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窃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灰熊猫
不过这次白有才他们显然猜错了。
船只停靠了没有多久,港口营垒里就响起了如雷鸣般的欢呼声,等大门徐徐打开后,在堡垒周围地东江军士兵们纷纷愕然站起,看着东江总兵官、还有他的大旗从港堡大门下昂然而出。
“毛大帅!”
“是毛大帅啊!”
白有才扔下手中的泥筒,口中呼喊着一跃而起,向着毛文龙的方向跑过去,奔跑过程中。白有才超过了一些人,也被身后一些跑得更快的人追上。他气喘吁吁地跑到了道路边,贪婪地看着那面火红的旗帜,和周围的千百人一起发出了狂热的呐喊声:
“毛大帅,可是要反攻辽东么?”
“可是要反攻辽东么?”
……
从港口到铁山东江军大营这一路上,毛文龙不停地向部下官兵进行解释。幸好,那一张张又黑又瘦地脸上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失望。这次毛文龙只是来进行战区巡查的,东江官兵们搞清楚这一点后,就纷纷回头去努力工作了,他们都用行动向他们的最高长官表示:他们不但没有丧失信心,反倒因为这一次挫折和新的仇恨而变得更加士气高涨。
铁山等堡的东江军军官也都充满了斗志,七年前毛文龙带着二百人来到朝鲜龙川地时候,后金政权正如旭日东升,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威慑力,而辽东明军并无立锥之地。但七年下来。东江军已经扩展到军民数十万之众。占地上千里,成为了一支不可轻视的实力。
朝鲜战役之后。每次毛文龙激励他部下的士气时,都得到众人积极的响应,虽然东江镇现在遇到了一个低谷,不过大家都相信这也只是一个低谷而已。比如上次在海州找黄石要了一堆工兵器械的潘参将,他这次只身从义州逃了出来,也算是大难不死了。
当毛文龙在铁山堡询问潘参将对战局的看法时,这个众人嘴中的潘傻子又呵呵地笑了起来,他战意昂然地对毛文龙说道:“再艰苦,难道还有大帅当年艰苦吗?大帅当年才二百人而已,鞑子都不能消灭我们东江军,难道现在他们反倒能了吗?”
黄石已经通过商人向毛文龙提出要购买大木头了。如果军镇进行私下交易的话,那是大明官场的大忌,不过现在中间有商人转手,那就可能会好一些了。黄石和毛文龙地关系本来很密切,现在借助商人做障眼法或许不会被人抓住把柄。对毛文龙来说,不出木头白拿黄石地钱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毛文龙此行一方面是鼓舞朝鲜东江军地士气,一边也是看看怎么把长白山的大木头转运到铁山来。
……
八月十四日,四川,播州明军大营,
前些天和救火营同时出发的贵阳本地明军才刚刚到达,而十日才从贵阳启程的选锋营,昨天就在贾明河的率领下抵达了播州大营。
黄石现在全身披挂,他即将启程前往永镇大营。从播州到永镇的路上明军已经设立了临时驿站。并安排了少量驿马,黄石和几个卫兵一路换马,估计两天内就能抵达永镇大营。
选锋营抵达播州后,救火营地最后几队兵也就没有必要在留在这里了,他们把防务移交给选锋营后会立刻启程前往二郎坝。
黄石视察过永镇大营后也要前往二郎坝的,以目前这种通讯手段,再往后的战争进展就不是他能实时操控的了。所以临走前黄石只能大略地给贾明河交代战略要点,他拿着马鞭点着墙上的地图道:
“贾兄弟。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贺游击肯定会在四天内向赤水卫方向进攻。我估计贼军现在还没有摸清我军的动向,等他们反应过来最快也要到八月二十日,所以他们不可能来得及增援赤水卫了。到这个月底,永宁地贼军就可能会反攻赤水卫。”
看到贾明河似乎有些怀疑,黄石就停下话头示意他可以发问,贾明河立刻指着地图问道:“大人。永宁贼虽然靠赤水卫较近,但末将以为,他们可能会和水西贼首先联系,然后再两面夹攻我军。”
“是的,如果贼兵知道我军地战斗力,那他们就应该这么做,但贼兵不知道,所以他们很可能认为一支孤军深入的数千官兵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且。我军一旦控制赤水河,奢崇明、安邦彦两贼就被一分为二,而且再也没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这两贼颇为狡诈,绝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兵贵神速,我猜奢崇明会在第一时间把他的数万主力全部掉来向南方,猛攻赤水卫。力求把我军的孤军一举吃掉。”
贾明河又想了一想,点头道:“大帅所言甚是,不过就算奢崇明敢来,我们也不怕,巩固了赤水卫,这两贼也就死定了。”
“呵呵,如果他们真的智不及此,我们也就有了足够地优势了。”黄石轻笑了两声,贾明河显然对叛军的战斗力没有放在心上,所以觉得对方不敢来强攻一个营的福宁军。不过黄石想奢崇明、安邦彦既然敢举起叛旗。那他们一定还是对自己的军力很有信心的。
“在贺游击沿赤水河进攻赤水卫时。我会到二郎坝指挥救火营向蔺州进攻,等奢崇明主力出现在赤水卫以北时。我就用磐石营做铁砧,救火营为铁锤,把奢崇明的精锐聚歼在普氏所到摩尼所之间。”
如果奢崇明不能及时赶到,那贺定远的城防就有更多的时间加固,如果奢崇明狂奔而来,那黄石估计他也不会有太多辎重,一旦惨败就会变得不可收拾:“奢崇明大概会在十天后赶来,水西、永宁二贼唇齿相依,安邦彦距离虽远,但十五到二十天内也会拼死赶来,指望全歼我军,恢复内线作战地态势。”
“大帅说的是。”
“所以你要在贺游击离开永镇大营后接替那里的防守,保证救火、磐石两营补给线的畅通无阻。”
“遵命,大帅放心。”
“然后其他的各路明军也会陆续赶来,等他们抵达后,贵阳的这两营明军应该也到达永镇大营了。你就率领选锋营沿赤水河南岸西行,若是安邦彦不渡过赤水河则罢,若是他渡过了,你就要切断他地退路,把水西贼堵在赤水河北岸。这次选锋营是铁砧,而救火、磐石两营会是铁锤,把安邦彦也一举歼灭在这里。”
“遵命,大帅。”
虽然黄石很相信贾明河的忠诚,不过激励部下的工作是怎么做也不嫌多的,黄石听到贾明河恭敬而且谨慎的回答后,就把马鞭扔到了一边,郑重其事地冲贾明河拱手一礼,把后者吓得连忙跳开:“大帅,末将一定会尽到自己本份的,这个可不敢当。”
黄石直起身看着贾明河,一脸的肃穆:“贾兄弟,赤水卫乃贼之所必救,本帅断定安邦彦会全力来救。这安家从汉朝开始到今天,盘踞水西已经有两千年了,真真根深蒂固之贼,党羽恐有数万之众。如果我们要去水西老巢剿灭这些盗匪,那恐怕就要付出成千上万弟兄的性命,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在赤水卫全歼这股贼兵。”
贾明河听得也是一脸肃然。他以前很少见到黄石用这样郑重其事地语气和自己说话。只听黄石又继续说了下去:“兵法有云:归师勿遏。这次安邦彦如果真的被贾兄弟堵在了赤水河北,他们肯定会拼死一搏,以求杀回老巢去地,所以我知道贾兄弟这次地担子很重、非常重,但我还是不得不把它交给贾兄弟。这次你全权负责的只是我福宁军地左翼,但其重要意义却不仅仅于此,而是关乎到几千、甚者上万弟兄的性命。”
贾明河愣了片刻。接着就一撩披风,单膝跪倒在地。俯首抱拳大叫道:“大帅言重了,若安邦彦真地赶来了,末将誓死也要把他堵在河北,以待大帅剿灭之。”
顿了一顿以后,贾明河突然把声音又提高了一个八度,慷慨激昂地说道:“大帅尽管放心,只要有选锋营在。大帅的左翼就安如泰山。”
“好!”黄石双手把贾明河扶了起来:“我对此深信不疑。”
……
八月十六日,明军永镇大营,
这里一个月前还不过是一个普通地驿站兼侦查岗哨,两年来这里也一直很平静,但现在像是一个轰轰作响的大蜂巢,除了磐石营全营五千官兵以外,还有数千辅兵正在永镇大营周围忙碌,川流不息地运送刚刚从桐梓河运来的物资。
磐石营的工兵队不仅早已经在桐梓河上修好了一个简易码头。昨天赤水河的工兵先遣队又传回来报告,赤水河上的码头两天前也宣告完工,工兵队正在抓紧时间扎竹筏,并开始安置沿河纤绳。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参谋长金求德一开始就跟贺定远一起来到了永镇大营,这两天大批参谋军官一直在计算赤水河的运输能力。以及建立一个以永镇大营为中心地、四通八达的驿站联络网:“暂时驿马是足够了,但在战役全面展开前,我们还需要再从贵州调拨三百匹驿马,以便建立更大范围的指挥网络。”
黄石仔细看了看金求德的计划,询问道:“你是建议把老营设立在永镇这里么?”
“是的,永镇地区目前看起来还算安全,等救火营和选锋营两翼张开后,这里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所以末将认为不必再建设播州大营了,所有从贵阳来的援军和补给。都应该尽可能集中到永镇这里来。”
“那就按你说的做吧。”
“遵命。大帅。”
黄石把自己的将印留给了金求德,以便他统一指挥即将到来地贵州援军。黄石并没有给金求德什么太死板的命令。金求德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协调作战,而是负责运输补给,以现有的通讯手段来看,协调方圆百里内的军队作战无异于天方夜谭。
“看来我们是来对了,水西、永宁两支贼寇根本没有想到我军的移动速度有这么快,虽然我们是外线机动,但还是远远跑在了他们前面。”黄石已经看过了金求德等参谋军官作出地分析,水西和永宁怎么也要在四、五天后才能判断清楚明军的进攻规模和方向,等他们完成集结并发动反扑时,最快也要到这个月的月底了。
金求德对第一步攻势也很有信心:“据永镇驿的常年老兵说,赤水卫一带只有数百叛军,大部分估计都是老弱,甚至还有妇女,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精锐部队,只能凭借险要抗拒一下罢了。我们可以沿河运输磐石营的六磅炮,拿下赤水卫看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路不好走,相对于贼兵来说,这段路程倒是我们更大的麻烦。”
“也只是麻烦而已。”黄石对此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他冷冷地说道:“没有坚定的保卫者,天堑也是通途;有坚定保卫者的地方,通途也是天堑。”
“大帅说地是。”
……
十六日下午,赤水河畔,磐石营行营。
“赤水卫!”
向贺定远最后交代任务地时候,黄石把马鞭狠狠地抽在了地图上。随着“刺拉”一声,那张地图就被黄石捅了一个洞出来。黄石扭过头,手臂仍笔直地指向地图,看着贺定远地双眼大声说道:
“这个进攻会一举决定西南平叛战役地胜负,贼寇不是在赤水卫这个磨盘里被彻底磨干血肉,就是在老巢中坐以待毙。现在,整个西南四省都在为这次进攻挤出补给和辎重。整个西南四省的粮草、军队、马匹和协饷都在向这里运来,整个西南四省的文武、百姓……不。皇上、满朝的文武、天下的士子和百姓都屏住呼吸,看着这决定性的一击,而——”
黄石拿着马鞭地右臂仍保持不变,左臂抬起重重地指向了贺定远:“而这决定的一击,本帅把它交在你地手里了。”
“大帅……”贺定远激动得满脸通红,气吞山河地朝着黄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末将一定取下赤水卫,亲献于大帅帐下。”
“我对此深信不疑。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黄石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大号地图,跟着又在永宁宣抚司的地方戳了一个洞出来,他又对贺定远说到:“贼兵必倾力来救赤水,本帅会亲帅救火营从贼兵背后杀出,和贺兄弟前后夹击,先把永宁贼聚歼于赤水卫城下,然后再调头南下,和贾兄弟一起迎战水西贼。”
黄石凝神看着贺定远。缓缓的沉声说道:“如果赤水卫在,敌军就是瓮中之鳖,我军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赤水卫失守了,我们分成三路的福宁军就会被贼兵各个击破。贺兄弟,你手中不仅掌握着西南的胜负。也掌握着我福宁军三营一万五千官兵地性命。”
“大帅放心,末将人在城在……”
“不,赤水卫不能不在。本帅不会飞剑传书,一旦赤水卫失守,我福宁军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赤水卫不能不在!绝对不能不在!”
贺定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高地昂起头:“大帅,是末将失言了,莫说是数万贼兵,便是十万、二十万贼兵。也绝不可能从五千福宁军手中夺下城堡。大帅请尽管放心。末将定能把赤水卫守得犹如金汤铁桶一般。”
“好,那你准备一下。这就出发吧,”黄石掏出怀表看了一眼,现在是天启七年八月十六日,下午两点四十三分整,他在一张纸上记录下了这个数字,然后抬头对贺定远说道:“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都决定着此战胜利与否,决定着歼敌和伤亡的多少。”
在黄石的目光中,贺定远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行营的棚台,下面密密麻麻站着磐石营全营五千名官兵,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仰起脖子,看着高高在上的贺定远。
贺定远双腿稳稳站住,,一手叉着腰,另一手高高举在半空中,目光炯炯地大喝道:“全军出发,向着赤水卫方向,进行——威力侦查。”
“威武!”
士兵齐声发出一声呐喊,霎时各种军乐器响起,磐石营随着鼓乐鱼贯迈出营门,沿着赤水河的两侧,向着一百里外的赤水卫水陆并进……
七日后,八月二十三日,明军永镇大营,
现在永镇大营变得比几天前更加热闹了,大营警戒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方圆二十里,几个方向上也都修起了简易瞭望台和烽火台。每一刻都有大队民夫在营门进出,他们臂拉肩扛,把大批地物资整包、整包地搬到大营内。
大营内,一个参谋军官正对金求德报告说:“今天又有一千辅兵、五十匹驮马和五十匹驿马到达,现在全营已经有一万五千辅兵、一千匹马了,根据贵阳方面的来信,十天内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再翻一番。”
放下报告后,那个参谋军官又对金求德报告说:“大人,您上次写信请求吴大使加速运输物资,吴大使回信了。”
“吴大使怎么说?”
“回大人,吴大使说他已经把手里的每一个民夫、每一匹马、每一颗粮食、每一棵草和每一根钉子都发来永镇大营了;吴大使还说他已经扣住了其他所有方向上的明军物资,就差拆贵阳的民房了。”
金求德听着这夸张的说法,不禁放声大笑道:“哈哈,吴大使还是那个脾气。嗯,援军呢?”
“今天没有援军抵达。永镇大营除了选锋营外还是只有四千明军。不过张老大人已经下令附近地明军一律向播州移动,现在四川、贵州两省至少有四万明军接到命令了,估计有两万左右的明军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了。”
“嗯,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不可能瞒过永宁、水西贼兵的耳目,而且张老大人的命令又是这么明确,他们也绝不会有所误判了,第一批增援赤水卫的贼兵也可能已经上路了。”金求德皱着眉头看了看地图,又挠了挠头道:“今天磐石营有消息么?”
昨天贺定远传回来的消息是已经赶到赤水卫脚下了,一路上敌兵的零星抵抗非常软弱,对五千明军来说根本不构成丝毫威胁,不过今天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下午二点,
“金将军,金将军。”一个传令兵举着一张纸条冲了进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跑进来匆匆行过了一礼,就大声念起了贺定远的捷报……
一个小时后,选锋营就已经在营外集合完毕,贾明河穿着明晃晃地铠甲,迈着沉重地步伐缓缓地走上了永镇大营的高台。他右手奋力挥舞着贺定远地纸条,冲着聆听的官兵们简短地喊道:“贺将军已于前日清晨攻下赤水卫!”
“威武!”
贾明河先让士兵尽情欢呼了一番,然后伸出手臂往下按了按,顿时全场就恢复了一片沉静,贾明河鼓着腮帮子喊道:“全军听令,选锋营立刻出发,向阿落密所方向——展开威力侦查!”
……
八月二十四日,二郎坝,
明军的中央突破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要看两翼的展开了。赤水河水运足以维持磐石营作高速攻击做战,等磐石营转入防御后,选锋营也可以使用一部分运输力维持部队机动力。但选锋营速度暂时快不起来,因为目前的主要运力还要让给赤水卫补给粮草和弹药,因为谁也不知道赤水河水运什么时候会被切断,也没人知道磐石营需要在包围状态下作战多久。
而救火营可以独享赤水河北端的水运能力,从二郎坝到蔺州,救火营还可以利用六十里的水运,从而把陆路运输距离缩短到只有六十里。现在除了救火营本部的辎重队外,二郎坝还集中了几千辅兵和七百匹马,在救火营工兵队颇有灵气的指导下,桐梓河每天在二郎坝卸下的补给量也在不断增加。
黄石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仔细地看完了驿马送来的军情,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抬起头把一封早就写好的信交给了传令兵:“把这个送去贵阳,交给张老大人。”
“出发了,弟兄们。”张承业在二郎坝大营外大声喝道:“威力侦查,方向——蔺州。”





窃明 第五十二节 接触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京师。
自从进入八月以后,皇帝的身体就一直不大好,这个宽厚的年轻人完全无力应对迫在眉睫的统治危机,所以就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症。
天启觉得罢免官员恐怕没有什么好处,毕竟上百年来,大明内阁的人选都是廷推,然后把名单呈奏给皇帝,一般天子只有许可不许可的权利。所以天启对内阁早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是用强力改变这个现状又和他的性格不符,所以绝望的天启除了折磨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太医诊断后就告诉皇后和魏忠贤他们:皇上这是心病,汤药恐怕没有什么用,最好能有些让皇帝开心的事情,这样身体就能慢慢好起来。
魏忠贤曾经建议皇帝去多打打木匠散心,但宁锦之战后天启就连打木匠都无法排解心中的烦忧了,所以也不想干了。魏忠贤又挖空心思编排了一些戏剧,让演员们在皇帝病榻前表演,天启带着微笑看过一遍后,对魏忠贤说:“太吵了,以后不要再带他们进来了。”
到了八月十五、六日的时候,天启曾经几次病得下不来床,随侍的太医和皇后一时都很担心,魏忠贤也在背后哭得双眼通红。皇帝体虚盗汗越来越厉害,他曾对询问情况的太医诉苦道:“每次想到国事,吾都难受得彻夜难眠,有时恍恍惚惚的几乎能睡着了,但总是猛地被惊醒。全身上下都是冷汗。”
幸好,皇帝地身体又有了一些好转,天启在八月二十日又恢复了一些食欲,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几次,醒来后天启脸上也恢复了一些血色。他对衣不解带守在床边的皇后说道:“吾梦见黄帅又给吾送来报捷的奏疏了,吾又站在大明门上,面前全是欢呼的百姓。唉,吾真是有些等不及了。”
八月二十四日。从贵阳的三千里加急奏疏送到京师,魏忠贤又一次亲自捧着奏疏从司礼监跑到天启寝宫,张鹤鸣在奏疏中报告黄石已经抵达贵阳,对西南叛军的攻势也即将展开。天启此时本已经精神萎靡,听到后却犹如神助地从床上下来了。
核对过奏疏的日期后,天启心怀大畅,对周围地近侍大大称赞了一番黄石的行军速度。那天年轻地皇帝破天荒地连吃了两碗饭。还高兴地和皇后聊了好久。最后还惦记起了自己的木匠棚子,就专门打发几个小太监去好好照看,千万不要让工具被雨水淋到了。
……
二十五日,远在西南的贵阳,
张鹤鸣收到黄石的报告,在报告中黄石根本没说到自己曾经提出过一个直出赤水卫的计划来,好像他已经彻底把这件事情忘了。黄石从头到尾都在极力称颂张鹤鸣的高瞻远瞩,把整个计划说成仿佛是张鹤鸣的主意。而且把奇袭赤水卫说成是成功实现了张鹤鸣地妙计,拼命赞扬了一番。
另外黄石还着重强调了多亏张鹤鸣老大人的指点,尤其是他的先侦查后深入的思路,这个方法不但完美保存了把叛军一分为二的设想,更大大降低了受到伏击和反击的风险,正所谓“精益求精”是也。在磐石营无惊无险地侦查下了赤水卫以后。黄石对张鹤鸣的战略眼光更是感佩得五体投地,所以他说自己现在还在坚持张鹤鸣老大人的稳健作风,正谨慎地扩大着侦察搜索范围。
把张鹤鸣捧成天上少有、地上绝无之后,黄石又随信附上了现有地军事行动计划,这当然是另一封信了。在拿下赤水卫以后,赤水河的中段已经为明军所控制,中央突破阶段业已完成。目前明军自然就开始向两翼发展,一开始部署在侧翼的救火营和选锋营现在都开始侦查推进了,黄石请张鹤鸣老大人对这个计划加以指点。
张鹤鸣斟酌了一番,就又回信嘱咐黄石不要贪功、不要冒进等。待他写好回信、并且派人立即送出去以后。张鹤鸣就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得意了。他把自己的幕士、弟子都召集了起来。向他们大肆宣扬了一番黄石的来信——这么一个名震天下地武将,在给他张鹤鸣的信里语气却恭敬得有如一个小学生。诚惶诚恐地请他老人家给自己以指点。
“想熊廷弼那厮,当年还在背后骂老夫是‘草包’,哼,可笑不自量。他还说老夫和叶大学士的军略都来自于戏文和评书,只能拿出去对……拿去对*子讲,哼,熊廷弼那厮真是斯文败类。”张鹤鸣这些年来一直不许别人提及自己和熊廷弼的那段恩怨,但现在他却主动拿了出来,而且还大谈特谈了一番,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他张鹤鸣根本不怕天下人评说。
1...143144145146147...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