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河东流
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养出几个白眼狼之类的话。
结果呢,事实让她们打脸了。
4个孩子,品学兼优,全部都成为了国家需要的人才,到首都去上大学。
就连保国,先去当兵,耽搁了一段时间之后都考上了非常难考的军校。
谁能说他是白费功夫
他们几个都是记恩的,他们还在首都上学的时候就每年给他寄东西过来,东西或许不是顶珍贵的东西,但是就是稀罕。
等到卫国他们工作之后,寄来的东西,比之前的价值上了一等。
他都收下了,没有过那条线,而且他自认他受得起,他花费的功夫和心力,他们记在心里。
他高兴,现在他们衣锦还乡了,他高兴的嘴里哼着歌,声音很小,仔细听,是当初他们部队里常唱的一首歌。
他回去之后,立刻把自己兜里的东西拿了出来,给几个孙子“来,吃糖果,你们尝尝,看上去挺好吃的。”
“还有几个巧克力,你们一人一个。”
巧克力这东西,他们这里根本就没有卖,他们之前也尝过,也是卫国寄过来的。
“回来了。”他的老伴看到他拿着这些东西,把手伸了过来“你别一口气都给他们,先给我,你们现在每个人两颗。”
小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奶奶把糖果拿走,数了数,才分给他们。
“明天卫国他们过来坐一坐,你明天收拾一桌菜出来。”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割肉,另外我们要不要杀只鸡”
“杀一只,正好,之前养的小公鸡长大了,现在可以宰了。”
“今天说了什么我看到有不少人都过去凑热闹了。”
张成业喝一口茶“是很多人,说的很多,首都的事儿还有省城的事儿,明天他们过来,我们还要继续谈一谈村里的发展。”他站起来,转悠了两圈“我之前的酒还有没有”他们几个也大了,一起喝一杯。
“你的酒你还不知道吗都被你喝完了。”
“这样,我去镇上一趟,你有什么要买的吗”
“你看那有什么该买的就买吧,明天要招待他们,不能太寒酸。”
“好。”
张成业回了房间拿钱,出去了。
几个小孩子珍惜得一口一口的舔着奶油糖,这糖果真好吃啊,有个最小的眨着眼睛看着桌上其余的“奶奶,我还可以再要一颗吗”
她收了起来“不行,一下子不能吃太多,下次再吃。”她把这些都收了起来,可不能一下子就给他们吃完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人,只剩下自家人,恢复了一室寂静,张安国松了一口气。
可真是吃不消啊。
就连张卫国也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
他坐在凳子上,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面颊,对着大家他们的态度要注意点,不能板着脸,不然人家就得说他们太高傲看不起人,所以他们就一直笑脸迎人,大家又有意要迎合他们,说的话多,这就导致他脸颊酸痛。
他忍不住有些叹息。
他发现,回来之后跟着这些熟悉的人,他没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也就能聊聊彼此的近况,他见到了好几个小伙伴,他们是同龄人,当初一起上山下河,一起调皮捣蛋,现在基本上都是孩子他爸了,而且现在遇到他们就没有什么话题聊了,他们就说家庭,孩子,还有地里的活。
说地里的活还好一些,他能接得上话,他自小也是干农活长大的,但是说到家庭孩子,还有抱怨家里生活不易的话,他就有些茫然。
以后他们可以说得上的话会越来越少吧。
说话的主力是张卫国,她一直以来,在村里就没有留下什么健谈的印象。
苏茴伸了伸懒腰,以后除非是张根,或者李满芬去世,不然她都不会回来了,这次她不介意把自己该做的做好。
第二天去张成业家里拜访,张成业家里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他们上门也不会空着手,拿着一些补品吃食,这里面还有一瓶人参酒,特意给张成业准备的。
除了张成业那里之外,他们还去了孙强那里。
另外还有二爷爷那里坐了坐,剩下的,就是跟张全他们一起去扫墓了,现在这时候扫墓已经恢复了,之前那段时候连烧个纸钱都要偷偷的来,就怕别人说封建迷信,现在是没有人抓这些了。
所以他们买了很多的纸钱,还有金元宝,打算烧给列祖列宗。
赵来娣有帮着一起准备,她的脸色不好看,她知道了疗养院的花销就一直是这个表情了,这钱不应该全都是他们包了吗结果还要他们出,她心疼儿子的钱啊。
她自己是没有给,但是她儿子给了,这跟她给有什么区别
偏偏她没办法把这话说出口。
因为说出去,大家就要戳他们大房的脊梁骨了,所以只能拉着个脸表示自己的情绪。
这让张卫国他们三兄弟有些好笑,因为大伯母这脸色真的是看人的,在他们几个面前就拉着个脸不说话,但是在他们妈面前的话,直接扭头就走了,这摆脸色都要看对象。
看来妈妈给大伯母留下的心理阴影很深啊,到现在都还避着走。
该拜访的人登门拜访了,该扫的墓扫了,假期有限,就和张菊、张兰一起去省城看张根。
这一次,张全和赵来娣都没有动。
如果张根他们习惯,身体没什么,他们接着就去港城那边,再从港城坐飞机回首都了。
张菊和张兰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在镇上,所以这次出门她们也做足了心理准备。
要是换成她们自己的话,她们是不敢出门的,但是这次,跟着苏茴,还有卫国几个侄子,不怕。
她们一方面是去看病,另一方面给自己涨一涨胆子,也锻炼一下。
去省城,要先从镇上坐车去市里,再从市里的火车到省城,到了省城火车站之后,再搭公交去疗养院,一通折腾下来,人就没什么精神了。
尤其是张菊晕车,看上去她就像个病号似的。
张根现在的精气神比之前好了不少,这里吃的喝的都有人负责,一样一样的,给他打理得清清楚楚,什么都不用他操心。
人的心理满足了,散发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
张菊她们之前也去镇上医院看他,现在再看,她们不由得夸赞起来“这里卫国特意帮你联系的医院就是好,爸,你精神好了很多,是不是好了”
李满芬也对这里很满意,在这里她基本上不用做什么,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和张根的衣服洗了,吃饭,喝药,吊水,睡觉什么的,样样都不用操心。
无聊了可以溜达去找其他人说说话,或者是陪着张根一起,在镇上医院里,什么都要她看,现在呢,不用她守夜,不用她看吊水,不用她熬药,什么都有人做了,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而且她要是闲不下来了,这里还有一块菜地,她可以去浇浇水、除草、捉虫子。
时间长了不敢说,就目前来看,她也适应良好,看到女儿过来了,露出笑容,主动冲她们点点头,招呼她们“你们来了,,坐。”她也想有个人跟她一起说说家里面的事,但是家里面的人就她和张根两个,张根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说八卦的人,张凤华姐妹时不时会过来,但是她们待不长,而且她们出来在外面工作了,有些八卦她们都不知道,说起来没劲,但是两个女儿那就不同了,现在既然来了,可得好好说一说,看看最近村里面又多了什么新鲜事。
张根拉着张卫国的手,听他说回家了的事,不住的点头“你们回来了,应该上门坐坐的。”
“对,就是这样,让祖宗看看你们有多出息,以后保佑你们。”
张卫国也去问了医生,还有预计支出,后续还会有支出的,他先去问问,后续的支出他是打算就他们兄弟几个平摊掉,毕竟他们几个的条件好很多,这是事实,让大伯大堂哥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出钱就可以了。
张根目前情况良好,把腰养好,要花几个月时间到半年不等,养好了,长的不敢说,再活几年没问题。
这就让人放心了,他们可不希望这是最后一面。
一切妥当之后,他们就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相比起来的时候一大堆大包小包的礼物,这次回去的时候是轻装上阵。
苏茴回特区,他们三个回首都,在他们回去之前,苏茴先带他们去认认门,去灵芝山庄逛了逛,因为赶时间,没有住下,就泡了下温泉,吃了顿饭,就继续出发去香港了。
时间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所转移,无论你想还是不想,时间都会以自己恒定的速度一步一步的前进。
张安国是兄弟四个最先成家的,在姜妍童大四毕业后就去领了证,在老师、亲人、同事的见证下,结为伴侣。
大学毕业后,姜妍童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在她研究生毕业之后怀孕,第二年就生了个女儿。
这女孩长得像爸爸,她一出生就成了父母的掌珍宝。
他们现在就只能生一个,孩子出生后,姜妍童和她爸妈还很担心张安国会不会嫌弃这是个女儿,结果他抱着不愿意撒手,这才放心了。
在她生孩子的时候,她婆婆还在特区那边,直到出月子,孩子满月的时候她才过来,送了她一整套的首饰,另外还送了一个小匣子给女儿,说这是奶奶给孙女的见面礼,价值不菲,这不能说她不满意她生的是个女孩了吧
虽然她没有伺候她月子,也没有提过要自己带孙女。
她孙子也是同样待遇。
这是苏茴的第一个孙女,也是她的第一个孙子辈,张安国成家早,在前线晚一年多结婚的张保国跟他差不多,孩子就差了几个月。
苏茴也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进展飞速,之前都没听张保国漏过口风,突然就说打了结婚报告,然后迅速通过,领证,十月怀胎,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这一对双胞胎比张安国的女儿要小几个月,苏茴去参加大孙女的满月宴,几个月后,就去了张保国那边的后方,严正华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苏茴也带了礼物过去看他们。
张安国和姜妍童的女儿还小,离不得人,全然托给保姆带都不放心,所以是姜妍童妈妈住进了他们家,跟保姆一起带孩子,这边呢,张保国和严正华有空自己带孩子的可能性很低,严正华的爸爸严团长不用说,那是一个大忙人,她的妈妈是工团的人,也有自己的事业,不知道她有没有空
如果没有人有空这对双胞胎,说不定要她帮着照顾一段时间了。
第140章
就连自己孩子出生,张保国也没办法陪在身边,他只能给苏茴打了电话,说他到时候要是没有给苏茴电话,那就是他没有空闲,拜托她过去帮忙,不然到时候严正华身边没有他在身边就算了,一个夫家的人都没有,他过意不去。
她怀的是双胞胎,很容易早产,月份大了之后就把工作的重心交给其他人了。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第205节
本来苏茴去的时候正好是她的预产期,能赶上她生产,结果她受惊,就提前了。
苏茴去的是外面的医院。
军营也有医生,但是妇人的生产,不是他们的长项。
苏茴带着自己的行礼,还有她雇佣的带孙子的人到了这里。
她带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帮她看着小洋房的招姨。
她对于照顾孩子也是一把好手,而且看孩子,知根知底的人比较放心,苏茴就带了她过来。
“婆婆,你到了。”严正华靠在床上,脸色苍白,旁边站着一个跟她有几分相似的妇人,那是她妈,金凤。
在严正华的一侧,放着一个襁褓,金凤的怀里也抱着一个。
“麻烦亲家母了,辛苦你。”
苏茴给她道谢。
“应当的,应当的,亲家,你看看这两个孩子,长的一模一样。”
苏茴放下手里的大包小包过去看了看,同卵双胎,长相都是极为相似的,不过以后大了,区别慢慢的也会放大,就跟张安国和张定国一样。
小时候他们两个很多人都分不清,大了以后就没有人会弄错了。
“你现在怎么样,医生怎么说”看了一眼孙子,苏茴问起严正华的情况来。
“我没事,好好养一养就可以了。”
金凤听到她关心自己女儿,脸上的笑容更亲切了一些:“早产了些时日,不过月份也足了,生的还算顺利,哥哥四斤三两,弟弟四斤六两,我怀里抱着的这个是哥哥,弟弟睡着了。”
按照一般双胞胎的生产日子,女儿提前了近半个月,好在,母子平安。
苏茴看到严正华脸上的气色,微微点头:“还是亏了身体,好好养一段时间,这是我那边帮着照顾家里的招姨,家里的事是一把好手,小孩子也会照顾。”
金凤笑了:“你有合适的人选帮着照顾那就太好了,我那边也有事忙,两个孩子要照顾可不容易。”而且她也没办法一直照顾女儿,她自己也有年纪不大的孙子孙女要照顾,现在女儿生了坐月子她是请假来照顾的,等出了院,没有护士帮着看孩子,她是没办法帮着带的,她自己还有工作。
她打算等亲家来了看看她有什么章程。
她应该也是不能长期留在这里的。
“这孩子要细心照看,亲家母,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帮着介绍一个,招姨一个人照顾不了两个,每个月的薪水多少没问题,只要能好好照顾孩子就成,你别看我有几个孩子,这都多少年了,我那边也有一摊子事,而且孩子还是跟在亲生父母身边最好。”
她这一开口,金凤立刻笑着应下:“好,没问题,我问问,肯定给找一个会照顾小孩的,把我外孙照顾的白白胖胖。”
听了苏茴这话,严正华也松了一口气,她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她出了月子,养好身体,肯定要回去岗位的,到时候孩子怎么办呢,她就怕孩子奶奶说她照顾不了,把孩子带走。
那样她多久才能见一次孩子啊。
她不舍得,她怎么可能会舍得,这两块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他们。
请了人来帮她一起照顾,这是最好的了,那样她忙完之后回去之后就能看到他们。
至于说请两个人帮忙看,可能会有些闲言碎语,这方面就跟她家情况一样就好了,到时候就说请来的阿姨跟她家是有些亲戚关系的,特意请了过来帮忙看孩子。
她人手不够也是事实。
苏茴她们两个刚到,一大堆东西,大包小包的,严正华现在还在坐月子,还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苏茴视线转了一圈“招姨你在这帮忙看孩子,我去招待所里面订两个房间,孩子爸爸没办法回来,还有我在呢,希望以后他们懂事了,不要怪他爸爸,你也是,他没办法陪伴在你身边。”
严正华摇头“没关系,我知道的。”
金凤也有些叹息,她男人也是这一行的,就是因为知道,所以她之前才不赞同女儿嫁给军人的,但是女儿就喜欢军人,她也没办法。
“我现在去招待所订两间房,你有什么喜欢吃的你跟我说,千万别客气,亲家母,你跟我说说吧,年轻人脸皮薄,我等下一起打包带过来,你要是还有什么事儿做的话,就把这里交给我们,就是另外再多找一个人的事情就麻烦你了,我怕照顾不好,需要有经验的人来。”
她要找两个人也不是找不到,但是这样的话会让严正华更安心。
金凤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哎我上心着呢,回去我就打听有谁方便,至于她爱吃的啊,她现在要奶孩子,有些东西不能吃,有些东西要吃,不然”
苏茴去最近的招待所里面订了两个房间。
她也提出要租用他们的厨房,到时候给孕妇做饭做菜。
只要给了钱,这方面还是很好商量的。
金凤有自己的工作,苏茴来了,还带着个人,她就功成身退回去了,不过每天都是要来一趟的,只是不在这里守着而已。
严正华的饭菜自然也由她们负责。
严正华也享受到了,她要给孩子喂奶,入口的东西有局限性,比如说不能放盐等等,有很多限制,但就算这样,她入口的东西味道都很不错,而且材料也很舍得,金凤每天都过来,也是有注意亲家给女儿准备的孕妇餐,看的她安心不少,她们一点都没有乡下人的小家子气,大部分的乡下人因为是穷苦日子过来的,都不舍得花钱买什么好吃的,她怕到时候亏了女儿的身体,现在看着比她还要舍得。
两个外孙也是,他们奶奶那边带来了许多东西,奶粉、奶瓶各种,加上他们本来就提前准备的东西,足够他们吃用,一段时间过去,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被照顾得红光满面。
没有太久,金凤很就带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过来,她刚生孩子没几年,因为家里负担重,就出来找活干了,之前在她一个小姐妹在那里当住家保姆,她小姐妹因为要调走了,所以暂时没有活干,知根知底的,就把她给带过来了。
本来是这样安排的,苏茴去医院照顾白天,晚上就是招姨负责小孩子,婴儿现在也不懂什么白天黑夜,饿的很,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吃的不多,饿了就哭,他们才不管是不是大人睡觉的时间。
之前是金凤一个人,还有护士帮忙照顾,累得够呛,两个人分摊,也有些累人,现在又多了一个,苏茴那就脱开手了,专心给她们做吃的。
相比起照顾什么都不懂得小孩子来说,她还是更倾向于做做饭。
等到严正华出月子的时候,金凤光是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她月子做得很好,她还胖了,腰上一圈肉,严正华忧心的不行,这一圈肉可得要减下去啊,但是偏偏现在要喂奶,有两张嘴,她想要吃少点都不行,少吃点,两个小的就不够吃了。
她不喜欢自己的身材走样,但是她更不想亏着两个孩子,是有奶粉备着没有错,但是她也看了一些教养孩子的书,她妈妈也觉得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先喂养一段时间,到时候再改用奶粉,那时候再来说减肥的事吧。
这出了月子他们就回去军营里面的家属院了。
她们一行六人租了车送他们到军营里去,到门口的时候就被人拦下了,这些外来车辆是不允许进入的。
她们就在门口下车,搬东西,一大堆的东西要搬。
看到她们这么多东西,两个看门站岗的小兵还招呼了人过来帮忙,他们自己是不能擅离岗位的。
他们帮着搬了东西过来,苏茴给他们道谢,一人送了一包肉干。
张保国的等级,家属是可以随军的。
在这个后方,分了一间楼房给他们小两口,二房一厅一厨。
他们夫妻两个住一间,另外一件是书房,里面也有床铺,可以住人。
这里的楼不高,新建的,最高三楼,张保国抽签抽到了二楼,这个层数是最好的,顶楼太热,一楼太嘈杂,而且蚊虫蛇蚁是最多的。
因为是新建的,所以都有独立的卫浴,这点让苏茴很满意。
而且军营里的随军生活啊,苏茴表示没经历过,好,想小住一段时间。
东西搬好了之后,苏茴打量了一下这二室一厅的房子,房间不多,但这地方不小,毕竟这里也没有说什么地皮有限之类的,只要材料够,多大的都可以盖。
两个房间,严正华带着一个孩子睡一个屋,苏茴睡另一个书房,也带着一个孩子,招姨和金凤找来的那个林大姐在客厅里面隔出来的地方睡行军床。
因为地方够大,围起来后可以当做一个房间来用,其他不够住的也是这样做的,人口多的,还能隔出两个房间。
这里的家具都是齐全的,电视收音机缝纫机都有,不过苏茴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空荡荡的。
当时差不多了,严正华就提前把家里不能久放的东西处理过了,不然回来就发霉了,所以现在里面空空如也。
在回来的时候她也没想到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家里就是除了大米面粉之外没有什么吃的了。
失策了,也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买吃的地方。
“正华,这地方哪里可以买菜”
“后面有一块地,分给大家,平时种什么青菜自己吃,不过我们家没有种的,给隔壁人家了,我之前一般都在食堂吃,如果要买肉的话,要么去前面那村子那里买,那个村子的话骑自行车大约二十分钟,要么去市里面,市里面就医院那,开车差不多一个小时。”
军营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村里面,应该就是能买鸡鸭和青菜大米之类的吧”
“对。”
“这样的话那还要回去市里买一些东西回来,你们怎么出去的有车吗。”
“有,我看一看日子明天会有车出去采购,提前说一声就能送我们去。”
“该跟谁说”
“我带你去。”
苏茴和招姨先把东西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和严正华一起出门。
严正华也是想着给大家介绍一下。
“正华,这位是”
她们出门,隔壁房的一个大姐走了出来,有些犹疑不定。
她之前听正华说过,她婆婆要来了,她看看苏茴,再看看招姨。
看上去,招姨的年纪更像是她婆婆,但是她的穿着还有神态显然不对,所以,她看向这么年轻的苏茴这才是她的婆婆
这也太显年轻了吧
严正华笑着介绍:“这是我婆婆,婆婆,这位是指导员的贤内助,也是我们小学的校长,齐校长。”
1...107108109110111...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