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模拟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赵参将
属于秋天的凉爽和成熟的喜悦,终于在割麦的唰唰声中到来。
应该说秋收的季节到了,趁着天气还未完全的凉下去,又没有夏天的雨季袭扰,农户们纷纷提着镰刀,不顾闷热和劳累,将整年的收获,都割到家里的粮仓中去。
这些都是来年的吃穿住行,以及各种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钟家自然也不例外。
十亩上等的水浇地,十亩不错的林边旱地,种的都是麦子。
随着钟家三兄弟亲自带头,五名长工和临时雇来的十名短工,或是拿着镰刀纷飞,或是抱着麦秆脱粒,或是铺在平地上稍作晾晒,利索的动作都透着高兴的劲头。
都是庄稼人,谁看到了这么好的收成和麦子,心里能不高兴?
何况这钟家的待遇可不低!
白天掺精面的馒头管够,吃的还是加了大料的炖肉和炖菜!
晚上累了还有壶自酿的老酒解乏,吃不动的时候,还有加了醋和杂菜的鸡蛋汤用来下饭,哪怕在整个汲水县,能如此慷慨的东家,同样都不多见了。
因此干起活来,显得很是殷勤,哪怕短工的动作都很利索。
这里面。
实际上是有钟诚昨晚给老大钟谦鞍托梦,出了主意有很大关系。
ps:还是欠一更。
第035章.名声
秋收是个体力活,寻常人没锻炼过,两天忙下来就能累垮。
招待不好雇来的长工和短工。
偷偷的歇息还是好心人,那些故意糟蹋粮食的都屡见不鲜。
而钟家找的这五名长工和十名短工,不仅干活麻利和认真,更是连动作都多了几分小心,为的就是防止浪费粮食,否则怎么对得起东家的待遇和给他们的酬薪?
这些人工作的劲头,在钟谦鞍看来更是感慨:“…都是爹保佑啊!”
就在昨夜。
他梦到了自家去世的父亲,对他的叮嘱:“…欲取之必先予之!”
现在还能清楚的记得当时说的话:“…家里的长工和短工的人数多,有什么事都不能硬着来,反而顺着他们的意思慢慢捋顺了脾气,对咱家的秋收则有很大帮助!”
钟谦鞍回忆着在心里轻声的呢喃:“…打了粮食以后,让他们先提回家去安顿老小,算咱家送的,把仁厚的名声在这些长工和短工里传起来,最好能让他们谈起咱家,就交口称赞!”语气微顿,他缓缓点头说着亲爹的叮嘱:“…就是说咱家傻也一样!”
前后说话不过片刻,当时在梦里还未清楚什么意思,等第二天转眼醒过来,细思之下后背都泛起几分冷汗:“…家里的老爷子,不是刚办完丧事还没半年时间么?”
这月余功夫做梦都梦到两三次,想想的话,显然还对家里的事挂念着呢!
咽了口唾沫。
钟谦鞍摸了摸心脏:“等忙完秋收…得找个神婆过来圆慰圆慰。”
人鬼有别,哪怕知道自家老爷子放心不下家里:“但光回家里来…能是个事么?”晌午将近,看着还卖力干活的长工短工们,他吆喝道:“咱都稍微休息休息!”
日渐顶头,秋天的太阳虽说不如夏天的火辣,但也如火炉般烘烤的很!
稍微休息休息,别真中暑影响到农活。
“东家…快割完这块地了!”
“咱割完在歇歇?”
但他的话说完,那些长工短工们没有离开,反而还在干着活。
提着镰刀唰唰的割着麦秆,殷勤又熟练的挽成捆,堆放在身后已经只剩下些许麦茬的田亩里,接着又挥起镰刀继续向前,顶着头顶的太阳继续的忙活了起来。
让旁边同样拿着镰刀的钟家兄弟仨人,这时候脸上都带起惊色。
包括旁人。
周围田亩里的长工短工们,都已经提着东西打算回去歇歇。
毕竟大晌午的,头上的太阳还顶着,犯不着为了别人的粮食这么卖力不是?
看到钟家地里忙的热火朝天的模样,个个脸上都有点诧异:“这些人怎么回事?”还有人在轻声讥笑:“莫非是失心疯了么?”看这模样,都和给自家地的那般了!
对此钟家雇的长工和短工没理这些人,还是殷勤的割着麦秆继续忙活。
尤其是那十名短工。
在别人说的时候,干的反而愈发来劲了起来,很是勤恳。
他们这是为了争取在东家面前留个好印象,等来年的这时候,继续过来割麦干活自己家就两三亩的薄田,不如出来先当两三天的短工,多挣点铜板养家了!
钟谦鞍这时候看着这场景,突然又想到了昨晚梦里,自家老爷子的话:“欲取之必先予之!?”心里更是若有所思:“…这怎么着,爹还是挂念着家里的,有些事能给我托梦,或许就是为了让家里过的…更好点…从而给我这个钟家现在族长的指点?!”
这么想还真没错,钟诚的确是给他的指点,不然现在,家里雇的长工和短工,哪里可能如此卖力的干活,估计稍有几分不紧盯着,便会懈怠的开始磨起洋工来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威逼利诱,哪里肯真正的卖力工作?
何况这秋收的工作并非单纯的割麦。
还要留下,给这些麦秆上的麦穗给脱粒,然后摊在平地上晾晒,脱水耐储存以后才会被放进家里的粮仓里储存,这些忙下来,都是雇的长短工需要负责的工作。
包括来往的运输,否则钟家的田亩,也不用多雇佣十个短工。
想到这里。
钟谦鞍心里对昨晚的梦境,同样稍稍上了心思:“大家先停停手!”
看着割了大半的田亩,他拍拍手吆喝道:“咱们去家里歇息半个多时辰,等晌午过去以后在干活,天这么热,别给晒得中了暑!”说着的时候,话音又道:“那现在咱们干活都痛快,晚上回家,咱都拿点新割的粮食回去,给家里人都尝尝鲜!”
这话顿时让田里的长短工微愣:“…这咋的话?”他们都外出好些年干活,包括那些经验丰富的长工,这还是头次听说,干完活以后,能先拿点粮食回去给家里的!
以前就算有拿回家粮食的,除了最后自己捡的零落,再不就是顺手牵羊。
根本没有东家说活还没干完就给粮食的。
连那位知道钟家憨厚实诚的孙老汉,都是抬头有点没想明白:“…东家这啥意思?”他和钟谦鞍的关系不错,因此也主动开口问道:“怎么还…先给我们粮食呢?”
钟谦鞍还是那副宽厚的模样:“大家伙给我们钟家干活,拿点新下的粮食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怎么了?”说着他还对旁边同样疑惑的老二钟谦靬和老三钟谦鞱叮嘱道:“晚上回去,给长短工每人都拿袋子粮食回去,算是咱钟家今年丰收给的好礼!”
这话顿时那只是临时干活的短工感激极了:“多谢东家!多谢东家!多谢东家!”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地少,不够吃,谁会在秋收的时候,还颠颠的来别人家干活下力?
能遇到这么宽厚还体谅的东家,这些短工的眼圈都多了几分红意!
当然。
同样包括周围,那些原本还看热闹的长短工。
眼睛瞪大看着钟谦鞍:“这人…是个傻子吧?”他们低声议论着:“怎么把粮食还给咱们这些打短工的呢?”更有人在嘀咕:“莫非是…看不得咱们…过得太穷?”
这话似是找到了什么线索:“以前的钟家,毕竟也是农户出身呢!”
“没错就是农户出身!”
有些资历深的老佣农开口:“据说那钟家老爷子,当初比咱们还穷呢!”
他们说着,语气带了些许敬重和小心:“看看现在的钟家,水浇地和旱田都有,家里还有两头牛,这日子过得多好?”包括之前那些说风凉话的都换了话风:“怪不得还有仙人过去呢,据说连妖怪,都奈何不了他们,这钟家人实诚,必然有上天保佑!”
有些话慢慢说着,只要有些许引导或需要,就会成为有益或有害的不过对钟家现在的风评来说,显然时有益的那种,尤其是那些佣工们见到真正的实惠以后。
不光钟家的长工和短工说好话,那些其他的长工短工,都说起了好话。
大环境的因素就是如此。
说了坏话,不但不中听,等来年钟家雇人的时候,不雇自己咋办?
毕竟看到今年秋收,那些打短工的汉子,忙活完以后每人都扛回去两三袋的粮食,足够全家吃两三个月的时间,一个个在心里是羡慕的紧,来年哪里不想过去帮忙?
何况人家钟家都成了地主,以后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巴结着点总没坏处!
秋收忙碌了不到十天。
逐渐尾声,钟家仁厚的名声,却随着回去的短工们传出去了不少。
对于祠堂里的钟诚来说,这只是开始:“等名声出去,慢慢的就能培养家里人朝着乡绅的道路发展了…”他满意的点头:“起码在十里八乡要有些名气才行。”
等他的农村包围城市,孙子辈长成,到时候去县城发展还能不成?
这家族的发展要有基础的!
第036章.临行前
毕竟钟诚怎么说,都算现代人。
见过猪跑!
对于如何培养家族声望和口碑,能没有相应而有效的经验么?
例如这秋收时节,刚刚忙碌完的乡民们都会好好的歇息歇息,在那些短工们回家,茶余饭后当谈资说起这类事情的时候,引起的轰动,就将是广泛传播的媒介!
有些能深感体会,并代入其中的消息,传播的速度是快的难以置信的!
至少在这汲水县城的周边。
十里八乡的人们,谁不知道现在的钟家,那是仁善的很?
名声,往往就是在这种点滴的小事里,朴实无华的构建出来只要积累起来以后,日日年年的坚持经营,把口碑日益稳固下来,等人老了就是实打实的乡贤!
有时候说起话来,那可是比朝廷官方的老爷说话,还要管用!
当然。
这需要时间的经营和沉淀,最终才能获得回报。
并且在这段过程的时间里,不能出现任何负面的消息和情况,否则口碑崩盘导致声望被逆转,那就会被彻底的钉在耻辱柱上,世世代代,成为这片区域的笑柄。
反正钟诚知道,前世那些人设崩塌的公众人物,可没几个能回来的。
他必须时刻的关注着家族动向才行。
但值得欣慰,钟诚培养的孩子,最起码没有败家的潜质。
看着院落里忙活完的钟家众人,正团团围坐在长桌两侧准备开饭,伴随着孩童的嬉戏和交谈时的欢笑声,他的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这日子越过越好就对了!”
只要家里过得好,那么他就算劳累点枯燥点,又算得了什么?
正当思索间。
祠堂的房门却被打开,钟家的兄弟三人先后进来。
然后钟谦鞍作为大哥,首先拿出长香来分给两个弟弟,点燃后小心的都插在香炉里:“给爹上香!”继而各自向后退了两步,跪在牌位前叩首:“给爹磕头了!”
老二钟谦靬和老三钟谦鞱同样如此:“给爹磕头了!”
脑袋碰在地面。
说磕头那就是真的磕头,脑袋碰在地砖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这代表尊重先祖,更代表他们这些当儿子的,忘不了给钟家打下重要基础或者说压根就是如今靠山村钟家的开创者,钟诚,钟家族谱上位列第一的钟家太爷!
再往上就没必要罗列了,都是些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乡下苦哈哈。
先祖自然是算的上。
但那些都是埋在祖坟的祖宗,正儿八经祭拜的时候才能算数。
现在,家里的祠堂就只有钟诚的牌位,某种意义上来说,钟家目前供奉的祖宗就只有这个前些日子才去世的父亲,其他人的牌位连有都没有,也没有必要有。
谁让在钟家这哥仨打印象里的时候,就只有自家亲爹这个长辈呢?
磕完头以后。
老大钟谦鞍才先站起来,对两个弟弟说道:“等明天,我就启程去汲水县城,这趟子事是县令老爷吩咐下来的,好容易才能让咱家也去出头,可不能耽搁了。”
老二钟谦靬和老三钟谦鞱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全听大哥的安排!”
谁让这种事就是该大哥出马?
钟家人本来就都是憨厚的性格和老实人的脾气,钟谦鞍点头:“那好。”同时细细的叮嘱着安排道:“老二跟我去县城,孙家那边耽搁不得,去了还要得体些。”
语气微顿,钟谦鞍继续道:“拿点咱们的土货过去,就当探望家里老人。”
老二钟谦靬挠头:“这些东西能行?”
怎么说孙家都是汲水县城里的富户,拿点乡下的土货,人家能看在眼里?
对此老大钟谦鞍平静的笑笑:“人家本来就是县城里的富户,哪里会在乎这些?”说着他摇头:“况且咱家和人家也没多少关系,送完银子,说两句会来就行。”
看着老二若有所思的模样,他扭头对老三钟谦鞱叮嘱道:“你在家多陪陪孩子,同样陪陪咱娘,我看她最近的心思似乎有点重。”语气微顿:“彭家那边的事就先别提,等过段日子,我亲自和咱娘说说。”他看得出这事都已经成了当娘的心病了。
老三钟谦鞱点头:“这事我注意。”说着他还道:“刚好我最近打算去周围的村里看看,买点鸡雏和猪崽子回来,顺便把院墙外面修个大点的猪圈和鸡窝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