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哦?”政良闻言抬头看向王海。这家伙的人脉果然不简单啊,怪不得敢单枪匹马地前来寻求合作了。
(好吧,昨天的推荐票少得可怜,向大家求求票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183章 起行
. .
“好一番海上美景啊”政良此刻身上穿着一件王海赠送的明国直身(与道袍相似的宽大长衣),站在一艘经过改装的明国海沧船的甲板上,欣赏着沿途的美丽风光。身后则是政良的三个近侍,木下昌直、明峰秀正以及吉田重政。他们三人分别穿着明国的搭护(属于半臂一类的衣服),俨然一副下人的打扮。
为何政良会出现在这里?这要从三天前说起了。那一日,王海前来寻求罗氏家的帮助,政良乘机提出了合作的意向,王海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也指出,他在明国中还有一个合作伙伴,希望政良能够派遣人员随他通往明国,以便继续商谈合作一事。意思只有一个,他很赞成罗氏家参与进来,但是他只是小老板,还需要大老板的同意。
政良当即表示由他亲自前往。政良这个决定一出,不但王海感到惊讶,就连罗氏家众家臣也是死死相劝,东乡平次更加是天天前来劝谏。政良不得不再次发挥三寸口舌之利害,跟众家臣陈述了利弊。
首先是,虽然本家已经成为了东松浦半岛的第一豪强,但是相比起波多家还有着差距,更不要说跟一国大名相比较了,而发展跟明国的贸易,从中获取各种物资,是势在必行的;其次,罗氏家周围的形势正好处于安稳状态,为家主出行带了便利,只要众人按照政良的安排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在政良不在的这段时间,定然无忧;最后,政良本次出行短则半月,慢则一月就可以返回,时间还是允许的,再说,除了家主外,还有谁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明国语呢?
于是,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众家臣终于答应了政良的此行。代价就是,政良必须在一月内返回领地,同时身后还跟了几个保镖。说到保镖。实际上目前领地中最适合这个工作的是忽那通著,按照武力值计算,忽那通著最少也有80的武力值,可惜他还有监督水军的重任在身。所以只能就此作罢。既然忽那通著无法成行,那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武力暂时稍为低一点的明峰秀正以及吉田重政了,这两人还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伤势基本大好的木下昌直得知后。不干了。郁闷地在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而且一直未能履行作为家主近侍的职责,让他内心感到非常不安,于是他也坚持随行,甚至跪伏在府邸外恳求。无奈之下,政良只好答允了。
安排好领地的一切后,天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政良对外宣布绕道野高村附近的忠孝寺中为领地祈祷来年丰收。然后悄悄地在众人护送下登上了王海停靠在板屋湾中的商船。于是便有了刚才政良欣赏海上风光的一幕。
“哈哈哈,政良殿下果然是好兴致啊”这个时候。甲板的另一侧传来一声高笑。
政良循声望去。正是这艘船的导航者,宋卫。
“宋卫兄可是出来指点航路?”政良回礼说道。
“哈哈哈,政良殿下,在还没进入大海深处之前,这些水手还不需要在下的领航”松卫笑着说道。
“哦?既然这样,难道宋卫兄也是出来欣赏美好风光的?”政良说道。
“不。在下是来祭奠在附近海域死去的兄长的”宋卫黯然回复道。
“人已西去,宋卫兄还请不要过于伤怀啊”政良安慰道。想来这个王海从王直那里“笼络”而来的航海领航者的遭遇可谓是凄惨至极。
他的父亲是宋素卿。
宋素卿是何许人也?宋素卿原名朱缟。他自幼学习歌唱。后来受到了倭商(日本商人)的喜爱。由于其叔父朱澄于1496年(明弘治9年、日本明应5年)同日本商人汤四五郎作漆器生意,但由于无法按期交货。遂将他卖给了汤四五郎抵债。汤四五郎将朱缟带到了日本,改名宋素卿,成为室町幕府管领细川氏的家臣,从事对明朝的贸易活动。
本来明日贸易室町幕府将军以“日本国王”的名义向明朝派遣遣明船来贸易的,但应仁之乱后将军权力衰退,畿内的权力由细川氏和大内氏分别控制,明日贸易遂落入细川氏和大内氏的手里。细川氏挟持幕府将军,与堺商人结盟;大内氏则同博多商人结盟。宋素卿支持细川氏。
1510年(明正德5年、日本永正7年),细川氏与大内氏假借“日本国王源义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澄)的名义,联合向明朝派出遣明船,以支持大内氏的了庵桂悟为正使。当时大内氏派出两支船,细川氏派出一支。但细川高国不甘心在明日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秘密派遣宋素卿抢先来到明朝贸易,向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赠送黄金千两,获赐飞鱼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1523年(明嘉靖2年、日本大永3年),大内义兴以谦道宗设为纲司再次向明朝派遣遣明船。得知此事后,细川高国也以鸾冈瑞佐为纲司(正使)、宋素卿为副使,向明朝派遣遣明船。大内氏所持的是正德年间的勘合符,而细川氏所持的则是弘治年间的。细川氏所持的勘合符是过期失效的。
宋素卿的细川氏船队比谦道宗设的大内氏船队(共两艘船)迟到达宁波的市舶司。但宋素卿早已暗中向市舶司太监赖恩行贿,因此反而先被验货。这引起了谦道宗设的强烈不满。而市舶司在嘉宾堂款待来客时又让细川氏使者坐在了大内氏使者的上位,因此宗设在盛怒之下举兵叛乱,率大内氏船队烧毁了细川氏的遣明船,袭击了嘉宾馆、东库等地,杀死了鸾冈瑞佐,宋素卿逃往绍兴。宗设又在沿途烧杀抢劫,明朝官军前往镇压,但被击败,宗设杀死了前往镇压的浙江都指挥刘锦,绑架了指挥袁琎,劫其船逃亡海上。这就是著名的宁波之乱。
事后宋素卿被投入监狱,而谦道宗设的船只中有一艘在海上遭遇风暴,漂到朝鲜境内,遭朝鲜官军的围剿,俘虏中林、望古多罗等33人献于明朝。明朝将他们送到浙江与宋素卿对狱,发现细川氏所持的勘合符是假的,因此判处宋素卿死罪。其他被俘的大内氏船队成员也皆判死罪。但不久他们就都死在了监狱里。
这件事情发生后,明朝废除了市舶司大监一职,缩小了与日本的贸易规模,导致倭寇数量的激增(嘉靖大倭寇)。
宋素卿死后,作为留在日本的两个儿子,宋卫以及宋卫的兄长还是得到了细川氏的照顾的。可惜好景不长,伴随着细川氏的没落,宋卫两兄弟也被逼背井离家,到处流浪,后来甚至还做了海贼。他们从小就听到他们的父亲在大谈明国之风俗人物,早就想见识一番大明的美好景象,成为海贼等待机会渡海而到大明,这是这两兄弟唯一想到的办法了。海贼的斗争是残酷的,还没等到两兄弟见识到大明的风光,宋卫的兄长就在一次海贼之间的冲突中受伤堕海而亡。悲伤不已的宋卫来不及为兄长收尸,就被对手俘虏并且带到了海贼船上做了奴隶。后来在一次海贼冲突中乘乱逃走,机缘巧合下竟然漂流到了明国,被王直船队的一个老水手所救,之后就一直在王直的船队上生活了,直至老水手患病去世也没有离开。
这一次,王直打算投靠日本商人,宋卫的确不愿意再做日本的走狗,所以在王海的劝说下,毅然投靠了王海,成为了王海这艘商船的领航员。
今天是宋卫死去兄长的亡日,而这里恰巧是当日其兄长堕海的附近。现在,宋卫正是打算祭奠一下他死去的兄长。只见他拿出数注土香,点燃插在船弦上,然后低头默念了一番,然后拿出清酒洒向大海。这是一般海贼祭奠方式。一切从简,只愿亡去之人,在大海的深处不要孤单,更是送上一杯暖酒,驱赶海底的寒意。
政良看了一会儿后,就静悄悄地带领众人返回了船舱。这个时候恰巧遇到了正准备出来需找政良的王海。
船仓的一角,两人相对而坐。
“你是说可能会遇到海贼?”政良说道。
“是的。因为这一次船中有政良殿下这一位贵客,在下也只好坦然相告。这一次我们的航线是,从玄界滩出来后,沿着大海一直向东,然后到达明国的杭州湾,从那里靠岸,进入绍兴府,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王海说道。
“那海贼从何处来?”政良更为关心的是这个。毕竟谁也不想遇到海贼的。
“进入杭州湾前,我们会先经过一些小岛屿,那里经常出没海盗”王海说道,“要是顺利,我们将会有惊无险地经过那里,否则只能各安天命了。”
政良想了想,王海所说的应该是日后的舟山群岛那附近的海域了,那里的确分布着不少的小岛。由于缺乏监管,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海盗的天堂。
“难道大明水师不管一管?”政良问道。算算时间,那些大名鼎鼎的历史抗倭名人,现在都还没有上位啊。
“呵呵呵,殿下。那些大明水师能够保证杭州湾安稳就已经很不错了”王海说道,“他们更愿意在杭州湾中收取过往船只的费用。”
政良一听就明白了,不是明国水师没有实力,而是没有利益可图,他们懒得出海风吹雨打的啊。他们懒得动,我们这些船只就麻烦了。当然,这也不能怪明国水师,毕竟现在明国已经实施了禁海政策,一旦自己遇上明国水师,只有被抓的可能。(未完待续。。)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186章 靠岸
. .
??费章节(8点)
随着前方的预警,政良众人立即警觉起来。而王海似乎早有预料,微微一笑让大家稍安勿躁,然后让他所在的船往前开去,主动迎上了迎面而来的水师船只。
那就是正在的福船吗?远远地看着行驶而来的船只,政良再一次为福船所带来的巨大感而震撼住了。只见,福船的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远远地望去,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再看看它高昂的首部,明显有着坚强的冲击装置,看样子吃水很深深,似乎达到四米的样子,果然是战船的首选啊。
随着船只的不断靠近,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再仔细观察一下,只见船体相当高大(有两层楼的高度),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根据记载,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而且福船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当然,这些只能够猜测了,除非有机会亲自进入船中,否则是没有机会验证了。
福船在不远处停了下来,然后一艘小船靠了过来。船上站着几个身穿水师朝服的官兵。
“老包?”王海看到小船上为首的人后,惊喜地叫道。
“原来是你小子啊”对方明显也认出了王海,“最近又出去了?”
“哎!没有办法啊,家里还没有米下锅呢,只好出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捕到大鱼了。”
“看来这次收获不错啊”姓包的官差看了看后面的两条小船说道。
“托大人的福了,算是勉强有点收获了”王海对着后者点头哈腰地说道,“对了,这里有些好东西,准备拿孝敬一下船上的兄弟的,还望老包不要嫌弃啊。”说话的瞬间,将一锭银子塞到了对方手里。与此同时,一个王海的收下送来了一个小包裹,看样子,包裹似乎很沉。
“哈哈哈,好说。有空来得胜楼找我,最近手气不错,赢了不少啊”包姓官兵收到礼物后显然很少高兴。
“恭喜老包了,在下一定前来”王海拱手说道。
两人有相互寒暄了数句。包姓官兵终于心满意足地返回了福船上。然后,福船再次起航,寻找下一艘船只。
“呼”王海轻呼一口气,对着政良笑了笑。政良会意,也没有多问。自从在经过那个岛上的事情后,政良总算弄明白了这里的游戏规则。所以也见惯不怪了。只是感觉到,即便走私,要是没有过硬的后台,也是白搭。像王海这样四处送钱的,估计最终能够赚到手的也不多了,除非是王海掌握数条船,成为一个豪商。
有惊无险地经过了水师的盘查,政良所在的船只继续前行。前方的水路显然畅通得多,一边欣赏风景,政良一边独自感慨,船只很快就即将靠岸。
“政良兄”王海转过头来说,“你看,那就是我们停靠码头。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哦?”政良顺着王海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个由木头搭建而成的码头,看样子似乎是一个私人码头。
“那是一个帮众控制着的码头,只要给了钱财,拿着他们的信物,就可以安全无恙地靠岸了”王海解析说道。
原来如此,政良点头回应。没有想到,古代也有了这样的黑社会的啊。
“碰”随着小船的船舷与木质的码头轻碰,政良终于即将踏上明国的故土。故乡,我来了,政良默念一声,轻抬右腿,率先踏上了岸边。哇,原来,故乡的土地才是最为踏实的,有一种家的感觉。很温暖,很温暖。
“政良兄,这里不宜久留,你还是快随我而来吧”一旁的王海看到政良上岸后,站在码头闭目沉思,不得不小声催促道。实际上,他主要是担心政良身后的三个随从,其中吉田重政以及木下昌直的日本人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现在可是倭寇逐渐猖獗之时啊,一旦被有心人误认为是倭寇,那就麻烦了。
政良点头会意,带着身后三个近侍跟在王海的身后沿着码头的小路往前而去。很快众人就来到了一个小镇前面,政良看了看路边的石碑,大部分文字政良并不认识,依稀认出了“幕风镇”三个字。
“看到了吗不跳字。身边的王海指着镇子边的一处石瓦房说道,“那里原来是市舶司的一个办事地分点,自从禁海后,那里也关闭了。而这个小镇也因为没有了收入来源,现在也变得荒僻了。”王海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往前走去。
政良等人随后跟进,当经过那个市舶司的分点时,政良往里面看了看,只见里面似乎是一个中间是一个小花园,四周是砖瓦结构的房子的院子,现在里面已经长满了野草,显然是很久没有主人的了。
市舶司吗?印象当中,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提举﹐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因此﹐税收大权完全掌握在布政司等长官手中。直至明末﹐采取了定额的包税制﹐才改由提举负责征收。吴元年(元至正十二年﹐1367)设市舶提举司于直隶太仓州黄渡镇(今江苏太仓附近)﹐洪武三年(1370)以太仓逼近京城改设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后移至福州)﹑浙江的宁波各一司。在广东的是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在浙江的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在福建的是专为琉球朝贡而设。七年上述三司曾经一度废止。永乐元年(1403)又在广州设怀远驿﹐在泉州设来远驿﹐在宁波设安远驿﹐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国贡使及其随员。广东怀远驿﹐规模庞大﹐有室二十间。广东市舶司命内臣提督。六年﹐为了接待西南诸国贡使﹐又在交址云屯(今越南广宁省锦普港)设市舶提举司。嘉靖元年(1522)﹐因倭寇猖獗﹐罢去浙江﹑福建二司﹐唯存广东一司﹐不久亦被废止﹐直到三十九年﹐经淮扬巡抚唐顺之的请求﹐三司才得到恢复。四十四年﹐浙江一司以巡抚刘畿的请求﹐又罢。福建一司开而复废﹐至万历中始恢复。自此以后﹐终明之世﹐市舶司无大变动。
“殿下,前面似乎一个军营”这个时候木下昌直走到政良身后,小声的禀报道。
“嗯?又是军营?”政良不由得疑惑起来了,怎么老是遇到军营的?
“呵呵,无须惊慌,那是一个卫所,叫做沥海所。里面的一个把总是我的老相识,遇到麻烦事的时候,可以打着在下的名号前去找他帮忙”王海自豪地说道。
政良对着王海拱了拱手,以示谢意。心中却是为王海的人脉之广泛而暗暗心惊。
(感谢大家的月票、打赏、订阅、投票支持,今天三更奉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187章 远志
. .
在幕风镇休息了一夜,王海将货物打点好后,众人继续上路。
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宁波府。路线是这样的,从幕风镇出发,坐船沿着姚江上行,到达上虞县,再登船沿着通明江前行,通过鄞县,最后到达宁波府,这一次政良要见的人正是在宁波府那里。实际上,仅仅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直接在蛟门山以及大谢山那一带的舟山群岛登陆后再行赶往宁波府是最快的,但是那里不但海上密布水师,而且沿岸也有不少卫所,为了稳妥起见,王海选择了直接在杭州湾登陆,然后折返回宁波,这样更为妥当。但政良私下思量,估计王海不是害怕被那一边的水师查获,可能更多是担心那里沿途要打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一路下来,估计没有任何收益,所以才选了这么一条有点曲折的路线。
沿着江面而上,从幕风镇到上虞县只需要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坐在船上一路前行,政良着实感受了一番水乡的风景。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坐在船上,任清凉的河水从指间流淌,清凉入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感受着眼前的一切,政良不禁想起了一首描写水乡景色的诗词:
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
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
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中午时分,船队在一处码头处靠岸。岸上不远处就是上虞县,而沿着江说再往下走,就是转入了通明江了。到达了那里。很快就要转入山道步行了。由于在上虞县中有着王海的贩卖点,船队在码头处稍作停顿修整。
政良站在船上,看向不远处的上虞县的城门处。不禁想起了它的来历,或者说是有关它的屈辱记载。据史料记载,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十五年后)。在中国南部,就发生了一起战争史上罕见、足以让大明王朝汗颜的糗事:一股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这股倭寇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才被占绝对优势数量的明军围歼。
原来,这股来自日本的倭寇,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6月7日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也就是政良现在所看到的上虞县了。他们上岸后一路暴走,遇小县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杀。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其中。南陵之战,芜湖县丞陈一道父子率领“芜湖骁健”。力战独进,全部战死。江宁镇之战,明军指挥朱襄、蒋升率众迎拒,结果也是不能抵挡,最后朱襄战死,蒋升受伤,官兵死者三百余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股仅有五十三人组成的倭寇分队窜到南京后,竟开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攻城之战。南京突遭袭击,自然举城鼎沸。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匆忙下令关闭城门,并命令市民自备粮械,登城守卫。关于这场战斗的详细情况,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在笔记里有记载:“贼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倭寇从安德门开始进攻,守兵自城上以火铳击之,看到无法攻克南京,这些倭寇往祩陵关而去。
每每想到此事,政良都觉得不可思议。试想,南京乃明朝之留都,城坚墙厚,守城兵力不下万余,周边卫所明军姑且不论。仅这区区五十三人的倭寇军队,居然敢肆无忌惮对城市发起进攻,真是令人骇异又好笑。骇异的是,他们确实目中无人,把堂堂大明王朝看作是“纸老虎”,不堪一击;好笑的是,他们确实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这股嚣张的倭寇,最终下场是被全歼了。8月13日,这股倭寇在官兵追击下,越过武进县境,抵达无锡慧山寺,一昼夜狂奔一百八十余里,“贼疲定望亭,次日至浒墅关。”在浒墅关,苏松巡抚曹邦辅、副使王崇古率数千官兵,在陆地、太湖边布下了天罗地网。结果,在吴林庙官军擒斩了二十七人,剩下的倭寇逃横泾前马桥,躲进一间民舍。官军采用火攻,倭寇抵挡不住拼命杀出一条血路,跑出一大段路后,四散藏在田禾中。官军头目看见田里“草露微动”,就让手下齐声大喊:“贼人躲在田里!”草木皆兵的倭寇受惊奔出,被悉数擒杀,没有逃掉一人。尽管结局是倭寇被全歼,但这股倭寇的战绩却是:横行三省共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
1...7879808182...4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