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德鲁伊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芭蕉师太
想到这么一个老头子,生活艰难一些,面容显老一些,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白晃在见了面之后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当他下意识的,用德鲁伊系统给扫描一下对方身体情况后,却看到了一个险些亮瞎他狗眼的数字。
97,比一般年轻人都要强很多的数值。
白晃无语,随即就猜测到,这老头肯定也是有什么功夫傍身,就跟老张头一样。要不然,测试结果不可能是这个样子。
身体好就行,就怕你丫身体不好,连坐飞机都成问题。
面对着老人看似浑浊而且疑惑的眼神,白晃也不含糊,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当然,在某些细节上面,他还是加了点儿自己的发挥:“李大爷,跟你直接说明吧,我是为了国家工作,也算是吃公家饭的人。所以这一次找上来,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帮这个忙。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希望我们解决,放心说出来,我去找乡政府县政府,保证全都办好。”
一听说是国家的人。
而且帮助对方办事以后,还能满足自己的心愿……
李老头就嗤笑一声:“你咋证明咧,你咋证明你是国家的人?”
这老头虽然改邪归正,但早年间打交道的,可没一个好东西,所以养成这种戒备心极强的性格,倒也不奇怪。
白晃很是无语地苦笑了一声:“这样吧,你有什么心愿的,直接跟我说,我马上就去政府那边证明好不好?先解决了你的问题,你再帮我们做事。当然,因为我们需要你做得事情并不困难,所以你也不能提一些太离谱的要求。”
德鲁伊当然没有政府背景。
但是他有钱。
在这个没啥资源,还挂着国家贫困县的地头上,砸他几百万,不信那些官员不乖乖儿听话。
可能是白晃的保证打动了李老头,也可能是德鲁伊最后说明情况,干活的地点在国外,而不是国内某个地方。
所以老人琢磨了没多大会儿,干脆连个人要求都不提,直接就痛快答应了他的邀请。
新世纪的德鲁伊 448.福尔摩晃
白晃的安排很合理,很有计划性。
不过这个世界上总有意外,尤其是他现在因为营养剂生产厂和紫杉种植园的项目,已经成了西江有数的著名青年企业家,所以不由自主的事情就更多了。如果说他之前,只能让市一级领导“有些关注”,那么在两个项目正式启动,尤其是省政府和林业部纷纷表达了关注以后,现在的白晃,就成了市里那一批需要“重点关注”的人。
私营经济里面,他的受关注程度,已经超越了于德宝。
所以他的原本打算,是和李老三回西江,办理了出国签证以后,就赶紧把事情解决掉。
不过当他到了西江以后,就立马接到了政府那边的通知,告诉他好些方面一起出马,召开了一个西江市产业升级暨国家重点林业科研项目立项签字会议,而作为最重要的项目发起人,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到场的。
晕,什么个破名字,跟旧社会小脚女人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抱怨归抱怨,但该参见的活动还是得去。
早上九点三十分,在西江市君耀锦江国际大酒店下面,所有的停车位置,已经被挤得满满当当,其中不乏一些,只有在沿海地区车展上艾能交到的贵重货色。除了这些大牌豪车之外,剩下的大部分车位,就算是红色牌照或者是机关单位车牌。还有很多保时捷奔驰宝马一类的阔佬座驾,车子比不过那些顶级豪车,拍照没有机关单位硬气,只能委委屈屈地停到不远处君耀广场的地下车库里面。
白晃当然不会没有位置,作为重头人物,市政府接待方面,早就给他预留了专门的空间。
从幽灵跑车中钻下来,白晃发现跟平时的一般性政府会议比起来,这里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大厦原本的安保人员。全都给换成了身穿橙色马甲的巡警,腰里别着对讲机警棍,大热天都还捂着防爆警盔,而位于西林侧路的大厦正门口。也拉起了各种气派而华丽的横幅,几乎把大厦门口的天空都给遮掩的看不见了。
还有满地的彩纸屑和从门口一直延伸到路边的二十多个花篮,场面无比的隆重。
西林侧路的两头,面对人民广场那一边倒是还开着,不过全都是白衬衫黑西裤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巡特警,每辆车进来都要经过检查,就算是鄂e000xx这种拍照,也要做点儿场面功夫,在门口减速放下半截车窗。
而道路的另一头,通往西林后路那边。就完全封了起来,吸引到无数过路人的好奇目光。
这种场面当然少不了记者,但同样的,这种场面当然没有记者敢乱来。都是预先指定好的媒体,谁也不会脑袋抽风乱来。
看到白晃那辆标志性跑车以后。早已经有工作人员一溜小跑过来,恭恭敬敬地带着往会议举办地点上去。
当他来到君耀大厦的国际会议中心,那间能够容纳两三百人的空中会议室,已经差不多做了百多号人,大部分是一些各部门的公务人员,剩下就是架设起设备,躲在长枪短炮后面的记者。另外有一些同样公务装的人士。但气质明显不同于政府机关人员,倒有些举措不安的书呆子气。
整个会议没啥好说的,都是些官场套话,可能只有机关单位的老油条,才能从讲话里听出一些有用的门门道道,不过白晃是听不出来的。
领导表态。林业部门的科研专家说明意义,一个接一个发言一直折腾到了十二点,会议才在皆大欢喜中落下了帷幕。
不过这并不代表白晃就能够开溜了,接下来还得下到君耀大厦的五楼餐厅用餐。
在庆祝会议圆满召开的宴会上,倒是发生了一些个小插曲。
没啥好多说的。中林科研院下面一个院部机关直属单位,叫什么中林绿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不知道是没弄清事情的原委,还是傻乎乎受了某些人的唆使,居然径直找上白晃,表达了要在营养剂生产中掺一脚的意图。
对方的话,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希望能够强强联合,但那种藏在骨子里的倨傲,却分毫不差地完美凸显了出来。
这也不奇怪,林业部门虽然没啥实际权力,但油水却丰厚的很,尤其是地方上有林业资源的县局市局,头头脑脑或者是要害部门的领导,绝对都是有些身家的人。而属于中林研究院的这个绿苑公司,更是掌握着不少国有林地,很多林业生产方面的事务,都有他们参与的影子。
不过这一次,他们显然踢到了铁板。
在面对那位绿苑公司副总经理的叫价时,白晃直接呵呵一笑,把对方当成了空气。
而后面对对方的皮笑肉不笑,以及满脸和气中暗含的威胁味道,他直接把电话打到了王泽辉那里。很快,胖大副总就失魂落魄地再次找过来,诚惶诚恐地跟他道歉。
没心思和这种货色计较,白晃只是表达了这人不滚蛋,自己就不合作的意思后,就挂断了电话。
管他是脑袋发昏想要给自己弄点儿利益,还是背后有人唆使,只要是心怀不轨的人,都要滚蛋。
除了这个绿苑公司,他还接触到了一个据说是老美那边的什么国际森林产品公司,因为对方是通过商务部联系过来的,所以政府方面也像是接待大老爷一样服侍的周到无比。不过在几个鬼佬找过来,表示了希望能够达成合作以后,德鲁伊却没多想就直接拒绝了对方的提议。反正治理污染在哪里都是治理,干嘛便宜了外国人?要知道,除非他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营养剂,否则光是林业部的采购,他都忙不过来。
“好吧,尽管很遗憾,但我还是要说,希望以后能够有合作的机会,您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的。”鬼佬在略显失望地扯了几句场面话以后,就不再纠缠了。
远离了白晃以后。一群鬼佬们就回到自己那边,在低声嘀咕起来,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
因为需要参加应酬,所以前往美国的时间被推迟了一天。但是一天的耽搁不算啥,白晃这点儿耐性还是有的。
所以当他带着李老头,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后,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了激动的感觉。
难道是折腾多了,失去了最开始的激情?白晃有些狐疑地想了想,把这个问题抛到一边儿,然后从洛杉矶飞往西雅图,再从西雅图飞往居于波特兰和梅德福之间的尤金,到了尤金以后,就走州内公路驱车前往基诺小镇。没办法。谁让他短短半个月之内,就在中美之间飞了3次呢,而且每次的目的地都是一些亚洲游客很少去的小城镇。虽然怀疑老美的fbi监控所有入境的中国人,未免有些太阴谋论,但他这种行迹可疑的家伙。绝对有可能被有心人注意到。
不过也就这一次了,这一次干完,以后还要来美国,北边就走加拿大,南面就飞墨西哥,总之绝对不在老美海关那边登记露脸。
白晃为自己想法叫好的时候,李老三已经在基诺小镇的墓园上。分析那些土层土质了。
“有人挖过,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老头儿蹲在维娜的墓地前,左手两个指头捻了捻还算松软粉面的土壤,一边非常肯定地下了判断。然后还指着自己挖出来的那个小土坑,招呼白晃上前,十分兴奋地讲解起来:“你看这边。可能一般人看不出来什么,不过从土里面夹带的草根草茎就能晓得……”
“李大爷,你能不能跟我一样站起来,装成是默哀的样子,然后不动声色地慢慢讲解?”
白晃很是无语。虽然现在是大清早,处于美国人晨练完毕,刚刚开始一天工作的绝佳时机,但这并不是说,就不会有人来打扰到德鲁伊和摸金老校尉。毕竟鬼佬的好奇心也不必中国人要少,虽然他们不一定会直接围观,但万一有什么奇怪举止被人看到,就肯定会有一些闲到蛋疼的家伙,主动去报告警察,或者是小镇的政府工作人员。
“嘿嘿,嘿嘿,不好意思啊,把你娃吓到了?我也是头一次来国外执行任务,有点儿激动。”老头嘿嘿两声,脸上有些讪讪的表情。
看的出来,他的确因为第一次掏外国人的墓地,所以很有点儿激动,也就不免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
白晃很想讥讽他两句,可一想到什么“为国家工作”,是他自己乱扯的骗人理由,他就不好说啥了,只能催促对方动作干净一点儿:“那李大爷你赶快确定一下,看看这块墓地到底是怎么被人挖开的,是只有你找到的那个小洞,还是不少地方都被动过了?”
“这个倒是不难,不过需要些时辰。”
德鲁伊想了想,刚刚已经过去一辆通用小汽车了,要是自己二人还大张旗鼓地挨个儿分析检验,包管会把美国条子招来。想了想以后,就选了个折中的方案:“这样吧,你先确定地点,等晚上没有人了,我们再来一点一点验证。”
这种活计,的确不适合光天化日之下开动,所以白晃只能选择更加安全些的时间。
李老头当然是无可无不可,点点头,在草坪上继续折腾了两分钟后,给几块选定的地方做上了标记,两人就晃悠到了镇外一处人迹罕至的小河旁边,开始烧起午饭来。
“嘿,这么多大鲤鱼?也只有以前的东北泡子里面,才能看到这种光景了。”发现了小河里面鱼满为患以后,李老头顿时大为兴奋,直接就撇下根小树干做了把鱼叉。
白晃也跟着下了河,笑呵呵地解释道:“老美基本上不吃有刺鱼的,就是有小刺的这种。他们吃鱼都要那种一块肉一块肉的好东西。”
“真是暴殄天物,不晓得惜福。”老头撇撇嘴,对于美国人的这种习惯,非常不以为然。
……
两人在美国郊外吃了顿野餐,一直等到月上枝头,才再度偷偷摸摸来到了墓地那边。
没有了被人发现的顾忌,李老头的动作就快了起来,不过在白晃的嘱咐下,他并没有破坏维娜的墓葬。最起码并没有挖到人家的墓穴里面,只是在确定了上一次挖掘的范围和方式后,就直接停手。
“看嘛,这一块都是。差不多有个磨盘大的面积了。”李老三指着被自己挖开的地面,双手圈了一下比划道。
白晃看了一下,虽然不清楚墓葬具体是个什么样子,但就从老头比划的位置和面积来看,对方显然是照着维娜的墓穴挖下去的,在得到了他们要找的东西以后,才又把土壤埋回去。只不过这些先白晃一步动手的人,并不清楚这个世界上还有李老头这种偏门的高技术工种,居然能够从土壤的情况,完美重现出当时的场景。
“那李大爷你能不能看出来。他们都是用什么挖掘的?普通铲子和你以前用过的洛阳铲,应该不一样吧?”白晃挠挠下巴,想要从细节中找出先来者的身份。
“这个就不清楚了,要是在我们国内,我还能找出点门道。外国的铲子我又没用过。”李老头摆摆手,想了想以后,又两手比划一下:“应该是那种比一般铁锹小一点儿的铲子,但是时间有些久了,留下来的痕迹不是很清楚,看不出太多东西。”
“像不像是工兵铲?”白晃瞪大眼睛,如果真是工兵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方的身份。
“不太像,不管是什么国家的工兵铲,土层在竖直面上总会有点弧线,这个直来直去,没有那种味道。”
不是工兵铲?
德鲁伊一下就陷入到了狐疑当中,难道是这老头儿在美国的同行不成?
可老美这边。几乎没有盗墓贼这一说,因为这个国家历史太短,没有之前的墓葬可盗。就算有那么一些奇葩,也都是打着“考古探险”的旗号,来挖私人墓葬的可能性不大。
但按照李老头的说法。对方使用的工具并不像工兵铲,这就和考古队的猜测印证不上。
绞尽脑汁的想了又想,白晃只好再度让李老头尽量多发挥一些作用:“那李大爷你看,现在是不是能够确定,挖掘的面积只有这么大,而且是一直挖到墓葬里面?”
“差不多。”
李老头点点头,烟瘾上来刚从兜里掏出包烟,就被白晃制止住:“等一下再抽。”
闲极无聊,又被瘾头给折磨着,老头儿只好四下里走动起来,免得没事儿做就想着抽烟。可在走了没几步以后,发现这么做效果不大,就干脆拿起自己的工具再度检查起来。
还真让他检查出了一些成果。
除了维娜的墓穴之外,旁边连个靠的最近的墓葬,也有被人挖掘过的痕迹。
“这么多?”
德鲁伊看着处于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墓葬,顿时头大无比。
另外两个墓葬里面,没有自然之力的波动传出来,刚刚他已经检测过,但这种情况代表了什么含义,他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确定。总之一句话,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白晃觉得自己的智商有些捉鸡,要是有地方能充个值就好了。
想的有些抓狂,而恰好这时通往小镇方向有了点动静,不过白晃下意识感应过去以后,就立马放下心来。
一只半夜闲逛的汪星人而已,不是什么更夫、深夜狂魔之类。
但为了不引发意外,他还是用野性沟通控制住了那个汪星人,免得这货万一脑子抽风,忽然嚷嚷一嗓子,就不太好玩了。
而在搞定了汪星人后,他下意识就用了个能力反馈,三个墓葬上尤其是维娜这儿使劲嗅了嗅。虽然李老头已经说了,上一次挖掘离差不多都过去了小半年,按照这个时间计算,有啥特殊气味儿都要消散掉,但本着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的思路,他还是检查了一番。
结果很让人意外,也很让人惊喜。
因为在最右边的那个墓穴里面,随着李老头的挖掘,白晃闻到了一抹相当特殊的味道。虽然奇怪,但是并不难闻,在用自然之力检验了一下后,德鲁伊得出结论,应该是某种植物分泌物的味道。
随即又是两铲子刨下去,在一块巴掌大的土块中,白晃发现了那抹气味的源头。
借着暗淡的月光,初略一看时,白晃一颗心“嗖”还沉了半截,以为是什么植物的残枝碎叶被雨水或者大风带到了土壤里面。
可当他手指接触到了那片“叶子”后,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植物组织。而是另外一种,绝对不会出现在植物身上的硫角蛋白,以及其他一些成分复杂的微量元素。
通俗点说,这个夹在土块里面的东西,叫做羽毛。
当然,如果只是某种鸟类的羽毛,那也没啥好稀罕的。
在丛林里蹭到了树脂或者是树汁,因而带上植物气味的鸟类,掉了根飞羽在这里,是非常普通的现象。
但白晃在看清楚了羽毛的样子后,却心头猛然一跳,兴奋的无以复加——因为这根羽毛并不是自然色,而是被涂上了靛蓝和殷红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工染料。
如果他连这点儿区别都分不出来,也不用干德鲁伊了。
至于手上的这根羽毛,明显不是老美白皮的玩意儿。
会带着这种东西的只有一种存在。
美洲大陆的土著,现在几乎从主流社会消失掉的印第安人。
新世纪的德鲁伊 449.宁采晃
“如果单单从颜色上来看,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苏族人的常用佩饰。”
“请看这里,年轻的异国先生——鸟羽是我们美国常见的栗翅鵟尾羽,从新墨西哥一直到落基山脉,整个西部都有这种鸟类的分布,所以不能从地理位置上判断这根羽毛佩饰的来历,但是上面的油彩是可以的,苏族人和夏延人,都有用艳红色涂抹头冠羽毛的习俗……”
在白晃面前侃侃而谈的,是波特兰大学,美洲本土物种研究所主任,原地人研究科的卡莫耶教授。
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北美大陆上的所有印第安族群,所以针对其族群起源和来历,自然也是他的研究科目之一。
而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冰河时代,这些人的祖先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从东亚远东大陆来到了北美的阿拉斯加。因为需要顺藤摸瓜,所以这位教授在中国古人类学研究所,也待过两三年时间,做过学术交流,因此中文对话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不说在寻找这个印第安专家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曲折,光是聘请人半天的费用,就达到了夸张的15000美元。
在鉴定羽毛来历的过程中,仪器使用费还得另算。
可在听了这位教授细致入微的讲解后,白晃就只有一个感觉,物超所值。
如果波特兰大学,也有淘宝的评分系统,德鲁伊一定会给这位教授五星好评,表示下次有机会还会光顾。
“然而我们只需要仔细分辨,就能从油彩的细微色泽上,看出这并不是完全的草原印第安部落习俗。苏族人和夏延人的头冠羽毛,因为受到大草原阳光暴晒的关系,所以羽毛的羽小枝在显微镜下会显出一种黄色,而这支羽毛却并不是这样。看看它的羽小枝。你发现了什么?”精神奕奕的老教授,兴致勃勃地把白晃拉倒显微镜下面,按着他的脑袋朗声指点,很是循循善诱。
没办法。谁让这位教授所研究的,是一种即便在美国,也属于绝对冷门的人文社会学科呢?
虽然他是领域内的大拿,不折不扣的大拿,但除了学校规定的选修课程外,就没有学生主动选报他的课,这对于满腹才华无处表现的老教授来说,简直就是人生寂寞如雪。不说那些教导医学、心理学等等日理万基的同行,就算是传统化学,经典物理这一类已经日趋式微的学科。他都比不上。
好不容易有人上门请教,而且还是一个异国的年轻人,这怎么能不让老教授欣喜若狂,怎么能让他不好好满足一下自己为人师表的*?
被人拖到显微镜下面,对着目镜看了又看。白晃将信将疑地不确定道:“发现……羽小枝是暗红色的?”
“宾果!”
老教授对于白晃的观察能力非常满意,很是期盼地看向对方:“年轻的小伙,我认为你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博闻强记的头脑,而且又对这一门科学如此感兴趣。嗯,有没有考虑一下,报考我的研究生?放心。语言不是问题,反正我懂中文,而且我能向你保证,只要你报考,就一定能考得上。”
这都那儿跟那儿啊。
白晃心里一阵恶寒,老家伙估计是寂寞太久了。语言种族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逮着个人就不放了。
“卡莫耶教授,那羽小枝上是暗红而不是橙黄,这又代表了什么呢?”白晃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回来。
对于白晃的不配合,老教授很是失望。看着德鲁伊的惋惜表情,就像是西门庆看到了嫁给武大郎的莲莲。
但出于职业素养,当然更重要还是那15000元美金,完全比得上他半年研究经费的报酬上,老教授也只能回到正题:“这说明这根羽毛佩饰的主人,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丛林印第安人?”白晃举一反三。
但他这一次的回答,却没能得到卡莫耶教授的认可,老头高深莫测地笑了笑之后,才把羽毛切片移动了一下位置:“一般人都会这么想,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丛林印第安人的彩羽头冠,从来都只是节日或者一些重大集会和活动上的装饰品,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用不会带着这种羽毛的。想想看,眼看着一头驯鹿就要进入你的射程里面,却因为发现了色彩艳丽的头冠而惊慌失措的跑掉……”
白晃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丛林印第安人靠着采集浆果和打猎为生——当然,不是说被白人赶到保留区的那些,而是坚持自己传统,拒绝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始族群——这些人在丛林里面活动的时候,带着色彩艳丽的头冠,那就是白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