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丫鬟守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墨染白苏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再是没有不满足的,于是苏夏便点点头同意回包厢。
回到包厢之后还出了一个小插曲,岳林想着公子好容易和苏夏见一面,该给他们留出独处的空间才是,于是便拉着岳森,想要请苏晨到另外一个房间去。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岳林觉得他该是不会拒绝的,要不然那多没眼色啊,结果苏晨就是拒绝了他,而且看他的眼神极为不满,“我要陪着我姐,出门的时候爹娘就交代了,叫我寸步不离的跟着我姐。”
连父母都请出来,岳林还能说啥?苏晨就是一副打死都不离开滕空间的架势,凌郁枫笑着道:“那边一处看,人多也热闹。”小舅子对他警惕心比较重,他正想法子缓和一下关系呢,这个时候可不能得罪了小舅子。
之后便吩咐上点吃的,也就是苏夏能把这些街边摊当饭吃,其他人可不成,都是年轻人,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尤其苏晨还处于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阶段。
苏晨看了凌郁枫一眼,虽然感官上不错,相处也觉得这个人极好,可让他就这么离开把他姐留下来跟一个男子独处,那他肯定也是办不到,他姐还没成亲呢。
苏夏不管他们心的小九九,她今天特别满足心情就极好,吃多了的缘故一到暖房子便有些懒洋洋的犯困,这会儿静等着看烟花呢。
见她全然不似在外面那般精神,凌郁枫便关心的问道:“累了?”
苏夏摇头,“也不是,就是暖房子一熏有些昏昏欲睡。”
凌郁枫安慰她,“看完烟花便能回去休息了,机会难得,错过了终究是可惜。”
说话间外面就响起了烟花炸开之后砰砰作响的声音,其间伴随着众人的惊叹声,包厢里的众人便立刻朝外面看去,果然已经开始了。
古代丫鬟守则 第170节
苏夏立刻来了精神,现在的烟花可不是谁想放就能放的,她还挺好的,像这种大型的放烟花活动一般都是官方出面在特殊的节日里组织燃放与百姓同乐。
一朵一朵升起在空炸开,绽放出一瞬间的美丽便惊艳了众人,直到燃放完毕大家还久久不愿离去,仿佛这般便能多留住它的美丽似的。
凌郁枫倒是没有过多耽搁,时辰确实不早了,便结账离开,本来还想着把他们姐弟送回家的,可苏晨说和村里的其他人约好了不好失约,苏夏就趁势叫他们赶紧回去,他们并不顺道,送她回去的话凌郁枫就得多绕路。
这样的话在这里就要高别了,面对这么多人的注视,苏夏就是脸皮再厚也做不到当众亲密的举动来,只是小声的告诉他,“我今天很开心!”
凌郁枫笑着捏捏她的手,笑着道:“我也是。”
苏夏立刻就笑弯了眉眼,克制住想要动手的冲动,凌郁枫叮嘱道:“披风穿好,外面凉,去吧。”苏夏点头应下。
苏晨这个时候也过来道别,然后拉着苏夏离开,去和村里的同伴们集合。
他们是坐着牛车来的,牛车的保暖自是比不得马车,不过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一路上还在叽叽咋咋诉说着今天的见闻,很是兴奋激动。
苏夏没有参与进去,可却也一直含笑看着,这么年轻又有活力叫人看了心真是欢喜。
上元节过后苏夏当真是开始闭门不出,一月底的时候嫁衣便做好了,何师傅亲自给送过来,要看看哪里不合适再做最后的修改。
婚期定在二月初十,满打满算也就剩十天的时间,苏夏在嫁衣不显眼的角落里缝上几针意思一下,这边算是成了。
因为这期间何师傅时常过来找苏夏,倒是对她的身量变化十分了解,所以做出来的嫁衣很是合身,基本上不想要什么修改。
嫁衣做好送回来总算是叫苏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一般人家的姑娘出嫁都是自己亲自做嫁衣,可苏夏却不擅针线,再加上时间比较紧,就只能指望锦绣阁,她也是担心,万一成亲前还未做好可如何是好?
现在好了,看到大红色的嫁衣绣工精湛,总算是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
第130章
第一三零章
在嫁衣送过来之后,苏父领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回来了, 到得苏夏跟前便说这是给她的准备的丫鬟。
“早就找牙婆打探, 想着给你找个立刻就能上手的丫鬟, 前两天牙婆才给回信说找到一个合适的, 我今天就给领回来了。”说着对那个姑娘说道:“你以后就跟着县主吧。”
那姑娘也是个机灵的,见到苏夏就知道这以后会是自己的主子, 立刻上前行礼,“奴婢见过县主。”规矩确实不错。
苏夏没想到家里竟然会给她买个丫鬟,感觉十分惊讶, 她之前还从未想过自己身边也要有丫鬟伺候的事情, 转念一想现在已经不必以往,她身边确实得有个帮忙跑腿的人。
苏夏笑着叫她免礼,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年岁几何?”
“回县主,奴婢今年十四岁,前主子给取名云雾,请县主赐名。”
云雾?庐山云雾?看来她之前的主子倒也是个爱茶之人, 好听是好听, 可这个名字确实得改,犯了慕神医的讳。
她想了想最后开心的道:“那就叫青梅吧。”之前想着葡萄或者樱桃的, 都是她爱吃的, 可想想觉得这两个名字太可爱了,小的时候喊着好,再大一些就觉得不那么合适。
这个名字跟人家之前那高大上的名茶相比,档次立刻降低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之前的云雾,现在的青梅脸上一点异色也无,立刻笑着谢恩,“青梅多谢县主赐名。”
苏夏立刻就高兴了,这个丫鬟不错,从她的规矩礼仪方面可以看出,她之前待的府邸门户不低,可她进了苏家这个农家小院子却依然面不改色,不骄不躁,举止合宜。
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苏夏郑重道:“我不会问你之前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我看的只有现在和将来,你之前无论忠诚的是谁,从你到我身边开始,你便只能忠诚于我一人,你可明白?”
青梅低头严肃回答,“奴婢明白!”
苏夏点点头,“我相信你是个聪明人,我用你便不会疑你,但倘若叫我发现一次你的不忠,那我再是不会要你。”
她轻音清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青梅这一刻心总算是明白,人家能够从一个丫鬟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顺安县主,再过几日便要成为侯府大夫人,这样的又岂是简单角色?
于是便更加郑重道:“奴婢谨记于心!”
苏夏满意的点点头,并不知道她心是怎么想自己的,要是知道了肯定要嗤笑一声,怎么每个人都觉得她心机深沉,手段了得?
叫青梅先去收拾一下自己,然后帮着家里做一些杂事,这几天会比较忙,做的家具要陆陆续续的抬回来,和其他的嫁妆一起,待到出嫁的前一日抬到永安侯府去,这叫晒嫁妆。
苏家还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装这些家具,一抬一抬的整理出来,再次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借着添妆的名义来看苏夏的嫁妆,无不咂舌,这么些东西!可真舍得。
然后便开始赞苏父苏母疼爱女儿,看看这准备的嫁妆,千金小姐也不过这么多,苏母虽然跟村里的村民们解释这都是苏夏自己挣出来的,可到底还是觉得面上特别有光,这两天都面带微笑的。
村人无不感慨,你看苏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真是今非昔比了,如今连丫鬟都买回来了,那身上穿的都是绸,跟那官家老爷夫人似的,谁人不羡慕?
当初村里的翠屏给镇子上的王员外做妾,也就是一顶小轿就给抬走了,王员外给了翠屏的爹娘一百两银子算是聘礼,可是翠屏走的时候却只带走了身上的一身衣裳。
村里人鄙视的有之,可也不乏那羡慕的眼红的,从那以后,好多人家对家里的女儿都好了不少,就指望着兴许那一日就出息了也能补贴一下娘家。
苏夏有了这番造化,村民们更是羡慕嫉妒,可如今看着这么多的嫁妆,心便开始不平起来,这要是有这么多的银子哪里还需要女儿补贴,都留给儿子岂不是更好?
有那些宝贝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花几两银子置办一副嫁妆就能把闺女给打发了,剩下的全部都是自家的。
村里便有人说苏父苏母傻,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东西都被闺女带去婆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嫁的再高那也不是自家的,真是想不通。
虽然苏父苏母一直解释这些银子都是苏夏自己挣的,可闺女没有出嫁之前连她整个人都是爹娘的,更何况是她挣的钱了,没见过哪家会把你的我的分的这般清楚。
有那贬低的便有赞的,苏父苏母为人厚道,对闺女疼爱重视,不但没有贪墨她一钱的彩礼,还费心费力的置办了这许多嫁妆,摊上这样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福气。
热热闹闹的讨论了一阵,转眼就到了二月初九,苏婉和罗铭一大早便过来帮忙,也是给苏夏添妆,苏父请了村里的大小伙子帮忙抬嫁妆,一抬一抬的送到永安侯府,整整抬了六十四抬。
一户农家能置办出全抬的嫁妆给闺女陪嫁,沿路也是叫不少人惊叹,关键是这六十四抬还不虚,看那抬嫁妆的动作表情便明白。
因为知道今日晒嫁妆,许多人的眼睛都放到了永安侯府,虽然是皇上亲封的顺安县主,可只有封号却无食邑的县主,说白了她还是一个农家村,这样的人家能够多少嫁妆?
好的有之,看热闹的有之,看笑话的更有之,凌郁枫一直比较淡然,永安侯府已经布置的喜气洋洋,他心情甚好,不被任何人所打扰。
沈氏待在正晖院里,对今日的晒嫁妆一点期待都没有,她知道枫儿给准备的彩礼丰厚,心想着能把这些聘礼都抬回来,大面上也不算太难看,她也就满足了。
古代丫鬟守则 第171节
嘴上说的不在乎,可心里到底是不放心,便派人时刻盯着随时汇报,她自己也是难得的有些焦躁,坐立难安,生怕那边什么都拿不出来,到时候弄的太难看,叫儿子和侯府丢人。
待嫁妆抬到排着队的抬到永安侯府之时,京城围观的百姓和官员都有些意外,不是说这个顺安县主之前是个丫鬟,家里就是一个农户么?这嫁妆置办的这般体面看着不可像啊。
然后就有人暗地里想了,是不是凌郁枫为了不太难看出钱给置办的啊?之前还穷的卖女为奴,怎的一转眼就有了这些财力置办下这么丰厚的嫁妆?都觉得这是凌郁枫这是在拿着自己的钱撑面子。
心如何想暂且不论,面上却丝毫不露,纷纷夸赞嫁妆丰厚,确实算得上丰厚,不说田产铺面,里面竟然还有拔步床、美人榻、三屏式台镜等等家具。
看到那张拔步床的时候大家心又有些疑惑,拔步床制作可不简单,周期绝对短不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从赐婚到成亲也就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肯定是做不出一张拔步床,难不成县主的爹娘早早就给她预备上了?
能够出得起银子做一张拔步床,说明人家还是有家底的,难不成之前的传言有误?
下人把看到的回去谁给沈氏听,沈氏闻言立刻就坐直了身体,脸上也露出个笑模样,别管是不是儿子补贴的,到底是把脸面给保住了。
她的第一反应也是觉得这肯定都是凌郁枫偷偷给置办的,不过置办下来这么多嫁妆还能抬回来,她就满足了。
那样的人家她还能想指望什么不成?
冯妈妈知道夫人的心思,立刻笑着上前道贺,沈氏现在心情有了极大的好转,本来没有任务期待的一件事情,还想着若是太糟糕该如何描补回来,结果发现人家办的还不错,面子做的足足的,如何不惊喜?
凌旭阳倒是知道一些,笑着打趣凌郁枫,“嫂子这是把自己身家都给贴上了。”
凌郁枫伸手给他倒杯茶,微笑着道:“银子再挣便是,有的是机会。”人就这么一个,错过了便再寻不到。
凌旭阳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笑着道:“也是,你回头叫嫂子再琢磨出来一些新鲜吃食方子,放到酒楼里去我给她分成。”
凌郁枫闻言笑笑,知道这是弟弟在想着法的帮补他们,不过他却并没有松口,“再说吧,她若是喜欢便去做,我不会拦着,不过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不会饿着她。”他可记得苏夏还跟锦绣阁有合作呢。
凌旭阳却以为大哥指的是这些嫁妆,便笑着道:“也是,光靠着嫁妆也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他真是觉得这位嫂子运气极好,遇上了大哥不说,竟然还能叫皇后和太子妃青眼相看,亲自赐下赏赐,这福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待抬嫁妆的两头拿了喜钱高高兴兴的回去,凌郁枫便吩咐人把嫁妆收进库房里,单子交给和钥匙交给了瑞珠暂时保管,到时候苏夏来了之后想要如何安排便随她的意思。
明日成亲,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他想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出任何纰漏,便一遍遍的检查,看到那里有不妥当的地方便叫人立刻改。
府里下人这两个月也算是见识到了大公子对未来大夫人的重视,俱都不敢轻忽,可以想见,明日公子成亲若是因为他们的疏忽造成了什么影响,他们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卡,我再理理思路,晚上发粗长,么么哒~
第131章
第一三一章
婚礼在古代原为昏礼,古人认为黄昏为吉时, “阳往而阴来”, 而女子属阴, 婚礼有迎阴气入家之含义, 故多在黄昏时举办。
苏夏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还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她还挺怕一大早就被人从被窝里挖出来的。
昨晚苏母交代了她许多为人妻为人妇的道理, 到底是过来人,自由自己的生存智慧,苏夏并不觉得她就一定比旁人懂的多, 最起码她就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当一个好妻子, 如何当一个好儿媳,更进一步的如何当一个好母亲。
所以对苏母的话她听的很认真,老人的生活智慧晚辈还是该听一听的,许多你不注意的地方,她经历过便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
苏母见苏夏听的认真,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情绪, 说的就愈发仔细, 仿佛想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教给她。
最后临走的时候还交给她一本书,苏夏眨眨眼, 这就应该是传说的春/宫/图了吧, 苏母不好意思与她多说,只是叫她自己看,一定要看看。
不过她心其实还是有些为苏夏担心,女婿的腿不良于行, 到底有诸多不便,也不知会不会影响行房。
可是这些话她又确实开不了口,欲言又止了半天到底什么都没说,只是叫她,“到时候你听女婿的就行了。”说完就步走了出去,背影都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苏夏在苏母离开之后拿起来翻了翻就把它放到箱底,凌郁枫的腿不方便,好多动作都做不了,看了也白看。反正她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成了。
苏母走后苏婉又进来与她说了说自己的经验,然后时间这么过去了,加之她心情激荡,忐忑紧张,又充满期待,这便导致昨晚睡的有点晚。
虽然说不用天黑着就起床,可睡懒觉肯定也是不行,今天家里也要招待客人,苏父苏母早早的便起床忙活,有了青梅的加入确实是帮了不少忙,不过他们也不得闲。
马上就要来客人了,她也不能到那时还在睡着,所以一大早便开始起身,梳妆打扮套上嫁衣,她就坐在房间里等着迎亲的队伍来接她就行了。
苏母在帮她梳头的时候也是满心的感慨,夏夏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乖巧懂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分担家务,婉婉和她只相差两岁,晨哥儿又与婉婉相差了四岁,她的注意力便全部都投注到了小的身上。
那个时候家里忙,哪里还有时间去管她,相反因为她是老大,弟弟妹妹竟还都是她帮着带,长到十岁家里过不下去还被卖了出去,这个家里竟是一日的舒心日子都没叫她过,净是叫她付出了。
说起来,与大女儿的平心静气的相处,这么些年都还没有这两个月来的多,苏母心又是愧疚,又是不舍,一时间眼泪便不受控制的往下流。
见她这般苏夏也红了眼眶,不过还是与旁人一起劝着她收了泪,苏母又叮嘱了几句,“家里虽说可能帮不了你啥大忙,可咱也不用太憋屈,受了委屈就回来,没有大富大贵的日子,粗茶淡饭也能养活你,你放心,有爹娘在,你弟弟他就不敢不管你。”
这话还真是叫苏夏又是震惊又是感动,她觉得苏父兴许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而苏母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典型妇女,她的思想该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出去了便是别人家的人,即使再是如何也该是一个忍字贯穿始终才对。
可是没有想到她竟然能够对苏夏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样的话语意味着什么,她该是比谁都明白,怎不叫苏夏意外?
苏母其实也是觉得对苏夏有太多的愧疚,便再是不想叫她受委屈,所以连这样明显违背自己原则的话都说了出来。
苏夏笑着点头,“我知道了,娘。”这一声娘喊的亲情流露。
苏母似有所感,又叮嘱了几句方才出门忙活去了。
苏夏便坐在房间里与来添妆的人说说话,连用饭都是端进来的,青梅今日便一直守在苏夏身边,以防她有什么需要。
直到时辰差不多的时候,才有给她补妆,整理嫁衣,头冠还是没有戴上,那个东西实在是太重,还是等迎亲的人来之后再戴吧。
苏母和苏婉过来陪着她说话,珍惜这出嫁前的最后相处时间,虽说有三日回门,可出嫁之前和出嫁之后到底不同,到那时便是两家人,状态不同心境便大不相同,那时便再不如现在这般。
本来与这些人说着话转移注意力,她心情已经平静下来,可在听到外面喊一声迎亲的队伍来了之时,突然心跳就了一拍,藏于袖子里的双手猛然紧握,她发现她还是十分紧张忐忑,但是内心有隐隐带着激动和期盼。
喜婆手忙脚乱的帮她把头冠戴好,盖上盖头之后入目便是满眼的红,挡住了视线其他的感官便格外灵敏,她感觉自己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凌郁枫一身喜服坐着马车过来迎亲,从马车上来又转移到轮椅上,他面上笑容如沐春风,气质卓然,风姿绰约,直接叫人忽视他的双腿的缺陷。
这般人才不会叫任何事情掩盖其风采,那些之前嫉妒泛酸之人未尝没有拿凌郁枫的双腿嘲讽过苏夏,可这一刻见到真人,却叫人无端的自惭形秽,同时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
古代丫鬟守则 第172节
凌郁枫被岳森推着来到苏父苏母面前拜见,“岳父岳母,小婿有礼了。”
苏父苏母看到凌郁枫也是满眼的满意,之前都觉得孟秀才如何君子端方风流风流俊逸,可如今怎么感觉凌郁枫坐着都比孟云卿站着还要醒目耀眼,果然人是不出来的。
没错孟云卿今天也来了,原本苏父和苏母看到他过来的时候心还很是不满,不知这人到底什么心思,可他一来苏家之前的事情总会叫人翻出来说,然后就难免拿苏家的女婿与孟云卿作对比,叫人很是恼火。
这样重要的日子,孟云卿不说躲着点,竟还巴巴的凑上来,你说你是来道贺的,那你说完就走不就行了,可他也不知安的什么心,用时厚着脸皮留了下来。
本来就对孟云卿满意,又见他一出场便震慑住了所有人,把孟云卿也给比了下去,就更是满意了几分,于是苏父苏母很是热情的叫他免礼,重话都没多说,就是希望他能善待苏夏。
凌郁枫自是郑重应下,并对着苏父苏母做出保证,“岳父岳母放心,少卿此生绝不辜负令爱。”
苏父连着说了两个好,苏母红着眼眶点头,直到媒婆催着时辰不早了方才叫人去接苏夏。
苏夏含泪告别父母,见她哭出来,媒婆还说了一声好,然后苏晨过来要背着他姐出门。
苏夏看着他那单薄的小肩膀,有点担心自己会把他压趴下,便有些迟疑,苏晨好似明白她的顾虑,便小声道:“姐,你上来吧,我背着你出门。”语气十分坚定。
听他这么说,苏夏也不再迟疑,趴上去之后,他竟也能稳稳背起她,苏夏有些感慨,看着还是个孩子,转眼间就能撑起一个家了,真!
把苏夏放到轿子上之后,苏晨才看向凌郁枫,一脸严肃的喊了一声姐夫,“从今往后便把我姐交给你了,她心地善良,吃了许多苦,您以后待她好点。”他说着声音便有些哽咽却强忍着没叫自己流泪。
坐在轿子里的苏夏觉得鼻子有些酸涩,只听得凌郁枫郑重保证,“你放心,娶她便是为了善待她,你叫我一声姐夫,我便把你当弟弟,将来我待你姐如何由你监督。”
苏晨看了他还一会儿这才让开位置,然后再次与众人道别,媒婆一声起轿,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的出了苏家院落,一路朝着侯府而去。
这一路相当漫长,苏夏被晃悠的骨头都散架了才等到轿子停下来,然后便有人把一段红绸递给她,青梅和媒婆在一旁扶着她出来,之后她便跟着红绸另一端的凌郁枫往前走。
凌郁枫坐着轮椅,岳森在后面推着,等到过门槛的时候便连人带轮椅一起抬过来,苏夏便知这时需要跨过去。
两人并排而来,一站一坐,隔着盖头,一句交流也无,却透着温馨,观礼的众人看到这一幕便都安静下来,不忍心去打扰那一份安宁。
坐在上首的沈氏突然有些心酸,长子走到今日不容易,现在还沦落到这般境地,怎不叫人感慨?
永安候依旧一脸严肃表情,不过倒也能够从他脸上看出欣慰,凌郁枫脸上的笑容做不得假,他是真心欢喜,这就够了,一辈子不长,随心一次又何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