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代丫鬟守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墨染白苏
苏夏说完之后便不再多说,推说自己去烧水便笑着走开,把空间留给他们这些长辈。
直到等孟家夫妻要走的时候她才出来送了送,转过头回屋便听到苏母愤愤不平的骂声。
苏父沉默了一会儿便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你也少说两句,都是老一辈的交情,以后远着点就行了,没必要弄的那么难看。”
苏母也是一脸不忿,“我就是看不上眼他们那势利眼的嘴脸,之前咋说的?哦,现在看咱们家风光了就又上赶着贴上来,什么玩意儿!”
苏晨一脸若有所思的站在门口,苏夏看了他一眼,这个小少年比一般孩子都早熟,这件事情并非对他一点出动都没有,怕他钻了牛角尖便笑着道:“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之常情,世人多如此,实在没必要放在心上。”





古代丫鬟守则 第159节
苏晨抬头看向她,苏夏接着道:“这样的人保持泛泛之交便是,也没必要交恶,真正交心的人不用太多,三两个便足以让你受用终身。”
他知道这是姐姐在开导自己,郑重的点点头,其实他一直都挺崇拜孟云卿,他是村里最会读书的人,每日一袭儒衫斯俊秀,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跟他在一起就叫人下意识的规矩起来。
他当时梦想的便是将来也要做一个像孟大哥这样的人,说话慢条斯理,再大的事情也能给人把道理讲通,从来没见过他像村里其他人那样面红耳赤的与人争论甚至动手上演全武行,可就是觉得孟大哥特别高大。
村里早早就有人传将来孟大哥会成为自己姐夫,当时苏晨还挺骄傲,他喜欢孟大哥,要是孟大哥成了他姐夫,那就是一家人了,觉得这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可是后来事情却与他想象的简直南辕北辙,孟家在与他们家说过之后竟然突然定亲了,他跑去问孟云卿的时候他却说他一直把二姐当成妹妹,当初苏晨是愤怒的,既有被孟云卿和孟家的态度气到,也有对孟云卿的失望,没有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人,一点男子的担当都没有,这样的孬货不配让他崇拜。
然后他看到了村里其他人对他们家隐隐的嘲笑,看到爹娘愤怒却无处发泄的憋屈,看到二姐不敢置信的表情,二姐不死心的去找孟云卿是他帮的忙,然后他又看到了孟云卿对二姐的残忍无情,之后是二姐的心如死灰,然后整个人性情大变。
那一段时间他看到的太多,也想了很多,最后却只能恼恨自己的弱小,大姐被卖是因为他,二姐被人这般无情对待也是因为他不够强大,要是他考秀才,考举人,那孟家还会这么对二姐么?
之后他变的更加沉默,也更加用功,他发狠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再也不想这么无力的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的遇上事情这么无助。
然后大姐回来了,家里一下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之前还嘲讽他们家的村民们如今却对自己家隐隐带着巴结和讨好,孟家也对他们家小心翼翼的试探,多么戏剧化,一切都发生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
苏晨心态再次发生转变,这一次却更加平和,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姐身份的转变所带来的,终究不能当真,你今日风光了他们便巴巴的贴上来,等你风光不再的时候,同样是这些人都能过来踩你一脚。
他说,“我知道,大姐不用担心,我不会被眼前的这一切所迷惑。”
苏夏拍拍他的肩膀,“别把自己崩的太紧。”之前见他比之前更沉默还以为是长大了些成熟了,可了解到家里发生的事情之后,她便明白,这是被刺激到了。
外界的刺激有时候是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可要是把那根弦崩的太紧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她还想着抽个时间跟他好好聊聊,也是这两天一直不得闲,今天倒是正好赶上。
苏晨抬头笑着看向苏夏,“我知道。”
苏夏欣慰一笑,她知道这个弟弟现在内心已经锻炼的无比强大,轻易不会被打败,这与他的经历有关,这样也好,虽然看尽世态炎凉叫人心疼,对他将来总是有利。
如今苏夏身份有了转变,势必要给苏晨铺路,为他也是为自己,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不能免俗,她现在也算是嫁入豪门,那无论是位她自己还是为了下一代,外家起来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这个时代出头的机会便是通过科举,科举之后便是进入官场做官,做官却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都混得开,那边需要成熟的心智,强大的成熟能力,以及不被外物影响的内心。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明天见~
第124章
第一二四章
年底了,正好苏夏也要裁嫁衣, 便拿出几匹料子给家人也一人裁上一身新衣裳。
苏母不要, “你跟晨哥儿一人做一身新的, 我跟你爹就不用了, 我们都有衣裳,做那么多也穿不完。”
苏父也是点头, “你那都是好料子,都留着,给我们穿了就是糟践东西, 都是农民, 要那么好的衣裳也没处穿。”
听见苏父苏母这样说,苏晨也摇头拒绝,“那我也不要了,我的衣裳都还新着呢,不用再重新做。”
嘿,这还都谦让上了, 苏夏失笑, “你们都不做,就我一个人穿新的, 你们觉得合适?”
苏母笑着道:“那有啥不合适的?村里都这样。”家家户户条件都不好, 就算是过年了做新衣裳,那也都是可着孩子来,没见过那家大人每年都穿新衣裳的。
苏夏解释道:“那咱家现在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多少人都看着咱们家呢, 要是你们还穿的破破烂烂,就我一个人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人家会怎么说?”
“肯定说苏夏一看就是个不孝顺的,自己风光了就忘了爹娘,哪怕手指头缝里漏一点也不至于叫爹娘连新衣裳都穿不起。”
她的话把三人给逗笑了,苏母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咋说话呢?我们这衣裳哪里就破破烂烂了?再穿十年都烂不了。”
苏父想了想,闺女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姑娘风光了,他们做爹娘的不能给闺女丢脸,先敬罗衣后敬人,世人大多如此,哪怕是给闺女妆点门面,这个衣裳也不能省,最后还是大手一挥拍板定下,“那就一人裁一身,咱们也都风光一次。”
既然苏父都这么说了,苏母便笑着应下,然后就安排下去,这么好的布料她可不敢自己动手,还是去找绣娘吧。
苏父溜溜达达的出门,他得给闺女踅摸一点嫁妆,之前攒了一些木料,二女儿出嫁的时候打家具用了一些,后来他又添补了一些好料子,去跟村里的林木匠打声招呼,得赶紧把嫁妆给打出来。
之前没想到闺女能有这番造化,他准备的木料不少,全部打成嫁妆在全村也数的上号,可现在看着还是觉得少了,林木匠家里应该有不少好料子,那就先找他买一些。
反正尽自己所能给大女儿准备吧,能多一点是一点,不为别的,就是要告诉旁人,咱们虽然家里不富裕,可对女儿也是掏心掏肺。
林木匠一听苏父的来意便大包大揽的道:“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准没错,你要是想要那好料子我也能给你找来,我师父当年给大户人家做过工,那样式我也能打,保准拉出去不叫人说寒碜。”
苏父立刻眉开眼笑,“那就好,那就好,多少钱回头再给你。”
林木匠摆摆手,“嗨,说这些干啥,咱们村好容易出来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姑娘,给她多打一些嫁妆还能计较这个?再说了,当年我爹一个外来户,没少受你们家帮助,伯父伯母都是好人,就是好人不长命。”
林木匠说着觉得这话有些伤感,然后便话音一转笑着道:“不过好人终究有好报,这不,伯父伯母在下面保佑你们家呢,姑娘有出息,以后儿子也不差,等过两年咱们村就能再出一个秀才郎。”
林木匠的师傅是镇子上有名的木匠,手艺很不错,他当年能够拜师学这么一手的技术,也是因为他师傅欠了他们家一个人情,因为要报恩的缘故,教他教的就比较用心,他也算是有见识的人,说话办事都特别敞亮。
果然这话说的苏父心里一片舒坦,笑着道:“只要孩子们好就成,咱们一辈子图个啥?不就是这些孩子都好好的么。”
林木匠赞同的点头,心有戚戚焉,他也有两个儿子,可惜都不是那读书的料,一个跟着他打下手,将来继承他的衣钵,另外一个喜欢到处跑,跟着人家做生意呢。
但不管咋说也算是都有一份糊口的本事,他们做父母的也能放下心来。
苏父又跟他唠叨一会儿就离开了,林木匠手艺好,好多人请他打家具,尤其是临近年关嫁女儿的也多,他也忙的很。
大冬天的村里走动的人不多,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砌上了火墙,等闲没人愿意出门,在家里暖暖和和的,谁愿意出门受冻?
路上见到的人不多,但是见到了都会停下来打声招呼,问候两声,见苏父来的方向,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去找林木匠去了,想想苏夏二月份就要出嫁,也明白这是给闺女打嫁妆呢。
大家见了面也都和和气气的,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还是有那忠厚的,见了面就跟苏父说,“家里有啥需要的就说一声,咱们没钱还不能出把子力气?”
苏父笑着应下,“有需要肯定喊大家伙来帮忙。”寒暄几句各自回家。
苏父转了一圈回家就跟苏母说,“咱们家是不是也给闺女买个丫鬟?”
这话叫苏母愣了一下,自己家还能买丫鬟?再一想夏夏要嫁到侯府,可不就得有丫鬟跟着,不由得满心复杂,之前他们家还需要卖女儿才能过活,这十年不到的时间就考虑自家买人了,真是,真是叫人不敢想。
见苏母那表情,苏父就知道她在想啥,也不由得感叹一声,“谁能想到会有今天。”




古代丫鬟守则 第160节
苏母点点头,“买也行,一个丫鬟四五两银子,也还买的起。”四五两的是小丫鬟的价格,苏父沉默了一会儿也没再说啥。
苏父在给苏夏准备嫁妆,苏夏也在想这事儿,她主要是想买地,就买在这附近就成,距离娘家进还能帮她看着点,不过这事儿还得苏父帮忙去问。
这年头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等闲不会有人愿意拿出来卖,这事儿就是个可与不求的事儿,还是得碰碰运气。
而且她还想买最好连到一起的一片,间隔太远不好管理,这个就更不好找了。
她手里零零总总加到一起差不多一千五六百两的银子,基本上都是店铺的分成,新开的铺子在西平一年盈余一万两?对此苏夏持保留意见。
不过不管怎么样,给她了她便收着,正是穷的时候,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留下五六百两在手压箱底和其他花用,拿出一千两差不多够买一百多亩地,这样也差不多了,至于店铺,这些以后再说吧,手里的银子不够,估计也买不到好地段的铺面。
这事儿赶早不赶晚,苏夏也没耽搁,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苏父说了一遍,苏父倒是对她的做法挺赞同,有啥都不如手里握着田地,这就是根本。
二话不说就要去找里正问问,“这事儿我去跟里正说一声,他认识的人多能给咱们打听一下,要是不行再去找找掮客,最好年前能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你打算的对,有钱就该买上田地,这些本该我们做爹娘的给你置办,爹娘能力有限,只能靠你自个儿了,那这些跑腿的事情爹还是能做到的。”
苏夏摇摇头,“爹,您别这么说,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就够了,再说了,好多事情我都不懂,还是得指望您和我娘。”
苏父叹息一声,“你打小就懂事,从不给我们添麻烦,后来还为了家里卖身为奴,爹就是觉得亏欠你太多,如今你要出嫁了,家里竟然也拿不出啥像样的东西,咱们家欠你太多。”
苏夏赶紧制止他,“别,千万别这么说,过去就过去了,不提以前的事情,我之前就说过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儿,总不能为了嫁一个女儿还弄得倾家荡产,我这也是沾了那边的光,否则也没有这么多银子来买地。”
她虽然是这么说,可苏父还是觉得感慨,不过也没耽搁事情,还是很就找人去打探,两边都打探着,时间比较紧,多一条渠道多一份保障。
找人也不可能不花钱,苏夏就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五十两银子给苏父,请人吃饭啊,交付抽成佣金啊,还有办手续的时候打点了之类的都少不了钱。
苏父死活不要,说自己手里有钱,哪能连这点都叫她出,苏夏无奈只好给了苏母,“我爹不愿意拿您就收着,家里也没多少钱,总不能这次都给花用掉,弟弟还要读书呢,这些钱要是不够您再与我说,要是富余您就看着再给添置点啥都成。”
苏母一脸复杂的看着手里的银子,有心不想收,可苏夏说的也是事实,最后到底还是收了起来,“行,娘看着给你置办,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等你弟弟读书出来了也能给你们姐妹撑腰。”
苏夏笑着点头,她本就没打算用他们的钱,自己给自己挣一份嫁妆,谁也说不了什么。
交代完这些之后她就开始为自己的嫁衣发愁,自己那绣活肯定是不成,这事儿还得找绣娘来做,她顶多就是最后缝上几针,然后是荷包要多绣,还有便是好像要给凌郁枫做贴身衣物和鞋子,还有未来公婆的也不能少。
这样一想这两个月的时间还真是挺紧的,这样也好,忙起来估计就没时间想他了。
凌郁枫可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突然派岳林来到了柳树村。
苏夏看到岳林来的时候还挺惊喜的,结果岳林上来就不伦不类的行了个礼,“小的见过顺安县主!”
苏夏笑骂,“找打呢你?”
岳林嘻嘻笑着苏夏,见她穿着桃红的小袄,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嗯,公子可以放心了,苏夏姑娘现在看着很好。
苏父苏母知道这是侯府大公子身边的人,十分热情的招待了他,岳林会说话,一会儿就把苏父苏母哄的喜笑颜开。
见他们聊完苏夏这才问道:“你怎么了?公子还好么?”她其实真的有些担心凌郁枫,进宫求旨赐婚和给她封县主,不知道付出了什么,而且侯府侯夫人和侯爷心会不生气?
这些都得凌郁枫自己去面对,也不知道遭受了多少为难。
岳林笑着点头,“公子就知道你会担心,来的时候就叮嘱我,告诉你他现在很好,让你相信他就是,他能应付得过来。”
这话苏夏可不大相信,“那你别哄我,侯爷和夫人没少责怪公子吧。”
岳林来的时候就被凌郁枫叮嘱过,不能全说实话,也不能一点都不说,于是笑着道:“侯爷还真没有为难公子,就是夫人可能对公子没有提前与她商议有些不满。”
这话半真半假的,苏夏也明白其水分,侯夫人只是因为没有提前与她商量而不满?她有自知之明,侯夫人不喜欢她,现在肯定意见更大。
不过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反正婆媳自古就没多少真正和睦的,她也不惧,转而问岳林,“你这次来公子是有什么事情么?”
岳林这才笑着说起正事儿,“是这样的,公子说过两日会有锦绣阁的绣娘来找你量身,公子请的是京城最有名的绣娘来为你做嫁衣,因为时间紧迫,未免赶不及还是交给绣娘比较有保障。”
苏夏心十分感动,他是知道自己绣活不怎么样所以才去找了绣娘吧,连这个都想到了,还真是周到体贴,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我正愁这事儿呢,他就给解决了。”
岳林说完这些又交给苏夏一个匣子一个箱笼,苏夏诧异的看他,“这是什么?”
他笑着解释道:“公子说这是你保存在他那里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
“我保存在他那里的?”这是何时的事情?苏夏自己都是一脸懵逼。
岳林肯定的点头,“是,公子是这么说的,他说当初你们就是这么说定的。”
苏夏疑惑的拿过小匣子打开,里面竟然是店铺的地契,看地段还是京城比较繁华的黄金地段,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的铺子,心更是不解,再次打开箱子,然后才一脸恍然。
这是当初太子给的谢礼,答谢他们提供的治疗和预防瘟疫的方法,那个时候是说过这样的话,凌郁枫说那些赏赐该让她收着,苏夏知道其实多是凌郁枫的功劳,便没敢要,只是意思意思拿了一样东西而已。
那个时候凌郁枫是怎么说的来着,好似就是说这些先放到他那里,他给她保管着,苏夏一直都没把这话当真,没想到他竟然叫岳林给送来了。
这肯定是知道她手头上没什么东西,变着法的给她增添嫁妆呢,苏夏心感动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着匣子里的地契说道:“那这些是什么?”
岳林笑着道:“这是公子用这里面的银钱帮你置办的铺子,知道你这也不方便,他就干脆把地契办好才给送来。”
苏夏拿着地契蹙眉,“那这也太多了,买下这些铺子哪里还能剩下这些东西?”繁华地段就有两处,还有次一等的街道上还有三处,那些谢礼肯定是置办不下这些铺子。
显然凌郁枫就知道苏夏会这么问,交代的很是清楚,岳林张口就来,“这是公子从世子那里给您要的点心方子的银子,合计到一处正好置办下这些铺子。”
苏夏简直哭笑不得,这话凌郁枫之前也和她说过,说回京之后叫世子给她补偿,不成想他还真拿出了这个名头来,真是!
感动于他的细心周到,这是他在用自己的方法给她体面,让她更有底气,苏夏没有拒绝,只是觉得内心被胀满,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还就叫她给遇上了,她果然是上辈子积了大德才叫她到这样一个陌生的朝代,遇上那样一个人。
把自己给凌郁枫缝的袜子绣的荷包拿出来包好递给岳林,叫他转交给凌郁枫,想了想又转头回屋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封好之后一并交给他。




古代丫鬟守则 第161节
岳林也没多做停留,交代完这些事情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公子要成亲再加上到了年底,府里也忙着呢。
再次与苏父苏母打声招呼,然后他才离开柳树村。
苏父苏母在里面也隐约听到了些什么,苏夏也没有瞒着他们,把事情大致讲了一遍,两人心感慨,这个女婿当真是没得挑,样样都好,叫人说不出一个不字。
看着那些东西,苏父直接道:“你都收起来记好,这些到时候都放到嫁妆里,这就很丰厚了。”
苏父的话叫本来还想说什么的苏母也闭上了嘴,在一边笑笑没说话,苏夏笑着点点头,拿着东西进了屋。
把地契拿出来看了看又放进去,然后把这些都锁到一个小箱子里,箱笼收好,与之前的那些赏赐放到一处,想想这些都是凌郁枫为她准备的,心里就止不住的甜蜜,忍不住在床上打了一个滚。
又想起自己写的那张纸条,当时头脑一热就写了下来,现在想想真是好羞人啊,啊啊啊,她当时怎么就写下来了呢?
也不知道凌郁枫看到之后会怎么想她,捂住羞红的脸埋到了被子里,没脸见人了。
苏晨的夫子总算是回来了,通知他们去上课,这会儿他就没在家,现在家里也就是苏父苏母和她,也没人来打搅她独自疯癫,就在床上不停打滚,把头发衣裳都弄乱。
等到终于疯完了便赶紧整理衣衫和头发,拍拍发热的双颊,调整好情绪方才出来,出来之后又是一个正常无比的温柔姑娘,简直精分。
岳林从柳树村出来便直接回府,凌郁枫在忙着整理彩礼,还要请官媒去合八字,沈氏倒也不是说不给他准备,只是表现的有些意兴阑珊,勉勉强强的样子,凌郁枫便干脆自己接手过来。
但当他当真接手过来的时候沈氏又开始难过,说凌郁枫是相信她了如何如何,十分的委屈,永安候就知道沈氏定然会闹一阵子,她一向如此,只要不如她的意,便想着法的折腾。
凌郁枫依旧我行我素,对外面就说不愿叫母亲为自己太过劳累,而世子夫人又有孕在身精神不济,干脆他自己安排便是。
外面听到这话不管心里信不信,嘴上都要赞一句凌郁枫孝顺,凌郁枫便笑着摆手,“本就是我自己的事情,已经叫父亲母亲操心这么多年,这些事情就该我自己来操持,没得叫母亲为此操劳过度。”
其实这话也算是说的过去,沈蓝双有孕在身帮不了忙,而临近年关沈氏必须得为年货做准备,忙是真的挺忙,但要说为了这些事情就顾不上儿子的婚事,那还不至于。
府里下人都知道这是侯夫人对未来的大夫人不满意,可也看得清楚大公子对这位大夫人十分上心,简直事事亲力亲为,生怕有一丁点的差错。
所以对这位未过门的现在的顺安县主,之前的苏夏姑娘,倒也不会看轻,女人的立身之本在于男人又不是在于婆婆,所以只要大公子一日看重大夫人,那她便一日立的稳。
凌郁枫又是请绣娘,又是派人去给苏夏送东西的,沈氏不可能一无所知,不过却不知凌郁枫究竟给苏夏送了什么,京城置办的铺子也没叫她知道,否则估计心脏病都得犯上几次。
不过光是知道凌郁枫专门去锦绣阁请最好的绣娘去给苏夏量身绣嫁衣,都够沈氏心塞的,这个儿子当真是一颗心都扑到了那个女人身上,完了,这是彻底完了,也不知道苏夏是给他下了什么迷魂药。
凌郁枫见到岳林回来便细细的询问一番苏夏现在的状况,岳林自然说都好,“公子就放心吧,我看顺安县主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饱满,他们家虽然不如府里这么大这么阔气,可也暖和的很,您不用担心会冷着她。”
1...5657585960...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