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兴霸天
夜莺深感有理。
两人来到京城,略加判断后,就守在了西门。
因为那里途径琼林苑,是约定成俗的科举士子必经之处。
无缺判断的倒没错,但他被许峰发现了。
许峰汇报给许悦,许悦暗中观察,很快意识到黄尚可能已经不在他们手上。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打啊!
白天在城门等,晚上在无忧洞打。
于是乎,无忧洞倒霉了。
数月
第四十四章 都有信心(求推荐收藏!)
黄尚洗浴完,神清气爽,轻轻松松地出来了。
今时不同往日,曾经他和许峰相处时,一点细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被暗中观察的许悦发现。
因为许峰和许悦是第一批接触他的轮回者,他的人设,就应该是个宋朝的古人。
但现在,他已经被无缺夜莺拐走过,有了一段足以遐想的空白期。
即便做出什么奇怪的举动,轮回者肯定认为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而不会怀疑黄裳是假的。
这就将潜伏的难度降到了最低。
不过依旧要掌握技巧。
和同样洗漱完毕,恢复翩翩佳公子状态的无缺见面,黄尚就关切地道:“花兄的身体如何了”
无缺愣了愣,才想起他还有一个癌症套路,赶忙借着憔悴的面容,轻轻咳了咳,卖起了惨:“贤弟,我……唉……”
黄尚面露正色,伸手搭住他的脉搏,一股精纯无比的先天真气,涌入其体内,顺着明玉功的行功路线,开始运转。
无缺身体轻颤,福至心灵,运起自身真气与之配合,两者合力,一刻钟后,气息蓦然上扬。
他的气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整个人变得精神奕奕,皮肤更透出晶莹如玉的光泽。
明玉功突破至第七重!
无缺顿时露出狂喜之色。
别小瞧这一重进境,【绝代双骄】里,第六重的花无缺虽然已是一流高手,但与真正的强者相比,还是有一道鸿沟。
而到了第七重,就是真正迈入世间绝顶的层次,初登场的燕南天与邀月,也比之强不了多少。
“多谢贤弟!为兄……这些日子……想得你好苦!”
无缺虎目一红,声音都哽咽了。
值得,真的值得了。
神功有成是一喜,更开心的是,黄尚果然亲他们。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黄尚收回手,自己也觉得满意。
这数个月的游学时间,他并没有拉下修炼。
如今解试的强化不仅完全吸收,上丹田祖窍内的真气积累,更是极为可观。
浩然正气的思路是很惊艳的,将文气与真气相结合,彼此带动,一起实现突飞猛进。
区区半年不到,黄尚的内功修为,已是相当于普通武者数年积蓄,且精纯无比,堪称先天真气。
如此才有资格帮无缺完成这临门一脚。
确实是临门一脚,无缺的积蓄本就足够了,这段时间又和许峰不断较量,当同样通晓明玉功运行路线的黄尚以先天真气辅助,自然顺利破关。
这样无缺也有了回报。
惠而不费的一件事,却很重要。
诸天世界不是地球,只要拉黑就完事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主神殿派出的轮回者。
倘若真的逼太紧,一味索求,最后轮回者狗急跳墙了,吃亏的还是他。
必须适当地给点甜头。
付出后,得到了回报。
那么接下来,自然是加大力度的付出。
眼见无缺容光焕发,许峰脸色变了,赶忙搬着凳子往黄尚身边靠了靠,渴求的目光望过去。
我距离武道先天也差一步之遥啊,也帮帮我呗!
黄尚却是没那本事帮许峰的。
他自悟的修炼方法,现阶段根本没法跟【阳神】世界千锤百炼的武道之路相比。
眼见黄尚没有那个意思,许峰露出失望之色,而无缺立刻开始嘘寒问暖,询问黄尚这几个月做了什么。
两人热络交流,许峰拙于言辞,不太会作戏,只能不时地附和着道:“我也一样!”
不过黄尚也没有冷落许峰,很快转向他,询问分别后的境遇。
许峰抓到机会,迫不及待地指认坏人,指着无缺道:“这人就是西夏奸细,你千万不要信他!”
无缺赶忙看着黄尚,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黄尚想到电影《狩猎》,男主角拔叔在受到冤枉时的那种眼神,默默为他的演技点了个赞:“我信花兄,不会投靠西夏!”
许峰心头一沉,意识到无缺的好感度已经在他之上,自己怕是要出局。
但紧接着,黄尚又道:“两位之前可能有些误会,我愿调解一二,化解恩怨。”
许峰松了口气,看来他们在黄裳心中位置还是差不多的。
这回换成无缺心头一沉,不过他反应极快,立刻接道:“贤弟所言极是,我与这位兄台本就没有深仇大恨,当冰释前嫌,通力合作,共御外敌才是!”
许峰闻言捏紧拳头,恨得牙痒痒。
这么一说,许峰如果再主动开战,被黄尚看到,必然惹得不喜。
你来我往战了两个回合,许峰发现,单凭口才,他是怎么也斗不过无缺,只能发出求援:“姐姐,你来了吗”
“来了!”
话音落下,包厢的门徐徐打开。
他们所在的酒楼包厢,是京城最高档的会仙楼。
并无金碧辉煌,一味奢华,而是清雅宜人,陈设壁挂无不是上品,布置处处体现出匠心独运。
即便如此,当两位佳人走进来时,室内依旧一亮,有种生辉之感。
许悦不是一个人进来的,夜莺与她并肩而行,两女明显较着劲。
宋朝的衣服,本就一改唐朝的雍容华贵、色彩鲜艳大胆的特点,造型简洁质朴,颜色淡雅宁静,许悦就是如此。
一条黄丝绣
第四十五章 知己知彼(求推荐收藏!)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金科场内,今日金榜才题名。”
“真是好对,晟仲吉言啊!”
家宴之上,游师雄和种师道啧啧称赞,兴致颇高。
作为同在张载门下学习的同窗,黄尚回到开封后,自然邀请了他们。
见面后,两人还不免埋怨上次的不告而别,黄尚却将他的奇遇选择性地告诉他们。
这也是为以后展现实力,埋下伏笔。
这个年代,文官都是骑马来去,懂得武艺的有不少。
他们压制的是武将的权力,倒不是武力本身,所以两人不以为意,还跃跃欲试,颇有切磋的意思。
黄尚并没有在同窗面前显摆的意思,微笑着绕过这个话题,开始打听同科有什么人物。
种师道年纪还小,并未参加这次科举,游师雄却已通过解试,正要参加省试。
因此黄尚正好了解一下,这一次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
状元意味着第一。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想而知,状元这个官方的第一,诱惑力有多么大。
在大佬辈出的宋朝,有时候能否高中状元,不仅仅是才华,还有时间和运气。
有些科,竞争对手弱一些,独占鳌头的难度就相对低一些。
而有些科,那真是要上天。
比如1057年,六年前张载中进士的一科,号称千年科举第一名榜。
主考官是欧阳修,中进士的有前面提过的苏轼苏洵、张载、二程之一的程颢、后来开疆拓土的王韶,还有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曾巩一个人还不够,他一家四兄弟,连同两个妹夫同时中进士。
丧心病狂啊!
最夸张的是,这一科后来做到宰相的,有整整九位。
能得到千年第一的称誉,确实当之无愧。
但状元却不是上面的名人。
其中省试时,苏轼有机会力压众人,成为省元,但他却因为一个很滑稽的原因错过。
由于试卷是要经过糊名誊卷两道手续的,主考官欧阳修在改考卷的时候,就把苏轼的卷子,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将他改为了第二名。
苏轼:
有时候人倒霉起来,就是这样,没法说理去。
由此可见,中状元还要运气。
黄尚如果单求官位,一个进士及第其实就够了。
但状元关系到文气的修炼。
一个状元,恐怕就抵他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功,却是不得不争。
黄尚心知肚明,他的学识有,但读书天赋再高,若论才华,跟苏轼还是比不了的。
就连苏轼这样的大佬,都因为可笑的原因,与状元擦肩而过,他想要确保无误,唯有准备得更加充分。
好在现在距离那群星荟萃的一科,其实也就过了两轮。
一般来说,大爆发后都免不了疲软,如今就是疲软期。
种师道看出黄尚的野望,微笑着道:“晟仲可知钱塘沈存中”
黄尚想了想,微微点头。
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同科。
沈括,字存中。
博学善文,千古留名,宋朝大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乃至医药、音乐、书画上都有建树,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不过记得后世对他的评价,是人品低劣,钻营之辈,见风使舵,王安石就极不待见沈括。
黄尚回忆起这些,对于沈括就不太在意了。
学问和人品无关,也不是因为历史上沈括就不是状元,而是一个人分心得太多,难免顾此失彼。
考试不是仅仅展现自己的学问,还有许多诀窍,沈括显然不会关注那些,所以不是状元的竞争对手。
游师雄也说出了几个名字,其中就有历史上的这一科状元,许将。
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名气,却很厉害,二十七岁就中了状元,文武双全,后来做到了宰相。
黄尚不认识许将,但将这些人的名字一一记下,准备加以研究,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游师雄是很期待黄尚能成状元的,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四十六章 犯我黄裳者,虽近必诛(求推荐收藏!)
书房中。
慕容复细心地检查了红泥小火炉,在上面放了一个烫酒的水煲。
很快,水煲中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酒气从浸在热水中的酒壶散出,醇香,不烈。
他又摆放出几碟酒菜,量不算多,却做得极为精致。
京城的七十二家正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会仙楼最为幽静雅致,饭菜却非第一。
若论美食最拿手的,还要数张家园子。
此时慕容复取出的酒菜,就是张家园子的精品。
不仅个个色香味俱全,还有冬天极为难得的绿叶菜。
这个年代可没有大棚,绿叶菜是靠着温泉种出来的,虽然反季节,却别有一番滋味。
“公子,来用膳了。”
听了慕容复熟练的呼唤,黄尚放下书,起身来到桌边,拿起筷子。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对于这种享乐,他一向的态度都是……
来者不拒!
姑苏慕容虽然局限在江南那块称王称霸,坐井观天,但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很有钱的。
慕容复挥舞着钞能力,将黄尚的生活档次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更能投入进学习中。
这些日子,对于儒学的理解,又更深一层。
在宋代,儒学是博采众长的。
儒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兼收并蓄,可以海纳百川,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太多的大儒,以自己的角度出发,解释经典,各家学派别出机杼,将自己学术观念,融入到儒学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