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晚上的时候,忙碌完的宫令箴回到景铄院。
刚躺下,林蔚然就滚进他怀里,他将她一把抱住。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第225节
“出门前你怎么没和我说安排了人,今儿出事时我都担心死了。”
宫令箴抚着她的背,“能不安排吗?你们都是我至亲的亲人,特别是你和肚子里的孩子,我怎么敢不做好周全的安排就出门。”
他们一家子人出行踏青,他与他大伯三叔商量过的,自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否则一家子人被人一锅端了,找谁说理去。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齐国公府并另外几家的人也来了小房山,更让人无语的是竟然只带了三五个护卫。
咦?林蔚然从他怀里出来,看了一眼,原来早做了周全的安排吗?
宫大人是要在现代,只怕也是那种出行,不会让一家子人都坐进同一辆车的人,而是让他们分别坐进不同的车子。就只为了分散风险。
宫令箴将她按回自己怀里,拍拍,“睡吧,今儿累一天了,不困吗?”
林蔚然的声音从他怀里传出,“你上次说过的,曾查到百花山马场喂马的小厮之前收到过两百两银子?”
“唔。”
“还有今天从林海生那搜到的字条。”林海生是那歹徒头子的名字。
“这张字迹比之之前给江南富商的那一张更顺手一些,字迹笔画更圆滑润泽了。”
连之前还可以觑见的顿涩感少了很多。但还是可以看出是同一个人的手笔,看来这个人这阵子没少用左手练习笔墨。
林蔚然掰着指头数,“两百两,三百金。这人连给收买人的钱都是整数的,强迫症的痕迹很明显,性格应是一个完美主义。”有这个可能,但数据太少,不足以支撑她的推论,
“什么叫完美主义?”
“意思就是对己对人事事苛求,无法忍受瑕疵,或许此人性格之还有一些神经质......”完美主义者要求别人,别人未必能做得到他们的要求,就会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
说完这句,林蔚然就磕上眼,睡了过去了。
宫令箴闻言若有所思,完美主义、神经质?后面那个词他虽不曾听过,但却能略解其意。如此一来,倒是有个人隐约符合她口猜测的人的影象。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117章
虞国公府与齐国公府并几个世家,于小房山踏青之际偶遇歹徒一事, 不日便整个京城人尽皆知。毕竟虞国公府的护卫羁押着二三十个歹徒一路回京, 扔给了京兆府处置,百姓们都有目共睹的。
一时间风声鹤唳, 大户人家们都加强了武力警戒。
泰昌帝得知之后,还特意过问了一下,得知虞国公府的主子们并无伤亡, 这才放心了。
虞国公府的人前一日回到府时, 就召了太医来府请平安脉,特别是府的两名孕妇, 更是国公府关心的重点。后来得出的结果是有惊无险,胎儿母体都平安。
即使是这样, 次日, 老太君还免了众人的请安。
国公府想好好地闭门休养一阵,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不, 闫夫人让人抬着闫湘哭哭啼啼地上门了。
这一招和当初田家抬着田昊来要说法的时候何其相似。
宫大夫人接到门房报来的消息,让人将她们引至偏厅, 准备亲自去看看看看她们想闹什么幺蛾子。
老太君想到了昨天那混乱的情景, 有些不放心, 和宫大夫人说了,让人将她们引到松鹤院来。
这厢,林蔚然也在琢磨着闫家的来意, 她事后才知道他们宫大人于混乱之踢了闫湘一脚也救了她一命。今日母女二人上门也不知所为何来?虽然笃定老太君和大伯娘不会让闫家占到太多的便宜, 但大概是知道了闫湘对宫大人的痴迷吧, 林蔚然是怎么都觉得别扭不得劲。
就在这时,容韵来了。
“大嫂,闫夫人带着闫湘上门了,你知道吗?”
林蔚然抬眼,她怎么看着比自己还要紧张啊,“我也是刚知道。”
“你知道还这么淡定?走,咱们去松鹤院。”说着,容韵一把拉着她就往外走。
“行行,咱们去,但你别激动,咱们慢慢来,不着急哈。”
旁边的丫环们都看得心惊胆颤,可是又不敢上前拦着,幸亏大少夫人将人安抚下来。
此时容韵也意识到自己莽撞了,她慢慢将手松开,“大嫂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
“没事,咱们走吧。”
等她们到了松鹤院,才发现除了老太君和宫大夫人皆在之外,宫曦宫衡都在。
宫令箴一大早就出了门,国公府其余男丁们都有事在忙碌,皆不在府。宫雪受了惊吓,宫三婶正在他们院子里照顾他们。
闫湘躺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
闫夫人则是一个劲地在哭诉,“.......宫大人那一脚,踢到了湘儿的心窝口,大夫说伤到了心脉,怕是于寿元有碍啊。”
宫衡火爆地反问她,“闫夫人,你怎么不说,如果不是我大哥那一脚,你女儿就成了歹徒的刀下亡魂了呢?这就不是有碍寿元的事了!”
闫夫人闻言更是放声大哭,“可怜我的女儿啊,你这样以后可怎么办哪?以后谁还敢娶你啊?”
听到这,林蔚然隐约猜到了她们此行的来意。
闫夫人的声音又尖又细,哭得人脑门疼。
宫大夫人忍住按压太阳穴的冲动,问她,“你意欲如何?”
“这孩子痴啊,说这一脚是宫谏议大人赐的,她就受着,也不肯治伤。当然,我刚才也说了,大夫的意思,即使治了,也是没法好透的。她这样的身体,怕是再说婆家都难了。我想说的是,看在她这么可怜且对宫谏议大人一片痴心的份上,能不能让湘儿进门?”
强行碰瓷,多新鲜啊,她都多久没有听到这种调调了。林蔚然满是兴味地看着闫家母女俩。
“当然,我们也不求平妻之位,滕妾就好。”说这话时,闫夫人还在一个劲地落泪,她好好的女儿啊,和那林蔚然比,即使为平妻都是委屈,这会却要做妾,真是心疼死她这做娘的了。
呵呵,别说滕妾之位,普通的妾室都不行!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第226节
国公府的其余人都被她这番话给恶心坏了。
容韵气鼓鼓地瞪着她,此例不能开。她一定要帮大嫂,因为帮大嫂也是帮自己。大哥要是纳妾了,她夫君有样学样怎么办?
“不行!”
宫曦从闫夫人提出那过分的要求时心口就憋了一口气了,闫湘曾嫁入过崔家,算起来,她是她女儿二伯子的遗孀。如果她大侄子真纳了她为妾,这辈份岂不是乱套了?况且外人怎么看他们虞国公府?最重要的是,这让她的顾双如何自处?
哪知闫夫人却根本不管宫曦的抗议,在她看来,宫曦只是一个出嫁女,哪还管得了娘家的事,只要林蔚然心软答应下来,那这事就成了。
“宫大少夫人,你就成全湘儿的痴心吧。就当养了只小猫小狗,给她一个容身之地。湘儿就只想安安静静地陪伴在宫谏议大人身边,不会妨碍到你什么的。”
此时闫湘也睁开了眼,祈求地看向林蔚然。
林蔚然垂着眼,“抱歉,我不答应。毕竟这世上没有那么大的猫猫狗狗,即使有,咱们府上庙小,也容不下!”
在林蔚然拒绝之后,宫大夫人也紧跟着表态,“闫夫人,我们虞国公府没有纳妾的规矩。”
闫湘磕上了眼,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滑落。
“你——怎么就没一点恻隐之心的?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女儿呀!”闫夫人这下是哭着扑倒在女儿身上。
“闫夫人,你来国公府这样闹,闫大人知道吗?”听到林蔚然这样问,闫夫人瑟缩了一下。
林蔚然不觉得闫起峰会同意她们母女这样来闹,因为有上一辈的恩怨在,他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妻女以如此卑微之态来闹的。
闫夫人跪了下来,“我求求你们了,我们不要聘礼,她的吃穿用度皆不必出自国公府,你们只需要给她一个小小的容身之地就好。我们只有这么一点卑微的要求了,如果你们不答应,她会死的,你们忍心让她这么年轻的一条生命就此消亡吗?”
道德绑架也不过如此。可是谁也不是她爹妈,凭什么她要啥就得给啥?
“她现在只是想进国公府的门,不然就好好配合治疗,拿命来威胁人。如果我们同意了,是不是有一天,她想要天上的月亮,咱们也得想办法摘给她?否则她又寻死觅活的?”
闫夫人辩解,“那不一样,前者你们点头就能做成了,后者是谁也没办法做到的事——”
“不必与她们多费口舌了,要死要活随她去,咱们国公府没那个义务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就一句话,即使她真的死了,也休想进我宫家的大门!”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话语的冷出那么绝情的话,
“令箴,你让我留下好不好?不做妾也行,通房也可以,我只是想留在你的身边啊。”
自己的字从她口唤出,宫令箴拧着眉,谁给她的权力唤他的字的?
“抱歉,我的身边只会站着我的妻子,再多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我都嫌挤!”
闫湘绝望地闭上眼,任由泪流满面。
“湘儿,你听娘的,死心吧,咱们另外找一个如意郎君啊。”宫令箴的出现以及他的话是彻底让闫夫人死心了,整个虞国公府就没人欢迎她家湘儿进门的,她早该想到的,不该来此自取其辱。
闫起峰闭了闭眼,从女儿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好,很好,他们父女都栽到了宫繁明父子手上!
等他睁开时,眼闪过一道冷光,“还要丢脸到什么时候?还不给我滚回闫府?!”
见到闫起峰,闫夫人是又惊又怕,刚才她就有了去意,此时听到他的话,更是忙不迭地招呼仆人将女儿抬走。
“今日之耻,我闫起峰记下了。”他扔下这么一句话后,也走了。
当场上只剩下自家人的时候,对于闫起峰所放的狠话,摇头的摇头,翻白眼的翻白眼。记就记,真是一家子神经病,还病得不轻的那种。总是自说自话!
反正被他所记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随他去呗,防着点就是。
被闫家闹了这么一场,大家都累了,长辈们对宫令箴夫妇宽慰了几句,才各自散了。
连宫衡出门时都还在嘀咕,真是人在家坐,祸从天上来,他大哥救人还救出麻烦来了。
寒食节过后,豆腐这种美食受到了上层人士的喜爱与追捧。
特别是这次寒食节过后,太后娘娘竟然没有像往年一样,因为吃了寒食进而出现肠胃不适的状况。
大家都知道这次宫寒食节的主要菜品就是豆腐制品,一时间,豆腐制品这一类的食物进入了达官贵族们的视线。
太后老人家是赞不绝口的,其有没有政治需求在里头就不好说了,不过说实话,豆腐制品确实适合老人家吃。
而且虞国公府搭棚子恤贫时,施药送粥之余给一些特别虚弱的老人小孩各配了豆腐脑儿,豆腐脑儿能改善老人孩子体弱的消息也在扩散。
国公府趁势放出名下百味豆腐斋即将开业的消息。
京城贵族圈有幸尝过豆腐制品的人都觉得这玩意儿味道不错,得知国公府大少夫人名下的百味豆腐斋即将开业,俱翘首以待。
京城历来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百味豆腐斋就是开在城西的朱雀街上,那地段是黄金地段,百味豆腐斋分上下两层,十分地阔气。这店铺是宫大人他娘给他留的私产,原先做的是绫罗绸缎的买卖,生意不是大火大旺的那种,但也不是差的。但林蔚然一说要开店,宫大人就让叫人将这店空置出来。一些剩余的绫罗绸缎货物转移到别的铺子去卖。
林东一心辞了国公府主厨之位,然后打算专心帮林蔚然打理百味豆腐斋。
林蔚然见他心诚且固执,和宫大夫人商量过之后,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百味豆腐斋不日便要开业,他在国公府这边办好交接事宜便要投入到那边忙碌去了,他需要做一些开业前期的工作。
林东也不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说辞工就甩手不管了,而是替国公府引荐了一位厨艺不在他之下的厨子。那位厨子是江南人,做得一手好吃的本帮菜。
等国公府各主子试过他的菜之后,他便荣升了主厨,弥补了林东之位。
为了开这百味豆腐斋,林蔚然还弄了一个专门做豆制品的作坊,毕竟在这里,可没人给她的店提供豆制品,除了她自己。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第227节
不过这样也不错,她可没忘记自己还养了两百头猪,她交待了羊宝庄那边,这些猪全部都得喂熟食。光是这猪食就够让那庄头头疼的了,毕竟如此喂粮食的话,不划算。当然,林蔚然也没那么败家。
这下豆制品作坊一开,就有许多的豆腐渣,而且百味豆腐斋那边也会有许多泔水。这些豆腐渣和泔水,每日都运至羊宝庄上,配合着一些猪草,煮成熟食来喂猪,也可以降低成本。
开业那天,百味豆腐斋客似云来人满为患。
林东甚至就用豆制品做了一百零八道菜出来,不过这样的席面当天只限量预定出去五桌。
所有来试菜的贵人都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他们是没想到,黄豆这玩意能延伸出那么多的东西,真是涨见识了。
豆制品本身花样就多,配成菜品就更多了。所以虞国公府敢取名百味豆腐斋,或许还真不算夸张。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118章
在距离科举改制后的第一次考试时间还有五天的时候,泰昌帝在大朝上下了一道圣旨, 大体意思是,
鉴于科举改制,亦应相应有个制试的改制, 原先京试是由太傅太师主持并出题的,如今将主考官人数改为三人。此三人在圣旨下达之后,便是新科的主考官, 退朝之后即刻进入贡院副院出题, 为期三日。出题期间,主考官不得离开贡院。
此新任的三大主考官分别是孔太师、御史大夫郑春林郑大人, 还有左谏议大夫宫藏宫大人。
此旨意一下,举朝目瞪口呆。
孔太师作为主考官那是名至实归, 这么些年他与王太傅共同主持京试。且他出身鲁郡孔氏, 乃孔子后人。而太师只有虚职荣耀,没有实权, 孔氏基本上历代都是这个地位。实在没有可置喙的地方。
而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有权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地位最低。
御史大夫郑春林被皇上钦点为主考官这一, 资格也是够的。这世家哪个不是诗书传家的, 能在朝官居三品以上的重臣, 大多都是武双全的人才。
御史大夫出个题而已,完全是可以胜任的。
且郑大人是出了名的公正,这次新科考试出于情况特殊, 泰昌帝才钦点他为主考官之一。
而宫令箴呢?以正四品之位与两位正一品的大员搭班子, 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也太风光了吧?
这主考官之身份,虽不似帝师,于诸多有幸参考的考生而言,与他有半师之谊,真是好大的荣耀。
且郑春林与宫令箴还有些攀亲带故的关系。
郑春林是荥阳郑氏郑家嫡支大房的,宫大夫人娘家是嫡家二房,郑老夫人是郑大人的婶婶。总的来说,郑大人是宫大夫人的堂哥。
在此前提之下,为避嫌,宫令箴是没有机会成为主考官才对。可皇上钦点宫令箴为三大考官之一,实在令人费解。
朝重臣能猜出来一些,这是皇帝对他的奖赏。
用梁东海的话来说就是,宫大人连立好几功,皇上都记着哪,虽然没法给他升官,但却在别的方面给他奖赏了。
毕竟他再升就是九卿之上了,九卿之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有人落马,否则他还不好上位,况且他还那么年轻。
资历这事,在朝,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端看如何来用罢了。
听完整道旨意,萧子琅连在心骂了萧凡好几声废物。按道理而言,宫令箴主考官的位置应该由萧凡这个提出科举改制的人坐上去才对。
但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提出科举改制之后,遭遇了官员世家乃至考生的强烈反对。如果不是后面宫令箴给的补充建议,这科举改制压根就没人买账。
科举改制得以起死回生,宫令箴的功劳很大,所以皇上才将三主考官之一的位子给了他。
宫令箴对此意外又不算太意外。
完了之后这三位主考官一下朝就直接被送进贡院副院,连家都没回,不过皇上分别安排了人去他们府上取这几日换洗的衣物。然后整个贡院戒严,副院更是重兵把守。
算上出题后还要预留一些印刷的时间,宫令箴等三位主考官需要呆在贡院五日左右。
皇上的这道圣旨几乎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特别是那些考生,哀嚎遍野。
不少人都能猜测到,孔太师肯定是主考官,所以许多考生都翻看过他的履历以及历年来所撰写的许多章。
但对郑御史和宫谏议就不大了解了,特别是后者,几乎不在考生的研究范围。毕竟谏议大夫的工作更多的是辅佐皇帝,很多功绩都无法放在明面上说的。
他们只拜读过宫大人当年考秀才科一举登顶的成名作啊,这让他们怎么估题嘛。
泰昌帝对于这样的情况,自得地笑笑,这样更能反应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嘛。
考生们进了贡院考场,三大主考官才终于能从贡院副院离开,各自回府。
此乃贡院前后的老百姓亲眼所见,他们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皇上对此次科举考试的重视。不然的话,也不会将几位主考官大臣说关就关了四五天。这是完全杜绝了泄题的可能性啊。
宫令箴一出来,就有国公府的马车候在一处。
他上了马车便问道,“府里怎么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毕竟他当时进去,可是什么都没交待的呢。
赶车的小厮就笑,“大少奶奶估摸的,就在考生进贡院的一两天了。”
原来是她啊,宫令箴笑了,“这几日府里还好吧?”
“大少爷放心吧,好着呢。”
之后宫令箴就开始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他在贡院的五天,休息着实称不上好。前三天都在出题,孔太师和郑御史也是一样的。
这次皇帝任命他们为主考官,他与郑御史是完全没有准备。孔太师倒还好一些,但因为加入了他俩,出题就得再次斟酌了。
但两位大人年纪都大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他都主动揽了过来。
还有一点就是,他这身体可能被家的小妻子娇养形成了习惯,一到陌生的环境就有些认床睡不好。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第228节
宫令箴回到景铄院,得知林蔚然去了松鹤院还没回来,便让人打水去耳房洗漱去了。
等他披着绞干净的头发出来时,只见小妻子扶着腰倚在门框上笑着看他,“宫大人,恭喜啊。”
宫令箴上前揽着她的腰往室内走去,“何喜之有?”
“万里鹏程,更进一步咯。”林蔚然挑眉,这么多的努力,终于让他在朝堂上打下更坚实的根基,难道不值得道个喜吗?
宫令箴让她坐在床榻上,弯腰抵着她的额头,“脑袋瓜很聪明嘛。我有点替自己担心了。”
“担心什么?”
宫令箴摸着她的肚子,“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林蔚然听明白了之后就笑,“放心,你不会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因为你不是海浪,你是黄婆。”自卖自夸。
两人笑闹了一阵,林蔚然伸手抚过他卧蚕边的淤青,“你眼底都淤青了,上来歇着吧。”
宫令箴应了一声,抓着她的手,“你陪我一起。”
林蔚然寻思着今儿也没甚重要的事,就点了点头。
于是夫妻二人相拥而眠。
在大家的共同期盼下,这次的科举考试总算没出什么幺蛾子。
如之前皇帝上补充说明的,秀才科与进士科前十,皆不糊名,直接送达皇帝龙案上,由其亲自阅卷。
其余的,皆糊上了姓名,然后由三大主考官阅卷。
进士科和秀才科取士的人数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两成。
明经科取士人数没有增加,这也也算是在情理之。
而且因为之前科场舞弊一案,明经科的学子被牵扯进去的人数最多,且还牵连了另外两科,实在是羞愧于同窗。
对朝廷这样的决定,明经科的考生尚可以接受。因为虽取士人数没有增加,但原先明经科成绩靠后的考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是不争的事实。
之前皇榜上所言,俱已实现。
这些被成功取士的人,将会在三日后参加殿试。
在这三日里,他们尽可以享受属于他们的荣耀,也可闭门读书,专心为殿试做准备。
林则然这回考了明经科第五的好成绩,比之之前更进了三名,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替自己正名了前一次的成绩并不含水分。
也别说什么宫令箴是他妹夫他了解他妹夫的行出题习惯之类的话,因为连宫令箴本人在皇上下旨之前,压根不知道自己被选为三大主考官之一,且下旨后连家都未回直接进去贡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