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幸福的小神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兮知
“赶路,往村子去!”
到底还得不落忍,便是讨不着好也罢,总归得去提醒声,大不了,被困山上一阵子,马车里的物资很齐全,支撑个十天半个月完全没问题。
作出决定后,不仅仅是施小小松了口气,其余人也松了口气。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图其它,只图心安。
大白小白仿佛知道主人的焦急,拼着劲的在雨奔跑着,朝着之前路过的两个小村子走去。
马儿跑得,马车难免有些颠波,施小小把弟弟抱在怀里,亲亲他的额头,冲着他露出个明媚的笑。
第172章
两个村子挨得近, 远远看去,像是一个村子,其实不然, 确实是两个村子。
李家村, 三姓屯。
施小小他们的马车停在了李家村村口的一家农户屋前。
熊地主撑着油纸伞, 笑的一团和气, 冲着坐在屋檐下的老汉说话。“老大哥, 这雨太大,委实不好赶路,借老大哥家歇个脚可行?”
抽旱烟的老汉, 掀掀眼皮子,瞅了瞅熊地主, 吐了嘴里的烟,翁声翁气的道。“进来吧。”接着,他往屋里喊了句。“老伴,家里来人了。”说完, 继续吞吐烟雾。
“哪个啊?这么大的雨。”屋里传出道声, 紧接着,一个老婆婆扶着墙出现在门口, 眯着眼睛往外瞅。“外头来的?”好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絮絮叨叨的念着。“这雨大的着哩, 咋挑了这天赶路,这马车也不好搁外面淋着,这样吧, 往堂屋里去,堂屋里宽敞,先进去再说。”
大白小白颇有灵性,指挥起来比较容易,顺顺畅畅的就进了堂屋,都没闹什么动静。
抽着旱烟的老汉,咧着嘴笑了笑。“这马儿养得好!”夸了句。
“来,喝口热水暖暖身子,有点烫,当心些。”老婆婆端了几杯茶过来,见着小六六和福宝愣了下。“还有俩娃儿呢,这天赶路,太遭罪了,来这边屋里坐吧。”
隔壁屋里比堂屋要小一半,里面是间厨房,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屋后,大雨瓢泼,周边景色如雾里看花瞧不真切。
“坐啊。”老婆婆搬了几张矮凳,侧头笑着问。“听着说话不太像本地口音,打外地来的呢?”
熊地主点点头,很是无奈的回。“去前面的县城投奔亲戚,没想成会遇着大雨。”说着,露出个苦笑。“吃早饭那会,还没下雨呢,想着也没差多少路程,早点到了县城心里总归要踏实点,哪成想,才出发没多久,便又开始下起雨,雨越下越大,眼瞅实在没法赶路,恰巧看见了村庄,就过来暂借歇会儿。”
“昨儿下了一整宿呢,河水一夜暴涨,路面全是坑坑洼洼,你们今个就不该赶路,多不安全呐。”老婆婆碎碎念着。
“当时就是心急了些,哪成想,昨儿下了整宿的雨,今个稍稍停歇又开始下。”望着屋外的大雨,熊地主拧紧了眉头,很是担忧。“也不知道这雨会下多久,可得停上个把时辰才行。”
“不稳当,不稳当啊!”老婆婆摇着头,像是长辈看犯错的小辈般,带着善意的责备。“看你这年纪,活了半辈子,还是带着儿女呢,出门在外,怎么还这么不稳当,不念着旁的,也得多念念这几个孩子,做事儿万万不能存侥幸心理,必须要很有把握。”
她把沈松泉施小小也看成了熊地主的孩子,以为柳叔是老仆。
熊地主憨憨的笑着,很是不好意思。“我这也是头回出远门,以前啊,最远就去过镇里,确实是想的不周到,幸好没出什么事。”他狠狠的松了口气。“就是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若一直不见停,今个怕是得多多叨扰老大哥老大姐。”
“这有啥,我家里还算宽敞,睡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老婆婆很和气的回了句。
老汉拎了条凳子走进屋里,随手将烟旱挂到了墙面上,翁声翁气的说了句。“这雨越下越大了。”
“它下就让它下,咱们这屋子前阵你刚刚拾掇过,不用担心漏雨。”老婆婆很镇定,从从容容的纳着鞋子,拿针尖刮了两下头皮。“就是屋后的菜地,鸡圈驴棚你得去瞅两眼。”
“嗯。就去。”老汉往厨房走。
柳叔起身道。“老大哥我跟你一道,我干活也是很利落的。”
“戴斗笠穿蓑衣,这天有点寒,可不能沾雨水。”老婆婆搁了手里的活,起身帮着拿斗笠蓑衣,絮絮叨叨的叮嘱着。“就去看两眼,没甚事儿,赶紧回来,我给烧点姜汤喝喝。”又冲着柳叔笑了笑。“当心点啊。”
“要煮姜汤呢?我也会,老大姐我来帮你生火。”熊地主赶紧凑了过去,生火这事他麻溜的很,随后,不经意的问了句。“大姐,这么大的雨,进村时,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条河,雨下得这么急,要是多下两天,河水估摸会涨到村里来,到时候可咋办?村里就不打算趁着还早,做点儿准备?”
老婆婆拿刀拍着老姜,连头都没有抬。“不碍事,十几年前也有过几天几夜的大雨,河水眼看就要到村口了,不也一样没事。这才哪儿到哪儿,早着呢。”倒是安心的很。
“十几年前也有过?”熊地主瞄了眼旁边的施小小,诧异的问着。“雨也是下的这么大?”
“可不就是,当时可把村里吓坏了,慌里急里的收拾着家当,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里去,结果呢,压根就没事!”说起这事,老婆婆就来气。“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趁着大伙都往山里逃,把村里偷了个遍,幸好没有大损失。后面啊,又遇着过几回下雨,眼看河水暴涨,大伙儿也不着急了,啥时候到了跟前再说吧,结果啊,愣是没事呢!”
熊地主乐呵呵的赞了句。“村里福气足呢。”
“那是自然。”老婆婆很是骄傲。“除了下雨这事儿,还遇着过一回土匪呢,也是看着凶险,其实没什么事儿。”
说着话,老汉和柳叔一前一后进了厨房。
老婆婆赶紧盛了两碗姜汤出来,“得趁热喝,慢慢喝,别着急。”又问着熊地主。“你们几个要不要喝点儿?这天啊,甭管有没有淋雨,姜汤喝点儿都是好事,身上热乎。”
“我不要。”小六六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脸上写满了拒绝。“奶奶,我不要,我不冷,我热乎着呢。”还伸出自个胖胖的小手,摸了把老婆婆的手掌,咧着嘴冲着她笑,笑得满脸天真无邪。
老婆婆的一颗心哟,瞬间软的一塌糊涂,摸摸他的脑瓜儿,眉眼慈祥话里透着浓浓的和蔼。“嗳,乖娃儿,咱不喝,不喝。”
“他打小就闻不得老姜的气味,不过,菜里放了姜,他还是吃的。”施小小柔声说着,接过老婆婆递来的半碗姜汤。
“姜汤气味确实冲,小娃儿没淋雨,身上暖呼呼的倒也用不着。”老婆婆看着小六六,眼里堆满了喜爱。“这娃儿长得可真好,要说啊,你们几个娃儿,都得顶个的好,我啊,活了大半辈子,也是头回见着这么标致的孩子呢。”
等着屋里几人喝完姜汤,就发现这一老一少聊得热络,净是些家长里短的琐碎。
男女是真的很有区别,年纪大或年纪轻,还没这么明显。
“村里前些日子也死了个人呢。”老婆婆话里带着叹息。“可惜啊。”
施小小就问。“难道也是被冤枉?”
她刚才特意把话题往这边方面带,一点点的带,总算带到了正题上。
老汉听到这话,重重的哼了声。“都是些黑心肝的玩意!”拎着凳子坐到了堂屋去了。
施小小他们几个面面相觑的看了眼,别人不知道,反正她这神态是装出来的。
疑惑归疑惑,他们也没开口问,这事儿吧,可不好问。
刚还一团和气温馨热络的气氛,忽得有点沉闷冷清。屋外哗哗作响的雨声,显得有点刺耳。
“作孽哟。”半响,老婆婆停下手里的活,重重的叹了口气,拧紧着眉头。“这是要遭报应的呢!”似是气愤又似是悲哀。
火候差不多,施小小细细声,好的问。“奶奶,到底是咋回事?”
“还不是为着钱,这些人,为了钱,良心都让狗给啃光了,不是东西啊,太不是东西了。”老婆婆骂了两句。“要说村里,打我懂事起,乡邻间还算和气,大面儿上都过得去,也就是去年,早几十年就搬到了县城的李二柱那支,可能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一大家子拉拉杂杂三十多口人又搬回了村里。”
事情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李二柱有个亲哥哥叫李大桩,和老婆婆年纪相当,不过,这俩人都死了,估摸着就剩把骨头。
李二柱李大桩兄弟俩感情好,李二柱娶了个镇里姑娘,成亲后,就打算去镇里生活,可这是娶媳妇不是当上门女婿,去镇里生活也拿出点底气来。李二柱当时说得好听,他先去镇里发展,有了出息再把大哥也拉起来,接着爹娘一道去镇里过好日子。
其父其母琢磨着这话儿挺在理,李大桩这个当哥哥也是分外赞同,事儿便这么说定了!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只留下一点点家用,都交给李二柱,让他去镇里发展。
李二柱脑子还是有的,短短不过五年,就在镇里拥有了两间铺子,他也牢记当时的话,手头宽松就时不时的拿些钱财接济乡下的大哥一家,对仍在世的爹娘也很是上心。
李大桩手里有了钱,瞧着有田地,就麻溜儿的买下,一亩两亩五亩十亩,他都不挑,只要是良田好地,都买,反正他有钱!
手里有田,还建了敞亮的大宅子,算是村里的头一份,把隔壁三姓屯的刘家都给比下去了。
后来,李二柱觉得镇里还是太小,他准备前往县城发展,临走前,特意回乡下看望爹娘和大哥,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一道走。
李大桩日子过的很着呢,家里都请了长工,再者,老人年纪大,不爱挪地儿,便没有跟着一道去。
李二柱这一去啊,就很少有消息传回来,主要是,县城离这太远,不太方便,爹娘在时,一年回来一趟,爹娘去世后,就好几年都不见回来。
说是亲兄弟,因离得远,两家的小辈倒是没怎么往来,甚至连名儿叫甚都不太清楚。
李大桩一辈子就得了个儿子,取名叫李善喜,生得晚,他五十岁的时候,儿子才十六,身子骨还不咋利落,病蔫蔫地。
担心儿子出啥意外,李家没了后,早早的就给娶了个媳妇,是隔壁三姓屯刘家的。刘家有好几支,这姑娘是刘家最最贫穷的一支,子嗣单薄,穷是穷了点,却是个厚道本分的人家,用乡邻的话来打趣就是刘家歹笋出好竹。
小姑娘福气不错,才进门,不出半年就怀上了,李善喜娶了她后,身子骨也一点点的好起来了,都说这俩人八字配是天生的一对儿。小姑娘是个特别心善的,平时吧,能搭把手就绝不会有二话,碰着钱财上需要帮帮忙的,她也绝不含糊,像村里的桥啊,路啊,大水过来,就烂得不成样子,全是她一手一脚带着乡亲给张罗的,有不乐意的做这事的,她也不勉强,有愿意搭把手,她就笑盈盈的分配,还管吃管喝。
李家因为这小姑娘很旺丈夫,就算她有点儿败家,反正家里钱也够,就睁只眼闭不眼,权当没看见。
李大桩夫妻俩死后,没两年李善喜也死了,小姑娘生了两个儿子,儿子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她也没改嫁,就带着俩孩子过日子。
去年,李二柱的后人,带着子子孙孙突然回来,都好几十年没回来过,哪还有住的地方,和他们最亲的,也就是李大桩这支的后人。
好在宅子宽敞,拉拉杂杂三十多口人,倒也住下了,就是有点拥挤。





幸福的小神棍 第119节
李二柱这支回来后,村里还笑着说,这下有伴了,哪里想,却是成了桩恶梦。
李二桩的两个儿子,说这宅子家里的百来亩良田,都是当年用他们家的钱建的买的,现在他们回来了,理应归还。
这是欺负人孤儿寡母呢!
李家村的人哪里能忍,纷纷上前替善喜媳妇娘仨讨公道。
这事闹了好一阵,动静还不小,别说隔壁村,就连后面山坳里的村民都听到了消息,大清早的翻山越岭特意急巴巴的跑出来替善喜媳妇撑腰。
山坳里有个小村子,村里受善喜媳妇帮助良多,这恩情一直记心里头呢。
闹过之后,李二柱的后人们倒也安静了,没出什么幺蛾子,日子平平静静过了小半年,村民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的时候。
哪里想,就在前些日子,善喜媳妇被人发现死在了山里,且死的很不体面,眼睛一直没闭上,办法想尽,还是没能让她闭上眼睛。
都说这是死不瞑目,有冤啊!
俩个儿子当场就发了疯,拿了斧头往宅子里冲,李二柱的后人没伤着,却是砍死了个长工,当天来了官差把人给带走了。
乡亲们一边替善喜媳妇张罗丧事一边忙着走关系去衙门里捞俩个孩子,虽说都知道这事八成跟李二柱的后人们脱不了干系,但没有证据啊,叫来官差,官差反而说,像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没死也得浸猪笼。
瞅瞅这话说的,压根就没想着查清真相。
祖祖辈辈全是泥腿子,也没个得力的亲戚,民不与官斗,便是想斗也没法斗,村民们纵然有心对这事却是没办法,能做的,就是让善喜媳妇走得体面些,家家户户都掏点钱,东凑凑西凑凑把牢里的俩孩子捞出来。
不等众人把钱凑齐,就传出两孩子死在了牢里,说是发热,烧得厉害,一夜没撑过去,清晨才发现尸体凉透了。问村里有没有人去收尸,没有就直接扔乱葬岗。
村里把好不容易凑来的钱,给俩孩子张罗了丧事,一家四口葬一块。
李二柱的后人们,名声是彻底臭了,明着不敢有什么动作,暗地里却没少往门口泼粪,夜里不是往宅子里扔鸡血就是鬼哭狼嚎,怎么恶心怎么来,总之就是让他们过得不安心。
白天只要宅子里有人出来,总有嘴皮子利落的,说着各种不堪入耳的话来膈应人。
李二柱的后人撑不住,放出风声要卖掉手里的良田,共有一百二十亩,低价贱卖!连同宅子一道。
村里听到消息,说好哪个都不许搭理这丧尽天良的一家子。
转眼隔壁村却有人进了宅子里,还不止一家,都是刘姓,手里有点钱。
没两天,良田被分卖了个干净,接着是宅子,能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他们从镇里雇了足足十个马车,加上自家的两个马车,共有十二个!每个马车都装得满满当当,他们来的时候,连人带东西也就六个马车而已!
村里越发肯定,善喜媳妇出事,两个孩子出事,肯定是李二柱下的毒手,真狠呐!心可真毒!
他们想做点东西,又有点顾及。就是这时,老天下起了大雨,出村没多远的十二辆马车,很是狼狈的返回的宅子里。
第173章
老婆婆说了这么多话, 有点累,声音也有点沙哑,她看着屋外的大雨, 眼里有笑。“要我说啊, 这雨下得及时!老天看着呢!它把这些孽事都看在眼里, 会得报应的, 会得报应的。”她喃喃自语, 神情又哭又笑。
“多好的孩子啊,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比善喜媳妇更好的孩子, 她的两个儿子也养得好,一家子都是好人, 厚道人家,怎么就落了这么个下场,唉,老天不开眼呐!”
施小小认认真真的接了句。“老天会开眼的。”
“这雨, 越下越大, 老大姐我看呐,还是收拾收拾先进山里躲躲?”熊地主站在屋檐下, 看着屋前的大雨。
雨太大, 排水沟都来不及排水, 地面积了不少水,一脚下去能到脚脖子。
“比往年要大,怕是真要出事了。”坐在堂屋里的老汉, 冷不丁的说了句。“老伴啊,咱们得先收拾收拾,照这情况来看,兴许不用到傍晚,这河水啊,就要淹过来了。”他长叹了声。“造孽啊!”
老婆婆沉默了会。“我去收拾收拾。”
“老大姐,衣物之类的可以放马车上。”熊地主提醒了句。
话才落音,从外面冲进一个小伙子,噼哩啪啦的就一顿说。“木大爷木大娘,我爷说,让我过来搭把手,帮着收拾收拾,这雨太大,不能再等了,得往山里去。”
李家庄全是李姓,这称呼自然就不好按姓来,便依着名字叫。
“你们是谁啊?”小伙子说完话,才注意到,屋里有好几个人呢,他扫了眼,当看到施小小时,脸瞬间变得通红,眼神儿闪躲,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连声音都比刚刚要见温和。“你们,是木大爷家的亲戚吗?”
沈松泉瞧见了,心里不得劲,脑子还没想清楚身体先有了反应,起身挡在了胖丫头面前,拦住小伙子的目光。“看什么呢?”
“我,我,我没,我就就就就,嘿嘿嘿嘿……”晕晕乎乎的小伙子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脑子完全浆糊。
老汉掀了掀眼皮。“傻愣着干什么,给你木大娘搭把手。”
“喔。”小伙子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去了隔壁屋,紧接着,又高呼。“好,好俊的马!”人好看,连马儿都这么好看。
“傻不傻啊你。”老汉给他脑瓜不轻不重的扇了巴掌。“赶紧去。”
柳叔便道。“咱们是不是得做点干粮?”下这么大的雨,估计也不好张罗晚饭。
老婆婆的声音从隔壁屋里传来。“是得做点,我给你拿面粉,烙点大饼蒸些馒头再炒点酱配着吃,再蒸些水煮蛋,冷热都行的。”
“不用不用,马车上有呢,婶子你忙你的。”柳叔赶紧阻止。
老婆婆手脚利落的很,三两下翻出面粉。“时间有点紧,这雨是越下越大,我也不跟你们客气,先蒸馒头,一会我来烙大饼炒酱菜,把蛋也煮上,好在家里存了点鸡蛋,都煮上了,咱们人多,也不知道会下几天雨呢。”絮絮叨叨的说着,冲着老汉道。“你干啥还坐着不动,去烧火啊。”
“烧火我会,别的不会,烧火我在行,我来我来。”熊地主腆着脸笑。
老汉便道。“我去摘点菜。”
施小小想着这两天大白小白挺累,今个得喂好点,顺便腾出点空间来,就让沈松泉看着俩孩子,她去堂屋里喂大白小白,让它们吃得肚子饱饱,一会好赶路,可不能累坏了。
沈松泉不放心那小伙子,把福宝小六六带上,屁颠屁颠的跟着胖丫头转,时不时的搭把手,福宝小六六巴不得跟在姐姐身边。
一时间,屋里显得很是忙碌。
老婆婆没怎么客气,把拾掇好的物什,一样一样的往马车上搬,不多,就两个大包裹。“就这些吧。”她扫了眼屋里。“河水真淹进了村里,这些啊。”她挨个指着。“八成都没法再用,也罢,多年的老物件儿,该扔就得扔。”
“木大娘你别想太多,兴许跟以前差不多,堪堪涨到了村口就出了大太阳。”小伙子挠挠后脑勺,干巴巴的安慰着,余光偷偷瞄着旁边的小姑娘,真好看,像画里的仙子。
“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啊。”老婆婆摇着头往厨房去。“二青啊,你回去告诉你爷,这边收拾的差不多,待我弄点干粮,我直接带人过去找你们。”
小伙子在家里排二,姓李名青,村里的长辈一般喊他二青。
李青点点头。“行勒。”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小姑娘,见她望过去,下意识的咧嘴露出个欢喜的笑,然后,埋头冲进了大雨里,很便没了身影。
还不到张罗午饭的时候,可村里却飘起了浓郁的饭香,看来,有不少人家在准备干粮,想着往山里去。
木大娘这边动作很,主要是人多,事儿看着多,每人分一点,也就不算什么。准备好五天的干粮,木大娘又每人下了碗臊子面,大海碗满当当的,她炒的臊子特别香,味道足。
填饱肚子,没怎么耽搁,关紧门窗,一屋子人坐上马车,朝着李青家缓缓走去。
“根老汉,出来了!”木老汉冲着宅子嚷嚷了两句。
三三两两的人从屋里出来,身上穿着蓑衣头顶戴着斗笠,也有汉子打着油纸伞,自己却淋着雨,是替妻儿撑的油纸伞,女子怀里抱着嫩娃儿,有些甚至背上还背了个小娃娃。
蓑衣也好斗笠也罢,拢共就几件,便是算上油纸伞,也是不够的,身体强壮的汉子就站在雨下淋着。
根老汉家里有个牛车,还有个驴车,车上堆着物件,根本就没法坐人。木老汉家里也有头驴,自家用不上,便借给了根老汉家,这多出来的驴车,让老幼妇孺坐着。
施小小他们没喊根老汉家的妇孺坐进马车里,马车里原本就堆了不少物什,又坐了好几个人,虽有空间,但大白小白却受不住。一会还要往山里赶,山路艰难,更得小心谨慎。
该善良的时候可以善良,但也要量力而行。
两辆马车在前面开道,牛车驴车缓缓紧跟其后,这会儿是午时,往山里去的人不太多,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拾掇物什,显然是想等吃过午饭就往山里赶。见着他们,好多人站在屋檐下打着招呼。
木老汉从马车里坐到了马车外,他身上穿了个蓑衣,倒也不用担心溅着雨水。
路过村里最大最敞亮的大宅子时,宅门敞开了半扇,院子里满当当的全是马车,一数足有十二辆,有人撑着油纸伞踩着小凳子上马车,木老汉瞧见,朝着大宅子吐了口痰。“呸!狼心狗肺的畜生!”
“他们也准备往山里去?”熊地主嘀咕了句。
柳叔不太确定。“应该是的,往外走,根本走不了多远。”
“要我说,像这样的畜生,就该天降一道响雷,劈个一干二净。”木大娘撩起车窗帘子,恶狠狠的说了句。
施小小看了眼天空,黑压压的云层里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响起道惊雷,雷声轰隆,仿佛有大炮在耳边爆炸,那瞬间,整个人都有点懵,甚至引起了耳鸣。
1...8485868788...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