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暴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通吃道人.QD
“二十四寸大彩电只要两千四啊,你看看这款式,这画质。我已经瞧了快一个小时了,它除了外壳有点破,其他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中年男子一个劲的催促,让自己老婆快去取钱。虽说是二手的,可这个质量和价格确实没话说。就连到场的民警都大为动心。男子的老婆也是大喜,转身就要去银行。
柜台后的店员连忙提醒道“拼单可以打九折,你们再拉一个人来买,就可以再便宜二百四十块。”
还能再便宜
二百四十块钱可不少了。
男子老婆当机立断对自己老公说道“你守着,我马上去找人。”
不用找了,店内就有人高喊,“我要这台双开门的大冰箱,我跟这位兄弟拼单,我也要打九折。”
于是两户不认识的人家很快凑起来拼单,可后一户喊的急却没办法立刻拿出钱来。于是看中同一台冰箱的顾客就跳出来喊道“他付不了钱,我都把钱取来了。这单让我来拼。”
两户人家互不相让,又要大吵起来。直到店员高喊一句“不要抢,不要抢,本店货源充足,今天买不到,明天还有。大家都不要抢。”
第0411章 连锁
黄鹂在公司忙了一天,跟银行方面就相关合同咬文嚼字的争。她能感觉到银行方面是真的扛不住了。据说最近汇率又要跌,银根收紧,地方支行早就哀鸿遍地,苦不堪言。
六点下班,黄鹂已经头昏脑涨。她不想加班了,干脆乘车回家休息。到了家属院门口,就发现早上才开张的那家和谐超商外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人有群聚性,哪里热闹去哪里。
黄鹂就呆立那么一会,家属院有不少人横穿马路到对面那家店。更有相熟的邻居凑上来问,“小黄,这家啥超商是不是你们周总开的”
啊
黄鹂被问了个蒙,她是法务部,最近只关注不良资产的事。可她也不好说不知道,只嗯嗯了两声,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邻居就当是肯定了,再次凑前问道“小黄,能不能帮忙到你们仓库去选个货这店里人太多,吵吵嚷嚷的,叫人都静不下心来好好选”
有了下属被无情开除的先例,黄鹂顿时警觉,委婉推脱表示自己帮不上忙。她在圣光待了一个多月,已经清楚感觉到公司文化跟企事业单位完全不同。
人情什么的靠边站,完全看能力。大撒币的是周青峰,翻脸无情的也是他。胡乱答应人情,最后倒霉的是黄鹂自己。
邻居失望离开,倒是让黄鹂对新开张的商社来了兴趣。她也穿过马路到店外瞧了瞧,立马察觉好些不同。
普通店家六点就下班了,百货商场绝对关门歇业。可和谐超商内灯火通明,日光灯管照的店内白亮,店内依旧热闹。
店外原本还经营蔬菜瓜果。但普通日用品很快被证明不应该跟二手商品放在一起销售,占地方还照顾不过来。仅仅开业第一天,玉兰就下定决心再开新店专门销售快销类日用品。
店内极其热闹,时不时就有人欢呼着掏钱买走一台大家电。店里施行店长制,居然配了移动电话。每成交一笔生意,很快就会来一辆机动三轮车送货上门服务。
若有需要还会免费的安装。
相比国营商店的冷面孔和傲慢脸,和谐超商堪称服务周到。
周青峰过去也曾经半价销售过用修复术处理的家电,但那些都是五千元以上的高档货。那时的销售给他带来不小的人脉关系。但在圣光机械成立后,这种便宜就没了。
和谐超商销售的家电都在三千元以下,大多外观有瑕疵,但功能完好。适中的价格立马引发购买狂潮。
为了应对接连不断的人流,店外不得不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店内只能进十个人,出一个才能进一个。付款购买的人很多,几乎每十分钟就会有一台家电被卖掉。
一会的功夫,店里的商品就会被清空大半,于是店员立马拿起移动电话。过个半小时,就会有几辆机动三轮车拉着更多的家电来补货。
每当补货的车辆赶来,排队的人群莫不发出欢呼。这意味着货源充足,他们也可以花钱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黄鹂家里倒不缺电器,她就是好奇。看了十来分钟,一张席梦思床垫被抬出来,连带还有拆散的床架。她才发现这店里不单单卖电器,居然还有家具。
时不时有人开开心心的搬出几张桌椅,跟捡了大便宜般笑哈哈的回家。家具的款式都不错,偶有残缺或破旧却不影响使用。价格更是便宜,只有全新的五分之一。
有个大妈花三十块,买走了二十几张大大小小的塑料凳。平均下来只要一块多一张,乐的她嘴都合不拢,一直在笑。旁人闲聊,说这大妈开餐馆的,正好缺凳子。
还有人要置办婚房,闻讯跑来大采购。桌椅床柜一股脑的买走大堆。尤其是一个超大的组合衣柜,款式特别实用漂亮,用料也扎实,就是外观上缺了不少装饰,导致卖相不好。
这种柜子三十年后价格得几千上万,现在也得一两千,可商社只要五百。
买走的顾客也是乐的笑不停,直言回家把残破装饰铲掉,上一遍油漆就行。这种便宜不占,实在没天理。
到了七点,商社就表示今天不再补货,目前清仓,所有剩下的货物全部再打八折。排队的人既懊恼又兴奋。花钱购买的人更多。
家电被当场抢空,家具也没保留太久。到了八点,一百五十平米的店内就跟遭了强盗似的,空荡荡的只剩下柜台。
到此刻,店员才开始关门,并立刻开始盘点当天销售额。九点左右会有一支配有民警的押运队开着长安之星来收款,搞得跟银行似的,钱款都用防爆箱装着。
黄鹂看的叹为观止,大街上瞧热闹的老百姓也兴奋莫名,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热议这店一天的销售钱款。有人说几万,有人说几十万,还有瞎扯几百万的。
黄鹂自下班也一直在店外盯着,给出的大概估计是十五万左右。这对于一家新开张的店铺而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火爆生意。
而从议论中得知,这样的店在天阳不止一家,而是同时开了八家。据店员说接下来和谐超商还要继续扩张,市内要开够十家,市以下各县都要有一到两家。
销售网要遍布整个天阳地区,覆盖超过五百万人口。伴随这个销售网的铺开,将是数千辆到处运货送货的机动三轮车。
“好厉害。”只要想一想这个网络的链接终端,黄鹂作为银行从业人员都发出感叹。“若是这个销售网能在天阳铺开,在其他地方就可以复制。”
到现在,黄鹂才不得不承认周青峰所谋甚深人家搞三轮车不是闹着玩的。人家在解决一个城镇商业运输的痛点。
半吨以下的小件货物才是人们日常运输的常态,搞个小四轮来运都嫌运力浪费。现在的老百姓为了几毛钱都宁愿多跑一段路,运费太贵严重阻碍商业贸易的发展。
长途用卡车,短途用三轮,还是特别廉价的三轮。对于天阳这种人口多又特别穷的地方,这玩意太好用了。
第0412章 中年人
夜深了,冷风嗖嗖的吹。
建行家属院对面的超商店铺已经关门,现在能营业到晚上九点的商家屈指可数。只是一天的火爆生意让店员们都非常兴奋,四五个人叽叽喳喳的欢笑不停。
周青峰原本预计招募一百多人把垃圾回收搞定就满意。可何玉兰却比他还激进,和谐这个体系下已经雇佣了五百多人,靠圣光体系支援了几十名干部才撑起来。
一个半月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管理相当粗陋,完全是靠钱砸出来的。周青峰的初始一百万资金花掉三分之一,光是人员招募和培训,租用和建设各类场地就花掉不少钱。
但所有付出在商超开业的头一天就几倍的赚回来了。
在店铺的马路对面,一个人影躲在黑暗中窥视良久。等店员被长安之星接走返回宿舍,他才从行道树的阴影下走出,掏出个小本子,记录下这家商社的门牌号和位置。
这人大概四十多岁,中等个头,穿着普通,看不出什么特别。可若是细细看他手里的小本子,上头密密麻麻记录着诸多事项,基本都跟圣光体系有关。
完成记录,中年人骑着辆自行车返回住宿的市区小旅馆。旅馆位于老城区的巷子里,破旧,脏乱,蛛网般的电线来回穿插。旅馆老板娘靠在油腻的前台,裹着件军大衣睡着。
“劳驾,有开水吗”中年人应该是早就住在这家旅馆,他回来后轻轻敲了敲前台桌面,把老板娘叫醒。
老板娘很不乐意,睁开眼用天阳土话骂了句,说道“五分钱一瓶。”
中年人从口袋里摸出个一毛纸票,接过找回的五分钱硬币,表示感谢后拎上一瓶开水上楼前往自己房间。
前台后有个小房间,大概是老板睡在里头,问了声外面出什么事老板娘不悦的用方言说道“是三楼那个外地人,大半夜的回来了。”
开旅馆的两口子瞎扯几句,继续睡下。
中年人拎着开水瓶上楼,到了自己房间门口,犹如做贼般左右看看。楼道里只有个昏黄的小灯泡,角落还有股尿骚气,偶尔能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呼噜声。
打开门,里头是个单间。
中年人检查自己在屋内留下的暗记,希望确定在自己离开后,外人没进来过。但是,行李箱有被翻动的痕迹,里头故意留下的两块钱没了。
很显然,是旅馆老板进来过。
其他的倒没什么。
中年人将窗户关上,拉紧窗帘,开了灯,坐在房间的木桌前。他紧要的东西都随身带,包括记录的小册子,一台移动电话和几百块经费,还有一张天阳地图。
打开地图,中年人将自己白天四处走动得来的信息一一做标记。上头有圣光机械的办公点,新工地,商社,乃至南头乡和马王村。说明这些地方,他都去过。
有些地方知道却没去过,也有标记,比如太平桥的码头仓库。那里一看就有问题,但中年人没有贸然前往,他显得非常小心。
做完标记,中年人从自己的行李箱中取出个搪瓷碗,抓出两块波纹面,倒进开水,配上些调料,等个五分钟就开吃。
吃着吃着,他忽然用沙哑的声音苦笑自嘲道“那个混小子搞得这么大阵仗,我却在这里躲躲藏藏。现在的社会啊,真是畸形了。”
自嘲归自嘲,中年人却没太多别的举动。他极为自律,吃了晚餐就检查居室环境,最后上床休息。到第二天,他六点半准时醒来,又设下些暗记,并带上必要的东西就出门。
旅店前台已经换老板值班,瞥了一眼。这小旅馆住宿管理不严,价格低廉,没有身份证也行。但住单间的客人还是不多,好些旅客都是住双人三人,甚至大通铺。
“出去啊”
“是呀。”
简单打个招呼,旅馆老板知道这客人又是整个白天都在外头,直到深夜前才回来。对方已经来住了三四天。不过老板亲戚也开旅馆,无意闲聊中知道这人抵达天阳至少半个月。
半个月里,这中年人形单影只,来回换了好几家住处,从不在一个地方长留。
奇怪的人,像特务似的。
旅馆老板摇摇头,没怎么多想。这年头出门在外的怪人太多了,行迹诡异的遍地都是。普通人碰不到,但小旅馆这地方却是他们的汇聚之处。
离开旅馆,中年人思索着近半个月来的调查情况。他来到一个公交站,准备去搞清楚和谐超商的经营状况。正好在站台后看到一辆机动三轮车拉来的早点摊,六点半就开张了。
早起腹中空空,中年人凑过去,主动问候一声“师傅,来的挺早啊。”
摊主年纪挺大的,哈哈一笑,询问要些什么,“豆浆是早上刚刚磨豆子煮的,油条才出锅。包子馒头得等会,还没蒸好。”
中年人没多想,“我要个两个肉包子加豆浆。没蒸好的话,我可以等会。”
现在可没纸杯,喝豆浆要么自带暖水壶,要么就用摊上的铁碗。用过的碗丢进专门的桶里,清洗前不会再用。
“你们这买卖做的挺讲究的。”等包子熟还要个十来分钟,中年人其实知道些底细,却故意问几句。
摊主从保温炉里倒了一碗豆浆,加一勺糖,递给中年人时爽朗说道“确实讲究,我们接受培训时都不习惯。可没办法呀,老板就这么要求的。不讲卫生就不能干这活。”
摊主戴着口罩和厨师帽,身上围裙雪白雪白的,干干净净。中年人问道“你们老板是”
“圣光的周青峰,周总。现在天阳谁不知道他他最近弄了个啥和谐超商,还经营早点。说什么能挣点是一点,解决就业了。”
不到七点,乘车上班的人还不多。站台还空荡荡的,摊主打开话匣子,主动聊了起来。
“真别说,咱老百姓确实需要这么一份工作。我就是市里的退休职工,可我也要生活呀。原本厂里效益不好,退休工资半年才发一次。这一个月挣点钱抵大用了。”
“这做早餐可辛苦啊。”
“嗨,我们昨晚就在商社总部预备好。面啊,油啊,煤啊,都得齐全。早上四点起来,六点开着车就位,到上午十点收摊回去。
早点摊用三轮车拉过来。摊子卸下后,三轮车还可以去跑运输,继续挣钱。一个月下来,只要不偷懒,挣个两百块不成问题。这比我过去工资还高了。”
说着话,包子也慢慢蒸熟了。
中年人瞧了瞧包子的模样,又问道“你们这包子是手工包的还是机器包的”
摊主仿佛遇到懂行的知音,“现在是手工包,但以后要用机器包。听说周总嫌人工太慢,已经要求搞什么食品加工机械。可机器怎么做包子还真叫人想不出来。”
中年人失笑说道“你们周总真是挺能折腾啊。”
第0413章 调查
白菜猪肉馅的包子,吃起来还行,价钱也适中。
中年人吃了两个包子,默默计算这其中的花费,撇除成本和运营费用,就大概知道早点摊确实没给和谐超商赚多少钱。顶多是解决了好些人的就业而已。
七点开始,城市正式苏醒,头班车赶来。
老式公交车哐当哐当的响,售票员问了中年人要去哪儿,随口就问了句“是去排队买家电家具的吧”
中年人嗯嗯两声,倒是怔了怔。
头班车没什么人,售票员坐下来,欢快的聊了几句,“昨天和谐超商全城开业,总共八家店。
我们这路车要经过其中三家,排队的人都挤到马路上了。当时车上好多人都在议论,有人夸有人骂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