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曾公亮一个头两个大,果然大事不妙,甘奇的托付,本是两人结盟的开始,本是曾家世代公卿的延续与保障,此时陡然间,怕是善缘没结下,反倒教甘奇看轻了他曾公亮与曾家。

    正在曾公亮着急的时候,忽然远远从大殿门口那边传来支支吾吾一语:“微……微臣……曾……曾孝宽,有奏。”

    一直站在大殿门口的曾孝宽,从人群之中出来,一身青色官服,显示了他官阶低微。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之上面对一两百号上官出言,还有些莫名的紧张,说话的声音都是支支吾吾的。

    “头前来!”赵曙抬手一招。

    曾孝宽,若不是今日是他带回来的捷报,他都没有资格出现在朝堂之上。听得皇帝话语,他低头躬身从中间往前走,路过一位一位的白发相公们。

    头前单独见皇帝的时候,曾孝宽只有激动,都忘记紧张了,此时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看他,所以紧张无比,眼神都有些飘忽不定,想抬头与诸位相公们点头示意一下,或者眼神交流一下,却也不敢抬头看他们。

    好在走到最头前的时候,他爹说了一句话:“有话好好说,期期艾艾是作何?”

    就是老爹这么一语,曾孝宽感觉紧张少了许多,这就是家世的区别,他爹是当朝宰相,就是不一样。

    “你有什么要说的?”赵曙问道。

    “微臣是听得诸位相公们都在谈论甘先生之事,恰好微臣又刚从燕京回来,所以微臣就想把自己知道的,看到的,说一说。”

    “快讲一讲。”给自己妹夫封个官都这么麻烦,赵曙有些急了。

    “遵旨。微臣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去了两趟雄州,皆是为了传旨。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碰到甘先生于巨马河北岸被辽人忽然袭击,背水一战。那时候微臣刚到雄州,正见到甘先生带着几千人马与一千多辆车架从雄州出发。”曾孝宽说到这里停了停,吞了吞口水,终于敢抬头看一眼众人了,颇有一种过堂受审、出言作证的感觉。

    随后又道:“甘先生过河了,微臣就想到衙门里等候着甘先生回来再传旨,不想两三个月时辰之后,竟然传来了甘先生在巨马河北岸开战的消息。微臣又连忙出门而去,正见到狄相公带着大军从雄州匆忙出发前去支援,微臣当时惊愕不已,连忙坐车跟了上去,狄相公的支援之军还未过河,忽然就听得对岸甘先生大胜辽驸马萧德让几万大军的事情……”

    说到这里,曾孝宽停住了。

    曾公亮立马接道:“富相公,犬子之语,可皆是亲眼得见,亲耳听闻。甘道坚好心好意去送礼,被辽人忽然袭击,以寡敌众,背水一战,那时候狄青却还在北岸。功劳在谁,岂不是一目了然?”

    真是我的好儿子,曾公亮大概如此想。

    赵曙也是眉开眼笑:“富相,朕觉得曾相言之有理。”

    朝中又是一片恍然大悟的模样,要说这些高官们,本也个个是人精。但是这些人精聚在了一起,人一多,反倒个个成了吃瓜群众,两边被人牵着走。这倒也符合人类这种群居动物的特性。

    “这么说,倒也还真是。甘奇带着几千人面对数倍之敌突然袭击,本应该是措手不及一场大败,不想他还能临时指挥调度,背水一战,可见此子当时是何等临危不乱……”

    “若是当时一败,辽人突袭雄州,后续还有十几万辽军蜂拥而来,那后果就真不可设想了,就凭借这背水一战,就已经是力挽狂澜之功。”

    富弼尴尬了,他眉头一锁,大脑疯狂运转着。但这事情有些无懈可击,甘奇带着一千多车架,几千人马,在巨马河北岸与辽人打起来了。连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甘奇做好准备的事情,所以说这么一场被动的背水一战,就真的有些无懈可击了。

    但是富相公还有话语:“此事虽然如此,但是巨马河一战,甘奇那是被逼无奈,已然背水,唯有舍命一搏。之后大败耶律仁先之事,十有**该是狄青居首功。如此一场大战,十万带甲辽军,唯有狄青才能如此经验老道。”

    这话又有道理。若是这个时代有电话就好了,一通电话解决的事情,却非要在这朝堂上来去说个不休。

    “微臣还有话讲……”曾孝宽是豁出去了,他在离开燕京的时候,本就多番打听了一下。

    “讲。”

    曾孝宽面色上还有一些为难:“陛下,本来有些事情,微臣不敢说,如今却也不得不说了。燕云起了大贼,还自立一国,称之为大燕。微臣听闻许多军中将士说,这所谓大燕贼国与甘先生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微臣不敢乱言此事,不过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大燕贼国的贼寇们配合了甘先生,在延芳淀东北一起放火,才把耶律仁先十万大军困在了延芳淀中。放火之事应该是真,但是这贼寇与甘先生的干系,微臣也是道听途说。而且甘先生延芳淀一战,也是甘先生亲自领兵而去,只领了万余兵马,如今军中的汉子们皆称甘先生威武,人人都说甘先生运筹帷幄而胜。”

    曾孝宽谨慎无比,这种事情他是真不愿意讲,怕给甘奇带来什么问题。但是此时也不得不讲了,甚至曾孝宽宁愿相信那些贼寇与甘奇有关系,如此就证明了就是甘奇运筹帷幄而胜。这也是纠结,说出来了可能也有麻烦,不说,此时实在没有证明甘奇功劳的办法了。

    富弼闻言一哂,立马要出言反驳曾孝宽这些捕风捉影的话语。

    未想高台之上的赵曙闻言大笑:“哈哈……是极是极,是这个道理了,对了,这回就全对了。”

    富弼连忙抬头看向赵曙,一脸的疑惑。

    全场所有人都是一脸的疑惑,包括曾公亮与曾孝宽。

    这皇帝怎么就是极是极对了对了?

    皇帝立马又道:“这事情,诸卿皆不知晓,朕却是知晓的。此番甘奇必然是首功了,确凿无误了。”

    “陛下……”富弼带着疑问。

    “哈哈……朕与诸卿解惑就是,此事还得从最早说起,辽国内乱,燕云起大贼,皆是甘奇手笔,是甘奇一手促成的。”赵曙笑道。

    “陛下,这从何说起啊?”富弼哪里能相信这种话?他甘奇有通天之能?有神仙手段?能让辽国发生内乱?能让燕云起大贼?

    “诸位可曾听过金融战贸易战?”

    满场皆是懵逼的脸,这不说什么是金融战贸易战,就是这词汇,听都没有听过。

    “此事极其复杂,一般人便是连听都听不懂,昔日甘奇与朕面授机宜,朕也是反复思虑许久才明白其中道理的,听朕慢慢与你们讲……”赵曙有一种为人师的感觉,满场老头,都要听他讲课了,这种感觉很爽,简而言之叫作——装逼。




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国公,枢密使,濮议,危机
    皇帝赵曙,给朝堂上所有人上着课,说得头头是道,甚至那御案上的东西来讲解说明。

    在场之人,都是人精,对于其中道理,是听得懂的。说是什么“贸易战金融战”,其实也可以用其他词来说明,就是哄抬物价,哄抬物价之后逼反底层百姓。

    “陛下,甘道坚竟然能想出这般的计策让燕云内乱,着实天才也!”

    “是啊是啊,听得陛下说,都觉得此计甚妙,妙不可言,甘道坚还把此事做成了,当真大功一件。”

    富弼自从听完皇帝之言,便是一脸不屑说道:“诸位也读书,缘何就觉得此计是甘道坚想出来的呢?岂不闻管仲合纵连横而伐楚?”

    众人一想,立马有人想起了此节:“对对对,管仲买鹿,虽然与甘道坚之策不尽相同,但也是如此哄抬物价之法,让人抛却耕种到处猎鹿。甘道坚能从其中悟出此计,便也是聪明绝顶了。”

    “事情倒也不在甘道坚如何想出此计的,而是在此计花费甚巨,倒也不知甘道坚花费了多少钱,也未见他从朝廷要了一分一毫,如此舍己为国,其人忠心,当真教人惭愧啊!”曾公亮开口说道,富弼把话题往外处扯,曾公亮自然得把话题扯回甘奇身上。

    “倒也都知道甘道坚豪富一方,却也不知他如此豪富,这般大事,没有好几百万贯钱,怕是做不成的。几百万贯钱啊,此时国库之中都拿不出来这么多。”这是富弼的话语,这话怎么听都有些不对劲,看起来是夸甘奇有钱,实际上却把甘奇拿来与国库对比,实乃诛心之语。

    却是又有一人开口,便是王安石,他说道:“哈哈……难怪,难怪甘道坚到处借钱呢,都借遍了整个汴梁城的所有大商户,头前还以为他借钱是为了去给辽人送礼的,没想到是借钱去做这事。”

    甘奇还真就到处借钱了,樊楼借五万贯,遇仙楼借四万贯,甘奇几乎就把汴梁城所有的大商户借了个遍。借的都是大商户,朝堂这些大佬岂能不知?之前是没人当回事,此时却让人想起了其中的道理。

    皇帝一听,还来了兴趣,问道:“甘道坚真的借遍了汴梁城?”

    “陛下,臣那衙门班房里,还压着有人状告甘奇的文书,可借了不少,多的借了五万贯,少的也借了几千贯,想来总也借去了一二百万贯钱,还都是以私人名义借的,甘道坚忠心呐!”说话之人,御史中丞唐介。

    甘奇以权谋私,满世界借钱,自然有些商户背后的人以为逮着把柄了,派人频频往御史台投书状告,唐介之前都压在案上没发,此时反倒成了好事。

    “哈哈……甘道坚忠心,甘道坚最是忠心,倾家荡产为国,还到处背负了这么多债务。”赵曙激动不已,这样的好臣子哪里寻?说着说着,又叹了一口气:“却是国家之事,还要他个人如此奉献,唉……不免教朕心中有愧,心中有愧啊!”

    曾公亮心中大喜,脸上却也装出一些感伤:“难道甘道坚当初就没有想过此事做不成?白白弄了个倾家荡产不说,还背了整个汴梁城的债主……”

    唐介替甘奇答了一句:“想来甘道坚心中,便是只要为国,别说背债,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在话下,想那背水一战,已然百死,好在上苍有言,祖宗保佑!”

    气氛正好,赵曙已然不等,站起身来,大手一挥:“传朕旨意,封甘道坚为燕国公,连升十级,晋枢密使!”

    赵曙终于如愿以偿了,这么一个好妹夫,终于成功封赏了。

    “陛下圣明!”曾公亮立马答道,算是在堵某些人的嘴。

    “陛下英明!”唐介也不多等。

    富弼脸色一黑,然后连忙转笑,与左右之人笑着点头,似乎也有一种甚是欣慰之感。

    曾公亮又开口:“还请陛下加一道圣旨。”

    赵曙疑问:“还要加何旨意啊?甘道坚之妻,本已是郡主了,已然难封了。”

    赵曙以为曾公亮是让他加封甘奇之妻,加个什么几品夫人之类,赵曙其实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自己的妹妹赵宗兰,那已经是郡主了,再封就是公主了,这可不行,除非他老爹赵允让有个皇帝之名。

    说到这里,赵曙心中还真有给他老爹赵允让加封皇帝的心思,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说出来。这话要是说出来,立马就是一场朝堂之争,这场朝堂之争,将会争得风起云涌。史称“濮议”,就是濮王赵允让到底该如何定位的议论。

    所以赵曙说甘道坚之妻已然难封,似乎就带有一些暗示在其中。

    曾公亮不知道赵曙心中那些弯弯绕绕,答道:“陛下,辽人虽败,却依旧势大,必然还想着卷土重来,想来甘道坚在燕云也正在做备战防御之事,此时燕云在手,朝廷当给甘道坚最大的支持,如今甘道坚已然是枢密相公了,便该把禁军调度之权直接赋予,还得从国库拿出钱来资助钱粮军饷,如此才可把燕云真正守住,否则怕有个反复之万一。”

    这话提醒了赵曙,赵曙连忙说道:“是极是极,当是如此,便把这道旨意一并发出去,河北、京畿、辽东、西北,人马任其调动,一定不可让燕云十六州得而复失。”

    话已说到这里,甘奇如今,真就大权在握了,这权力大得有些吓人了。

    富弼觉得不妥,他又一语,就是说出口。枢密院要调兵遣将,寻常换防或者外地小调动,亦或者一些人事安排,都在枢密院衙门里自决即可,但是全**队大规模的调动,这必须要事事报到朝堂定夺的。如今北方的军权皆付与了甘奇,其中风险不言自明。

    说白了,甘奇只要转过头进汴梁,说改朝换代,那就改朝换代了。哪怕皇帝逃到南方,那也是家国动荡,一分为二,这些后面的事情,不用多想。

    但是这些话,富弼此时就是说不出口,此时去说甘奇可能又不臣之心?那真就会教天下人耻笑了,传出去,说不定满天下的骂声。

    富弼无语。

    曾公亮喜笑颜开:“臣立马去办,着中书门下立马把旨意发出去!”

    朝堂上的议论,依旧还在继续,连燕云舆图都拿出来了,开始计算燕云州府多寡,需要多少官员上任,知州知府知县,提刑转运经略,还有学官判官推官,审官院那边把等候官缺的名单快速送了过来。

    这是一场盛宴,如此多的官缺,朝堂上这么多大佬,每个人都有子侄学生弟子,恩荫也好,提携也罢,所有人都想分几个到手。

    但是朝堂之上,又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明面上看不出一点争夺。这个推荐一下,那个品评一番,互相之间似乎都心里有数。

    这场朝会,开到掌灯之时,还没有开完。

    但是汴梁城内的捷报,早已贴得满大街都是了。报纸也加班加点在印刷。

    茶楼里的那些说书人,永远是最有敏锐嗅觉的,当然,也是最能编的,现编都行。

    “今日老汉讲一个了不得的大事,甘相公,背水一战定乾坤,辽皇帝,六神无主夜逃遁,话说甘相公过那巨马河……哪里想辽人早已阴谋在……你道如何?甘相公临危不乱,手持神臂大弓,弯弓就射,就看箭如流星,辽国驸马萧德让,应声落马,左右定睛一看,一柄羽箭已然插在了萧德让胸前,箭上还有铭文,大宋河北两路制置使甘奇甘道坚用箭,左右之人看得羽箭上的铭文,一个个大惊失色,再看甘相公,已然拔剑而来,诸位,莫看甘相公乃是状元及第的读书人,昔日里便以文人佩剑名动京城,文坛三剑客,便是他居首位……”

    “好,好啊!”

    “好,有赏!”

    “老头,一百大钱,接着!”

    “哈哈……拜谢诸位衣食父母。”

    “老头你接着讲,甘相公便是如何作战,如何了得……”

    “来人呐,给老头上一盏好茶,让老头接着说。”

    “多谢这位客官的茶,不过这喝茶也有讲究,甘相公的讲究,诸位想来还不知。甘相公最喜欢清茶,何为清茶?就是直接用茶叶泡热水的茶汤,小老儿今日也只喝清茶。”

    “给老头上清茶!”

    “诸位禁声,小老儿接着说,再说就要说延芳淀了,那延芳淀何处也?想来诸位不知……那耶律仁先何许人也?乃是辽国北院大王,麾下人马几十万,皆是如狼似虎之辈,此番在他身边,便有四十多万大军,皆从东来,正入延芳淀。这可如何是好?甘相公身边,人马不满三万,若是放得一般人,怕是早已调头而逃,但是甘相公偏偏就不走,莫说耶律仁先有四十万大军,便是有他一百万,甘相公也丝毫不惧……”

    “赏,说得好,有赏!”

    “说得好,甘相公当真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四十多万辽军,也吓不住他!”

    “甘相公威武。”
1...206207208209210...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