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兴霸天
“带我们同去吧!”
面对一张张粗糙却真挚的脸庞,黄
第十四章 陆地神仙
且不说杨义贞那里酒尚温,当关寨完全消失在身后,黄尚微微闭上眼睛。
他在感受,文曲星出了大宋后,有什么改变。
如果没有凝聚文曲星,单纯引动文气,在东京开封府,他的战斗力肯定最强,但出了京城,越往偏远州域走,文气越稀薄,战斗力就会不断下降。
好在凝聚文曲星,就改变了这一情况。
他的实力不再受外界环境影响,反倒是外界环境被他一定程度的影响。
广西和湖南就是例子。
不过那些都是大宋境内,如今离开大宋,黄尚还真的不知道,有没有改变。
下一刻,他就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文曲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还从正西方感到一股呼应。
黄尚略一感受,就知道那里必然是大理国都的位置。
大理别看是小国,也是有科举的,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又分为文学词赋、道举、佛举等名目,其中佛举为大理国特色科目,毕竟历代皇帝都信佛嘛,制科略微偏于应用,洞明儒释,衡鉴君国,有点像后来王安石改制的经义和策问。
但注意,即便是道举和佛举,考试内容也以儒学为主,道教和佛教经典为辅,和大宋的区别仅仅是比例不同。
瞧瞧段誉就知道了。
君子之道,慈悲为怀,就是受了这两家的影响。
正感悟着大理的文气,前方突然传来惨呼。
他睁开眼睛,就见逍遥子翘了翘手指,百米开外的草丛中,已经躺了两具斥候的尸体。
黄尚由衷地道“道长厉害,我还没法运用于实战,更别提这么远。”
逍遥子微微有些得意地道“那你先看我的!”
话音落下,数百精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
称为精兵确实不为过,黄尚见识过大宋最精锐的宫中班直,也在不久前看了水土不服的广西禁军,两者间的差距简直天上地下,眼前这群白族战士比上不足,比下却是有余。
他们健步如飞,脚下踏出尘烟滚滚,一手举着盾牌,另一只手持着的却是梭枪,虽然没有多么整齐划一,却形成一股狂潮,如粗野而狂暴的风暴,就这么呼啸着刮了过来。
紧随其后的士兵,拉着一种似绳索似渔网的武器,呈四方进逼,极有秩序地围过来。
再后方还有人弯弓投掷,数十支箭矢从不同角度,向着两人这里射来,数道流光夹杂其中,是更加致命的短矛。
目睹这一幕,逍遥子的目光都微微一凝。
三百人听起来真的不多,但精锐与否,有无准备,差距其实极大。
江湖中人对付军队,最大的优势不是剑法掌劲之类的招式,而是能闪避腾挪的轻功身法。
琼林宴逍遥三老刺杀太子,一路势如破竹,就是依仗凌波微步的精妙,现在大理叛军选择地形开阔的位置,准备了种种武器,正是要遏制轻功,再以绝对的数目,组成荆棘丛林,将两人吞噬。
“杨义贞明知大理段氏是武学世家,还敢叛乱,果然早就演练过围杀武林高手的办法。”
“对付我们俩,派出这样的三百精兵,堪称重视了。”
黄尚点头以示赞许,文曲星一动,一股浩荡气息席卷周遭。
以他为中心的十米范围,成为文气的海洋。
那些飞速射来的箭矢短矛,就跟撞在了一层无形的屏障上,直接弹飞。
正如琼林宴中,逍遥三老无论怎样精妙的招式,都无法真正打到黄尚身上一样,现阶段他最强的,无疑是防守。
天下无双的防守!
与此同时,逍遥子出指!
相比起黄尚诸事繁多,心思纯粹的逍遥子,开创的无形剑气,已经初步用于实战。
他每出一指,大理叛军就至少倒下一人。
与梭枪配套的盾牌无用。
夺自大宋禁军的盔甲无用。
自制的藤甲更无用。
剑气并非无坚不摧,却是灵动巧妙,不拘一格,总能击中无法防御的肉身。
破开血肉,一击必杀!
死神,来收人了!
天下无双的进攻!
眼见冲得最前的士兵如割稻子般倒下,第二层的士兵恐惧之下,第一时间将手中的渔网朝前抛出。
但那专门克制武林人士的四张渔网刚刚飞起,黄尚长袖一震,强风刮过,网直接朝场外飞去。
其实黄尚可以直接将网反吹回去,令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为了让逍遥子发挥,还是不要太快结束战斗。
在此等大战中,他依旧不忘观察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逍遥子所走的路与他不同,但对天地元气的探索,却是一致。
于是乎……
逍遥子←oo
黄尚
如此模样,不仅没有给大理叛军安慰,反倒带给了无穷的压力。
“不要怕!我们人多,武功再高也没用
第十五章 一切都在我的计算之中
“怎么会!不可能!我不信!”
杨义贞心中在咆哮。
三百勇士死的死,降的降,回报的斥候瑟瑟发抖,就等着迎接狂风暴雨。
但片刻后,他听到的却是轻描淡写的五个字:“奸诈的宋人!”
麾下一愣,反应最快的亲信恍然大悟:“陛下,敌人肯定不止两位,宋人在使诈!”
其他人也如梦初醒:“原来如此,不敢与我白族的勇士正面交锋,只能使用这种阴谋诡计,胜之不武!”
杨义贞慢慢的慢慢的放下尚温的酒盏,以免颤抖的手让酒泼洒出来,威严地道:“宋人自知不敌,这已是他们最后的坚持!”
他目光炯炯,看向所有将领:“我族的三百勇士,戳破了宋人强大的假象,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场中先是一静,然后白族一众高举武器,欢呼雀跃:“陛下万勇!大理必胜!”
杨义贞站起身来,用手压了压,戴起了头盔。
一名嗜战的将领期待地道:“陛下,我们是去痛击宋人吗”
杨义贞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你是让我族的勇士,白白与宋人一起伤亡吗”
将领惭愧地低下头,退到一旁。
杨义贞以最快速度穿戴完毕:“走,大理的未来,已经握入我们手中!”
众将再度高举武器,跟着杨义贞,他们的广安皇帝,第一时间跑路。
当黄尚赶到这里时,就看到一地的垃圾。
摸了摸酒杯,已经没了余温。
“全员逃跑,都能保持秩序,不愧是历史留名的人物!”
黄尚都有些诧异。
要知道,杨义贞现在已经是大理名义上的皇帝了,麾下精兵良将数千,却被两个人逼走。
这对于士气的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
换成是他,人心一散,队伍不好带了,指不定就是丢盔弃甲的大逃亡。
但现在杨义贞逃跑都逃得这么秩序井然,可见他对于麾下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厉害啊!
当然,逃跑能做得跟正常行军一样,已是神级操作,痕迹却是掩盖不住的。
“那里就是我大宋禁军被困的老鸦窝”
黄尚看了下方向,对着那个懒得编名字所以至今不知道叫什么的叛军将领,发问道。
“是!是!”
叛军将领连连点头,瑟瑟发抖。
“麻烦了!”
黄尚皱了皱眉。
杨义贞不是一味逃亡,而是围点打援,以逸待劳。
他或许不能肯定宋朝这边到底出动了什么人物,又有多少高手,但三百精兵的折损,让他再也不愿正面对敌,否则胜了也是惨胜。
毕竟他的麾下就五千人,死一百人都是不小的损失,因此当机立断,转而围困禁军,用以要挟制衡。
这倒是歪打正着。
单单就黄尚和逍遥子两人,别说五千大理叛军,天下之大,无人能够阻拦。
可一旦被逼与三营禁军会和,就不一样了。
有了拖累,他们就有了弱点,再被杨义贞带领叛军围住,恐怕也只能独自突围。
“杨义贞害怕损失……”
“从这入手!”
黄尚略作考虑后,带着叛军将领直接掉头,回到了之前的战斗点。
那里逍遥子一人看着被网住的两百降军,手指头戳来戳去。
每戳一下,那些降卒就发抖一下,都要吓尿了,更别提逃亡。
“走!”
黄尚放了心,直接把四张网的一头,连在两匹马尾上,押着这群投降的叛军,往大宋境内返回。
大理叛军迫不及待的袭杀,距离边寨其实也就一个时辰的路程。
当刚刚分别没多久,还在伤感的禁军们,看到黄尚押着一群大理叛军前来时,简直目瞪口呆。
若不是那网勒得太紧,根本无法瞬间反扑,他们甚至都以为这位三元被俘虏了,敌人用苦肉计袭寨,险些不敢开门。
“押送至我邕州牢内,路上若有逃窜闹事者,不用顾忌,杀!”
等到黄尚把这群离开了逍遥子后如蒙大赦的白族人交给禁军,吩咐之后,禁军看着他的眼神,已经是如看天神,齐齐行军礼:“是!”
黄尚道:“快去快回,你们还有任务。”
这句话的意思,这些禁军此时还没有领悟。
但当半天后,黄尚和逍遥子又用大网押着一百多个大理叛军来此时,禁军们才终于明白,他们的工作有多么艰巨。
所幸游师雄已得到消息,趁机来此对接。
有他负责看管降卒,黄尚更无后顾之忧。
于是乎,第二天清晨,他又零零散散,用网拖着七八十人回来。
别说其他禁军,游师雄都惊呆了。
三元,你这到底是出去救人,还是往回绑人的啊
大理叛军能用的精兵,也就五千人,给你绑了十分之一回来了啊!
……
……
老鸦窝外。
杨义贞聚集一千五百精兵,横刀立马。
大理东部的大部分兵力,他已经全部调到身边,就是为了解决大宋的麻烦以及杀死谷内的段延庆。
按理来说,如此实力,早就能够攻入谷
第十六章 为你而战
“请上使救救大理!”
就在杨义贞哭唧唧之际,黄尚身前,段正明和段正淳深深一躬,腰几乎要弯到地上。
相比起原剧情,此时的段正明和段正淳风华正茂。
段正明二十多岁,相貌清俊,沉稳大气,段正淳十五六岁,五官俊朗,稍显稚嫩。
两人作为大理段氏的子弟,身份其实并不高,但深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在如今段氏危急存亡之际,四处奔走,来到普里部本是为了求援兵,却看到了惊为天人的一幕。
黄尚其实很无奈。
他就像那漆黑夜里的萤火虫,无论多么低调,一举一动都深深出卖着他,惹得这两人找上来。
关键在于,他对于救大理,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他又不是圣人,能把大宋治理好就不错了,难不成还心怀天下,所有国家都管上
此来大理,目标不是段氏,而是那个老在后面使阴招的轮回者。
不过对方既然求在自己头上了,黄尚也顺口一说“两位不必如此,我大宋视忠孝为治国之本,绝不会承认叛臣篡取国王之位!”
这话就比无数假惺惺的安慰,都要来得实在,段正明大喜“多谢上使!”
“咦”
黄尚说完后,目光却是微微一动。
就在刚刚,他一句话的功夫,一股隐蔽而又熟悉的气息,忽然从天而降,涌入段正明体内。
那股气息,与昔日蔡京和韩忠彦的宰相之运有些相似,但似乎又更加高级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