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张青山理解的点点头,扭头看了眼胡英泽后,对周三爷笑道“秉承同志,这事我们做不了主,只能回去请示组织。”
“应该的,应该的。”
见这俩家伙并没有当面表态,而是把事推给了组织,周三爷就知道,自己的这点小伎俩恐怕要落空了事实上,从目的上说,两边闹了个大误会周三爷图的首先是武器,其次才是钱财;而红军首要目的就是粮食。如果大家摊开了说,绝对会圆满解决,但这种大事,张、胡二人无法做主,偏偏周三爷以为他俩能带领好几百人,绝对是红军中的大官,这点小事绝对能做主,所以才费尽心思的想忽悠他俩。
随后,张青山了一个班回去报信后,很直接的把营地安排在洞口边。对此,周三爷也很无奈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数,他都不是狩猎队的对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总部首长们正为粮食愁的头发都快白了,接到张青山的报告后,惊喜万分,十分重视,为此还专门召开了紧急会议。
经过检验和与中央红军的联络,总部确认了那张委任状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确定周秉承确实是本县游击大队的大队长,但对于他为何对此保密,大家也能体谅第一,周秉承当土匪当惯了,中央红军又在此地来去匆忙,根本就没对其进行任何政治思想教育。说的难听点,周秉承这个大土匪能执行不祸害百姓,并经常接济百姓这两点,就足以说明他秉性不坏;二,大环境如此,谁也没办法。毕竟,老蒋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可不是说说而已,是要成片成片掉脑袋的。说的难听点,哪怕当地政府默许土匪的存在,甚至连县长都能与其沆瀣一气,但绝对不会容许共产党的存在,一旦发现周秉承是共产党,绝对会不惜一切的杀掉他,尤其是他实力弱小的时候。所以,周秉承为了保密而保密,能理解。三,至于他的总总情况,大概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红二、六军团还要继续长征,周秉承还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说白了,这家伙很可能不是真心参加革命,而是想利用红军打到其个人目的。但就目前的环境,红二、六军团能从他那里得到急缺的粮食,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容忍他的小算盘,毕竟,他这也算是帮助了红军,而红二、六军团也没多少时间对其上政治课,又不能把他抓起来或杀了,也只能如此了。
刘永江带人连夜出发,第二天天刚亮就赶到这里。
接下来的谈话,就跟张青山没什么关系了。给双方做了介绍后,他就带着狩猎队回去总部下达命令既然狩猎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的目标,那就回来。
随后,突击连就开始为自己做准备了。
事实上,作为红二、六军团的开路先锋,突击连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路,是不需要为自己做粮食等方面的准备的,因为他们的一切都由总部。但突击连的几个领导一商量,都觉得还是不能给组织上添麻烦,最好是自己自足。
可问题是,别的连队早就出发,为各自连队去收集各类物资,别说县城,就是县城周边的几个乡镇也早就被他们给采购一空了,就连很多老百姓家里的粮食也被采购大半,突击连这个时候才出发,估计他们就是跑遍全县所有的乡镇,也没他们的份了。
于是,张青山带着突击连往山里去一是可以碰碰运气,看能否再打些猎物;二是突击连听本地的猎户说,在森林里的一些地方,还隐藏着几个小村落这些村落里的人,当初都是为了躲避战火或者是税负,举家或者是全村集体搬迁进森林里。
突击连进入森林后,一排为单位分成三个组,每个组相距最多不超过十里,如此,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扩大范围。
张青山带着一排,在老猎户彭大叔的带领下,到格罗湾深山沟里寻找村子,收购物资和食用品。
找了整整一天,确实找到了一个小村子,就六户人家,但收购到的东西却让全排战士哭笑不得,或者说是笑中带泪白酒两斤、干辣椒半斤、几两花椒和生姜,衣物一件都没有那六户人家自己还不够穿了。
半夜到村外露营,战士们依旧对这个村的贫苦议论纷纷红军虽然也穷,可突击连属于特种部队性质的特殊部队,也可以说突击连就是敢死队,这类部队放到哪儿都是要受到特殊照顾的,尤其在生活和武器装备上,因而,他们是很久没尝到贫苦的滋味了。
“同志们,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生,有什么好议论的”张青山发表了最后的总结“再说了,我们为什么革命还不就是为了让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能吃饱饭,能有好衣服穿吗要是今天我们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子里碰到的是一群吃饱穿暖的百姓,那才是怪事了。好了,都比议论了,还是来说说今天收购到的这点东西,大家觉得分配吧。我首先表个态东西虽然少了点,但也是百姓们省吃俭用,以平价卖给我们的,这已经算是支援我们红军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少就看不起它,反而要想着,这是百姓对我们红军的心意,大家要好好保管,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它。”
“连长,不管怎么说,东西太少了,真要平均分配,分到每个人嘴里,还不到一口,就是分到班里,也不多。”王武直接发言“我看,还不如由宝玉保管得了,等谁需要的时候,再给它用就是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田国忠也建议“我赞成王武同志的意见,不过,这东西最终还得交给炊事班的同志来做,我看,就由炊事班的同志负责保管,反正也没多重。”
最后,张青山决定,这点东西由老王保管,等红军开始爬雪山的时候,由他带着两个炊事员跟在前卫的后面走,等爬到半山腰,烧一锅麻辣烫,全连的战士每人喝一碗。
得到了战士们的认同,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七天后,当突击连回到理化县城的时候,大家总共收集到粮食三百余斤,腊肉三百余斤主要是山里人不怎么种粮食,但乐于打猎,皮货一百二十一张把这些东西上交,独留下皮货,大家开始自己动手,缝制皮袜、皮帽、皮手套之类的东西就这,还得感谢张青山的胆大妄为所养成的习惯按说所有缴获要缴公,可问题是,张青山小山头主意严重,理所当然的认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得先留在连里。虽然当时的团长刘永江批评了他几次,可他却死不悔改,到最后,张青山当了炊事员,胡英泽则表面同意,私下里照旧,刘永江也拿突击连没办法了。再说,突击连一路功勋卓著,不可能为了这个直接把突击连解散了,也没那时间重新组建,因而,整个突击连从下到上,就都被娇惯成这样了。
等二十多天后,队伍誓师爬雪山的时候,大家集中在一起,高低立竿见影别的连队有的人还没有皮制东西穿,可突击连的战士从上到下,清一色都是皮制除了皮衣皮裤外,就好奇的质问张青山,得到的答复是“谁都知道爬雪山,开路是最难的,突击连是开路先锋,要不穿厚点怎么给大家开路”众人一听,觉得有理,也就没话说了。
可回头一看到护士们也是一样的装扮,尤其是其中几个美女居然连皮耳套都有,惊讶万分之余,知情者纷纷看向张青山,哪知,张青山意洋洋的在那唉声叹气“可惜没打到老虎和黑熊啊要不然,就能多赶制几件皮衣了如今连件皮衣都没有,这些护士们爬雪山的时候可怎么得了哦”
结果,要不是张青山溜的快,估计一顿暴揍是跑不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最为艰苦的进程开始了。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同类,而是大自然,首先将面对的是雪山





向胜利前进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来到大雪山下
“突击连好样的,各个都如真老虎突击连真英雄,革命精神永不朽渡大江,夺敌营,杀的敌人乱如狗”
“共产党万岁”
“红军万岁”
“人民万岁”
誓师大会后,别的连队还可以休息一下,但突击连就得立即出发了。
听别人说,大部队每次出发的时候,都有宣传队的同志们站在路边,用快板、歌声和各种口号给同志们加油打气。可惜,突击连每次最少都要提前三个小时才出发,因而无缘得见。本以为这次也跟以前一样,可万万没想到,这次居然有幸见到了。而且,从他们编的顺口溜中就能听出,这绝对是特意安排来欢送突击连的。
突击连的同志们第一次得到这种特殊待遇,都显得很激动,各个都很有劲,跟着喊的口号声也大了很多,哪怕走了老远,还忍不住回头看宣传队的同志们,真希望多听听他们的歌声。
中甸大雪山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所要面对的第一座大雪山。
好在有了中央红军的资料,让大家对此雪山有了初步的印象此山海拔5500多米,上山50余公里,下山20余公里,山势陡峭险峻,积雪一二尺厚,异常寒冷,空气稀薄,严寒缺氧这两点是最大的难题。
而作为红二、六军团的开路先锋,根据中央红军的宝贵经验,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每个人都尽量多带一些干菜、炒米等食用品,尤其是酒和辣椒,路上吃点喝点,以达到御寒活血的功效。除此以外,突击连还比别的连队多带了一件东西铁铲这是为了能将那一二尺厚的雪铲到一旁,为后面的主力部队的行走方便而开出一条路来。其中,三连还多了三门小钢炮和十八发炮弹。这是为了对付一些积雪太厚,又有些松软的地方有的人把这种地方叫雪坑。
虽然跟后面主力部队相比,开路确实难,但也有弊必有利,他们收集物资相对要容易一些。
突击连看不到宣传队后,张青山一声令下,队伍就放羊了先边走边把那些皮制东西脱掉先前穿着,是张青山下令如此,说是为了给大家加油打气,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显摆,虽然大家都有这种想法。然后,根据中央红军的爬雪山经验,雪山上可供生火的柴火少,因而,突击连必须要尽量多的在沿途收集柴火不仅是为自己在爬雪山时所用,还得在沿途留下一些,为后面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柴火。
等来到中甸大雪山脚下时,突击连一百四十五人其中一百三十人为指战员、医护五人、炊事员十人,人人肩膀上都扛着一大捆柴。
红二、六军团里,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江西和湖南的,属于南方,大雪都比较少见,又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的雪山,因而,一到雪山脚下,张青山命令大家原地休息,顿时就真的放羊了。
战士们嬉笑打闹,甚至有些战士爬到山上去打起了雪仗,整个队伍充满了一片欢声笑语看着这些,张青山面露微笑,可心里却无比担忧虽然有中央红军的经验和资料,虽然战士们都知道,可他们却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不怕这些困苦。
一旁的胡英泽却直接面露担忧之色的看着,几次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觉得战士们难得如此轻松的玩耍一次,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老胡,我觉得同志们对于即将面对的困难,恐怕还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你看是不是等吃过饭后,再提醒大家一下”
“恩,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胡英泽叹了口气,道“反正多给大家提提紧箍咒也不是坏事,等下我俩一起说吧”
“好”
吃过饭,趁着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张青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
“同志们,虽然在出发时我们把该说的都说了,大家也都谢了保证书和挑战书,可现在,我还是得啰嗦几句”说着,张青山右手大拇指向后一翘,指着背后的的中甸大雪山,正色道“我是湖南人,先前没见过这样大的雪山,想着也没什么。可现在到了这大雪山的脚下一看,让我很是担忧也难怪本地老乡说这大雪山不但人过不去,就是飞禽都飞不过去。而敌人也扬言,说我们红军到了山穷水尽、自绝于命的境地了。看到它,让人不得不心头发寒,所以,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信心翻过这座大雪山”
“有”
“有没有信心战胜这些恶劣条件”
“有”
“好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该有的勇气和决心。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北上抗日,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退缩。”
“说得好”胡英泽大声响应,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同志们也纷纷鼓掌,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张青山双手向下压了压,道“下面,请我们的指导员给大家讲话。”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该说的我也都说了。但在这里,我还是要再次强调一点大家别忘了我们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说到这儿,胡英泽渐渐收起了微笑,面色渐渐肃穆起来“我早就说过,我们红军之所以能百战百胜,除了指挥员部署有方,战士们奋勇杀敌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团结互助这话也多次讲过了,就不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要提醒你们,现在,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志要发挥我党我军团结互助的优点”
也不知是不是过于担忧,反正,胡英泽说是只讲一点,可他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推,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团结互助
“各班班长负责检查本班每一个战士的准备情况,要是有不足处,一定要立即报上来,不准隐瞒。这是命令”张青山严肃的下令后,语气软了点“排长和副连长都留下来开会,其余的都去抓紧时间休息,做好准备。好了,散了。”
在各班的集合声中,张青山、胡英泽、彭鹏、王武、田国忠、李红辉、齐子轩七人就地开会。
先把自己和胡英泽的担忧说了一遍后,张青山做了自我批评“到了这里一看,才知道先前我对中甸大雪山的认识不足,在这里,我要对自己提出批评,也请大家批评。”
等了一下,见大家都笑笑没有说话能说什么先前制定的方案是在会上提出来的,虽然是张青山提议,但大家都同意了的,现在,张青山一力承担下来已经很有担当了。
“既然大家不说,那我也就不耽误时间了,好在,现在改变方案还来的及。”
“先前我们制定的方案是我们七个人,轮流着每个人在前面带一段,可现在看来,最少也得两个人一起带,否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就麻烦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胡英泽带头,众人纷纷点头。到是王武沉吟了一下,问道“我们有七个人,两人一组在前面开路,剩下的那一个人怎么办”
张青山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道“剩下的那个人休息你有意见吗”
王武撇了撇嘴,又被彭鹏拉了下衣袖,没敢出声。众人心头清楚这个人指的是谁,自然认可。
“还有一点。”田国忠却随即问道“先前我们制定的是以班为单位在前面开路铲雪。可光是我们从这山脚下往山上看就觉得雪白一片,可以想象上面的雪不仅厚而且大我觉得一个班肯定不够,还是以排为单位最好。这样不仅能铲更多的雪,开更多的路,而且也同样利于轮流休息。”
“同意”大家有举手表示同意。
胡英泽等大家表完态后,提出了第三点“我们突击连对于食物向来的规矩是自己带一半,炊事班带一半。这在平时没问题,而且因为先前我们对大雪山的情况严重估计不足,对这事也没提出来,现在看来,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恩”张青山点点头,应了声后,沉吟了一下,道“这样吧,把粮食全都发下去,各带各的,炊事班只负责背大锅,剩下的简单东西,全都用马驼”
“那两匹马不是用来驼那几门小钢炮和炮弹么这样一来,小钢炮怎么办”
“啧”张青山砸吧了一下嘴,道“我把这给忘了。”
稍稍一想,道“那干脆这样,我们是突击连的领导层,就多辛苦点,这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就由我们几个分了,反正也没多重。”
“好”
见大家同意,张青山却对胡英泽笑道“老胡,你身体还没康复,这么点东西,就不用麻烦你了,你只要在前面扛旗就行了。”
“那可不行,老子身体好着了,怎么能”
“老胡,别说了,就这么定了。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众人齐声答道。事实上,大家都清楚,老胡的身体本来就没大家的好,可在长途急行军中,他却是吃的比别人少,做的比别人多,起的比别人早,睡的又比别人晚,从他每晚睡觉前必定要先到各班检查一下同志们的睡觉情况上,再去岗哨转悠一圈才入睡这两点上就可以想象他的付出。也就是他强撑着,要不然,身体早垮了。大家都知道雪山的困难,怕他累倒下,因而都知道张青山刚才说的多出来的那一个人,指的就是他。也只有王武这种莽夫才会傻傻地那么问。
“看,老胡,这是大家的决定,你这少数必须要服从多数。”说完,不给胡英泽开口的机会,直接问大家“好了,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就这样,把所有细节都商量完毕后,突击连立即行动起来,完善这些细节后,终于踏上了中甸大雪山




向胜利前进 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山
张青山扛着大旗,看着中甸大雪山,心头默默地说“大雪山,我们红军又来征服你了”,深吸一口气,大踏步前进。身后跟着田国忠和一排的同志们,各个扛着一捆柴。
山下还好点,雪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白一样稀少,哪怕战士们打雪仗,也没有什么雪可扔,只是闹个气氛而已。但越往上走雪越多,风越大,天气越怪,而树木却越来越少他们一开始还琢磨把沿路收集到的柴全放下,可后来一商量,觉得山上过冷,雪又大,就算有些干燥的枯枝,能烧的,也绝对无法满足大家,只能带着。
一开始,大家兴高采烈的前进,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速度很快。看到大部队远远而来,大家还起哄的说要加快速度,免得被他们追上,那可就丢人了。
但伴随着海拔的升高,各种恶劣的环境齐至空气越来越稀薄,严寒越来越冷。好在由中央红军的指点,加上先前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准备,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能接受,但天气的变化就让人无语了原本蔚蓝的天空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地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哗啦啦地下,或者是指头大,甚至是鸡蛋大小的冰雹一阵猛砸。下着下着,很快又是晴空万里。山风越来越大,刮在脸上,跟刀子划似的疼,还一个劲地往人身上漏风的地方钻,让同志们恨不能把所有能遮风挡雨的东西全盖在身上
同志们早就失去了刚上山时的兴奋劲,人人低着头赶路,偶尔才会听见有人在互相鼓舞打气。倒是胡英泽,见队伍气氛沉闷,带着几个人,跑前跑后,一个劲地大喊大叫着给大家鼓劲。
张青山则暗中观察着战士们,主要是因为根据中央红军的经验,海拔一高,有的人会有不良反应。所以,他和胡英泽等人一商量,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他身上。
“给我”一口气爬了两千多米,差不多是上山的路程一半时,张青山见身边有个队员面色有些发白,额头满是细小的汗珠,喘着粗气,便上前边一把将他身上的柴抢过来自己扛着,边关心的问道“怎么样”
那个战士想把柴抢回来,却被张青山挥手制止。
“脑袋有些昏,感觉身上有点没力气。”
张青山点点头,回头大声问身后的人“你们感觉怎么样”
“我还好,没事”
“我头不晕,只是身上也有点没力气了。”
“我感觉身上在出冷汗。”
听到他们这么说,张青山放心了点,不过,也知道,不能再这么走,必须得休息一下,否则,搞不好会出大事现在他们脚下还没雪,可再往前走一段路程,就进入雪区了,要没有足够的体力,是很难撑过去的。
“队伍停下,原地休息老王老王快带着炊事班生火烧几锅汤,让同志们都解解乏”张青山带着一排,此时走到二排和三排后面,身后就跟着炊事班。
“好”
张青山一听这声音有些柔弱,还有些嘶哑老王以前的声音十分洪亮,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别是也出现不良反应了吧
疑惑的寻声看去,见老王弯着腰,低着头,让他悲伤那口大锅显得异常沉重。
也许是感觉到了张青山的目光,他抬头向张青山往来,却见他一脸的苍白,额头上哪细密的汗珠,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想给张青山露出一个笑脸,脸颊却只是抽动几下而已。
“老王,你身体不舒服,怎么还背大锅”张青山把刚扛到身上的柴往地上一放,赶紧走过去,边帮他放下大锅边关心的问道“怎么样,还行吗”
话一出口,张青山就自责自己不会说话这个时候,就是不行也得行。否则,别说继续走下去了,绝对会被劝到山下寄留在百姓家。这对于一位红军战士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很多人都说宁愿死在长征路上,也绝不离开队伍。
果不其然,一听张青山这么问,正弯腰的老王立马直起身体,有力的点头,道“放心,只是一时有些不适应,走走就好了,没事,不用往回走。”
“我不是这意思。”说着,张青山就要扶老王到一旁坐下,可老王却一甩手,坚持自己走到一旁,坐在一块冰冷的树桩上,显然是因为张青山先前的话,引起了他的不快,有点生气。
张青山赶紧掏出烟,递给他一根,笑道“老王,你先抽根烟,我去帮着生火等下你多喝点汤,暖和暖和就好了。”
老王听到这话,面色才缓和点,点点头,道“战士们这一路来,确实挺辛苦的。你去吧,我休息一下再过去。”
见炊事班的同志们也没什么不适应,张青山心头放松了点,帮着生火后,正想四处走走,看看别的战士的情况,却一眼就发现不远处的周宝玉满头大汗的抓着水壶猛灌。
“宝玉,你这是怎么了”确实,周宝玉真是汗流浃背,连脑袋上都冒着屡屡白气。最让人诧异的是他眼角含泪,嘴唇红肿。这绝对不是高原反应,让张青山放心下来,打趣道“你这满面红光,三花聚顶,难道要在这里飞升成仙吗可得教教同志们成仙的办法,让大家集体当个神仙,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1...7172737475...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