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河东流
苏茴:“可以啊,你别吃肉就行,等我们吃完了你再吃剩下的。”
张卫国立刻站起来,去洗手:“妈,我现在就去洗手!”小人书不会跑,等会可以再看,肉等会就没他份了。
张定国看到二哥这样,哈哈笑:“二哥,你等会再吃吧,你的那份肉,我帮你吃!”
张安国小脸蛋有些红:“二哥,我也可以帮你吃。”肉,妈妈做的肉,可香了!
张卫国哼了一声:“才不要你们帮忙,妈,花生酱呢,我要吃那个。”花生酱是妈昨天才做好的,吃了一次之后,张卫国把它的地位仅排在肉的后面。
张安国:“我要豆酱,豆酱沾肉好吃。”
张定国:“我要香菇肉酱。”
张保国:“我都可以。”
苏茴无情驳回:“今晚有菜,不吃酱,这些够你们吃的了,保国,你明天帮我跑个腿。”
张保国:“去哪里?”
“去知青点一趟。”苏茴嘴角勾起一抹笑:“是好事,你还得去谢谢人家。”
第24章 七十年代
苏茴去镇上的时候又遇到了谢知青谢睿,他是去镇上拿包裹的,他家里又给他寄东西了,她当时正拿着酱料打算给孙强,见到了就聊了几句。
出于对军人的尊敬,谢睿又给她抓了一把糖,说他这么大了也没那么爱吃糖。
礼尚往来,苏茴就打算给他送一罐子酱过去。
知青点的人不少。
所有的知青,除了跟当地人成家搬出去的,都在这里住。
男的一边,女的一边,然后三三两两,彼此交情好的一起做饭,分担家务。
没有人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开火的,那样太麻烦了,干活之余还要上山砍柴,去挑水,做饭,跟人一起的话,就能分开承担。
谢睿跟四个人一起吃饭,都是去年一起来到这里的知青,自然而然的就抱团了,两男两女,彼此分工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龌龊。
谢睿的条件是他们四人之最好的,他偶尔会奉献一些吃的出来改善口粮,但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吃的,现在苏茴让张保国送去的豆酱,他看了,就拿出来分享,这一分享,他还好,北方来的知青,眼眶都红了。
这是家乡的味道。
知青点比起大多数村民,物质方面都要匮乏一点,有家人补贴的还好,像谢睿,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爸妈寄来的面粉肉干及各种钱票,但是大部分没有什么补贴,有些还要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口粮寄回家里去,这就导致他们餐桌的东西比村里人的要少得多,难得有一样配菜,还是这么好吃的配菜,算起来自己材料也能出得起,不止一个人心动了,想要请苏茴帮忙,制作一些豆酱,他们自己出豆子和手工费,毕竟无亲无故的。
这个说情的人选,看来看去就谢睿最合适。
同样当小学老师的知青倒是跟苏茴更熟,但是他们两个都是老知青,熬不住那遥遥无期的回城可能,已经在当地成家,早就从知青点搬出去了。
谢睿问明白了他们的打算,就答应去问问。
能收取一些手工费,多少也是一门进项了,不是特别麻烦的话,答应的可能性挺大。
对村里来钱门路少,去换粮食鸡蛋很容易的谢睿深有感触。
被苏茴做的酱俘虏的,不仅仅只是知青点,张锦华同样是被俘虏的一员,过年时二婶送来香菇肉酱吃的节省,也见底了。
放一点点,那一顿饭就能吃得津津有味,李满芬到后面都不给孙女们吃了,给她们就意思意思的沾一点点,还不够送一口的,在家里面,她一向是把孙子跟孙女分开区别对待的。
为了吃得久一点,她途还自己弄了一些料,混合着煮了加进入,这样一来虽然相比起原先味道是差了些,但也可以,还能吃更久。
彻底见底了,张锦华就焉了,他们除了过年过节,根本就吃不到荤腥,这香菇肉酱是唯一能够吃到肉的,现在也没有了,他吃饭都恹恹的,看着儿子这样,赵来娣心疼了。
但是香菇肉酱没了,连个替换的都没有,豆酱因为是用豆子做的,他们吃的比较豪迈,比香菇肉酱更早吃完了。
看了儿子一天三顿都比原来吃的慢,心疼儿子的赵来娣就来找苏茴了,这是她自这房子建成那一顿饭后,第一次过来这里。
篱笆围得紧紧的,篱笆边缘还种了一圈的荆棘和枸杞,等长成了,就是天然的植物防护带。
院门做得高,还关上了,她推了推院门没推开,只能拍门叫人。
她是在午饭后过来的,这个点肯定有人在家。
确实有人在家。
“汪汪汪、汪汪汪!”在她走进的时候,大威已经全神贯注了,她一拍门,再也遏制不住的对着她吠了起来。
是张保国来开的门,看到大娘过来了,他还有些怪。
“大娘,你来了。”
“哎,是保国啊,你妈妈在家吗?”
“在家。”
张安国和张定国都午睡去了,张卫国精力充沛,张保国也还不困,刚刚兄弟两正一起玩竹棍,就是用大小相仿的棍子搭成各种形状,比如房子、牛、狗等等。
苏茴是没有午睡的习惯的,她每天晚上运转三个周天,就能保证一天的精力,她面前放着几张报纸,边上还有一碟南瓜子。
看到赵来娣过来了,微微挑眉,这可是稀客呀。
赵来娣看着这亮堂的屋子,心里忍不住又酸了一酸,当初他们可没弄到这么多玻璃,这里比他们家亮堂多了。
再看到苏茴面前的报纸,赵来娣忍不住撇了撇嘴。
她没有直接说来意,先是迂回的夸了夸几个孩子。
“保国和卫国真乖,不像他们堂哥,吃完饭就不知道跑去哪里了,叫都叫不住。”
“上次我还听他们堂哥说保国的作业写得好,被老师夸了呢。”
……
说着说着,终于说到了自己的来意。
“之前你给送去的酱吃完了,一家子吃饭都不香了。”
苏茴面无表情:“哦。”
赵来娣继续说:“说起来,你送的那个香菇酱,真香,爸和妈最喜欢了。”
苏茴:“嗯。”
赵来娣维持着脸上的笑容:“你现在还有没有,我装一些回去呗,爸妈肯定记着你的好。”
苏茴:“谁让你来的?保国,去问问你爷爷,是不是他让你大伯娘来要肉的。”
要……
赵来娣紧紧地抓着赵保国的小胳膊:“哎,哪呢,这不是话赶话吗,我就来问问有没有,没有就没有呗。”
要是被她公公知道她来弟妹这里要肉,肯定会被骂一顿,到时候她男人也会生气,指不定就说让她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了。
“我怕我弄错了你的意思,你这不就是想要我做好了酱给你送过去,最好肉多加一点,对吧。”
她想给的可以给,但她不想给的时候谁也别想要。
赵来娣咬牙继续维持笑脸:“哪呢,我是想请你帮忙来着,这个酱大嫂不会做,可以教教我不,回头我记你一辈子好。”
“这是独门秘方,你觉得呢。”
“咱们可是妯娌……”
“亲兄弟还明算账,我们只是妯娌。”
赵来娣说不下去了。
尤其是张保国和张卫国停下了动作,一直盯着他们看之后,要是小孩子听了一点半点的在外面乱说,被她公公听到了,肯定会生气的。
她吸气再吸气:“是这样,嫂子想请你帮忙来着,我出原材料,你帮我做。”
苏茴眉梢都不带动的:“我很忙。”
张保国绷住脸,忍住,不能笑!大娘这个表情太好玩了,不过妈妈也变了,之前对着大娘的拜托,拒绝的没有这么干脆,有时候无奈,却不得不去帮她忙,现在妈妈变了,他觉得这样更好了。
赵来娣阴着一张脸走了,她走了没多久,谢睿来了。
第25章
未免有人说闲话,谢睿没有进里面,就在院门口跟苏茴说话。
苏茴挑眉:“可以是可以,但是我加的材料比较多,比如说豆酱,我加了料酒、八角花椒、茴香等等,如果是做香菇肉酱,我加的东西更多,他们想要我帮忙做的话,手工费不会便宜。”
这应该算是一个来钱的办法。
她也是知道的,有人会在家里弄到什么好东西的时候跟知青点那边透个口风,自己不舍得吃,拿来换钱换东西。
知青家里毕竟是城里,有些东西城里并不会十分罕见。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第16节
还有香菇肉酱!
豆酱谢睿一贯不怎么吃,但是香菇肉酱不一样,他之前吃过一次,现在还记得那股香味。
“我会跟他们说,苏同志,香菇肉酱还有吗,我想用一些东西跟你换,我那里还有一些麦乳精。”
苏茴对上他的眼神,是同一个意思。
“好,你下次过来拿个罐子过来。”
谢睿走了,张保国看着谢知青的背影:“妈,这个知青长得真好看,他比很多女的都要好看,不过还是没你好看。”他最后强调了一句。
“我觉得男的长的像爸爸那样是最好看的。”
苏茴微微讶异:“怎么说?”
“爸爸长得比他高,比他壮,我以后也要长得像爸爸一样,妈,我很就会长大的。”张保国抓着苏茴上衣的一角,有些急切。
刚刚看到两个人站在一起说话的场景,他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夫妻,妈妈长得也很好看,两个人站在一起看上去有种和谐感。
他心里就有点恐慌,有些话飘在脑海里。
妈妈还年轻,这个年纪再嫁还能再生孩子,到时候就会有一个新家。
他们四个不可能跟着妈妈改嫁的,没人会愿意收,爷爷奶奶也不会同意,但是妈妈要是改嫁了,他们该怎么办呢,没了爸爸,也要没了妈妈吗?
苏茴半蹲下身体,跟张保国平视:“保国,有人跟你说了什么吗?”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听不出什么思绪,听到这样的声音,张保国突然就冷静了,那点恐慌也消失不见。
“有人说你可能会再嫁。”张保国纯净的眼神看着苏茴。
“妈妈,你会吗?”
苏茴摇头:“我不会。”
神的,这短短三个字,什么负面情绪都没有了,张保国从心底里相信,妈妈说的是她内心所想。
她不会再嫁。
不会不要他们。
“嗯。”他低着头,不知道为什么,眼眶有些红,他憋住,他不能哭,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他是大孩子了,不能哭。
苏茴摸了摸他的头发:“下次有人说这样的话,不要理她,说长道短,恶意揣测,挑拨母子关系,不是什么好人,是顺大娘吗?”
张保国惊讶的抬起头,也把发红的眼眶暴露在苏茴眼下:“妈妈你怎么知道?”
苏茴装作没有看见他的异样:“平时一个人的言行就能大概推断出一个人的品行,你看她平时经常跟别人说长道短,跟她在一起的,都是同样喜欢说别人是非的,其他人根本不愿意搭理她,之前她来我们家挑水,也说了一些话,我赶她走,估计她是记住了。”
张保国鼓起脸:“她怎么这么、这么……”他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语。
“妈,我能做什么?下次她再说,我给她撒一把灰到脸上去!”张保国臭着一张脸。
苏茴站起来,拉着他回去:“这事你别管,你也别这样做,显得没教养。”
张保国仰着脸,跟着妈妈回屋:“你打算怎么做?”
——
第二天,方顺去挑水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绊倒了,不仅水全洒了,嘴巴还磕到了尖锐的石子上面,别说吃饭了,说话都疼,看见这幕的还有其他挑水的人,看到她这个狼狈样,哈哈笑出声。
她因为喜欢说长道短,在村里着实不受人欢迎,一点面子没给她留。
方顺想说什么,一张口就是血,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桶都来不及拿。
事后张保国从别人嘴里知道了,他开心的咧开嘴,不知道为什么,他想到了妈妈的说你别管时的表情。
问当时围观的人有谁,知道妈妈就在不远处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就觉得,这跟妈妈有关系,但是妈妈是怎么做到的呢?
——
谢睿用一小袋的麦乳精换来了一罐香菇肉酱,吃饭的时候,那股香味飘散,惹来其他人眼巴巴的视线,不仅仅是他们一起吃饭的四个人,还包括其他老知青,谢睿吃着酱拌饭,试探的问:“……你们要不要试试?”
太香了,那股香味,既有浓郁的香菇味,还有着更跟肉混合后散发出的那股独特味道,凑近了,呼吸间,只能闻到它的味道。
这里面有肉,油水也不少,大家都懂的分寸,用筷子挑了一小块,而且都尽量不去动里面的肉。
这一尝,一个美丽的女知青忍不住了。
“谢同志,你这个酱哪里买的?”
看上去就不便宜,但是她家里条件也还可以,不是很贵的话,她咬咬牙也能买一罐。
一罐能吃好久了,不想下厨做菜的话,用酱拌饭就行。
谢睿没有隐瞒的意思:“都是苏同志自己做的,我拿东西跟她换的。”
然后谢睿就做了间人,拿了钱票和东西过来请她帮忙。
他自己也在其,他打算再换两罐酱,寄回家去。
苏茴收下了黄豆若干,香菇若干,钱票若干。
她用一本子记下了谁给了什么东西,要什么,等到时候做好了就按照单子把成品送去就成。
不过这样的话,另外一件事情也要提上日程,她需要去买一个石磨回来了,现在都是去村里公用的石磨上磨的。
做的数量上来了,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正经的副业的话,工具就需要准备妥当,老是去村里石磨上磨既麻烦又招眼,自己有一个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想到就去做。
苏茴去找张成业,他有认识的人是做这个的。
张成业根本没有多问,问清楚了大小,一口应下了。
苏茴惯常的进山,在背着背篓回来的路上,发现有人在喊救命,见死不救不是她做得出来的事儿。
循着声音走过去,喊救命的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满脸苍白,看到她来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张平家的……苏茴……帮帮我,我要生了……”
她大喘着气,她不是第一胎了,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她以为自己可以回去再生的,但是这个孩子性子太急了,忍不住。
她现在8个月,按理来说没那么生的,她跟往常一般和自己小姑子结伴进山来挖挖野菜,谁成想,不小心一个脚滑,摔了个屁股墩,然后就发动了。
这时候的孕妇都没那么讲究,没有说孕妇不能干活的,有些人到生的时候都还在田地里,生完了继续干活的都有,她8个月大,不进深山,只在外边挖挖野菜,根本不算什么,谁曾想会不小心滑了一跤,动了胎气要发动了。
她小姑子吓得立刻回家去报信,她也扶不动嫂子,陈彩英本来是打算回去后生的,现在不行了,孩子要出来,但是在这荒郊野外,什么都没有,她又一个人,万一血腥味吸引了什么东西她就完了,看到苏茴,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眼神热切:“你、你帮我接生吧,我来不及了,要出来了……”
听了这话,苏茴的思维停顿,表情也空白了一瞬。
接生、接生。
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两个字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生孩子这事对于原身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生了三胎,有四个儿子,苏茴在接受她的记忆的时候,自然也把这一部分的记忆吸收。
在刚吸收的时候,她特意回避了这一部分的记忆,但是过后,修士的本能,让她不能故意忽视任何可能会成为心境隐患的东西,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回顾了数遍,已经从一开始的无法直视,到后面的淡然而对。
她在修真世界闯荡,手里自然也见过血,但是见过血,并不代表着她可以对无辜的生命视而不见,这有违她的道心。
空白了一瞬之后,她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好,陈嫂子,你别说话,省省力气。”
苏茴没有搬动她,放下背篓,把自己的外衣解了下来,盖到她的身上……
等到赵夏兰匆匆跟着婆婆、小叔子小姑子过来这里的时候,就看到大嫂躺在地上,盖着一件衣服,肚子已经瘪了下去,她的好友苏茴就在旁边,手上抱着个小婴儿。
赵夏兰:“???”
孩子这是已经生了?!
而且看这架势……是她的好友帮忙接生的?!
她觉得这世界有点玄幻,就问出了声,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反而是她婆婆一拍巴掌:“哎呀,多亏你了,不然她一个人在这里,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他们得到消息,就分头行动,他们还有小儿子几个人来把大儿媳妇抬回家,她男人则是去叫稳婆,小儿子帮忙在家烧热水准备,就怕来不及,谁成想真的来不及,幸好有苏茴在。
她自己就找到了理由:“你爸就是医生,你肯定也学了一些,多亏你了。”她看着大儿媳妇脸色苍白,但是精神头还好,看着苏茴怀里的孩子带着笑,就知道结果了。
她爸是赤脚大夫,自己也平安生产了三胎,其还有一对双胞胎,母子平安,由此可以推断,她也会接生……
赵夏兰觉得这逻辑有点怪,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怪。
苏茴:“……生的是个儿子,母子平安,虽然是早产,但是没什么问题,好好养着就成了,陈嫂子月子坐好点,也没事。”
张大山搓了搓手,看着苏茴怀里的儿子,眼神热切,但就是不敢伸出手去抱,他终于有儿子了!
还是赵夏兰接了过来:“大哥,你抱嫂子回去吧。”
张大山响亮的哎了一声。
赵夏兰婆婆看了大儿媳妇身上苏茴的衣服一眼,把自己带来的被子盖上,帮着儿子把儿媳妇抬上木板,她女儿就在旁边护着,赵夏兰就抱着婴儿回去。
“我们先送你嫂子回去,晚会再去谢你。”
苏茴帮了这么大忙,自然是要有表示的,虽然苏茴说自己只是顺手,没有做什么,但是没有她,孙子能不能顺利生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是摔了,早产。
陈彩英也十分感激,她之前生了个女儿,五年了,这是第二胎,也是第一个儿子,没有儿子傍身,她腰都没办法挺直,一直被人说长道短,张大山的弟弟张大海的大儿子都10岁了,她们还没有,这个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茴的外衣还在陈彩英身上,好在这时候天气还凉,穿的多,少一件没什么影响,她背上背篓,回家。
没多久,张大山就过来了,脸上还有着傻乎乎的笑意。
“请人来看了,都没事,谢谢你啊,这个你一定要收下,医生也说多亏了你。”他给苏一块钱,还有足够做一件外衣的布料。
她的外衣按照当地的风俗,是不能再穿了,他妈就从箱底里给他找了一块布出来,让他一起拿过来。
苏茴没有犹豫,收下了,那孩子生的,但是胎位有些不正,她也是动用了神识帮忙,才有母子平安这个结果,这是公平交易。
大哥大嫂那边安置妥当,没有自己事了,赵夏兰家都没回,直接就来找苏茴了,表示惊:“之前我都不知道你还会接生呢,跟我说说详细经过呗。”
看到了熟悉的八卦眼神,苏茴失笑:“哪里有什么经过,就是我路过那里,发现你嫂子躺在那里喊救命,然后她要生了,来不及回去,我就帮她接生了。”
赵夏兰瞪圆了眼睛:“就这样?”
苏茴声线不变:“就这样。”
赵夏兰难掩失望:“你真没有讲故事的天赋,干巴巴的,说的一点也不吸引人。不过你怎么会接生的?是不是之前跟你爸爸学了一点?”
苏茴含糊着回答:“差不多吧。”
苏浅明会治一些简单的头疼脑热,但是接生……这个从来没有人找过他,一直都是接生婆的活。
但是她自己算是有经验的,她也会一些简单的治疗,不过主要还是侧重在外伤包扎方面。
“你就不怕吗?”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第17节
赵夏兰看着她的眼神像是在看勇士:“生孩子真疼,还有很多血,我现在想起我当初生孩子得时候,看到那血,我都要以为自己血流干了,会死在床上。”
这个还好,苏茴见过的血还真不少,不会因为这点血就产生不适。
她杀野猪的时候,那个血就比这多多了。
……
因为苏茴的帮忙,赵夏兰她婆婆逢人就夸。
她大儿子子嗣上面不太顺利,之前她大儿媳妇怀过一胎,掉了,后来怀上,生了个女儿,之后就好几年没有动静,他儿子因为长时间没有儿子,都有些不爱说话了。
现在好了,他终于有后了,人显见的开朗了不少,家里更和谐了。
因为她的大力夸赞,狠狠地给苏茴涨了一波声望。
……
他们这里地处南方,主要的农作物是大米和红薯,种植小麦的也有,但很少,只有在上面分配必须要种植的时候才会种上一些。
大米好吃,有营养,但是它的产量根本比不上红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