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这几个人都是治疗摔伤骨折的高手,可是他们一搭唐寅的脉,全都吓傻了。
“这哪里是摔伤啊!快请内伤高手!”
到了晚上,已经有不下十位太医赶来,大家伙给唐寅集体会诊,看看这位状元郎,闻名天下的大才子,到底怎么样了?
经过诊脉,没有一个人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笑容。
大家伙心头生出两个字:坏了!
唐寅已经不年轻了,他年过五十,早年的波折打击,已经几乎摧毁了他的健康,后来得到了参加科举的机会,唐寅又死命读书,一场恩科下来,已经耗损了元气,伤了根本。
再到这几年,勉力维持,在摔倒之前,他已经时常血尿,四肢浮肿,还经常昏迷。
摔伤之后,各种症状不断加重,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这篇兴学疏,是唐寅最后的心血啊!”
朱厚熜握着万言书,眼中有泪光闪过,这位天子动容了。
“小富贵,你说朕配吗?”
王岳颇为惊讶,这是朱厚熜会说的话吗?
“陛下天纵圣哲,英明神武,远胜尧舜,禹汤文武……”
“你给我闭嘴!”
朱厚熜气哼哼站起,烦躁地走来走去。
他自己如何,还是有点数的。
坦白讲,当年会替唐寅翻案,也不是单纯觉得他冤枉……当初朱厚熜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打败杨廷和,所以道理很简单,替唐寅翻案,正好能打击杨廷和。
这不是什么天恩浩荡,可谁让这个傻子,就真的一门心思,不计代价,拿命来报答!
议礼的诸臣不在少数,哪怕张璁、严嵩、夏言等人,都已经身居高位,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可唐寅没有。
他最后还是挂在了宛平县,只是个小小的参议罢了,主要负责兴学事宜。
权力,地位,都不算什么,他要的只是报国尽忠,为了天子,为了世上的百姓……这个世界对他并不友好。
他蒙受了太多的冤屈,哪怕亲朋好友,也都疏远他,排斥他,贬低他……提到了他,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的,没的……唐寅承受了一切,他还给世间的礼物,却是一道兴学疏!
一道给所有学童希望的兴学疏,从此之后,有太多没法读书的孩子,可以进入学堂,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或者说得更卑微一些,会有无数的人,第一次会写自己的名字!
唐寅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兴学疏,会起到什么效果,他已经陷入了长久的昏迷。
“王岳,你说自从杨廷和死了之后,朕是不是就变了一个人?”
王岳眨巴了一下眼睛,他怎么宁愿相信,那是故态复萌呢!
说句实话,朱厚熜出身藩王家庭,年纪又小,让他体会创业维艰,根本没有道理……要不是杨廷和的逼迫,他就是混账少爷,败家的二世祖。
贪财好色,一样坏事不会少干,尽管他聪明,知道一切的后果……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哪个昏君不是想着,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但是这个世上,毕竟还有那么一种人,他们纯粹而直接,有着深沉而炽热的爱……朱厚熜觉得面对唐寅这样的臣子,他会自惭形秽。
拜托,朕是天下之主,是万民的君父,你们这么卖力气,让朕怎么办啊?
这不是逼着朕往前冲吗?
“传朕旨意,立刻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兴学之事。另外那些经过查实,跟鞑子确有勾结的文臣武将,以及商贾豪强,悉数腰斩!”
朱厚熜又对王岳道:“你也别闲着了,蓟镇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下一步就是宣府,除旧布新……朕想有大作为,还离不开你的辅佐啊!”
王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身为这个天下的主人,九五至尊,他要是懈怠了,其他人不管怎么努力,都是事倍功半,唯有他振作起来,大明的机器才能运转高效。
“别光顾着整军,还要给太后修行宫,还有天津交易所,还有出兵漠南……现在离着春耕不远了,你小子可不许错失了机会!”
“臣遵旨!”王岳丝毫没有抱怨,欣然答应,似乎担子还可以更重一点!
我是王富贵 第336章 恶心人不偿命的朱厚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王岳的府邸,热闹非常,这一次他的几个学生都来了,尤其是徐阶,也把天津的政务放下,匆匆赶来。
“恩师,此番兴学,能不能将天津定为试点?”
王岳呵呵一笑,“为什么?”
“这个……自然是天津刚刚开海,需要的人才太多,四处招揽终归不够用,还是自己培养来得好。”
王岳摇头,“我问的是试点?你怎么知道要试点的?为什么不是全国铺开?”
徐阶顿了顿,沉吟道:“弟子觉得有两条理由,其一,兴学花费太大,这不光是花钱的问题,还要有老师,还要有学生,想靠一纸公文,根本不可能。其二,师父推行了清丈,也推行了整军,清丈田亩是从顺天府开始的,整军是从蓟镇的开始的,师父都没有全面推开。故此弟子斗胆猜测,这一次兴学,还是要试点。”
徐阶十年片刻,又道:“师父,弟子觉得,真的没有比天津更好的地方了,弟子一定全力以赴,光大师父的学问……”
“我的?”
王岳打断了徐阶,困惑道:“我有什么学问?”
徐阶笑道:“师父过谦了,您的主张可是不少,不过弟子觉得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
“哪两个字?”
“经济!”
王岳愣了,这小子也懂经济学?
徐阶笑吟吟的,“弟子以为,师父的学问,是富国裕民,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经实济用之学……相比起阳明公的心学,朱子的理学,更加适合大明。弟子有幸拜在师父门下,自然要替师父弘扬学问,传扬天下,有朝一日,弟子要让世人承认,孔孟之后,唯有经济之学,才是真正的王道,吾师乃是当世圣贤,无人能及……”
“停!”王岳赶忙打断了徐阶,他起身绕着徐阶走了几圈,突然低声质问,“谁给你的胆子?你不怕让人笑话?”
徐阶坦然道:“师父,当年阳明公刚开始讲学,也是应者寥寥,您现在的条件比阳明公好多了,弟子对师父是信心十足啊!”
“我是十足没信心!”王岳毫不客气道:“咱们还是说点实际的吧,你觉得兴学这事,会很容易吗?”
徐阶想了想,微微摇头,能容易就怪了。
大范围兴学,最触动的就是现有读书人的利益,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一个地方的士绅乡贤,能阻挠平民子弟上学,满朝的大臣,又怎么会坐视学校铺开?
他们或许明面上不敢反对,但一定会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反正不能让学校满天下都是,不然他们还怎么高台教化,高高在上啊?
“师父,弟子以为,纵然有人反对,但是教化大兴,那是圣朝气象,古之圣贤,无不广收门徒,因此弟子觉得,就算反对,却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王岳淡然一笑,“不说出来才更可怕,不死不活拖着,若真是如此,我希望你能站出来,主动上书,请求在天津试点。”
徐阶立刻点头,“弟子责无旁贷!”
王岳跟徐阶聊了一会儿,随后又见了王艮、王畿、钱德洪、季本等人……这几位心学大佬都处于亢奋状态。
大肆兴学,受益最多的自然是心学一脉。
他们现在积蓄的力量已经很可怕了。
光是在京城,就有五万名心学门人,只要过几年,他们参加科举,十年之后,陆续考中会试,进入官场,心学的力量就会彻底压倒理学,变成天下第一大显学,再也无人撼动。
大家热情洋溢,唯独提起唐寅,他们还有些遗憾。
这位大才子,状元公,以一腔热血,谏言天子,促成兴学大业,往后哪个读书人,不要感激唐寅?
说来最让人惋惜的便是他没法看到教化大兴的时候了。
“人生匆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若是能死得其所,当含笑九泉!”王畿发出由衷赞叹。
钱德洪也跟着道:“有此圣德,唐寅的名号,当列入文庙,与历代圣贤,同享香火才是……”
这几位侃侃而谈,满怀感慨。
只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兴学可真不是一句说说就可以的事情……朱厚熜如期召开了廷议。
内阁诸公,六部九卿,包括王岳,也跟着过来听听。
朱厚熜一身龙衮,器宇轩昂。
日渐成熟的天子越发威严,不得不感叹,朱厚熜这家伙长得还真是不错,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面皮白皙,连个豆豆都没有,更别说麻子之类的东西了。
他的丹凤眼很狭长,平时微微眯起,颇有种藐视苍生,乾坤在手的感觉。
论起卖相,也就略微比王岳差点而已,毕竟王岳那是真的帅气,年少多金,位高权重,无可挑剔啊!
如果大明也有国民老公的竞选,王岳当仁不让,绝对是第一,其他人全都后边待着,插队可是会遭到社会毒打的。
只不过今天的猪脚,并不是他们两个靓仔,而是这些朝堂重臣。
杨一清也从蓟镇赶回来了,老头带着一身杀气,端然稳坐首辅之位,他扫视全场,气象威严。
“今天的御前会议,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唐寅唐参议的尚书,他主张大力兴学,推行教化……老夫身为首揆,在这里先表态,我以为让更多人读书,为国效力,那是天大的好事,我大明立国一百五十年,圣德巍巍,三代之下,论起得国之正,治国之良善,虽汉唐不能及也。若是能大兴教化,让天下人人读书,只怕就要超过三代之治了……诸公以为然否?”
贾咏立刻道:“元辅所言极是,正因为如此,仆以为大力兴学,乃是当务之急,我以为应该按照唐寅提议,在各州县,广设蒙学,鼓励学童入学读书,朝廷也该拿出一笔银子,支持办学。”
这两位阁老的表态几乎给今天的廷议定了调子,似乎接下来就该商讨怎么落实了……就在这时候,大学士费宏突然站了出来。
“仆乃是读书人出身,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一直到进入内阁……仆自然是同意兴学,不但要大肆兴学,还要让更多人入学,谁敢阻挠,就要严惩不贷!”
费宏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可我还有些糊涂之处……若是大举兴学,必然要有教导的内容,若还是以四书五经为主,是不是学成之后,都要参加科举考试?以目前科举录取的人数,怕是远远不够吧?莫非也要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增加?”
“仆想请教诸位大人,若真是如此,官场大乱,后果不堪设想啊!”
贾咏气哼哼道:“怎么?费阁老这是反对兴学了?”
费宏忙道:“非也,仆没有这个意思,仆的意思是不是先广邀鸿儒名家,编写教材,总要让老师知道教学生什么?诸位以为然否?”
他说完之后,还真引来了不少赞同。
这时候石珤竟然也道:“诸公,仆以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地域辽阔,人口百兆,学堂该设在哪里,万万马虎不得,一定要广泛,公平,要把钱都花在刀刃上。故此我以为,可以分遣御史,巡视天下,然后拿出一份兴学方略,最后权衡利弊,然后再颁行天下,才不至于有疏漏之处,也免得破坏了圣上的美意。”
这话得到了更多人的赞同,所以啊,想兴学,先编写资料,想探访民情……杨一清面色威严,沉吟良久,“费阁老和石阁老的提议,颇有见地,就这样请陛下裁决吧!”
……
廷议之后,朱厚熜把王岳留了下来,面对结果,呵呵冷笑,“瞧见没有,这又是把朕当小孩子哄!而且还是两伙人合起来哄骗朕!你门下的那条狗,也不是好东西!”
王岳脸上发红,“陛下,臣,臣这就去教训他!”
“去干什么?”朱厚熜冷哼道:“他们想玩,朕就陪他们玩,你去替朕传旨,请原首辅大学士刘健和谢迁入京,朕要好好跟这两位国老谈谈!”
刘健!
谢迁!
纸糊三阁老!
简直是传说中的人物了,他们还活着吗?
没错!
的确活着,只是一个八十多了,一个都年过九十了,哪怕放在后世,都是老领导了。
他们还能进京吗?别在半路上挂了!
朱厚熜呵呵冷笑,“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们倚老卖老,那朕就拿更老的恶心他们!”在这一刻,朱厚熜凶相毕露,狐狸附体……
我是王富贵 第337章 国老进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王岳当然能看得出来,朝中这帮老家伙,都联起手来了,包括杨一清在内,都未必干净……朝中位置就那么多,大肆兴学,十年之后,鬼知道会冒出多少人来抢官位,这是朝中诸公,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王岳对于这种事情,并不陌生,他跟杨廷和都斗了多少次了。
按照王岳的设想,让徐阶上书,指出朝廷诸公的自私,然后一场廷议,彻彻底底翻过来,再让朱厚熜下旨试点,一切顺理成章。
可他没有料到,朱厚熜这货,竟然有了新的套路,不得不说,天生的权谋大师,就是不一般啊!
“陛下,这俩人够老了,但是纸糊泥塑,他们有什么用啊?”
朱厚熜皱着眉头,“纸糊泥塑?你说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王岳眨了眨眼睛,“难道不对吗?”
“哈哈哈哈!”朱厚熜突然放声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这个小富贵啊,什么都好,就是学问太差,对国朝掌故了解太少。
“王岳啊,那个……你还是国子监生吧?”
王岳的脸色微微一变,“臣还有个翰林学士衔的。”
朱厚熜摇头,“不行,你这样太丢人了,会让人家瞧不起翰林院的。幸好没有让你主持兴学,不然朕的脸都丢光了……你啊,赶快回去多读书,多用心,每天写一篇八股文章上来,朕亲自给你批改。”
王岳都听傻了,你丫的搞错没有?
用得着这么坑人吗?
朱厚熜见王岳迟疑,忍不住道:“你小子还不服气是不是?朕亲自批改,你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了,可比那些人亲多了,你说是不?”
“不是!”王岳哼道:“臣觉得自己学问很好,还有人给我的学问起名为经济……准备广为传播呢!”
朱厚熜听到这话,突然满脸怪异,几乎又要笑喷了。
“那个小富贵啊,朕劝你一句啊,咱们自己的本事怎么样,心里要有数,你丢人倒是没什么,主要别给朕丢人……回头你去打听一下,纸糊三阁老究竟是谁!”
王岳突然脸色骤变,难道弄错了?
他赶快离开了宫里,身后传来朱厚熜开怀的笑声……什么天津交易所啊,什么王岳大发利市啊,全都不在乎了。
相比起小富贵带给他的快乐,不值一提啊!
“师父,那个纸糊三阁老,是成化年间的万安、刘吉和刘珝,这三人尸位素餐,毫无作为,才被称作纸糊三阁老的。”崔士林笑呵呵道。
“那,那刘健呢?”
“他啊!”崔士林道:“此老人品端正,本事也很了得。在孝宗朝,堪称贤臣。只是后来被李东阳勾结刘瑾给算计了,赶回了老家。我爹私下里说过,假如刘健继续在朝。就没有李东阳什么事了,至于杨廷和,那就更靠边了。”
“哦!”王岳点了点头,“这么说让此老进京,还真是一个妙招啊!”
崔士林瞧着师父,好奇道:“您怎么想起问这事啊?”
“没,没什么吗,就是随口问问!”
“随口问问?”
崔士林想了半天,突然道:“师父,你刚从宫里回来,是不是陛下问你纸糊三阁老,你说不上来?是不是,是不是这么回事?”
崔士林不停追问,王岳气得脸都黑了。
“你给我闭嘴!”
崔士林才不闭嘴呢……总算看到了师父出糗,他简直高兴坏了。
“哈哈哈,我都知道的事情,师父竟然不知道,真该好好作一篇文章,让师弟们都知道啊!这么快乐的事情,不分享都不行啊!”
这家伙手舞足蹈,语气夸张……王岳气得脸都黑了,他这是收了个什么玩意?欺师灭祖,你丫的该千刀万剐!
“好,很好!你敢笑话为师,是吧?我让你笑不出来!”
王岳一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甩到了崔士林的脸上。
崔士林下意识接在手里,扫了一眼封皮。
书名有点奇怪,叫《三五真经》。
“这,这是什么玩意啊?”
王岳呵呵道:“小崔啊,这是为师所学的根本所在,只要掌握了这门秘籍,你就可以飞天遁地,呼风唤雨,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崔士林傻傻听着,“师父,你不会骗我吧?”
“怎么会!我从现在开始,就教你这门学问……做为大师兄,你可要好好学啊!给师弟们当好表率!”
崔士林愣了半晌,还是点头了,毕竟连纸糊三阁老都不知道的人,还能写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什么三五真经,本国公分分钟就学会了!
崔士林很快就沉浸在了真经的博大精深之中……七丈深的一口井,蜗牛白天往上爬三丈,晚上掉回去两丈,问几天爬出来……爬出来个屁!早都累死了好不!
“师父,你不光难为人,还难为蜗牛啊!”
花了一个上午,崔士林都没参透其中玄机,不能这样了,必须去找师父,他要是不给我个交代,我,我大不了破门出户,不跟他混了!
崔士林气势汹汹杀来,结果正巧,发现胖乎乎的黄锦站在桌边,正催着王岳呢!
“富贵哥啊,你快点写吧!就八个相对的骈句,没有什么难的。皇爷还等着看呢!”
王岳抬头,给黄锦一个幽怨的眼神……朱厚熜这家伙是不是有病啊?不光他有病,连黄锦也跟着病了,这病传染!
“富贵哥,我都是为了你好,把这个练好了,往后就能入阁拜相了。到时候你的票拟,我都给批红,咱们互相合作,珠联璧合,多好啊!”
好你个大头鬼!
王岳恨不得撕碎了黄锦,你丫的信不信老子分分钟,丢出一首惊世骇俗的诗词,让你们立刻跪倒拜服,管我叫祖宗,让你们质疑老子的水平?
王岳暗暗生气,可转念一想,也幸好没膨胀,不然就自己这水平,还写诗填词啊,那不是笑话吗?
算了吧,还是老实补课吧!
王岳努力往外挤,那滋味,简直跟老便秘似的,脸都憋绿了……此刻窗户外面的崔士林瞧瞧低下了头,赶快溜了溜了……
回到了房间,他简直笑开了花,还是一朵朵的灿烂菊花……哈哈哈,师父也倒霉了,这就是天意啊!
崔士林突然福至心灵,不就是个蜗牛吗,我画个图,什么都清楚了……成功突破三五真经第一重,筑基成功,进入结丹期……
就在这对倒霉师徒,互相伤害正起劲儿的时候,两位老臣,几乎同时进京了。
这两位是九十二岁高龄的原首辅刘健,还有七十五岁高龄的少傅,原内阁大学士谢迁……这两位都是弘治朝的老人,刘健更是在英宗朝,就已经中进士,入朝为官。这都不是老臣那么简单了,简直是人瑞!
活成了神话。
为了迎接这两位老臣的到来,朱厚熜也做足了戏份,他召集文武重臣,包括朝中勋贵,一起出来迎接。
王岳和崔氏,一个摆脱了八股文的纠缠,一个不用被三五真经摧残,一起出来迎接老前辈。
刘健是真的老了,头发没了不说,连胡子也不剩几根了,满脸都是皱纹,老年斑,但精神头还挺好的。
马车到了外城,老头竟然主动让车夫停下来,他要下来走走。
两旁随从都有点为难,这老爷子年纪太大了,精神头不济,一会儿还要面君,不能把精力浪费在这儿啊!
很可惜,他们的意见也不管用,刘健居然主动往前迈步,大家伙只能赶快跟上,千万别让老爷子出了意外。
刘健迈步,到了路边的建筑,伸手摸了摸红砖……老头突然笑了,嘴里仅剩的一颗门牙毫无保留,展示出来。
“成了!成了!竟然修成了!”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刘健说的是外城,
“老大人,陛下登基的时候,就为了安顿流民,开始修筑外城,现在外城已经出具规模,把南边给包围起来,安顿了好几十万人哩!”
刘健连连点头,“好啊!太好了!当年,当年鞑子入寇,孝宗皇帝登上城头查看敌情,回头召集群臣问策,朝中诸公,皆是无言以对啊!那,那时候就有人张罗着修外城哩,可惜一直没有修成!”
“老大人,陛下不但修了外城,还两次对蒙古用兵,斩获颇多,独山堡大捷,光是脑袋就砍了一万多啊!”
“哈哈哈!”刘健朗声大笑,“好啊,真是想不到,想不到啊,老夫竟然能见到大明中兴有望啊!”
这时候有人道:“老大人,首辅杨阁老来了,迎接您了。”
“杨阁老?哪个杨阁老?”
“就是杨一清杨阁老呗!”
“哦!原来是这个小猴子啊!快让他过来,老夫可要好好瞧瞧吧!”老头欣然笑道,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像极了慈祥的老爷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