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张寿说这话的时候,自然不知道此时此刻的王杰却是心里窝火——因为,朱莹竟是大大方方地策马走在他马车旁边,一副赖定了他的架势。等到他入宫的时候,朱莹跟在后头,他到了乾清宫的时候,朱莹也还紧跟在侧,甚至当他求见皇帝时,朱大小姐还赖着不走!
就连乾清宫管事牌子柳枫见这情景,都不由得出离诧异了。尤其是当王杰说有要事求见皇帝的时候,朱莹竟然一个箭步挡在了他面前,他简直是暗自叫苦,却还不得不对这位小姑奶奶赔笑道:“大小姐,王大尹见皇上这是有正事……”
“我见皇上难道是闹着玩吗?”朱莹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随即侧头瞥了一眼王杰,挑衅似的说,“王大尹见皇上为了什么事,我见皇上也是为了什么事!快,为我去通报!”
见王杰气得面色铁青,柳枫不禁对人深刻同情。如果换成别人,他当然就置之不理了,可面对朱莹的强势,他却不得不苦着脸快步前往通报,把选择权交给了皇帝。进了东暖阁,当他说出外头那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场面时,皇帝饶有兴致地沉吟了片刻,最终就笑了起来。
“莹莹这丫头,胡闹归胡闹,却不是不识大体的人。她既然一定要赖着和王杰一块见朕,肯定有她的目的。嗯,就这样吧,一块宣见。”
柳枫顿时瞠目结舌。宣召顺天府尹和赵国公千金同时觐见?这合适吗?然而,面对皇帝那毋庸置疑的眼神,他不敢迟疑,立马答应一声快步出去。果然,当他到了殿外,硬着头皮说出这匪夷所思的天子口谕时,他就只见王杰那张脸就快要变成黑炭了。
“臣参见皇上。”
“见过皇上。”
同样是面见天颜,和王杰的一丝不苟相比,朱莹显得散漫而又随便。而皇帝面对这有趣的一幕,却是神情轻松,嘴角含笑,仿佛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他亲切地微微颔首,道了声赐座,随即就只见王杰坐得端端正正,朱莹则是一手抱匣子,一手托着腮。
“王卿有什么要事?”
不想皇帝开口先问自己,王杰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头不满,满脸正色地将今日去张武张陆那家织染坊时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见皇帝听得极其认真,他就沉声说道:“皇上,农乃国之本,而男耕女织,更是从上古传下来的根本。如今既然有那样高效的纺机,怎能不推广开来,而是任其把持于私人之手?”
皇帝不动声色地听着,突然看向面露嘲弄的朱莹:“莹莹,你呢,来见朕何事?”
“我来代阿寿来送他的奏疏!”朱莹直接大大方方地捧着匣子站起身,笑吟吟地说,“阿寿这匣子他说是可以直达御前的,但我怕别人送不安全,就亲自拿来了!”





乘龙佳婿 第两百二十九章 理直气壮
王杰刚刚看到朱莹带着个匣子进宫的时候,隐隐约约就已经有些预感,此时见朱莹站起身上前将那匣子呈送给了皇帝,他的眼神不禁渐渐凝重了下来,最初的愠怒也变成了惊疑。
而皇帝没用柳枫代劳,亲自从上前来的朱莹手中接过那匣子,若有所思地瞧看那曾经困扰了无数人的十四环文字锁,他不禁笑道:“若当年太祖皇帝也和张寿似的,随便选十四个字当密码,估摸着就算从太宗皇帝开始,一大群人一个个字地试过来,到现在也没个结果。”
他一面说,一面按照自己和张寿约定的新密码,快速地旋转着文字锁,等听到喀嚓一声,他就轻轻松松打开了盖子。瞧见里头放着一本奏疏,奏疏下头还压着一张折叠成四四方方的纸,他却也不急着打开那张纸,先拿起奏疏,不紧不慢地看了起来。
然而,只是扫了过半内容,皇帝就忍不住笑骂道:“这帮小子,简直是胆大包天!”
坑了大皇子一万贯,竟然还敢告诉他这个当父亲的?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坑,能让王杰这个见多识广的顺天府尹特地跑到自己面前来提请呼吁,足可见那纺机真的有其应用价值。比寻常纺纱的速度将近快了六倍……他那个一贯眼高手低的长子怎么可能不心动?
只怕大皇子一想到自己能成为江南那帮富商大贾,地方望族巴结的对象,就高兴得忘乎所以,完全没看到背后的风险和利益纠缠!
而皇帝接下去继续看,就看到了张寿在那罗列利弊,讲述后果,条理清楚明晰,那种缜密的思维,那种详尽的推广计划,他看着甚至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那个英年早逝的张秀才哪来的运气,竟然能生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明明同年同月同日生,如果……
几乎是顷刻之间把这危险的念头掐断,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告诫自己不要想歪了。无论明月还是朱莹,全都是很好的姑娘,张寿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儿子……不过,总算张寿和朱莹这一对璧人眼瞅着是越发珠联璧合,这婚事真是将近了……
为此,朱家大郎和二郎的婚事,也一样不能再拖了,哪怕不少地方有习俗先嫁妹妹,可太后已经一再对他耳提面命,他这个长辈总得帮忙看看……
皇帝的思路一飘就是十万八千里,等到再次回神之后,他假装没瞧见顺天府尹王杰那死死盯着自己的专注眼神,继续往下看。等到看完全文,他不禁哑然失笑,当下随手把奏疏搁在一边,继而把底下那一张图纸给展开了来。
就只见在这张图纸上,王杰口中那新式纺机画在正中央,而四周围则是画出了部件分解示意图,每个部件旁边都用密密麻麻的字,详细说明了作用。虽然什么传动、进给之类的名词看得他一头雾水,但脚踏手摇之类的名词,他却总算还是看得懂的。
“竟然是手摇脚踏两用……还说是照顾腿脚不便又或者手有不便的行动障碍人士也能用。之前还有人说张卿往国子监安插私人,竟然罔顾那是个孤儿的事实,朕倒觉得,他为人最是恤孤贫……”皇帝意味不明地叹息了一声,随即看向了王杰。
“王卿,你来看看这东西吧。”
王杰压根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起身快步上前接过。他快速扫过中间那纺机图样,随即专心致志地审视着四周围的那些部件分解示意图,最终,亲眼见过那几台新式纺机的他确定,这就是那纺机的图纸,而且详细到仿佛生怕别人看不懂,只要手艺过关的匠人就能做出来。
他轻轻吁了一口气,随即双手将图纸原物奉还,这才退后一步深深一揖道:“皇上,之前臣在张博士面前说了相当过头的话,在皇上面前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臣愿意亲自登门向他郑重道歉。张博士愿意将这样价值百万金的图纸进献上来,实在是高风亮节。”
咦?一旁看热闹的朱莹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随即就一下子跳了起来:“王大尹你什么意思?阿寿这是让我来帮他献图纸的?”
见朱莹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手中的匣子,皇帝不禁笑开了:“怎么,莹莹你还不相信?来来,他的奏疏朕给你,你看看他怎么说的!”
“他早说呀,早说我就不做恶人了!”朱莹忿忿不平地上前抢过皇帝手中的奏疏,等到飞快地看完,她刚刚那恼怒顿时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惊叹,“阿寿懂得好多!除了想出那纺机,他还考虑得那么远……怪不得葛爷爷说,他正在写一部很厉害的新书!”
说到这,朱大小姐眼珠子一转,突然拿着张寿的奏疏径直来到王杰面前,粗暴地直接塞了过去:“哼,现在夸阿寿是君子,晚啦!你和他打过这么多次交道,居然还不相信他?给你,好好看看阿寿写的,你想到的他想到了,你没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
朱莹这种自豪的语气,皇帝听了很想笑,然而,王杰却没有笑,也没有动怒,而是看了一眼皇帝,得到了天子点头允准之后,这才双手接过,仔仔细细看了起来。当他看完全文,就忍不住长叹了一声,随即先将奏疏奉还天子,继而竟是对朱莹郑重其事深深一揖。
尽管刚刚还对王杰横眉冷对,冷嘲热讽,可人家真的这样行礼表示道歉时,朱莹还是一下子愣住了。紧跟着,她就立刻敏捷地往旁边一让,随即没好气地说:“你又不是对不起我,对我行礼干什么?不过,你自己大公无私,就老是觉得别人包藏私心,这简直没道理!”
朱大小姐越说越觉得理直气壮:“再说,有私心怎么了!既然主意是阿寿想的,东西是他指点人做出来的,他想怎么做,那是他的自由,难不成天底下那些藏着好手艺不教给别人,藏着好书不给别人看,藏着好学问不教授给学生的人,你全都要揪出来?”
“我虽然读书少,但我觉得这不对!”
朱莹哼了一声,神采飞扬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只要没有作奸犯科,只要是堂堂正正自己创造的好东西,那就有自己享用这东西的资格。他要是肯拿出来大家分享,那自然是他高风亮节,值得夸赞。他要是不愿意,那就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让他愿意。”
她顿了一顿,高高昂起了头:“否则,要是做出好东西的人都得不到褒奖,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利益。长此以往,谁肯花力气去做出好东西?闲着没事干脑袋被石头砸了吗?有这功夫,不知道好好过自己的安逸好日子?”
皇帝见王杰被朱莹这番话说得眸色深沉,面色亦是不那么好看,他就叹了一口气道:“王卿为人至公,但也不能苛求天下人全都没有私心。就如同莹莹说得那样,无论是革新农具也好,革新纺机也罢,甚至于造出其他各式各样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为了效率,是为了利益。”
“张寿到底还是有公心的人。若真的打算藏着掖着,他就不会那么大大方方让你王大头去张武张陆那两个小子的织染坊,让你看到那纺机了。你爱民如子的名声那么大,他会不知道你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玄虚,然后紧赶着到朕这儿来奏报?”
说到这里,皇帝突然笑眯眯地看着朱莹问道:“莹莹,你给朕说实话,张寿是不是早就对你说,让你来帮他送这个匣子给朕?”
“是啊!”朱莹故意扫了一眼王杰,得意洋洋地说,“阿寿之前就托付我的,所以从顺天府衙出来之后,他让我陪着王大尹先去织染坊,自己就回国子监取来了这个匣子。刚刚王大尹一走,他就让我来追,还说死乞白赖也要跟着王大尹一块见皇上,把这个匣子送来!”
皇帝顿时笑了,手指虚虚点了点朱莹的鼻子:“你个丫头,还没嫁过去呢,就一心向着张寿,眼里还有朕吗?”
“哪里就没皇上了,我可是帮阿寿送了一份价值百万金的重礼呢!”朱莹不服气地反驳。
“浮夸!”
责备归责备,皇帝到底没有和朱莹继续争辩理论,而是对王杰说道:“王卿,张寿在他的奏疏上推荐张武和张陆将来去负责推广,你觉得如何?”
如果换在从前,王杰绝对不相信,一个不谙世事的侯门庶子能去主导这样的事,可如今他却不得不信,更何况,东西是张寿的主意,那个首次运用的织染坊是张武和张陆开的,他若是强行拒绝,那就太不近人情了。然而,因为一贯的刚直性情,他还是说了公道话。
“张武和张陆虽说是张博士推荐的人选,但他们毕竟全无经验,而事关重大,若是开始做了之后却做不好,那么,臣就不能顾及张博士和他们一个驸马一个仪宾的面子了。”
皇帝没在意王杰这依旧显得有些苛刻的言辞,见朱莹毫无淑女姿态地撇了撇嘴,他就嗔道:“莹莹,少做怪相,你想说什么?”
“我没想说什么呀!”朱莹一脸的无辜,“我觉得王大尹说得很对啊,能者上,不能就下,阿寿能帮的都已经帮他们了,要是张武和张陆做不好阿寿给他们争取的这件事,那就老老实实去当他们的富贵闲人呗!机会给了却没抓住,那还能怪谁?”
皇帝对朱莹的脾气知之甚深,因此对她如此回答并不意外,而王杰却有些诧异地多看了这位千金大小姐两眼,心中再一次修正了从前对这位赵国公之女的评价。
“不过,莹莹,此事张寿没带挈你二哥,你就不怨他吗?”皇帝突然问了一句。
朱莹满不在乎地一笑:“我二哥和我一样,什么耕织一窍不通,而且论吃苦远远比不得张家那两兄弟,他去做这事,只怕没几天就会灰溜溜地回来。阿寿不叫上他是对的,否则就连祖母也得提心吊胆。他要做,也得从不太重要的事情做起。”
“你呀你呀,也不怕你二哥悲愤至极地说你女生外相,只帮着张寿,把他这个二哥丢在一边。”皇帝见朱莹嫣然一笑,丝毫不以为意,他就若有所思地说,“你二哥和永平德阳,还有信阳宁河必定合不来,所以朕之前不至于乱点鸳鸯谱,今天倒是有个主意。”
他说着就饶有兴味地看着王杰道:“朕听说王大尹刚接了你的嫂子和侄儿侄女上京?你这侄女乃是你兄长老来得女,丧父之后照料寡母,支持家务,督促幼弟考中了秀才,是你家乡有名的刚强女郎,朕都听人提过几次了。”
王杰听到皇帝突然提到自己的侄女,陡然心生警惕,尤其是皇帝特意点明侄女柔韧刚强时,他更是意识到了下文。他很想立时堵住皇帝接下来的话,可皇帝却突然呵呵一笑。
“王卿,朕轻易不做媒,朱二郎确实看似纨绔冲动,一事无成,但家教甚严,如今虽不能说一心一意力求上进,但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知道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就这一点,已经比很多人强了。当然,你要是拿那些寒门出身的进士来比,他确实还差得很远。”
皇帝一推扶手站起身,神态自若地说:“但你自己是一路科举上来的,应该知道这一条独木桥有多难。但凡金榜题名却没有婚配的,每一榜都不过寥寥数人,不少更是三甲。而这时候,榜下捉婿的富贵人家多如牛毛,你虽为高官,但以你的个性,当然不屑与人争抢。”
“至于秀才,举人,要考中进士的概率有多低,你也该清楚。更何况,看中对方读书有成把家中女孩子嫁过去,他日却发现姻亲不好,甚至这寒门婿不好,以至于反目成仇的,那就更多了去了。朱二郎至少有个好处,从小被人管惯了,赵国公府也很希望给他娶个悍妻。”
朱莹终于被皇帝这犹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似的语气给逗乐了,扑哧笑出声来。
她当即一本正经地说:“王大尹,皇上这话虽说有些夸大,但也确实八九不离十,我敢说,天下少有比我朱家更好的姻亲。当然,若是你侄女要求的是天下无双的才子,能力无双的循吏,嘴炮无双的清流,那就当皇上什么都没说过!”
“什么叫嘴炮无双的清流?”皇帝终于忍不住笑骂道,“你这是把清流当什么了?这说法断然不是你想出来的,肯定是张寿!”
“才不是,是我自己想的,皇上你不要什么事都赖阿寿!”朱莹赶紧维护自己的如意郎君,更是连忙站起身,端庄大方地行了个礼,“阿寿的事情办完,我该回去啦,王大尹你也不用勉强,慢慢考虑,我二哥还年轻呢,他也不急,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乘龙佳婿 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
朱莹这一走,皇帝便对乾清宫上下再次传达了禁口令。
“今日张卿和王卿前来所谈之事,一字一句不许泄漏,否则,还是和从前一样,罚作终身劳役,遇赦不赦!”
此前那一次选婿时,尽管他再三禁令,还是有人禁不住往外透露了风声,而连坐之令在前,那宫人几乎是前脚传出消息,后脚就被人举发。从来对下宽和的皇帝一时雷霆大怒,直接把那宫人重责五十,罚作浣衣奴。勾引其泄漏消息的内侍更是直接杖毙。
这还不算,太后更是下令,若是那宫人被打死打残,行刑者同罪;若是在浣衣局不满三年死,则浣衣局掌事同罪,此前得她泄漏消息的内侍所在徐美人那一宫,徐美人褫夺封号幽闭宫中,余者全数分配到各宫苑洒扫。一时间,满宫噤若寒蝉,再不敢刺探乾清宫。
至于乾清宫的宫人内侍,那更是谁也不敢再起外心。宫人老老实实等着上了年纪放出宫去;几个内侍老老实实地等着擢升的机会。谁也不想撞在太后和皇帝整肃宫闱的枪尖刀刃上。
因此,皇帝石破天惊地亲自给赵国公次子朱二郎朱廷杰以及顺天府尹王杰的侄女做媒,这消息竟是无人所知。至于王杰禀报新式纺机,张寿献了图纸的事,那就更没人敢瞎传了。
在这一片静谧祥和之中,冬至大朝最终来临。这是张寿第一次参加如此盛事,他提早三天就和国子监的其他博士被一块拉去排演,那架势简直让他想到了后世各种晚会彩排。而且,正如有一部分晚会不能不参加,因为要保证曝光率,这冬至大朝会,他也同样没法溜号。
而太夫人几次三番耐心对他传授当日的各种经验——从如何应付内急;到如何事先填饱肚子预防饿昏;再到该在官服之内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官靴之内预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防止在京城那骤寒天气中因为手足冻僵而失仪……结果,在旁边陪听的朱莹都忍不住抱怨。
“皇上每次说到正旦、万寿和冬至三大朝,也是唉声叹气,大诉其苦,就不能简单一点,别这么复杂隆重吗?这样对大家其实都好!”
张寿顿时笑了。这就和后世很多人抱怨各种会议形式主义,冗长乏味的话题如出一辙。他见太夫人嗔怒地瞪着朱莹,就咳嗽一声道:“莹莹,毕竟万邦使节云集,不少甚至都是发色肤色不同的异邦人士,朝廷要宣示威严,所以大家都得勉为其难去演好自己的角色。”
感谢太祖,省了低品官很多次朝会;更感谢的是夏天提早,冬天延后了朝会的时辰;当然更感谢的是皇帝,如果不是以整肃国子监学风为由,他这个国子博士上朝的次数大概会多很多。当然他高兴的同时,很多同僚那简直是痛心疾首,如丧考妣,比如率性堂的杨一鸣。
而这一次冬至大朝会的预先排演时,他亲眼看到,年纪一大把的杨博士激动得热泪盈眶,磕头时甚至额头碰出了青紫,以至于他当时一度很想提醒对方,皇帝压根没来,还不如把力气省到冬至大朝会上再用,免得到了那时候反而酝酿不出情绪。
此时,张寿没有提同僚参加冬至大朝会时的欢欣鼓舞,见朱莹也开始提醒他膝盖上衬特制软垫,还振振有词说这是太祖皇帝发明,又开始传授官服之内藏贴身小暖炉的妙招,他不禁笑了,一一接受了这番好意。
然而,他以为做好了准备,可真正到了那冗长的冬至大朝会时,他方才发现,自己还是想得简单了。
使节云集,百官环列,那盛大的场面无比壮观,而比起后世破损不堪的故宫太和殿前那些地面青砖,如今的地面光滑平整,配合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宇,再加上那冠服整齐的百官,无数奇装异服的使节,那种难以名状的庄严肃穆,是什么晚会什么会议都比不上的。
如果没有那没完没了的拜舞,也许这会是很新鲜的体验……
而且,他亲眼目睹,有鬓发苍苍的老官员直接一头栽倒晕了过去,被人匆匆架走,又听到一旁有人窃窃私语,说是主司劝过此人,道是不必硬撑,却被人一口一个参加冬至大朝会乃是身为大明臣子的荣幸给噎了回去,刚刚才生出几许怜悯的他突然觉得,不要同情心过剩。
这个时代的人,和他那个时代的人到底是有本质性区别——不是每个人都是朱莹,更不是每个人都是得天独厚的皇帝,因为就这两个人才有特立独行的本钱——大多数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坚持,哪怕这种坚持在他看来奇怪得很。
靠着年轻——穿越提供的本钱;体力好——最近在国子监天天上课站出来的体力,顺便每天还耍两回剑;再加上清俊闲雅的温文君子总会得到原谅——其实更多的是同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张寿终于撑到了这一日露天大朝会的结束。
总共一个半时辰,时间不长,但在寒风中站的这三个小时,哪怕暖耳护手俱全,他还是觉得从头到尾接受了一遍洗礼。好在结束之后,立刻有一群内侍推着炭火热好的姜汤送来,每人一碗下去,暖胃暖心,张寿就只见一大堆中老年官员都是一脸终于活过来的表情。
而在此时,他就听到了楚宽那熟悉的声音:“诸位的冬至节礼,皇上回头会命人送去各处官衙,以慰劳诸位终日为国辛劳!”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自然连声颂圣,其余人也有不少喜形于色。而张寿正打算跟着国子监的其他人一块离宫时,却突然被人横出来截了个正着,原来是二皇子。
这些天来,挑唆了长兄也去那织染坊打探,二皇子就开始苦等张寿带着手底下那帮人依样画葫芦对付他那长兄,结果却发现大皇子不但什么事都没有,反而还神采飞扬进进出出,大皇子府成天高朋满座,往来的不少都是有名的江南富商大贾,大户望族的代表。
这下他顿时坐不住了,等他费尽心机方才打听到,大皇子竟是高价买到了一大批新式纺机,连日以来正在和江南一大群富商大贾,大户望族谈合作,他差点没气晕过去。
他是想让这个德不配位的长兄和自己一样泥坑深陷,没打算让其得到一桩别样的好处!
张寿和张武张陆,还有赵国公朱家,绝对全都是故意的,他们肯定是觉得他这个二皇子没有继承皇位的希望,于是才去巴结大皇子!
恨意欲狂的二皇子哪里受得了这口窝囊气,少不得动用了自己在大皇子身边的所有细作,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打探那新式纺机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前前后后折损了十几个打进大皇子身边多时的探子,最终得知了一个对于他来说最坏的消息。
那新式纺机的纺纱速度,据说是老纺机的六倍……至少大皇子是这么对江南人宣称的!
此时,截下了张寿的二皇子满面阴沉,光是那股怒火就恨不得把张寿焚烧殆尽。总算他还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眼见其他人避若蛇蝎,他就面带讥诮地低声说:“张博士真是好手段,一面把我耍得团团转,一面把我大哥捧到了天上,你就真觉得他必定是未来天……太子?”
1...9091929394...4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