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健马金甲,在城头上格外显眼,哪怕只有最后一丝微光,金甲依旧熠熠生辉,长枪依旧向前指着。

    进士章楶,随在金甲身边,他沙哑呼喊:“相公,相公,可纳降啊!”

    金甲不答,只把长枪指向敌人的方向。

    “相公,相公……”

    相公开口,向城下大喊:“把弓弩运上来!床弩也往上搬。”

    ……

    不知什么时候,大概是雨停的时候,城上的喊杀慢慢停歇,所有人席地而坐,大气粗喘。

    金甲相公起在马上,把长枪交给章楶扛着,微微眯眼,静默了许久。

    一个面饼递到了他的手上,他摆摆手,示意自己不吃,面饼便到了另外一个士卒手中。

    金甲下了马,牵着它,转头,慢慢下城墙。

    瓮城之内,横尸满地,甘奇席地而坐,闭眼,呼呼大睡起来。

    当天大亮,泥泞的尸体堆积如山,中军帐内,所有军将都没有胜利的喜悦,皆是面色沉重。

    甘奇坐了许久,才开口:“把所有党项人头皆割下来,摆放在北边的草原之上,一个个都垒好。”

    两三万个人头,垒起来是一座山,这座山有一个专属的词汇叫作“京观”。

    种愕起身得令。

    甘奇又道:“诸位麾下,所有阵亡之人,皆把木牌放好,运回去。章楶来做此事,把所有人的抚恤都一一发放,不可遗漏一人。”

    章楶上前领命,威武军到西北,至今日,阵亡七千余,延州禁厢,一共不到三万,也阵亡了七千多。

    这就是攻城,若是这城墙久攻不下,伤亡必然成倍数增长。

    种愕起身开口发问:“相公,要不要一鼓作气,直接打到兴庆府去?”

    甘奇叹了口气,摆摆手:“不打了,往东去,把几个军司与州府都占了吧,铁门关一破,那边再也无力抵抗了,大战到此为止。”

    种愕说道:“相公,可惜了,若是能打下兴庆府,一战而灭国,便是不世功勋。”

    “今日,党项失了半壁,人口少了百万,再也不是原来的党项了,而今铁门关在手,党项人当往西迁徙了,不足为患,只待时间,慢慢蚕食,西夏灭国不远。”甘奇战略目的,已然达成。

    就如昔日长平之战,只有老弱妇孺的赵国邯郸虽然并未陷落,却是这赵国灭亡,只在时间长短。

    与其奋力去攻兴庆府,不如就等着他慢慢自我瓦解。

    “相公所言,自是有道理的,便由党项狗再苟延残喘几日。”种愕懂得甘奇所言之意。

    甘奇忽然没来由说了一语:“我没钱了。”

    大多数人不知道甘奇所言之意,只当甘奇是随便一语。

    甘奇真没钱了,此战之后,抚恤,赏赐,粮草,还得筑城,这铁门关也要重修,得把北边的瓮城拆了,把瓮城修到南边来,花钱如流水。

    此战之前,上十万的铁甲兵刃军械,养无数的人,养无数的马。花费甚巨。

    往后还得养这么多人马,还得打造更多的军械。

    甘奇真没钱了。燕云一战所得,已然不剩多少。只可惜燕云是汉人之地,并非真的是契丹人聚居,甘奇能抢的都抢完了,也不能把汉人也抢个遍。

    这党项人,太穷,穷到这一战,成了亏本的买卖。若是想多得一些战利,还得派骑兵往北去,往河套草原里去抢,抢牛马羊群。

    狄咏上前说道:“相公,事不宜迟,当让军汉出关,劫掠河套。”

    甘奇点着头,加了一句:“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我是心软的人,不忍目睹那些惨剧,此番劫掠,男丁,过车轮者,皆斩!”

    甘奇说着,也叹气。不知他是真心软呢?还是真心软?

    狄咏领命,面色不自觉狰狞起来,人一旦凶悍了,这种凶悍便会深入骨子里。

    种愕不知为何也起了一些叹息,说道:“相公,此战之后,西北鼎定,军民终于可以过一些自在日子了,几十年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末将拜谢相公对我西北军民的大恩!”

    说完此语,中军之内二十多个西军将领皆上前来,单膝大拜。

    甘奇抬了抬手,不多言。

    众军将起身,再拜,回到座位。

    甘奇再言:“熙河兰煌,该开边拓土,把吐蕃诸部往西边赶,让西夏甘肃军司暴露出来,党项人要西迁,也不能让他们安枕,得时时刻刻压制着,待得那一日,打到瓜州,才算大功告成。”

    “此事……”甘奇左右看了看,又道:“种将军主持此事,章楶当随你去,为你副手,熙河兰煌那边还有一个叫做王韶参军,他多番上书过《平戎策》,很有见地,把他召来见我,若是此人可用,可为副手。”

    章楶微微有些激动,起身拱手得令。

    “王韶?相公,末将认识此人,嘉佑二年的进士,只可惜制科没有考上,此人有大见地,也多习兵事,定是可用。”种愕答道。

    “那你派人召他来。”甘奇记得王韶是因为在枢密院看过此人的《平戎策》,主要说的就是吐蕃党项之策,熙河兰煌就是重点。

    种愕点头记下,甘奇开口:“我会向京城讨旨,封种愕为熙河兰煌经略制置使,统管一地军政。”

    “谢相公抬举。”

    “这是你该得的,如今西北,便该出一个种家经略相公了。”甘奇如此说着,种愕这是连升几级,五品下的经略使,与知府陆诜一个品级了。

    甘奇看了看左右,许多人都投来期盼的眼神,再道:“诸位之功,皆记录在册,只等我回京,一一来安排,必有重赏。”

    众人皆是大喜,又起身来谢。

    “过两日,李谅祚当来了,诸位回去,军中一应事宜,都不能懈怠。”甘奇说道。

    众人领命,会议散了去。

    甘奇以为李谅祚过两日才会来,却未预料李谅祚一日之后就到了,雨过天晴,党项军队就出现在了铁门关不远之外。

    甘奇上了城头,远远望去,说道:“小看他了,翻山越岭也能这么快。”

    “可惜还是来迟了。”章楶答着。

    甘奇问了狄咏一语:“准备出关劫掠的骑兵集结好了没有?”

    狄咏拱手:“已然集结。”

    甘奇一抬手:“出城,便看看李谅祚到底有几分胆子。”

    狄咏下城上马,几千骑兵从瓮城而出。

    甘奇远远看着党项人,党项人也远远看着他。

    梁乙埋,李谅祚,吴宗,都到了现场。

    吴宗捶胸顿足:“陛下,铁门关真的被宋人破了,守关三万人,竟然……”

    吴宗说着说着,就要哭出来了。

    李谅祚面无表情,他看得见,看得见远处一点金色,更看得见几万个人头垒起来的“京观”。

    此来党项,一万出头,这是李谅祚临时收拢人马组织起来救援铁门关的军队,后续人马也在源源不断集结,四五万人必然是有的。

    梁乙埋气得破口大骂:“誓杀宋狗百万,才能报得今日之仇,杀到汴梁去,杀了宋狗的皇帝,杀光他们!”

    李谅祚已然不言不语,马匹左右晃动着,却也不知他此时心中作何想法。

    吴宗忽然指着远处大喊:“陛下,宋狗的骑兵出城了。”

    李谅祚陡然变色,下意识一紧缰绳。

    梁乙埋开口:“陛下,与他们拼了,臣为先锋,换一个宋狗便是本钱,换两个赚一个。”

    李谅祚缰绳一拉,转头:“走,回城。”




第五百四十二章 议和,开边
    李谅祚走了,带着无数愤怒的党项人撤退了,这个二十岁的年轻皇帝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几千宋军铁甲就在不远,他却带着一万多人转头走了。

    许多事情给了这个年轻的皇帝很大的震撼,那两万多个人头垒起来的京观,太过吓人。连甘奇自己都觉得吓人,甚至不远往京观之处多看一眼。

    兴庆府内,西夏皇宫之中,李谅祚脚步不停,一直踱着。

    梁乙埋与吴宗躬身在旁,还有几个党项高官,却都是一脸青涩的年轻人。除了吴宗这个汉臣之外,屋子内年纪最大的就属梁皇后了,他是李谅祚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梁乙埋的姐姐,比皇帝李谅祚大了三岁。

    西夏皇族很乱,李谅祚的第一任皇后是他舅舅没藏讹庞的女儿,而梁皇后本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妇,也就是李谅祚皇后的亲嫂嫂。当李谅祚把舅舅一家搞定之后,就把这个大舅子的老婆给娶为皇后了,那个时候李谅祚十四岁。

    这个梁皇后是一个人才,汉人,历史上未来二十年间的宋夏战争,都出自这个女人之手,四十万大军围攻平夏城也出自她的手笔。梁乙埋显然也是汉人,这兄妹二人,未来会与宋死磕二十年,直到梁皇后被毒死。

    李谅祚一言不发不断踱步,再也没有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屋内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许久之后,还是梁皇后先开了口:“乙埋,八部之中,还能征调多少青壮?”

    梁乙埋低头估算了一下,答道:“十二岁到四十岁全部征调,再加上汉人青壮,应该还能凑出十万大军,只是……只是军械稍有不足。”

    梁皇后点点头,说道:“那就全部征调起来,再打!此番宋人骑兵正在草原肆虐,宜早不宜迟,再把铁门关打下来。”

    李谅祚不答,不置可否。

    吴宗说话了:“皇后,陛下,臣以为,此时当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宋人向来自以为是,与之议和不难,此时敌人兵锋正盛,更有精锐齐聚,实不能与之硬来,且而今国库之内粮草不足,只待过几年,待得少年成人,国库充盈,再来报仇不迟。”

    李谅祚深吸几口气,重重的吐了出来,心中堵塞,口中骂道:“甘奇,朕此生之敌也!”

    梁皇后连忙端起一杯水送到李谅祚面前,开解道:“陛下,不必生气,胜败乃兵家常事,只待重整旗鼓,再战就是。”

    显然梁皇后是个聪明人,她并不是真如口中所言那般想要征调所有青壮再战,而是用话语告诉皇帝,家国还在,披甲之士依旧还有十万之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未来可期。

    梁乙埋配合着姐姐说道:“陛下,要不要臣去甘奇那里走一遭?探一探宋人的虚实?”

    几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给皇帝台阶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但是自家的皇帝却是个年轻气盛的,所以这台阶若是给不好,后果很严重。

    梁乙埋说到这里,几人都看向皇帝,等着皇帝定夺。

    许久之后,皇帝点着头,微微叹气,把茶水喝了一口,说道:“你便去看看吧……”

    梁乙埋得了令,飞奔而出,心急不已,因为他知道河套各处,宋人骑兵到处劫掠杀人,若是不赶快止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元气。

    铁门关南,正在建造瓮城,从草原中掳掠来的无数党项人,都在工地上干活,皮鞭刀枪驱赶监督着。铁门关之北,瓮城正在拆除,先拆阶梯,再拆城墙。

    梁乙埋来了,求和而来。

    甘奇于中军大帐见他,左右军将几十。

    梁乙埋进来拜见,面色中丝毫没有桀骜不驯,恭恭敬敬上前见礼:“西夏宰相梁乙埋,拜见大宋枢密相公。”

    甘奇手一抬:“闲言少叙,直说主题。你家皇帝准备如何?”

    梁乙埋面色变了变,环看一番周遭虎狼军将,慢慢答道:“我家陛下欲与大宋重修百年之好,再也不起刀兵。不知相公意下如何?”

    “可以。”甘奇答得极为干脆,却是又道:“河套以南,尽归宋,便可罢战。”

    “这个……甘相公太强人所难了,河套之南,州府有七,党项人有六七十万之多,此乃西夏半壁江山也,恕在下实难答应相公之言。”梁乙埋有礼有节,却也不卑不亢。

    甘奇笑了笑,说道:“此番河套以南州府,本就皆在我手。草原之上,我麾下骑士来去纵横,不曾又一点阻力。西夏两千里江山,这里不过三百多里,说什么半壁江山,给不给,反正都在我手。”

    梁乙埋面色渐沉,口中再道:“甘相公,若是非要如此,怕是和议难成,我党项还有披甲十万,那便是个不死不休。”

    谈判这事情,终究是如此,软的不成来硬的,硬的不行来软的,党项的底牌,也就是这所谓十万披甲了,求个双赢。

    梁乙埋带着要鱼死网破的决绝,却不料甘奇压根不当回事,只道:“也好,那就继续打,再论一番胜负,要么你们胜了,河套草原那一半我就不要了,只要这铁门关。若是我胜了,哼哼……这党项之国三十余年,来得快去得快。”

    梁乙埋面色一阵红一阵白,硬的不成,又得来软的了:“甘相公,鱼死网破是最后无奈之法,而今甘相公得了这铁门关,便已是大胜,我西夏断了半臂也。那河套草原之地,于宋人而言,并无用处,甘相公要了也没有用,与其如此,何不让我党项牧民糊口之用?我西夏愿付给甘相公一笔钱财,如何?”

    “多少钱?”甘奇直白非常,草原给他,是真没什么用,没有城池的地方,对于如今的大宋,有与没有都是一回事,大宋可没有牧民去牧羊,没有城池也不好守。

    此时是大军皆在此处,所以可以纵横党项人的草原,只待威武军一走,这里的攻势立马就变成了守势,草原显然是不可能控制得住的。

    甘奇的目的,还是在钱上。

    梁乙埋答道:“金一万两,银一万两,铜钱二百万贯。”

    甘奇摇着头:“我有十几万匹马正无处安放,草原我还是想要。”

    梁乙埋一咬牙:“甘相公,金一万两,银一万两,铜钱三百万贯。”

    “这样,金两万两,银两万两,铜钱四百万贯,另加党项好马一万匹,羊十万头。如此罢了,本相清点完财物,班师回朝。”甘奇大手一挥,做出勉为其难的模样。

    钱财甘奇是要的,但是那党项好马甘奇更需要,党项马与草原马还有一些区别,草原马矮小健壮耐力强,后来也称之为蒙古马。而党项马有阿拉伯马的血统,体长高大且速度快,负载能力强,只是耐力不足,也更娇贵一些,但是党项马用来当做重骑兵的坐骑,比草原马更合适,因为重骑兵要的就是短距离的冲锋能力,不那么需要长途奔袭的能力。
1...258259260261262...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