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骁骑校
宝庆两口子对马春花尤其欣赏,直夸陈北有眼光,有福气,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晚饭吃的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当晚,陈北夫妻就住在薛家厢房里,铺盖的是本來给大栓结婚预备的崭新被褥。
第二天,宝庆特地去运输公司请了假,借了一辆三轮,亲自带陈北两口子游览北京城,第一站自然是**。
看到**城楼,**画像,还有门楼两旁的标语,马春花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广场上有拍照留念的摊子,很多來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排队照相,马春花也要去照,陈北道:“你凑什么热闹呢,我带了相机的。”从包里拿出德国进口的蔡司相机,摘下了镜头盖。
马春花有些拘谨,但一会儿就放开了,高兴地像个孩子,摆了很多姿势让陈北拍照,又找人帮自己和陈北拍了几张合影。
接下來参观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宏伟的气势将马春花彻底震慑,继而是深深的愤怒:“皇帝耗费不知道多少民脂民膏,就为自己享受,真是罪大恶极。”
宝庆呵呵一笑:“说到皇帝,你公爹和宣统皇帝还是朋友呢。”
马春花道:“啊,公爹咋和谁都是朋友。”
宝庆道:“可不是么,你公爹是个传奇人物,当年他和溥仪约架,最后得了黄马褂和蓝翎侍卫的头衔,这事儿他沒讲过。”
陈北道:“沒听爸爸说过。”
宝庆道:“你爸爸还是梁启超的弟子,辜鸿铭和刘师培的学生,熊希龄的忘年交,当年那些事儿,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
马春花瞪着迷茫的眼睛,这些名字她一个也不知道。
宝庆道:“哦,对了,他还给李大钊先生拉过车。”
“哎呀,公爹认识李大钊。”这回马春花兴奋起來。
宝庆嘿嘿一笑:“可不嘛,当年你公爹在北大学堂认识不少朋友,有一个是你们做梦也猜不到的。”
马春花道:“薛大叔您别卖关子呢,快说吧。”
宝庆道:“那就是**。”
马春花的嘴张大了,再也合不拢,公爹竟然是**他老人家几十年的老交情,这实在是太震撼了。
游完了紫禁城,薛大叔蹬着三轮带他们又去了后海、雍和宫、颐和园和圆明园等名胜古迹,尝了北京城各种小吃,全聚德烤鸭、东來顺羊肉,豆汁焦圈爆豆卤煮,尝了一个遍。
在北京足足玩了一个星期,终于该回去了,宝庆买了一大堆礼物让小两口带回去,马春花感动的直掉泪。
“咱两家以后要经常走动,沒事就到北京來转转。”宝庆和杏儿这样说。
归途坐的是火车,陈北做主买的软卧,趁着婚假还有时间,去上海再玩一圈。
上海这边也有人接待,鉴冰阿姨常年留守上海,管理陈家的产业,还有李耀廷叔叔也是必须要看望的长辈。
可是很不巧,李耀廷不在上海,听说他不久前去香港探亲了,李叔叔的一对儿女早年在英国留学,后來就一直沒回來,解放后更不敢回來,去了香港发展,据说李耀廷赴港探亲,是潘汉年副市长特批的哩。
陈北和马春花在上海逛了外滩和淮海路,晚上就住在自家的花园洋房里,早饭面包牛奶,中午是牛排红酒,晚上又是上海本帮菜,鉴冰还带他们去品尝了不少上海风味小吃,给马春花订做了好几套衣服鞋子,最后又去复旦大学看望了弟弟陈南。
婚假快用完了,两人踏上归途,回去的轮船上坐的是豪华二等舱,马春花感慨万千:“整天过这样的剥削阶级生活,想不被腐化实在是太难了。”
国士无双 第二十二章 追悼会事件
回到北泰家里,婚假还剩下几天,马春花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起房子來,她从乡下找來一帮劳力,在小洋楼后面挖了个池塘,养了一群大白鹅,又把车库改造成了猪圈,搞了几头小猪崽喂着,花圃种上大葱蒜苗,整个一个农家乐。
陈北气的鼻子都歪了,索性撒手不管,爱咋咋地。
马春花放开了手脚,以照顾自己为名义,从乡下请來一位大妈坐镇,说起來这大妈也不是外人,是老部下狗蛋他娘,岁数不大,四十好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和马春花两人一唱一和,喂猪养鹅,放着现成的煤气灶不用,到处捡柴火,拉风箱烧大锅,烙馍馍卷大葱,可劲的造吧。
反正家里房间多,陈北单独住一间,平时也不一起吃,每天上班各走各的,这天一到单位,就见一群人敲锣打鼓而來,原來是省民航局來给陈北送锦旗,表彰他在旅途中奋不顾身保护国家财产的英勇行为。
陈北立功受奖,单位领导面子上也有光,商量明年五一给他评一个劳动模范。
冬去春來,已经是1953年初春了,马春花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來,有年人都说怀的是男孩,陈北眼瞅要当爹,心情也一天好似一天。
三月初,晴天一声霹雳,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大元帅,全人类的伟大父亲斯大林同志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全世界都沉浸在无尽的悲恸中。
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隆重而庄严的追悼会,悼念斯大林同志,北京**广场上的万人追悼大会最为肃穆宏大,城门上原本**的画像被临时替换为斯大林的遗像,上悬一条黑布横幅,贴着一行苍劲大字:斯大林同志永垂不朽。
党和国家领导人臂缠黑纱,神情严肃,主持追悼大会,广场上是数万群众,胸佩白花,队列整齐,春寒料峭,心如刀绞,全球解放事业还未完成,斯大林同志却撒手人寰,社会主义建设还怎么进行,**还怎么实现。
省城、北泰、南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基层农村,只要有条件的都要布置会场,悼念全人类领袖斯大林同志,工厂车间里,高悬遗像,工人们列队从前经过,挨个鞠躬致意,大街上,群众高举斯大林画像默默游行,新华书店里,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被抢购一空,就连农村地头也扎着灵棚,摆着花圈,供奉着斯大林同志的遗像,不满周岁的娃娃都知道嚎啕痛哭,怀念伟大父亲。
联合机械公司的礼堂布置成了灵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轮流守夜,比较积极的中层干部也不甘落后,团委书记马春花本來也应该來的,但她怀孕七个月行动不便,被妇联劝阻,而保卫科副科长陈北,根本就沒露过面。
“斯大林死了干咱们鸟事。”陈北私下里对要好的同事这样说,在普通百姓心里,苏联就像是天堂一样遥不可及,斯大林就像是玉皇大帝一样尊贵,他死不死与大伙的干系真的不太大,不过这话也就是陈北敢说,其他人只敢心里嘀咕嘀咕。
苦水井乡党委书记杨树根到北泰城里采购斯大林著作,顺便來看老朋友陈北,见到陈家布置的农村一般,他不禁会心的笑了:“春花嫂子真会持家。”
陈北道:“老娘们瞎鼓捣,好好的洋楼弄得跟地主家一样,别管他,我弄点酒菜,咱哥们喝一杯。”
杨树根迟疑道:“国丧期间,这样不好吧。”
陈北道:“毛,他死他的,咱喝咱的,不能因为死了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老毛子,就把酒给戒了。”
杨树根讪笑不语。
陈北果真拿了一瓶淮江特曲,开了两盒美国罐头,又抓了一把炒花生,和杨树根对饮起來。
喝了两杯,杨树根忽然灵机一动,开口道:“你说斯大林大元帅这个人咋样。”
陈北吃了一颗花生米,毫不犹豫道:“不是个东西。”
杨树根道:“咋这样说呢,人家都说,他是全人类的伟大父亲,是咱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的家长,是全世界的领袖哩。”
陈北道:“他就是个吊毛,抢了咱的蒙古,占了咱的旅顺,抗美援朝卖咱一大堆二战剩下的破铜烂铁,枪栓拿脚都踹不开的破烂货,坦克都是带弹孔的,飞机是老式的拉11,要不是咱国家据理力争,米格15他都舍不得拿出來,真他妈吝啬。”
杨树根道:“不管咋样,斯大林大元帅领导全世界打败了德国日本法西斯,这是不可磨灭的功勋啊。”
陈北一撇嘴:“毛,二战胜利靠的是美国佬,全球一多半的军火都是美国生产的,就连苏联人的军装皮靴火车头都是美国人用自由轮一船船运过去的,德国投降是有老毛子一半功劳,可日本投降那是咱中国和美国一起打得,老毛子出兵东北,那叫截和,抢走不知道多少工厂设备原材料,糟蹋了不知道多少大姑娘小媳妇,作孽啊。”
杨树根眨眨眼:“你说的这些我咋都不知道,书上报纸上也沒写啊。”
陈北道:“真正的历史,是不会写在书里的。”
杨树根道:“那我凭什么相信你啊。”
陈北道:“这些事情世界上人尽皆知,只是咱们政府不愿破坏中苏关系,不说而已。”
杨树根还不罢休:“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陈北道:“我父亲亲自参与中苏谈判,很多内幕他是清楚的。”
杨树根心中窃喜,哦了一声,端起酒杯:“喝一个。”
他故意道:“沒想到斯大林大元帅是这样的人,他对咱不厚道,对苏联人民还是有恩情的吧。”
陈北道:“斯大林就是个独夫民贼,第一届苏维埃的十五个成员,除了病死老死的,剩下的全被他枪决了,大清洗中红军高级指挥人员几乎被清洗干净,若非如此,德国人也不会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了。”
杨树根道:“陈北,你喝多了。”
陈北道:“这才喝了二两,怎么就多了,算了,不提他了,扯点别的,你啥时候娶媳妇啊。”
杨树根道:“不急,工作太忙,來不及考虑个人问題。”
胡乱闲扯了一阵,一瓶酒大多是陈北喝的,杨树根依然保持着清醒,回到睡觉屋里,他急忙拿出笔记本和钢笔,将陈北刚才的反动言论一一记录下來,因为兴奋,手都在哆嗦。
第二天,杨树根來到地区公安处,直接找到政治部副主任麦平,向他报告了这一起特大反革命事件。
麦平看了材料之后,表情严肃无比:“陈北确实是这样说的。”
杨树根道:“我以党性保证,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原话。”
麦平道:“这个案子相当重大,必须立刻向地委、行署领导报告,你跟我來。”
在地委书记马云卿的办公室里,杨树根向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马书记紧皱眉头,來回踱步,忽然大手一挥:“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反革命事件,在这个全世界人民悲痛欲绝的特殊日子里,居然有人疯狂攻击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严办,决不姑息,牵扯到什么人,一查到底。”
麦平挺起胸膛:“是。”
机械公司保卫科,一阵轰鸣声,两辆吉普车,四辆三轮摩托停在外面,车上跳下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公安民警,冲进办公室,向陈北出示了逮捕令:“陈北,你被捕了。”
陈北很惊讶:“凭什么抓我,我犯了什么罪。”
为首公安人员亮出手铐:“跟我们回去再说。”
陈北下意识的去拉抽屉,那里面有一把五一式手枪,是保卫干部的配枪。
保卫科同事见状,死死按住抽屉,保住陈北:“陈科长,别乱來,有事说清楚就好。”
陈北一愣,意识到自己莽撞了。
公安人员趁势将手铐砸在他手腕上,拉了就走,等马春花闻讯赶來的时候,警车已经走远了。
马春花心急如焚,她身怀六甲已经七个月,这个时候男人突然被捕,打击可想而知,她立刻前往地区公安处,讨要说法。
公安处的同志告诉她,陈北是猖狂攻击斯大林同志的现行反革命,地委已经定性了,案子报到上面,目前不能探视。
马春花急了:“我是他老婆,他是反革命我怎么不知道,陈北是起义英雄,你们凭什么抓他,有什么证据。”
公安同志很耐心的解释:“我们有确凿的群众举报证据。”
马春花道:“谁举报的,我找他评理去,怎么能血口喷人呢。”
面对这样的泼妇,接待同志也沒办法,负责预审的股长发了脾气,拍桌子道:“这位女同志,你再胡闹把你也抓起來,当反革命家属严办。”
马春花毫不示弱,也拍了桌子:“抓我,你们尽管抓,我打过日本鬼子,打过蒋匪军,反动派的刑场我也上过,刘邓首长的手我也握过,还怕你地区公安处。”
说着她干脆把棉袄也给脱了,民警们目瞪口呆,这位孕妇大姐闹哪样。
马春花继续脱,棉袄里面就是小褂,背转身往上一掀,触目惊心全是伤疤,有子弹穿过的弹孔,也有皮鞭痕迹和烙铁烫过的伤疤。
“说我是反革命家属,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马春花厉声喝道,
国士无双 第二十三章 陈家的第三代
马春花泼悍,公安们束手无策,一方面因为她是革命有功之臣,另一方面陈北毕竟是省主席的儿子,这个案子虽然地委定性,但还有省委那一关呢,谁也不敢把话说死,妄作小人。
于是乎,马春花破例可以探视陈北,地区公安处办公楼就是以前的北泰警察局,陈北所在的拘留室正是以前马春花蹲过的牢房,铁窗依旧,物是人非,关在里面的竟然是自己的男人。
马春花焦灼万分:“他们打你了么。”
陈北若无其事:“他们敢。”
马春花道:“他们冤枉你攻击斯大林大元帅,我一定帮你伸冤,官司打到省里,打到北京,说啥也要救你出來。”
陈北道:“我沒攻击斯大林,我说的都是实情,苏联强占外蒙,至今在旅顺驻着军队,这些都是事实。”
马春花傻眼了:“你……你真说斯大林他老人家的坏话了。”
陈北道:“我只不过叙述了一些事实而已,却被宵小之辈拿來栽赃,真是无耻至极,算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马春花道:“人死为大,你怎么都不该说斯大林的不是,是哪个背地里报告你的,我找他去。”
陈北道:“是杨树根这个小人,这些话我只对他说过,就是他來借宿那一晚,在酒桌上说的话。”
马春花愤然道:“杨树根这个白眼狼,我找他去。”
杨树根做贼心虚,早就回苦水井乡下去了,马春花找不到他,径直去地委找第一书记马云卿鸣冤。
马书记原來在部队上做政治工作,后來转入地方,担任江北地委第一书记,这个人原则性很强,人称铁面书记,干部们都怕他,但马春花为了丈夫豁出去了,來到地委驻地,办公室的同志接待了她,说马书记正在开会,请稍等,马春花说要等多久,答曰不清楚,马书记开会时间不定,开一整夜也不好说。
马春花当真就等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凌晨会议才结束,她赶紧张望,寻找马书记,却找不到人,一问才知道,马书记去省里了。
马春花虽然憨直,但也是当过干部的人,公安处突然逮捕,地委书记避而不见,说明这案子水很深,或许牵扯到残酷的政治斗争,搞不好是冲着自家公爹去的,镇反时期这样的案例可不少,单凭旁人一句指证就枪毙人,冤杀了不少好人,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
她立刻赶回家里,烧锅做饭,狗蛋娘问她干啥,马春花说:“烙饼,路上吃,我要去省城。”
狗蛋娘说:“去省城做啥子。”
马春花道:“陈北被当成反革命抓了,反革命罪可大可小,严重的话明天就枪毙,时间不等人,我要到省委击鼓鸣冤。”
狗蛋娘紧张起來,立刻卷起袖子帮着和面,生火,烙了二十斤烙馍,一半带鸡蛋的给陈北送去拘留所里吃,一半沒鸡蛋的马春花路上吃,背着干粮,挺着大肚子直奔火车站而去。
不巧,去往省城的最后一趟客车刚走,下一班就得明天了。
马春花一跺脚,四下踅摸一番,顺着铁轨往前走,一直走到快到淮江铁桥的时候,一列满载煤炭的货运列车喷着蒸汽开过來了,她扎紧行李袋,跟着火车疾奔几步,纵身一跳,抓住车厢栏板攀在了上面,劲风吹來,头发瑟瑟,列车驶入了铁桥,速度放缓,马春花慢慢爬了上去,躺倒在煤炭堆上,捂着肚子直喘粗气:“娃儿,消停点,别给娘捣乱。”
火车轮子和铁轨接触,发出单调无比的节奏,一夜沒睡的马春花躺在煤堆上酣然入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凉意将她惊醒,天上飘起冰冷的春雨,煤堆上沒有躲避之处,她把包袱皮盖在肚子上,护好孩子要紧。
雨纷纷扬扬下了很久,四野一片葱绿,火车向南行驶,葱绿变成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黄澄澄一片,马春花虽然沒什么文化,但也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就是春花啊,和我的名字是一样的。”
货车只在沿途一个小站停靠,加煤加水,工人拿着扳手沿着车厢走一遍检查闸瓦和轮子,马春花藏在煤堆里谁也沒发现她,列车再次启程,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一个大站,但却不是曾经见过的省城客运站,而是省城货运北站,和码头在一起,是省城最脏脏、杂乱、繁忙的角落。
天色已经擦黑,火车速度减慢进站,马春花正准备下车,忽然一张黑漆漆的面孔出现在车厢边,吓了她一跳。
那人打量马春花两眼,呲牙一笑,翻身上來,手持抓钩子疯狂的往车下扯大块的煤炭,下面有一群人拿着口袋正等着,一个个动作麻利无比,拼命往袋子里装着煤炭,警笛声和铜锣声响起,不知道多少铁路工人和民兵从四面八方冲了出來,将偷煤炭的人包围抓捕。
车上那个拿抓钩子的人冲马春花嚷道:“还不快跑。”嗖的一下就跳下车去,沒站稳摔了个踉跄,被铁路工人按住就是一顿胖揍,有人往车上一看,正看见马春花,指着她大喊:“车上还有一个。”
马春花慌忙摆手:“俺不是。”
她一口江北口音,与省城方言不同,但铁路工人不管那个,蹭蹭爬上车厢手持棍棒指着她喝道:“哪里來的盲流,抓起來送铁路公安处。”
马春花急了,急忙掏工作证,可是兜里空的,來的匆忙,工作证忘了带,沒有工作证,沒有介绍信,浑身是嘴也说不清,真要当成盲流扣起來,沒个十天半个月别想出來,陈北的命就保不住了。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闪过不过是电光火石的一瞬,马春花夺路而逃,铁路工人举起大木棍想吓唬她,沒想到这个“盲流”动作很敏捷,一腿踢在工人裤裆里,疼的他当场捂着下面栽倒了。
车速已经很慢,马春花义无反顾跳了下去,就觉得脚脖子一疼,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拔腿就跑,后面是无数手电光和喊声:“逮住那个盲流。”
马春花深一脚浅一脚的跑着,忽然觉得腿上一热,吓得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羊水破了。
铁路工人们追了上來,见她这副样子顿时惊呆:“是个孕妇,快生了,快抬去医务室。”
马春花被抬到铁路段医务室的时候,孩子已经出來了,工人们忙里忙外,烧热水拿剪刀,几位妇女同志帮着接生,将这个未满八个月的早产儿生了出來。
“是男娃女娃。”马春花强打精神问道。
“是带把的,男娃。”一个女工抱着襁褓给马春花看,孩子红扑扑的,很小,哭声像蚊子叫。
铁路上的领导赶到了,看到马春花的行李只有一包烙馍和一些零钱,更确定她是盲流,询问她道:“你是哪个县的,日子过不下去还是咋滴,为啥要当盲流。”
马春花道:“俺不是盲流,实在沒辙才扒的货车,哪位帮帮忙,把俺送到孩子他爷爷家去吧。”
领导问:“孩子的爷爷住在哪里。”
“省城枫林路十号。”
……枫林路官邸,陈子锟已经接到江北方面的报告,陈北因为反革命言论被捕。
江东省毕竟是陈子锟经营几十年的老地盘,江北更是他的发家之处,北泰很多人对陈子锟很有感情,尤其基层单位人员,不少人本來就是陈子锟的老部下,有什么风吹草动透风报信不在话下。
陈北因言获罪,纯粹就是借題发挥,有人想整陈子锟,这个人就是江北地委书记马云卿。
马云卿的底细,陈子锟早就摸清楚了,说起來这人也算是老相识,当初在北京和马家一番交手,马家五个兄弟连同老太爷沒个善终,唯有马六投奔汉口远亲,从此杳无消息,沒想到几十年过去,居然改头换面成了我党的领导干部。
党内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山头林立,江北地委一帮人是中原局出來的,而省委则是华东局的人,陈子锟可以肯定,这是一次政治陷害,目标是但不限于自己,如果不迅速压制下去,自己将永无宁日。
他在第一时间和省委通了气,说江北地委要革我的命,是不是省委的意思,郑泽如大惊,询问了缘由之后拍案而起,说江北地委乱弹琴,简直胡闹,又劝陈子锟不要动怒,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題,不要扩大化。
听话听音,陈子锟明白郑泽如是不会出面帮自己摆平的了,陈北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从严处理的话枪毙也不为过,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就算江北方面把陈北处决了,自己都沒地方讲理去。
他立刻通过长途电话给江北行署的心腹下令,无论如何先把陈北保护起來。
随即命令省府办公厅备专列,他要前往江北视察工作。
就在出发之际,省府秘书处接到铁路分局打來的电话,有一个妇女自称陈主席的儿媳妇,带着一个刚出生的早产儿正躺在铁路医院里。
国士无双 第二十四章 再次君临天下
陈子锟并未因此事分神,他知道儿媳妇怀孕七个月,此时早产婴儿多半活不了,还是先救儿子要紧,所以他只是安排夏小青、姚依蕾去医院查看,自己带领省政府班子前往江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