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厌世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万逆

    方伟成听了皱眉问:“信兄之意,莫非皇甫含会……”

    “方兄啊!到了今天你还没看出什么,不会吧你还觉得皇甫达能满足只是把永天改成承天,自己当上皇帝就够了”

    其实对当年很多事,方伟成和叶空之类的人早就渐渐能想通很多了,虽然对于自己被人利用心里难以高兴,可想想皇甫达这几年皇帝当得也确实不错,所以他们才没刻意去疏远。

    但信妙香肯定不会学他们,他也绝不会甘心情愿去让小人利用!

    显然,皇甫含此人精明比乃父还略欠!不过既然遇到了,就算自己无所谓,有需要的时候能帮帮朋友也不坏,所以信妙香就向方伟成询问了一些有关皇甫含的情况!

    其实此人倒也算得上是个战将,颇会用兵,也很有些才能。若是嫡长子其实挺好,可就差这一点,他日后势必连自保都困难!

    如今,他的封地包括姑苏在内有十一城,其中大半官员都已经对他唯命是从。同时,皇甫含对江湖人也颇为好交,在民间口碑也很好!若非今日的事,方伟成恐怕根本就不会多想,可现在他不由得要考虑,庄王这几年来很注重组建地方所谓的:城防营和民兵营。

    这些军队亦民亦兵,受地方长官挟制,平时除了例行训练就和平常百姓一样,所以庄王封邑地方治安都很好,办事效率也高。

    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假如有一天发生了战争,庄王可以调动的军队数量,可远不止他爵位规定的那点。

    由此可见,此人根本就谈不上光明磊落,心地坦荡。只是若非是面对信妙香,他也不会自己暴露!可正因为是信妙香,对此丝毫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责难的!




71、诡道尚计
    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被第三个人挑唆变化,我不认为这个人责任最大——

    信妙香一行在姑苏遇到庄王皇甫含,被请到了金玉园,见到了林宝龙和林宝月兄妹。对他们的遭遇,坦白说信妙香并不认为自己有责任,甚至连一星半点的同情都没感到。

    因为人活在世上,你可以找到无数理由证明自己曾经是身不由己!但请记住,这世上没有任何人需要为你自己选择的路去负责……

    晚宴当然非常丰盛,但气氛实在谈不上融洽。因为信妙香仍对庄王毫无笑意,一星半点愿意“下交”的意思都没有。

    说到底他自己其实也该明白,当年他老子皇甫达所以能站在信妙香一边,是因为天下有个夏飞泽!为了自己,信妙香也不得不借助一些有价值的人。

    但事后他也不曾和皇甫达来往过,当然!交易只是互相利用。那么事情了结了,交易自然也就结束了。皇甫达就算当上了皇帝,信妙香也不会高看他一眼!

    大多数人对信妙香最直观的印象即使他这个高傲、目中无人!但事实上没人想过,如果他们自己愿意和信妙香结交,是否没有任何一己之私的图谋

    如今的皇甫含,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筹码和信妙香谈交易。不过他总也是个聪明人,既然事已至此,索性就把戏做足了,以后的事起码万一哪天遇到事,说不定他还会念着今天异常款待拉自己一把,那就算一场工夫没白费了!

    次日一早,信妙香本来是想告辞了的。可找人一问庄王一早接到军报,说是庐江附近发现有大股马贼,沿江而来洗劫村镇,所以庄王一早便点兵拒敌去了。

    临近江南地方居然出现了马贼,还是大股的,怎么看都不是简单事。

    很明显方伟成已经很坐不住了,信妙香也就任他自便。而从昨天,他也已经在盘算要不要带林家兄妹一起走一来他们对庄王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只能被用来沽名钓誉,还能指望有什么好日子过

    另外一点,把他们留下给庄王当幌子,信妙香感觉自己心里好像有点不大情愿!

    一问兄妹俩自己的意思,林宝龙首先就愿意离开。其实他本就不愿意留在王府,只是害怕到了外面会更拖累妹妹。如果能去玄都城附近,虽然没有王府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如果自己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怎么都好过在这当摆设。

    哥哥这么想,妹妹是没有意见的!当下,欧阳琛带人去买轿子。正好之前抬棺来的四个壮丁,想自己回去要抬轿子,不禁感觉有趣。

    商量好之后汇合,信妙香带着苟艳艳师徒俩先出来径自往西庐江而去。

    中原附近,内外的情况信妙香其实素来都了如指掌,海外、漠北以往的消息少之又少。可如今现实塞外突然出现了古怪的战争,而庐江一代此时的意外是否有关,信妙香打算先做到心里有数!

    沿江走了百余里,两岸的确可以看出那些马贼的残忍,暴虐,杀气极重。可是从残留的马蹄痕迹看,那些人绝非一般塞外的游牧部落,更不是什么马贼,绝对是训练有素的骑兵。

    看明白这一点,信妙香回忆所知有关漠北或塞外的古老传说。在西边很远的地方曾经有个非常古老的“新月王朝”,而就信妙香所知中原和那个国家有关已经是太久太久之前的事了。但两地之间还有什么厉害的势力,或者新近崛起的国都信妙香还真无从了解了。

    听到身后远方数量很大的马蹄声,信妙香当即一把拉起徒弟躲到了山林里。

    虽然庄王出发比他们早一个多时辰,但脚程远没他师徒快。看着军队开过,信妙香也不觉对皇甫含多了份欣赏!因其手下军队光是行进的仪态,就看得出都是训练有素。而且那一个个认真,几乎没有闲极无聊四面张望的,可见平时也不会无端骚扰平民百姓,至少从其军纪可以看出皇甫含算是个能人!

    事实上,皇甫含未来如何,信妙香一点也不关心,他也只是不太喜欢那种工于心计的人。当年对皇甫达,信妙香确实是需要一个最后能收拾残局的人,加上他也不差。可今天,信妙香没有那样的需求为了。但如果真有远方强敌入侵,情况恐怕就要重新评估了。

    大军过去后,苟艳艳看向他问:“师父!咱们还跟不跟上去”

    看她虽然是问自己,可双眼冒光,显得心里颇为兴奋!想想她自拜师之后,除了当年在玄都城中围攻夏飞泽,至今她修为进步极快,可从未再实际与人交过手。如今觉得会有大热闹,手痒忍不住想试试自己的身手也正常。

    一念及此,信妙香微微一笑。当下,师徒俩沿山脉尾随大军之后。

    又走出一阵,信妙香忽然心头一动,当即一把抓住徒弟肩膀“往回走……”

    苟艳艳不知什么情况,心里暗暗失望,但师父说话了她只能听。

    师徒俩加快脚步,一直赶到狼山东面。苟艳艳一头雾水,可看师父神情凝重,她也知道事情必不寻常,自己还是安静点好。

    的确!信妙香之前并没深想,只觉得那么一大股马队进入江南地方,恐怕不会只是为了抢一场而已!何况沿江两岸也没什么值得抢,那他们就此返回简直就是亏本买卖。

    可他们师徒已经追出了百余里,又在大军之后跟了二十几里,却未见丝毫敌踪,难道真的撤退了

    这显然太不合理了,但如果他们真就退了,这场杀戮必然另有隐情。那假如是为了掩饰什么其他的目的,最可能就是要吸引注意力,方便其他人从别的道路潜入中原。

    如果是这样,从路线看正面只是吸引,那其他两边一是东海,一是承天。再考虑他们借道庐江方向,所以信妙香推测目标十有**会是入川方向。

    一路上他用灵觉探路,通常来说信妙香释放灵觉,轻易就能察觉到百里内一草一木。而即便是在赶路,顶多范围缩小一点。

    事实上信妙香也的确察觉到了些异常的气息,陌生,但自己似乎不是初识,只是似乎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记忆,甚至好像不是自己此生所知。

    到了狼山,信妙香发觉到那些类似的气息分成了很多方向散去。果然,那场杀戮只是为了吸引走庄王的军队,掩护大批奸细进入中原腹地。而那些奸细,信妙香可以感觉到绝不是普通人类!

    这种事可大可小,军队里有修道之人并不奇怪。可如果只是有人图谋江山地盘,他根本就不当回事。可万一不只如此简单,至少不能一无所知,等事到临头再发愁!

    当年信妙香对夏飞泽的束手无策,何尝不是再早前的视而不见导致

    又寻思了会儿,信妙香带着徒弟就近到了三江镇。这地方不大,却三江交汇,颇为繁华。

    叮嘱徒弟收敛真气,走在街上果然不愧是交通枢纽之地,人人都是一副忙碌匆忙。阵子本来就不大,走个遍也没用多久。

    走出三江镇,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颇为庞大的建筑,似乎是座寺庙,如果单从那一面院墙看简直像是比整个三江镇还要大。

    好奇走近,沿墙走过去,从外面看来似乎不是香火旺盛的寺庙。

    近年来中原释家颇为兴盛,和玄门衰微颇有关系。可在天下大乱之际,玄门中人皆自固其门,释家徒众却在到处传教救人,所以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此庙看来不旧,像是建成不久。到了正门,上面匾额有“新月寺”字号。

    信妙香心里一震,不久前他才想起过很久之前听说过的新月王朝,两者虽然未必就真有什么关系,可他也不免暗暗上了心!

    寺门口也没个知客,师徒俩径自走进去。而到了寺内发现这里虽然不见得真比三江镇还大,可也真是非常不小的规模了。至少,那四大明寺是万万不能比的。

    可很奇怪!偌大寺院,非常整洁,可居然没见到一个人影。

    来到主殿,一股淡淡幽香飘出,的确是座肃穆的寺庙,毫无阴郁邪癖之气。可这一来,信妙香就更加忍不住疑惑了!

    连过三道门,始终就没见一个僧人。别说人,连只蚂蚁都没见过,这太诡异了!

    连走了十道门,信妙香师徒才终于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祭坛,周围聚集约有三十多名僧人,台上两名僧人相对距离约有十丈,似乎是想要比武的样子。

    而仔细一看,信妙香认出其中一个居然就是渡悲。而周围人中有一个他也认了出来,竟然是王小王!

    此时渡悲注意力显然非常集中,可王小王已经看到了他师徒俩,当即大声打招呼!刹那间,所有人眼光都自然而然看了过来……



72、生于忧患岂安生
    作为一个人有必要明白,被抛弃总好过被放弃,因为前者至少证明你还有过有用的时候——

    三年多前,信妙香的双亲被其姐姐信婉茹诓骗到了昆仑,打算威胁他。可双亲心寒绝望,自尽在亲女儿手上。

    这件事不只信妙香自己从未再提过,任何人也不曾敢当他面说一个字。可没人提,不代表什么也没发生。

    这种事,必然将成为信妙香心底永远的痛!但势必也会被很多人当做私下里闲谈,调笑的有趣话题。那么高高在上的信妙香,居然会如此家门不幸,说起来多解气啊!

    后来信妙香用了一年时间走遍天下,而那时曾有个人上霁云山去想向他负荆请罪,就是王小王!

    因为信持平去世,四个弟子中两个已经有了家室。金山虽然不讨人喜欢,可金辉念着总是自己家中后代,于是带在身边教导,本打算传授衣钵。

    而王小王最后跟着信持公回到了东海,一开始他还算安分。可渐渐的就原形毕露了,时常到处乱逛,真说什么大罪真没有,可小偷小摸,占小便宜,在饭馆、酒铺想方设法吃霸王餐的事简直每一天断过。

    对于那些小老板,王小王也没要什么大鱼大肉,往往一壶酒,一碟花生或咸菜,说不清、道不明,真保官也不好解决。后来还听说是贤王家的侄子,百姓们颇为爱戴信持公,便都觉得息事宁人。

    可王小王更加变本加厉,毫无会意。终于信持公知道了,但想他本来也是个苦孩子,跟着大哥很多年东奔西走日子过得也辛苦,没受过什么教导,便只狠狠的斥责了一番。可转头却又给钱。

    因为信持公觉得大哥平生清贫,估计是徒弟们日子平时过得苦。可实际上远不是这样,王小王要说能富甲一方那是骗鬼,可凭他的积蓄丰衣足食一辈子也是绰绰有余了!而且他那些毛病,说到底就只是毛病而已!

    王小王为人其实本来很聪明的,但一来相貌可憎,二来性情厌人,所以从小到哪都不讨人喜欢。

    当年从金山派改拜信持平,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整个师门就没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后来跟着信持平走南闯北,信持平和两个徒弟都是忠厚老实人,金山比他还更讨人厌,所以也就一直都挺安稳。

    但就他那副尊容,走到哪都难免引来不少厌憎的眼神,他多机灵当然知道怎么回事。

    而想想平生,自己从小无父无母,到处遭人嫌弃。可自己只要有钱用,一生无忧,何必在乎别人如何

    久而久之,王小王敛财积私的习惯越来越难改正。一方面确实是从来没人真正给他讲过什么实际道理。二来他从来只是一点点的小钱,不惹眼。于是,这个毛病就成了一种不用意识反应的习惯了。

    而当年信持公也想到了这些,可考虑到王小王再不懂事,也是快四十岁的大男人了,再想循循善诱未免完了,恐怕只能是下猛药疗沉疴了。

    后来,信持公让王小王去护送一批银两,而那笔钱只是一座小镇城防军的军饷,数量不多。如果顺利就算了,万一王小王真搞小动作,正好借机重罚一场,而且也容易补救,不会造成什么大后果。

    坦白讲,文治武功信持公的确都是上上之选,王小王连边都挨不上。可论斗心眼儿,耍鸡贼,两人就天差地别了,只不过是王小王强太多了。

    所以,鉴貌辨色,王小王观察情势之余,也明白了其心思。但无论如何,他人有毛病是没错,可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绝不含糊。

    “军饷”说白了,不管大小多少,那可是买命钱,王小王自认再贪财,混账,这样的钱如果碰了就太缺德了。可今日这差事给办好,就正让人都知道自己并非无知奸邪之人!

    可他这边欢天喜地的去了,那边信婉茹来了。等王小王回去的时候,听说是大小姐请了双亲去,他当时心里确实也有疑惑,但人家终究是骨肉至亲,自己怎么说都是个外人。何况计算信婉茹和弟弟信妙香再不和,她总不至于害自己亲爹娘吧

    于是,当消息传回的时候,王小王悔恨极了。但那时一切都晚了,思来想去,王小王感到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招人待见,师父也好,师叔虽严厉,但凭心讲岂不是为自己好

    如今他们都走了,普天之下两个师兄倒是没的说,但他们本身并非富贵,何况他们的家人也不会多喜欢自己,何必去讨人厌呢

    想来想去,王小王觉得偌大天下自己唯一能投奔的恐怕只有玄心门了。虽说信妙香的确也不喜欢自己,可自己其实也这把年纪了,也该洗心革面才对。

    不过去见信妙香光俩爪子去请求收容肯定没戏,送礼别说舍不舍得,自己能拿得出让他看得上的东西

    最后,王小王想到耍个花招。按想象自己去其面前跪求一死,信妙香何等身份况且此时自己也没什么直接关系,他念及自己过去跟过其大伯,父母的情分,说不定会心软!

    想的挺好,可到了霁云山王小王才知道连玄心门在哪都摸不着边。

    可倏地,王小王见到了个熟人,怎么有人会提个大皮球爬山不是球,是金山!

    两人一见几乎就差抱头痛哭了,王小王过的不舒心,金山也不见得比他好。跟着大剑客亲叔祖说出来挺有面子。可成天被强逼着练功,简直就苦不堪言了!

1...101102103104105...2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