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长风万里尽汉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刘光国愁道:“敌人援军已到,这巢县短期内怎的拿下?”
郦琼却笑道:“将军休得说此,此正是破城之契机也。”当下就伏在刘光国耳边,如此如此一翻说……,“以学生之见,那贼寇必然中计。”刘光国大喜。
那朱仝等三将只一味的严防死守,这夜四更,忽然得报一支宋军,越过城池向西进去。朱仝三将闻之,急急到西门,只见城外隐隐传来脚步声。
孔明见了大喜,“这军马向西而去,必是去助庐州之战。那里有晁盖哥哥,更有栾将军所率的兵马,定叫他们得不了好。”
石勇则说道:“大队往西,必是去庐州了,我巢县安矣。然则,我等手握重兵,如此就在此坐视么!”
“以小弟之见,彼时城外营寨定是空虚,可先发城中精兵,出城击敌营寨;当一战而破,振作士气。”
没有人想不发达。看看那插翅虎,再看看他们,石勇如何甘心?纵使他们的任务就是紧守巢县城池,纵使他们日后的前程已经不错,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近日里被陆谦派遣到淮南任兵马副总管的屠龙手,就叫他们很受伤。
孔明的目光看向了朱仝,后者的心结他多少知道一些。可时局已经如此,他还能怎样?
朱仝目光扫过孔明与石勇,二人眼睛里闪放精光,自己如何能拒?怕不要伤了彼此间的情分。
美髯公道:“二位既然有心,就引两千人马前往,某在城门口接应。自教军士城头准备滚木弓箭,万一有失,可急急退回也。”石勇、孔明大喜。
是石勇、孔明便分兵二路,从城中杀出,发声喊,直取西军大营。营门口有些许守军,一遭呐喊来,哄叫而散。便看营中几声锣鼓音响起,杀声大作,营寨中冲出一队军马,为首将领提一口大刀,烂铜盔甲,骑一匹黄骠马,大呼:“俺乃彰德郦琼是也,贼将速速受死!”
“无名之辈。”石勇大笑,挺枪就引军冲杀上前,他手下兵多气胜,眨眼就占据了上风。然而郦琼武艺甚是不凡,与石勇在乱军中撞到,石将军挺枪上前厮杀,却只斗十余回合,那被郦琼一刀砍在胸膛,非是胸甲坚固,至此一击便要他性命了。石勇吓得肝胆俱裂,大叫一声:“厉害!”是掉头便跑。好在他手下兵多,却是胜了郦琼所率兵马,郦琼眨眼就落得自己落荒而逃了。
石勇就待去追赶,但忽的见到营寨外有一大片火光升起,继而鼓声大作,旌旗飞扬,无数军马杀出,杀声震天。那孔明军好不混乱,眨眼就被涌出的西军杀败。石勇急忙引军去救,混乱之中如何还能顾得有那二三百穿着梁山军装,手臂处扎着白巾的人已经混入了其军伍之中。
就是朱仝也意想不到,见到外出的兵马遇伏,先就引军前去搭救。叫石勇、孔明引兵回城去,却不料那混入败兵中的人刚一进入城池就发作来,为首一铁塔般汉子,提刀直冲孔明、石勇奔来,正是刘光国依持之人韩五。
所到之处,士卒尽碎,残肢断臂,挡者披靡。就如是一艘顺风的巨船,只管是劈波斩浪。
独火星适才混战中为西军射中,石将军见了自叫人护着孔明退下,自己提前来战韩五。却只见一道寒光在眼前闪过,石勇首级落地,一腔热血冲天而起。
孔明已伤,石勇又死,城中淮南军就此崩坏。朱仝发觉身后有差,急忙引着兵马后退,刘光国却如何容他去。急率西军追来。
这般来,巢县还安能不告破?
非只如此,西军再接再厉,缀着朱仝、孔明残军猛打猛杀。乱战中,孔明不知所踪。朱仝被西军堵在巢县城北一土山上。
天亮之后,清点兵马只剩下千人。须知道,这巢县可是本有五千军的。
美髯公笑的好不凄然,须知道昨日白昼他们还安如泰山,今朝仅仅是心生出贪婪,就落得如此的下场。
朱仝引残卒聚在一起,欲作困兽之斗。周围西军,围得密密麻麻,真的是难以脱身了。“此番怕是不能走脱,众将士且随俺厮杀。”朱仝的性格叫他做不出临阵投降之事来,如此就只一死了,虽然他对陆谦……
左右军士闻之,都一片黯然。这些淮南军虽非梁山军嫡系,但他们亦都分了军功田,对梁山军的归属感可是不低。而且在这时候,忽的闻得北边一阵鼓噪声,都不由一愣。
……
数日后,陆谦收到淮南急报,气的他是大动肝火。巢县一战失利,……叫他如何说是好?
这人啊,当真是不能立flag。打脸来的忒快!
更重要的是,这消息传开后,叫那方毫怎么去想?会不会让人摩尼教以为,是陆谦言而无信,有意纵容的?
两边若是生出了这般的猜测,可就是伤感情了。
“大王,以臣之见,此事只能使力。”宗泽看到这战报后也半响无语,转而心中就生出同陆谦一样的担忧。
闻焕章附议。这时候,梁山军只能以力破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叫摩尼教看到他们的态度,从而打消顾虑。
陆谦目光再转向军方,自林冲以下,在场之人纷纷附议。
“大王,此事宜快不宜迟。”早作早了,否则市井间还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呢。梁山军早前丢掉了无为军,已经给市井街头的八卦党提供了好大的焦点。许贯忠说道。
“即是如此,便着左军都督鲁智深会同山东兵马右副总管呼延灼,发兵两万,收复无为军。”
陆谦话音落下,殿下就闪出了鲁智深与呼延灼来,二人领旨退下。
呼延灼虽功劳立下的不多,但他身为武略院骑兵科的教授,这格调便高了,如此被受益山东行省兵马副总管位,倒也不事宜。但他自己却亦有自知之明,他的这副总管的分量,比起另一位在山东境内南征北讨,剪灭剪除掉一支支残兵游勇、山匪草寇的病尉迟孙立来,却是要差上不少。呼延灼亦急切的希望能立下功劳来,好夯实自己的地位。
如今陆谦这等将令,叫他欣喜如狂。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四百七十二章 方金芝:我不是孙尚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巢县的陷落,瞒的一时,瞒不了一世。当晚陆谦便与方金芝话道,后者听得先是脸色蜡白色,后才恢复了正常。可转而又垂泪道:
“大王英雄盖世,以白丁之身,居京都之侧,起家梁山泊,数年间犹能愈战愈强,造今日之基业,实乃是古今惟一。妾身父兄虽也是一时之杰,却远逊于大王也。
而今天下,局势纷乱,可能平定天下者却也只大王、我父与赵官家三支。
现今赵官家集结重兵攻杀我父,后若不死,则大王与之必有一战。”
这话听得陆谦都要坐不住了。方金芝今日是要摊牌吗?她却接着开口道:“金芝乃妇道人家,不懂天下大势,只心中念着大王,也念着父母兄长。妾身知道自己的身份,更知道如此身份来由。三国话本里的孙夫人,莫过如是。”
我勒个去,陆谦心里大叫着。此时此刻,那还不该是摊牌的时候。
“妾身出嫁时,母亲就说过,叫我休要再记挂着方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既然嫁给了大王,今后便是大王的人。方家大小琐事,再于我无干。我知道这是母亲疼我,不想看到日后我夹在两家之间受苦受累。”方金芝眼泪流的哗啦啦的,陆谦也没有再保持着表面的那层外壳,他知道这是方金芝的真心话。这女子头顶上的气柱也骗不了他。
“金芝自然是大王的人,但母亲的话妾身实在做不到。十多年血肉亲情,金芝若能一遭忘了,我岂还为人?”
方金芝泪眼婆娑的看着陆谦,“但金芝知道这样做大王会不喜欢,金芝更知道这肚里的孩子也叫大王为难。金芝不求母仪天下,不求甚荣华富贵,更不求这孩子能贵不可言。金芝只求大王能叫这孩子平平安安。如是一个男儿,就叫他有一片地,几间屋,两头牛,娶上娘子,生儿育女,如此过一辈子便是最好。”若是女儿便什么也不用说了。
“金芝只求大王日后君临天下,混一宇内时候,能饶过金芝父兄一条性命,便是将他们圈禁起来也可……”
“金芝别无所求,真的,真的不敢有所求……”
一番肺腑之言,字字啼血。方金芝真的动情了,她不是傻子。自己的身份与孙夫人何其相似,那孙夫人又是什么下场呢?
话本上写的是夷陵之战后有讹言传入吴,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遂投江而死。后人为其立庙,号曰“枭姬祠”。
那蛟矶上确是有一座宁渊观,是为纪念孙夫人所立。当今的那位赵官家数年前还亲赐下匾额,封孙夫人为灵泽夫人。
但这一死就是孙夫人最好的归宿么?
方金芝是看过史书的,她知道刘备在孙夫人归吴之后,便另娶了吴懿之妹为正室。
历史带着鲜血,带着阴暗,冷的她刺骨。
方金芝不愿意重蹈孙夫人的旧路,尤其她肚子里怀上孩子之后。她压力很大,但这压力并没有叫她疯狂,而叫她学会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她不是为她自己着想,而是在为她肚里的孩子着想。
内心剧烈的翻腾着,方金芝跪在地上,头磕在手背,她人是在流泪,但她的心没有。
陆谦的心也在剧烈的翻腾着,看着眼前跪在他脚下的方金芝,仿佛是第一天刚认识。这一番话太出乎他的预料了,来之前他是万万没想到的。
没想到这件事会发展到眼下这地步,没想到方金芝会说出这种话来,一时间也是感慨。
上前扶起方金芝,看她满脸的泪痕,心中自然生出来怜爱。这是他正妻,更是他孩子的母亲,人岂能如冰冷的机器人一样,什么事都冷静理智的看待?岂能真的没一丝感情?哪怕那感情并非是爱情。这两个字对于他来说就真的是奢侈了。
“过滤了,真的过滤了。我陆谦岂是那等无情冷血之人?”
“这天下之大远非一个中土也。北有辽金,南有占城、大理、吴哥、蒲甘,东有高丽、日本,西有西夏、高畅回鹘、东喀喇汗国。我都要分封文武功臣,袭宗周故策,立下伯国、侯国、公国无数,又岂能无地给我儿子立下王国来?”
“至于岳丈大人和两位兄长,圈禁囚禁更是无从谈起了。这天下很大很大,外出虽都蛮夷之地却也是丰沃好土。”陆谦不可能叫人把他秘密绘制的天下乾坤地舆图拿出来给方金芝看,但这不耽搁他用手指沾水在桌面上画出一幅简易的亚洲地图。
“这里就是中原,这是契丹,此是女真、高丽、日本……,这是大理、吐蕃……,这是西夏、高昌回鹘,也就是汉唐时候的西域……”
方金芝眼睛睁得大大的,真万想不到天下竟然那么大。这比她就有的概念大的太多了。
“大王要分封功臣,学宗周,那何不统一混元?”想对知识、认知、见识的匮乏叫方金芝旋即产生了疑惑。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对她的影响还是很深刻的。
陆谦哈哈笑了,后世有一个概念,帝国的直接统辖地域,最远的边疆与京都的沟通时间当在一个月还是多久时间范畴之内,不然话,那就会根基不稳。大意就是这个意思,具体的他已经忘了。
他还是很认同这个概念的。看看那赵宋,看看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后者是十月中起兵,结果赵宋很快接到消息就调集了兵马,正月时候平叛大军就杀奔了来。
这个时间若是拉大到半年看看,方腊的实力会增长到多大?
还有那交趾。历史上的交趾在明朝时候曾经被重新纳入中国版图过,明成祖及其继任者,都几次平乱,可最后却选择了放弃。原因错综复杂,但距离远,怕也是因由。众所周知,北方才是明朝的边防重地,而交趾却在中国的最南端。
最后是天平天国,一月里洪秀全才起兵,二月份向荣与李星沅就集兵勇上万,诱敌出战,率总兵李能臣、周凤岐合击,大破之,败太平军于大黄江、牛排岭。
这些事例都能论证那个概念。至少在交通环境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之前,那就是有道理的。
“地大无用,能经济繁衍,统合如一方是第一。看现今的契丹,纵使丢了辽东,其地域之广,依旧远大于中原。可其所出能有我齐鲁一角之多么?”
蒙兀室韦可是有不少人,虽然他们此刻的综合实力弱的一逼,但也没见过成千上万的军队出现在辽金战场上,为契丹人站台厮杀不是?
就是蒙古人的四大汗国,何尝不带着浓郁的‘武装殖民’的味道呢?只是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是在太稀烂了,很快就被当地人土著化了。
方金芝脸上涌出了无尽喜悦,今日这番话早在她肚中酝酿,那后果她自然也想了许多,却从没想到竟是如此答案。
这既是说,自己腹中孩儿,若一举得男,便是再不受宠,再有余外的掣肘,将来也是一国王。
渡过些书,对于先秦时代,对于春秋战国多少有些了解的方金芝,陈国、宋国、鲁国……,一个个名字在她脑子里闪现。
“娘娘。”
陆谦没有留宿这里,方金芝肚子怀着种呢,当他离去后,马婆子、王姑姑等几个亲近人一拥而入来,看着方金芝脸上已经被泪水打花的容装,一个个都担忧的叫道,虽然方金芝笑的异常灿烂。
“无事,我好着呢。且去于我寻一本史记来。”去掉了一个大大的心病的方金芝不会对其他人透漏半句话,这是她与陆谦的秘密,在那一日真的要来临之前,她是半个字都不会吐露的,对任何人。现在她更要去好好读一读史记,好好看一看那人口中的‘宗周武装殖民’。
这个在后世人眼中甚好理解的字眼,在这个时空的土著眼中也不难理解。
那岭南、荆湖、川蜀、关系的一些官府,毗邻苗彝居地,那些个官儿,所谓的官政不就是变夷为夏,虽然他们说的很好听——谓之教化。
变生苗、生夷为熟苗、熟夷,变熟苗、熟夷为官府子民。都一个道理。区别是前者文武兼施,后者则更多只靠一张嘴。
周王把宗族子弟、功臣,随其讨商的各部落的首领封为诸侯,带领族人迁移到外侧的广大的土地上,建立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诸侯国;诸侯对自己的国家发展当然有很大的积极性,同时保持对周王一定的臣服性,防止内部分裂;当然,周王也是他们的总后台。
许多诸侯国起初可能只是一座城市(军事/居民据点),就像后世欧洲人的殖民一般,周围是别的部落。但在随后的时光中,华夏诸侯国逐步征服、同化周边的部落之民,最终连成一片。而后实力扩大、膨胀到一定地步的诸侯国们,就开始了彼此间的厮杀兼并,进入战国时代,只待天下一统。【评论区中就有一帖子就写的这个】
齐国灭东夷,秦国灭义渠,赵国灭中山,莫过于此。
而最典型的是楚国。祖先是来自于中原腹地(河南新郑)的一个熊姓部落,周成王封其首领熊怡为楚子(子爵),位置在后世的豫鄂交界处,可谓是当时华夏领土的西南边缘。
公侯伯子男,楚国的爵位为子,实力许也就那样吧。但楚国君民在蛮荒之地披荆斩棘,打败、消灭了不知多少个蛮夷部落,尤其是灭掉越国,征服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待到强秦灭六国之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可不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么?
很叫人伤心,千年之后的赵宋皇朝,其统治区域竟然跟秦朝差不多大,甚至较真的说,赵氏疆土还要小一些,这绝对是一莫大耻辱。
而现在陆谦的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尽可能的‘殖民’出去,这个意思他已经对外透漏了,朝臣也好,后宫也好。之所以如此,内中必然有许多因由,但他最大的目的,就也是画个大名忽悠住人,给人以莫大之希望,免得内部给自己捣乱。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四百七十三章 庐州【求订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长风万里尽汉歌最新章节!
大军出行,浩浩荡荡,车秣千载,不加遮掩。
青面兽得到益都军令,当即点检粮草,聚集兵马,引军直奔和州。所部有八千正兵,一万新编守备军,外加民夫五千余。
二万多人,从扬州到和州,就是遮掩也拦不住西军的细作。
杨志也无心去遮奢,这一遭碰撞,两边凭的都是真实力。若梁山军不堪一击,西军自然能轻松如意;而若是西军自己撞了个满头包,和州城里就是一兵一卒都无,四门大开着,西军也不敢迈过雷池半步。
“报都督,江面上有南军窥视。”快马忽的来报。
杨志闻言白眼翻了一翻,这摩尼教真是丢分。依旧照着常例,视若不见。摩尼教实则亦是乖觉,只远远的探看,而并不着人前来催促。一是管杨志不着,二是无话可说。
嫌梁山军行军速度慢,梁山军倒也是想快,可上千辆辎重随军,他们快得了吗?长江沿线上,梁山军可无水军设立。当初谈判时约定的事宜,这是摩尼教自个提出来的,能怪谁?
如是,梁山军依江而行,速度不紧不慢。接下的战事,中心在于庐州,那儿打好了,西军不败自退。
话分两头,就在杨志引大军向和州奔来时候,庐州城下,两军交锋也见到了真章。
晁盖这日巡视城防,庐州城被他打破时候,损毁甚重,即便已经过了修补,现今西军猛扑来,那也是一次严峻考验。
战马直奔上城头,却是为了更便易在危急时刻调兵堵漏,梁山军特意在庐州城四面筑有斜坡。托塔天王刚跳下马背,在此职守的张俊便上前说道:“招讨,卑职看着城外西军恐要动手了!”
“哦?”晁盖瞪大眼睛看他一眼,拔腿就往城墙边而去。
张俊此刻已是晁盖手下的庐州兵马副使,跟后头道:“城外的砲车架得差不离了,各种器具也多打造齐全,招讨看了就知。”
晁盖凭墙远眺,刚看一眼,就禁不住心里一惊。“我昨天黄昏时候还巡了城,看宋军军备远没今日齐整,现下还未到午时,这么点功夫,城外如何都要车砲成林了?”
当初守济州的时候,西军也曾经架砲数十计,但与眼前的架势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晁盖对外眺望,都不需要千里镜,只是目力所及之处,人海之中,砲车如林,就多不胜数。
不过石砲再多,晁盖也还不怵,他手中也有石砲,布置于城中空地。庐州城刚历经兵灾,城中百姓逃亡大半,因为战争,拆毁焚毁的房屋甚多。如今都被梁山军清理了来,或是作为屯兵营地,或是作为校场仓库用,那其中几块临近城池之地,便成为了石砲阵地。
梁山砲射程远,占地却小,机械发力节省人力场地,布置在城内依旧能有效遏制宋军的石砲。
但叫晁盖心惊的是,宋军的诸多器械里,除一辆辆砲车外,还有许多的盾车、屋洞、鹅车、云梯等。
“招讨,这恐是江陵城内储备的军械,如今都运来战场。”
张俊的话晁盖表示认同。江陵府、鄂州以及襄阳城中都储备不少军器,现在也都派上用场了。
晁盖脸上神色严肃,“看来这刘延庆是准备齐全了。打就打,还会怕他不成?”当即就传出一连串命令来,比如疏散城墙附近的百姓,组织城内青壮,布置兵马按街巡哨。还有招呼砲车阵地,只待宋军的砲群进到距离之内,就发砲猛轰。
语毕,就顺着城头巡察去。一路上,见那各处敌台、马面、敌楼、箭楼上的官兵皆各司其职,没一人懈怠,甚是满意。
这淮南军被掺进来一些人后,再由萧嘉穗几经整顿,总算有了一点强军模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叫晁盖见了心头大慰,自觉不枉自己的一番辛苦。
巡城一周,晁盖再回到南城门时,午时都已经过了。张俊已经叫人准备好了酒肉,晁盖也不客气,抓起一张油亮金黄的煎饼,卷起大块猪肉,沾了蒜汁,就大口撕咬起来。
有人说,宋朝人不食猪肉,因为苏东坡的那一首诗么: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很多人就以为宋朝猪肉真就没人吃呢。却不想一想,这猪肉若真没人吃了,怎的还会有人去养猪?实则是,宋朝人吃猪肉不要太多。
那东京城中,南薰门外,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
当然,那些有钱人家不食猪肉,也是宋朝时的社会实情。可原因真的是中国自古鄙视猪肉么?那是胡扯。或者说是后世网上穆吹们的论调。
实则呢,自西晋灭亡以后,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经过300多年的战乱先一统于隋,又一统于唐。建立隋唐的杨氏李氏家族虽然是汉人,但早已严重胡化。胡人自然更爱吃羊肉,皇族如此,吃得起肉的贵族、官僚们也是如此。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此在苏轼出生前的数百年间,猪肉逐渐没落。
后世就有学者指出,在魏晋——隋唐时代的华北地区,猪的饲养仍较为普遍,但数量与两汉时期相比已明显下降,不成规模,与黄土高原畜牧地带的大规模养羊无法同日而语。《齐民要术》与《四时纂要》两部农书对养羊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养猪。
但此一时彼一时。
对比赵宋喜食羔羊,陆谦却鼓励百姓们大肆养猪。
农耕社会,狗能看家护院防盗,鸡能下蛋换盐油酱醋,牛马用来耕田种地运输,鱼鸭需水域,羊的食物种类单一、单只产肉又少,能给大多数人提供肉类蛋白质脂肪的,只要杂食性强不挑食、性情温顺不乱跑、单只产肉量大的猪。
1...191192193194195...4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