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连长,你”
“妈的,老子是连长,这个时候连长不上,什么时候上”谁都知道,这冰缝里绝对滑,绳子只能保证不掉下去的几率,可万一打滑,人撞到冰墙上,那也不是开玩笑的,一旦脑袋撞上,会死人的。更何况,万一绳子不结实,中途断掉,下去的人绝对非死即伤。所以,众人一听张青山的怒吼,心头十分感动咱们这位连长虽然爱显摆,又有小山头主意不管他有多少不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条好汉,关键时刻能牺牲,也敢于牺牲,更是勇于牺牲。有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家打心眼里拥护他。
张青山把绳子在身上缠绕两圈,边打结边对身边的人笑道“你们这帮家伙听好了,等下拉好点,要是那个兔崽子敢放手,等老子上来,非揍死他不可宝玉,你哭什么老子还没死了,难道你想老子死”
见周宝玉边摇头边擦眼泪,张青山试了试绳子,觉得困紧了,这才笑着拍了下周宝玉的肩膀,道“好了,别哭了,你好歹也是个红军战士了,怎么能哭鼻子了”
站起来对身边的战士们叫道“要是老子没上来,你们也别麻烦了,推点雪把老子一盖,继续革命。”
说完,也不看大家的反应,让绳子另一端的人拉好,他则慢慢地走到冰缝边,倒吊着,双脚踩着冰墙,身体向下倾斜,一点一点地倒走下去。
“让开,让开把这木棍在这上面搭好老张了”
“指导员,连长非要下去,我们”
听到这话,胡英泽把抱在怀里的木棍往地上一丢,冲到冰缝边上往下一看,却见张青山已经下到两三米了。他知道说别的都是多余,只能尽量压制着内心的一切想法,叫道“老张,小心点。”
张青山抬头对他笑了笑,道“放心,革命还没成功,老子死不了。”
胡英泽只好一边指挥大家赶快打简易的遮盖面,一边吩咐拉绳子的同志抓紧点,同时,对趴在冰缝边指挥拉绳子的齐子轩看紧点
“我说你们几个有事没有给个回话”别看张青山语气轻松,可随着越来越接近那三个战士,他的心却越来越向下沉,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因为越接近,他看到冰墙上的痕迹就越多。
终于来到这三个战士的身边。
张青山双脚用暗劲向外张开,跟两面的冰墙形成互相挤压,以便让身体不向下掉。因为狭窄,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微微侧身,缓缓弯腰,左手紧紧抓着一个稍稍凸尽管这个凸上全是血,但他根本顾不得这些了。右手一点一点地抓向三人中最上的那个背朝上的战士。
抓到这个战士的衣服了,碰了碰他,没有回应。
“喂你没事吧”
没有回应。
“你是不是昏过去了”
没有回应。
“好吧,你等一下,等我再往你这儿挤一定,看看你小子到底怎么了。”仿佛是在给自己信心一样,张青山边说边把身体又倾斜了一些,气喘吁吁中,总算来到了这个战士的正上方。
慢慢弯腰,借着上面同志的拉力,他的头离这个同志大约二十厘米时,大叫着让上面的同志停下。
然后,双膝顶在两边,伸出双手,一点一点地将这个同志翻转过来。
很遗憾,这位同志额头左边被撞出一个洞
张青山不甘心,带着希望,伸出右手,从最上面那个同志的脖子边摸下去,摸到了中间这个同志的脖子大动脉。
很遗憾,这位同志也永远长眠于此。
张青山心头有些悲愤,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十分不甘的几乎趴在了最上面那个同志的身上,努力把右手继续向下摸去。
这位同志也永远的倒在了这里。
张青山真想用吼声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多好的战士啊多好的同志啊没牺牲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却牺牲在了这里,虽然他知道这不可避免,但作为战友,对这样的事情,他感到了悲愤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不能影响士气,尤其是在这苦难重重,而且接下来会更加困难的时候,决不能意气用事自己是连长,得对突击连一百多号人负责。
一确定三位同志都牺牲了,张青山却触电般的猛地缩回了右手,虽然倒拐子碰到了冰墙,可他却没有丝毫感觉。就这么愣愣地看着,想着,沉默着。
“老张,怎么样了”
“是啊,连长,你好歹回个话啊”
上面同志的询问,惊醒了张青山,却陡然发现面颊有点冷,一模,居然是泪水。
张青山用衣袖擦了下眼泪,用手为最上面那位紧闭着嘴,但双眼鼓起很大的战士合上了眼。嘴里喃喃自语“对不起对不起”
这一刻,他有千言万语要说,有无边的怒火要发泄,胸中的悲愤如滔滔江水,可话到嘴边,却只化为三个字“对不起”





向胜利前进 第一百九十章 残酷的现实
上面同志的同志们真是越等越焦躁,而且越等,那种不好的预感越强烈,尤其是见张青山到了那三个战友身边这么久,不仅没声,也没救人,这就让同志们越发担忧。
“拉我上去”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炸雷,劈响在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心口上,顿时齐齐变色,鸦雀无声中,让原本就低沉的气氛瞬间变得比寒冰还冷。
这种气氛一直延续到张青山被拉了上来,有位同志忍不住内心的伤感,迫不及待的问道“连长,怎么不把三位同志把他们的遗体带上来”
张青山内心正悲愤了,听到这话,顿时狠狠地瞪了眼那个战士。上来后,解开绳子,见大家都看过来,他板着脸,沉声问道“都看什么还不动手,用雪把这三位的遗体掩埋好”
众人心头齐齐一惊,先前那个开口发问的又忍不住惊呼道“连长,就把他们三个埋在这儿”
“那你还想埋在哪”张青山随手一指山顶,道“难道要大家把这三位同志的遗体捞出来,抬到山上,然后竖个碑,这样才对得起他们三个。对吧”
虽然同志们心头确实是这么想的,而且听了张青山这反话也确实心有怒气,可张青山的威望还是很足的,就算大家有怨气,也不敢发出来。
一见这种情况,胡英泽轻拉了一下张青山,在其耳边小声道“老张,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伤了同志们的心。”
哪知,张青山反而更为动怒了。
挥了下膀子,怒气冲天的叫道“伤了他们的心妈的,老子还伤心了。”
“你们以为就你们感到心痛,老子就他妈的是铁石心肠”右手食指连连指点着众人,咆哮道“你们可别忘了,突击连是老子一手所建,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子一个个亲自挑选的”
说着说着,张青山顿了下去,抓起一捧雪,死死地捏着,语气有些哽咽的叫着“相处这么久,你们难道不知道老子是什么人吗但凡有一点办法,你们以为老子就想将这三位战友的遗体这么草草地埋葬以为老子不想将他们风光大葬可咱们现在有这条件吗老子是实在没办法啊”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他用劲全身立即吼出来的。
吼完,一屁股坐在地上。胡英泽赶紧去扶,却被他一把挥开,起身,低着头,走人。
“老张老张”胡英泽叫了两声,见张青山没搭理,只得作罢。转身见同志们低着头,神色各异,有的还偷偷地瞄一眼过来,胡英泽叹了口气道“各位同志,我和大家一样,对于失去这三位同志感到心痛,而对于如此处理这三位同志的遗体也感到愤怒,可是,大家得考虑现实”
事实上,张青山在给那位同志的遗体合上眼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就已经拿定主意了由于高原反应、长期行军的疲劳、营养跟不上等等原因,别看大家现在还能支撑得住,而且牺牲率也很少,但别忘了,这才翻了一座半雪山,后面还有三座半雪山等着大家去征服光说眼前这事,从大家把那三位同志的遗体捞上来,然后抬到山顶,然后,在冰冷刺骨的寒风中,在冰硬的地面上凿开一个大坑,再埋葬。如此一系列下来,别说没有大半天的时间是绝对完不成的光是在冰硬的地面上,凿一个足够安葬三人的大坑就得用几个小时。只说体力上,本就没什么体力的众人也绝对吃不消。就算勉强完成,到时候也累的要死,体力消耗过度,又没有个好好休息之所,大家还怎么下山接下来的路还怎么走绝对会有人冻死在这儿,如此一来,岂不是又要继续安葬
这可不是瞎编中央红军翻越甸大雪山时,有两位同志牺牲了。当时大家没有经验,本着战友团结的精神,觉得必须好好安葬这两位战友的遗体,然后,派了一个班去执行这任务。结果,花了整整五个小时才挖出一个小坑,安葬了这两位战友的遗体。可转身就有一位同志累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就这么抱着铁铲,闭着眼,牺牲了。接下来,有位同志走出两百米左右,一头栽倒在雪地里,旁边两人去拉,却被一同卷进雪地,也牺牲了。快要到达山顶时,又有人累的要坐下,旁边的同志得出了经验,赶紧去拉,可大家都累坏了,加上高原反应,根本就没什么力气。两人走不动,旁边的同志就上去帮忙,最后,这个班十一位同志,连山顶都没到达,就全部牺牲在中甸大雪山上。
所以,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得出的经验后,虽然明知这么做确实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但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友有体力走下去,活着走向胜利,才会在翻越雪山之前,然各师把连级及连级以上的干部全召集起来开会,就是为了这类事情做细致的交代。
虽然大家回去后,对下面的同志也做了说明,可说明是一回事,当真正需要面对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没见你们连长争着下去,却哭着离开。你们跟了连长这么久,什么时候见他哭过老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要不是他是真的伤心透了,会在大家面前哭吗所以了,大家得理解,不是我们所有人狠心,而是为了胜利,我们必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在所难免再说,我相信这三位牺牲的同志在天有灵,也不希望大家为了掩埋他们的遗体而再出现伤亡说实话,要是我那天牺牲在长征的路上,我就希望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我的后事上,有这精力,还不如用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当然,在这里,我要你们所有人记住哪怕我们突击连只剩下一个人,哪怕你已经离开了突击连,可一旦革命胜利了,都得给老子回来,在这里好好竖起一块丰碑,刻上牺牲同志的名字,让后人永远记住我们的付出,永远记住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要不说这思想工作也不是谁都能做的。胡英泽这软硬兼施的一番话,说的众人服气,也清楚的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好了,大家都别难过了,都打起精神来,为了今后能在这里给所有牺牲的战友立一块丰碑,大家一定要发挥我们红军团结互助的精神,发挥我们突击连奋勇向前的信念,将革命进行到底。”说到这儿,见同志们纷纷抬起头,士气恢复了。胡英泽却转身对这冰缝站直了身体,大叫“全体都有,立正向左向右转。”
三排的战士们赶紧站直,各个面对着冰缝,神情肃穆。
“脱帽向牺牲的三位战友的遗体,敬礼”
众人脱下军帽,整齐划一的敬军礼。
随即,胡英泽弯腰捧起一把雪,边对着冰缝撒下去边大叫“三位同志,你们安心上路,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同志们纷纷捧起雪,边叫着边将雪撒向三位同志的遗体。
这里的天气真是相当怪异,刚才还冰雹满天,可就这么一会儿,又是晴空万里了。
张青山检查了一遍,见最严重的一位也就是被冰雹砸起几个包,没有想象中的鼻青脸肿那么惨,他放心了。来到一旁,蹲在地上,掏出一包烟,看了看,放了回去。却从内衣口袋里又掏出一包,抽出一根,点燃,默默地吸着这包烟,是当初贺龙军长奖赏给他的,他格外珍惜,也只有每每到了关键口时,才会吸一根。
看着胡英泽带着三排的战士在那里向冰缝里撒雪,他眼神十分复杂。
而在他身边蹲着的彭鹏,同样默默看着那边,久久无语。
也许,只有手中那冒起的丝丝青烟,在向苍天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悲愤和无奈吧
良久之后,张青山叹了口气,喃喃自语中又像是在自我安慰的说“只要能让天下所有穷苦百姓吃上饱饭,就算老子丢了这条命,又算什么”
这话,恰好是他入党时,已经牺牲的老班长黄德宝问他为什么要入党的答复。
“你说什么”
“我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有什么好想的,反正都这样了,就船到桥头自然直吧只要还能走,就一定要走到陕北,将革命进行到底。”
张青山点点头,没有再接话。
老胡带着三排的同志安葬好战友的遗体,并用木棍在这冰缝边做了几个大大地十字架,已提醒后面的部队。
来到张青山身前,张青山起身看着他,目光对视了一秒多后,张青山对胡英泽点点头,胡英泽也微微点头虽无言,却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志们,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多,你们怕不怕”
“不怕”
“好不愧是我们突击连的人。出发”
张青山却猛地高举右臂,大叫“突击连”
众人一起大声回道“奋勇向前”
声音震天,如同要打破这又开始灰暗起来的天空一般,气势如虹的继续前进,如同胜利在望。
虽然谁都明白,接下来将面对更恶劣情况,但没有一个人畏缩,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信念,一种誓将为天下穷苦百姓打天下的必胜信念。有这种信念在心中,他们自信他们团结他们勇敢他们无敌




向胜利前进 第一百九十一章 总算是翻过来了
有些外国人看到红军长征中爬雪山的影视书籍等资料,对于其中一个现象非常好奇为什么明明自己冷的瑟瑟发抖,却宁死也不剥下已经死去的战友的衣服来给自己御寒,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是十分愚蠢的行为和想法。对此,我只能用另一个问题来回应在抗美援朝中,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与联合国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情况下,还能战胜联合国军
中国有位军事专家在其文章中一针见血的做出了最好的回应中国军人为了祖国和战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而某些国家的军人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惜一切,包括祖国这就是最好的回答,也是某国研究了几十年而不得其所的精髓所在。
当然,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人死为大的观念,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指导员,你说这儿会不会就是外国了”
因为翻越雪山前,有人开玩笑的问雪山后面有什么,胡英泽听到这话就笑着回应说翻过雪山就到了国外,大家都可以到国外去旅游了。
现在,已经翻过中甸大雪山。因为气氛沉闷,不利于行军,因而,有的同志就小声的聊天。
同志们哈哈一笑,可就这么点时间,四下突然狂风大起,冰雪乱舞,打的人头晕眼花。竹斗笠、斗篷、雨伞等都被打烂了。再加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部队又没地方躲,就是想停都不敢停下来深恐这一停下来,又会有人倒下。更怕一不小心会陷入雪坑货冰缝中。
“轰轰轰”
也就在这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猛地的炮击声。
难道是国民党反动派追来了他们也敢翻雪山中央红军翻雪山时,国民党的军队可不敢追击。纷纷边走边扭头回看,却因为此时身处第二座雪山的背面,什么也看不见。
不过,很快,冰雪就变成了风雨几天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带着后续部队的军团长王政委就要到达中甸大雪山山顶,见冰雪过大,便下令用迫击炮以猛烈的火力朝天空齐射。这可是真事,记录在县志中
中甸地区位于滇西北,属康藏高原,终年积雪,人烟稀少,当地居民大多数是藏族,语言不通,交通十分困难。
大家忍饥挨饿,顶着风雪进驻海拔三千多米的中甸城,也就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归花寺的所在地。
这时,部队除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特别规定三不准不准住经堂、不准毁坏经文、不准摸神像祭坛。
不得不说,他们得到了中央红军遗留下来的财富。虽然语言不通,虽然大家看起来很是破落,但是,无论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喇嘛,只要一看到红军军帽中那颗五角红星,都会露出笑容,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接待红军。说实话,他们能拿出来的东西也不多,但对于已经疲惫至极的红军来说,绝对的雪中送炭。
稍作休整后,部队离开云南,进入康定地区。群众送来了面和青稞粉,欢迎红军这一切,都要得益于中央红军。
张青山作为积极分子,参加了二六军团召开的积极分子会议。在会议上,王震政委进一步讲了目前的形势、会师西北与创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优越条件、伟大意义和战斗任务,极大的鼓舞了全体指战员的士气。
也就是在在这时候,红二、六军团分为两个两纵队向甘孜前进。二军团为左纵队,经得荣、巴安、白玉,于六月三十日,在绒坝岔与四方面军的三十军会合。六军团为右纵队,经定乡、稻城、理化、瞻化,于六月二十二日到甘孜之蒲玉隆与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会合。见到朱德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张国焘和总司令部人员及四方面军一部分高级干部。
突击连所在的红六军团继续北上,翻越了上下七十五公里的最后一座大雪山,进入臧坝。
自渡过金沙江到进抵臧坝,一路行军都是高山峻岭、羊藏小道,共翻越了三座大雪山,三座小雪山。虽然上级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仍有许多同志牺牲在雪山上。
有些同志走着走着就猛地一头栽倒,而旁边的同志赶紧去拉,结果,因为自身的劳累等原因,不仅没拉住,反而跟着一起倒下,随着雪坡向下滚动等大家慌忙赶到这两人身边时,却发现两人都已经牺牲了。
虽如此,可谁能见到战友倒下而无动于衷就这样,牺牲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有的同志见自己实在走不动了,估计自己翻不过雪山,又不想连累别的同志,一咬牙,干脆自己向路边扑去,然后顺着雪坡向山下滚去,就此牺牲
惨烈的让人撕心裂肺。就张青山所知,他的同镇老乡向永兴就牺牲在雪山上当时向永兴左大腿受伤,被担架抬着,他大概估计自己走不出雪山了,不想连累别的同志,趁大家不注意就翻下担架,一路顺着雪坡向下滚,嘴里还大叫着“同志们,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听者无不流泪痛哭
而其中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突击连炊事班班长老王居然精神抖擞的翻过了雪山区。要知道,老王当初在中甸大雪山时,仅仅爬到一半就差点牺牲了,可谁都没想到,别人都是越走越吃力,他倒好,居然越走越精神。就连原本是被派去照顾他的那两个战士,走到最后,反而要靠老王扶着才胜利走过来。他还以自己为榜样,鼓励大家翻过雪山,就是胜利。对此,用他自己的解释就是老子身经百战,越走越适应,自然要比你们这帮小家伙强。得到了一致的白眼和羡慕,也为大家做出了榜样,鼓舞了士气。
翻过雪山,到达了甲洼。
“连长,不好了,前面来了很多人”
正和大家一起转身看着雪山,看着雪山上那长长地队伍,大家感慨良多,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终于战胜了这些雪山
猛不丁的听到侦察兵回来报告,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枪,心里极为愤怒,各个面色流露出担忧这该死的反动派真狡猾,不敢翻雪山来追我们,却早早地就在这里等着我们,而且是趁我们刚刚翻越雪山,最为虚弱的时候下手,这时机掌握的真准真要如此,恐怕整个红六军团都会被堵在雪山上,很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离我们有多远”
“不远,就两三里路。”侦察兵转身指着前面几百米外的那座小山,道“他们正从小山头的另一边过来。”
“同志们,形势危急到什么地步,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有一个命令现在就看我们突击连的了,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得给老子守住前面那个小山头。只有守住这个桥头堡,后面的部队才能展开。要不然,别说我们突击连,就是整个六军团都有可能会被打回雪山上去,到那时现在,都跟老子冲过去,死守”
突击连一阵猛冲,很顺利的占领那座小山头,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大家很想不通眼前的敌人绝不会少于一千五百人,但问题是,他们最前面不仅有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还都把枪背着,手里却拿着各种吃食,有的还推着独轮车而来,上面同样是食物或者衣服。这绝对不是来打仗的,反而像是来慰劳的。尤其是走在这支队伍最后面的那两百来人,怎么看怎么像是普通百姓,不仅没有枪,反而人人赶着马车牛车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大家不仅疑惑,戒备心也降低了很多。
田国忠一看,忍不住疑惑道“老张,他们这样来打仗,不会搞错了吧”
“是啊,我听说,这一带可是四方面军的地盘,怎么可能有这么敌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到达这里快看他们的军帽,各个都有五角红星。”
张青山猛地一拍头,轻叫道“怪我,怪我,是我一时太着急了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该有的准备还是得有,免得万一上当了,被打个措手不及。这样,宝玉,你快去田团长那儿,把这里的情况给他汇报老胡,你带着同志们继续在这里戒备老田,你跟我去看看。”
随即,张青山则带着田国忠和一个班的战士从侧面来到了敌人面前。
“你们是红六军团的同志”张青山等人从小山头这里猛地跳出来,虽然出现的方式让对方小小地惊讶了一把,可并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带头的一位同志笑着问道。
1...7475767778...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