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代丫鬟守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墨染白苏
赵家倒了也相当于是给沈渊报了仇,沈蓝双心情自然不错。
待到麦芽满月之时,沈蓝双竟主动找到沈氏提及满月宴之事,最近府里的事情一直都是沈氏在管,可沈蓝双毕竟是世子夫人,因为凌旭阳对沈姝的看重,让她对沈蓝双又多了几分愧疚,到底是把掌家权又分给了她。
所以麦芽的满月宴还是要沈蓝双来操办,她现在走的是沈氏这边的路子,自然是有什么事情都去请示沈氏。
沈氏虽然有些可惜不过到底还是要顾全大局,便说了不大办的决定,不过也叮嘱了要从别的地方补偿麦芽。
得到这个消息沈蓝双心情更加不错,当时二房里的几个儿子的满月宴都没能大办,晟哥儿是因为身体原因,两个庶子则是赶上了地龙翻身。
麦芽比府里的三个小子都受宠,若没有意外那满月宴定然会大肆操办,一想到自己生的儿子被苏夏生的女儿给比下去,她心里就压制不住的拱火,凭什么啊?
现在倒好,一样的待遇,谁也不比谁强,心里总算是平衡了一些。
苏夏不知道她心里作何感想,她现在心情也不错,麦芽经过这一个月的喂养,现在长的白白胖胖的,倒是能够看出来五官还是像凌郁枫的多。
为此苏夏表示很不服气,“我辛辛苦苦生的女儿到头来长的不像我,怎么都感觉好亏。”
凌郁枫虽然对麦芽长的像他这件事情感到十分的喜欢,心也不是没有遗憾,其实他倒是希望有一个长的像苏夏的小女儿,母女俩长的一样,想想就叫人心软。
对麦芽他也是真的宠,因为最近朝堂上比较紧张,为避风头他在家的时间便大大增加,几乎是每日看着女儿一天一个样的变化,就像云嬷嬷说的,小孩子不愁长,亲自参与进去才发现养孩子的欣喜与不易。
他本来就是一个极为有责任感的人,现在有了女儿感觉又有了不同,更加能够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因此现在他对沈氏的态度都更加平和。
苏夏要亲自喂养孩子,一个月闷在屋子里,吃那些没什么味道的东西,比之他更加辛苦,可她却整日乐在其。
凌郁枫心疼她的付出,便决定给她一个惊喜,于是提前派人无柳树村,准备把苏家人接过来住上两天,给麦芽过满月的同时也叫他们一家人聚一聚。
第158章
第一五八章
苏夏看到苏家人的时候确实挺惊喜的,为了到侯府做客他们每个人还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 围着麦芽一脸惊喜, 稀罕的不行。
满月宴虽说是在小范围内举办, 可是来的客人也不少, 还有许多不能过来的也都送上满月礼,麦芽再一次的收礼收到手软。
苏母他们不愿意去前头, 和那些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他们适应不了,苏夏便安排他们在院子里歇息。
苏夏也就是抱着孩子亮亮像, 可能是亲自喂麦芽的缘故, 她身材恢复的极,刚出月子就已经恢复的差不多,月子里养的好,气色极佳还增添了几分丰腴,美的极有韵味。
听着众人夸赞一番,苏夏整个人笼罩着母性的光辉, 倒是和麦芽一起出了一回风头, 听得一耳朵的好话,然后还有人询问她是如何恢复身材的。
苏夏笑着简单说了几句, 在座的各位那个身边没有专门管理的嬷嬷, 哪里真需要她的方法?也只不过是一种寒暄的手段罢了。
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苏夏也不会太较真,让麦芽见见人之后便又抱了回去,招待客人什么的用不上她。
等苏夏把麦芽抱回去喂过奶之后,沈氏又派人过来要把麦芽抱过去, 沈氏今天心情不错,听着众人的夸赞更是喜的合不拢嘴,这个孙女像极了长子,如何能叫人不喜?
有奶娘和云嬷嬷跟着苏夏倒是不必担心,倒是和苏母他们说说话,苏晨不是第一次来永安侯府,苏母他们却是第一次,之前一直听说什么高门大户,都是站在门口远远的看一眼便觉得威严不已。
现在到了侯府之后便被里面的布设震住了,第一印象就是真大,又大又漂亮,他们不由得便有些自惭形秽,得亏凌郁枫派去的岳林,他们比较熟悉,岳林嘴巴会说倒是减轻了他们的紧张。
苏婉也来了,之前还酸两句,进府之后便一路沉默,有什么好说的?差别这般大都叫人连嫉妒的心都生不起来。
苏夏见她肚子已经显怀便关心的问了几句,她的回答也规矩,没有再阴阳怪气的怼人。
他们过来给外孙女过满月是一个方面,还存着看看苏夏的心思,怕她报喜不报忧,别在侯府受了委屈也不说,现在无论是从院子里伺候的下人恭敬的态度,还是屋子里的摆设,以及苏夏的脸色来看,她过的都极好,这样他们便也放心了。
见识了一番侯府的富贵,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看了看外孙女,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沈氏和永安候也见了见苏父苏母,态度倒是还不错,然后他们便要回家。
苏母拉着苏夏的手一脸欣慰的道:“看到你过的好我们也放心了,你弟弟要下场考试,叫他赶紧回家温书,我们也不多留了,家里没人也不放心,等你得空的时候再带着外孙女回去看看。”
苏夏和凌郁枫挽留他们住上一晚,他们死活不同意,到底还是不习惯,苏夏也看得出来他们在这里拘束的很,于是便不再强求,收拾了一堆东西给带回去,还给苏婉收了好些补品。
凌郁枫见苏晨清减了不少便拍拍他的肩膀,“无需紧张,背了那么多的书还害怕下场一试?科举考试都是一连考上几天,没有个好身体可吃不消,书都背会了,却因为身体原因放弃那才亏呢。”
苏晨笑着点头,“我明白的姐夫,这不是用功瘦的,现在长个儿,吃的挺多就是不长肉。”
凌郁枫笑,“身体结实就行。”
送走了苏家人,这边客人也基本上走光了,苏夏回去开始清点礼单,收拾整理出来放到麦芽的小库房里,沈氏对她的做法挺满意的,也是因为苏夏并没有死命的补贴娘家,才叫她对苏家人没什么反感。
至于凌郁枫帮忙给苏晨找老师找书籍的事情,这样上进的举动合该鼓励,她自是不会说什么。
麦芽的满月宴之后便进入到了二月,二月份的县试也已近在眼前,朝堂上虽然还是多事之秋,可也不影响科举的举行。
自己身边若没有人下场便不会去留意这些信息,一旦有人去做便格外的关注,嘴上说着不在意,其实到了那几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替他紧张。
童子试要经过县试和府试之后,通过的才成为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通过的便是秀才,然后乡试,会试和殿试,就像打怪升级。
县试通过之后要等四月份参加府试,苏晨县试通过之时便跑来报了喜,然后不敢懈怠,立刻投入到下一轮的奋斗去。
不过不等四月份的府试到来,朝堂上的格局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事情苏夏在院子里养孩子都听到不少消息。
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清理,该抄家的抄家,该砍头的砍头,之后朝堂上竟然诡异的静了下来。
等到这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不少人回过头看看那些落马的官员,不由得悚然一惊,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人基本上都不是□□,有些是跟在瑞王身后的全力支持瑞王的官员,有些是墙头草,那边得利去那边,自然也有一些跟着皇上的老臣,这些人没什么能耐却喜欢指手画脚,借助这一次的事情竟是被清理了大半。
这意味着什么都不用再说出口了,先前是因为气氛太过紧张,身在局看不清,也有看清楚了却选择沉默的明白人。
看清了又能如何?后宫在皇后的把持下,前朝在太子的手,虽然太子为了表示对皇上的敬重,每日的奏折都要去请示于他,事事听从皇上的吩咐,可也不能否认太子的权利越来越大的事实。
皇上已经连上朝都不能做到,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眼看着是真的好不了了,而瑞王被宁王打压下去,宁王却坚定的站在了太子的身后,所有的所有都告诉众人一个信号,那便是皇上大势已去!
不过太子本来就是储君,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逾距,太子聪明有才干,朝大臣对他也十分满意,此时此刻谁也不会站出来说什么。
皇上最后也反应了过来,他看着皇后一脸的难以置信,他们在借助自己的手清理朝堂,这一波清理之后省却了太子太多麻烦,也不会让太子在将来留下不能容人的名声,因为这些都是皇上清除的。





古代丫鬟守则 第222节
反应过来之后再看皇后,虽然面上依然与往日没有什么区别,可他却看的浑身发冷,哪里还有什么温婉贤淑?皇后果然还是他的好皇后,隐忍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自欺欺人也好,一时迷惑也罢,现在再看皇后他才发现她眼底的冷意,可是一切都已成了定局。
皇上闭上眼睛再次睁开已经恢复的和往常无异,可是正如皇上了解皇后一般,皇后也同样十分了解皇上,皇上的一点变化皇后都能感觉得到。
看出来之后皇后也不再掩饰,嘲讽一笑,整个人背对着门,依然是像平常那般动作轻柔的给皇上掖掖被角,心情十分不错的道:“看出来了?臣妾还以为皇上会再晚一些才能看透呢。”托这些时日潜移默化的福,寝殿里一个宫人也无,只有皇后和皇上两人。
皇后动作温柔,语调平和轻缓,从外面看丝毫看不出有何问题,外面守着的宫人虽然时刻关注着里面的动静,可也不知道两人之间的官司。
皇上瞪大眼睛看向皇后,手都在抖,“你……”最后徒劳的垂下手,再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过看着皇后的眼神却透着冷意,皇后丝毫不介意,笑的一脸温婉。
“有什么想知道的都可以问,臣妾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皇后的声音就像是情人之间的呢喃,外面守着的宫人已经见怪不怪,最近皇后总是陪着皇上回忆往昔,每次都是这般,旁人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扰,否则皇上是一定会发火的。
皇上确实有许多事情想要确认,于是便问道:“贤妃和宁王是你们的人。”这句话用的却是陈述的语气,他其实已经有些确定了。
皇后果然笑着点头,简单的答道:“是。”
“为何?”皇上有些想不通,贤妃和宁王为何会投靠太子和皇后?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皇后微微一笑,眼底一片冰冷,“皇上问为何?您当时都做了什么您难道心没数?安贵妃嚣张跋扈害了多少后宫的嫔妃和皇子,您宠爱她,纵容她,她说什么便是什么,宫里哪里还有旁人的立锥之地?安贵妃一个心情不好连嫔妃都要打杀,您那时可有何作为?”
“连臣妾都要带着太子避其锋芒,您说后宫的那些嫔妃和皇子公主心该有多恐惧?没有任何指望,看不到任何前路,除了惶恐便是绝望,您又做了什么?”
“您在打压臣妾和臣妾的父亲以及朝堂上的大臣,您抬举安贵妃来羞辱臣妾,羞辱宫里的其他妃子,就因为臣妾和那些妹妹们的家族碍了您眼。”
她说着突然一笑,“您什么都没做,可是臣妾做了,臣妾可见不得那些美人儿就那般凋零,贤妃和宁王知恩图报,总算是叫臣妾的一番心意没有白费,有这样知恩念恩的妃子和皇子,皇上该感到欣慰才是。”
皇上随着她的讲述也想到了当时后宫的情形,安贵妃进宫之后便和家人撕破脸皮,皇上觉得她是安全的,她只能依靠自己,只能指望着自己的宠爱而活。
而当时他正缺一个帮手来压制后宫的这些妃子甚至是皇后,所以就把她提了起来,抬举她封她为贵妃,让她来和皇后抗衡,因此确实是对她无比的纵容。
安贵妃做的不错,几乎把后宫的妃子得罪了一个遍,贤妃和宁王当时也没少在她手底下吃亏,他其实都知道,可他需要这么一把刀,便由着她来。
后来呢?皇后主动避居佛堂,为何还一直纵容安贵妃呢?也许是习惯,也许是不在意,谁知道呢?
其实贤妃是不是站在皇后这一边,宁王是不是一直跟随太子并非最重要的,皇上深吸一口气问道:“张道士,赵美人也是你的人?”
皇后看着他一脸紧张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皇上一看她的表情简直要绝望,痛苦的闭上眼睛,身体抖的不成样子。
皇后看够了他的脆弱心情很好的道:“这个皇上可就冤枉臣妾和太子了,他们并非臣妾的人,谁让照儿没出息的还期待什么父子之情呢,臣妾不像皇上您狠得下心,哪里舍得做出让照儿难过的事情。”
虽然这个回答有指责皇上的意思,可也叫皇上心里好受许多,最起码证明皇后没有找人来害自己,然而皇后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也叫皇上忍不住愤怒。
只听她笑着道:“说起来这事儿皇上还该感谢臣妾呢,否则您如何知道这两人的真面目?”
皇上立刻瞪着皇后,这什么意思?皇后一早便知道这两人有问题?这和直接派人来害他有何区别?
仿佛看透他的想法,皇后轻轻的抱怨了一句,“皇上可不要冤枉人,臣妾可是在知道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便传递给了您的人,否则您恐怕没那么好的运气,还能躺在这里听臣妾说话。”
压下胸口的腥甜,皇上哪里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要借助自己的手为太子清理朝堂罢了,他可没有那么天真的以为皇后心有他才这么做。
只觉得心憋闷的厉害,他也不想要再问什么,也不想再看到皇后,摆摆手有气无力的道:“你走吧,出去!”
皇后温柔的给掖掖被角,笑的一脸无害,说出的话却叫皇上觉得脊背发冷,“哦,臣妾忘记说了,安贵妃屡次害我照儿受伤,臣妾怎么说都要回敬一二,她在安妃的位置上待的也不错,瑞王表现更是不俗,臣妾很满意。”
皇上再也压住不住,突然吐出一口血,皇后立刻惊慌的喊人,“来人,请太医。”
外面看到皇上吐血之后便想要冲进来,皇后这么一喊便立刻去请太医,慌张的跑进来,然后便听到皇后心疼又责怪的道:“臣妾知道您担心安妃和瑞王,他们一切安好,如若您想要见他们,臣妾就是绑也给您绑来,您这又是何苦?”
皇上瞪大眼睛伸手指着她,皇后表情沉痛的伸手抓住他的手,低下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淑妃和那个孩子真可怜,和赵妃的孩子一样可怜!不过,您也去陪他们了!”忠国公府一直与他们作对,还在瑞王身后蹦跶,如何不给他们一个大礼?
皇上已经说不出话,这一会儿的功夫被皇后所传递出来的信息震惊到不行,他本就不能太过激动,这一下子便被刺激过度,想要说什么却只听到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声音,急的整个人都抖成一团。
皇后立刻严肃的问道:“太医人呢?怎么还没到?”
话音刚落便听见乱滚带爬进来几个太医,一看这情景都吓的不轻,皇上这明显要不好,看了一眼皇后,难道是皇后说了什么话刺激到了皇上?之前明明已经说过再不能受刺激,上午诊脉还发现暂时稳定了的。
皇后眼睛一厉,“看本宫作甚?还不给皇上诊治!”
太医脑袋立刻一缩不敢耽搁,立刻上前跪下诊脉,手一放到皇上的手腕,心便是一个咯噔,一身冷汗,脸色发白,苦着脸换人上前。
在太医们诊治的时候皇后已经吩咐宫人去把太子等人找来,太子本就在宫,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赶过来,所以这边太医还在讨论着太子和宁王便已经匆忙赶到。
顾不上礼仪,上前便扑在皇上床前,慌张的问道:“父皇,您怎么了?”
皇上急切的想要表达什么,可惜没能成功,刚要用口型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寝殿外面传来一阵哭声,那帮子嫔妃一个个拖着长腔哭的凄惨又悲情,“皇上!!”
皇上最后是被硬生生憋屈晕过去的,皇后内心嗤笑不已,来的真是时候!
第159章
第一五九章
一看皇上晕了过去太医们脸色一下子就煞白煞白的,心不是没有怨言, 这些嫔妃这个时候搞出这样的阵仗出来, 不熟纯粹来捣乱么?
太子顿时就急了, 冲着太医慌张的道:“父皇如何了?你们给父皇看看。”
最近一直负责皇上的刘太医硬着头皮上前, 心忍不住苦笑,感觉自己今天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皇上身体本就是亏了根本, 静心养着还能支撑写时日,可最近皇上暴躁易怒又多疑,简直是犯了所有的忌讳, 他是太医, 不是神仙,如何治得了?
这明显就是又受到了刺激怒急攻心,情况很不乐观,诊断出来又要如何说?
太子看出他的迟疑,心便明白这是好不了了,这会儿也不知道自己心在想什么, 握紧了拳头严肃的对着这些太医道:“你们尽量给父皇诊治, 无论结果如何孤恕你们无罪。”
这一句话就相当于是给了他们一道护身符,不至于待皇上当真不行的时候拉着他们陪葬, 刘太医等人对太子感激涕零, 都说太子仁厚,传言果然不假。




古代丫鬟守则 第223节
虽然从当上太医的第一天就做好了随时没命的准备,可是能够过着谁愿意去死?于是便都对着太子谢恩,心有了底气之后方才敢大胆的诊治。
而皇后则是一个眼神震住了以安妃为首的一众嫔妃, 号丧的声音立时歇了下去,皇后看了她们一眼冷声道:“安妃若是实在舍不得皇上,本宫到时便成全你。”
安妃一下子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一般,惊恐的看向皇后,这句话是何意?皇上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成全她代表着什么?相信不用说安妃心也明白。
她对皇后的话不敢不信,她在后宫这么多年都没有最近两个多月对皇后印象深刻,皇后的手段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让她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厉害。
虽然明明知道皇上若是不在了那这天下便是太子和皇后的,他们这些人处境绝对不会太好,可她也从来没想过要去死,殉葬什么的安妃心是拒绝的。
皇后那一句话不只是吓住了安妃,其他的嫔妃也都噤若寒蝉,她们有许多都是不怎么得宠的,皇上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宠过,皇上走了还要殉葬,如何算来都不划算,没有人会甘心。
见她们安静下来皇后这才把目光转到床上的皇上身上,太医诊脉之后告诉太子情况不好,太子看着身后跪着的宁王瑞王等人,父皇的儿子也算是都到齐了,再外面是父皇的妃嫔,这么多人看着,父皇也该没什么遗憾了。
于是他看向刘太医询问道:“有办法让父皇醒过来么?”总不能就让他就这么昏睡着离开吧,能够再醒来留下几句遗言也好啊。
刘太医话不敢说满,“臣试试。”
太子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刘太医,不光是太子期待,瑞王和安妃等人也是一脸期待,希望皇上能够醒过来给他们做好安排,否则将来的日子真不敢保证。
宁王跪在瑞王旁边,时刻关注着瑞王的举动,最后关头绝不能让瑞王坏事儿,同样的贤妃就在安妃身旁。
刘太医跪在床边施针,不知道扎的是那个穴位,皇上竟当真幽幽转醒,太子激动的上前一步,“父皇!”
皇上看着太子一脸惊喜的表情,再看看宫殿里乌泱泱跪倒的一片,对自己的身体心有数,如何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他想要说什么却发觉自己竟然发不出声音,顿时便急了起来,太子不明所以,焦急的询问,“父皇您要什么?”
他急于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可惜只能动动嘴皮子却发不出声,只能瞪大眼睛用手指着一个方向,太子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皇后。
皇后一看这情景立刻一脸悲戚的上前,声音凄婉悲伤,“皇上,臣妾在!”说着便一把抓住皇上的手,不顾他没什么力气的挣扎,自顾自的说道:“皇上是有什么话要对臣妾说么?您说着,臣妾一准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她调整好了角度,正好挡住众人的视线,其他人只看得到皇上小幅度的动作,以为这是激动的。
皇后俯身上前,做出倾耳倾听的姿势,皇上嘴巴不停蠕动,皇后也不管他究竟想要说什么,想来这个时候他对自己也没什么好话,索性就按照自己的准备演。
只见皇后也不知听到皇上说了什么突然间就红了眼圈,眼泪在眼睛里面打转转,眼看就是在强忍着悲伤,抿着嘴痛苦的点头,“臣妾明白,臣妾一定替您看着照儿,照儿是您亲手教导出来的,您就放心吧,他若是敢做出对大昭不利之事,臣妾亲自动手废了他。”
被皇后的情绪感染,后面已经有人小声啜泣,没人会怀疑皇后说的是假话,皇上死死的瞪着皇后,这一番唱作念打让他心充满绝望,他竟然会走到这一天,果然是报应么?
皇后强忍悲痛,用帕子擦拭眼角,最后似有些怨愤又似乎是伤心的说道:“臣妾答应您,您后宫的嫔妃只要她们不惹事儿臣妾便会善待她们,至于皇子王爷更不用您操心,太子并非不能容人,万万做不来手足相残之事,只要她们安分守己,太子同样不会亏待他们。”
有了这一番话更加不会有人怀疑皇后所言,那些皇子嫔妃此刻心也有些感动,皇上都这样了还没忘记他们,不知不觉便流露出几分真心来。
他们得到了这样一个承诺,心感动不已,有好些都低下头抹眼泪,丝毫看不到皇上那愤怒异常的表情,皇后无声的流着泪,浑身上下弥漫着悲伤的气息,可皇上却更加绝望,最后硬是睁着眼咽了气,死不瞑目!
感受到他的手滑了下去,皇后立刻痛呼出声,“皇上!!”声音及其悲戚,这一声也向众人传达了一个信息,那便是皇上去了。
1...7980818283...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