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水浒之女配不薄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是大逗比
哪有仆妇和主人家同桌吃饭的理?
面对吴用的邀请,倪溪摇了摇头,忍住食物的诱惑说道:“奴在灶上已备好了饭菜,马上就去了。”
她刚才炒菜的时候,把蘑菇青菜给自己留了一小份,现在去吃刚刚好。
不想话刚说完,她的肚子因为实在太饿发出“咕”的一声响,倪溪脸色霎时红的似血娇艳欲滴,实在是太丢人了。
她赶紧埋下头去,恨不得整个人钻到地缝里去。
吴用恰巧听到了,眉一挑,有些好笑,他又不是那种冷酷无情的雇主,这小娘子怎么连顿饭都不敢吃了。
他含着笑意嘱咐道:“既然如此,想必娘子是饿的狠了,快去吃饭吧。以后若是饿了,娘子可自行先吃就行。”
倪溪这下想哭的心情都有了,心想这秀才一定是听到了,也不知怎么回事,怎么自己在他面前老是出糗呢?
“奴知道了。”
她回答的声音如蚊虫般细小,福了福身子就飞快的出了门直奔厨灶。
身后的吴用轻笑一声,用筷子优雅的夹起一片蘑菇放进嘴里。
平日里总是自己一个人囫囵的过,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他也饿了。
虽然只是第一天,还看不出她的秉性如何,但作为雇主,倪溪的表现吴用还是挺满意的。
屋子里整整齐齐一尘不染,透过窗沿还可以看到外面晾在竹竿上的衣物,吴用的心上突然涌出一股轻快之感。
这种感觉,好像也不错呢。
再说那边的倪溪在灶上吃完饭后,把锅碗收拾了下,看了看天色,日落西头,夕阳金黄色的余晖洒在竹屋前的那片翠绿竹林上,美不胜收。
今天太阳格外的好,晾在外面的衣服刚才摸了下全部干了,倪溪将衣服收进屋里整整齐齐的叠在床头后,才向吴用告辞。
“奴该回去了,”她轻声对着吴用说道。
从这回到家需要一个时辰,现在回去刚刚好,再晚了就得走夜路了。
“娘子路上小心。”
吴用目光温和的说出这句话,他从书桌起身,目送着倪溪出了竹篱笆后转身回屋。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中便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
倪溪在吴用这边的活计已经做了一个多月了,平日两人以礼相待,虽然不是多么的熟悉,但也没有了一开始的那种生疏之感。
在倪溪看来,吴用只是她的雇主而已,随着时日的渐长,倪溪也逐渐掌握了吴用的生活习惯。
每天清晨,吴用就会去村学教书,待到中午,再回来吃饭。下午有时候会小睡一会儿,更多的是呆在书房里,要么凝神沉思,要么醉心书籍。这么一晃,一天就过去了。
总而言之,用倪溪这个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吴用的生活是非常的简单单调的。
不过这与倪溪没有多大关系,在倪溪看来,这份工作实在是太过轻松自由了,每天只需打扫下卫生做下饭就行,吴用也从不会苛刻的要求她什么。
闲暇的时候,她可以去吴用的书房里拿本书翻看打发时间,真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今天中午,奇怪的是,倪溪等了许久,饭菜都热在灶上了,却不见吴用从村学回来。
这秀才平日十分规律守时的,也不知今日这是怎么了?
倪溪隔一会儿就去篱笆外面观望,看吴用是否回来。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她才在竹林小径的一头看见那个青色的熟悉身影。
不过吴用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旁边还跟着一个陌生的穿着粗衣麻衫的大汉,大汉小心的搀扶着他。
仔细一看,倪溪这才发现吴用不似平日那般身姿挺拔走路生风,而是微微虚晃,身形不稳,就连走路的脚步都是虚浮的,莫非他喝醉了?
正当倪溪心生疑惑的时候,那大汉远远瞧见倪溪,瓮声瓮气叫道:“小娘子可是吴教授的内人?”
吴用那边没有双亲,原本阎婆打算挑个吉日让两人把婚事定下来,可还没到多久,阎公就不行了。
阎公本来身子骨就不是很好,又伤了根本,已经去了半条命,虽然卧病在床养着,不过是磋磨时间罢了。
这次是因为起夜时着了凉,一病如山倒,这病来势汹汹,第二天已经滴水不进,出的下气没下气了。
倪溪与阎婆找大夫来看过,依然没有用处,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大限将至。
临终前,阎公把倪溪叫到床前,喘着粗气虚弱的说道:“我儿……可惜老汉我……我无法看见你嫁人了。”
倪溪眼泪止不住的流,“阿爹,你不会有事的。”她早就把阎公阎婆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阎公的脸色蜡黄,他艰难的转动了浑浊的眼珠子,看向哭泣的阎婆与倪溪母女两,声音嘶哑。
“老婆子,你们娘俩……保……重!”
话音未落,阎公的眼睛已失去了光泽,再无声息。
阎婆趴在床沿上一边拍着床一边嚎啕大哭起来,哀恸万分。
倪溪也拿着帕子低声啜泣。
哭声呜呜,悲痛萦绕了整个屋子……
阎公死后,倪溪拿了五两碎银,去县东陈五郎那里买了一具棺材,又将家中所有的积蓄凑在一起,来置办阎公的身后事。
综水浒之女配不薄命 39.玉兰篇(12)
此为防盗章
倪溪忙福了福身子, 轻声说道:“奴有冤情要上诉, 烦请两位大哥行个方便。”
妇人上诉, 还是如此年轻的妇人, 实为罕见。
可那衙役见倪溪神情认真, 实在是不似作伪, 他犹豫了下, 说道:“小人无法做主,今日雷都头当值, 此事需先禀明都头才可。”
“劳烦两位大哥。”
倪溪道了个谢后,便在衙门口等待。
过了会儿, 从里面走出一个膀粗腰圆,紫棠色面皮,做都头打扮的男人来。
“你这妇人, 可知衙门不允许胡闹!”那雷姓都头一上来便高声喝道。
倪溪柔柔行了一礼, “奴和阿爹两人被恶人欺辱, 实无活路,望都头可怜奴父女两个。”
雷姓都头听了, 问道:“你要状告的那恶人是谁?”
“奴要状告那郑大户。”她的声音干脆利落。
“可是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雷姓都头又问道。
倪溪掷地有声的回了个是,心里却在犯嘀咕, 这雷都头说的这么详细莫非认识那郑屠?
没想到她这一回答,雷姓都头顿时变了脸色, 下巴的那一扇圈胡须随着他的大声呵斥而颤动。
“那郑屠我识得, 不是那为非作歹之人, 你这妇人, 如何在此胡言乱语,污蔑好人。”
郑屠怎么可能是好人,这不是在睁眼说瞎话吗?倪溪一惊,连忙抬头说道:“奴敢保证奴所说句句属实。”
雷姓都头却是不信,蛮横的指使两边衙役:“把这妇人叉下去,休让她再胡闹。”
衙役领命,只是念在倪溪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放柔了语气说道:“小娘子还是请回吧。”
倪溪现在是看出来了,这姓雷的都头就是在包庇那郑屠,突然想起先前有人给她说过,郑屠与县衙里的都头称兄道弟,想必就是这位雷都头了。
偏偏她就撞上了,心里不得不哀叹一声倒霉。
只是她又怎么能回去,一旦今日之事作罢,可想而知后面她们一家三口要面对郑屠多么厉害的报复。
“冤枉啊!”
倪溪决意不回去,眼见那姓雷的都头快要进去了,她索性心一横,高声叫道:“奴今日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都头若还是不信,奴便撞死在衙门口得了!好教那六月飞雪沉昭奴的冤情。”
说罢,便作势要便门口那根红漆柱子上撞去。
没想到这妇人如此烈性!
雷姓都头这下慌了,那郑屠是他的酒肉兄弟不错,可跟都头得位置一比,又算得了什么?他如果今日真让倪溪撞死在这里,知县问责起来,这都头的位置也别想做了。
他连忙让衙役拉紧了倪溪,放缓了语气劝道:“罢了,你这是做甚,我去禀了老爷便是。”
他又闷声说道:“不过知县老爷见不见你,我就不知道了。”
“只要都头禀了便是。”只要那知县知道了,听天由命便是。
明明说话的态度很强硬,倪溪却偏偏低垂着眉眼让人实在生不起气来。
雷姓都头哼了一声,走了进去。
他先不去找知县所在的后院,而是径直走进衙门后门,门口一个仆役打扮的汉子笑迎了上去,问道:“劳烦都头,郑大户求的事情办妥了?”
“那小娘子不肯走,非得见知县老爷才行。”
说起倪溪,雷横也颇觉无奈,臭着脸说道:“我已经答应了她去禀知县老爷。”
那仆役大惊,“这如何是好?还望都头从中周旋。”
雷姓都头心不在焉,没有搭话。
仆役涎着脸从怀里掏出一包碎银,递给雷姓都头,“劳烦都头了。”
雷横随手掂了掂,这才露出了点笑意说道:“郑屠是我兄弟,自然该帮他。不过具体还得知县老爷决断,我尽力而为。”
也只能这样了,那仆役躬身谢道:“再好不过了。”
两人说完这番话后,雷横才去了后院,穿过厅堂,走几步路就到了。还没进门,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雷横整了整衣领,端正了态度,才大步进去。
庭院宽广,院子中央那颗槐树尤为显眼,正是深秋的季节,树叶金黄,风一吹起细叶簌簌,随风飘舞。
只见槐树下,一把古琴,一张榻,榻上坐着一个身穿便服生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青年男子。
琴声悠悠,便是从这里传来。
这位青年男子便是郓城县新到任的知县,知县姓时,名文彬。之前在东京任官因政见不合恶了太师蔡京,而被下贬到州县里做县令,后辗转到了郓城县。
因为官期间清正廉明,体察民情,被当地百姓称为父母官,也因此他刚到郓城县上任不久,就有人称赞。
这日衙门无事,时文彬便有了闲情逸致在后院抚琴作乐。
雷横听不出琴声的好坏,他深怕打扰了知县时文彬的雅兴,于是站在一旁等待。
时文彬却是停下了抚琴的手,问道:“何事?”
雷横忙恭敬的上前说道:“衙门口有一妇人,百般乞赖说什么被恶人欺辱要诉告那恶人,小人没办法了这才来打扰老爷。”
“那恶人是谁?”时文斌沉吟了下又问道。
雷横回道:“那妇人说是状元桥下的郑屠,”
想着时文彬初来乍到,对郓城县的一些人和事不是多了解,雷横便小心翼翼的把话稍加修饰了一番。
“那郑屠平日为人友善爱邻,不是那欺男霸女之人,那妇人此举倒像是在诬赖。”
时文彬看了雷横一眼,皱眉说道:“这妇人有如此胆色,不像是你说的会诬赖他人的人,我还是去看看罢了。”
说罢他便起身唤人来更衣。
雷横被那一眼看的心惊胆战,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郑屠所托他已尽力,其他的就不归他管了。至于那袋碎银,到了他雷横的口袋,就别想再出的来。
再说倪溪,一人在衙门口等待,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里面有人出来传唤。
她一喜,跟着进去。
只见公堂之上,气氛威严肃静。左右都立着两排杂役,正中间坐着一个身穿官服的男人,在他身后横着一块匾,匾上书写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倪溪没想到这知县看起来居然如此年轻,她没敢去看清知县的长相,忙看向别处,只见左边下角,还有一个堆放着笔墨纸砚的桌案,也坐着一个年龄稍微大些的男人。
那男人一双丹凤眼卧蚕眉,唇方口正,天庭饱满,虽然相貌平凡,看起来却颇为志气轩昂。
就是,倪溪心想这人肤色也太黑了些吧,像是在地里干活的庄稼汉了。只是看他的穿着打扮,到像是个书吏文职类的公人。
不过倪溪看了两眼就没在注意了,她对着知县的方位深深行了个万福,拜道:“奴拜见知县老爷。”
惊堂木拍下,堂上一个清朗又带着威严的声音高高落下来,“这妇人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倪溪不敢抬头,脆声回道:“奴姓阎,小字婆惜,四个月前随阿爹阿娘投奔到郓城县落户。”
“婆惜?”那声音似乎有些讶异,不知怎的停顿了下,又说道:“阎氏你且抬起头来让本官看看?”
倪溪听了抬起头,盈盈目光看向正中央的那人,只见那人身穿青绿色大圆领官服,头戴平翅乌纱帽,相貌格外清秀,眉眼间透露出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斯文,看起来文质彬彬。
那人看着自己,眼神透露出几分激动来。
怎么看这知县的神情似乎认识自己的样子?
倪溪莫名的对这人也有种熟悉感,内心还有点悸动。看来她是认识的了,只是一时半会儿却想不起来了。
再说时文彬坐在公堂上,见到那下跪的窈窕身影只觉得十分眼熟,再待她开口说道姓阎名婆惜时,心里便十分肯定了。
两年前在东京任官的时候,他与阎婆惜相识,那时官场苦闷,无人倾诉,阎婆惜便是他的解语花,善解人意又会说些开心的话,两人虽然没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可也好过一段时间。
本想把阎婆惜纳为外室,只是后来,他得罪了蔡京被贬,事发突然走的又匆忙,两人便这样断了联系。
没想到时隔两年在这里还能遇到,这不是冥冥之中他与阎婆惜的缘分还是什么。
不过看她的样子好像还没认出自己来,再加上现在公堂之上,也不好与她贸然相认。
时文彬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柔声问道:“阎氏你有何冤情,说来与本官听听,也好为你做主。”
从未见过知县老爷这样,雷横惊慌的低下头,万分懊悔先前在庭院里说的那番话。至于那个书吏,到是若有所思的看了倪溪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
倪溪虽然听出了不对劲,没多想,把事情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奴的阿爹因养家糊口在街坊口做点小买卖,那郑屠向奴的阿爹索要地摊费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阿爹气不过与他争辩了两句,谁知那郑屠居然就一脚踹了过去,打伤了奴的阿爹,更是轻薄于奴,还扬言要断了奴父女两的活路……”
说着说着,她两眼含泪,凄楚至极:“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奴的阿爹辛苦养育奴十八载,而今阿爹被恶人欺辱,奴如何看得过去,纵使身死,奴也要为阿爹讨回一个公道!”
综水浒之女配不薄命 40.玉兰篇(13)
此为防盗章 至于具体的, 他已经记不得了。
那人是谁,吴用不需猜便知道, 想到那人,他的眼里带了一丝清清浅浅的笑。
也不知她现在是否已经离去?
他步履悠然的踏出竹屋,脚步声极浅, 极淡。
傍晚, 残阳似血,云霞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晚风带着一缕凉意, 凄凄凉凉的暮色将竹林染尽,哀婉绝艳。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夕阳下, 那人袅袅娜娜的坐在竹篱笆旁边,美人体态风流,花容月貌, 乌云般的发丝斜斜挽成一个髻,露出一小截白嫩的颈子,纤纤玉手不时飞扬, 专心缝补着手中的衣物。
落日余晖洒在她半边脸上,给她的面容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 在这光芒中, 她是如此的温柔娴静, 贞婉美好。就连这夕阳,这竹林,这美景,都比不过眼前美人的一个眼波,一颦一笑。
吴用静静地站在那儿,他将目光驻足于她的身上,久久凝望。看似风轻云淡的眼眸底,却多了抹连他自己也没发现的温柔之色。
此时倪溪正坐在那儿专心着手上的针线活儿,她坐在这儿缝补已经有一会儿了。这衣衫是吴用的,刚才见它破了个洞,自己闲来无事便缝补一下。
继承了原主的手艺,她仔细将衣衫针脚缝的紧密结实些,这样好耐穿,完了后又撑开检查看是否有遗漏,最后才打了个结用银牙咬断细细丝线。
只是做着做着,她突然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就好像,有人在注视着自己一般。
这一抬头,碰巧撞上那双温润的眸子。
眸光清澈好远,如他的人一般风光霁月。
倪溪一怔,心想这秀才什么时候起来了,怎么站在这一点动静都没有。
也许是倪溪惊讶的表情取悦了他,吴用轻笑一声,上前几步,将两人的距离拉的更近了些。
“今日醉酒,劳烦娘子照顾了。”他含笑道谢。
倪溪忙欠了欠身,“教授不必多礼,本就是奴应做之事。”
虽然这人有时候着实不讨喜,但大多数时候还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这幅模样也不知会让多少女子芳心暗许非他不嫁。
正在倪溪脑袋里胡乱想象时,那清润的声音带着疑问,突兀问道:“不知娘子是否在附近见过野狸子?”
这秀才突然提野狸子做甚?
倪溪蹙眉,不解问道:“不曾,教授何出必言?”
一道幽深的视线扫过倪溪,只听得他慢条斯理解释道:“小生醉酒后醒来,不知为何面上多了几道红痕,所幸痕迹不深……”
倪溪听到吴用说面上有红痕,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她在吴用面上戳的那红痕。
吴用的皮肤白皙,仔细一看,面上真的还有点点痕迹。
这秀才皮肤也太过娇嫩了吧,她只是轻轻戳了一下……
倪溪此刻只想捶胸顿足,都怪她今天想趁这秀才睡着戏弄他下,这下好了被抓包了吧。
望着吴用,倪溪原本娴静的水眸不禁有些飘忽不定。
恰好此时吴用的视线落在倪溪身上,他声音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因此,小生便私自以为是被附近的野狸子抓了去。”
倪溪越听越心慌,偏偏他还定定看着倪溪,语气温柔的说道:“娘子还未曾告诉小生是否见到过这附近的野狸子呢?”
这下倪溪真的是欲哭无泪了,这附近哪来的什么野狸子啊,更别说她见过了。总不能说是她用手指戳他面,指甲不小心留下划痕的吧?
面对吴用的追问,倪溪目光闪烁,佯装镇定,“奴今早见有一幼小动物从厨灶间飞快跑过,应该就是教授所说的野狸子把。”
吴用扬起眉毛,抓住了她言语中的漏洞。
“娘子方才不是还说未曾见过吗?”
倪溪俯首,轻声细语说道:“教授酒醉初醒,一时记岔了也是有可能的”
吴用低低笑了一声,不置可否。
“或许是吧,”
他转移了话题,“明日下午学塾有小试,恐怕还须娘子把做好的饭菜送往村学才可,”
倪溪点头记下,犹豫了下问道:“教授可有甚想吃的吃食?”
她突然想起来,来这这么久,都是她做什么吴用吃什么,还没有问过吴用的意见。
吴用含笑回答,“暑气燥热。清淡些便好。”
倪溪再次记下。
次日,倪溪到的时候,吴用已经在村学了。忙活完竹屋的卫生后,也该做饭了。
考虑到吴用所说的清淡,倪溪想了下决定做个碧玉白菜卷,凉拌黄瓜,不过好像有点太素。那就再来个嫩豆腐肉丸汤吧。
把白菜叶,胡萝卜,黄椒切成细丝,用开水焯熟后,再摊开一张白菜叶,将三丝各放一些卷起分段切好,装入青瓷碟中,淋上早就用香油白醋白糖调好的芡汁。
做好后的碧玉白菜卷精致小巧,看起来色泽味道俱全。
至于凉拌黄瓜,更好做了,没有尖椒就用花椒代替,拍碎的黄瓜放上麻油,白醋,吃起来爽口极了。
将最后一道汤品做好,倪溪又和面做了些小点心。她要去的是村学,里面的孩童肯定很多,想必孩子们会喜欢的。
等到一切忙完时,时候已经差不多了快到吃午饭的时间。
倪溪把饭菜小心翼翼的装好放进竹篮里,掩好门就出发了。
其中一个汉子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攻势凶猛,来势汹汹,与他打斗的是一个紫棠面皮,留着一扇圈胡须的大汉,这人吴用识得,是郓城县都头雷横,他的身后还有一群士兵。
两人一来一往,似凤翻身,一撞一冲,如鹰展翅,照搠遮拦,不分胜败。
吴用打开篱笆门,上前扬声道:“两位且不要争斗歇一歇,小生有话要说。”
说罢他用铜链在两人中间一隔,把这两个人分开来。
雷横本就不想与那人纠缠,见是吴用,自然就放下了朴刀,刘唐虽然不认识这长相清俊的秀才是谁,可看他举止间斯文有礼,一派翩翩君子之风,不似一般人物,不由自主的也放下了朴刀。
吴用含笑上前,先问雷横出了甚事。
雷横便说道:“教授不知,这人夜里赤条条在灵官庙睡觉,被我们拿住,到了晁保正庄子里,原来是晁保正外甥,看在保正的面子上放过了他,临走前保正送了些礼物与我,这厮居然前来索取,你说他大胆吗?”
那汉子听罢眼都要竖起来了,怒气冲冲。
吴用仔细端详了那汉子一眼,他的记忆力出群,确定在晁盖那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更别说是什么外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