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的只是村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米罗维奇跟契卡夫斯基两人满脸愤怒。
却没法反驳。
“就像刘春来说的,现在他有更好合作对象,没有了你们作为中间商赚差价,利润将会大幅度上涨。根据我的消息,刘春来跟达科集团双方签订的战略贸易协议,每年交易规模上亿瑞士法郎……”
顾枫叹了一口气。
装着很无奈。
瑞士法郎是什么价格?
顾枫其实不知道。
但从上亿这个数字,就能知道交易规模有多大。
就这些货物的数量,每年有几百个火车皮的规模。
如此规模,远东贸易能吃下?
亏得他们还想借着机会去坑刘春来的货……
“这么说,跟他们合作是不可能了?”
米罗维奇一脸失落。
好不容易谋划好。
结果还没实施,就胎死腹中了。
至于刘春来是如何跟达科集团搭上线的,他们也知道。
人家是通过政府的官方渠道。
能如何?
契卡夫斯基冷脸看着顾枫,“你出卖了我们?”
顾枫直接翻了个白眼。
“达瓦里氏,如果出卖了你们,你觉得还能跟我在这里谈话?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刘春来根本就不是咱们能对付的?这么年轻,短短几年时间,从白手起家到亿万身家,你们能做到?”
顾枫一脸嘲讽。
米罗维奇阻止了要发作的契卡夫斯基。
事实如此。
能如何?
“其实这次他们达成协议很简单,双方交易规模太大,属于达科集团跟刘春来背后的整个代表团的打包谈判,如果想赚钱,就只能跟宋瑶谈,分销一些产品……以前就熟悉,有些东西,会好谈很多的。唯独就是利润少些,以前那计划无法实施了而已……”
顾枫劝说着。
他知道刘春来留下两个家伙的目的。
阿穆尔州虽然穷,市场也不能放弃。
同时也能向刘春来提供不少设备跟技术。
蚊子再小也是肉。
刘春来根本没把这两人当回事。
不是同一个量级的对手。
“宋瑶那女人,要的价格太高,我们的利润非常薄。”
米罗维奇深呼吸了一口气。
利润少了,谁还愿意做?
“顾枫,你跟他们关系好,能不能帮我们说说,把价格降低些?”
顾枫摇头。
“不是我不帮你们。他们跟达科集团签订的合同,已经占据了很大产能,供应这边的产品是有限的……另外,如果嫌弃利润薄,放弃这业务,那就彻底没有了利润……”
米罗维奇跟契卡夫斯基没得到想要的。
最终只能去找宋瑶谈判。
接受宋瑶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
很多甚至比给其他的代理商更苛刻。
交易会结束后。
宋瑶一脸得意地向刘春来汇报,她们在布市,谈下来的所有合同价值超过两千万瑞士法郎。
虽然在布市的展销会上,都是跟一些小型代理商的合作。
规模也只有跟达科集团合作的六分之一左右、
却能为刘春来旗下工厂以及蓬县的工厂提供更高的开工率。
“你是不知道,就连那脱水蔬菜,在这边,都卖出了很高的价格!而且订单量很大……”
宋瑶一脸嘚瑟。
她可清楚地知道,那脱水蔬菜是什么玩意儿。
其实就是葫芦村种植的蔬菜卖不出去,然后刘春来的爹看着可惜了,晒干了。
在这边就变成了脱水蔬菜。
苏联这边因为气候问题,蔬菜种植本来就成问题。
特别是冬天。
没想到,直接得到了好几十吨的订单。
价格还不便宜。
“不错,不错。”
刘春来笑着点头,一脸赞许。
顾枫在一边,只是偷着乐。
要是宋瑶知道,刘春来私下跟达科集团谈的合作价值远远超过这个。
不知那时候她的表情得有多精彩。
当然,私下谈的,跟明面上的人员跟设备及技术方面没有多大的区别。
可效果不同。
顾枫同样也清楚,刘春来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飞机。
也许到时候,给价值两三百万的货物,就能让对方的飞机一架少几千万。
让宋瑶去谈,无论无何都不可能谈下这么多。
宋瑶能知道这事儿么?
不知道,更快乐。
“行了,这边的事以后负责。交易的事先由强子负责,你先跟我回去一趟。”
宋瑶早就盼着跟刘春来一起回去。
“已经通知了所有人,都会在蓬县等着。”
郑强说道。
“那行,辛苦你了!”
郑强不回去。
即使是这边的负责人,因为不涉及生产,再加上贸易的产品种类、数量等,刘春来跟未来负责这边交易的宋瑶都在,也就没有必要回去了。
现在还有不少准备工作需要做。
比如仓储、物流等。
要不然,货物到了这边,苏联人提供的交易物品没到,会出事儿的。
双方都是真心合作,当面交易,也没谁说怎么。
必须有人坐镇这边的。
“没事,咱在这边习惯了,逍遥自在。”
郑强笑着说道:“何况,还有顾老板帮衬着呢。”
顾枫只是尴尬地笑了笑。
究竟谁帮谁谁呢?
他根本就说不起硬气话。
刘春来没再停留。
直接乘坐当天火车到达冰城。
然后从冰城坐飞机到首都,首都转机回山城。
一路上,都没休息。
到了山城,没有合适的客运轮船,直接就让他们的运货轮船等着,乘坐货轮回去。
“真没想到,咱们国家这么大,坐飞机,都要这么久……”
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宋瑶早就疲惫不堪。
火车、飞机、轮船,连着不停地转,她还是第一次。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课本里都写着呢!”
刘春来笑着说道。
宋瑶直接翻了白眼。
香江的课本,可跟内地不同。
回来了。
刘春来整个人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从山城坐船到望山公社的码头,这一路上,嘉陵江沿岸风景,在夏日,算是最好的。
不同的风土人情,让宋瑶新奇不已。
倒也少了不少旅途中的疲惫。
“这里是一片工地啊?”
到望山公社码头时,宋瑶一脸惊讶。
她以为,应该是一座大城市的。
“最早,这里的码头只能停下很小的客船跟运猪船,春来兄弟搞产业后,这边才开始发展。这些年一直不停地建设。那边码头上的大货轮,全部都是春来兄弟跟妹夫赵玉军的船……也都是这几年添置的……”
刘九娃指着码头,对着宋瑶一脸自豪地介绍。
第一次,他们扛着几百条工作服改造的所谓牛仔裤去山城的时候。
这里,就是。
坐的,是运猪船。
码头上游不远处就是正在修建的望山公社水电站。
大坝已修了一半。
不少汽车正拉着泥土往河中间倒。





我真的只是村长 807 葫芦村式的特色会议,小秘书驾驭不了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真的只是村长最新章节!
“那里,就是望山水电站,为我们整个产业集群配套的……”
刘春来指着那边对宋瑶介绍。
“产业集群?”
宋瑶听得新鲜。
外面很多地方都是搞工业园区。
可这里,不是搞工业园区,而是产业集群。
没听过啊。
“其实也就可以理解成多个工业园区的集合体。从这边到我们那边,一共10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平地。嘉陵江往下,就到了我们上船的朝天门,从那里沿着长江直下,到达汉口进行铁路往南北转运,或是直达长江出海口的沪市……”
既然要培养宋瑶。
这些肯定得介绍的。
“这么好的区位优势?”
宋瑶瞪大了眼睛。
“距离市场太远,相比沿海地区,运输距离太长,成本太高。所以,就必须保持我们的领先优势……”
刘春来说道。
宋瑶在这些方面,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
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宋瑶认真地听着。
甚至从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掏出了一个工作簿,开始记刘春来说的一些话。
“春来爷爷,这边……”
刘千山看着刘春来,老远就打招呼。
爷爷?
宋瑶看看刘千山,再看看刘春来。
满脸不可思议。
“都是一个家族的。幺房出老辈子……”
刘春来懒得解释。
倒是刘千山,不停地打量宋瑶。
然后疑惑地看向刘春来。
这是二房?
或是换人了?
“以后跟苏联的贸易,由宋瑶负责。”
刘春来说道。
刘千山没有反对,倒是明白宋瑶出现在这边的意义。
“人都到齐了,就等你回来了。”
刘千山说道。
随后众人就上了车。
原本修建的快速道路上,到处都是货车。
不是往码头运输各种成品的,就是从码头往葫芦村方向运输材料的。
“这一片,未来主要是以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等为主的产业……”
“咱们要的那一批工程机械,可以加快这边的建设。”
宋瑶看着道路两边,到处都是工地。
工程机械却不是很多。
多是以人力在进行。
效率太慢了。
“对,未来这一片,主要就是工厂……”
刘春来自己都感觉到陌生。
每次回来,都感觉到跟记忆中有着很大的不同。
最早迁入的工厂,厂房都已经修建好了。
轻钢厂房,建设速度非常快的。
“那山绿油油的,比周围光秃秃的漂亮多了。那些房子,很漂亮啊……”
即将进入大队区域。
宋瑶指着远处出现的山说道。
周围的山,都是光秃秃。
那座山上到处都是绿色,连房屋都比其他山上多了很多。
老远就看到了。
“那就是我们大队。”
刘千山一边开车一边得意地说道。
“当初,咱们那山上可看不到几棵树,比周围的山还光。山上根本看不到几间像样的房子。”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春来爷爷当了大队长后,大队就开始种树,修房子,建工厂,所有人都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每月拿工资,从生到老死全由大队管……”
宋瑶惊讶地看着刘春来。
她跟了刘春来不短的时间。
同样,也跟着跑了不少地方,接触到的人,也没有谁谈过这些。
只了解刘春来在事业上的能力,却没想到这个大队长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做了很多人想做都做不到的事情。
“你们这是已经实现社会主义了……”
宋瑶惊诧地问道。
“早呢。当初穷,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搞集体产业,要不然,根本就没有现在的规模。”
刘春来说道。
要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
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最多,在集体发展道路上,比别的地方走得好一些。
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直接开到了四大队大队部。
大队部的红旗迎风招展。
朗朗读书声从大队部后面传来。
“上面是大队部,也只整个大队的中心区域。这匹山周围的区域,就是我们原来的几个大队……后面那些房子,是大队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职业培训的夜校,我们上来的那边,那一片区域是各个公司的办公区域……”
刘千山介绍着大队的布局。
整个山顶,有着非常合理的规划,完善的布局。
布局不只是当年贺炎钧做的规划。
贺炎钧的规划,以各种建设为主,大多数都集中在山脚下。
山顶上的规划,是来自刘春来的手笔。
山上所有房子都是四合院格局。
青砖黑瓦。
很好看。
楼房都修在山腰或山脚下。
宋瑶看着周围的一切,跟她以前看到的有着太大区别。
“到那山顶上,就可以看到整个大队的情况。早上上面看日出不错……”
刘春来指着燕山寺顶上说道。
青砖红瓦的燕山寺,比周围青砖黑瓦的四合院看起来气势磅礴多了。
宋瑶很意动。
想要去看看。
站在垭口上,看到的并不多。
“大家都在会议室吗?”
刘春来问刘千山。
刘千山摇头,“没呢。不知道您回来的具体时间……春来爷爷,不会现在就开会吧?要不,先休息一下?”
刘春来的风格,所有手下都习惯了。
说开会就开会。
而且开会也不浪费时间,几下交代完,就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这次的会议,跟以往不同。
涉及到整个大队跟刘春来旗下所有产业。
他们习惯了。
看看旁边疲惫不堪的宋瑶,刘千山提议着。
万一会议开到明早上,怕宋瑶扛不住。
刘春来也清楚回来的人在干什么。
“回来就开会,人能这么快到齐?”
宋瑶不理解地问道。
任何公司开会,都会约定一个具体的时间。
这样才能避免开会的时候因为没有提前安排,很多人到不了。
“先回来的人都没闲着,要么跑到相关厂里了解产能扩张情况或是新的技术产品……要么就跟各个厂领导拉关系,希望每次能及时发货……”
刘千山解释着。
大家都在这边。
就连蓬县的厂,知道刘春来下午到,中午也到了这边等着。
谁都知道,刘春来只要通知了,很可能就会回来的第一时间开会。
到不了的?
对不起,让能到的人来。
“马上用广播通知所有管理层,不管是大队的干部,还是我们各个产业的负责人,半个小时后开会。”
刘春来没有给宋瑶解释。
现在,没有时间浪费。
开会,也算是休息了。
宋瑶根本没想到刘春来还有这样的一面。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完全换了一个人。
冷漠。
果断。
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各个工厂跟生产队一样,安装了内部广播系统。
这原本是刘老支书的要求。
毕竟,大队厂子里的工人,也得跟大队的社员一样,接受来自支书的思想教育不是?
广播不仅能通知到大队所有区域,连各个工厂每个角落,也能听到。
广播完不到半个小时。
所有相关人员,全部挤在了会议室。
这么长时间。
这是第一次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坐在一起开会。
大队的干部同样也来了。
跟下属企业的管理层们泾渭分明。
庞大的会议室,依然拥挤得不行。
有一段时间大家没见到刘春来了。
纷纷跟他打招呼。
不过,更多的目光则是投到了刘春来身边比白紫烟更漂亮的女人身上。
不由纷纷向周围熟悉的人打听,这人是谁。
“一天没事瞎球搞!一回来就开会,开个球的会啊……”
刘福旺一进来,就没好气地说道。
宋瑶看着一个带着解放帽的干瘦老头背着手进来就对刘春来没好气地骂,想要站出来,教训老头一通。
完全是不把老板当回事嘛。
可看着会议室里的人,都是一脸平静,甚至都没多看一眼。
心中直打鼓。
那个长征路上追红军,跟鬼子拼过刺刀,打过老蒋,手榴弹炸过美帝坦克的牛逼人物?
也就是她恩客的爹。
这尼玛,惹不起啊。
甚至,刻意看了看老头的腰间。
果然。
一尺多长的筒烟竿。
算了。
还是看着就好。
“爹,这事情急呢。你们那干菜,一年签了几十吨……”
刘春来无语。
也就老头敢跟自己这样叫板。
要不是看在他那筒烟竿的份上,直接把他支书都给撸了。
“啥?那是多少?”
刘福旺愣了。
干菜真能卖美刀?
自己都当刘春来是拉去喂猪了……
“也就几十万斤……”
“多钱一斤?”
老支书高兴了起来。
就说嘛,自己的眼光还是没错的。
宋瑶要开口解释,被刘春来瞪了一眼。
不说话了。
“爹,开会就说这事儿呢。”
于是乎。
刘支书就规矩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其他人见没热闹可看,自然也都规矩了。
“大家都安静。废话没必要说。这位,是宋瑶同志,我的助手,来自香江,今后负责我们跟苏联的全部贸易。”
刘春来直接介绍了宋瑶的身份。
众人顿时震惊起来。
不少人看向郑倩。
郑倩是来自香江呢。
也算是刘春来的左膀右臂了。
手中权利极大。
郑倩看着宋瑶,疑惑不已。
刘春来给了那么高的薪水,也只是让自己负责卫生巾在香江以及出口的业务。
宋瑶不过是自己给刘春来找的一个生活秘书。
实际上就是陪睡的……
怎么转眼就变成跟自己同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
即使心中有疑惑,也没问出来。
她了解刘春来。
一旦做了决定,刘春来不会允许任何人质疑。
也正因为这样的习惯。
葫芦村跟刘春来的所有产业不管是计划,执行力度跟效率都高到让人无法相信。
讨论?
不存在的。
刘春来就跟刘福旺一样。
口里说是皿煮。
每次说完后,都是让反对的举手。
反正这么久了,每次会议的讨论,郑倩是没有看到过举手表示反对的。
唯一庆幸的是:到现在为止,刘春来的任何决定,都没出现错误。
大队的干部,跟各个厂的管理人员。
更是很早就适应了刘春来这种开会方式。
连刘支书都适应呢。
“人员就先不一一介绍,说道具体业务的时候,再介绍。下面,由宋瑶同志把这次跟苏联签订的贸易合同具体情况做下介绍,今天这个会,关系到后面几年的发展,所以,我希望大家做好记录,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会议来介绍……”
刘春来说完,示意宋瑶开始。
看着会议室里全是刘春来手下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大队干部,连以前需要仰望的郑倩也坐在下面。
宋瑶很紧张。
“直接介绍情况就行。不要去搞那些没用的,说什么官话……哪些项目有多少,根据与苏联签订的贸易合同协调各个厂产能……”
刘春来见宋瑶紧张,皱着眉头提醒她。
这又不是啥大场合。
宋瑶横下心,深呼吸了一口气,对众人开始介绍。
“跟苏联签订的贸易合同,最大份额是彩电,根据与苏联达科集团的协议,第一批五万台彩电,需在半年时间内交付……”
“这怎么行?咱厂现在产能才多少?现在市场本来就火爆,每天大量车排着队,生产出来一台装走一台……我们从哪里挪五万台产量出来?”
乐视彩电厂厂长陈锋直接就站了起来。
激动地表示反对。
彩电厂的生产已处于饱和状态。
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
产线上的工人,都已经长达几个月没休息。
宋瑶哪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
“坐下,说完再讨论产能的事情。”
刘春来轻声说道。
陈锋却没有坐下。
而是看着刘春来。
“老板,其它都可以商量,半年内协调五万台彩电出来,我做不到。新扩的产线最快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投产。”
1...343344345346347...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