们到底做了什么?邓武宝连衣服上的土都来不及抖落,就拉着裴壮的手,激动地问道。

    作为国内知名的农业专家,邓武宝在土壤改良方面有这丰富的经验,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土壤改良技术,他也是一清二楚,在他的认识中,绝对没有一种改良技术,能够在六七天的时间里,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变得如此肥沃。

    我们就是往地里洒了一些土壤改良液。裴壮如实答道。

    土壤改良液?什么土壤改良液?邓武宝愣了一下,在土壤改良中,确实会用到一些改良剂或者改良液,但那些改良液都是针对简单的盐碱化情况,而发明并且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关键一般土壤改良液起效不可能这么快。

    就是我们刘总弄来的一种液体,浇到地里,马上就可以让这里的土壤适合各种蔬菜生长!裴壮答道。

    竟然有这样的东西!邓武宝一脸惊骇。

    土壤改良一般都是缺什么补什么,不过中宇生态农庄的土地里,缺少的营养物质比较特殊,一次不能添加太多,添加太多的话,会引起土地板结,所以,按照邓武宝的设想,是每次添加小部分,然后大量浇水,等地干了之后,再添加再浇水,如此循环下来,有三四年的话,可以让这里的土壤达到正常水平。
1...8182838485...14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