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杨廷和点头道:“此事可矣。”
王琼冷笑不说话。
杨廷和、毛纪二人在打小算盘,看到锦衣海卫有大用,就想笼络朱英和满正。
王琼这个数据敏感者,深知四百文一石从南洋运大米到天津,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锦衣海卫还常年在海外,按理早就该不听话了,想想那些大明边将就知道。
但是,粮食就这样运来了,皇帝和王渊对锦衣海卫的掌控非同一般,怎么可能被荫官、升阶这种小恩小惠收买?
其实嘛,锦衣卫海真没想象中那么听话,这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就连王渊安插的眼线宁搏涛,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意志,接了许多宗族亲戚去南洋发展。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最多再过二十年,锦衣海卫就会听调不听宣。
王渊故意的,谁还不给自己留后路啊,更何况他还想搞改革变法,自古变法之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
不论如何,这两万石粮食运来,朝中没人再说锦衣海卫的坏话。谁敢言取消锦衣海卫,内阁和户部绝对发怒,他们还指望着继续收粮食呢。
户部尚书彭泽,首先发怒。
刚入库的两万石粮食,铁道司直接支走五千石,说什么建造铁路需要粮食,打算召集灾民和流民以工代赈。
但彭泽的愤怒毫无用处,他虽然是户部尚书,但户部仓场侍郎赵璜是王渊的人,王渊一直卡着户部的钱袋子。
梦回大明春 524【八千阉人铁道工】
李承勋快步走进王渊的办公室:“掌部,东安门外聚集八千自阉之人!”
“关我礼部何事?”王渊懒得理会,“太监们如果不收,自有五城兵马司驱逐。”
李承勋说:“宫中肯定收不下,去年刚收了三千阉人。五城兵马司便是能驱逐,恐怕也散而复聚,终究是要解决的。总不能,都杀了吧?”
王渊问道:“内阁呢?”
李承勋说:“内阁让五城兵马司驱逐。”
王渊笑道:“李侍郎啊,你真会给自己揽事儿,便说打算如何处置吧。”
李承勋说:“工部铁道司修建铁路,为了不惊扰百姓,没让顺天府征发徭役,想要招募灾民和流民做事。不如,就让这八千阉人,做那修建铁路的劳工吧。”
“铁路修完了呢?”王渊问道。
李承勋说:“铁路暂定修三条,碍于人力物力,不可能同时修建。修完第一条,继续让他们修第二条,掌部恐怕不会满足于这区区几条铁路,今后总有这些阉人的活干。”
“哈哈,知我者,立卿也,”王渊大笑,“此事你去处理。”
李承勋,字立卿,弘治六年进士。
当初,王渊想让王阳明进京做户部尚书,王阳明写信说自己肺病复发,就推荐了南京刑部左侍郎李承勋。
礼部左侍郎王瓒,转升工部尚书,李承勋便进京做了礼部左侍郎。
又是一个能打的文官,当初林俊在江西剿匪,卸任不久就又闹兵变,叛军活捉江西参政赵士贤,杀死按察副使周宪。
各路官军因此畏敌不前,时任南昌知府的李承勋,征召乡勇跟叛军打得有来有回。周宪兵败身亡,部队溃败,李承勋单骑来到战场,迅速收拢溃兵。判将王奇诈降,李承勋以诚相待,王奇遂心悦诚服,潜入叛军大营发展内应? 官军趁夜突袭大胜。
这场叛乱? 其实是宁王暗中策划的,却被李承勋这个南昌知府平息。宁王愤怒不已? 勾结江西镇守太监黎安? 改了叛军首领的供词,将李承勋捉拿下狱。幸好当时燕忠执掌大理寺? 才将李承勋给保住——燕忠是金罍和常伦的伯乐,曾经提拔二人? 可惜积劳成疾病死了。
王阳明在南京做吏部尚书? 李承勋在南京做刑部左侍郎,两人私交非常不错,李承勋甚至成了心学弟子。
却说李承勋出了礼部,骑马直奔东安门? 那里早已交通堵塞。
八千多自阉之人? 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各地,都是受灾过不下去的苦命人。他们选择挥刀自宫,熬过去细菌感染,没死的便前往京城,希望能被招进宫里做太监。
可惜去年春天? 皇宫就招了三千个自阉者,哪里还有他们的差事?
去年冬? 一万多阉人汇聚京城,他们互相并不认识? 只能三三两两乞讨为生,病死饿死之后只剩这八千多。眼见日子没发过了? 突然冒出一个阉人领袖杨春? 竟把这八千多人聚集起来到东安门外叩阙。
东安门外的街道? 已经被阉人给堵死了,还有无数看热闹的群众。
五城兵马司的士卒赶来,也只敢提刀捉枪在旁边警戒,生怕动武之后会酿成大乱。
李承勋骑马奔至,大喊道:“闲人退散!”
见来了一个大官,围观群众纷纷闪避,接着复又聚拢继续看热闹。
李承勋都懒得下马,问道:“这里何人主事?”
一个武官单膝跪地:“中城兵马司指挥韩耀,见过……”
李承勋道:“我是礼部左侍郎李承勋。”
韩耀连忙说:“见过李侍郎!”
李承勋说:“没你的事了,且带兵回去值守吧。”
韩耀犹豫道:“李侍郎,这些阉人众多,恐怕闹出乱子来。”
李承勋懒得跟此人掰扯,喝问众阉:“谁是领头的?”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出来:“杨春拜见李侍郎!”
李承勋说:“带上这些人,都跟我出城去,自会给你们一口饭吃。”
杨春能把八千多阉人聚在一起叩阙,自然是不好糊弄的:“敢问李侍郎有何安排?”
李承勋说:“从今往后,你们就是工部铁道司的雇工,闲时有口粮,忙时有月粮和工钱。”
杨春犹豫道:“草民读书少,请李侍郎不要诳我。”
李承勋气得不行:“老子堂堂礼部左侍郎,诳你们作甚?这宫里去年才招了三千阉人,哪有你们的活路,老子不忍你们饿死才站出来。信与不信,你们自己掂量!”
杨春立即跪拜:“多谢李侍郎恩德!”
杨春一声令下,八千多阉人齐刷刷站起,其中有十多人负责组织协调,居然颇有秩序的结伴离开。
李承勋慨叹道:“可惜你自阉了,否则倒有几分打仗的本事。”
杨春苦笑,他本就是逃亡军户,这些本事都从军中学来的。
历史上,这事儿也发生过。嘉靖皇帝觉得没面子,便把杨春及十多个领头者流放,剩下的阉人强行驱离京城,胆敢留下的直接抓起来论罪。
八千多衣衫褴褛的自宫者,跟在李承勋身后,浩浩荡荡前往东郊。
那里已经招募了千余流民,蒋信正在组织修建仓库,未来铁道司的物资都要存在此地。
聂豹负责铁路占地的搬迁安置,目前正在跟各知县打交道。这事儿涉及许多士绅权贵,肯定是有人不愿意的,聂豹自有手段让他们服软。毕竟是心学归寂派的开派宗师之一,聂豹做知县就能修缮几万条水渠,做巡按御史直接干翻福建镇守太监和三司,还怕这京郊的劳什子权贵?
徐阶负责后勤事务,包括采买石料、木料等各种物资。
王教总揽一应文书工作,同时负责核对账目。
王崇去了蓟州遵化,那里后世属于唐山管辖,此时是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遵化铁厂),主要生产方式是用煤炭炒炼熟铁。王渊早就送去了炼钢之法,遵化铁厂却懒得改革,依旧按照老法子冶铁,只新建了几个炉子炼钢,炼出的钢材拿去铸炮,把朱厚照气得欲仙欲死。
遵化铁厂归工部管辖,专门设有一个工部分司。
王渊派了好几个人去整顿,一直都收效甚微,因为从上到下全烂了,铁厂巨大的利润牵扯到太多权贵。
现在要修铁路,总不可能从浙江运钢材过来,王渊决定彻底把遵化铁厂搞定。这次,王崇是带着豹房士卒去的,谁敢乱来直接当场打死,混日子的蛀虫全部清理干净!
王渊说只修三条铁路,但已经更改计划要修四条。
首先修筑北京到遵化的铁路,遵化铁厂制造的铁轨,就近一路铺到北京。今后,遵化铁厂的钢铁,便能顺着铁路,源源不断运输到京城。
并且,从京城前往大宁都司,这是要经过这条道的。从京城前往辽东,官道也要路过蓟州。一旦这条铁路建成,就能加强京城与大宁、辽东的联系,具备巨大的政治和军事作用。修建铁路的时候,也不用挑选地形路线,顺着官道修建即可,一路都还算比较平坦,全程三百多里而已。
几位主管官员,还剩张璁和凌夏。
张璁负责总揽全局,协调其他衙门,出什么事儿也由他顶着,他顶不住了再去找王渊。
凌夏带着一帮物理门人,负责培训铁路工人,教导他们如何修筑铁路,并全程监工和引导。
来到东郊工地,李承勋找到蒋信。
蒋信非常惊讶,问道:“李侍郎,这些人都是?”
“皆为自阉之人……”李承勋把事情大概解释一遍。
蒋信顿时高兴道:“太好了,我这里正缺人手。先生(王渊)体恤百姓,不愿为建铁路征发民夫,现在又正值春耕,招募不到太多流民。你这八千多人,算是雪中送炭啊。”
李承勋抱拳说:“皆为苦命人,希望蒋主事善待他们。”
“那是自然,”蒋信笑道,“我也是心学弟子,知道良知为何物。”
李承勋已经拜入王阳明门下,蒋信是从王阳明转投王渊的,两人算起来还是师兄弟。
李承勋扫了一眼工地,惊讶道:“铁道司的库房,全部用三合土来建?”
蒋信笑着解释:“不是打制三合土,他们正在和水泥,用水泥和砖修建库房。”
王渊穿越之初,就自己捣鼓着烧水泥,无奈炉温始终不够,只能弄出来三合土。但炼钢时受到启发,可以使用助燃剂和助熔剂,王渊便让陆有珍带着门人继续研发。
陆有珍,便是至真道士的俗家本名,这货搞出了尿液制火药的法子,使得大明的火药产量大增。他捣鼓了好几年,不断尝试水泥烧制之法,经过无数次改进,水泥已经可以民用了,但还不能拿去修筑堤坝。因为强度不够,害怕水泥堤坝会垮掉,反而是三合土非常适合造堤坝。
修建工部铁道司库房,是水泥第一次民用实践。
至于石灰厂,在千灵山那边,跟挖煤的地方相距不远,勉强也算挖朱厚照的祖坟了。但根据钦天监官员的说法,千灵山没有挨着大明龙脉,因此一直有官方石灰窑存在,并且归工部管辖。王渊大笔一挥,直接把几处石灰窑改建成水泥厂。
有心腹执掌工部,就是这么省事儿,官方铁厂和石灰窑,全是工部的下属机构!
李承勋在工地转了一圈,观察咋用水泥和砖砌房子,直至快到傍晚才意犹未尽离开。
至于那八千多阉人,全部成为铁道司长期雇工,他们在吃第一顿饭之后就满足了。因为铁道司的红薯粥很稠,菜汤表面浮着大量的油腥子,这对他们来说绝对属于美餐。
梦回大明春 525【威风】
城南球场。
不管各地如何灾荒,不论百姓多么困苦,这里的足球联赛是越办越红火。
即便朝廷三令五申,依旧无法禁绝赌球。若遇到关键比赛,勋贵富豪们往往一掷千金,甚至因为有假赛嫌疑,前后爆发了七次流血冲突。
这天,安定伯张容正在观赏春季联赛,他足足押了一千两银子买广兴队获胜。
“伯爷,不好了!”一个家奴压低身体跑来。
因为球场太嘈杂听不清,张容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大声问道:“你说什么?”
家奴贴到他耳边大喊:“咱家的庄田,要被工部铁道司强行收走!”
“什么?”张容还是听不清。
家奴急得不行,扯开嗓子狂吼:“咱家的庄田,要被铁道司收走!”
张容这回总算听清楚,大怒而起:“他娘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
正德初年,张太后的两个弟弟最威风,现在早就缩起脖子做人。自从张永担任掌印兼秉笔太监之后,张容又开始抖起来,便是公侯勋贵都不敢惹他。
张容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但依旧宝刀未老,去年刚纳了十三岁的小妾。他对土地也贪得无厌,在京城东郊强占大片良田,被言官弹劾无数次都屁事儿没有。
乘着马车飞快赶往东郊庄园,只见聂豹正在让人丈量土地,张容立即冲上去:“谁给你们的狗胆,都给本伯爷滚回去!”
聂豹笑道:“工部铁道司主事聂豹,奉皇命征地修筑铁路。陛下给的狗胆!”
“放屁!”
张容怒气冲冲道:“陛下只是让你征地,没说让你征本伯爷的地。这京郊土地无数,你征谁的不行,偏偏来这里动手。一个小小工部主事,我看你是活腻了!”
聂豹面不改色,对身边的一个七品官说:“秀夫,你来处理。”
戚贤,字秀夫,少年时仰慕王阳明,但没有机会拜入门下。两年前,戚贤金榜题名,立即投身物理学派? 拜掌院王晹为师? 成为王渊的再传弟子。
戚贤本来在定兴做知县,被王渊紧急调来大兴? 现在是新鲜出炉的大兴知县。
“你来得正好!”
戚贤冷笑一声? 喝令道:“安定伯张容,强占民田? 强抢民女,唆使家奴行凶杀人。来人啦? 给我绑了? 关进大牢好生审问!”
“你敢!我兄长是张督公!”张容跳脚咆哮。
聂豹不咸不淡道:“张督公忠君体国,怎会纵容家人行不法之事?安定伯,你可不要污蔑张督公,否则这官司得打到皇帝跟前。”
张容退到家奴身后? 嚣张无比道:“我看谁敢动手!”
聂豹不说话。
戚贤挺直腰杆? 对手下衙役说:“抓人,胆敢拘捕者,格杀勿论。”
那些衙役全是物理门人!
物理学派当中,既有举人进士,又有落第秀才? 还有许多不具备功名的匠户、阴阳户子弟。由于王渊战功卓著,物理学派也尚武? 即便是掌院王晹,每天也要花一个小时锻炼身体。
戚贤紧急调任大兴知县? 没有时间整顿县衙,干脆请了一帮同学临时充任衙役。
明代的衙役属于贱职? 不能参加科举。但那得正规编册? 只要没编入役册? 谁管你参不参加科举?
衙役制度早就败坏了,朱元璋规定衙役一年一换,后来又变成三年必须更换,就是为了防止衙役蒙蔽主官、勾连上下、为非作歹。但到了明中期谁管?别说三年一换,三十年的老吏都有!
二十个充当县衙临时工的物理门人,齐刷刷抽出腰刀和火棍,竟然还快速结阵。
张容嘶吼咆哮,指挥自己的家仆:“给爷打,打死勿论!”
这里只是张容的其中一处庄园,早在聂豹丈量土地的时候,庄里的仆役就已经全部聚集阻拦。佃农没有掺和进来,但带着棍子的仆役有上百人,听到张容的命令,立即抄起棍子往上冲。
物理弟子们的阵型,是王渊发明的。
王渊自然听说过鸳鸯阵,但只知其名,不知道具体内容,只能自己瞎琢磨。
比如眼前的阵型,有些类似鸳鸯阵的变种三才阵。二十个物理门人,五个人一小阵,四小阵又组合为一大阵。
每个小阵,中间一人举长棍乱扫,目的是干扰敌人的注意力。侧后各一人举长棍,阻挡敌人的进攻。两边各一人挥舞腰刀,属于攻击主力。小阵五人,有攻有守有袭扰,四个小阵之间还互相策应。
就这么二十人结阵前进,只接触的一瞬间,便杀得上百恶奴抱头鼠窜,当场就有十多人被砍翻。
“杀……杀人了?”张容吓得浑身哆嗦。
这厮不仅是安定伯,还挂着锦衣卫世袭指挥使头衔,见血之后却双腿发软站不稳。
恶奴们全被打跑,只剩张容瘫软在地。
两个物理弟子将张容拖过去,笑道:“县尊,犯人已经擒获!”
戚贤说:“带回去,关进县衙大牢!”
聂豹抱拳道:“有劳了。”
戚贤回礼说:“忠君报国而已。”
想要修筑从北京到遵化的铁路,还真绕不开张容的庄田,谁让这家伙在东郊占了那么多地。
既然早晚是要得罪的,那就干脆得罪彻底。聂豹打算,把张容在东郊的数千亩,全部收归官府所有,没挡住铁路的那些地,就赔偿给其他需要拆迁的小民。如果有苦主存在,查实之后照赔,毕竟这些地都是张容抢来的,原主人估计还有不少活着。
……
“督公,不好了!”一个小太监慌忙奔入。
张永正躺在摇椅上,听心腹太监念奏章,帮着皇帝处理朝政大事。他皱眉斥责:“何事慌张?”
小太监说:“安定伯被大兴知县抓入大牢了,东郊几千亩庄田也被工部铁道司收走。”
张永居然没有发怒,沉默良久,突然叹息:“这是挡住了王二郎做事啊。”
小太监问:“督公,该如何处置?”
张永说道:“知会王尚书一声,就说我兄弟岁数大了,受不得牢狱之苦,且给个薄面放了吧。至于东郊的庄田,工部想要,便给工部,咱家也是忠君体国之人,断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小太监愣了愣,连忙说:“是。”
“去吧。”张永挥手。
张永确实老了,走路都不利索,哪能继续争斗?他若不能在死之前,把王渊彻底给斗倒,那他死后王渊肯定报复,他的家人一个都别想有好下场。
王渊那边也有分寸,只是把张容抓进大牢,虽然吓得惊魂不定,但并没有严刑拷打。因为一旦打出个好歹,就是跟张永撕破脸皮。
此事震动京城,安定伯张容嚣张跋扈,竟被一个工部主事、一个七品知县给收拾了。
在民间,聂豹和戚贤名声大振。
在官场,文武百官对王二郎的威风,都有了全新认识。毕竟,司礼监掌印兼秉笔太监张永,一个可以隔绝内外的人物,居然不敢跟王渊正面抗衡!
梦回大明春 526【杨廷和的转变】
??遵化铁厂的厂址,在明代一共变动三次,原因都是铁矿资源日渐枯竭。
??如今位于白冶庄,也叫白冶城,即后世遵化铁厂镇附近。
??白冶城,顾名思义,此地有城墙,而且还是石头城!更新最快 手机端::
??城不大,正方形,边长仅一里。但是,城墙高两丈、宽一丈,地基夯了九层灰土,这他娘就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城堡。
??此城,专为保护铁厂而建,城内囤积钢铁、兵器和军队,百姓和工匠都只能住在城外。
??城内守军头目,被王崇撸了个遍,暂时由豹房军官代管,铁厂头目也已经换了七七八八。
??凌夏指着桌上的地图说:“咱们在京城太想当然了,铁路不可能修到铁厂,否则你我的孙子辈才能修成。”
??王崇苦笑:“来到铁厂之后,只看那地形就知道,翻山越岭哪是那么好建的。”
??凌夏在地图上一划:“从铁厂修一条铁路到白冶河,大概五六里路,钢铁装船走水路就能到蓟州。我们可再从蓟州修铁路,向西连接北京。如此,只需建造铁路百余里,里程较原计划缩短了三分之一。”
??从遵化铁厂到蓟州,明代是可以直接水运的,后来因兴建水库和唐山大地震,河道才彻底给断了。
??王崇点头道:“那还好。”
??凌夏问道:“铁厂情况如何?”
??“需要大量冶铁工匠,至少得调一万人过来。”王崇颇为头疼。
??明代的铁厂,分官营和私营。
??官营铁厂纯属计划经济,朱元璋规定,朝廷需要钢铁的时候,分配给各铁厂定额任务。朝廷不需要钢铁的时候,官营铁厂全部停工。
??这导致没有大规模战事的年代,官营铁厂长期处于停工状态,如此发展到弘治年间?全国官营铁厂荒废得七七八八。
??别怪朱元璋小家子气?因为当时的钢铁产量太恐怖了,全国官营铁厂年产量高达1847万斤(含生铁)。洪武二十五年开炉?三年时间冶炼钢铁3743万斤(含生铁)?把官府的钢铁库房都给装满了,怎么可能一直生产下去?
??就拿遵化铁厂来说?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冶铁工人仅有二千五百余?经常每年歇工好几个月。而广东的佛山镇?冶铁工人多达三万人,而且日夜不停开工,民营企业的活力远高于官营。
??更可恶的是,遵化铁厂大量使用罪犯炒炼钢铁?动辄毒打虐待?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堪忧,而且冶铁工人死亡率非常高。
??朝廷要求严格的冶炼任务,他们使用木炭冶炼。朝廷要求不高的时候,他们就用煤炭糊弄。还有一些权贵上下其手,让工人为自己干私活?大量冶炼熟铁偷偷私卖。
??王崇说道:“一里(559.8米)铁路,耗费钢铁至少四五万斤?以遵化铁厂历年的产量,一年炼出的熟铁也就修七八里路。所以?我还要一万冶铁工匠,还要一万矿工和五千烧炭工。这里的炼铁炉不用改?炒出的熟铁用于铁路部件。再新建三十座炼钢炉?全部使用老师的坩埚炼钢法浇铸钢轨。”
??凌夏惊道:“你一张口就要两三万人?且不说?能不能把人数凑够,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和口粮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