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衣冠嫡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筑梦者
遂,她也朝吴嬷嬷回了一礼,“嬷嬷路上保重。”
吴嬷嬷笑得很勉强,她这一趟可以说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如果陶姚不是叶家的女儿,那她肯定是带人回京城的,现在只能说可惜了,这个变故她要回京城禀报过王妃,由王妃定夺才行,再说若是再要来请陶姚,那就要正式得多。
连嬷嬷来不及多说什么,看到吴嬷嬷已经带着人转身离去,她只来得及给陶姚行礼,先是恭喜陶姚与亲生父母相认,随后又表示会回去将这里的变故跟自家少夫人说。
陶姚看得出来连嬷嬷的不自在,以前她不过是个要借武安伯这棵大树庇佑的孤女,身份上远远比不过钟秀,可如今她却转身一变成为了公侯千金,这个变故确实大,也难怪连嬷嬷会觉得不适应。
想明白这些,她上前握住连嬷嬷的手,亲热地道,“嬷嬷无须如此客气,当日我还受过邹少夫人的帮助,这点我永世难忘,如果因为我的身份转变,你们就跟我变得生疏了,这实非我所愿。”顿了一会儿,“认亲之事过于匆忙,我还没来得及跟邹少夫人通信说上一说,嬷嬷回去代我发向邹少夫人说声抱歉,并非是有意隐瞒,只是实属突然,我都有些手足无措……”
陶姚这姿态让连嬷嬷的表情渐渐变好,其实别说陶姚还没有适应高门贵女的身份,就连她到现在都还在发懵中,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是最佳,最后只能选择毕恭毕敬。可是陶姚说了这一番话之后,她的思想包袱都放下了,这说明陶姑娘还是陶姑娘,并不因为变成了高门贵女就翻脸不认人。
“姑娘放心,我一定将话带给少夫人。”她忙保证道。
“有劳夫人了。”陶姚笑道。
连嬷嬷这才满意地转身离去。
这两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陶姚只好送她们离开诊所,等看到远去的马车变小了之后,她这才转身回去找鲍芙。
“娘来了多久了”她握了握鲍芙的手,好在是暖暖的,这就放心了。
鲍芙并没有阻止女儿去送人,伸手拉着女儿有些凉的手,脸上略有些责备,“这天气冷,也得注意身体才行,别老是忙到忘了自己。”
“娘,女儿知道了。”陶姚笑着握紧母亲的手,陪着女儿往食堂的方向走去,然后才道,“娘,那个吴嬷嬷是什么来历”
“你不知道”鲍芙略有些惊奇地道。
陶姚摇了摇头,将这吴嬷嬷到来的一连串事情简单说了说,最后才总结道,“我都才刚忙完,她就要告辞了,我也不好强留她,哪来的时间弄清她背后的主子到底是何来历莫非真是得罪不起的人物”
鲍芙轻拍女儿的手,“别多想,她是宁王妃,宁王这人你知道吗”
陶姚这才恍然明了,原来要请她的人是宁王妃,对于宁王此人,她还真知道一点,毕竟就她所知,傅邺跟宁王来往甚密,如今再细想想,估计她第一世时最后夺得皇位的搞不好就是这位宁王。
不过她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至于宁王妃是扁是圆,是好是歹她就无从知道了,她一介民女,是没有那个机缘得见这种皇家媳妇的,就连能听到传闻都少。
鲍芙见到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还真不孤陋寡闻,心里不禁又更感谢陶谦夫妇,真的把她的女儿教得很好。
“既然知道这宁王是谁,就该知道他是皇子,如今太子倒台,他倒是遇到了好时机。”这话鲍芙说得很小声,妄议皇家可是大罪,“这位宁王别的不说,膝下没有儿子那就是最大的硬伤。”
陶姚瞬间睁大眼睛,看来母亲要说些宁王府的秘辛,于是她忙示意母亲先不要说,反手拉着鲍芙就往她住的地方走去,然后打发田大嫂去端饭菜来。
田大嫂看她们母女有话要说,遂立即应声转身离去,把空间留给这对母女。
“娘,这儿说话倒是无妨。”陶姚见到田大嫂很识趣地将门给关上,心里满意,又立即吹了声口哨,让狼崽子小银过来守在门口,有它在,没有人能随便靠近这里。
女儿的小心谨慎让鲍芙满意,她本来还想着要不要趁这段时间教女儿一点这方面的事情,如果到了京城说话口无遮拦那可是要惹大祸的,好大女儿这份谨慎用得很恰当。
“你做得很好,往后到了京城也得这样,事事谨慎才不会最终翻车。”鲍芙循循善诱。
陶姚微微一笑,其实她没有那么马大哈,什么都往外说,第一世时她虽然是傅邺的外室,但傅邺几乎都和她住在那金丝笼里面,他的很多事情她也是略知一二,但他的书房她却是从来不进去的,好奇心会杀死猫。“娘,女儿记住了。”
鲍芙这才开始说起宁王妃简氏,出身不算太高,是当今皇帝赐婚给宁王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皇帝当时并没有想过要让这儿子继承皇位的,再说当时有太子在,自然不会给其他的皇子赐下身份高的妻子,没有什么助力的妻族,那皇子就得老实安份,这可以说是老皇帝对于除太子外其他皇子的处置方式。
宁王妃简氏嫁给宁王之后,倒也算得上是个贤内助,事事都以宁王为先,而且还出面为宁王纳了几房妾室,可以说在为人妻上面没什么可指摘的,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成婚十年,她没能为宁王养下一个嫡子。
陶姚在鲍芙说到这里的时候,猛地抬头看向母亲。
鲍芙一看女儿的神色,就知道她已经猜到了什么,女儿的聪慧让她十分高兴,见到女儿没有第一时间追问,而是耐心等自己继续说,就更为高兴满意了,“就是你想的那样,她生过孩子,但无一例外都没有养下来,这几乎成为了她的心病,而宁王似乎也表现出来极为爱重她,至今没有松口让其他的女人先行诞下他的子嗣,似乎非要生个嫡子的样子。”
这番话带上了鲍芙自己的主观猜测,显然在鲍芙的想法里面,宁王情深的形象有做戏的嫌疑,但是身为皇家子嗣,这倒也在情理当中,他们天生就是做戏的高手。
至于宁王妃信不信这份真情,那就只有宁王妃才知道了。
鲍芙的语音里渐渐带上了几分同情,“后来渐渐发展成她怀孕后,不管如何精心照顾,只要一个喷嚏或者咳嗽就会容易流产,有一次甚至已怀胎到八月,但孩子还是没能保住,一出生就是个死胎。”
陶姚的身体打了个冷颤,她虽然没生过孩子,但却知道母亲失去孩子会有多痛苦,做了这么多年的妇产科医生,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很快能走出阴影重新孕育生命,却也有人终于都笼罩在这样的阴影下面,一辈子都得不到解脱。
鲍芙是最明白宁王妃这种心情的人,毕竟她也曾失去过自己的孩子,尽管方式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
好在她得以认回亲生女儿,而宁王妃的伤痛却还在继续。
“说来这也算是个可怜人。”最后她总结了这么一句。
陶姚却是想到了习惯性流产,这个病症的成因其实有多种,现在没有见到宁王妃本人,她却是不好下定论。
鲍芙看到女儿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她肯定是想到了宁王妃的病症,于是道“如果你想给她医治,那就去吧。”
陶姚猛地回过神来看向母亲,心里到底还是有了几分顾忌,“娘,如今太子倒台,其他的皇子可以说为了夺嫡要各显神通了,我这个时候去给宁王妃保胎,合适吗”顿了一会儿,“毕竟爹担任的是这么一个职位,估计不少皇子都急于拉拢他吧”
之前这吴嬷嬷来得突然,她没有时间想太多,现在再想,却不得不更谨慎处理事情。
鲍芙道,“你不要有心理负担,虽然我们相认不久,但你做任何事爹娘都支持你。”
她到底更多的为陶姚的心情顾虑了,至于站位的事情,相信回头跟丈夫说,丈夫应该也有应对之策。而且据她所知,傅邺与宁王来往过密,只怕自己的大儿子暗地里也有一份,好在这些小子还能全然代表家族的意见,这也才容得他们上上乱跳。
陶姚听了这些话,说不感动是假的,自从相认以来,母亲总是这般支持她,心里总是暖暖的。
只是这样的好心情在见到傅邺的时候,立即大打折扣。
“那宁王妃若是下次再来请你,你直接拒绝她便是。”傅邺道,之前还猜不到后面之人,在见到吴嬷嬷的脸的时候,他还有什么看不出来所以他那时候与叶凛只是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要直接出面的意思。
不喜欢陶姚被人差遣是一回事,这宁王妃可是出了名的养不了孩子的人,不管是怀胎还是生下来,她都养不住,没有必要让陶姚去沾染这样一个人,一个搞不好还会被她迁怒,这可就没有意思了。
对于这样的后宅女人,无论是他还是叶凛都不会太放在眼里,更何况宁王这样意图夺嫡的人看看宁王后面纳的小妾,虽然都是庶女出身,但哪个背后与当朝势力没有牵连宁王妃就是因为识大体,才能继续霸占着这个位置。
“那是我的事,何须你来操心”陶姚不悦地道。
其实自从听了宁王妃的事迹,她虽然同情,但也不会莽撞行事,这可是皇家儿媳,一个搞不好随时都会连累全家。
以前自己是孤儿的时候,自然不会想这么多,更多的想着能推广这种接生方式,给更多的孕妇婴儿制造环境,所以她并不惧与这些皇族之人打交道,反正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砍头也只砍她一个人的头。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有自己的父母与兄长,她不能任性地只考虑自己的想法,而置他们于不顾,这样才是令人心寒自私的做法,至少她看得出来全家人对她还是颇为真诚的,那份迟来的亲情并不掺假。
她自己会明辨是非,不需要傅邺来告诉她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他这种做法让她十分不爽,所以她也将这份不爽给表现了出来。
傅邺却是误会她是因为自己而故意唱反调,脸上不仅有几分急切还有几分隐忍的怒气,“陶姚,我是说正经的,那宁王的后宅别看表面风平浪静,妻妾和睦,其实里面的凶险你是看不到的,宁王妃的前几次丧子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陶姚是女人,哪会猜不到这里面有猫腻背景来历不大的正妻与各有来历的小妾,呵呵,这里面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故事。
现在听到傅邺亲口所说,就更证明宁王妃生下来的孩子死亡是非正常的。
“所以这一潭池水你还是不沾为妙。”傅邺最后给出了结论。
陶姚这回没有与他唱反调,不喜欢听他号令是一回事,至少他说得有理时她还是能听进去一二的。
“我不会逞强行事的。”最后她给了傅邺一个确切的答案。
傅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陶姚会因为他而一意孤行,在他的记忆里面,宁王后来登上大位后所封的太子并非正妻所生,而这位宁王妃其实也没有熬到成为皇后就殁了,最后仅仅被追封为皇后,只是死后再如何尊荣对于当事人来说又有何用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人找来
吴嬷嬷返回京城后,就立刻打发掉连嬷嬷回武安伯府,然后急急就返回宁王府,这事必须第一时间禀告给王妃知道。
宁王妃简氏自打又怀上身孕后,是一步也不敢走出自己所住的主院,她的年纪已经不轻了,如果这一胎再养不住,她真怕日后膝下空虚,老了老了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想到府里那几个小妾,她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一群还没有生养的女人也敢给她脸色看,也不看看她自己是什么样的货色,京城里人人都说自己贤惠大方,可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她能不贤惠大方吗
正想事情想得出神,就看到身边的近侍大丫鬟急匆匆地走进来,凑到她身边低语一句,“王妃,王爷进后院了,不过到刘姨娘那儿了。”
刘姨娘,宁王最近新纳的小妾,单看这小妾的出身其实不太起眼,毕竟爹娘都只是商户,按理来说这样的身份是配不上皇子的,真喜欢收房当个通房丫头都算抬举了。
可人家偏有个当舅舅的大将军,这大将军可是泥腿子出身,当年家里养不起这么多个儿子,就跑去从军混口饭吃,也算是命好,真就混出了头,如今还兼任着兵部尚书。
可惜等他崛起的时候,惟一的妹妹已经嫁进小商贩家里,这个兄长想再给她择上一门好夫婿也无用武之地,最后只能给妹妹妹夫一点扶持,让这妹夫家由小商贩发展成商户,如今说不上日进斗金,但赚得还是挺可观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冷笑一声,她的那位丈夫宁王真不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面翻出这么一个人来,并且还要她亲自出面将人用青帘小轿迎进门来,正正因为这个原因,她就知道丈夫并不是看重这刘姨娘的人,而是看中了她背后的权势。
说来,这府里的哪个姨娘不是这样那样的出身,单拉出来没一个是能上得了台面的,可若是要细究背后关系,那就是能好好说道一番的。
她也明白丈夫的想法,身为皇子,哪一个对上面那个位置不垂涎三尺她自己也想着有一天能跟着他母仪天下,要不然她何必作践自己去出面把那些个居心叵测的女人给求回来
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已经隆起来的肚子,自己的长子长女是怎么没的,她再清楚不过了,可丈夫却要她按捺住,并且许诺给她,等日后坐上了那个位置,后院这些女人全任她处置,现在一定不能坏了他的事情,要不然也别怪他翻脸无情。
听听,这就是一个在外人眼里深爱着她的丈夫,什么山盟海誓,什么甜言蜜语都是假的,刚嫁的那会儿她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而且想着自己不过是一个四品官的女儿,能被指婚给当朝的皇子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那时候有多欢喜,后面就有凄凉,在男人的一张蜜嘴下,她的野心开始疯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到了现在她已经不记得了当初那份为他而心动的心情是什么模样的了。
思及此,她朝那大丫鬟只是轻轻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为了一个姨娘争风吃醋不值得,为了肚子里这个孩子她也要保持好心情。
吴嬷嬷急匆匆进门后就让人通报给王妃,到了王妃门口只等了一会儿,就看到王妃身边的大丫鬟掀帘子出来宣她进去。
她这才整了一下衣物,直接就迈步进去,屋里点着宁神的熏香,王妃正歪靠在迎枕上,整个人看起来比出京时丰腴了一些,只是她还没有开口,就见到王妃半闭着眼睛道,“人请回来了吗”
“王妃,老奴有辱使命,那边出了变数。”吴嬷嬷不敢隐瞒,忙上前禀报。
宁王妃这才睁开眼睛,一双冷眼看向吴嬷嬷,“出了什么变故让你这般表情说来听听。”
心里算了算日子,这吴嬷嬷不该回来这么早的,哪怕心里知道有变异发生,当了这么多年的宁王妃,她也早就练就了面不改色这个本事。
吴嬷嬷看到自家王妃没有动怒,心里这才稍定,好在王妃没怪她办事不利,不过待目光看到王妃隆起的肚子,她就想骂自己蠢,就王妃这动不动就会流产的身子,她还敢动什么怒只怕大笑都不行,太医给的方子就是保持心情,勿大喜勿大怒,所以最近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这个王妃都不会有大动作的。
毕竟保胎第一嘛。
想明白这利害之后,她这才放松心情地走上前去,细细地将她到了那个偏僻的荷花村后的所见所闻都细细地禀告给宁王妃听。
而另一边厢的钟秀也在听连嬷嬷像说书一样地说起陶姚的身世,而她听得却是目瞪口呆,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奇闻
永安侯府早年丢失了一个女儿的事情,其实各家各府都知道,只是后来这人一直没找到,渐渐地也就没人提了,最后那金家表姑娘鹊巢鸠占后,就更没有人提这位真千金。
“真找到了不会是做假的吧”
会这么说,并不是见不得陶姚好,而是这在是难以置信啊,就怕万一认错了,这可对陶姚不会是好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