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后情
苏玉平常平静,开店的时候就知道会这样了,别人卖别人的,她卖她的。那几家店开始的时候卖得跟苏玉一个价,后来见生意不如苏玉店里的,就开始降价。不少农妇因那几文钱特意跑到另几家店去买。
叶三娘一听这说这事,就急哈哈的去找了苏玉,苏玉只是笑笑:“没事,咱做咱的。”连知县的妻儿都在苏玉这么买,有她们罩着,而且,那些富贵人家,觉得越贵越好,认准了苏玉手上的,压根就不去别的店。
苏玉的生意完全没有影响。
叶三娘发现这个月收到的银子比上月还多后,也没再多说,她带着两个买来的丫鬟开始赶工,不过,苏玉叮嘱过了,就算再急,这东西质量也要过关,还有消毒。
消毒就是先用开水烫,烫完后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因为大家一次性买得多,所以一般都是隔一个月过来买,苏玉也乐得自在。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又一月过去了。
这天苏玉开店的时候,发现街头吵闹了起来,远远的就听到一个泼辣的农妇正在一家店门口破门大骂:“坏心肠的东西,不过便宜了两文,洗一次就烂了,还怎么用!还不用苏家小店的呢,那是我三个月前买的,洗了四次,现在还好好的。”
那家东家黑着脸道:“胡说什么,我看你是苏家小店请来捣乱的吧!”
那泼辣农妇叉着腰道:“呸,老娘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王家湾的,你去打听打听,哪个不知道我王辣子,捣烂?我呸,各位听听,这人卖了东西还不认账,竟说我是闹事的,就你家那月事带,里面用的是烂棉花,我可剪开看了。”她说完还将烂棉花拿了出来。
那东家脸都黑了:“我哪用过什么烂棉花,那是旧棉花,不是烂的。”
王辣子听到这话,直接将那东西扔到东家的脸上:“人苏家小店用的可是新棉花,你竟然用旧的,活刻你生意不如他家。”
这东家狼狈的躲开了那扔来的旧棉花,可恶,那东西妇人用过了,肯定沾过血,那东西不吉,竟然敢往他身上扔!
东家气极,怒瞪着这妇人:“这旧棉花不过是去年新采的棉花,哪里就不好了,你可不要挑事,我告诉你,我家妹夫可是在衙门里干活的,我可不怕你。”他说完,还挺了挺胸。
王辣子扬手想打他,可生生忍不住了,民不与官斗,这是人都知道的事,平头百姓可斗不过官府,就算是小捕快,也是他们惹不起的。
其实,王辣子之所以过来,主要是用了这家的东西后,下身痒得很,还生了红疙瘩,这是私密事,她又不敢拿出来说,若是说了,那她成啥了。
王辣子没办法,只好将这口气咽下,她转身冲围观的百姓说道:“这家店是个黑店,大伙千万不要买他家的东西。”
东家进屋拿着扁担将王辣子赶走了。
这事过了,可这东家认定是苏家小店使的坏,要不,咋不说别家卖的东西好,非提苏家小店呢,这不明摆着是想踩着他家打出名声啊。
东家眯了眯眼睛,既然苏家小店这样害他,那他也不会客气,他想出了一个法子,花钱找个妇人去苏家小店买月事带,然后他再用黑心棉做一个一样的,只要这事暴露出来,那苏家小店的名声就会毁了。
哼。
这可不是他心狠,谁让苏家小店先害他的。
苏玉只往那边瞧了一眼,之后就没关注了,她是万万没想到,这位刘家小店的东家会恨上她。
下午,一个方脸的妇人走进了苏家小店,她脸上皱纹颇深,不过,一身衣裳却是新的,这妇人穿着新衣,好像不太自在。
苏玉本来是在店里坐着,那方脸妇人看到苏玉,那股不自在就消失了,她粗眉一横,挑衅起苏玉来:“你这家店是怎么回事,客人都上门了,怎么不出来迎迎。”
苏玉本来已经起来了,听到她这话,又坐了回去,她冷淡道:“今天不做生意,你请回吧。”这样的人麻烦得很,苏玉宁愿少赚几文,都不愿意跟这人打交道。
那方脸妇人听到这话,特意提了提身上的新裙子,说道:“你这话咋说的,是不是瞧不起来我,觉得我买不起。”这方脸妇人正是那东家使银子找来的,只说过来买一片月事带,就赚她一条新裙子,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她哪有不干的。
而且,那位赚裙子给银子的还说了,一定要闹起来,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她上苏家小店买过东西!
苏玉冷冷的看了她一眼,道:“你要买的东西我店里没有。”她懒得跟这种人废话。
那方脸妇人一听,眼中带着一抹来不及掩饰的笑意,紧接着,她就板了脸,走到苏家小店的大门口,故意说道:“你这人是咋回事,我上门买东西,你还将我往外赶,是不是不想做生意啊?”
“就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净把客人往外赶。”
方脸妇人以为,说了这样的话,苏玉一定会将好声好气的将她请进去。
苏玉坐在店里,动也没动。
任那方脸妇人说破嘴皮子,苏玉依旧没有答她的腔,这方脸妇人恼怒得很,她见外面有人朝这里指指点点,心思活铬起来,她又进了屋里,准备继续闹。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了苏家小店的门口,一个戴着面罩的小姐带着四个丫鬟走了进来,穿绿衣的丫鬟进门就道:“苏掌柜,我家小姐来了,准备跟你谈谈上次您说的事。”
绿衣丫鬟说完,又扭头瞧了一眼方脸妇人,她轻声问道:“这位是上门的客人吗?现在我家小姐在店里,怕是不便,还请这位客人先行离去。”
那方脸妇人缩着脖子退了出去,乖乖,连个丫鬟都能穿绸,这是员外家的姑娘还是知县家的姑娘啊?
她决定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
这位小姐是知县家的小姐,年方十五,生得花容月貌,她今天过来,主要是为苏家小店的事。她就快嫁人了,陪嫁的庄子跟店铺都选好,她要嫁到外地,那边可没有这好用的月事带,不仅她能用,以后的孩子也能用,所以,她就想跟苏玉商量商量,看以后是怎么办。
其实,她想得到苏玉的铺子很简单,只需跟她爹说一声,保管苏玉会将店铺乖乖的奉上,她直觉认为这种小店赚不了多少,所以她对这店不感兴趣,她主要是怕自己用的时候不方便。
所以,她想让苏玉在她夫家那片地租下铺子开起来。
苏玉将知县小姐请到了二楼,那里有雅间,方便说事,一楼就交给成婆婆了。
刚上了二楼,知县小姐无意中瞧见了通向三楼的木楼梯,随口问了一句:“那上面有什么?”
苏玉笑道:“衣裳,新奇的成衣。”三楼成衣的价钱极高,不过,想必知县家小姐是买得起的,所以,苏玉松了口,愿意让她看看。
知县小姐笑了起来:“新奇,连你都说新奇的东西,我倒想看看。”
苏玉道:“三楼有规矩,去了就得买下,若是不买,那就不必去。”这主要是怕样式泄漏出去,反正,种衣裳一件,买了以后就不制了,这样,价钱就能提高些。
知县小姐本来只有三分的兴趣,可听了苏玉这遍话,那兴趣一下子增到了七分。
还有这样的规矩,真是稀罕。
知县小姐抬抬下巴,冲苏玉说道:“去,将三楼的隔门打开,我倒要瞧瞧是什么东西。”
苏玉低声道:“咱们的规矩,每件成衣一千两,见着银子,才能开门,衣裳是不退的。”
这也太贵了。
知县小姐拧着眉道:“这是衣裳是金子做的不成?”
绿衣丫鬟也附和道:“就是,万一这衣裳穿不了,那可怎么办?难道还不许换吗?”
苏玉缓缓道:“是这样的,您买衣裳买的是样式,你买了以后,那件衣裳不会再挂出来,当然,我们还会为你量身定做,你若是只买样式,不要成衣,那我们会退您二百两。”
苏玉一开始是想等过一段时间再开放三楼的,可小店开了之后,这月事带卖得极好,三楼若是也开了,那制衣都制不过来,苏玉就将三楼的规矩改了,改成买断,所以价钱才会这么贵。
苏玉说完,又加了一句:“这样式在您的手上,不管是您自己穿,还是卖出去,都是您说了算。”
知县小姐盯着苏玉看了很久,最后,她轻哼一声:“绿衣,拿银子。”
穿着绿衣的丫鬟听到这话,本想说些什么,可最后只是将怀中的银票掏了出来,递给苏玉。
她看出来了,小姐生气了,若是这时惹了小姐,那她回去之后肯定会受苦的,所以,她才闭了嘴。
苏玉很不客气的将银票接了过来。
她拿出钥匙走在最前面,门三楼隔间的门打开了,然后,带着知县小姐进了三楼,除了知县小姐之外,另外四个丫鬟苏玉都没让进。
知县小姐当然不肯,最后,苏玉松了口,让那绿衣的丫鬟上来了。
她们一进来,苏玉就关了三楼隔间的门,主要是怕样式泄漏出去,这年代没有版权,还是谨慎点好。
知县小姐看着屋里的成衣,惊呆了。
苏玉微微一笑,这屋里的成衣是套装,除了最开始的那件是叶三娘制的外,剩下的四件都是苏玉空闲的时候自个制的,这一次展示的是汉服,祺袍和高定礼服被苏玉放到了另一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是不同的系列,不过目前只有汉服系列是完整的。
花了三个月,专门制这个,能不完整吗?
知县小姐走上前,轻轻的摸着那件大红色的汉服,她在成亲了,喜服已经在制了,不过她觉得,自个喜服的样式比不上眼前这件。
她的手放在红色的汉服上,舍不得离开,真好看。知县小姐走上前,轻轻的摸着那件大红色的汉服,她在成亲了,喜服已经在制了,不过她觉得,自个喜服的样式比不上眼前这件。
她的手放在红色的汉服上,舍不得离开,真好看。
汉服一共有三种样式,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上衣下裳分开剪,在腰部相连,相成整体。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衣正色,裳间色,上衣颜色纯正统一,下裳则色彩交错。第三种是襦裙,有齐胸的,齐腰的,还有对襟的。
襦裙做了三种,上面两种各做了一件,合起来就是五件。
颜色也有不同,有大红的,有嫩黄的,还有浅绿的,黑白色苏玉都避开了。
县知小姐对每一件都爱不释手,尤其是看到齐腰襦裙的时候,她的脸还微微红了。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 262 去,留
知县小姐带着衣裳,心满意足的走了,她觉得这千两花得很值。
苏玉将一千两收了起来。
她跟知县小姐说过了,不要把衣裳从她这出来的事传出去,这样,又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赚大钱。
苏玉没想过把生意做大,那样太惹眼了,说不定会被有心之人盯上,那样可不划算,要知道,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极低,太富,容易出事。
闷声发大财就行。
所以,苏玉并没有同意知县小姐开分店的事,再过几月,这边的生意都顾不及了,哪还有功夫去开分店?
又过了两日,那方脸妇人又来了,她本以为这次可以将那人交待的事完成,没想到,这苏家小店竟然关了门。
她傻眼了。
苏玉确定关门了,方策派人带信给好,说半月后他们就可以出发了,苏玉将这事在家中一说,苏老婆子闹着要回乡,她家老头子都回了苏家村,壮壮他娘也在乡里,独她在这,呆久了也怪别扭的。
苏玉又问了小宝跟高平的想法,小宝跟高平没吭声,石头则是甩着棒子道:“我不回去,我不种田,我要留在这。”在这住着多方便啊,还不用种田,又热闹又好玩,石头压根就不想回去。
苏老婆子听到石头这话,扬手就拍了他的头一下:“瞎闹啥,咱们回乡里去,这里花费多贵啊,在乡里住着,屋子都不用付钱,你说咱能省多少银子啊。”
石头捂着头,眼骨碌一转,大声说道:“咱们要是回去了,那这边的田地咋办?”
苏老婆子叨道:“要么卖掉,要么租给别人种,田地放着,难道还能没了不成?”
苏老婆子说完,忽然看向苏玉:“你咋想到回安定县去,咱们家这生意不是做得好好的吗,若是回去,一月得少好几两呢。”
苏玉道:“那边的新知县托我办点事。”
苏老婆子一惊:“新知县?那地都毁成那样了,还能新知县肯过来?”她说完,又琢磨着,“那、那县以前那个常知县呢?”
说实话,苏老婆子之所以才这么问,主要是常知县还是很合他们老百姓的心意,比如那些税收都是按规定的来,可没有多收一分,光是这点苏老婆子就觉得很满意了。
苏玉道:“常知县回京了,听说没当官了。”
苏老婆子摇头道:“可惜了陈府那姑娘,那陈府多有钱啊,若是将陈家姑娘都纳了,那常家这下半辈子可就不愁吃穿了。”
苏玉没想到苏老婆子还记着这事,她都快将这事忘了,原是去年的事,可现在却觉得隔了很久似的。
小宝抬头问了一句:“二姐,要不这样,等学堂今年的课完了,我跟阿平哥再回去。这银子都交了,要是不上完,多亏啊。”
“你们还小,若是留下,谁照顾你们啊?”苏玉皱眉问道,说实话,她要是不在这,她还真不放心把两个孩子交给别人,就算是徐师傅也不行,毕竟是外人,她跟徐师傅认得的时间不算久,就算现在处得再好,也不能说明什么。
总一点,知人知面不知心,她不放心将两个孩子留下,尤其是小宝,可是她亲弟弟,她家就她跟小宝了,没谁都不行。
小宝看了高平一眼,高平低下头,小宝就没再吭声了。
“我想起来了,”苏玉一拍脑袋,喜道,“咱们的新知县可是新科探花,我在在他手下做事,你们可以一起跟着我,反正现在安定县也没啥人,他忙不起来,你们两个可以找他求教学问。”
新科探花!
小宝跟高平的眼中迸出热切的的光芒,探花,那可是极有学问的啊!
苏老婆子也呆住了:“新、新科探花?乖乖,那得多厉害啊!”像他们村,要是能中个秀才,那就谢天谢地了。
高平在惊喜过后,却是犹豫起来:“他是探花,真的能教我跟小宝学问吗?”
小宝听他这话,也变得不安起来:“二姐,要不咱……”
苏玉笑了起来:“你还记得方小大夫吧,那人是方小大夫的哥哥,来过咱家,你还记得吗?”小宝惊喜的叫了一声:“是他,我记得!那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大哥哥!”见过一面,也算是认得了,而且,还是方小大夫的哥哥,方小大夫可是教过他认字的,算是他的半个师傅呢!
师傅的哥哥,这样一想,小宝倒也不怯了。
高平悄声问小宝:“那新科探花真愿意教咱?不会,瞧不上咱们吧?”他还是很担心。
小宝也悄声答道:“不会的,那方家哥哥是好人。”没错,就是好人。
石头见大伙都同意了走,他也不能一个人留在这,于是丧着脸,无精打采的,正在这时,他看到了徐师傅,他眼睛一亮,说道:“师傅,师傅,我姐说要回乡,那里穷乡僻壤的,啥都没有,不如咱们留下来吧。”
徐师傅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笑眯眯道:“乡下好啊,好下少纷争,正是养老的好地方,我还就爱去那。”
石头的脸垮下来了。
苏玉忍不住叹道:“这一年到头,都不知道搬了几次家了。”
苏老婆子点了点头。
叶三娘知道这事后,脸色略沉,她寻了苏玉,问道:“咱们这铺子咋办?”她一月能得十来两,活轻松,钱又拿得多,若铺子不开了,她去哪找这样的好事。
苏玉道:“我正准备跟你说这事呢,现在有两个法子,我不在,这店肯定是没法在这边开了,要么你跟我走,去安定县,当然,你若不想去,也可以留下。”有一句话苏玉没说,店虽然迁走,但是生意依旧要做,是这样的,她每月会派人将这边的货送来,到时候,一样赚钱,她已经跟柳阳县的几位权贵说好了,到时候直接送到他们府上。
苏玉没将话说完,她主要是想看看叶三娘的反应,若是叶三娘这次合了她的心意,那么以后,她会将叶三娘当作心腹,银子,是绝对不会少的。
叶三娘面色犹豫,她有老有小,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
苏玉静静的看着她。
过了会,叶三娘才似叹气般说道:“那边,工钱是怎么开的?”
苏玉道:“跟这边一样,你拿一成的利润。”
叶三娘抿着嘴问:“我记得,安定县不是没住人了吗,若是将店搬去,那边做得成生意吗?”
苏玉笑:“总得试试。”
叶三娘低声问道:“你为何非去那边不可呢?这边不好吗,咱们在这边做得好好的,银子好赚得多……”
苏玉听着。
叶三娘说了好一会,这才停下,过了会,她又张嘴道:“你是怎么想的?”她一脸复杂的看着苏玉。
苏玉等着叶三娘的决定,若是叶三娘愿意跟她走,她那不仅会同意叶三娘留下看店,还会将货物的事交给她,若是叶三娘不愿意走,那不好意思,两清。
她不得不这样,以后心起来,她不想还要怀疑自己人,那得多累。
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叶三娘,那是因为有媒婆给叶三娘说亲,叶三娘也没拒绝,这事她藏得很紧,只跟自家老娘说了。
苏玉是无意中知道的,更巧的是,叶三娘说亲的那个男人,好像开了一个叫什么李家小店的,跟苏玉卖的是一样的东西。
那男人去年丧妻,一直未娶,如今瞧中了叶三娘,还说要接叶三娘的老娘跟儿子一块去,到时候当亲娘亲儿子一样对待,那男人对叶三娘极好,日日送礼,若不是这样,苏玉还真没瞧出来。
“我、我还是不去了。”叶三娘摇摇头。
苏玉的眼神冷了几分,不过,脸上依旧带着笑:“好。”她说完,转身就欲走。
“等等,我、我改主意了,我想跟你一块去。”叶三娘突然冲上来,拉住苏玉,她脸上的表情有几分慌张。
苏玉打量着她:“你为何又改了主意?”
叶三娘咬咬唇,苦笑道:“你说得对,女人还是得靠自己,男人根本就靠不住,纵在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等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所以,这是拒了那门亲事?
苏玉不动声色的问道:“你不会后悔吗?”
叶三娘摇摇头,眼神越发的坚定起来。
苏玉笑了起来。
有一句话她没有告诉叶三娘,那个跟叶三娘提亲的男人,在烟花胡同养了外室,还生了一双儿女。
如果叶三娘不跟着她走,她也会将这事告诉叶三娘的,不过,那肯定会是她走了以后。
至于现在,既然叶三娘不想跟那男人,那就没有说的必要了。
苏玉对叶三娘说道:“你若是犹豫,那再考虑几天,在我们离开之前,你都可以改变主意。”
叶三娘看着远处,轻声道:“不改了。”
苏玉看着她:“如果店铺给你打理,你愿意留下来吗?”
叶三娘一脸吃惊的看着她。
苏玉又问了一遍:“你愿意吗?”
叶三娘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你的意思是,交给我打理?”
苏玉点头:“是。”
叶三娘的声音微微颤抖:“我我要再想一想。”
苏玉道:“好,给你一天时间,等想好了就告诉我,你若是不想留下,我也好早作安排。”刚才一番试探,也看得出叶三娘这人还是有几分真心的,所以,苏玉愿意相信她一次。
叶三娘恍恍惚惚的回了屋。
苏玉也回了屋,开始收拾东西。
叶三娘回家与老娘商量了一番,商量之后,她心里是想留在柳阳县的,可是,看铺子的事她没做过,也不知做不做得来,于是,她就跟苏玉说了:“要不,我去店里试一天。”
苏玉直接同意了,之后,叶三娘就去了店里,成婆婆跟刑嫂子都在,这两位平日没事就看着店,叶三娘想,做掌柜还挺轻松的。
叶三娘前脚踏进店里,一个方脸妇人后脚就跟了进来,那方脸妇人一进门就嚷道:“给我拿十个月事带,要最新的那种,要厚的。”
叶三娘头一回做生意,自然是笑脸迎人,她立刻道:“好,您稍等,我现在就给您拿。”
方脸妇人眉头一挑,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叶三娘以为她等得不耐烦了,便立刻回去了后面的仓库,将方脸妇人要的十个月事带拿了过来。
方脸妇人脸色越发的难看,她在心里呸了一声,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她先前想买一个,这店大欺客,还不肯卖,现在她买十个,这就巴巴的送来了,这不是欺客是什么!
方脸妇人从叶三娘的手里将月事带抽了去,叶三娘跟在跟在后面道:“您还没给银子。”
方脸妇人见叶三娘一脸好欺的模样,心中一声冷笑,她拿出铜板,往叶三娘手上一递,叶三娘伸手要接,这方脸妇人见状,故意将手中的铜板往前一递,叶三娘的手离那方脸妇人还有些距离,自然就接了个空。
方脸妇人的铜板散落了一地,还叮叮当当的响着。
方脸妇人昂着下巴,眼中带着嘲弄:“哎呀,你手脚可真慢,瞧,这钱都掉到了地上。”
叶三娘脸色一白,她蹲下来,将地上的铜板一个一个捡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