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父亲,你以前杀过很多人吗?”顾晓抬头问着顾青。
顾青坐在顾晓的身边说道:“我杀过很多很多人,多到我自己都数不清,想活下去不容易,想要在这个时代活出自己心里的样子更不容易。”
第927章 父子谈话
顾晓抬头说道:“那父亲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顾青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我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当然了在这个时代谈自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很多时候我看着这个村子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很脆弱的乌托邦,很容易就会破灭。”
“什么是乌托邦?”顾晓继续问着。
顾青拿过顾晓手中的手机和枪说道:“有些事情,我不想这么早的让你知道,我若是不告诉你,你一定会一直耿耿于怀吧。”
顾晓郑重点头。
看着安静的密室,顾青接着说道:“儿子啊,其实我来自一个很奇妙的故乡,所谓乌托邦也就是我故乡的一种说话,乌托邦的寓意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或者只是活在心里的地方,很多时候我在建设这个村子,我都想将自己故乡的一切映射到这里,在其中我遇到过很多阻力,很多很多的挫折,我甚至动摇过,怀疑过自己。”
“父亲的故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顾晓接着问道。
“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顾青慢声说道:“那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奴役的世界,人人都可以劳有所得,那个世界其实起初不是太好,可是那里有一群非常伟大的前辈,他们打破枷锁,用着双手,用自己的声音让脚下的土地在世界站立起来,正是他们的努力,有了我的故乡,一个可以让我眷恋一辈子的故乡。”
“父亲的故乡在哪里?”顾晓接着问道。
顾青微笑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我的故乡不在这个时代,只能留在我的心里,我时不时都会去思念他。”
“那我要继承父亲的理想吗?”顾晓再次问道。
“我不想强加给你什么,你是你,我是我,我只希望你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哪怕你纨绔,哪怕你不懂事,咱们家富可敌国,家里有钱可以让你一辈子挥霍。”
听顾青说着话,顾晓扭过头说道:“我才不要做那种人呢。”
说到这里顾青面色担忧接着说道:“这些理想,我一直藏在自己的心中,很多时候我都想带进棺材里,这辈子都不说出来,就算是一个人人平等,对我来说就是和全天下为敌。”
“与全天下人为敌?”
顾青郑重的点头说道:“历代以来,千百年了,君王制一直都是根深蒂固,它已经深入人心了,君王的统治往往就是通过上下等的阶层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个地位与权力巩固的途中,也就诞生了很多利益集团,他们包括权贵,包括王侯乃至世家,这些利益集团的庞大与他们所得的利益都是基于皇权,没了皇权,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父亲会与全天下人为敌吗?”顾晓神色也出现了担忧。
“以前我有这样的勇气,但是现在我没有了,因为我有了家,有了你们,有了亲人。”顾青对自己的儿子说着话:“有了你们,让我少了这份勇气,也就是我说的不过是我心中的乌托邦,一心想要把故乡的一切带到这个时代,如今看似已经失败了,我心中有过不甘,可也只能认输。”
“路要一步步走,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时代皇权还是有存在的必要,至少天下不会大乱,可是皇权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帝王。”顾青说的很有耐心,“我不是圣人,我成为相国的时候,我承认我有私心,我想要限制君权,甚至架空君权,所以我才在朝中推行了三卿议会制。”
“三卿有权利否决帝王的决意,可不能干涉皇家内政。”顾青说道这里把手中的手机与手枪放回原位,“给皇家一把枷锁,即便是以后的帝王再昏庸,还有朝中朝臣可以决意,当然这个做法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会掀起朝中派系斗争,这是一个隐患,也是你父亲我种下的隐患,这个隐患虽然如今没有体现,以后说不定会出现。”
“那有什么办法吗?”顾晓接着问道。
“当然有。”顾青对顾晓说道:“朝政体系中,缺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来自民间的,民间的话语声达不到天听就会出现弊端,如今的朝政体系并不完整也不完善,这个世界也从来没有绝对的平衡,有的只有监督与目的,民权对皇权来说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剑,一旦民权建立就会给皇权致命一击。”
顾晓听得一头雾水。
“我知道这些你现在还不懂,不过我想要你知道一件事情,从来没有官吏控制百姓,只有百姓控制官吏,也没有官吏监视百姓,只有百姓监督官吏,才有为生民立命,这个天下中,权贵,王侯,世家,他们从来都不是大多数,从来不是平定一个时代的关键,他们不过是摇摆的砝码,真正的核心其实就是天下黎明百姓。”
听到这里顾晓有些明白了,开口说道:“我听书院的夫子讲过,君为轻民为重。”
“能说的就这些,早点去睡吧。”顾青看着顾晓再次嘱咐道:“有些事情你不用强加给自己,只要你好好长大就好。”
“说得好像你儿子很没用一样。”顾晓说完就离开密室。
顾青独自一人坐在密室中,看着这里的种种一切,这里还有一件带着拉链的卫衣,还有一条已经褪色的牛仔裤,这些都是自己来到大唐时候带来的,手机再也打不开了。
“还不睡?”武媚走入密室给顾青披上一件外衣说道:“刚入春,夜里凉。”
“我都已经想不起来我以前是什么样子了。”顾青看着自己的旧衣服说道,
“我还记得。”武媚说道:“那时候你还给我吃糖果,你背着一个很大很大的背包,说着一口很不地道的关中话。”
“好像是吧。”
武媚说得,当然不是自己的以前的样子,纵使心中想往很多年,也想不起来自己以前的样子了,想不起以前朋友们的样子,所以才会记录下那些。
第928章 李象的向往
记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些事情会在你的脑海中消失,有些事情会对你刻骨铭心,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一声喊叫,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记忆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唯一会忘记就只有一张张的面孔。
有时候你会怎么都想不来许久不见的人长什么样,在恰逢其时的时候你遇上了你就会想起来,那一张张面孔有照面的时候你会记得,顾青一步步走出密室,那些人自己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代遇到。
刚刚来到大唐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特立独行的,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带着这个感觉在这个时代这么多年,回过头想想的时候,又是一种刺骨的孤独感,这个时代你没有同类,即便是有程处默,李泰他们和自己可以说说笑笑,但心中有时候也会有一种剥离感。
而如今自己有了家了,这种孤独感也不见了,有得是一种归属感,直到如今自己才感觉到自己融入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有了自己的影子,有了自己努力过的痕迹。
顾晓回到自己的卧房,见李象还在看着书。
“还不睡吗?”顾晓拿出一些蛋糕说道,“吃一点点心吧。”
“谢谢顾晓哥。”李象懂事得拿过蛋糕吃着,“真好吃。”
“宫中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吧。”顾晓有些骄傲地说道。
“宫中也有蛋糕,不过没有老师家做出来的好吃,感觉宫里的厨子学得没到家。”说着李象也干脆不看书了问道:“刚刚顾晓哥哥去哪儿了?”
密室是自己家里的秘密,顾晓知道这个秘密的重要,连晋王李治都不知道的存在。
“当然是做生意了。”顾晓点头说话道:“以后我可是要挣很多很多钱的人,你不如就跟在我身边,我挣钱你帮我数钱。”
“好呀好呀。”李象使劲点头。
吃着蛋糕顾晓躺在床上想起在密室里父亲说过的话问道:“李象,你父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父皇啊。”李象想着说道:“他是一个很忙的人,经常忙到好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一直以来陪着我的就只有我母后,就算父皇来了,也只是来一趟就很快走了,我母后常常说,父皇是为了国事,可是我却看到父皇可以和别的妃子说说笑笑,不像老师可以成天坐在家中,我感觉我父皇需要陪很多很多人,他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孩子。”
看着李象有些落寞的神情,顾晓说道:“没事,别这么伤心,还有我这个大哥可以陪着你,有谁欺负你了就和我说。”
李象抓着自己的后脑勺说道:“可是很多时候我都做不好,顾晓哥哥比较厉害现在都已经会挣钱了。”
“你总是太过拘泥与结果。”顾晓对李象说道:“你还记得夫子上课时候说的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父亲也说过,过程比结果重要,做好当下的事情比成功重要。”
听顾晓说着,李象心里真的很羡慕顾晓,顾晓有着可以陪着他长大的父亲,可以在村子里自由自在的玩,可以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像是在宫中,有时候出门都要禀报,连吃什么都要宫中来决定。
“李象你以后会做皇帝吗?”
顾晓的这一问像是无心的,不过倒是刺中李象心中的痛。
“顾晓哥哥,做皇帝真的好吗?”李象低声说道:“我不想成为我父亲那样的人,我想要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我在宫中出生,其实宫中非常的冰冷,我母后每天都要面对那些虚情假意的笑容。”
“可是在顾家,顾家虽然小,不过我觉得这里很温暖,这里的人都笑得很真心。”顾晓说道。
“错!有个人笑得不真心。”顾晓嘀咕着说道:“你看看范健那个家伙,总是这么一张笑脸在我父亲身边鞍前马后,可是他对谁都是笑呵呵的,笑得虚情假意。”
“好像是这样。”李象点头。
“我觉得吧,皇帝也是人,不是每个皇帝都会像你父皇那样。”顾晓接着说道:“就像我父亲和我说的,我是我,他是他,谁也不要强加给谁什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将来如果可以做皇帝,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是你自己决定的,不是你父皇决定的,也不是说你是皇帝了,就会成了像你父皇那样的人。”
“是吗?”李象看着窗外的明月。
“睡吧。”顾晓给自己盖上被子翻了一个身说道。
春雨一阵阵的落下,昨日还是晴朗天气,今日又下雨了。
“今年的春天雨水还真多呀。”孙思邈站在家门口对一旁的顾雪说道:“看来今天是不能去采草药了。”
顾雪递给孙思邈一个斗笠说道:“有这个。”
“不去了,这下了春雨呀,山林的里猛虎毒蛇都要出来喽。”孙思邈意兴澜珊说道:“春雨看着柔和,淋着也很容易着凉的。”
李象和顾晓吃了早饭早早就去了书院,顾青撑着伞来到一个亭子里,看着雨中的村子,绵绵细雨让整个村子都安静了不少,田野里还可以看见零星几个村民带着斗笠在田地里忙活。
范健知道顾青很喜欢下雨天看着村子里的雨景。
安静了好久,顾青对范健问道:“之前那个煽动军心的案子,狄仁杰有眉目了吗?”
“小狄头那儿看样子好像是抓到了几个关键的人,只是案情的结果还没递到朝中,可能是证据还不够确定。”范健低声说着。
顾青微微点头,这些事情自己不想多过问,自己就要离开相国这个位置了,想来有些可笑,从初入长安得罪长孙无忌,到头来自己在长安的这十年,又回到长孙无忌头上,长孙无忌离开长安要的代价就是自己离开相国这个位置。
长孙无忌是一个聪明人,他对李世民的社稷也是一样有功,顾青看着漫天雨水低声说道:“长孙无忌啊,到头来咱们谁也没有赢了谁。”
范健听到这句话闭眼听着四周的雨声。
第929章 谁说了算
当雨水停歇,裴行俭走出家门,看着湿漉漉长安城一路朝着尚书省而去,刚到承天门就被王金给拦下了。
“何事?”裴行俭看着这个太监问道。
“陛下有请,尚书令随老奴来吧。”王金说完转身就开始迈动脚步。
李承乾已经出宫了?裴行俭将信将疑一路跟着走,来到一处府邸,这里是长孙家的赵国公府。
“尚书令请进吧。”王金小声说道。
心中有些困惑,裴行俭还是跟着走入赵国公府,一路跟着王金来到长孙家的后院就见到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两人看起来表情不是太好。
“陛下,人到了。”王金对李承乾说道。
“那就有劳舅舅了。”李承乾说完起身对裴行俭说道:“有些事情,你来谈比较好。”
看着情形,裴行俭站在原地目送着李承乾离开。
“过来坐吧。”长孙无忌低声说道。
“赵国公客气了,在下还是站着吧。”裴行俭说道。
长孙无忌观察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说道:“当初顾青也是在这个年纪成为了尚书令,据说程咬金还把你收为了关门弟子?”
“不过只是笑谈而已。”裴行俭面对长孙无忌很警惕。
“顾青这小子藏得够深,连老夫都不知道你是顾青的弟子。”
听到这话,裴行俭抬头看向他的眼神,苍老的面孔下这双目光很锐利像是一眼就可以看穿人心,避开他的目光说道:“赵国公,有话还请直说,在下在尚书省还有不少事宜需要去主持。”
“也对,如今朝堂可离不开你们这些才俊。”长孙无忌低声说道,“告诉老夫,顾青布局西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西方商路,也为了将来的大唐可以从天竺波斯一跃向西方。”裴行俭回到说着话:“这些事在下就算不说朝中也有不少人知道,想必赵国公心中也明白,何必多此一问。”
“不对,太不对了。”长孙无忌摇头说道:“顾青的目的不会这么简单的,西方一定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他去夺得,不然顾青不会如此费劲心血布下这么大一个局面。”
“在下不懂赵国公所言,还请赵国公赐教。”裴行俭躬身稍稍一礼。
长孙无忌看向一旁的花卉,“老夫记得,当初顾青在河西走廊之时发现了油田,顾青身怀火器制造之法,心中当然明白火油对火器的重要,雁门关也是一样,老夫的长孙家从大业年间就听说过西方的传闻,如果西方的油田不只是河西走廊一个,别看老夫在家其实老夫什么都知道,顾青新造的车子也需要这种油,是也不是。”
听着长孙无忌说得,裴行俭心中加重的疑惑,开口回答道:“这些事物在下不懂,如若赵国公想要知道不妨去书院或者工厂问问,说不定会得到更加肯定的回答。”
“小小年纪说话倒是四平八稳,老夫再来问问你,顾青什么时候可以退位。”
裴行俭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