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陶穿越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蓑烟雨任
李陶陶穿越记
作者:一蓑烟雨任
这是一个厌世的落魄的灵魂穿越到类唐的一个寡妇身上所发生的励志的故事。当然也有穿越女利用超越千年的高瞻远瞩办学校,开公司,指点江山,冒充才女等等桥段······当然,其中也有亲情、友情、爱情······
第一章 穿越
李陶陶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睁眼看看四周,心里一片冰凉,不是吧居然还是在这里!难道这真的不是一个梦她真的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唐朝这些天,她无数次地满怀希望地睡去,期待醒来之后,生活就重新回到以前的轨道。然而现实却一次次打脸,让她渐渐灰心绝望
看来是真的回不去了,她又一次认清现实,痛苦地呻吟一声,一动也不想动。是的,生不如死!她是真的不想活过来!活着太累看看这家徒四壁、断瓦残垣的样子,和她前世的起点一样,穷。前世,她可是历尽千辛才勉强过得像个人样,她实在没兴趣把这样的艰辛再重复一遍。
而且因为愚蠢自负,到最后她还是遍体鳞伤,郁郁寡欢,末了,还落了个车祸身亡,不得好死。总之,她是个失败的人,她实在看不出,老天安排她重活一次,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
其实穿越成穷人也不打紧,毕竟她是来自千年之后,凭她的见识和阅历,要想把日子过好,想来也不是难事。可关键是,她不想!她不愿意!她心力交瘁,精疲力尽,她真的没有在这红尘俗世再活一遍的勇气。
她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是重生,她为什么就不能是一棵树或者是大海里的一尾鱼甚至就是做一缕亡魂也好啊,没有意识没有感知没有牵绊
可是老天偏偏这么恶作剧!她现在的身份是一名二十五岁的寡妇,还带着一个八岁的拖油瓶。住的房子是租的,家无余粮,全靠家里一个老嬷嬷替人浆洗缝补,以及左邻右舍的救济,才勉强维持了她们三个人的生计。
过分的是,没有一点生活来源也就罢了,可是不应该还负债累累吧欠钱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原主就是因为承受不了这些压力,才上吊自杀的。阴差阳错之下,被出了车祸的李陶陶来到这里李代桃僵,起死回生。
李陶陶来到这里,一晃居然二十多天了,她天天行尸走肉,一心求死,要不就一门心思想回到她的世界。可是现实残酷,事实无奈。渐渐地,她也就认了命死了心,但却始终提不起活着的兴致,就这么一天天混着。
不过再不作为,从经常来看望她的林娘子,王娘子的只言片语之中,她也感觉到了奇怪之处。她身处的这个时代也叫唐,现在是隆裕十一年。但不是她知道的书本上的那个大唐,历史名人,帝王年号,全部似是而非,没了熟悉的模样。但在唐之前的历史,又和她所在的世界是重合的,只是在中唐以后就开始拐弯。她百思不得其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决不是她原来的那个世界,应该是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大唐吧
好吧,运气不能再坏了,她抓到了一手烂牌。别人穿越过来都是年轻貌美、高门显贵,再不济,就是孩童也好啊,最少还有发展的空间。她一个寡妇,带一个儿子,青春不再,家无寸瓦,而且还是在万恶的古代,女人没有地位没有自由这样的背景条件,叫人怎么有勇气活下去嘛!
李陶陶正胡思乱想着,听到院门被打开的声音。一个声音洪亮的女声传来,“李娘子,李娘子在家吗”一个人应声而出,声音虽然稚嫩,却很有礼貌,“是您啊,见过张娘子,娘子安好。”这是她八岁的儿子杜德纯。
张娘子问:“小郎君,你娘呢”杜德纯说:“我娘生病了,在房间里休息。”张娘子冷笑一声,“小郎君,不是我说你娘啊,有她这样做娘的吗她还记得自己是个有孩子的人吗寻死觅活这也一个多月了,怎么也该恢复过来了吧,这日子总要过下去不是”
杜德纯沉默了一下,辩解道:“不怪我阿娘,她是因为接受不了父亲的离世,所以才一时想不开请问张娘子有什么事吗”“唉,这事跟你小孩子也说不上。我找你娘去吧。”张娘子说着就要往里迈。杜德纯斜跨一步拦住了她,“还请张娘子体谅,我母亲忧思过度,需要静养。我不想再让她操心了,您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吧。”
躺在床上的李陶陶心一暖,这孩子,还挺维护他娘的,虽然年岁小,却很有担当,有点男子汉的味道。她前世虽然活到三十五岁高龄,却没有过孩子,这种当娘的感觉,陌生又奇特,让她百感交集。
张娘子是真的生气了,“你这孩子!这房租的事你能做主吗那好吧,我就跟你说,你家拖欠我房租都两个月了。当时买你家房子的时候说得好好的,房子可以继续租给你们住,但房钱可不能拖欠。好吧,你家是不幸,先是你阿爷过世,后来你阿娘又想不开,我也就不好意思催促。可不能老这样吧我也要过日子不是街坊邻居这么多年,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李陶陶一阵气苦,这逼债都到这份上了,难道还真叫一个孩子去应付不能再装死了,她立刻爬起来,不料一阵头晕目眩,摇摇欲坠,连呼吸都困难起来。天,这具身体也实在是太糟糕了,瘦骨嶙峋,鸠形鹄面,破败不堪。虽说才二十五岁,一场折磨下来,足足有四十五的样子,比起她前世来,更是大大不如。李陶陶真是万分嫌弃,老天,咱们能不能重新换个剧本
原主也叫李陶陶,本是浙东越州一位举人的女儿。从小也是锦衣玉食,诗书琴棋培养长大的。她死去的郎君,杜若杜举人,是她父亲同年中举的同科,因缘际会,两人惺惺相惜,做了忘年之交。
那时的杜若,年少英俊,才华横溢,不到二十岁就已经中举,妥妥的增值股一支呀。而且尚未婚配,中举之后更是炙手可热,因此李举人才当机立断,把貌美如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
正值二八年华的李陶陶,气质温婉,明眸皓齿,嫣然一笑,杜若早已不能自已。虽然远嫁来到淮南庐州,生活语言,风俗习惯极是不便,但郎情妾意,温柔缱绻,也着实过了一段甜蜜时光。
杜若就兄妹两人,父母皆亡,家境富裕。妹妹嫁进一家姓王的商户家,因哥哥举人的身份,在婆家也颇有地位。杜若和李陶陶都是不会过日子的主,不事生产,只出不进,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偌大的家业,在他们手上,竟然慢慢败落。
再加上杜若这么些年以来,一直郁郁不得志,科考上停步不前,屡考屡败,很受打击。在这样的失意悲愤之下,他今春染上风寒居然一病不起。书生本来就体质柔弱,几番折腾下来,居然就这么去
第二章 振作
李陶陶一旦拿定主意,就开始积极融入到新的身份之中。既然决定要在这红尘俗世继续修炼,那就要好好筹划一番。自从家业败落,两年前她们就搬到了这处小院。杜举人也在别人的劝说之下,开了一个私塾,大大小小十来个学生,收的束脩倒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家里的仆从早就一并打发,只留下李嬷嬷一人。李嬷嬷是李陶陶从越州娘家带过来的,从小就照顾她,情同母女。她一生未嫁,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自然不肯离去。这些年也多亏了她,帮人做点针线,贴补家用。至于原主呢,什么都干不了,天天悲春伤秋,感怀身世……
今年春上,杜举人偶感风寒,病情却来势汹汹,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去,就是不见好。原主到处举债,甚至卖掉了这处容身之所,到底没能挽回杜举人的性命……
所以说呢,她现在不仅是无产阶级,而且还是位大大的负翁!李陶陶苦笑一下,慢吞吞地向书房走去。,这才几步路啊,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加强锻炼、恢复健康,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书房不大,案几桌椅颇有些北宋的风格,简约古朴,清淡雅致。不是说大唐讲究奢华繁美吗还是因为这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那个大唐李陶陶觉得有点奇怪。她顺手拿起一支笔,砚台里居然有墨,应该是她儿子不久前刚用过。杜德纯是个好孩子,虽然没了父亲,但读书习字并没落下。
李陶陶熟练地写了几行字,立刻瞪大眼睛,不是吧前世,她一手毛笔字勉强只能算入门,可眼前明明白白几行漂亮的颜体,端正大气,颇见功底……这,这应该是这具身体的本能使然!原主好歹也是苦练了书法二十多年,有这点成就并不过分吧李陶陶顿时喜气洋洋,看来原主也不是一无是处嘛,或许她有一个才女的底子可以继承
隔壁那间宽敞明亮的大屋就是教室了。十几套榻几摆得整整齐齐,仿佛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若有若无的墨香中,李陶陶愁眉苦脸地想着她的发财大计。若为男儿身,她当然是接收杜举人的事业,继续教书育人,混口饭吃。想她堂堂中文系的高材生,教几个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吧
穿越人士的发财致富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搞发明创造,二是做生意。可这两样都需要本钱,现在的她可是身无分文。而且前者她也不会,她不是理科生,没那么好用的头脑,胆子也不大,不敢引人注目。后者暂时也做不了,这个世界还需要她花点时间、好好地去了解。
那么就只能就地取材,靠山吃山。眼下能利用的,无非就是这些笔墨纸砚了。或许她可以写写话本就不知道话本在这个时空有没有市场尽快赚到钱对于李陶陶来说已是刻不容缓,她们一家三口现在的生活来源,一是李嬷嬷做针线活以及替人浆洗换得的钱,二来就是周围邻居们的救济了。李陶陶真是羞愧万分,前世今生,她都不习惯做米虫。
这日午后,太阳暖洋洋地挂在天上。院子里,李陶陶一边学着做针线,一边和王娘子闲聊。王娘子王淑,三十一二岁,长相端正,身材高大,是这庐州城里出了名的热心快肠的人,为人颇有侠义之风。
这两个月以来,是她一直在照顾着原主孤儿寡母,替她挡债,替她撑腰,还隔三差五地送米送面,一直未曾断绝。偶然的为善并不难,但能坚持如初,便足见其品质之高洁了。
她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而且个个身强体壮,这在古代,可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在邻里之间,她说话做事颇有威望。当然,在家她也是一言九鼎,妥妥的一把手。她家郎君是个秀才,在县衙谋了个文书的差事,也算小公务员吧,人称刘录事。
她的大儿子刘大郎今年十五岁,不喜读书,识得几个字之后就进店铺做了学徒,刘大郎聪明伶俐,人勤嘴甜,立志要做到大掌柜。这志向,也是值得鼓励的吧刘二郎倒是块念书的料,五岁启蒙,十岁上跟在杜举人身边学习,两年间学业精进不少。本打算明年县试的时候去试试水考考童生的,岂料杜举人撒手而去,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真正有学问的先生,只好先在家自学了。
“姐姐,上次拜托你问的事打听得怎样了”李陶陶见王娘子老是说不到话本的事情上去,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毕竟现在她很着急这件事。“哦,今儿就是来给你回话的,看我这记性。”王娘子一拍大腿,笑起来,“宏昌书铺的赵掌柜说,必须要看到话本了才能定价。我家大郎就是在这
第三章 林娘子
想到这里,李陶陶再也坐不住了,她起身向外面走去。刚走到院门口,就看到王娘子搀着林娘子走了过来,边上还有个抽抽噎噎的小姑娘,那是林娘子的女儿宋珮儿。小姑娘完全继承了她娘的美貌,小小年纪,荆钗布裙,但已初显风姿,俏丽非凡。
再看林娘子,半边脸红肿着,嘴角还有血丝,一件半旧的丁香色的衣衫上尽是泥污,依稀仿佛还有一个脚印。她也不哭,就呆呆地任由王娘子搀扶到桌边。“这个混蛋,今天又是发什么酒疯,你招他惹他了”王娘子恨恨地问。
林娘子低下头,“他说要纳个小妾,叫我把银子都给他,我不肯,所以就惹恼了他。”王娘子破口大骂,“不要脸的东西,自己都养不活,还有闲情搞七搞八!谁不知道这个家是你一手撑着的!一个柔弱女子,其中多少艰辛!他的良心被狗吃啦!”
王娘子越说越气,“真没见过这么没出息的男人,简直就是一团烂泥。天天就只惦记着自己风流快活,哪管妻儿的死活!他也配叫‘男人’!”李嬷嬷闻讯打来热水,看清林娘子的惨样,同情得掉了眼泪,“造孽哦,多好的一个小娘子,竟然遭这个罪。”
李陶陶默默地为林娘子擦干净手脸,看了看那红肿的俏脸,叹口气,“嬷嬷,我们有消炎止痛的药膏吗”“我去找找看,上次大郎好像没用完,应该还剩一些。”李嬷嬷很是热心,在她心目中,林娘子可是一个大大的好人。
李陶陶拉着林娘子的手,“宋木匠既然这样对你,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为什么不离开他还任由他这样作贱你”林娘子沉默半晌,“我不能生儿子,一直愧对他。再说我若和离,我娘俩要搬到哪里去呢我娘家条件不好,万万不可再连累他们。而且这世道欺善怕恶,我又怎么能保护得了珮儿再说这和离的妇人,名声始终不好”
“首先,关于生儿子的事情,宋木匠要占主要的原因,根本不是你的错。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阿爷在古书上看到的。”李陶陶为了开解林娘子,只好又搬出她万能的老爹,“其次,你独立出来过日子,不会比你现在更艰难。这世上虽然有坏人,但好人更多,你要相信,邪终究不能胜正!”
李陶陶冷静地说:“凭你的手艺,一个月也能赚不少吧独立出来,或许开始会艰难一点,但肯定会挺过去的。房子你可以挣,女儿自己养,虽然苦点累点,但不被人打骂,不受龌龊之气,身板挺直了过日子岂不清清朗朗”她越说越激动,“我们女子也是人,和男儿一样,都是平等的。我们也应该活得堂堂正正,理直气壮。”
王娘子在边上大赞,“妹妹这番话说得太好了,我们女子的确不比男儿差,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林娘子又是个能干的,赚得一点都不比男子少。离开宋木匠,说不定反而能过上好日子。”林娘子低头不语,默默掉泪。
李陶陶叹口气,“这些年你辛辛苦苦也赚了不少钱吧,可又余下来多少天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宋木匠,花销那么大,不仅养懒了他,而且他还不领情。纵使不是为了你自己,你也应该为珮儿想想吧,眼看着她也大了,要不了两年就要说亲了,这嫁妆哪里来指望宋木匠吗你现在年轻,能挣到钱,以后呢老了之后呢这些事你都不考虑的吗”李陶陶一举击中林娘子的软肋。
林娘子终于动容,她怜爱地望了女儿一眼,哽咽着,“珮儿,阿娘对不起你,连件新衣都舍不得给你做,十二岁的大姑娘了,还天天穿别人的旧衣可他,可他毕竟是你阿爷啊。”宋珮儿哭着说:“我不要什么新衣,只要阿娘好好的,只要阿爷不发脾气不打人”
林娘子终于哭出了声:“你阿爷以前不是这样的,他对我们很好很好的。他每天很辛苦地赚钱,都不让我多做针线,说是怕伤了眼他也很疼你呀,你想要什么他都会挖空心思地寻来可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呢”林娘子嚎啕大哭,多年的委屈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因为她是美女,就是哭,也是仪态美好,楚楚动人。
李陶陶暗自摇头,人都是会变的。纵使是西施,天天面对,也会有审美疲劳的一天。人是这世上最复杂的动物,见异思迁,喜新厌旧,那是本质,更何况一个渣男呢。
她和王娘子相视一望,看得出来,林娘子对那个男人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对他还抱有幻想,希望他能洗心革面,浪子回头李陶陶叹口气,这些都是她前世经历过的,指望渣男改变,或许沧海变桑田的难度
第四章 破案
杜德纯正在练字,她走了过去,好小子,写得真不赖啊,一笔漂亮的馆阁体,比她也差不了多少了。当然,她是沾了原主的光,这种科考的标准字体,她本身是不会写的,李陶陶有点心虚。她看了半天,终于开口说:“大郎啊,阿娘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有没有打扰到你”“阿娘您说。”“如果想要考童生,要念完哪些书”
杜德纯奇怪地望着她,“阿娘,您连这个都不记得了吗是因为生病才忘了很多事吧”“是的,是的,好多东西都记不得了。”李陶陶面不改色。杜德纯收起担忧的目光,安慰她说:“阿娘没关系的,咱们慢慢来,想不起什么问儿子就是。”这儿子,少年老成,善解人意,真是给力!
“阿娘,考童生需要念完‘九经’,不过考题不会太深奥就是。”“哪‘九经’呢”“《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
哦,差不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书五经了,略有出入。“那你念完几本了”“儿子全都念完了呀。阿爷在的时候就经常出考题给我,儿子都能完整解答的。”“是嘛,大郎可真厉害!那你怎么不去参加县试”“阿爷说我年纪太小,还需要多多磨练。”
“哦,这样啊。那考秀才还需要读什么书呢”“还是这个范围,只是难度加深,在墨义、帖经、策问的基础上再加上诗赋。”李陶陶点点头,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嗯,那考上秀才之后,还有什么要学的呢”“‘五经’、‘三史’、‘三礼’、‘三传’。阿爷说,念完这些就可以参加乡试和会试了。”
李陶陶好奇地问:“那大郎也打算走科举这条路吗就这么一直考下去”杜德纯稚嫩的脸上满是坚毅,“当然,我答应过阿爷的,一定要考上进士,完成他的遗愿。”杜德纯长得眉清目秀,高挑挺拔,应该像他父亲多一些。真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李陶陶摸摸他的头,与有荣焉。
中午,李陶陶亲自下厨,做了几个炒菜。在这个时代,炒菜还是个稀罕事物,听说只有几个特大城市才有少许酒楼会做。像庐州这种小地方,恐怕都没听说过。李陶陶注意到了,之所以炒菜没有普及,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菜籽油,至少没有推广开来。正好杜妩带来一块猪肉,李陶陶前世是四川人,所以就驾轻熟就地做了几个川菜。辣椒什么的就别想了,估计现在还躺在美洲大陆等人发现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