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种田吧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桅子花
之所以说这么多,季心苗是想为林家、李家、范家几个小伙子牵线搭桥。她想要是有同村的族姐妹嫁过去,就算不能与亲姐妹一样相处,最起码会少几个柳钱氏齐柳氏那样的莫明对手。
“哦?苗儿,这几家人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你大堂婶家的芳儿今年十四了,可以说人家了。”二叔婆果然起了心思。
季心苗笑笑:“有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大堂婶能不能看中,我嫁的那儿可是山里,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嫌弃。要是你们不嫌弃那是山里儿,我们那里倒是几个不错的小伙子,家里也不差人也不错,就是山了点。”
季心苗话一落,季陈氏的脸色果然变了变,眼神也开始闪躲。
看到季陈氏的模样,季心苗直舒口气,这大堂婶是什么意思?她又不是当媒婆过日子的,非得把你家女儿
相公,种田吧 章节136
拉郎配!
本是一翻好心,林、李、范、齐,还有姓柳的几户人家,确实有几个不错的小伙子,本想做件好事,哪知被人嫌弃了,一时季心苗没有兴致。
☆、256第256章 好心难信
也有识得好歹的,听了季心苗的话,二叔婆却不这么认为了:“你那哪叫山里?不就是离镇上远了段路么?富在深山都有远亲,说说看,哪家的小伙子不错?”
几个婶子也兴趣来了,可是季心苗却没有了兴趣。
这大堂婶摆明了没兴趣,她说也不想说了。
但长辈问话,她也不能不说,只得敷衍了:“范家有一次子今年十七岁,是个勤快的小伙子。只是家里长嫂休离了,要成亲可能还得等两年。李家倒是有两个儿子,一个十七一个十五,人都还不错。还有林家也有一个三子,今年十七。这几家里都有几亩地,日子谈不上很富裕,但油盐倒是全的。”
季陈氏没有接话,可季心苗的半个师傅黄虞氏倒开了口:“我回去跟我婆婆说道说道,我家小姑子今年也十四了,还有我娘家有一个侄女儿也快十五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家。要是小伙子合意,到时候我们到苗儿家里喝杯茶去。”
黄虞氏二十八岁,这小姑子才十四岁,季心苗知道她们长嫂小姑相处得不错,于是点头说:“那可是请都请不到的客人呢,哪天婶子看好了日子,我让我家小叔过来接你们。”
黄虞氏连连摆手:“这可不成不成,下次你娘与你奶奶去你那玩时,我跟着一块来好了。”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季心苗大堂婶家的那个芳儿倒是个不错的姑娘,虽然模样只是清秀,但是性子比较平和不掐尖,而且人也还勤快。只是这当娘的不中意,那别人就没办法强求了。
季心苗笑了,这几家人这几个月来一直对她们姑嫂很是照顾,今年冬季的蘑菇也种了不少,明年再带着他们种棉花种西瓜,这几家人的日子只地越来越好过。既然大堂婶不领情,那就算了,反正她也不是专业媒婆。
季心苗不知道的事,后来几个妹妹嫁到上坪村后,季陈氏后悔莫及。
季心苗回上坪村的时候,包好了二两银子给季王氏:“娘,下个月兰子成亲我怕是不方便来了。这路也不平,老坐车肚子一大就不舒服。等那天你给我随个礼,要是堂婶不收,你就按平常的给我随礼,余下的就给兰子当压箱银子。”
一旁的季方氏一听心下很是吃味:“苗儿,兰子又不是你真的亲堂妹,用得着这么大的礼么?人家当外祖家的礼也不过千文,你是不是真的很有钱啊?一个不亲的堂妹你送二两银子,那以后艳儿出嫁你准备送多少?”
季心苗笑笑:“如果日子与现在没得差,我送五两银子。如果比现在日子更好,我就送十两银子,三婶您可满意?”
季方氏一听‘哼’了一声:“好与不好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季心苗依旧笑:“我觉得我们大家的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
季奶奶从厨房出来骂着季方氏说:“苗儿,你别跟这个眼皮子浅的人说什么,这种随礼的事都人情来往。人情是把锯你拉来我拉去,你多随些给人挣脸面,以后她只要日子不是过不下去,还不会随还你?你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儿,回去的这路也不短也不平,马车也得慢点赶,你们可小心点。”
季心苗可心的上了马车朝家人摆摆手:“奶奶、娘、三婶那我先去了啊。”
虎子与玲儿也与大家摆手:“阿婆、阿太,我们走了,你们来我家玩啊。”
闻言季方氏又是脸一撇:“还真当自己是齐家人呢,来我家玩?你家在哪啊!”
季奶奶眼一瞪:“不会说话就不要说好不好?那不是他们的家,难道是你的家?那是大郎的养子女,怎么齐家就不是他们的家了?都跟你这种良心坏的人一样,这天下也就没有太平日子过了!”
季王氏叹息的看了季方氏一眼,摇头进了自己家的门:这个棒槌妯娌,她是没法改造她了。
一个呆在门外的季方氏一直回想着季心苗昨天的话,她特意提起这上坪村的小伙子,她不会有什么目的吧?想着想着眼珠一转,转身回了自己的家。
日子忙碌就感到充实,虽然季心苗在夜赖寂静的时候会抱着齐大郎的枕头开始思念,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胎动越来越强烈,她的寂寞也得到减少。
棉花果然卖出了好价钱,比起种粮食作物来,翻了三倍。不少平时要好的村民都来齐家预定种子,明年也要跟着种棉花。
季心苗笑着提醒:“婶子,您要愿意眼着我们种,那我就把种子跟你留好。一亩种子我们给你们弄好,到时教你们怎么治虫和打顶,收你们五百个大钱。如果觉得合适,正月过了您就来吱一声。不过,明年棉花的价格不是我能定得下来的,蒋家到时候来收多少是多少,我不瞒你们一文。”
柳家这位婶了可是打听清楚的,李家林家范家齐家今年种的棉花一亩地值多少银子,她可是心中有数的。听了季心苗的话没有被吓倒反而说:“大郎媳妇,这个我明白。就这么定了,明年我家得种两亩地,你可得给我把种子留好啊。”
季心苗笑笑:“婶子能信得过我,我当然也会守诚信。那既然婶子说得这么肯定,现在我就给您记上,对于五百个大钱,出种苗时收二百五十个,另外二百五十个棉花收好后再给。”
“成!就这么定,那婶子走了啊。”
一个上午来了三四拨人,季心苗都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也吓退了几家。毕竟太有风险了,一亩地五百个大钱,两亩可就是一两银子啊!这可是一家人一两个月的花用!
只这被吓退的人家,不会说自己胆小,而是说季家心太黑。
齐大姑见了这帮人不识好歹便愤愤不平:“真是眼皮子浅的人,就知道眼红人家挣大钱。世上哪有百分百的嫌银子的路子?我们帮蒋家林家种棉花都是一两银子一亩地呢,他们倒好,五百个大钱便宜他们了,竟然还不领情!没见识的东西!新苗,你规定一下,三天内不来订种子的,以后就不接了!”
☆、257第257章 近亲产物
听了齐大姑的话,季心苗笑着安抚她:“大姐,你何必跟这些人生气?反正我们也不是靠卖种子挣钱的。因为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你说教这家种不教那家种,那闲话就太多了。现在这样多好?既然轻松又不得罪人。如果今年棉花大丰收了,还有许多人都会感激我们,这不是好事么?”
齐大姑一听也笑了:“还是新苗想得周全,知书识理的人就是跟大姐这粗俗的妇人不一般。你说得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相信我们只要老天眷顾,他们就会发小财。”
“就是就是,到时让那些人眼红!”
季心苗算过了,明年用移栽的方法种棉花,只要不是天灾人祸,亩产肯定超过三百斤。今年种出的棉花一级棉过半,价格也给得不错,一亩地棉花地挣了四两多银子。种棉花的地都不是良田,平常种的杂粮能挣下一两银子已算不错了。
一共有三十八家人来订棉花种子,而且都带来了一百个大钱的订金。把所以事情都考虑周全并交待后,最后季心苗说:“既然大家信得过我,那我也给你们一个实话。如果明年没有天灾人祸,我能保证你们亩产超三百斤。”
这三十八家人一共有六十三亩地要种棉共,所以一年过她就会很忙,因此季心苗决定自己在村子里就不种了,反正她也不差那点银子。而且,她这肚子明年得生了,孩子一生下来,她最少一个月是不得出门的。
一亩地收五百个大钱,六十多亩地,那她的收入也会有三十来两银子。付掉人工与成本,她最少也能收入二十五两银子。想着棚子是现成的,请人工钱也不多,家里这些只要她指点齐老爹与齐大姑就够了。而蒋家与林家,就让齐四郎与季坤平去做。
季心苗信心满满的。
为了改良种子与教会齐四郎季坤平进行棉花移植栽棉法,季心苗请齐二郎与范启带人把后院的菜地全改成了大棚。
“大姐、平儿、四弟,这种植棉种的这个泥团我们叫它们温床,这泥团不宜过大否则移植时打坑就累了。而且这淤泥与草木灰的是三分泥六分灰再加一分牛粪,拌成后用这铁筒压出后刚好不软不硬…”
季心苗一边指挥着三人拌泥团,一边示范着请齐三郎打回来的那现代做煤球的压筒,先把铁筒插入拌好的泥堆中,然后提出来用脚一轻踩,一个圆柱型的泥团就摆在了脚下。
齐四郎很是好奇:“大嫂,我来试试。”
季心苗扶着腰把铁揪式的工具递给他:“四叔,用不着太着力了,轻轻的按一下就可以了。”
齐四郎跃跃欲试:“嗯,我知道了,大嫂你看我试好了。”
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季心苗看齐四郎压出来的泥团笑着说:“不错不错,大弟你也来试一下。”
这次本就是用来教学试验的,弄了二十几株样品就结束了。正当几人要收拾工具出棚时,吉祥如意叫得厉害,同时还传来了齐柳氏尖锐的叫声:“这个死野种,还不给我把那两只死狗牵开!”
季心苗走出棚子脸一沉:“柳二妹,你说谁是野种?”
齐柳氏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尖叫着:“大嫂,你也太不公平了吧?你关起门来躲在后面教大姐与四叔还有你娘家的人挣银子,怎么就不能教教三郎?难道他不是你的小叔?还是你只喜欢四弟?”
闻言齐四郎怒吼一声:“放你的狗屁!你嘴这么臭是不是吃了大便啊!”
季心苗厌恶的看着齐柳氏说:“我不知道三弟妹没读过书,就连基本的道德都不懂。我是长嫂懂么?长嫂如母,就是当大嫂的对小叔好,那也是当他小辈。我可没有你这么龌龊,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些没脸没皮的事。我劝你还是少跟那柳钱氏来往,就凭她妹子与你兄弟苟且,也不是个正经人!”
心中那块疤一再被季心苗揭开,齐柳氏脸色一变气得手颤抖:“你…”
季心苗知道自己戳中了齐柳氏的软筋,脸上的鄙视越来越重:“我,我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不过你这个姐姐倒是个有能耐的,让自己的弟弟与人在自己的床上做这种苟且之事,你还得意得紧。看来,有其姐才有其弟!”
走出棚的齐大姑听了连连冷笑:“可不是么?我弟弟要是做下这种无脸无皮之事,早就一棒给他打死了,省得丢祖宗的脸!”
齐柳氏被这姑嫂两人一阵讽刺,捂着脸唔唔的跑了。
见齐柳氏像只打不死的小强总来找事,季心苗不解的问:“大姐,你说这齐柳氏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明明知道她来讨不到好,可还是每每都爱跳起来。”
齐大姑眼睛里全是鄙视:“你看成子那模样就知道了,她那脑子能聪明么?”
季心苗有心的问:“这姨母与姨父莫不是至亲?”
齐大姑连连点头:“是啊,柳姨父的亲娘正是后娘的亲姑姑。”
季心苗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原来是近亲产物?怪不得这脑子这么笨!我曾经听说过,有血亲的人成亲,生下来了儿女大多痴傻或有生理缺陷。”
这时齐大姑突然狐疑的问:“真有这种说法?”
大幽的国志她看过,似乎那个前辈提出过三辈至亲不能成亲的说法。只是隔得朝代久了,这种提法没有形成法律,几百年后固然没有人记得了。而这时代的人总认为,亲上加亲,是连续两家人亲情的最好办法。
季心苗肯定的点点头:“绝对是的,我以前在书上看过。”
齐四郎经季心苗一提他出来证实:“大姐,大嫂说的可能是国志让提的那句,听说那还是太祖皇帝提出来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一直没有人重视。”
齐大姑这才相信的说:“原来是这样啊?我真心觉得三郎那两个孩子看起来脑子不太好,还以为是只是平常呢。看来,以后还是要记住这些,莫以为近亲结亲的好,要真是生下几个傻子来,这一家人也就毁了!”
“对对对,还是大姐想得远。以后我对子女的亲事也得好好把关,千万莫因无知而误了后代。”季心苗总算轻了口气,她可真怕以后她的孩子长大来,来几个亲戚让她们亲上加亲,那她是定不会同意的。但是她不同意肯定会惹人闲话,只要有这齐大姑在,那就没她的事了。
相公,种田吧 章节137
☆、258第258章 傻子娶媳
这天一早李金氏过来串门:“弟妹,明年棉花种子多给我留点行不?我想把那三亩彼地全部种上棉花。而且那每亩五百的订金,我可以现在就给你。”
季心苗一听脸沉了下来:“大嫂,你这么说我可就生气了,昨天你家那口子来说种两亩地,你现在的意思就是要加种一亩罢了,这有什么难的?再说这种棉花是明年的事呢,你现在就给我全部的订金,那要让别家知道了,还以为我这人不知好歹呢。你要种多少亩都只管种,明年我给你保证种子。别人我可以不管,可你我不会不管,等棉花种子要育苗的时候,你只要挑上两担牛粪几担草木灰来就行。”
听了季心苗这话,李金氏是既高兴又难为情的再次问:“弟妹,我娘家听说今年我家的棉花卖得好,他们也想种个几亩,不知能不能帮帮忙?”
季心苗一愣刚想说话,李金氏以为她要拒绝:“弟妹,你看这样成不?今年你让我捡出来的棉花种子我也全部送你这来,要的肥料我也让人全部送来。还有,我知道你怕到时忙不过来,我让我家的那口子天天来你这帮忙,你看如何?”
其实不仅仅是人工的问题,季心苗真心的说:“大嫂说到这份上了,妹妹我实话实说。明年的棉花我还想出了一种更新式的种植方法,有可能让棉花的产量还要高些,质量还要好些。
只是这育苗的时候有些麻烦,我家后园子包括二郎家的园子都让我打上棚子,可就是这样棚子还是小了点,苗育不了这么多。要不,你看这样行不,你娘家的那些苗我育到你家的那香菇棚子里去?”
“那有什么问题?弟妹,那就这样说好了,到时你告诉我一声,我把那筒子菇挪一挪,定能空出一大块地来。你要用多宽,我就给你挪多宽。”
齐大姑听闻也连连点头:“这办法好,到时我去你那棚里帮着弄就行了。”
三人正在说着话,听到院子里几个孩子在嘴里在唱着什么,季心苗仔细一听听到是听清了,就是没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稻谷香麦子黄,儿郎娶媳大姑娘,园中果子喷喷香,自己未摘他人尝…这什么意思啊?大嫂,难道谁家小孩子成亲了不成?”
李金氏闻言顿时笑嘻嘻的说:“说起这事,弟妹这几天看来是太忙了,忘记我们村里有喜事吧?”
“喜事?这几天我还真没有注意到呢,谁啊,谁家娶亲了?”季心苗好奇心起。
“还有谁?不就是柳十七家么?他家前两天为他那傻儿子娶了朱家沟的一个小寡妇。本来么这也没什么,这小寡妇虽然模样儿差了点,可年纪也只得二十二岁,配他那十六岁的傻儿子虽然大了些,但总比娶不进媳妇好吧?而且他们家这父子两光棍,有个媳妇进门总比家中就只有两个光棍要强些。”
李金氏话一落,季心苗更糊涂了:“明明是个小寡妇么,怎么唱成了个大姑娘呢?再说十六岁的孩子娶个二十二岁的寡妇,这是不是有点…还有,这柳十七为什么给儿了成亲,而不给他自己成亲呢?他才三十几吧?”
李金氏闻言‘嘿嘿’笑了两声:“他要自己娶了,那他儿子怎么办?要不是这小寡妇是被那夫家厉害的婆婆卖进来的,谁还真愿意嫁个傻子?至于唱谣么,那不是村里那些闲得蛋痛的人,寻乐子么。”
“呵呵,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柳十七还知道顾着儿子,总算不枉称为父母两字。”
“没办法,人么,一世都在为儿女做牛马。柳十七要是不给儿子成个亲,哪天他腿一伸,谁给他照顾那傻子?再说,不为别的也得给柳家传宗接代吧?只是也不知道这孩子以后能不能懂得什么叫传宗接代不?”李金氏叹息着并暧昧的笑问。
闻言季心苗也笑着说:“这点本能他还是应该有的吧?只是现在年纪还小了些,等过几年血气方刚了,凭着天性总能知道的。实在不知道,那就只得找几个男人教教了。”
“哈哈哈,那是那是,这事他那亲爹在行。弟妹,你说是不?”李金氏朝季心苗眨眨眼。
齐大姑见她们俩在拉眼线故意不高兴的问:“你们有什么好玩的事瞒着我是不?”
李金氏也故意说:“当然是好玩的事了,好玩的事不瞒你,不好玩的事瞒着你又没意思,当然就得瞒你好玩的事了。”
齐大姑作势:“你这泼辣货,亏我们玩在一块多年呢,说不说?说不说?再要不说看我打你!”
李金氏原本就是作的,见此她立即非常开心而又小声的把柳钱氏与柳十三、柳十七的事告诉了她。果然齐大姑的嘴巴塞得下个鸡蛋:“还会有这事?”
李金氏鼻子一哼:“这算什么事?村子里这么多光棍,能耐得住?柳钱氏姐妹那种下贱货,她不做这种不要脸的事,身上那细棉衣、头上那绸子花从哪来?”
大家正在说着柳十七家的事,正在这时有人在门外嚷嚷:“快来人啊,柳毛驴要跳河了…”
柳毛驴要跳河?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三人立即跑到门外,往叫嚷的地方小跑过去。
李金氏边走还边说:“这傻蛋儿刚刚成亲就在跳河?出了啥事了?”
看到她们三人过来,柳朱氏朝她们招招手:“过来这里,柳毛驴在哭闹呢。”
几人挤到人堤岸边,只见有几个小伙子在拖这傻子:“柳毛驴我跟你说,你要从这里跳下去肚子就会涨得大鼓似的,一会被人一敲就爆掉了。”
“不要你们,我要爹,我要跳河…”
别看柳毛驴傻可他力气大,见许多人都劝不住这个傻子,季心苗便问:“他爹呢?难道出门干活去了?”
众人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有人问柳毛驴:“你别闹了,你爹在哪里,我们去帮你找。”
“爹爹睡觉,爹爹媳妇睡觉,不要毛驴…唔唔唔…爹爹搂媳妇睡觉,不搂毛驴睡觉…爹爹怕毛驴掉河里,爹爹不要毛驴,毛驴要跳河…”
满河堤的顿时人石化…
☆、259第259章 又见新年
听到这个傻子的哭闹,季心苗头上一群群乌鸦飞过直翻白眼:这柳十七,儿媳妇进门才三天,就把她压在身下?就是不知柳钱氏知道这个消息后,会不会气爆?
总算有人反应过来了,立即跑去叫来了柳十七。
听到儿子的傻话,柳十七讪笑着说:“这孩子傻的没办法,大家莫听他的啊。回去吧回去吧,毛驴听话啊。”
“爹爹才傻,爹爹不带毛驴睡,爹爹搂媳妇睡…我不回去,爹爹骂我,毛驴要跳河…”傻子是绝对不能听别人称他为傻子的,柳毛驴听自己老爹说他傻,立即跳了起来。
顿时柳十七老脸通红:“好了好了,快回家,爹爹给毛驴煮了鸡蛋,快点回去,要不然鸡蛋就没了。”
可怜的熊孩子,一听到有鸡蛋吃,果然拨腿就往家里跑:“不要抢我的鸡蛋…”
大伙看着柳毛驴跑得飞快,‘哈哈’大笑着散去。
一场热闹随着一个鸡蛋烟消云散,可是柳十七搂媳妇睡的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季心苗还听齐大姑回来说,一帮吃了没事做无聊至极的汉子,有事没事会钻到柳十七家去听墙脚…
顿时她眼睛都翻白了——这些人可以再无聊点么!
也不知道是那小寡妇害羞,还是没有空,后来她很难得出来窜门子,季心苗基本上没看见过她。
不过,一个多月后,就传来了小寡妇有身子的‘喜讯’,顿时村民的眼神中带着了探究的神情。
一入冬季心苗就忙了,对于八卦也放在了第二位。什么娱乐也抵不过赚银子的重要,于是她让二姑父给她买回了一头驴子,等各家把杀过年猪的骨头煮干净送来后,后院的灶就开了火,从早到晚开始烤骨头。而这头驴子,也完全发挥了它的作用。
“明明出了五百个大钱,为什么还要白送骨头?这可不行,听说镇上专门开了家收骨头的店,一斤骨头还能卖几文大钱。大嫂也没有说给我们减了那几文铜钱,我可不能把这些骨头白白的送了人!”
听到齐柳氏这唧唧歪歪的声音,季心苗心中连连冷笑,她倒要看看这齐柳氏还能蠢得了几天。前几天林二送来消息,这齐老爹是早就上了手,现在已经被妩娘晕得昏头转向了,并开口说他会照顾妩娘到老。而那惠灵姑娘与齐三郎之间,也已经是郎有情妾有意了!
她们计较这两个小钱,到时候损失了大钱,多痛快!于是季心苗理也没理齐柳氏,她等着看她哭!
猜你喜欢